登陆注册
1457500000014

第14章 张幼仪:杳然残梦也深情(3)

后来,徐志摩、明小姐和郭君开始讨论起英国文学,讨论的时候中文里夹满了英文,所以我几乎没法听懂他们的谈话。我注意到徐志摩说话的时候不停看着地板,偷窥明小姐的脚。于是我不由自主焦躁地把我的大脚伸到桌子底下,差点就踢到徐志摩。他为什么如此平起平坐对待她?而她看来是这么特异,那身外套和裙子与她的小脚摆在一起,完全不相称,而且根本不成比例。

——(张邦梅《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

这段回忆,她说的时候,应该有报复的快感。徐志摩说她思想守旧如小脚女人,但他带回的女子,居然是真正的小脚。这让她觉得是天大的嘲讽!因而后来徐志摩问她对明小姐的意见时,她冲口而出:“呃,她看起来很好,虽然小脚和西服不搭调。”

他烦躁地绕着客厅走来走去,听到这句话,他忽然宣泄似的大声说:“我就知道,所以我才想离婚!”

说不定我最爱他

“明小姐”似乎是个谜。我难以理解,张幼仪会忘了她的名字。对于一个闯入她生活带给她威胁的女子,她不应该在记住所有细节的同时,却忽略了她的姓氏。

也许是她太敏感,所谓的明小姐只是一个普通朋友;或者,那个女子就是林徽因,她讲述这段往事时已是沧桑老妇,记忆有误也极有可能。

她从未想过,徐志摩会真的与她离婚。她一直觉得,不犯失贞、善妒等七出之规,徐志摩便不能休妻,她生死都是徐家的儿媳。可是当她将小脚与西服的评语送给了明小姐,他终于吼叫着冲她说出这两个字:离婚!

显然,她伤了他的自尊。他不能容忍一个旧式女人对他的嘲讽与讥笑,明小姐事件不过是根导火索,他蓄积已久的不满找到了发泄的出口。

那是第一次,徐志摩向她提高嗓门。他是受西方文明熏陶的新式男人,因此他宁愿一直保持冷淡的关系,也不会像一个乡野蛮夫对女人大吼大叫。但是这一幕却发生了,他们的关系,也该终结了。

她无法克制自己的悲伤,从屋子的后门逃了出去。沙士顿乡下的夜晚,一片冰凉黑暗。夜气包裹着她,心底似有一砣冰,硌得她又冷又疼。

徐志摩一直追着她来到了阳台,气喘吁吁站在她身边说:“我以为你要自杀!”

灯光从客厅开着的门内透了出来。她抬起头,茫然地看着异乡的夜空,和灯光映照下徐志摩的侧脸轮廓。痛苦,便像潮水一般,涌袭而来。

当天晚上我上床的时候,徐志摩还在客厅用功。不过,到了三更半夜,他蹑手蹑脚进了卧房,在低下身子爬上床的时候拉到了床单,而且他背着我睡的时候,身体轻轻擦到我。我虽然知道他是不小心的,却有一种这是我们身体上最后一次接触,也是在向我们那段可悲的亲密关系挥手告别的感觉。

——(张邦梅《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

那是最后一次,他们以夫妇的名义睡在同一张床上。一个星期后,徐志摩不告而别,将她和尚未出生的孩子,丢在了沙士顿。

这一去,徐志摩再也没有回来。“徐志摩这样抛弃我,不正是安着要我去死的心吗?”当她绝望地在沙士顿的小屋等了一天又一天,准备了断自己和孩子生命时,所幸她想起《教经》上的孝道守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岂毁伤,孝之始也”,最终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一天早晨,一个名叫黄子美的男人敲响了她的房门。他从伦敦带来了徐志摩的口信:

“我是来问你,你愿不愿意做徐家的媳妇,而不做徐志摩的太太?”

“这话什么意思?我不懂。假如徐志摩要离婚,我怎么可能做徐家的媳妇?”

“徐志摩不要你了。”

她终于大喊了出来:“徐志摩忙得没空来见我是不是?你大老远跑来这儿,就是为了问我这个蠢问题吗?”

这个问题确实够蠢,但徐志摩也一直没有露面。“我是一把‘秋天的扇子’,是个遭人遗弃的妻子。”她不知往后的路该如何走下去,无奈中给在巴黎的张君劢写信,准备打掉腹中的胎儿,张君劢回信说:“张家失徐志摩之痛,如丧考妣。万勿打胎,兄愿收养。抛却诸事,前来巴黎。”

她在巴黎住了数月,又跟随七弟去了德国柏林。1922年2月24日,她在柏林生下了次子彼得。3月,孩子的父亲徐志摩终于在柏林现身,那是他从沙士顿不辞而别之后,首次出现在张幼仪面前。但他来,是为了与她离婚。

那一天,他特意请了朋友金岳霖和吴经熊,做离婚的证人。他把脸贴在窗玻璃上,看那小小的孩子,直看得神魂颠倒,却始终没有问过她,这孩子将怎样抚养。

张幼仪平静地面对屋子里的所有人,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经历过的伤痛,已让她变得坚强无比。

“好了。”我签了四次名字以后轻声说,然后打破室内的沉寂,以我在我们结婚那天没能用上的那种坦荡的目光正视他说:“你去给自己找个更好的太太吧!”

——(张邦梅《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

那一刻,或许正是她的新生。从此以后,她便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张幼仪。多年后当她回顾自己的一生以及与徐志摩的情感纠葛,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要为离婚而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外一个人。”

当一切纷纷扰扰尘埃落定,回过头去检视,竟觉得他们的婚姻像一道魔咒,解除了这魔咒重新洗牌,便是乾坤倒转,张幼仪从此脱胎换骨,而徐志摩,却一步步走进了深渊。

同年11月,徐志摩在《新浙江》刊发《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我们已经自动挣脱了黑暗的地狱,已经解散烦恼的绳结,已经恢复自由和独立的人格,现在含笑来报告你们这可喜的消息,请你们参与我们的欢畅。”并特意给这则通告配了一首诗《笑解烦恼结》,副标题为“送幼仪”:

……

来,如今放开容颜喜笑,握手相劳;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听身后一片声欢,争道解散了结儿,消除了烦恼!

七年的婚姻,就这样了结了。此后他们的关系却变得高山流水般亲切自然,那是亲情和友情的联结。离婚后,张幼仪尽心善待徐志摩双亲,以义女身份帮助风烛残年的徐申如操持事务,甚至徐母病重离世期间,徐申如拒绝陆小曼进门,却坚持由张幼仪主持家政和丧葬事宜。徐志摩漂泊在外的日子里,徐家幸而有她,一切才井然有序。

也确如志摩所言,从患得患失的情感纠缠中解脱出来,张幼仪恢复了自由和独立的人格,从思想守旧的小脚式女人,蜕变为自强自立的新式女子。她曾说:“我一直把我这一生看成两个阶段:‘德国前’和‘德国后’。去德国以前,我凡事都怕;去德国后,我一无所惧。”其实也正是与徐志摩的婚前和婚后。

离婚不久,她便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彼时在柏林学习的著名教育家罗家伦曾向她表露心迹,问她打不打算再结婚时,遭到她的婉拒:

为了留住张家的颜面,我在未来五年内,都不能教别人看到我和某一个男人同进同出……而且我明白我在家乡还有个儿子,我一直没教过他,在我善尽作母亲的责任以前,我不可以嫁进另外一个家庭。所以,我没敢把罗家伦那句语气温柔的话听进耳里,于是我看着我的茶杯轻声说:“不,我没这个打算。”

——(张邦梅《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

中国传统礼仪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熏陶,使张幼仪日渐成为一个自重优雅的女人。1925年,年仅三岁的小彼得夭亡后,她回国陪长子阿欢去北京就读,随后在东吴大学教德语,又在张嘉璈的支持下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同时兼任静安寺路云裳服装公司的总经理。如此气度迷人的张幼仪,再也不是当年徐志摩口中的“乡下土包子”,你甚至难以想象,她就是当年那个面对自己的男人都要拘谨不安的张幼仪。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坠机而亡后,彼时他的合法妻子陆小曼惊慌失措晕了过去,用拒绝认尸来否定残酷的现实,只有张幼仪,一边冷静地让八弟张禹九带着13岁的儿子阿欢去山东认领遗体,一边着手替徐志摩主持丧葬仪式。日后,又主持出版了台湾版的《徐志摩文集》。

后来,她接替徐志摩赡养徐家二老,抚育阿欢赴美读书,并且,在徐申如去世后,如期寄钱给陆小曼,直到1949年移居香港才中止接济。她这样解释:“照顾陆小曼是我儿子的责任。”

直到1954年,她才开始了第二次婚姻,与她的房客、香港医生苏纪之结为夫妇。这是一段平凡又温暖的婚姻,也许,这才是美满生活的真谛。

当她垂垂老矣,成为沧桑岁月中优雅的传奇,有人翻阅历历往事问她爱不爱徐志摩,她想了片刻,缓缓答:

“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同类推荐
  • 苍凉后土

    苍凉后土

    《苍凉后土》这部作品以种粮大户佘中明一家遭遇为线索,反映了农村改革存在的问题,花了数年时间,并预示了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展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四川农村的状况,农民作家贺享雍以其深厚的生活体验,表现了农民的喜与忧,写出了一部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的长篇小说《苍凉后土》
  • 林老板的枪

    林老板的枪

    本丛书的每本作品集中,均附有作者照片、个人小传、主要作品目录及创作随感,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作家及作品。继已推出的作品集外,今后我们将陆续出版符合入选标准的其他作家作品,以使这套丛书更加完善。《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的出版,也是对《小说月报》系列出版物,如“《小说月报》历届百花奖获奖作品集”、“《小说月报》历届百花奖入围作品集”及“《小说月报》年度精品集”的补充和丰富,相信这是为广大读者朋友奉上的又一道精神盛宴。
  • 纠结之爱

    纠结之爱

    我们总是宁愿相信,两个曾经深爱过的人,分开之后仍然有一条绳子联系着的。 寂寞或失意的时候,我们会拉紧那条绳子,想念绳子另一端的人: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他爱着谁,他会想我吗……我们总是希望旧情人没法忘记自己,然后自己一辈子受尽思念的折磨。
  • 疯人手记

    疯人手记

    《疯人手记》是一部意蕴丰厚、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品。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从新中国解放前夕,历经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右”、文革,一直到新时期这样一个历史时段中,煤炭工人邵士喜及儿子邵合作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悲剧命运,在充满种种悖谬的历史境遇中展示了普通人的生存百态:他们或以“瞒和骗”、隐忍、溜须拍马等朴素的处世哲学顺应着悖谬的社会,或反其道而行。
  • 花姐

    花姐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热门推荐
  • 西路上

    西路上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金觚奇案

    金觚奇案

    龙城是S省的省会,虽说比不上京津和沿海大城市的规模,但作为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城,也有它深沉浑厚的一面。在悠久岁月中形成的文化堆积和历史印记,构成了它的辉煌和骄傲。如今在现代经济模式中,龙城经济实在没有自己的现代特色,它所依赖的只是一种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即是对大自然赋于它的资源的疯狂发掘和初始利用。因此,只要你在龙城市郊区走一走,你就会发现用最简单,最原始的劳作方式进行生产的星罗棋布的小煤矿、炼焦厂、小铁炉等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在红火得不能再红火的资源发掘的热浪中,一种被国外经济学家视为顺报率最高的行业——古玩收藏,也在这里悄然兴起,并很快被这里的人们接受,以至很快发展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市场。
  • 邓刚幽默

    邓刚幽默

    早恋的要害在于发生在关键的学习求知阶段,犹如一列不按时刻表而提前开出站的火车,整个前程将不堪设想。爱情是一种非常状态,而家庭却是正常状态,爱情是浪涛滚滚,家庭是平坦的沙滩,相爱的男女两人兴奋地从爱情的浪涛中游上来,到了家庭的沙滩上还做游泳状,那就有点精神不对头了。
  • 宠妃上天:妖孽王爷别乱来

    宠妃上天:妖孽王爷别乱来

    她,杀手界第一狂颜。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翻云覆雨,唯我独王: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居然穿越到一个烽火四起的帝国,莫名其妙被卷入帝国纷争,从此逢美无数见强必欺,一个个妖孽美男现世,究竟是为了觊觎她第一世家的地位,还是。。。。
  • 碎裂天宇

    碎裂天宇

    浩劫降临,人心惶恐,神秘上天即将降临而下,出手灭亡放逐之地之人,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在这大劫降临之时,一位从禁区末日峡谷之中走出的神秘少年开始了他踏上巅峰的路途!横扫四域!战龙谷!灭亡灵!踏碎天空!联合精灵!混乱一统!手握天下,征战上天,成就不朽传奇!
  • 魅生(凤鸣卷)

    魅生(凤鸣卷)

    他是天下最好的易容师,优雅地操着刀,焚香修改他人容颜,无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均由他随心妆扮。声、色、形、影、态,皆如海市蜃楼般空幻迷离;绝美的容颜和惊艳的技艺,都足以颠倒万千众生。人之于他,不过是一段又一段可供赁香的故事;他之于人,却直如主宰命运的翻云覆雨手。他神秘,他美丽,他古灵精怪,他倾国容颜下有一颗慈悲、坚定、从容的心。那是隐在暗处、没在眉眼间的力量,那是与强大的朝廷及江湖邪恶势力对抗的豪情,那是紫府那些神秘人们一直努力跟随的原因。
  • 先婚再爱,总裁别无礼

    先婚再爱,总裁别无礼

    【全文完结】【绝对宠文】第一次见面,同一间餐厅,她相亲,他分手,他顺手拉她当挡箭牌,然后,她被他的“前女友”泼了一身的红酒。第二次见面,公司总部,她应聘,他面试,厕所门口,她堵住他,狠狠踢了他一脚,正中红心,她报仇了。第三次见面,同一间咖啡室,她又相亲,他也相亲,但他却突然冒出来毁了她的亲事,还对她说,“我不希望我的新秘书刚上任没几天就婚假、孕假请一堆,所以,工作、婚姻,你二选一吧。”她目瞪口呆,没料到世上还有这种事。但是下一刻,他又说,“不过,也不是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现在我缺一个秘书,也缺一个妻子,不知道唐小姐你,有没有能力,身兼两职?”这是一场不打不相识的婚姻,唐棠觉得。
  • 魔武变

    魔武变

    莫名其妙的穿越,万年单传的职业,刻骨铭心的爱恋,跨越生死的修炼,铭记一生的仇恨,看主角如何以最垃圾的职业走向成神之路!!
  • 重生超模

    重生超模

    上辈子在欧美控场的时尚圈里奋斗,明喻历经艰辛,终成当之无愧的场大病,再得重生,明喻惊奇地发现:华夏星光璀璨,大牌林立!一个更好的世界,一个更加蓬勃辉煌的舞台,第一超模横空出世,再现异世光彩!记者:请问席先生,您对今年明喻超越您、登顶全球超模排名第一有什么看法?席择:这个问题不好答,我家家规很·森·严。家主明喻:……这是一对黑心夫夫横扫时尚圈、征服全世界的感·人·故·事。本文又名《苏苏苏苏苏》、《爽爽爽爽爽》、《美美美美美》、《帅帅帅帅帅》!腹黑毒舌时尚教父攻×聪明上进新星超模受明喻:你负责貌美...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