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杂感(九首选二)
(一)
道光十二年(1832),作者任广东主考,诗当作于此时。此诗一方面对当时中外贸易导致的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外国奇货涌入中国市场表示不满;另一方面却一味地主张以中国的茶叶及大黄等药材换取外国的大米,拒绝包括工业产品在内的一切奇货输入。这种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思想中闭关自守的保守观念。
程恩泽(1785—1837),字云芬,号春海,安徽歙(shè)县人,出身于官僚文士家庭。程在科举和仕途的进取上,步步顺利,累官至户部右侍郎。程恩泽是近代宋诗派的开山祖师。他以台阁重臣的身份倡导学宋诗,名声颇大。程诗崇韩愈、黄庭坚,颇受后来宋诗派的推崇。何绍基、郑珍都是他的得意门生。程诗多以官僚文士日常应酬为题材,也有一些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有诗作六卷,见《程侍郎遗集初编》。外藩吉利最雄猜外藩(fān):中国封建统治者把外国蔑称藩属,即作为自己的属国或属地的意思。吉利:英吉利。雄猜:奸险多忌,坐卧高楼互市开互市:指英国商人在广东海口的贸易地。
有尽兼金倾海去兼金:价倍(兼)于寻常的金子。此处泛指金银之类,无端奇货挟山来奇货:当时所谓的奇货有两种:一种是各种小人小马自动献艺的钟表之类,主要是供贵族官僚玩赏;一种是机器制造的日常用品,如洋布、毛呢、一般钟表等等。但十九世纪初,中英贸易中方由出超变为入超的关键是英国大量输入鸦片,作者泛言“奇货”为入超原因,是与事实不符的。
五都水旱多逋券五都:五方都会,指一般繁华地区。逋(bū)券:债券,群贾雍容内乏财贾(gǔ):商人。雍(yōng)容:文雅大方。
只合年年茶药馥作者自注:“以茶叶、大黄专换洋米,不取奇货,计之上着也。”馥(fù):形容香气很浓,换伊一一米船还④。
藩属英人非常奸诈阴险,
他们日夜在海口贸易地的高楼大厦经营。
中国贵重的白银如倒海般往外国流去,
换来的奇货却如一座座山峰。
即使繁华地区也弄得债台累累,
文雅大方的商人也财物皆空。
最合算的是用浓郁芬芳的茶叶以及大黄之类的药物,
把外国大米一船船换来,无尽无穷。
(二)
十九世纪初,鸦片大量输入中国,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尤其使沿海人民深受其害,而海关衙门却通过走私大发横财。作者以诗对其进行揭露,并对黑暗现实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天生灵草阿芙蓉阿芙蓉:即鸦片。明人《医学入门》云:“鸦片一名芙蓉。”隋唐之时,阿拉伯人自立为天方国,仿效希腊人把鸦片汁掺入药品作为一种安神药物食之,要与饔飧竞大功饔(yōng):早饭。飧(sūn):晚饭。
豪士万金销夜月,乞儿九死醉春风。
香飞海舶关津裕香飞海泊:指海船运来鸦片。关津裕:指海关衙门因鸦片贸易而赚钱得利。津,渡口,力走天涯货贝通此句指鸦片靠金钱贿赂而通行无阻。货贝:金钱。通:买通。
抵得瞢腾兵燹劫瞢(méng)腾:原意为神志不清,此处引申为混沌不分,混乱不堪。兵燹(xiǎn):战火。燹,野火,半收猿鹤半沙虫猿鹤沙虫:《抱朴子》云:“周穆王南征,一军皆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此处指豪士死于鸦片为猿鹤,乞儿死于鸦片为沙虫。
天然生长的灵草鸦片,
仿佛比人们吃的早饭晚饭还顶用。
豪富人士在月夜吸鸦片花费了万贯家财,
行乞的孩子沉醉鸦片在春风中九死一生。
鸦片用海船运来海关官员大发横财,
鸦片飞遍天涯海角全凭金钱买通。
国家被鸦片带来灾难抵得上一次大战火,
因吸鸦片豪士变成了猿鹤乞儿变成了沙虫。
程恩泽·即事一绝
即事一绝
这是一首七绝。一、二句通过荷叶、柳丝点明时令及环境,三、四句以“白鹭先藏影”、“苍蜩屡易柯”作比,揭示出一个深刻哲理:要想战胜对手,必须讲究谋略。从这首小诗,联想到作者出身官僚文士家庭,在科举和仕途上步步进取,颇为顺利,究其原因,重视谋略是一个重要因素。荷涩雨纤珠叠叠涩(sè):滞涩,柳长风软线槎槎槎槎:疑作“搓搓”,柳丝被风吹动互相依摩的样子。
窥鱼白鹭先藏影,避雀苍蜩屡易柯蜩(tiáo):蝉。柯(kē):树枝。
荷叶上滞积着细小的雨珠,
柳丝在微风中展示优美舞姿。
叼鱼的白鹭总是先隐藏自己的身影,
肥大蝉虫为躲避啄食而屡次更换树枝。
程恩泽·邳州道中
邳州道中
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大约写于道光十二年(1832),诗人再次经过江苏邳县途中所见的萧条衰败景象,引起了诗人对仕途奔波的厌倦,并发出晚年无所作为的慨叹。十六年来此重过,石梁全圮水增波石梁:石桥。圮(pǐ):倒塌。
树如客鬓凋疏早,路似人心坎廪多坎廪(lǐn):不平。
但使耕桑欢畎亩畎(quǎn)亩:有水渠沟通的田地,泛指农村,不劳词赋动关河词赋动关河: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这里联系上句的意思是说:只要能在家乡快活务农,又何苦到处奔波,写诗作赋。
行踪已踏天涯半,岂料羸骖困碾窝羸(léi):瘦弱。骖(cān):驾在车两旁的马。
十六年以后我再次在这里经过,
目睹的是石桥倒塌、水卷巨波。
凋零的树木像客人稀疏的鬓发,
道路如人心一样坎坎坷坷。
我只想安居家乡快活务农,
又何苦要写诗作赋四处奔波。
我的行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
哪想到像一头瘦弱牲口仍然困守在碾窝。
程恩泽·索炬叹
索炬叹
这是一首悯农诗。全诗分三层意思:一、二句直述农夫车水抗旱十万火急的情形;三至六句写官府夜晚捕人,为其服劳役,农夫遭受鞭笞的惨状;最后三句写地方官吏破门怒索火炬,进一步揭示了农夫遭受的欺压和痛苦。一月不雨稻不粒,东畴西畴戽水急畴(chóu):田地。戽(hù):戽斗,汲水浇地的器具。戽水,指用戽斗灌田。这里泛指车水。
官府夜下鸠丁男鸠(jiū):纠集,即抓人,明日行縢舁贵官行縢(téng):缠腿,指出差服役。舁(yú):扛抬。
鞭之不起诉非懒,心逐桔槔轮里转桔槔(gāo):汲水器具,利用杠杆原理制成,以木架悬一横木,一端系汲水桶,一端系一重物,以省汲水之力。这里指水车。
归来一饮未安处,忽闻伍伯诟且怒伍伯:古时五家为一伍,伍长为一伯。这里指地方役吏,
踏破柴门索蕉炬柴门:用树枝、稷杆等做成的门,旧时用来比喻贫苦人家。蕉炬:用麻做的火把。蕉:生麻。炬:火把。
一个月不下雨稻谷全无收,
东西边田里车水的农夫心里如汤煮。
却有官吏夜晚来抓人,
明日就得给官吏抬轿而赶路。
被鞭打的农夫诉说并非抗命而不去,
只因心忧干旱而愁苦。
农夫车水晚归匆匆吃饭未休息,
忽然又听到伍长大发怒,
强行踢开柴门索火炬。
程恩泽·渡淮即事
渡淮即事
诗为途经淮河而作,描述淮河风物。陈衍评此诗时认为:“伯严(陈三立)近体,多学此种。”由此可见作者在宋诗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其诗也成为同仁学习的典范。汝颍沙涡竞短长汝颍沙涡:指淮河的四条支流:汝河、颍河、沙河、涡河,还收睢浍五文章睢浍(suīhuì):指淮河的支流:濉河、浍河。五文章:《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文章:指河流颜色。
遂磨洪泽而东镜此句意为淮河东注,形成洪泽湖,湖面平静,如镜一般,似筑深江以外墙此句意为淮河自古以来为南北分界的好地方,屏蔽长江,好像在长江北面筑起一道墙。
天际数峰眉妩翠眉妩:像眉毛一样妩媚动人,中流一画墨痕苍“中流”句:谓淮水中流像苍黑的画笔涂成一色。
即看歌舞雄都会都会:指扬州,何处风云古战场古战场:指江淮地区,这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汝河颍河沙河涡河相互比试短长。
还搜集了濉河浍河绘出多姿多彩的文章。
洪泽湖以东水平如镜磨一般,
淮河南北分界处好像筑起一座高墙屏蔽长江。
天边无数青翠山峰如黛眉般妩媚,
淮河中流似画笔涂成一片苍茫。
看到那欢乐歌舞的扬州城如此壮丽,
谁能知晓这里曾是古代烽烟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