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200000020

第20章 行军篇(1)

【原文】孙子曰:凡处军相敌①:绝山依谷②,视生处高③,战隆无登④,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⑤;客绝水而来⑥,勿迎之于水内⑦,令半济而击之⑧,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⑨;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注释】①处军:指在各种地形条件下,军队行军、作战、驻扎的处置方法。处,处置、部署。相:观察。②绝:穿越,这里指通过。③视生:向阳的意思。生,阳。④隆:泛指高地。登:攀登。⑤绝水:横渡江河。⑥客:指敌军。⑦迎:迎击。⑧半济:渡过一半。济,渡、渡过。⑨附:靠近。迎:逆,面对。斥:盐碱地。泽:沼泽地。惟:副词,用于句首表希望、祈使。亟去:迅速离开。背众树:背靠树林。平陆:平原地带。易:平坦。右:指主要侧翼。死:这里指地势低。生:这里指地势高。四军:指上述山、水、斥泽、平陆四种地形条件下的处军原则。黄帝:传说中部落联盟首领,汉族的共同祖先。四帝:四方部落首领。

【原文】凡军好高而恶下①,贵阳而贱阴②,养生而处实③,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④。上雨,水沫至⑤,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⑥,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⑦,必谨复索之⑧,此伏奸之所处也。

【注释】①好:喜爱。恶:厌恶。②贵:重视。阳:向阳干燥的地方。贱:轻视。阴:背阴潮湿的地方。③养生:指靠近水草,粮食充足。处实:指军需供应充足。④地:地形。助:辅助。⑤上:指上游。沫:指水泡。⑥绝涧:指两岸峭壁,水流其间的地形。天井:指四周高峻,中间低洼的地形。天牢:指山险环绕,易进难出的地形。天罗:指荆棘丛生,难于通过的地带。天陷:指地势低洼、泥泞易陷的地带。天隙:指两山之间狭窄的谷地。⑦潢井:泛指沼泽水网地带。葭(jiā家)苇:芦苇。荟(yìhuì意会):指草木茂盛的地方。⑧复索:反复搜索。

【原文】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①。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②;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③。尘高而锐者,车来也④;卑而广者,徒来也⑤;散而条达者,樵采也⑥;少而往来者,营军也⑦。辞卑而益备者⑧,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⑨;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注释】①易:平整,这里指平地。利:有利、有好处。②障:遮障物。疑:迷惑,这里指疑兵、疑阵。③骇:惊骇,受惊。覆:覆盖,这里指敌军大举进犯。④锐:尖。车:战车。⑤卑:位置低下。广:宽广。徒:步兵。⑥条达:指飞扬的尘土分散而细长。樵采:砍柴。⑦往来:指尘土时起时落。营军:指准备扎营。⑧辞:同“词”,言词。益:更加、加强。⑨陈:同“阵”,指布兵列阵。无约:指未受挫。期:期望、要求。杖而立:倚仗兵器而站立。杖,倚仗、依靠。汲:从下往上打水。虚:空,指没有敌人。扰:乱,纷扰。重:庄重。粟马:用粮食喂马。粟:小米,泛指粮食,这里作动词用。肉食:指杀牲口吃肉。军无悬(fǒu否):指军队收拾炊具。悬,挂。,同“缶”,瓦器,这里泛指炊具。舍:指营寨、军营。谆谆翕翕(xī昔):低声下气的样子。数(shuò硕):屡次、频繁。窘:困窘,窘迫。精:精明。委谢:委派使者送礼言好。委,致送。谢,道歉、赔不是。休息:指休兵息战。合:两军交锋。

【原文】兵非益多也①,惟无武进②,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③;夫惟无虑而易敌者④,必擒于人。

【注释】①兵非益多也:兵不在于越多越好。②惟:只是。武进:恃勇轻进,即冒进的意思。③并力:合力,这里指集中兵力。料敌:判断敌情。取人:争取人心。④易:轻视。

【原文】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①,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②,齐之以武③,是谓必取④。令素行以教其民⑤,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⑥。

【注释】①亲附:亲近依附。②令:这里指教育。文:这里指政治、道义。③齐:一同,统一。武:这里指军纪、军法。④取:攻取、夺取,这里是取胜的意思。⑤素:平素、平时。民:民众,这里指士卒。⑥相得:相投合,指关系融洽。

【译文】孙子说:凡是处置军队和观察判断敌情,应当注意:通过山地,要靠近有水草的山谷,驻扎在居高向阳的地方,不要去仰攻敌人占据的高地。这些是在山地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横渡江河,必须在远离江河的地方驻扎;敌人渡江河来战,不要在江河中迎击,而要等它渡过一半时再进行攻击,这样较为有利;如果要与敌军交战,不要靠近江河迎击它;在江河地带驻扎,应当居高向阳,切勿面迎水流驻扎在下游。这些是在江河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通过盐碱沼泽地带,应迅速离开,不可停留;如在盐碱沼泽地带与敌人遭遇,必须占据有水草而又背靠树林的地方。这是在盐碱沼泽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在平原地带驻军,应选择地势平坦开阔的地方,主要侧翼则应依托高地,前低后高。这是在平原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以上四种处置军队原则的好处,正是黄帝之所以能够战胜“四帝”的原因。

大凡驻军,总是喜欢高地,厌恶低洼的地方;看重向阳的地方,轻视阴湿的地方。靠近水草,军需供应充足,将士百病不生,这是军队一定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丘陵堤防行军,必须驻扎在向阳的一面,而主要侧翼要背靠着它。这些对于用兵有利的措施,是利用地形作为辅助条件的。河流上游大雨涨水,大水骤至,若要想涉水渡河,应等待水势平稳后再过。凡是遇上“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等地形,必须迅速离开,不要靠近。我军远离这些地形,让敌人去接近它;我军面向这些地形,让敌人去背靠它。军队在行军过程中,遇到险峻的道路、湖沼、水网、芦苇、山林及草木茂盛的地方,必须认真仔细地反复探索,因为这些都是敌人可能隐藏伏兵和奸细的地方。

敌人离我很近而仍保持安静的,是倚仗他占据了险要地形;敌人离我很远而来挑战的,是企图引诱我军前进;敌军之所以驻扎在平坦的地方,是因为这样做有利可图。很多树木摇动,这是敌人隐蔽前来;草丛中设有许多遮蔽物,这是敌人布的疑阵;鸟儿惊飞,这是下面有伏兵;野兽惊跑,这是敌军大举袭来。尘土高而尖的,这是敌人的战车驰来;尘土低而宽,这是敌人的步兵开来;尘土四散飞扬,这是敌人在砍柴拖柴;尘土少而时起时落,这是敌人正在结寨扎营。敌人使者言辞低声下气而暗地里却加紧战备的,这是敌人准备进攻;敌人使者言辞强硬而军队又作出进击姿态的,这是敌人准备撤退;敌人战车先出动并占据两侧的,这是敌人在布列阵式;敌人尚未受挫而主动前来讲和的,其中必有阴谋;敌人急速奔跑并摆开兵车的,这是期求与我交战;敌军半进半退的,是企图引诱我军。敌人倚靠着兵器站立的,这是饥饿的表现;敌人打水而自己先喝的,这是干渴的表现;敌人见利而不进兵争夺的,这是疲劳的表现;敌人营寨上有飞鸟集结的,表明这是座空营;敌人夜间惊慌叫喊的,这是恐惧的表现;敌营惊扰纷乱的,这是敌人将帅没有威严的表现;敌军旗帜乱动的,这是敌人队伍已经混乱的表现;敌人军官容易发怒的,这是敌军疲倦的表现。敌人用粮食喂马,杀牲口吃肉,收拾起炊具,不返回营寨的,这是准备拼命突围的穷寇;敌将低声下气同部下讲话的,这表明敌将失去了人心;接连不断犒赏士卒,这表明敌人已没有别的办法;一再处罚部属,这表明敌军处境困难;敌军将帅先对部下凶暴,后又畏惧部下的,是最不精明的将领;敌人派遣使者来送礼言好的,这是敌人希望休兵息战;敌人逞怒与我对阵,但久不交锋又不离去,这时必须谨慎观察其企图。

打仗不在于兵力愈多愈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能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够了。那种既无深谋远虑又轻敌妄动的人,必定成为敌人的俘虏。

士卒还没有亲近依附就对他们施行处罚,那么他们就会不服,不服就难以使用他们去作战了;士卒已经亲近依附,如果仍不执行军法,那也不能使用他们去作战。所以,要用政治道义教育士卒,用军法来统一他们的行动,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就必定胜利。平时严格执行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会养成服从的习惯;平时从来不严格执行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平时命令能够贯彻执行,这表明将帅和士卒之间关系相处融洽。

《行军篇》主要论述了军队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行军作战、驻扎宿营的处置原则,以及观察、判断敌情的方法,并提出了“兵非益多”的作战指导思想,和“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治军思想。

孙子认为战胜敌人并非兵力愈多愈好,关键在于将帅能否准确判断敌情,集中使用兵力,从而战胜敌人。他还指出,将帅如果没有深谋远虑,轻敌冒进,军队数量再多,也会被敌军所击败。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击败前秦的淝水之战,就是体现“兵非益多”作战指导思想的著名战例。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以后,西晋皇族司马睿在南迁的北方汉族世族和当地的南方世族的拥护下,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了东晋。东晋王朝依靠长江天险和南方经济相对稳定发展的局面,得以偏安一隅。

而北方却陷入分裂割据的大混乱局面,先后出现了许多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政权。其中比较大的有匈奴族建立的汉和赵,羯族建立的后赵,鲜卑族建立的前燕,以及氐族建立的前秦。

公元357年,前秦的苻坚自立为皇帝。他在大臣王猛的帮助下,大力接受汉族文化,抑制豪强,兴修水利,注重发展农业,使前秦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国家。之后,苻坚又灭掉前燕,占领了黄河下游,初步统一了北方地区。接着,苻坚又不断向南扩张,先后攻取了东晋的梁州(今陕西西南部、四川北部的部分地区)、益州(今四川大部分地区)和襄阳(今湖北襄樊)、彭城(今江苏徐州)等地。

公元382年,苻坚召集群臣,对他们说:“我做皇帝将近三十年,四方大体上已经平定,只剩下东南一角的东晋不肯听从命令。粗略计算一下我们的士卒可有九十七万。我准备亲自率领大军灭掉东晋,你们看行不行?”

大臣朱彤马上逢迎说:“陛下亲征,东晋如不投降,只有彻底灭亡。现在正是您成就统一天下丰功伟业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苻坚听了非常高兴,说;“这正是我的志向。”

大臣权翼说:“如今东晋虽然弱小,但还没有大的罪恶。大臣谢安、桓冲都是才识卓越的人才,他们君臣和睦,内外同心,因此以我看来,还不是进攻东晋的时机。”

苻坚沉默了许久,说:“各位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吧。”

大臣石越说:“东晋拥有长江天险,又得到百姓的拥护支持,恐怕不宜出兵。”

苻坚一听,大不以为然,说:“以我百万大军,把马鞭扔在长江中,也足以截断长江的水流,东晋还有什么天险可以凭借呢?”

众大臣纷纷发表意见,都坚决反对伐晋。议论了许久,还是决定不下来。苻坚大为恼火,说:“算了吧!跟你们商量无事可成,还是让我自己决断吧!”

众大臣退下以后,苻坚留下弟弟苻融决断大计。苻融智勇双全,深得苻坚信任。

苻融对苻坚说:“如今进攻东晋有三难:一是朝廷上下,人心不顺;二是东晋内部团结,无隙可乘;三是我国连年征战,军队疲劳,百姓厌战。众大臣反对伐晋,都是忠臣啊,愿陛下听从他们的意见。”

苻坚脸色一变,说:“连你也如此说,我还能指望谁呢!”

苻融哭着说道:“东晋无法灭掉,事已非常清楚。我最担心的是鲜卑人、羌人、羯人遍布在京城内外,他们都对我们有深仇大恨。一旦大军南下,京城空虚,我怕变乱发生于心腹地区,那时就追悔莫及了。”

苻坚对苻融的劝告一点也听不进去,固执地说:“以我强兵百万去攻打即将灭亡的东晋,就像疾风扫秋叶一样,还怕不能胜利!”

这时,鲜卑族的将军慕容垂和羌族将领姚苌也分别来见苻坚。他们希望苻坚失败,以便恢复前燕等的割据状态,就极力怂恿苻坚伐晋,力劝苻坚早下决心,做出决断。苻坚听后很高兴,认为只有他们才能够与自己共天下。

同类推荐
  • 活学活用孙子兵法

    活学活用孙子兵法

    人类社会中原就充满了不可避免的争斗,如何在这场人性的战争中上立于不败之地?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让你快速领会《孙子兵法》的精要。该书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配以生动有趣的漫画。全书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一本军事、政治、商业、为人处事的最佳指导范本。
  • 号角声声

    号角声声

    介绍了秦汉前后的各大战争,远古的战争、奴隶社会中的著名战役、秦汉时期的著名战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战役、隋唐时期的经典战役、弱势两宋时期的战役、元的拓展疆土、明王朝的著名战役、满清的军事斗争
  • 子弹之血色荣光

    子弹之血色荣光

    精湛的格斗技术,华丽的魔术技巧,洞悉一切的最强瞳力,神奇的印记之力。主人公一次次的在战斗中累计这些力量。面对爱人香消玉殒,挚友长眠地下,最信任的人的背叛,我们的英雄又该何去何从。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孙子兵法》又名《孙子》《吴孙子兵法》,相传为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该书总结春秋时期作战经验,揭示战争规律,对战争意义、治军方略、战略战术等多有创见,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我国最早且最有价值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经”、“百代谈兵之祖”。《三十六计》约成书于明清之际,作者佚名。全书按六计并为一套,共分六套。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 亡命之徒前传

    亡命之徒前传

    本书从臭名昭著的第二次车臣战争开始。讲述一帮亡命徒在世界各地作战的故事。从籍籍无名到恶名昭著的故事。另:本书续集《我的佣兵生涯》已完本,新书《极限保卫》正持续更新中。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能够前往观看。如果觉得不错请不要吝啬收藏与票票。谢谢。
热门推荐
  • 新民说

    新民说

    《梁启超:新民说》以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的《新民说》为原本,结合编者搜集甄选研究《新民说》问世百年来的影响的学术论文集、社会舆论关于梁启超于中国启蒙思想史上的贡献,依据全书20节文字,在体例上精心设计了发表背景、社会反响、原文赏析、今日看点四个栏目,以求在保留梁任公“笔端常带感情”、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韵味的同时,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这些跨过百年,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宝贵文化遗产。《新民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社会要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
  • 第一弃后

    第一弃后

    她是窄巷之女,被太子夺爱与青梅竹马分开。后被奸人设计废除皇后之位打入冷宫,殊不知这一切均在她的算计之中。一代弃后,统帅六宫,造惊世传奇。
  • 哲理小语

    哲理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情劫契丹王

    情劫契丹王

    她——个女儿身却要肩负起整个家族庞大的生意!他——冷酷的契丹王,却不小心陷入一个汉人女子的温柔里!到底是契丹劫了她的货品,还是她劫走了契丹王的情?敬请关注!我的另一篇文:《明天,爱依然》http://m.pgsk.com/a/76223/欢迎大家阅读指导!你们的声音就是我写下去的动力!喜欢的请推荐收藏!不喜欢的请留下你的脚印!好让我改进!在此谢过啦!鞠躬!欢迎亲们加入QQ:1041678607更多的交流沟通!
  • 梦回红楼!

    梦回红楼!

    素手执红楼,悠然入梦来。碧玉绾青丝,暗香盈衣袖。眉心常微蹙,身若弱柳扶。天生国色姿,佳人颜如玉。琴艺倾天下,才华动京华。回眸一笑时,倾国亦倾城。红尘滚滚飞,情缘自难测。蓦然回首处,与君两相悦。是非风雨起,得失唯心知。问江山美人,孰重复孰轻?她是世家闺秀,诗才斐然,人雅如兰,颜倾天下。淡看富贵荣华,心不在红尘,人偏履世俗。只因为,红尘中有他。他是当朝皇子,足智多谋,才华横溢,前程无量。览尽世间佳丽,心静如止水,不曾起波澜。直到遇见才貌绝世的她,终于动心动情。两情相悦,携手成约。只盼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生相守。却不料,宫闱纷争起,瞬间风起云涌,变幻莫测。宫闱深深,波澜迭起,枝节横生。于繁华纷争处看爱情,方才能看透情深清浅。风雨起时,为了爱情,她是隐忍成全,还是唯有逃离?当爱情与权利相冲撞之时,于他而言,江山美人,孰轻孰重?平生极爱红楼,独爱红楼,痴爱红楼,奈何红楼未完,为之常叹。红楼女子,最爱黛玉,容颜倾城,气质如兰,文采斐然,不染凡尘。个人借红楼小写黛玉,想给她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架空历史,穿越时空,无关名著,圆己之梦。若是喜欢,还请多多捧场支持,收藏推荐,给雨竹一份信心。若是不喜,请不要鄙视与苛求,多多包涵。推荐区:借此机会,推荐雨竹自己的第一篇文:《雁翔红楼》请亲们关照一下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推理心理学

    神推理心理学

    如何仅仅通过笔迹就推理出老板变化多端的性格?如何巧用心理博弈推掉上司扔过来的烫手山芋?如何使用心理暗示说服同事你是自己人?如何仅凭微妙的表情就能洞察同事掩饰的秘密?如何赢得大家好感而又避免锋芒毕露?如何运用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判断周边人的行为方式?如何不动声色地提问以获得更多对方不愿透露的信息?国内首部完整分析推理能力的心理学读物,世界上最难最神奇心理学教你拥有最强大脑!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古代水利工程

    古代水利工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水利工程》水利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命脉。几千年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智慧善良的中国人民同江河湖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修建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京抗大运河等。这些水利工程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设计水平也非常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不仅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益处,而且泽被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