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①,交和而舍②,莫难于军争③。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④,以患为利⑤。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⑥。
【注释】①合军聚众:聚集民众,组成军队。②交和而舍:指两军对垒。交,接触。合,指军门。舍,止宿,这里指设营驻扎。③军争:两军争夺胜利的条件。④迂:迂远,曲折。直:直捷。⑤患:祸患,不利。⑥知:懂得。计:计谋。
【原文】故军争为利①,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②,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③。是故卷甲而趋④,日夜不处⑤,倍道兼行⑥,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⑦,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⑧;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⑨,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注释】①为:这里作“有”解。②举军:指全军携带所有辎重行动。举,全、皆。③委军:指丢下辎重装备行动。委,丢弃。捐:抛弃,损失。④卷:收藏,卷起。甲:铠甲。趋:急走,急行军。⑤处:止,这里指休息。⑥倍道:行程加倍。兼行:日夜不停赶路。⑦擒三将军:三军将领被擒。⑧法:方法,办法。⑨蹶:跌倒,这里是损折的意思。上将军:前军主将。委积:泛指物资储备。
【原文】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①;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②,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③,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④,以利动⑤,以分合为变者也⑥。故其疾如风⑦,其徐如林⑧,侵掠如火⑨,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注释】①豫交:与诸侯结交。豫,通“与”,参与。②沮(jù巨)泽:指水草丛生的沼泽地带。形:地形。③乡导:即向导,熟悉本地情况给军队带路的人。④诈:诡诈的办法。立:成立,这里指成功。⑤动:指作战行动。⑥分:分散兵力。合:集中兵力。⑦疾:迅速。⑧徐:舒缓。⑨侵掠:指进攻。不动:指防守。阴:指阴天。掠:掠夺。乡:古代地方行政组织。分众:分兵。廓:同“扩”,扩张,拓展。分利:指分兵扼守要地。悬权而动:权衡敌我利害形势,相机而动。
【原文】《军政》曰①:“言不相闻,故为金鼓②;视不相见,故为旌旗③。”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④。人既专一⑤,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⑥。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⑦。
【注释】①《军政》:古代兵书,已失传。②为:设置。金鼓:古代用来指挥军队进退的号令器具,擂鼓进军,鸣金收兵。③旌旗:泛指旗帜,也是古代军队中用来指挥联络的工具。④一:统一。人:指士兵、军队。耳目:这里指行动。⑤专一:同一、一致。⑥用众:指指挥人数众多的部队。⑦变:适应。
【原文】故三军可夺气①,将军可夺心②。是故朝气锐③,昼气惰④,暮气归⑤。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⑥。以治待乱⑦,以静待哗⑧,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⑨,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注释】①夺:剥夺,这里指挫伤、打击。气:士气。②夺心:指动摇将军的决心。③朝:早晨,这里指开始。锐:锐利。④昼:白天,这里指中间一段时间。惰:怠惰、懈怠。⑤暮:晚上,这里指最终。归:止息,这里指衰竭。⑥治:这里作掌握解。⑦治:整治,这里指严整。⑧静:安静,这里指镇静。哗:喧哗,嘈杂,这里指骚动不安。⑨佚:安逸、安闲。力:指战斗力。邀:阻截、拦截。正正:齐整的样子。堂堂:强大的样子。陈:同“阵”。
【原文】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①,背丘勿逆②,佯北勿从③,锐卒勿攻④,饵兵勿食⑤,归师勿遏⑥,围师必阙⑦,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注释】①高陵:高山地带。向:指仰攻。②背:背靠,背向着。丘:土山,这里指高地。逆:迎,这里指正面进攻。③佯:假装。北:败北、败退。从:跟随、追随。④锐卒:指锐气正盛的敌军。⑤饵兵:诱兵。饵,钓饵,钓鱼用的鱼食。⑥遏:阻拦,阻止。⑦围:以军队包围。阙:同“缺”,这里指留出缺口。
【译文】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法则,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从征集民众,组成军队,到与敌人对阵,在这中间没有比争取制胜的有利条件更困难的了。而争取制胜有利条件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通过迂远曲折的途径达到近直的目的,把不利转化为有利。所以故意迂回绕道,并用小利引诱敌人,这样就能在敌人之后出动而先到达必争的要地,这就是懂得“以迂为直”的计谋。
所以,军争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有危险的一面。如果全军带着所有辎重去争利,就会因行动迟缓而赶不及;如果放下辎重去争利,辎重就会损失。因此,卷起铠甲急速前进,昼夜不停,以加倍的行程强行军,赶百里的路程去与敌人争利,三军的将领就有可能被敌人所俘,健壮的士卒先到了,疲弱的士卒却掉队了,其结果可能只有十分之一的兵力赶到;赶五十里的路程去与敌人争利,就可能损失先头部队的将领,其结果也只能有一半的兵力能够赶到;赶三十里的路程去与敌人争利,那也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力能够赶到。因此,军队没有辎重就会失败,没有粮食就不能生存,没有物资储备就会败亡。
所以,不了解诸侯列国的战略意图,不能与其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便不能得到地利。所以,用兵打仗必须依靠诡诈多变才能取得成功,根据是否有利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按照分散式集中兵力的方式来变换战术。因此,军队行动迅速时像骤至的狂风,行动缓慢时像严整的森林,进攻时像迅猛的烈火,防御时像屹立的山岳,隐蔽时像浓云遮蔽日月的阴天,冲锋时像万钧的雷霆。夺取敌人的粮食、资财要分兵数路,扩展疆土要分守要地,权衡形势然后相机而动。事先懂得“以迂为直”计谋的就能取胜,这就是军争的原则。
《军政》上说:“作战中用语言指挥听不到,所以设置金鼓;用动作指挥看不见,所以设置旌旗。”金鼓、旌旗,是用来统一军队作战行动的。全军的行动既然一致了,那么,勇敢的士兵就不得单独前进,怯懦的士兵也不得单独后退,这就是指挥大部队作战的方法。所以夜间作战要多使用火光和锣鼓,白天作战要多使用旌旗,这是为了适应士兵的耳目视听而采取的措施。
所以,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使其士气消失;对于敌人的将帅,可以使其决心动摇。军队刚投入战斗时士气旺盛,经过一段时间,士气就逐渐懈怠,到了最后,士气就会完全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总是先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等待敌人士气懈怠、衰竭时再去攻击它,这是掌握军队士气的方法。用自己的严整来对付敌人的混乱,以自己的镇静来对付敌人的轻躁,这是掌握军队心理的方法。用自己部队靠近的战场来对付远道而来的敌人,用自己部队的从容休整来对付奔走疲劳的敌人,用自己部队的饱食来对付饥饿的敌人,这是掌握军队战斗力的方法。不要去拦击旗帜整齐、部署周密的敌人,不要去攻击阵容严整、实力强大的敌人,这是掌握机动变化的方法。
因此,用兵的法则是:敌军占领山地,不要去仰攻;敌人背靠高地,不要去从正面进攻;敌人假装败退,不要去跟踪追击;敌人锐气正盛,不要去进攻;敌人用诱兵引诱,不要去理睬;敌人退军回国,不要去阻拦;包围敌人,要留出缺口;对已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地逼迫。这些,就是用兵的法则。
《军争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争取战争先机之利的条件和方法。提出了“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的总原则,以及“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三军可夺气”、“以佚待劳”等著名军事原则。
孙子认为,在作战过程中,如何先敌占领战场要地和掌握有利战机,是两军相争中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为了争取有利的地位,他提出了“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军争原则。也就是通过表面上不利于自己的手段来欺骗迷惑敌人,“后人发,先人至”,后发制人,战胜敌人。春秋时,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军就是通过“退避三舍”,“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后发制人,战胜了楚军。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最先崛起的是东方的齐国。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不已,不能继续维持霸业。这时,地处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国则日益强盛,控制了西南和东南的许多小国,并乘机向黄河流域扩张势力。公元前638年,楚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之战中,击败了企图称霸的宋襄公率领的宋军。中原的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国,都先后与楚国结盟,受到楚国的控制。
正当楚国的势力急剧向北发展之时,在今天的山西、河南北部、河北西南一带的晋国也逐渐强盛起来。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晋公子重耳,历尽艰辛,在秦国的帮助下,终于回国即位,这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实施了一些改革措施和进行了一系列外交活动,从而逐渐具备了争夺中原霸权的强大实力。
晋国的壮大崛起,引起了楚国的严重不安,两国之间的矛盾因此日益尖锐起来。
公元前634年,泓水之战后被迫屈服于楚国的宋国,这时看到晋国的实力日益增强,转而投靠晋国。楚国为了维护自己在中原的优势地位,便出兵攻打宋国,并想借此来扼制晋国的势力向东和向南扩展。晋国也正想向中原扩张,于是便利用这一机会,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这样,晋、楚两国的军事交锋便不可避免了。
公元前633年冬,楚成王率领以子玉为主将的楚、郑、陈、蔡等多国联军进攻宋国,围困了宋国的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南)。宋成公急忙派大司马公孙固到晋国求救。
晋国的大夫先轸力主出兵救宋,他对晋文公说:“当你流亡宋国的时候,宋襄公曾送给你八十匹马,如今是报答宋国的时候了。现在发兵救宋国于危难之中,不但能树立崇高的威望,还能奠定称霸的基业,机会难得啊!”
晋文公对先轸的建议没有立即采纳,因为晋国和宋国中间隔着楚国的盟国曹国和卫国。如果劳师远征,有侧背受敌的危险;况且楚军实力强大,正面交锋也无必胜的把握。正当晋文公为此犹豫不决之时,晋文公的舅父狐偃建议说:“我们如果去攻打曹国和卫国,楚国一定会去救援,这样宋国之围便可以解了。”
晋文公采纳了狐偃的建议,积极准备出兵,将原来的两个军扩编为上、中、下三军,任命了先轸、狐偃等一批优秀人才担任三军将领。
公元前632年春月,晋文公统帅大军渡过黄河,进攻卫国,很快就占领了整个卫地。接着,晋军又向曹国发起了进攻,攻克了曹国的都城陶丘(今山东定陶),俘虏了曹国的国君曹共公。
晋军攻占了曹、卫两国,但楚军却依然全力围攻宋国的都城商丘。宋国又派大夫门尹般到晋军求救。
晋文公拿不定主意,召集群臣商议,说:“宋国又来向我们求救,如果我们不理睬,宋国则将和晋国断交;我想请楚国退兵,楚国又不会答应;我想和楚国作战,而齐国和秦国又不同意。这该怎么办呢?”
中军主将先轸说:“可以设法让宋国不向我们求救,而用财物去讨好齐国和秦国,让齐、秦两国去请求楚国退兵。我们逮住曹国的国君,把曹、卫两国的土地分给宋国。楚国因和曹、卫两国关系密切,一定不会答应齐国和秦国的请求。这样,齐、秦两国收了宋国的财物,必然对楚国的不听劝解感到愤怒,能不和我们一起与楚国作战吗!”
晋文公十分赞赏先轸的计策,立即施行。楚国果然中计,拒绝了齐、秦两国的调解。齐、秦两国见楚国不给面子,大为恼怒,放弃了中立的立场,出兵帮助晋国。这使得晋、楚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楚成王到了申邑(今河南荥阳西北),见晋、齐、秦三国结成联盟,形势对楚国不利,便命令大夫申叔从谷地(今山东东阿南)撤军;让楚军主将子玉将楚军主力撤出宋国。并告诫子玉说:“不要和晋军交战。晋侯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最后终于得到了晋国的君位,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他都经历过;什么样的人情世故,他都了解。要战胜他是不容易的。我们要适可而止,知难而退。”
可是子玉却骄傲自负,坚持要与晋军决战。他派大夫伯棼向楚成王请求批准与晋军决战,说:“不敢说一定会得胜立功,只想以实际行动堵住那些奸邪小人的嘴巴!”
楚成王并不十分赞成子玉请战的要求,但又不愿意被人认为自己害怕晋国,勉强同意了子玉的请求,但不肯多给他增加兵力,只派了少量兵力去增援他。
子玉得到楚成王增派的兵力后,派大夫宛春到晋军营中,告诉晋文公说:“请你们恢复卫侯的君位,把土地还给曹国,那么我们也解除对宋国的包围。”
狐偃对晋文公说:“子玉真是太无礼了!我们国君得到的只是解除宋国之围一样好处,而他作臣子的却得到了让卫侯复位,曹国复国两样好处。晋国与楚国的这一仗是一定要打的,机不可失啊!”
先轸却对晋文公说:“您应该答应子玉的条件。子玉的条件可以使曹、卫、宋三个国家得到好处,我们如果拒绝,便会葬送这三个国家。这么一来,就是我们无礼,无礼又凭什么去与敌人作战呢?再说我们既然是来救宋国的,结果却又抛下它不管,怎么向各国诸侯交代呢?还有,我们如果拒绝楚国的条件,就会与三个国家结下怨恨,树敌过多,又如何能打胜仗呢?不如暗地里答应曹、卫两国复国,以此来离间曹卫两国与楚国的关系,再扣下宛春来激怒楚国。等和楚国的战争结束以后,再考虑曹、卫两国复国的事。”晋文公采纳了先轸的计策。
子玉见使者被扣,又得知曹、卫两国已经背叛了楚国,归附了晋国,便恼羞成怒,立即率军进攻晋军。
晋文公见楚军进军,便命令晋军向后撤退。有些将领对此不理解,说:“我们的国君却要躲避楚国的臣子,这真是耻辱啊!何况楚国的军队已经疲惫不堪了,我们为什么要后退呢?”
狐偃对他们解释说:“出兵作战,理直就气壮,理屈就气衰,哪里在于出兵的时间的长短呢?当初要不是楚国对我们的恩惠,也不会有我们的今天。现在我们后退三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回避楚军,就是为了报答楚国的恩惠。如果我们对楚国忘记恩惠而失去信用,那么就是我们理屈而楚国理直了。况且楚军的士气一向饱满,不能认为是疲惫不堪了。如果我们撤退后楚军也撤军,那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如果楚军不撤,我们国君后撤,而他做臣子的反而进攻,那就是他们理屈了。”
原来,晋文公流亡国外的时候,来到楚国,楚成王破格以国君的礼节来款待他。一次,楚成王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重耳,席间他对重耳说:“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当上国君以后,用什么来报答我呢?”
重耳委婉地回答说:“美女和玉帛这些东西,您有的是;珍奇的鸟羽,名贵的象牙、犀皮,就产在您的土地上。流到我们晋国来的,不过是您剩余的部分。我不知道拿什么来报答您才好。”
楚成王当然不满意重耳的回答,就再问道:“话虽这么说,但你总得拿点什么来报答我吧。”
重耳想了一会,说:“若托您的福,能够返回晋国当上国君,有朝一日两国不幸发生战争,我将退避三舍,用来报答您今天的盛情。假若这样您还不肯罢休的话,我只好左手拿弓,右手搭箭,与您在战场上周旋一番了。”
楚国的令尹子玉听了重耳的这番话后,主张杀掉重耳。楚成王没有同意,结果将重耳送到了秦国。
因此,如今晋楚两国真的交战,晋文公下令晋军向后撤退九十里(三舍),一方面是信守对楚成王许下的诺言,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便选择有利时机,与楚军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