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100000009

第9章 滇文化动物意匠与欧亚草原关系的再检视(2)

动物相食搏斗纹主要表现大型猫科动物吞噬牛、鹿等偶蹄类草食动物的场景。如石寨山3号墓出土的一虎噬牛铜扣饰,一虎跃踞牛背,口噬其肩,两前爪紧抱牛腹,左后爪抓住牛腿,右后爪蹬地;牛身躯略向后倾,张口号叫,其下有二蛇,一蛇尾绕牛腿,另一蛇缠住虎腿,高8.3厘米、宽15.5厘米;同墓还出土狼豹争鹿铜扣饰,鹿被二兽践于足下,作仰卧挣扎状,鹿腹已被狼爪抓破,肠露腹外,狼、豹又展开一场争夺小鹿的恶斗:豹口咬住狼颈,前爪紧抓狼腰不放,狼又咬住豹的后腿,用左前爪抓住豹的腹部,右后爪拨开豹头,左后爪及右前爪紧按小鹿不放,其下有一蛇,蛇口咬住豹尾,高7.2厘米、宽12.5厘米;其他如石寨山3号墓出土的二虎噬猪,71号墓出土的二豹噬猪,13号墓出土的二虎噬牛、一虎背牛,6号墓出土二狼噬鹿,12号墓出土的三虎背牛等同类题材扣饰,造型生动,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场景(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页82-94,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在这些扣饰的构图中,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在动物相食搏斗的主要场景之下,往往用蛇的形象来连接,它除了发挥连接扣饰整体,使构图更加紧凑、饱满的作用外,可能还具有某种宗教内涵,是滇文化扣饰颇具特色的一个构思。此外尚有水鸟捕鱼等题材。

狩猎纹猎人或骑马,或徒步,狩猎的对象既有凶猛的虎、豹等肉食动物,也有温顺的鹿等草食动物,既有多人戮力捕杀凶猛动物,也有单人独自狩猎,有的还表现猎犬帮助猎人狩猎的场景。如石寨山13号墓出土的骑马猎鹿鎏金铜扣饰,一骑士御马逐一鹿:骑士头缠包巾,着对襟上衣及短裤,跣足,腰间束带,佩短剑,左手控缰,右手上扬作刺鹿状;一鹿仰首扬尾狂奔于马前,其后胯已被马前足踩踏,显然难逃成为猎物的命运,其下有一蛇,蛇口咬住马尾,高10厘米、宽17厘米;著名的八人猎虎铜扣饰,出土于石寨山17号墓,表现六人持矛刺虎,一人被虎撞倒在地,仍用剑刺入虎头,另一人亦倒地,颈部已被老虎咬断,似已死亡;两猎犬扑向虎背,其中一犬咬住虎之颈部,另一犬紧咬虎之后背,八人服饰、发型相同,头顶皆挽高髻,耳佩环,着对襟短袖上衣,跣足,高11.5厘米、宽13厘米;石寨山3号墓出土的一人三犬猎鹿铜扣饰,一猎手左手抓住鹿的后腿,右手上举做刺杀状,一猎犬扑向鹿背,噬其腰部,另一猎犬咬住鹿耳,还有一猎犬伏于鹿腹下,紧咬其腰部,其下有一蛇,口咬鹿之前足,尾绕其后腿,高8.5厘米、宽15.2厘米(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页82-94,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祭祀纹其中的动物形象,以牛为多,如江川李家山M24出土的1件,牛角上倒吊着一人,铜柱右侧有一人紧拉牛缰,牛头前有一人被践倒,牛旁立一人,一手按牛背,一手拉栓牛头的绳索,牛后有一人双手紧拉牛尾,场景最下方有二蛇盘绕,左侧蛇头上蹲一蛙,蛇张口吞噬蛙足(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年2期。),此应为表现剽牛祭祀的场景,在滇文化贮贝器及其他器物上也多有表现。单一动物形象扣饰的种类有牛头、枭、鱼、鲵、水鸟等,以牛头居多。

(二)兵器

滇文化青铜器中,以兵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其中最具特色的、与动物意匠有关的有两类。一是所谓“仿生式兵器”,模仿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制作,如鸟头形铜啄,整体似一长嘴的鸟头,其上有两个对称的圆圈,很像鸟的两个眼睛,刃部既长且尖,刃上端有横出的圆銎,便于穿木柄,柄与刃部呈丁字交叉状,使用时如长嘴啄木;又如1件蛙形矛,刃部后端及銎部铸一浮雕的青蛙,两前肢弯曲成双环耳,两后肢下蹲作起跳状,蛙背及四肢上有双旋纹、圆涡纹、回纹及竹节纹等,既刻画出青蛙的生动形象,又巧妙地使其变成铜矛的装饰。其他尚有鸭嘴形铜斧、蛇头形铜叉、蛙形铜矛、鸟头形铜钺等(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页17,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二是大量雕铸立体动物造型的兵器,种类有矛、戈、啄、斧、钺、戚等,构思奇特,造型生动。戈、啄类兵器,动物形象一般焊铸于横銎上,布局不拘一格,既有单体的,又有两两相对的,还有多个动物形象并排的,甚至有表现某种简单情节的;矛、斧、钺、戚等兵器,一般在銎侧焊铸各种动物形象。此类兵器数量颇多,不过很可能不是实用器,而是某种礼器。

(三)杖头饰

此类物品出土时,其下端銎内有的还残存一段木柄,銎上并有对穿的小圆孔两个,当是纳柲于銎中,复用一小圆钉自穿孔内横铆之,使柲不易脱落。晋宁石寨山M19、M20各出土一组,每组皆为七件。由于目前尚未发现完整的木杖,关于其用途,历来众说纷纭,有仪仗头(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页94,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旗杆头,权杖头、手杖头(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页222-224,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等意见。杖头饰的形象,除各种动物以外,尚有人物等。动物形象以牛、鹿、兔、孔雀、鹦鹉、鹰、鸡等为常见。以上三类是表现动物形象最为集中的器型,除此之外,各种立体动物形象广泛应用于青铜器物上,如锄、铲等农具,铜鼓、葫芦笙等乐器,尊、壶等容器以及贮贝器、针筒、线盒、带钩、枕、案等生活用器,等等。另外,滇国工匠还使用线刻、金银错等工艺,在青铜器表面刻画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可以说,动物形象在滇文化青铜装饰艺术中无处不在,构成了滇青铜装饰艺术的最显著特征。

二滇文化动物意匠与欧亚草原动物意匠的比较及差异

滇文化中的动物纹牌饰,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流行于广袤的欧亚草原的动物纹。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学者白鸟芳郎就注意到,滇文化中的动物搏斗纹和兵器上的动物装饰等,与斯基泰艺术中的动物搏斗图案十分相似,说明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并认为将斯基泰文化传入云南的承担者是汉代的“昆明”,唐代的“昆弥”,近代云南纳西族和彝族的先民(白鸟芳郎:《石寨山文化的承担者——中国西南地区所见的斯基泰文化影响》,《民族研究译丛》第1辑,1982年。)。白鸟芳郎先生以后,这个问题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以张增祺先生为代表,同意白鸟芳郎的基本意见,但作了若干修正;另一种意见以美国学者埃玛?邦克(Emma C. Bunker)为代表,激烈反对两者之间存在联系的观点,认为滇文化的动物纹植根于本土民族文化。

张增祺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先后撰写了系列文章阐述他的观点(张增祺:《关于晋宁石寨山青铜器上一组人物形象的族属问题》,《考古与文物》1984年4期;《关于彝族的渊源及其形成问题》,《民族学与近代化》1986年2期;《云南青铜时代“动物纹”牌饰及北方草原文化遗物》,《考古》1987年9期。),肯定在战国至西汉初,滇国青铜文化中确有部分斯基泰文化遗物(包括当地的仿制品)的存在,并进而论证这些文化信息是由古代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塞人”(亦即斯基泰人),通过青藏高原经澜沧江河谷传入云南的,从而在同意白鸟芳郎滇国青铜文化中确有一部分遗物是斯基泰艺术影响的结果意见的前提下,就传入的中介者及途径提出了自己新的看法。后来,张先生又曾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张增祺:《再论云南青铜时代斯基泰文化的影响及其传播者》,《云南青铜文化论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页274-287,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

美国学者埃玛?邦克(Emma C. Bunker)不同意上述白鸟芳郎和张增祺两先生的意见,认为其是偏离事实的假设,遮掩了真实艺术历史的画面(Emma C.Bunker:《滇国艺术中的“动物格斗”和骑马猎手》,赵永勤译,《云南文物》总26期。),其主要理由包括:

1.欧洲东部草原部族艺术中的动物格斗图案,被描写的是一种因袭传统的符号,这只是图腾崇拜的反映。而滇国动物的表现则是非常逼真的写实作品,还没有出现任何可视为符号体系的动物形象。

2.滇国艺术风格中所表现的马背上的猎人,和欧亚草原东部地区骑马猎手的形象不同。滇国骑马猎手用长矛捕猎动物,而内蒙古北方的骑士则是用弓箭射杀猎物。滇国这种在马背上用长矛狩猎的方式,不论在东亚草原和中原地区从未见过。

3.欧亚东部草原上的骑士们,像斯基泰人那样身佩短剑,是用绳子拴在衣带上;而滇国猎人是饰带上挂着剑,饰带又挂在右肩上。这是流行于地中海以及古代近东地区的佩剑方式。

4.在滇国随葬品中,确有一些来自亚洲西北部的遗物。虽然有的学者提出中亚及西北亚的商业人群有的曾向南移居至中国西南部,但这两个地区间的差异很大,如欧亚东部草原的游牧民族穿长袍、毡靴,而滇国居民多单衣、赤脚等,使这种理论缺乏根据。

邦克女士以后,继有一些学者支持她的观点。如田晓雯从滇文化的青铜扣饰与欧亚草原的青铜扣饰在构造与用途上的差异着眼,认为虽然滇文化的青铜扣饰的流行年代晚于欧亚草原,但滇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大体处于同一时代,所以认为滇文化受北方草原文化的影响或将它们一概而论,其根据是不足的,滇文化青铜扣饰的创造者是云南古代少数民族先民(田晓雯:《从青铜扣饰看古滇国的装饰艺术》,《云南青铜文化论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萧明华亦就滇人青铜扣饰与北方和中亚、西亚或斯基泰艺术的动物牌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从制作年代、文化背景、工艺风格、形式和用途等方面考察,它们各有自己的源头和分布范围,各有特定的创造和使用民族,各有特定的用途、独特的风格和各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因此尚看不出它们之间有什么继承、交流和发展的关系(萧明华:《青铜时代滇人的青铜扣饰》,《考古学报》1999年4期。)。邱兹惠也认为,滇文化青铜扣饰上动物格斗的形象与游牧民族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相同点仅止于观念上对动物形象的认知,为青铜时代各从事畜养业的民族所共有,包括斯基泰、匈奴及各氐羌系民族,从风格和图像内容上来说,滇青铜器上各种动物造型当是当地的写生实录,但不乏想象力及创意性,而动物形象表现的极度写实的风格,也当为滇文化特有(邱兹惠:《滇青铜文化多元艺术风格的涵义》,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编《东亚古物》(A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有关滇文化动物意匠与欧亚草原的区别,我们尚可以做一些补充。

就动物形象的种类而言,我们认为,滇文化各类器物上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基本反映的是云南战国秦汉时期的动物区系(Fauna),换言之,动物形象的母题多系滇人日常所见之种类。滇文化器物上反映的动物种类十分丰富,除牛、马、猪、羊、狗等家畜外,尚有虎、豹等大型猫科动物,鸳鸯、孔雀、鹦鹉、鹰、猫头鹰等鸟类,鹿、兔等草食性动物,蛇、鳄鱼等爬行动物,此外还有狼、狐狸、熊、穿山甲、水獭、鸡、青蛙等。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种类为云南独特地理、气候条件所孕育,如猴、鳄鱼,又如孔雀、鹦鹉,《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谓滇池周边“河土平敞,多出鹦鹉、孔雀”,其系滇地特产无疑,此类动物形象不见于欧亚草原的艺术品。

有的动物种类,尽管从物种分布的情况看,云南和欧亚草原都是存在的,但仔细分辨,实际还是有一些差异。如在滇文化和欧亚草原的动物形象艺术中,都包括有大量鹿的形象,但从其形态的具体情况分析,可能应属于鹿类动物的不同亚种(鹿类动物是指反刍亚目鹿上科动物,包括麝科和鹿科动物,一般也将鼷鹿上科的鼷鹿列为鹿类。见王利华:《中古华北的鹿类动物与生态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3期。)。我国鹿的种类很多,仅鹿科动物据统计即有9属16种之多(盛和林:《中国鹿科动物》,《生物学通报》1992年5期。),在古代,生活栖息在我国境内的鹿类动物应更为多样,与人类关系密切(王利华:《中古华北的鹿类动物与生态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3期。)。滇文化中的鹿形象,如云南省博物馆藏江川李家山出土的立鹿针筒(玉溪地区行政公署:《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图版一六,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两件骑士猎鹿扣饰、铜鹿(玉溪地区行政公署:《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图版一〇八、一〇九、一一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等,鹿的体形较为粗壮,四肢略短,臀部钝圆且较低,鹿角角冠分三枝,特征上很接近现已濒临灭绝、野生种群仅分布于云南耿马和西盟县边境的“豚鹿”。当然,动物种属的辨别,要考虑艺术表现手法的因素,但滇文化的动物形象,一般高度写实,应当可以反映一些这方面的信息。从艺术表现手法上来看,滇文化的鹿形象,有立有卧,有的被猎人追逐,有的被猛兽撕咬,有的作为兵器等器物的附属装饰,有的单体表现,形态多样,且写实程度较高。而北方草原地区的鹿形象,一般单体表现,形态多为伫立状和伏卧状,在阿尔泰地区的鹿形象中还包括奔驰状的。几种形态中,卧鹿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与斯基泰艺术的关系十分密切,以至被称为“斯基泰鹿”(参见李晓红:《试论北方草原古代艺术中的鹿形象》,《考古与文物》2002年5期。)。在表现手法上,欧亚草原的鹿形象十分夸张地表现鹿角,分枝状的角连至尾部,如克斯托斯卡亚(Kostromskaya)出土的公元前七世纪透雕金卧鹿,鹿身伏卧,长角与尾部相连,角枝呈图案化的“S”形(Tamara Talbot Rice,Ancient Artof Central Asia,p.31,fig.19,London,Thamesand Hudson,1965.);河北省宣化小白阳墓地出土的透雕鹿,昂首伏卧,长角与尾相连(张家口市文物事业管理所等:《河北宣化县小白阳墓地发掘报告》,《文物》1987年5期。);又如呼鲁斯太匈奴墓出土的鹿形牌饰,四肢直立,昂头前视,两耳上竖,头上有枝状角联结尾部(塔拉、梁京明:《呼鲁斯太匈奴墓》,《文物》1980年7期。)。其他尚有内蒙古准格尔旗速机沟(盖山林:《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速机沟出土一批铜器》,《文物》1965年2期。)、内蒙古伊克昭盟西沟畔(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文物工作队:《西沟畔匈奴墓》,《文物》1980年7期。)等地出土的鹿形象,都与滇文化的鹿形象区别明显。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

    国学大师蔡元培不仅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思想,而且还撰有关于国人道德修养的丰富著述,为后人提升道德境界、加强内炼修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典读本。本书编者重拾瑰宝,文白并存,精编细选,结集成书,凝聚了他论述国人修身立德处世的全部精髓,是今天的我们思考社会人生、加强内在修养不可多得的道德范本和践行宝鉴。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热门推荐
  • 天才驭兽师:错惹腹黑帝

    天才驭兽师:错惹腹黑帝

    “这是你欠我的!”她微微一笑,嗜血冷眸寒光乍现,从此,废物白痴锋芒尽显,纵横天下。他身为皇族,却废物一枚,被人不齿。当心机魔女遇到腹黑恶魔男,爱恨纠葛永不断绝。“你不稀罕我可以,我稀罕你就成了!”腹黑男微微一笑,无耻卖乖。江山乱,风云起,黑吃黑的时代,他坏坏一笑:“娘子,手下留情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跆拳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跆拳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本套丛书将多种武术训练项目经过研究筛选后汇集起来,涵盖了太极拳、散打、少林拳、截拳道、擒拿反擒拿、高级格斗、跆拳道、长拳、泰国拳、拳击等十种武术,为武术和运动爱好者的锻炼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和技术上的支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奈何为狐

    重生之奈何为狐

    无上帝妃生了,生了个蛋。无上帝君是龙身,无上帝妃是凤体,原本都是卵生动物,这时候生出一个蛋来,虽在意料之外,倒也在情理之中。可是,蛋里面爬出来的是一只小狐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废材的穿越:无赖嫡女惹桃花

    废材的穿越:无赖嫡女惹桃花

    这是一个从精英变成废材的穿越……<br/>这是一个优良品种变成劣质品种的穿越……<br/>她,帝罗国相府嫡女,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br/>一次闭关练武,她走火入魔,昏厥在密室中……一朝醒来,前程往事尽忘。<br/>从此,精英变废材……不仅武艺尽失,召唤无门,灵术不灵,而且,性情大变……<br/>
  • 暂住总裁家:做你的挂牌女人

    暂住总裁家:做你的挂牌女人

    【完结】她瞪大双眼,强势看他,“喂,总裁先生,我只是暂住在你家而已,没有想过做女主人好不好?我没有兴趣在你的配偶栏上签字,更加没有兴致在无名指上套个光环,就算你耍腹黑耍流氓我也表示坚定地摇头。”他淡定微笑,“我爱你。”“……好吧。”
  • 爆笑宠妻:无良夫妻要翻天

    爆笑宠妻:无良夫妻要翻天

    [全文完]她狂,她悍,爷宠得,不服你试试?“你是我的,谁都不能欺负!”某男很霸道。“除了我!”某男自认为很诙谐!某女冲天翻个白眼,“那你是我的,谁都不能靠近!”某女更霸道,“否则剁手剁脚剁弟弟!”现代小强穿越古代翰林嫡女,一朝重生光芒万丈,斗得古人哭天抢地。经经商、种种地,顺便打打坏亲戚,庶妹姨娘狠毒?怕什么!身靠老公好乘凉。毁我名誉破我婚姻?没事,姐照样有人要!本文一对一,男女皆欢脱,偶尔还抽风,长篇巨制,开局舒缓,越往下看越精彩,亲们不要错过哦!
  • 极品世子妃

    极品世子妃

    本书已由青岛出版社出版,2013年10月1日全国上市。亲们去购买一套收藏哦~她懦弱胆怯,失了清白产下一子,被未婚夫休弃,受不了打击撞柱而亡。再次醒来,她已不是曾经的她。她从容地拿起甩在脸上的休书,接收便宜儿子,锋芒倾世——贵为天下第一公子的前夫要回头,却高傲得像施舍乞丐的大爷。睿王说喜欢她,不过是因为身中奇毒,需要她过人的医术。她又岂会看不穿?利用她?伤害她?有没有告诉你们,姐会让你们很‘好看’?睿王与天下第一公子同一天大婚,天下皆知,天下盛事!她暗施巧计,睿王娶的人变成了天下第一公子。两位爷婚前还互相祝贺,拜完堂才知道娶的新娘、嫁的新郎是男人。一个富甲一方,一个位高权重,两个丢不起脸的男人被狠摆了一道。江山权谋、欺骗报复,伤不了她分毫。沧海桑田,容颜变幻,七年前逝去的男子意外出现。她的身边却早已有一份守候的痴心。*亲爱的们,收藏支持涵哦,抱个~*涵的腾讯微博:http://m.pgsk.com/mahan6力荐涵的其它完结作品:《惊世傻弃妃》《宝宝他爹是哪位》《绝色弃妇》《穿越之极品美女》《涩妃别乱来》
  •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作者在长期从事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病人”,这些“病人”看上去很正常、很健康,但实际上正在遭遇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他们大多都是遇事不能主动化解,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责、心烦、不快乐……心事越积越深,逐渐形成了“心病”。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并排解心理障碍。而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能帮您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带给您幸福美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