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100000004

第4章 横断山脉地带先秦两汉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互动(1)

横断山脉地带是一个地理学的概念,它是指我国西南部一系列由并列的南北走向的高山大河所构成的地理区域,大体上包括今天的藏东及川西、滇西北。也有学者曾用“六江流域”(即大体上均呈南北流向的怒江、金沙江、澜沧江、大渡河、雅砻江、岷江)这一地理概念来对其加以涵括。打开任何一幅中国地图我们都不难看到,这样的一个地貌地理特征,在中国版图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由于这些南北走向的高山大河之间形成的无数条河谷限制和规定着古代人们的移动路线与空间,在东西方向很难越过那些高耸的雪山,所以历史上许多古代民族(或称之为族群、部族、氏族等)都只能沿着这些南北走向的河谷迁徙活动,有的在不同的河谷择址定居,与原有的土著民族不断发生相互间的文化和种族上的融合,从而产生出新的复合型民族和新的复合型文化。这些古代民族及其文化一方面具有自身不同的特点,但另一方面在其文化的底层和基部又保留着许多原始的共性,从而引起民族学家的格外重视,将自然地理上“走廊”这一概念与人文地理结合起来,称这个地带为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走廊”。直到今天,横断山脉地带仍然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藏、彝、傈僳、苗、纳西、傣、羌、白、佤、独龙、怒、景颇、拉祜、哈尼、布朗等众多民族,也正是因为历史上这一地带所居栖活动的两大主体民族——藏与彝影响与作用最为显著,所以也有学者径称其为“藏彝走廊”(这个名称最早是由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有关这一概念的提出及其历史回顾可参见石硕《藏彝走廊:一个独具价值的民族区域——谈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概念与区域》,收入石硕主编《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从考古学上加以考察,有不少现象可以表明,早在远古时代,中国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考古文化便已经通过这条“走廊”发生过频繁的交流,彼此间的影响以互动的形式不断发生,如同有学者曾经指出过的那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可分出八个之多的文化或遗址类型。它既有本地文化的特征,也有西北地区原始文化和东南地区原始文化的因素。”(张建世:《试论横断山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几个问题》,《史前研究》1984年4期。)进入到战国秦汉时期之后,来自北方草原文化因素甚至更为遥远的中亚、西亚的某些文化因素,也有迹象表明通过这条传统通道进入到我国西南地区(参见张增祺《云南青铜时代的“动物纹”牌饰及北方草原文化文化遗物》、《战国至西汉时期滇池区域的西亚文物》,均收入其《中国西南民族考古》一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司马迁在其名著《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叙及这一区域的古代民族(族群)时,常以“以十数”来言其繁多。这当中既有当地土著的农业与游牧民族,也包括南迁的北方草原民族,其种族及其分支极为复杂,文化面貌各有异同,文化发展的水平也很不平衡。以往考古学界曾经对这一区域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曾有所涉及(利用考古材料对横断山脉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者不多,据笔者所见有张建世《试论横断山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几个问题》(《史前研究》1984年4期),但此文主要探讨该区域内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类型问题。另在童恩正先生主持撰写的《昌都卡若》考古报告的结语中对此有所涉及,参见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昌都卡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提出了一些很具启发意义的观点,为我们进一步展开讨论奠定了基础。本章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中一些问题再作探讨。

一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因素的分析

(一)农作物种属

位于横断山脉最东端的澜沧江流域,曾经在西藏东部的昌都发现过著名的卡若遗址,年代距今5000—4000年(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昌都卡若》,页150,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遗址中出土的农作物种属,根据1978-1979年两次考古发掘所获得的农作物种子鉴定结果,仅见粟,而不见今天西藏高原普遍种植的青稞、大麦等作物。考古发掘资料表明,青稞在西藏高原的种植历史也很悠久,位于拉萨河谷的贡嘎昌果沟遗址中曾出土有碳化的青稞颗粒(何强:《西藏贡嘎昌果沟新石器时代遗存调查报告》,《西藏考古》第一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2002年,四川大学考古系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昌都地区文化局再次组队对卡若遗址进行了第四次考古发掘,其中出土的作物种属由西南农业大学付大雄教授作了进一步的鉴定,其结果仍然只见粟类一种,而不见其他作物(2002年考古发掘情况目前尚未正式公布,资料正在整理。)。这个现象表明,昌都卡若遗址原始居民曾经以种植粟为其生业。

粟,上古时也称为“稷”,为一种禾本科狗尾草属作物,俗称小米。粟是一种旱地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在黄河流域,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的遗址中都曾发现过粟的遗存。卡若遗址中出土粟,应当是受到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影响。后来在四川荥经曾家沟战国墓(四川省文管会等:《四川荥经曾家沟战国墓群第一、二次发掘》,《考古》1984年12期。)、汶川萝卜寨汉代石棺墓(赵殿增:《茂汶羌族自治县石棺葬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第七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等处墓葬中也曾发现过粟,表明其已经沿着横断山脉南下至四川盆地边缘。《太平御览》卷七九一引《永昌郡传》云:越巂郡川中平地“宜黍、稷、麻、稻、粱”,说明至少在唐以前川西南一带不仅也有粟类作物的种植,而且还是当地的主要作物品种之一。这个过程应有相当长的一个发展历史,其来源应当追溯到先秦两汉时期。

粟沿着横断山脉地带的传播,不仅有由甘青地区南下的迹象,还有线索表明其向西进入到雅鲁藏布江下游一带。今天西藏林芝一带仍有粟的种植,当地居民十分形象地称其为“鸡爪谷”(此系四川大学考古系李永宪同志见告,特此致谢。),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考古材料可以进一步探讨其进入到这一地区始于何时,但显然这一作物种属的向西传播同样是受到黄河流域的影响则是可以肯定的。

不仅如此,有学者甚至认为,“粟米向东南亚传播的中介地点,就现有资料而言,很可能是四川西部高原。介于黄河流域与东南亚之间的我国南方诸省低湿地带,如江汉平原、四川盆地、滇东盆地、广西盆地等,传统作物都是水稻。……因此可以推知在整个青藏高原的东端(川西高原实际上是此高原的一部分),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即种植粟米,这可能是笮文化的特征之一。而东南亚的粟米种植,可能是此种文化向南传播的结果”(童恩正:《试谈古代四川与东南亚文明的关系》,《文物》1983年9期。)。

(二)器物与居址

主持卡若遗址发掘的童恩正先生曾经注意到:在澜沧江以东、川西高原、滇西北横断山脉区域的诸原始文化中,可以追见卡若文化的部分因素(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昌都卡若》,页151,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其中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一种磨制的长条形石斧或石锛,长宽比值较大,断面略呈方形,除卡若遗址之外,在岷江上游的理县、汶川(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组:《四川理县汶川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77年3期。)、云南元谋大墩子(云南省博物馆:《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77年1期。)、洱海宾川白羊村遗址(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3期。)等处都有发现;一种半月形的石刀,其刃部开在弓背处,以及一种弧背凹刃的双孔石刀,在卡若遗址和上述滇西高原遗址中也均有过出土。

这一地区出土的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其纹饰多见绳纹、刻划纹、压印纹的剔刺纹等,此外还发现有彩陶。澜沧江流域卡若遗址中出土的彩绘是直接绘在夹砂陶的磨光面上,无色衣,易脱落,这种情况曾见于黄河上游马厂类型的彩陶(童恩正先生最早注意到这个现象,参见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昌都卡若》,页152-153,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最东端的岷江上游新近发掘的营盘山遗址中,也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器,但却是以细泥红褐陶为主,饰陶衣,磨光,施黑彩,图案以几何纹为主,另有一些简单的动、植物纹样,发掘者认为很明显这是受到马家窑彩陶文化的影响所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试掘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0)》,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这处遗址的年代据推测为距今5500—5000年,要略早于卡若遗址的年代,其分布范围现已查明,在川西高原的松潘、黑水、理县、汶川等地均有发现(陈剑:《营盘山遗址再现“藏彝走廊”5000年前的区域中心——岷江上游史前考古的新进展》,收入石硕主编《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宋治民先生认为,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岷江上游的彩陶并未沿着岷江顺流而下进入到成都平原,而是向西到达大渡河流域的丹巴罕额依遗址和汉源狮子山遗址(宋治民:《再论蜀文化的渊源》,《成都文物》2003年3期。),笔者基本赞同这个意见。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师生曾在汉源狮子山遗址开展过考古发掘工作,出土有细石器和彩陶片(马继贤:《汉源狮子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

上述考古发现说明,大致在同一时期,这一地区受马家窑文化的南下的影响,彩陶文化在西起澜沧江、东至岷江这样一个广阔的走廊地带,通过不同的河谷传播,已形成一定的规模。还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早年童恩正先生曾经观察到:“在马家窑文化系统中,比较繁缛的彩陶图案,如涡纹、连弧纹、连勾菱形纹等,在卡若的陶器中都以刻划的方式表现出来,尽管加饰的方法有别,但在图案母题上,两者仍比较接近。”(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昌都卡若》,页153,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对云南西南部的耿马县石佛洞遗址作了发掘,从中出土的陶器也以刻划、剔刺、压印等手法模仿涡纹、连弧纹、水波纹等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样,做法与卡若遗址极为相似(石佛洞遗址最初于1983年试掘,此类型文化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沧源、耿马两县境,处于澜沧江支流小黑河上游,多系洞穴或岩厦遗址。以往的调查发掘情况可参见吴学明《石佛洞新石器文化与沧源崖画关系探索》(《云南文物》第25期,页38,1989年)、王大道《再论云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类型》(收入《云南考古文集》,页41—58,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新近的发掘情况系王仁湘先生于2003年11月在四川大学考古学系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披露,正式材料尚未公布。),这种做法也同样暗示着由于马家窑彩陶文化的南下,其影响范围可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地理学上的横断山脉,而是直抵横断山脉的南端——滇南地区。石佛洞遗址便有可能处在这种影响所扩散范围的南缘。

此外,在个别器型上,卡若遗址中出土过一件造型别致的双体陶罐(编号F9:46),形体似双兽对立,器表饰划纹和黑色彩绘。无独有偶,这种形制的双体陶罐在大渡河流域的汉源大窑石棺葬(汉源县文化馆:《四川汉源县大窑石棺葬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4期。)、西昌礼州新石器时代遗址(礼州遗址联合考古发掘队:《四川西昌礼州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0年4期。)中也曾有过出土,其间的这种联系也十分引人注目。

房屋建筑的式样在卡若遗址中早期为圜底式或半地穴式的木骨泥墙房屋,后期出现了石砌的地面建筑。前者曾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在与卡若遗址大体年代相当的黄河上游马家窑、半山、马厂文化中较为普遍,这一建筑式样除卡若遗址之外,在云南元谋大墩子、洱海宾川白羊村遗址中有过发现。而后一种石砌建筑在川西和滇西高原各古代民族中也十分流行,如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大渡河流域的丹巴县发掘出土的中路罕额依遗址,房屋均为石砌建筑,与卡若遗址后期的建筑式样如出一辙(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丹巴县中路乡罕额依遗址发掘报告》,《四川考古报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这种石砌“碉房”的建筑传统后来一直为居住在西藏高原和川西、滇西北的古代民族所承袭,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将其称之为“邛笼”。

(三)埋葬习俗

同类推荐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 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
  • 老房子掠影

    老房子掠影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热门推荐
  • 日食妖后

    日食妖后

    穿越成为身中巨毒被人毁婚的极品丑女,精湛医术,素女功,驭兽术,日食异能,开放思想,丰富阅历和淡泊心境使她重获丽容、逍遥皇宫、笑傲江湖,成为天下名士追逐的绝代佳人。于乱世中救了避难皇帝和小太子,无意中获得逍遥丹容颜不老、逍遥天书窥视天下,几经周折,她被封一国皇后。皇帝患重病昏厥,赐她玉玺,辅佐太子,掌管朝政。她在国内推施仁政,使国家走出绝境,国富民强,带领军队抵御外国大军的侵略。文武百官里,与她关系暧昧的多人。更有国外风流皇帝慕名前来和她约会。天下第一风流美女,妖后之名,传遍天下。带只可爱小色猴,在江湖里玩遍群侠帅哥,在皇宫里色遍文武百官。爱我者,必被我珍爱;伤我者,必将被我丢弃。皇帝、王爷、将军、国师、异人……到底谁是最爱她的人?谁又是她的最爱?古代家族谍中谍,皇族艳史,总有你想象不到的剧情。欢迎阅读芳菲第五部曲《日食妖后》。
  • 狼道的法则

    狼道的法则

    狼群最值的称道的是他们有团队精神,协同作战,统一策略,甚至为了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狼的忠诚,交流,合作,兼任是一个团队必须学习的精神。此外,学习狼族的职能,以狼为师,效法狼族勇敢顽强,吃苦耐劳,明锐机警,善于捕捉目标的特性,同时也学习他们有组织的观念,严守纪律,讲求速度,善于伪装的精神,读者可以透过本书得到智慧,与不可思议的生存法则,成为一位真正的强者。
  • 权倾天下:誓娶冒牌王妃

    权倾天下:誓娶冒牌王妃

    穿越?牛肉丸子能噎死人?她见识到了!一穿越居然跟这个痞子王爷有扯不清的关系,老天还有太子,简直是没大脑。娶她?做梦,她是那么好娶得吗?等着吧!莫名其妙成了晋王的未婚妻,太子还想娶来做小妾?看她的样子跟狐狸精扯得上联系吗?当她白痴是不是?在现代都不做人小三,到古代还要做小三?想得美!看她怎么玩转古代!
  • 中国古代名妓传

    中国古代名妓传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
  • 魅惑天下:命定凰女

    魅惑天下:命定凰女

    “丫头,你看了本尊的真容,可要负责哦!不过看在为你疗伤期间,也把你里里外外看了遍,我就委屈一下,上门提亲娶了你这个小妮子好了!”“什么?你这个混蛋?你.....你居然连个孩子都不放过!”青瑶立刻叉腰对着玉面公子哇哇大叫。
  • 天才魔音师

    天才魔音师

    女主乐观强大,重情又腹黑。人生信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百倍千倍还之。◆凤璃音,与相依为命的母亲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尽百般凌辱。一朝身死,来自异世的凤璃音的灵魂以此重生。本想着代替原主好好活下去。可惜,别人却不愿给她活路。母亲意外身死,小小年纪的她改投母亲的家族--凤族。却不曾想,命运却在此转变。凤族——古老神兽凤凰的守护家族,千年前唯一一个出现过魔音师的家族。何为魔音师,嘿嘿,就是用音乐施展魔法的暗黑魔法师咯!人说魔法师身体羸弱,可她本体为神兽凤凰,身体强悍哪个敢拼?人说魔法师也不是那么稀有啊!她感知五系的元素,全系的魔法师哪个能比?人们还说魔音师不是传说吗?恩恩,她就是那个传说,并且还是五系的魔音师,不服的上来。更更重要的是,她还有一只黑猫作魔兽。黑猫啊,谁有?◆某女摸着自己的嘴,瞪大了眼睛……别人的魔兽都是高大威猛的,为什么到了她这里就成了一只看似什么都不会的黑猫呢??而且……貌似她还被这只黑猫吻了……天理啊…………◆“我是你爹。”男人看着站在对面一脸冷漠的少女,眉头紧皱。“我命令你放了他们。”女子挑眉:“爹?那是什么?我只有娘没有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百倍还之。这只是开始,你带给我和我朋友的伤害,我会一点一点的讨回来。”……◆魔兽纵横的大森林,险象环生的风沙大漠,波涛暗涌的海底大世界,神器绚丽的地底溶洞,不一样的魔域,这是神奇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过。此文的主题,并不止是爱情,还有感人的友情,励志成长永不放弃的心。美男多多,结局一对一~文风轻松但不小白,有背叛有仇恨但不黑暗,有生死大爱但没有虐,有单打独斗但更多的是组队打怪。请喜欢小白、喜欢暗黑、喜欢虐文的饶道儿!谢谢!
  • 极品妈咪之老公太腹黑

    极品妈咪之老公太腹黑

    她喜欢他八年,他摧毁她全家。她被迫沦为陪酒女,衣香鬓影,他拥着她最憎恶的女人参加订婚宴。-轮回再转一轮,命运就此翻盘。-蜕变归来,她成了全城最有名的夜总会老板。再相遇,她轻松微笑,他看着她脸上的温蕴笑意,犹如利箭穿心。如今她依附的是与他不相伯仲的商界巨子,亦是他的发小。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手足拿走自己一生最华贵的衣服。-当千帆过尽,终要懂得,什么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为什么当老鸨?”“当然为了钱,不然累死累活干什么。”“嫁给我,一纸协议,半壁江山,很划算吧?”“把自己都搭进去了,才拿半壁,算了。”“所以才要顺便拿下我,连我都是你的了,还愁不能指掌天下?”
  • 仙品春秋

    仙品春秋

    世上春秋最易过,一缕仙缘再难求。十年前,为了一纸婚约,她以凡人之躯寻遍千山,以求一缕仙缘。十年后,负心人身在仙阙,而她依旧独行于求仙路上,跨不过仙凡间的那道鸿沟。人人说她可笑可悲,蝼蚁也敢痴心妄想,她却依旧执念不改。十年磨剑,芳华始绽。不为情故,独我为仙!******PS:接到通知,本文有可能会倒V,也就是说公众章节会由原来的三十多万字变成十五万字左右,剩下的公众章节会变成V章。还没有将前面公众部分看完的朋友赶紧趁着还没倒V的时候把公众看完吧。从前的长篇公众是新站福利,以后就没有啦,趁早趁早哦。谢谢大家的支持,鞠躬。
  • 1944大崩溃

    1944大崩溃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一年,日军发动了“一号计划”,豫中大战爆发,在日军的猛烈攻势下,国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司令官蒋鼎文、汤恩伯抛下数万大军,狼狈而逃。最终,日军连下郑州、许昌、洛阳等数城,直取长沙、衡阳,意图打通大陆交通线,直逼重庆,兵锋所到之处,遍地狼烟。随着战事推进,日军开始进攻衡阳城,国民党第10军驻守在此,大战爆发,持续四十余天,为抗战以来最为惨烈的攻防战,身为士兵的佟满堂兄弟、督战官蔡继刚、飞行员蔡继恒等人的命运因这场战事而被捆绑在一起。
  • 莲花祭

    莲花祭

    挽红楼系列红楼新文出炉:《挽红楼之玉亦狂》地址:“我想让你活着,想让你还像在那个冰冷的早晨一样,仇恨地看着我,说你必定会与我为敌,我宁愿你带着这种恨意报复我,哪怕最后我会败得伤痕累累,我也心甘情愿。”“…五年,十年,二十年,很多年之后,当你再想起我今天的话,你会为它的真实性而感到惊讶,你会觉得,我是世界上最言而有信的君主。”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故事,一段莲花开落的苦涩童话,一本虐心的《莲花祭》,为您展现一个传奇女子的传奇经历,敬请众亲品读。不一样的言情,不一样的感动,为您诠释一个花开花落的故事。为《莲花祭》做了一个视频(必看!^-^):?pstyle=1..........................................落花QQ:904027126折翅天使给建了一个群,71214538预备好果品茶点,欢迎前来敲门。.................为自己的新作品打打广告噻.....................《挽红楼之黛玉绝爱》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只为三生石畔甘露恩,造历幻缘,续前缘。从此无限愁怨痴苦,魂断天涯。待红尘已成过往,方得识,灵水河畔,那一双执着而痴怨的晶眸,原来,曾有这样一个小仙童。采珠玑,窃仙魄,坠入凡尘,只为她。只知已泪尽报恩,岂知竟未了另一段风流公案。谁才是她此生,真正的冤家?情若飘渺,何苦自扰,爱既无根,何不绝爱?同样的黛玉,却是另一种人生,不再为金玉良缘耿耿于怀,不再为木石姻缘愁肠百结,重返人世,只为全新的生活。只为寻找真正的缘分。绝爱,断绝的是与纨绔宝玉间的缠绵纠葛,却是真正幸福的开始。.............................................推荐好友的文文,潇湘冬儿的新文《暴君,我来自军情9处》....................成为VIP会员的支付方式1.网银在线支付2.神州行充值卡支付3.前往银行柜台汇款或在柜员机上直接转帐4.固定电话、小灵通开通5.手机短信开通6.国外的朋友可以采取‘西联国际汇款支付’以上方式有兴趣者,可以加网站管理员的进行咨询。QQ:366020904注册成普通会员:http/m.pgsk.com/m.pg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