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800000052

第52章 “郭巨埋儿”故事的文化人类学透视(2)

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将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划分为巫术——宗教——科学三大阶段。远古时期,初民生活中的重要活动往往跟祭拜神灵的巫术化思维相关。在原始先民眼里,天有掌管上界的天神,地有辖治下方的地祇。虔诚地皈依在神灵面前的他们不仅以人牲祭天祭祖,而且以之奉祀供他们栖居、给他们生长出五谷桑麻、向他们提供衣食来源的土地。从恩格斯讲的“两种生产”看,同生殖崇拜一样,对土地的崇拜跟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也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信仰之一。人是依赖大地的动物,他没有小鸟那样携它飞翔蓝天的翅膀,离开足下的大地,他将一事无成,犹如古希腊神话里的巨人安泰,故《白虎通·社稷》说“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谷自土生,农业生产依赖着大地自然的赐予,因此,祭拜土地之于农耕民族尤其势在必然。土地是万物之母,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生产资料都来自大地上的山川、河流、湖泊、海洋,可这负载万物之大地又是那么神秘莫测乃至有喜有怒,让人敬仰亦让人惧怕,因而,对土地的崇拜和献祭在初民当中老早就随宗教化意识萌芽而产生了。中国古代史上,祭祀土地的活动叫“祭社”,而“立社”向来被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故建国君民先命立社”。此“社”非他,古人封土为社,即以之为土地神祇的象征。《说文》:“社,地主也。”《玉篇·示部》:“社,土地神主也。”《礼记外传》:“社者,五地之神也。……九州之人,各居其土,食其利者,各报祭之。”汉语言中用来代指国家的名词有“社稷”,后者原本是指土神(社)和谷神(稷)。古代中国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社日”,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春祭叫“祈”,秋祭叫“报”。每逢社日,乡里民间要醵钱起会,举办“社火”等各种酬神游艺活动,热闹非常。今有论者把“社日”称为国人对土地的“感恩节”,不无道理。

《二十四孝故事》中,郭巨尽孝的方式是掘地“埋儿”。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国人祭祀地神,也多是将祭品埋入土里。《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用犊。”陈澔注:“积柴于坛上,加牲玉于其上,乃燎之,使气达于天,此祭天之礼也。泰坛,即圜丘。……瘗埋牲币,祭地之礼也。泰折,即方丘。”天圆地方,各有其祭。在古人看来,天神在上,非燔柴不足以达之,燔祭时烟气升空,故能被天神接受;至于后者,则是把作为祭品的牲畜、丝帛之类埋入土中以祭祀大地。又,《礼记·郊特牲》孔颖达疏:“地示在下,非瘗埋不足以达之。”也就是说,只有将祭品瘗埋于地下,地神才知道人们在祭祀他,才能接受祭品。与此类似,有滴血于地祭祀神灵,《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血祭的方法,据清人金鹗在《求古录·燔柴瘗埋考》中解释:“血祭,盖以滴血于地,如郁鬯(酒)之灌地也。”所谓灌祭,就是把用来祭祀地神的血或酒灌注于地,血、酒之类液体能很快渗入地下达于神灵。《通典·吉礼》引《三礼义宗》:“祭地以瘗血为先,然后行正祭。”地祇祭祀,也包括官府民间祭祀的山河海泽诸神。北京地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祀地神的场所,祭祀仪式在每年夏至日黎明举行,便以五岳、五镇、五陵、四海、四渎为祀。山神祭拜由来已久(顺便说说,前述戏剧《小张屠》中当事人便是前往东岳庙“许下喜孙儿做一炷香”祭神),古人祭祀山神也使用瘗埋祭物的方式,相关资料在《山海经》中屡屡有见,如《南山经》:“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祭祀):毛用一璋玉瘗……”袁珂释曰:“毛谓祀神所用毛物也,猪鸡犬羊等均属之。此言‘毛用一璋玉瘗’者,以祀神毛物与璋玉同瘗也。”又,《北山经》:“其神皆人面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鸡、彘瘗,吉玉用一圭,瘗而不糈。”

“以农为本”、“以农立国”是华夏悠久传统,黄河、长江流域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文化遗存,为我们提供了古老的信息。夏、商、周三代,居首的夏民族即是靠农业发达的,所谓“禹、稷躬耕而有天下”;商代甲骨文中,有关农业生产的信息时时有见;继商而兴的周跟农业亦有不解之缘,周族的发祥地有邰(今陕西武功一带)乃是我国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之一。考古发现最早的社稷祭祀遗址,就在离有邰不远的西安附近。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两个有意识埋入土中的盛满粟米的小陶罐,研究者认为,此乃先民为祈求丰收而把刚刚收获的粮作物也就是“第一批谷物”敬献土地神的祭祀活动的遗物。周民族的始祖名弃,相传是他最早种稷和麦,他就是后来被奉为“谷神”的后稷。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周弃亦为神,自商以来祀之。”又据《礼记·祭法》:“厉山氏……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其实,“稷”本是我国出现最早、最普遍也最有代表性的农作物,又被作为主管农事的官名,后来演变为农作物神的代称。据《风俗通义·祀典》:“稷者,五谷之长。五谷众多,不可遍祭,故立稷而祭之。”神话传说中,后稷之“死”与农作物之“生”有某种神秘关联,据《山海经·海内经》:“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疾,百谷生焉。”究其实质,此乃“尸体化生谷物”神话,类似神话亦见于世界其他民族,如日本神话里即有某神被杀死后身体化生粟、麦、豆等种子被别人拿去播种的故事。撩开神话的面纱,其中透出的真相应是原始农业祭祀中以活人作牺牲的古老仪式。诸如此类仪式中,充作祭品的不会没有儿童,特别是头生子女,犹如前述上帝对子民的要求。

人类生殖崇拜史上,为求人丁兴旺子女多多,曾盛行祭献“长子”之俗。基于民间信仰的这种奇异现象,具有跨地域、跨民族的意义。只不过,古代西方是把“头生的儿子”献给上帝,如《圣经》所载:在古代东方,则是把长子“解而食之”。据《墨子·鲁问》:“楚之南有啖人之国焉,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墨子·节葬》亦云:“越之东有骇沐之国,生长子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后汉书·南蛮传》中,也记载交趾“西有噉人国,生首子辄而食之,谓之宜弟……今乌浒人是也”。楚之南、越之东、交趾西,皆为古越人活动之地。西方人以长子献神,东方人以长子食之,尽管仪式施行的方式有别,但内在意蕴上应是同一的,就像有论者说的,是希望通过“弃子”来达到获得更多的目的。换言之,“宜弟”就是有利于长子之后的子女繁衍。此俗由来,难以确考,但从古籍中“宜弟”记载推断,这绝非因饥荒年代食物缺乏而杀子,其中有着复杂的神秘的原因。在中国,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釜底部的鱼骨堆里有薄薄的人颅骨,经鉴定为初生婴儿的,共有三例,反映出当时的人、鱼共煮之俗。从该遗址发现的大量稻谷遗物来看,加上考古学证实的河姆渡人已开始畜养家猪,收藏成堆的菱、茨等水生植物的籽实等情况,可知他们那里鱼米咸丰,食物来源稳定,绝非食不果腹的饥民。“因此,他们食儿之举不大可能为饥馑所迫,而出于信仰观念,或为多育,或为‘优生’。”尽管河姆渡人所食未必是头生子,但其属于神秘观念支配下的“弃子”是大致可认定的,它跟“弃长子”的原始习俗不会没有瓜葛。

文化人类学提醒我们,在今人看来野蛮而初民视为神圣的以人子祭神祈求丰产,跟以种子祭神具有相同甚至更显虔诚的意义,因为人类之“子”与谷物或植物之“子”在先民混沌的思维中本是神秘互渗的,正如他们深信能生长谷物或植物的大地也能生长出人类一样。人称“东方天书”的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就绘有长出人头的植物图案,显然是原始思维中人与植物神秘互渗的形象化说明。这种“地生人”的原始意识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多有体现。如苗族之称源于“苗”,据考,“苗”字在甲骨文里正是“草生于田或苗发于地之状”,其“原义不仅是植物初生之茎叶,而应‘具体’地专指谷苗”。《山海经·海外南经》中有“三苗国”,乃苗人祖先,又称“三毛国”,按“毛”在古汉语里正指“凡地之所生”。而三苗活动区域也是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最早地区,生活在农耕文化氛围中的苗人以“苗”称族,可见他们相信自己同农作物一样是由大地母亲养育的。证诸民俗,湘西、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孩子长大后要“栽花树”,所栽花树被认为是自己的“保命树”,需要认真照料。又如,壮族以二月十九日为花王节,花王俗称花婆,其又是生育女神兼儿童庇护神,相传男女儿童都是花婆所种植的神花的花朵。因此,壮族女子生育后,要请巫婆到野外去请花,摘一把野花放到生子妇女的床头安放花婆神位以祭祀之;孩子长大到懂事,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向花王神位跪拜作揖,以保平安。而广东的客家人也相信人在16岁以前是“花园”里的花,满16岁有“出花园”之说,要祭拜祖先,举行成人仪式……值得注意的是,原始崇拜中先民对自然物与人类的同一化指认,不仅发生在“种子”和“儿子”之间,也出现在“土地”与“母亲”的比拟上。对自然崇拜的人类学研究告诉我们,“地的崇拜——在野蛮人看起来地是一个生物,土壤是它的筋肉,岩石是它的骨骼。在很多神话里头,它有一个美丽而妥切的名称便是‘地母’(earth-mother),因为她能生养万物”。

从发生学看,地母崇拜植根于原始农业文化。考古事实表明,新石器时代女性雕像(女神雕像)出现是世界性的,这绝非偶然,“因为在所谓‘地母’、‘母神’雕像的后面是一个漫长的、历时几千年的农耕领导者的传统”。作为初民采集活动的主角,女性是原始农业的开拓者,农耕神话中由此而多女神崇拜。农耕文化在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已拉开帷幕。浙江嘉兴大汶崧泽文化,年代距今5900-5200年。崧泽文化时期农业已进入犁耕阶段,制陶使用了快速轮制方法。1990年该遗址墓葬内出土了一件泥质灰陶人首瓶,器高21厘米、最大腹径95厘米、底径7厘米,器身作葫芦形三级束腰状。顶上堆塑一人首,脑后有发髻。人首以长颈粗脖与瓶体相连,形成溜肩、弧胸、圆背、鼓腹、花瓣状圈足底沿,整个器型好似一位步履蹒跚的胖硕孕妇。该人首陶瓶造型奇特,正面第一节(胸口部位)开有一大圆口,口内中空,与瓶体贯通。“有学者认为,那个开在显著部位的斜仰大圆口,实际上是对女性崇拜的体现,那圆口既是女性生殖器的夸张装饰,又是种子(谷物等)的贮入口。先民在举行祭祀等活动时,巫师手执人首陶瓶,借助巫术行为,以期孕妇的生殖力能转移到种子身上,使种子也像孕妇一样生孩子,从而获得农业的丰产、丰收。”“这件人首陶瓶下部的躯体,分为三级弧曲束腰,类似于陶豆下弧曲的竹节状高足,用手执握,十分方便,说明这件陶瓶是先民祭神时供巫师专用的器具。再从总体看此陶塑,作为女性人体的造型,略去四肢的具体塑造和刻画,着重以圆润的弧线、丰满的体型构塑人体轮廓,意在突出‘孕育’、‘繁衍’和‘丰收’这个主题,流露出先民朴素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气息。当然,原始先民并不一定意识到要创造什么纯艺术的珍品,而留下的这尊原始人体陶塑却是反映当时人们对母性的膜拜,祈求种族的繁衍和兴旺的生动材料,是原始‘地母神’、‘丰收女神’、‘生殖女神’之类的偶像。”现藏嘉兴博物馆的这件陶器,为我们提供了远古女性崇拜与农业崇拜合一的生动例证。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大地年复一年生长出植物,就其神秘的生产能力而言,与人类社会中母亲生育子女的现象何其类似,植物生产和人类生产在生殖力崇拜底蕴上是指向同一的。按照原始思维“互渗律”(Roi ele Paitcination),基于生殖文化的母性崇拜跟基于农耕文化的土地崇拜在先民原始宗教意识里往往发生混融,所以,“地为母”:一方面,人们把女性的生育同大地的物产直接联系起来;另一方面,“由于收获与人的出生相联系,所以大地仿佛采取了母亲的样式,成了作为一切生命之源的伟大母亲的主要具体样式”。这种一体化,在中华神话谱系里的女娲身上得到鲜明体现。抟土造人的神话确证了女娲作为华夏女祖的神格与地位,而土所表征的正是大地。自古以来,女娲在国人心目中正是“地母”偶像的原型。证诸古代民俗,“久雨不霁,则攻社,祭女娲”。祭祀土地为的是祈求丰产,将“攻社”与“祭女娲”紧密联系在一起,可见后者是被人们作为养育万物的大地母亲来崇拜的,农业崇拜与生殖崇拜在他们心目中神秘地混融、重合着。《说文》:“社,地主也。从示、土。”《礼记·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阴气也。”《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江淮谓母为社。”《抱朴子·释滞》干脆说:“女娲地出。”今有学者亦肯定:“女娲既是地出,就带着庄稼神兼土地神、泥土神的性质。”由于大地与母亲在神话思维中的一体化,能生育草木的大地或地母在原始先民眼中当然也能生育人类。既然如此,对植物生产和人类生产的掌管也就成为“地母”一身兼有的双重神圣功能,而对之的奉祀与献祭,无疑便带上了生殖文化崇拜和农耕文化崇拜的双重意义。

明白上述原理,再来审视原始地祇(地母)崇拜的人祭(童祭)之俗,我们发现,这才应该是历史上屡屡复现的“郭巨埋儿”之类离奇故事的最最原始内核所在。即是说,从文化人类学角度透视,后世这种模式化的“弃子孝母”故事跟远古的“以子祭地”母题之间有着某种绝非理智说得清楚的神秘瓜葛,前者在某种意义上可谓是后者的仪式性复演,而如此仪式心理早已凝结成人们头脑深处虽隐秘却强大的“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这古老的心理原型,由于纠葛着血缘宗法观念的农耕文化传统在中国积淀深厚且绵延长久,后来又被封建时代文化收编并通过种种符号化的“置换变形”(displacenment),堂而皇之地现身在民间故事里,亮相在文艺作品中,成为历朝历代伦理说教所宣扬的“感天动地”典范,发挥着当政者所期待的社会功能。对此,今天的学术研究者除了作出表层的辨识和批判外,还有必要进行深层的文化剖析和原型解读。这种剖析和解读,有利于我们本着“真、善、美”原则对传统孝文化遗产进行去粗取精的识别,从而择其良善因子以构建当今中国的新型孝道文化。

(李祥林: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同类推荐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本书系统探讨了自先秦至1999年的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首次对21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全面巡礼和总结。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这是一部很有品位的学术佳作。
  • 山西民间故事

    山西民间故事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太玄真一本际经》简称《本际经》,为隋唐早期道教经典,也是一部最重要的敦煌道经。全经以祈请和解说的方式,叙述了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对诸天真、仙人说法,宣扬重玄体道,“开演真一本际法门”。旨在教化“三乘”导入“一乘”,并阐释了道教真理观的一切诸法之根本。内容涉及“道体无本”的“道体论”;“道性自然”的“道性论”;“十二法印”与“三洞”分类法及“重玄”之道相结合的“判教论”;因果报应、功德行业、科仪戒律、修行次第、炼养方法等的“修道论”。
  • 沃伦·巴菲特全传

    沃伦·巴菲特全传

    重点讲述巴菲特怎样成长为一代“股王”的传奇一生;也通过他人眼中的巴菲特,细致阐述他在投资经营中的魅力。阅读《股王之道——沃伦·巴菲特全传》,相信正在股市迷茫的你,本书从“巴菲特的风采”、“巴菲特投资传奇”、“追踪巴菲特投资思维轨迹”、“股神的现在进行时”四个部分着手,会有很大的收获,收获巴菲特的投资股票经,提高自己在股票市场的必胜信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废材逆天:魔后太腹黑

    废材逆天:魔后太腹黑

    【亿万甜妻,撩上瘾】新书火热连载中……她,一代死灵殿殿下——冷凤。一朝陨落,穿越成了一个废材——沈泠凤。废材?那是什么?本姑娘只知道魔武双修。圣兽?不好意思,本姑娘只有神兽。君凌天?这个自恋到姥姥家的男人。每一次看到他……气得咬牙,想踹飞他。可是……修为总差那么多。怎么办?男人,给本姑娘等着,待我比你强大,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一脚将之踹飞。凌霄之上,他许她千年等待,换来此世的异世回归,到底是回归还是注定?当腹黑对上腹黑,强者对上强者究竟谁才是王?
  • 惹上豪门冷少

    惹上豪门冷少

    夜幕将临,城市的喧嚣不但没有沉寂,反而让车水马龙的街道显得愈加拥挤,霓红灯下的夜色绚烂,昭示着一天的精彩才刚刚开始。J市寸土寸金的地段,装饰华丽的高大建筑在闪烁的灯光下映得五颜六色。闪着金光的“夜色”两字嵌在楼身,就如一个王者般冷冷地俯瞰着周边的低层建筑。是的,夜色是J市最大的娱乐场所,一个可以令有钱人挥金如土的地方,也很好的诠释了所谓的纸醉金迷。“你们几个过来……
  • 毒妃狠绝色

    毒妃狠绝色

    杜家嫡女,嫁入燕王府为妃。十月怀胎,一朝产子,却被害身死。七年结发夫妻,敌不过美人两滴泪。只落得断手剜目,母子同赴黄泉!重生于十年前最重要的那个夜晚。她才终于明白,前世所有天灾皆是人祸!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杜蘅对天发誓,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前世承受的所有苦痛折磨,必将百倍千倍还之!所有欺辱她之人,必将踏于脚下,誓死诛之!庶母心机深,老太太脾气大,庶姐庶妹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头上有婆婆,背后有小姑,丫环都成加强连了。她步步筹谋,在后宅,在深宫,在前朝。斗庶母,斗姐妹,斗大伯小叔,斗妯娌小姑,斗宫妃权臣……后宫三千,深宅五百,大院子鸡飞狗跳,众女子各领风骚!PS:简介无能者飘过,大家看正文。。。推荐姐妹酒微醺新文:《重生狠角色——傲凰》,精彩不容错过。http://m.pgsk.com/a/673194/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如果你想成为富人,便要研究富人,探寻他们之所以成为富人的原因,因此你需要放眼看天下的富人,去获悉他们成功致富的秘密。《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一书集结了众多富人的理财宝典,以理论结合实例的方式诠释理财的妙处,全面解析富人由穷到富或者由富到更富的秘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