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800000031

第31章 试论推孝为政与孝文化重构(1)

杨敬芝

上学时候习修古代汉语,我一直有一串疑惑:在《论语》中,孔门后人为什么一连四章编进了孔子对于“孝”的论述?又为什么要把孝归纳到《论语·为政》篇里?因为与考试无关,所以一直存疑而没去深究。多年后的今天,省民俗学会召开孝道文化研讨会的通知,又触发了我当年未解的疑惑,因而又重温了《论语·为政》篇。今天的我毕竟已非当年的小丫头。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使我有如茅塞顿开,终于破解了当年的疑团。对“孝”与“为政”的关系,也有了一些肤浅的理解和认识,并在钱正杰老先生的鞭策下,用心写了这篇论文。

一、孝是帝王的最高德政

在公元前11世纪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金文中的“孝”字,上面为一老人,下面为一小孩,像是一个孩子背着一位老人。康殷说:“像‘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东汉许慎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他们都认为“孝”是尊敬长辈,侍老奉亲之意。《礼记·礼运》也说:“何为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从上述文献古籍可见,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孝敬父母,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孝道文化也因此延续至今。唯因先圣认为“孝”是“仁”的基础,孝乃为政之本,所以,历代明君都强调“以孝治天下”,强调“百善孝为先”,并带头身体力行,做出榜样。《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孝感动天”,就是赞颂虞舜对多次想害死他的父亲瞽叟和继母及异母弟象毫不嫉恨,仍对父母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帝尧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继承人的故事。

周朝开国明君周文王姬昌也以孝著称。其以德治国,以德教化四海百姓,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都达到至极。其开创的周朝八百年基业,也成了我国历史上最长久的王朝。传说姬昌继承王位之前,对父母就非常孝顺。每日三次问候父亲从不间断。父亲身体安康就心中欢喜,父亲身体欠安就很担忧,并想方设法帮助父亲解除不安的因素。这就是传统童蒙教育课本《弟子规》中“入则孝”篇说的“晨则省,昏则定”。周文王因此成为举国民众的表率。周文王作为“天子”,位尊于万众百姓之上,其道德也高于万众百姓之上,行为世范,因而有号召力、凝聚力。周文王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圣人。

再看《二十四孝故事》记载的汉文帝侍奉母亲的故事。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是嫔妃所生,原本不是太子。因孝顺贤能,而被群臣拥立为帝。汉文帝即位之后,没有一点骄慢之气,侍奉生母薄太后非常殷勤体贴。薄太后生病,三年不起,文帝一直尽心尽力在床前照顾,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亲口尝过,看药味是否适中,是否太苦太烫,然后才送给母亲服用。汉文帝虽贵为天子,却能成为久病床前的孝子。其耐心、勤勉、体贴,真正做到了《弟子规》中所说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证明了久病床前有孝子!这说明为政不在多言,“己身正,不令而从”。汉文帝的仁孝因此传遍四方,感动百官百姓。其在位二十四年,由于重德治,兴礼仪,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同其继位之子汉景帝刘启一起,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极负盛名的太平盛世——“文景之治”。

正是虞舜、周文王、汉文帝这等古代明君,既自身践履孝道大义,又推廓至治国方略,开创了“以孝治天下”的教化模式。无论是从《大学》的修、齐、治、平,还是从《孝经》的“天子之孝”来讲,他们都比较完美地体现出了传统孝道的精神所在,所谓“以孝治天下”的方略才得以历代相沿。民则以“忠孝传家”,统治者则获得“必出于孝子之门”的“忠臣”。有了忠孝双全的重臣良将,天下方可太平而得长治久安。所以,《论语·为政》篇向天下统治者发出了忠告:最高的德政即是行孝,最好的德政才有最好的报答。后世明智仁君也心领神会,“以孝治天下”,使“万国欢心”,“百姓欢心”。所以孔子早就断言:“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即圣贤明君之德,又有哪一种能够超出于孝道之上的呢!由此可见,孝是帝王高于一切的德行。

二、孝道是为政之本

《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还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核心是爱民。如何爱民?那就是实行孝道,因为孝是仁的根本。在《论语·学而》篇中,有子遵照老师孔子的教导,说了一段极其重要的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说君子凡事用于根本,根本立,道就生发出来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是做人的根本。孔子主张,要像孝顺父母、恭敬尊长那样地去爱护天下万民。民是衣食父母,民为邦本,为政为民,理所当然,通行天下。

《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在《论语·为政》篇中,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你为何不为官从政呢?)孔子回答:“《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这段话明确指出:实行孝悌之道就是为政,为政就是做人。一人行孝,能感化亲朋邻里;一人行仁,能唤醒多人良知。所以,孝慈就是为政,修身就是教化。

《尚书·君陈》篇中记载:周公去世后,成王命令他的臣子君陈代替周公治理东郊成周。成王说:“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其意是说周成王表彰君陈有孝顺恭敬的美德:“因为你孝顺父母,又友爱兄弟,以此就能够推定来从政了。”

上述这些论述解释角度虽然有所不同,但是意思基本一致,就是强调世人对父母要孝,为政之人也要以孝子之心来为政。而把这种仁爱恭顺父母之心推广到君王就是忠诚,推广到兄弟就是友爱,推广到夫妇就是和睦,推广到朋友就是守信,推广到天下就是能敬爱天下百姓万众。正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古时的官员被称作“父母官”,治下的百姓便是自己的“子女”(子民),当然要像怜爱自己子女那样爱护他们。

由此可见,将“孝”的养成归入“为政”篇,实在是有深意的。孝悌之道就是为政的根本。没有这个思想准备的人,不懂得要以孝子之心来为政的人,就没有资格为官从政。

三、先贤行孝的启示

孔子在《孝经》中说:“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段论述是关于孝子侍奉双亲时,对父母日常饮食起居,生养病丧祭等五个方面提出的明确要求。即日常生活中对父母饮食起居要恭恭敬敬,认真对待,不能敷衍了事;供养父母要真正乐意而不当成负担,使父母心情愉快;父母有病要心怀忧虑,及时治疗,日夜侍候,不轻易离开;父母去世时,能给予临终的关怀,并认真地办好丧事;逝后每年祭祀要严肃认真,常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五样具备了,才算是事奉双亲。

此外,《论语》中关于孔子学生子游、子夏向孔子请教孝道精髓,孔子对答的论述中,还特别强调孝子对父母长辈要依“礼”行事,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唯其疾之忧”;做到尊“敬”父母,“无违”父母心愿;做到对父母总是和颜悦色,始终心存爱敬,保持善良、敬爱的心,不拿难看嘴脸给父母看,而非“色难”勉强。

《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子路百里负米养亲、郯子鹿乳奉亲、老莱子戏彩娱亲,这就是养父母之身,孝父母之心,使父母生有所养,养有所乐,感受到爱的温暖的典型实例。

至于孔子关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的论述,更阐明了孝道的更高一层境界——就是要善于继承先人的志向,善于继续先人的事业。譬如孟子不负孟母三迁、断机杼以教子的栽培厚望,发愤读书,继承孔子儒学,而成孔孟之道,成为千古亚圣而光宗耀祖,做到了大孝显亲。而汉代班固继承其父班彪的遗志续写《汉书》,班固去世后,其妹班昭继续哥哥的未尽事业续修《汉书》,两代三人终于完成这部光耀千秋的史册——这当是善继先人志业的最好范例了。

如此看来,先贤行孝可以归纳为三:孝养父母之身,孝敬父母之心,孝行父母之志。

四、推孝为政的思考

从历代史册可见,当儒学将孝道演绎成“五伦”而推家及国以后,儒学便从以孝齐家延伸到以孝治国,以至于推演到以孝达到和谐大同了。

《孟子·尽心上》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意思,就是讲“不得志时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这一观念就是将个人家族和谐与社会和谐高度统一的思想精华。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强调从政者一要“修己”,二要“安人”。“修己”是“安人”的前提。《吕氏春秋·孝行览》中明确说:“人至孝,则事国忠,处官廉。”这一论点阐明,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掌握国家的重要权力,才能忠于职守,廉洁奉公;而没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则不应让其掌握国家的重要权柄。后一种人即使当了官也必然是贪贿之徒,既办不好事,也安不好民,治不好国。为政为官与做人做事是一个道理。由此引发了笔者的如下思考:

首先,为人子女者要孝敬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法则。人之一生,恩莫大于父母。孝就是知父母恩,感父母恩,只有这样,每个家庭才能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综观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无论哪一个时代,都强调讲忠孝,讲知恩图报。哲人卢梭也说:“一个不懂得感动、感恩的人,就是一个最无知、最失败的人,也是最不值得别人尊重的人。”因此,做人先要行孝,尽心尽力侍奉父母颐养天年,让父母无牵无挂,安详地走完人生之路。人人都这样,何愁社会不和谐安定!

其次,为人父母者要关爱子女。呵护晚辈,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为人父母的天职。朱熹《家训》有言:“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他还说:“子孙不可不教,僮仆不可不恤。”而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明一直延续下来,不能不说与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关注子孙的繁衍与教育有关。所以,历史上中原虽屡受征服但仍然能迅速同化外来民族,延续华夏文明,使华夏文明没有像古罗马那样蛮族化,没有像拜占庭那样突厥化,也没有像印度那样杂化。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无论对家族和民族来说,古人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客观上对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文明的传承,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根本就是肩负着传承下一代的使命,教育和关心子女的成长就是关心我们的民族传承,就是为社会的长远和谐铺垫基础。

同类推荐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热门推荐
  • 忙里偷闲的生活指南

    忙里偷闲的生活指南

    本书是一本指导女性如何生活的图书,读完这本书,你不会再有任何心虚或不适的感觉,相反却能更好地安排和改善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你会信心百倍地开始你的新生活,并享受这种改变给你的工作和家庭带来的快乐,有自信的女人才最有魅力,所以相信自己可以的,要对自己有信心。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动物世界1

    动物世界1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面对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双眼。鸟儿为什么会飞?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厉害?鱼怎么会放电?数亿年前,动植物的出现叩响了沉默。也许,它们有的只是一个细胞,渺小得似乎可以忽视,但它们却宣告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地球上从此有了生命。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繁衍,地球上变得日益充盈。从浩瀚的海洋到广阔的天空,从葱翠的平原到荒芜的沙漠,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内陆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它们或披着鳞带着甲,或裹着厚厚的皮毛,共同演绎着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和盎然生机。
  • 媒人

    媒人

    因为电视曾被称作“最富魅力的大众传播媒体”,这部描写电视人的小说就叫了“媒人”,“拉郎配”也好、“诱嫁”也好,已经不是婚介场所独霸的买卖了。中国电视剧草创初期,呈现出日后必将大大发达的迹象。作为文化圈人,作者以荒诞小说为载体,以离奇夸张的故事来讽刺现实,将娱乐界的丑陋一面集中放大,揭示了当今商品经济的大潮之下,电视媒体人苦海沉浮、追逐名利的众生相,以此讽刺现实,以警醒世人,促使社会人和圈内人都反思,呼唤他们回归理性和人生的终极价值。
  • 星际淘宝网

    星际淘宝网

    新书《我的万能手机》已经上传,大家可以去看看,一次意外,让张小白的手机里多了一个万能商城……能挡导弹的手机,你见过没有?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谋略的故事

    谋略的故事

    很多人为如何提高自己处世、办事的策略苦恼不已,读了很多智谋类书籍也无济于事。殊不知一滴水里就蕴藏着浩潮的大海,一个小故事中就孕育着博大的智慧。本书共收录了近300则中国古代经典的谋务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从浩如烟海的古代谋略典籍中摘选出来的。其中很多故事被国外无数政治家、军事家和企业家奉为经典。本书分政治谋略、军事谋略、断案谋略、说辩谋略、智童谋略等五大部分。与其他智谋类书籍相比,本书所辑故事短小精练,但对于人们提高办事能力,丰富人生智慧的意义却毫不逊色。
  • 狂君

    狂君

    本文一对一,女主痴情,男主强大,而且更痴情~~~宠文,非虐~~~本文五折优惠,一次性订阅全部VIP章节,只需要半价350个潇湘币~这里是哪里?好黑…啊~~~不要,不要,这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摸她,还要撕她的衣服?一双手,在月光下,显得那么苍白令人毛骨悚然的手…好可怕,是僵尸吗?她就要被僵尸吸干血了吗?可是,吸血干嘛要脱她衣服?啊~~~惊声尖叫…一双温润的唇堵住了令这夜色躁动不安的魔音…他好热…好热…该死的,难道误吃了玉女果?这山洞里怎么会有其他人?他的手不由的抚上那具颤抖的身躯,上面是凸的,下面不带把…还有,“啊~~~不要啊~~~”会说人话。很好,是个所谓的女人。那先吃了她再说吧…他从小与野兽为伍,没见过什么人,不会说几句人话…她是他见到的第一个女人,也是他认定的女人.他狂妄霸道,“我说过她是我的!”他天真痴情,“娘子去哪,我就去哪!”他杀人不眨眼,直接用手把人撕成两半,还能做到不让半点鲜血染上身…他以手为剑,以剑气杀人,分尸杀人,手段残忍…推荐好友的文文:暗夜萧然《灵师》【玄幻红文】梧桐小丫《末端弃妇》凌阡陌《寒情沫沫》凌阡陌《爱妹》【兄妹痴恋】《爱妹》简介片段一:第一卷:【恶魔在身边】{第一人称}五岁那年,爸爸妈妈第一次把他领到我面前,告诉我,他是我的哥哥。从此我的噩梦便开始了…“妈咪,我要和当当一起睡。”小小年纪,妈咪同意了他的无理要求。“谁允许你早恋的!”十三岁,刚上初一,收到第一封情书,被他抢走撕碎…“你喜欢我抱着你睡的!”情书事件后......“哥哥…”“我说了不许叫我哥哥!”十六岁生日的夜里,他无情的夺走了我的纯真…第二日醒来,他便消失无踪…爸妈说他出国留学了…原来他早就预谋已久…(更多简介,请移步爱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驭兽仙途

    驭兽仙途

    他,原本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年,意外被人在身体里种了玄天灵虫,从此卷入“玄天灵虫”的争夺之中,又因一件法宝,他的命运彻底被改变。他在修真界尔虞我诈之中修行,逐渐成为强者,开始寻找弑杀他父母和乡亲的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