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800000012

第12章 孝道文化与当代伦理道德(3)

四、新型孝道观与当代伦理道德建设

家庭始终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稳定和平,来自每一个家庭的和睦融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和睦,是国家兴旺繁荣的前提。“百事孝为先”,孝在促进家庭和睦方面,至关重要。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的根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基本底线之一,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敬、不养,他怎么可能去爱人民,爱祖国?孝道又不仅仅是维系家庭的纽带,不仅仅是小我的家庭的人伦道德,它早已以家庭人伦为出发点,扩大为一种社会行为。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把孝的范围延伸扩大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讲的是在家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在外要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我们今天的人都这样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孝于天下,做一个道德健全的人,对家庭、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起社会责任,那么,将对当代伦理道德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自“五四”以来,传统的孝道观被视为洪水猛兽,其中的精华部分连同糟粕被统统扬弃。孝道曾经是调节家庭关系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儒家提倡的养亲、尊亲、礼亲等众多孝道内涵,是对人类血亲关系的简明概括,虽然后来被统治者所利用,赋予了孝道以鲜明的阶级色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批判地吸收和合理地转化,孝道具有的普遍意义的一面,即精华部分还是值得我们传承的。传统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有其时代局限、阶级局限和理论局限,但不能否认它们也具有超越的价值,完全可以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改造利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和上层建筑领域里的大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人把对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的追求、获取,作为人生的最大兴趣和奋斗目标,大讲实用主义、金钱至上,而对社会责任的要求则在降低,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膨胀,使人与人之间的关心越来越少,亲情越来越淡薄,甚至目无父母师长。不少青年不但不能自觉地履行子女对父母、对老人应尽的义务,反而歧视、虐待老人。这不仅破坏了家庭的和睦友善,而且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和谐,败坏了社会道德风尚。鉴于此,重提孝道,传承孝道文化遗产中的优质因子,以建立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新型孝道观,是非常必要的。过去对传统孝道的负面影响估计太高,批判太多,现在是重新认识、倡导和弘扬孝道精神的时候了。

提倡孝,很重要的一点是提倡感恩思想。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就会对家庭、对社会作出奉献而不是单纯地索取;对父母的孝养、反哺、回报,就是具体的感恩行为。如果每一个人都以感恩的心去面对社会,面对他人,这个社会必然是和谐美好的,社会就会祥和安定。《诗·小雅·蓼莪》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里抒写了孝子因苦于兵役不得终养父母的悲痛心情,回想父母生“我”、养“我”、教育提携“我”所付出的心血和劳苦,觉得父母恩大如天,难以回报!所以,子女对父母的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人之常情。我们提倡孝道的目的之一,也是要提醒和告诫做子女的,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要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养亲、敬亲和悦亲的侍奉,来报答父母。

孝养是孝道中最基本、最实质性的内容,它是指在物质上对父母的侍奉,保证父母的物质生存条件。“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以天下养,养之至也。”以“天下”来养父母,即极大地满足父母的物质需要,这是奉养行孝的顶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更加完善,如今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了,这本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但它却带来了老人供养的问题。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加之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就进入了老龄化时期,国家还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办社会福利养老事业,因而家庭养老、敬老成了社会生居的必需和主要形式。我国《宪法》第49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和扶助父母的义务。”这是根据我国当前或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以及中国社会、家庭实情所作出的规定,目的是以法律形式来规范家庭关系中的行为准则,约束个人行为,从而调节家庭和谐和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养亲、敬老问题会更突出,因此,广泛宣传孝道,倡导良好的孝道美德,使之形成社会舆论,更有助于养成“我养你小,你养我老”的良好社会风气。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养父母是人的本分、本能,犬马等动物都能够做到,孝敬父母才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孝养是要尽可能为父母提供丰富的物质需要,孝敬则是充分地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使父母与子女在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中,感情更加融洽,达到心灵的真正沟通,建立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新型的人伦关系。家庭是一个血缘体、经济体、生活体和文化体,家庭的存在,是孝道观念依然存在的基础和社会根源,“父慈子孝”又是家庭和谐的简明概括和孝道的重要内容。在多数情况下强调“子孝”,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比子女的孝更多一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血缘结成的亲密的父子关系,是超越时空的最正常、最健康的人际关系,永远也无法割断,它不仅适合于农业经济时代的家庭,也适合于现代社会的家庭。无论哪一种社会制度、哪一种族群,都不可能改变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自然的沟通、信赖、相亲相爱,必然可以达到家庭和谐的境界。西方人深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视父母与成年的子女为一种友谊关系,一种互惠、互敬、互爱的平等关系,这种认识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效仿,子女对父母和长辈不必盲目地服从和表面的恭敬,不必敬畏,而应是敬爱。子曰:“敬爱父母,其为人也孝悌。”孝爱父母需要敬与诚,由此出发,推己及人,那么个人与社会其他人交往时也应该以诚和敬为前提。孟子说:“尊敬之心,礼也。”礼的核心是敬、诚。其实孝道的核心也是敬和诚。人不讲诚信,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行事不讲诚信,就难以成功。提倡“敬老”,就是提倡和讲究待人以诚、敬。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和讲究诚信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形成尊老爱幼、诚信待人待事的社会风尚,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敬人者,则人恒敬之。”“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敬、诚是相互的,敬、诚由家庭推广到社会,会形成良风美俗;一个国家、社会缺少敬、诚,就会乱套。

“孝”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表现为自律取向和他律取向两种方式。阶级社会里,孝道有很强的他律性,是必须遵守的人伦道德规范,即义务,甚至具有法规性,大不孝可能被杀头。现代社会,民主平等和法律意识增强,个人的独立自主倾向逐渐形成,被动的、强制的传统道德规范减弱,更多地表现为自律性的孝道。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重在倡导,启发子女理解孝道的原则和善待父母、长辈的意义,使行孝变成一种道德需要,一种做人的良心,一种道德自由的需要。“所谓道德自由是以自为的自觉自愿为特征的。”“道德自由的需要是道德需要的最高层次。”遵守孝道是一种最基本的义务或责任,也应该是良心的需要。用一种自觉的心悦诚服的发自内心的爱去孝敬父母,行孝就会变成崇高的道德精神境界。《礼记·祭义》云:“孝子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子女应该在人的道德需要的最高层次上去实现对父母、长辈的感恩、孝养和孝敬,并“大孝于天下”,这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

《诗·大雅·下武》云:“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永远地讲究孝道,孝道便成了天下的法则。孝道的普及,可以使敬老养老成为人们的道德观念,并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在以家庭养老为主的社会里发挥它的感召力,从而使年高寿大的老人也成为全社会受尊敬的对象。“孝”作为我国各民族共同遵循的价值观,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和口号上,而应该学习国外文化中重视制度建设的优点,以制度化方式加以固定和贯彻。以新加坡为例,它的治国理念是“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明显源于儒家核心价值观。以“孝”为例,我们来看看新加坡是如何在制度中落实“亚洲家庭价值观”的:新加坡国民在购买政府组屋时,如果选择与父母同住,或是住在距父母1公里以内的地方,会得到1万新元的奖励,同时还会获得优先选择房屋的机会。如果一个家庭赡养了父母,可以获得退税5000新元的奖励。购买组屋如果申请者是三代同堂家庭,可以优先排队在所有人前面选房。建屋发展局还设计了一大一小两种面积的相邻房屋,专门照顾两代人毗邻而居的实际需求。数十年来,自李光耀总统始,这些政策都得以严格贯彻执行。当然,对于不孝敬父母的行为,法律也规定必须处罚。新加坡为何如此重视“孝”和家庭?因为他们认为,孝敬父母的人,才能热爱效忠国家,国家的凝聚力源自家庭的凝聚力。我们相信,对孝道加强舆论的倡导,对孝行进行充分肯定和褒奖,对不孝进行批评谴责,将奖惩制度长期贯彻执行,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行孝的社会风气。新型孝道观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必将促进全体社会成员道德素质的提高,一个家庭美满、社会和谐、国家兴盛的局面必将呈现。

(陈正平: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谜语文化:自然谜、植物谜、动物谜、常用物谜、工矿交通谜、军事武器谜、商业贸易谜、海外港台谜、文化体育谜、书报刊谜、字谜、词语谜、歇后语谜等。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热门推荐
  • 妃你不可之病太子偏宠煞妃

    妃你不可之病太子偏宠煞妃

    她是煞星,出生便克死生母,众人避之唯恐不及,却坐上太子妃之位,且无人嫉妒。他是病种,三岁便浑身毒疮,无人想要靠近一步,却坐上了太子宝座,且无人争夺。大婚当日,夜里接亲,可见二人不受宠至极。贺兰玥一把拽下自己的大红盖头,却见对方头上也盖了一件一样的,他这是想把自己嫁了吗?同样拽掉对方的盖头,贺兰玥惊楞当场,眼前男子妖孽至极,那眉那眼俊美的天怒人怨,不要说毒疮了,连一个青春痘都没,这厮难道是顶包的?携夫赈灾归来当日,府门就被如山的聘礼堆满。“太子妃,这是我王的礼单,金银珠宝万车,夜明珠万颗…”“太子妃,这是我国太子殿下的礼单,古董字画百车,各类奇珍异宝百车…”“太子妃,这是我皇陛下的礼单,城池十座,后宫宫殿任选,即日可进行封后大典…”某男眸似寒潭,冷声呵道:“来人,将各使者斩了,挂在城门,礼物留下,送到太子妃院中。”^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各种强。热烈欢迎小哥妹子收藏留言砸花花~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 穿越掉入钱眼的女人:黄金新娘

    穿越掉入钱眼的女人:黄金新娘

    一个掉入钱眼的女人,她偏爱黄金,确切的说,她爱财如命,只是如果将所有钱币放在眼前让她挑的话,她肯定会挑黄金,为啥?黄金升值空间大呀。人生格言是只进不出,只要是进了她口袋的金钱就休想再掏出来,人送外号塑料公鸡,为啥?因为铁公鸡会生锈,塑料公鸡不会,虽然如此,可她有她做人的原则,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在她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 没有不该承担的责任,只有不愿承担的责任

    没有不该承担的责任,只有不愿承担的责任

    不论是楔形文字,还是象形文字;不论古今,还是中外;不论家庭,还是职场。历史的变迁、地域的隔阂、工作的转换……却不妨碍我们对责任相同的理解,责任是人生命的一部分,应该承担的任务,应该完成的使命,应该承担的后果。
  • 隐蔽者

    隐蔽者

    高振麟,一个深潜在延安的军统间谍。在延安的生活,使他逐步同情、倾向于共产党。他希望就这样活着,忘记身份,做一个“共产党员”,做一个有益于革命的人,一个平凡的人。但宿命的纠缠,延安派他潜入军统内部,执行配合中共地下党高级特工“古城”的任务。他的双重身份被唤醒了,他既要配合“古城”与国民党展开一场场殊死谍斗,又必须时刻警惕,丝毫的差错,他都会被延安视为叛徒,被军统视为内鬼。忠诚与良知的挣扎,理智与信仰的搏斗,他无法左右命运,他只有隐蔽,一生隐蔽。
  • 纯情老公甜蜜妻

    纯情老公甜蜜妻

    他,冷擎苍,滨城市骨灰级钻石王老五,要钱有钱,要权有权,但是年过三十,连个女朋友都没有,外界传言,他不举;她,安洛溪,滨城船王的女儿,滨城医学院的问题学生,要财有财,要貌有貌,但是却得不到最爱男人的心,一朝破产,她被当众扇掌,成为笑柄;承受巨大悲伤的她无意识超速驾驶,被他逼停,一次野蛮执行,竟然将毫无关系的两个人扭在了一起,是谁,先叩响了谁的心门?是谁,先跨越了封锁弦?雷雨交加的夜,又是谁,先爬上了谁的床,压了谁的身,谁先攻的谁?精彩片段一:正午,阳光正好,几个娘们正靠着墙头晒太阳,其中一个愤愤不平的说道:“我看那货肯定有问题,昨天,我偷偷溜进他的房,上了他的床,他居然把我给扔出来了,真是气愤!”半夜,一个身影摸索着进入了他的房间,拿住准备好的麻醉药,正想出手,手腕被人一把按住,低沉的声音随即传来:“你想干什么?”“给,给,给你治病!”黑夜中男人脸上露出一道怪异笑容,“给我治病干嘛用这个?”“冷擎苍,你就是一只闷骚的大色狼!”精彩片段二“大哥,今天这个女人又在商场刷掉你一百多万,她就是一个败家娘们,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怎么可以让她这般挥霍呢?”男子连眉毛都懒得抬一下,漫不经心的说道:“才花了一百万啊,我给她的目标是五百万了!”“大哥,你是不是被那个女人迷失了心智了?”“昨天银行经理给我打来电话,我账户上的存款太多,他们付不起利息了,让我取走一部分现金,我正愁着现金太多放在家里会上霉了,你嫂子真是体贴,帮我分忧了!”“大哥,嫂子又要弄一个什么救护站!”“支票拿来!”“大哥,嫂子又要建一个希望小学!”“支票拿来!”“大哥,嫂子在医院跟人打起来了!”咦?大哥人呢?刚才还在眼前的,怎么转眼之间人就不见了呢?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独宠无盐悍妻

    独宠无盐悍妻

    (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角绝对干净不容插足。)她,容貌太“出众”,却是丑的。长得太美不容易,但丑成那样也不容易。不过,老天爷是公平的,给了她聪明的头脑。他,才智太“出众”,却是笨的。聪明绝顶不容易,但笨成那样也不容易。不过,老天爷是公平的,给了他绝世的容貌。一个是王府嚣张的丫鬟偏偏没人敢惹。一个是将军府高贵的嫡子过得还不如个丫鬟。偏偏他们却自小一起长大,彼此熟悉的不行。装吧,看谁更能装。一夜好眠,睁眼一看,坑爹的谁把她塞花轿里了?自此,丑丫鬟成了将军府少夫人。再一回头,艾玛,郡主主子怎的从庶弟院子冲出来了?自此,郡主成了弟妹。说我嚣张?那就嚣张吧。敢算计我?那就来吧。反正我长得丑,温良恭俭让一条也沾不上。喜欢斗,那就斗个天翻地覆。欺我者,我必千倍奉还。毁我家园?我便夺你江山。管你什么皇帝妃子,皇孙郡主,将军后母的,惹恼了老娘,只有一句话奉上“打你丫的。童叟无欺。”片段一某男在某女面前喋喋不休。某女斜睨他一样。“你眼睛有问题?”“并无。”“脑子有问题?”“没有。”某女刷的掀开自己宽大的衣袖。“仙女若是都长这样,这世界上恐怕没人希望有仙女。”滑落的衣袖下,一截如玉似藕的手臂晶莹的散发着淡淡地光晕,怎么看怎么诱人。如果,你可以忽略覆盖在它上面那蝴蝶斑的狰狞青紫痕迹。长孙元轶却好似并没有被她吓到,低语道:“阿奴若是再脱下去,我就必须得娶了你了。实际上当年你在我面前肆无忌惮的沐浴,我就想这么做了。”“长孙元轶,你给我滚。”片段二“少将军,新夫人把您院子里的侍妾丫鬟全给打跑了。”某男呲牙一笑,雪白的牙齿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这么彪悍?天生就该嫁进将军府。”本文不小白,不慢热,斗争激烈,情节精彩坑品良好,欢迎来跳。记得收藏哦,么么哒。
  •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韩寒的《青春》对社会发出沉痛的叩问。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真的病入膏肓?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0年前的大学生们,在历史演变中反思自己。时代在召唤赋予思考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