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700000009

第9章 《朱子語類》俗語詞研究(2)

論道家三清,今皆無理會。如那兩尊,已是詭名俠户了。但老子既是人鬼,如何却居昊天上帝之上?朝廷更不正其位次?義剛。(卷125,頁3006)

按:“詭”,《玉篇·言部》:“詭,欺也,謾也。”通過詞義引申為“假裝,冒充”,如宋蘇軾《應詔論四事狀》:“詭冒姓名,朋欺上下。”可見,“詭名”,也就是捏造假名。“俠户”,“俠”通“挾”,如三國魏桓範《世要論·為君難》:“臣有外顯相薦,內陰相除,謀事託公而實俠私,可不慮之以欺乎?”嚴可均校注:“《長短經》作挾,俠與挾通。”“俠户”就是“挾户”,字面義即“連帶户籍”。“詭名俠户”意思是說,不但名字是假的,連帶的户籍也是假的,即“捏造假名,虛立户籍”。“詭名俠户”現象充分反映了當時吏治之弊,對社會生活帶來了重大影響,如趙雅書《宋代和買絹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上户均詭名隱匿自己資產物力,以期避入下户,這是和買絹科率基準額低下的緣由。”宋史座谈会编辑《宋史研究集》第八辑,台北市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出版,1976版,第379頁。又,“詭名俠户”一般寫作“詭名挾户”,多見於宋文獻,如宋趙善括《應齋雜著》卷三《上蘇侍郎書》:“凡有田之民,詭名挾戸,破家析産,至今其患未已也。”又宋王之望《漢濱集》卷五《論潼川路措置經界奏議》:“乃知蜀中經界不論貧富,大抵稅增者願罷,稅減者願行,皆出一已之私。而形勢户之不願者為多,蓋詭名挾户,非下户所為。”又宋胡宏《五峯集》卷三《向侍郎行狀》:“凡詭名挾户,典買推收,進丁退老,分烟析生,田畆升降,貨殖盈虛,必以時覈,實所以革欺蔽也。”又,亦寫作“詭名夾户”,如宋韓元吉《南澗甲乙稿》卷九《論田畝敷和買狀》:“南康軍吳諒夫劄子奏:豪富之家皆為詭名夾户,規避和買,乞以和買如夏税之法,敷于歩畝,使産多者和買亦多,産少者和買亦少。”

【家保狀】

家狀和保狀的合稱,包括記寫個人履歷,鄉貫等內容的表狀和保證人填寫的相關文書。1見:

某事合當如何,這謂之“令”。如某功得幾等賞,某罪得幾等罰,這謂之“格”。凡事有箇樣子,如今家保狀式之類,這謂之“式”。賀孫。(卷128,頁3082)

另如宋孫逢吉《職官分紀》卷一〇《貢院》:“國朝主判官一人,掌授諸州解送九經、五經、進士、通禮、三禮、《毛詩》、《尚書》、學究、明法之名籍及家保狀、文卷,考驗户貫、舉數、年紀而藏之。”又宋洪邁《夷堅志》戊卷七《信州營卒鄭超》:“慶元元年八月二十一日夜半,若夢中見一人衣幘如卒長,自稱為祝太保,持文引來追取着家保狀知管。”又宋文天祥《文山集》卷一三《題家保狀序》:“進士始於隋唐,本朝沿襲不改,日引月長,弊倖浸出。上之所以關防禁制者,務盡其術,若家保狀其一也。”

按:“家保狀”包括家狀和保狀,是唐時職官制之一。宋呂祖謙《歷代制度詳説》卷一《制度》:“六年,賈餗又奏復之家保狀。會昌四年,中書門下奏,舉人於禮部納家狀後,望依前五人自相保。”關於“家保狀”的具體內容,《宋史》卷一六三《職官三·禮部》:“兼領貢院,掌受諸州解發進士、諸科名籍及其家保狀文卷,考驗户籍、舉數、年齒而藏之。”又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時事·唐選人家狀即今履歷》:“所云家狀,即今之履歷、親供也。”

【檢籍】

核實户籍。1見:

然曹有才可用,知紹興日,當聖節,吏人呈年例,店家借紫絹結甚物事。曹云:“不必借,看每年軍人緋紫衫要幾多絹。”遂檢籍所用,與此所用不爭多。揚。(卷131,頁3160)

按:“檢”,義即“審定,核實”,如《隋書》卷一三《音樂志上》:“推檢載籍,初無郊禋宗廟遍舞六代之文。”“籍”,《說文·竹部》:“籍,簿書也。”《釋名》卷三:“籍,籍也,所以籍疏人名户口也。”可見,“籍”就是關於人事、户籍等的檔案資料,“檢籍”義即核實登記户籍。參文獻記載,晉、宋以降,户籍登記多偽而失實,“檢籍”制度應運而生。“檢籍”此義早見於六朝文獻,如《南齊書》卷四四《沈文季傳》:“是時連年檢籍,百姓怨望。”又《魏書》卷一一一《刑罰志》:“時司州表:河東郡民李憐生行毒藥,案以死坐。其母訴稱:‘一身年老,無更期親,例合上請。’檢籍不謬,未及判申,憐母身喪。”

【薦試】

宋時制舉選拔人才的一種制度。即通過薦舉方式參加科舉考試,再根據應試等第授予相應官職。1見:

秦會之嘗為密教,翟公巽時知密州,薦試宏詞。遊定夫過密,與之同飯於翟,奇之。後康侯問人才於定夫,首以會之為對,云:“其人類荀文若。”又云,無事不會。儒用。(卷131,頁3153)

按:“薦”,即“薦舉,推薦”。“薦試”作為宋時的一種選官制度,除《朱子語類》外,該詞在宋文獻中不乏用例,如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七三《哲宗》:“今盡復館閣,而薦試之法未立,校讎之職無與,則是所復虛名而已。”又宋王銍《默記》卷中:“姚鉉作浙漕,見其人物文章,薦試大科,遂知名。”又宋劉摯《忠肅集》卷一三《正議大夫致仕龔公墓誌銘》:“召還編校史館書籍,轉都官。始在萊蕪,大臣薦試館職,以善石介不召。”宋後亦然,例不贅。

【欵情】

審理和判決案件中所參考的供詞。1見:

漢人斷獄辭,亦如今之欵情一般,具某罪,引某法為斷。淳。(卷135,頁3233)

按:“欵”即“款”,有“供詞”之義,如《宋書》卷七一《徐湛之傳》:“二十二年,范曄等謀逆,湛之始與之同,後發其事,所陳多不盡,爲曄等款辭所連,乃詣廷尉歸罪,上慰遣令還郡。”其中,“款辭”即供詞。同時,參《朱子語類》該文段前後語境,文例中“欵情”即“斷獄辭”。“斷獄”,指的是審理和判決案件,如《管子·大匡》:“令國子以情斷獄,三大夫既已選舉,使縣行之。”可見,《朱子語類》文例中“欵情”即謂審理和判決案件中所參考的供詞。除《朱子語類》外,此詞此義宋文獻中有見,如宋葛勝仲《丹陽集》卷二四《宋左宣奉大夫顯謨閣待制致仕贈特進諡文康葛公行狀》:“公閲視不移晷,呼獄吏曰:‘於若干紙外亡去一節,是必汝所匿。’吏駭汗失措,度不可隠,迺於其舍故牘中出之,果皆中款情要。吏叩頭曰:‘囚罪本不至死,某故當以死。’其所匿一節,乃囚自白明甚,懼令平反,故匿之。”其中,“皆中款情”是說所藏公文與供詞內容相吻合。《漢語大詞典》收列義項二:①真情。②指男女歡情。未及此義。

【款樣】

詞狀的格式,樣式。1見:

所謂“律”者,《漢書》所引律便是,但其辭古,難曉。如當時數大獄引許多詞,便如而今款様,引某罪引某法為斷。義剛。(卷79,頁2062)

按:“款樣”為偏正式構詞,謂詞狀的格式,樣式。後詞義發生轉移,指事物的格式、款式或樣式。參同卷義剛錄:“又問:‘本朝之刑與古雖相逺,然也較近厚。’曰:‘何以見得?’義剛曰:‘如不甚輕殺人之類。’”正因如此,在其所引具體刑律時,往往以古為依,訟詞格式等也差不多。可見,“款樣”謂詞狀的格式,樣式。後詞義擴大,泛言事物的格式、款式或樣式,如明方以智《通雅》卷三三《器用》:“司馬遷傳:‘實不中其聲者謂之款。’注:‘空也。’後人因此,見器之形製,謂之款様。蓋謂其有款而可識。”《漢語大詞典》、《近代漢語大詞典》皆以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黎氏》為首例,偏晚。

【欵司】

承辦案件文書的官吏。1見:

《春秋》本是嚴底文字,聖人此書之作,遏人欲於横流,遂以二百四十二年行事寓其褒貶。恰如大辟罪人,事在欵司,極是嚴緊,一字不敢胡亂下。寓。(卷83,頁2174)

另如宋葉適《水心集》卷二五《朝奉大夫知惠州姜公墓誌銘》:“特練吏術,得其隠姦。如款司善出入人罪,宜同推吏厚給禄,胥徒貲産中役者,當先罷而後募,皆人所未知也。”又朱熹《晦庵集》卷一九《按唐仲友第四狀·貼黄》:“重念衆軍等如有些小情犯,到州盡被款司將本身家糧全分開閣,以致老小缺食,難以存活,乞備申施行。”又明張景《疑獄集》卷六《易衣匿婦箬籠》:“未幾,髯客歸,二鄰人扭之聞官,即承準無詞。申刑部取旨,髯客處死,以款司償其弟命,州縣吏各黜籍,邑宰、郡司、理檢、覆官皆降罷。”

按:“司”有“官吏”義,《說文·司部》:“司,臣司事於外者。”《後漢書》卷六四《史弼傳》:“州司不敢彈糾,傳相不能匡輔。”其中,“州司”義即州官。“欵”即“款”。關於“款司”的具體職責,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六二:“庚寅,大理寺丞范彦煇面對,論州縣獄吏例置私名贴書,一切付之鞫獄,謂之款司。凡老姦停廢,與閭閻惡少能弄筆者,悉聽為之。”可見,“款司”一名是指承辦案件文書的官吏。

【職幕官】

謂屬下官吏,即執掌各種具體事務的官吏。1見:

若其人昏濁,則害貽一路,百姓無出氣處,故又須略重判官之權。諸判官下却置數員屬官,如職幕官之類。僩。(卷112,頁2731)

按:文例中“屬官”謂屬下官吏,“判官下却置數員屬官”,是說在地方長官的僚屬下又設置幾名屬下官吏,以輔佐政事。而“職幕官”屬“屬官”之列,自然是指執掌各種具體事務的官吏。此詞此義宋文獻中有見,如宋王栐《燕翼詒謀録》卷三《州長吏親決徒罪》:“今州郡杖罪,悉委職幕官,而徒罪必自監決,帥府則以徒罪委通判。”又宋王稱《東都事略》卷四八《列傳三十一》:“且以景徳、皇祐、治平校之,……景徳官一萬餘員,皇祐二萬餘員,治平並職幕官、州縣官三千三百餘員。”

【助米】

謂在荒年歉收等情況下捐助糧米賑濟災民,或在需要額外開支等情況下捐助糧米以充國用。3見:

如某在紹興,有納助米人從縣保明到州,州保明到監司,監司方與申部,忽然部中又行下一文字來,再令保明!……後來忽又行下來云:“助米人稱進士,未委是何處幾時請到文解?還是鄉貢?如何,仰一一牒問上來。”這是叵耐不叵耐!他事事敢如此邀求取索。當初朝廷只許進士助米,所謂“進士”,只是科舉終場人,如何敢恁地說!賀孫。(卷106,頁2650)

另如宋劉宰《漫塘集》卷二三《新淦縣社壇記》:“平糴倉與社異事,以地相比,且因社而有倉,故助米者皆列名碑隂。”又宋董煟《救荒活民書》卷上:“及獻助米二千石,並立賞格,勸諭上户出米,措置賑糶。”又宋滕珙《經濟文衡》續集卷一五《奏劾擅支常平義倉米》:“適當荒歉之後,財計匱乏,别無可以措置,己申明朝廷,乞於豐儲倉內更給助米二萬石,以濟支遣。”此三例所言“助米”,是指在荒年歉收等情況下捐助糧米賑濟災民。又《宋史》卷二六《高宗本紀》:“丁未,命發運司說諭兩浙富民助米,以備巡幸。”其中,從“以備巡幸”一語可見,“助米”指的是為應付額外開支而捐助糧米以充國用。

二社會文化類

社會文化類主要反映宋代社會生活與市井文化,包括生產經營、市井娛樂、禮儀服制、飲食文化、事物形制等方面。本部分選取23個詞作為考釋對象。

【韝扇】

古時用於鼓風的裝置。1見:

老子曰:“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動而不屈,虛而愈出。”橐籥只是今之韝扇耳。廣。(卷1,頁8)

按:“韝”,義即鼓風箱,《龍龕手鑒·革部》:“韝,吹火具也。”宋王安石《九鼎》詩:“冶雲赤天漲爲黑,韝風餘吹山拔木。”李壁注:“韝所鼓爲風。”《朱子語類》文例中“橐籥只是今之韝扇”,採用的是自注的形式。“橐籥”一詞早見於《老子》:“天地之間,其猶橐蘥。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吳澄注曰:“‘橐籥’,冶鑄所以吹風熾火之器也。”可見“韝扇”指的是用於鼓風的裝置,猶今之風箱。另如宋陶穀《清異錄》卷上《花韝扇》:“俗以開花風為花韝扇,潤花雨為花沐浴。”

【冰壺散】

一種清熱消毒的解暑藥。1見:

元城劉師閔向張魏公督軍,暑藥以薑麪為之,與今冰壺散方大概相似。儒用。(卷136,頁3240)

按:“冰壺散”之名源于宋徽宗時詔令醫家編纂的醫學方書《聖濟總錄》,該書卷三四列有方劑名及藥物配備。明朱橚《普濟方》卷二〇一《霍亂門》引《十便良方》:“冰壺散,治備急霍亂,吐痢不止。”

【布襖】

有襯裏的上衣,即布襖子。1見:

若上面著布衣,裏面著布襖,便是內外黑窣窣地。賀孫。(卷64,頁1598)

另如宋劉誼《居茅山作》詩:“三茅得夢全清瘦,頭髮鬅鬙布襖寛。”又宋徐積《寄范掾》詩:“昨日沽酒典布襖,今朝所典未可保。”又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一九《太平懃禪師法嗣》:“撥動祖師關捩,抖擻多年布襖。是非毀譽付之空,豎闊橫長渾恰好。”

【厨子】

放置東西的櫥箱或櫃子。1見:

某在漳州,豐憲送下狀如雨,初亦為隨手斷幾件。後覺多了,恐被他壓倒了,於是措置幾隻厨子在廳上,分了頭項。送下訟來,即與上簿。合索案底,自入一厨;人案已足底,自入一厨。賀孫。(卷106,頁2647)

按:“厨”即“櫥”,如《南齊書》卷三九《陸澄傳》:“澄當世稱為碩學,讀易三年不解文義,欲撰宋書竟不成,王儉戲之曰:‘陸公,書厨也。’”《朱子語類》文例中言“於是措置幾隻厨子在廳上,分了頭項”,是說在廳上放置幾個箱櫃,將狀紙分類存放。此詞此義在宋及以後文獻中有見,如宋王欽若《冊府元龜》卷一六九《帝王部》:“九月,兩浙錢鏐遣使錢詢貢方物,銀器、越綾、吳綾、越絹、花櫚木厨子、金排方盤龍帶御衣、白龍瑙紅地龍鳯錦被、紅藤龍鳯箱等。”其中,“花櫚木厨子”即用花櫚木做的櫥箱,“花櫚木”,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部二·櫚木》:“木性堅,紫紅色,亦有花紋者,謂之花櫚木,可作器皿、扇骨諸物。”又明徐應秋《玉芝堂談薈》卷二六《職貢異物》:“日本貢馬、盔、鎧、劒、腰刀、鎗、塗金裝綵屏風、灑金厨子、灑金文臺……”其中,“灑金厨子”指裝飾有金花的櫥箱。

又,“厨子”此義宋前已見,如《南史》卷四一《衡陽元王道度傳》:“先是貴人以華釵厨子並剪刻錦繡中倒炬鳳皇蓮芰星月之屬賜鈞,以為玩弄。貴人亡後,每歲時及朔望,輒開視,再拜鯁咽,見者皆為之悲。”“華釵厨子”,指裝放飾物的箱篋。《漢語大詞典》釋“厨子”為“舊時指厨師”,未及此義。

【蕩節】

竹節。古時信使持之作為憑證。1見:

《周禮》中有以玉為竹節。又有竹符,又有英蕩符。蕩,小節竹,今使者謂之“蕩節”也,刻之為符。卓。(卷57,頁1338)

按:“蕩”同“簜”,《後漢書》卷一一六《百官志三》劉昭注引晉干寶曰:“蕩,竹箭也。刻而書其所使之事,以助三節之信。”《朱子語類》文例中,朱熹釋“蕩”為“小節竹”,義同此。“蕩節”此義屢見於宋文獻,如宋沈遼《雲巢編》卷一《和穎叔西園春宴》詩:“今此駘蕩節,衆樂茲無窮。”又宋李曾伯《滿江紅》詞:“蕩節將行,願隰盡、花氈鋪白。”又宋方夔《富山遺稿》卷三《蘇武》詩:“中郎出玉門,蕩節照絶域。”《漢語大詞典》收“簜節”,“蕩節”一詞形未見收錄。

【骨袖手圈】

束袖用的繩。1見:

“解雜亂紛糾不控拳。”拳,音絭,攘臂繩,今之骨袖手圈也。言解鬥者當善解之,不可牽引絭繩也。僩。(卷134,頁3203)

按:從上下文語境看,“骨袖手圈”也就是“攘臂繩”,“絭繩”。《說文·糸部》:“絭,纕臂繩也。”段玉裁注:“臂袖易流,以繩約之,是繩謂之絭。絭有叚帣爲之者。”由此可見,“骨袖手圈”即束袖用的繩。

【魂帛】

宋時喪禮,在靈座前結白絹,以示束帛依神,謂之魂帛。1見:

曰:“古人多用主命,如出行大事,則用絹帛就廟社請神以往,如今魂帛之類。”賀孫。(卷25,頁627)

按:舊時喪禮,為死者立牌位稱之“主”。《禮記·曲禮下》:“如喪,曰天王登假,措之廟,立之主,曰帝。”鄭玄注:“《春秋傳》曰:‘凡君卒,哭而祔,祔而作主。’”“魂帛”之說,宋司馬光《書儀》卷五《喪儀一·魂帛》載:“魂帛亦主道也,禮大夫無主者束帛依神。今且從俗,貴其簡易,然世俗或用冠帽衣屐,裝飾如人狀,此尤鄙俚不可從也。又世俗皆畫影,置於魂帛之後。”又朱熹《家禮》卷四《喪禮·靈座魂帛銘旌》:“設椸於尸南,覆以帕,置倚卓其前。結白絹為魂帛,置倚上。設香爐、香合、珓杯,注酒果於卓子上。侍者朝夕設櫛頮,奉養之具,皆如平生。”可見,“魂帛”就是指在靈座前結白絹,這也是宋時喪禮文化的反映。

同类推荐
  •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世间每一生命,人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生机自动,所得自天。这每一生命过程,在人,当然可以生发无数诗意;在动物,也可以体现生命本身的循环。黄斌的诗歌关注他个人的历史,血液,所在的土地,和包围他的日常生活。他以一个极其正常的平凡的人的姿态写诗。写出了一个个人。
  •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的思想和作品推动了美国民族精神的确立和发展。而这本《爱默生随笔集》就是他散文随笔代表作的精选译本。他的作品也让我们了解到,在我们所熟知的物欲横流、光怪陆离、追求金钱与时尚的美国,还有着自然、沉静的一面。今天,世界各国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考验和挑战。爱默生的作品恰好可以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和答案。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重温他的思想,意义就在于此。
  •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世界最好的杂文

    世界最好的杂文

    本书从世界各国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70余篇经典之作,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同时,在体例编排上,通过“作者简介”、“佳作赏析”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让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理性思考,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 流水落花一瞥中

    流水落花一瞥中

    石评梅是一位诗人,她的短短的一生,如诗人所咏,也只是首诗,一首完满了飘鸿的绝望底哀啼底佳章。
热门推荐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集)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集)

    正午阳光新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赵丽颖、冯绍峰领衔主演,由金牌编剧曾璐、吴桐、张开宙执导,侯鸿亮任制片人的一部传奇古装剧。宅斗翘楚关心则乱,手把手传授:实用的古代生存指南。历经艰险,在好几次死里逃生之后,姚依依终于在顾府站稳脚跟,顾侯夫人的名声响彻内帷。
  • 幸福契约

    幸福契约

    原本该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浅浅,因为是个女孩而被家人抛弃,二十年后大学毕业的她遇到了真心相爱的男人,只是她不知道这份感情是否经得起岁月的打磨。
  • 初恋是只丑小鸭

    初恋是只丑小鸭

    初恋都是丑小鸭,有一天,我们会怀念当时的脆弱和卑微,然而,成熟的爱情才是羽化了的天鹅。初恋的感觉是美好的,尽管那个时候他们不懂爱情,尽管那时他们都还小。虽然现在他们都长大了,想起初恋的那段时光,脸上依然挂着笑容。
  • 国色重庆

    国色重庆

    你是一个到处散落和播种神话的城市,巴山夜雨下的每一个传说,都可以令世人绝唱千载;巫山神女的艳羡与爱怨,只是其中一个关于人性与爱情如何得以充分张扬的美丽传说而已。你是一个可以怎么夸张都不为过的城市,长江和嘉陵江在你的脚下永不停歇地奔腾,铸造出你刚强的灵性和独特的气质。大山架构的骨骼和江水连结的血脉,支撑的是一个天地人和又充满鲜活生命的世界。而这自然容貌只是这个鲜活生命的部分躯体的展现。
  • 神话之旅:再铸心灵的神谕和寓言

    神话之旅:再铸心灵的神谕和寓言

    《神话之旅》解释了众多神话传统里的心理学主题,重新讲述了源自希腊-罗马、希伯莱、埃及、凯尔特、挪威和东方文明国家的故事。本书讲到了亚瑟王的骑士帕里杜尔,描述他如何从溺爱自己的母亲手中逃脱;讲到西布莉女神如何因嫉妒而毁灭了自己的爱;让我们看到在情人坟边哀伤欲绝的俄耳甫斯那挥之不去的可悲身影。 这里重新讲述了50多个动听的神话故事,每个故事后面跟有一篇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的评论文章,解释该篇神话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寓意。
  • 司机刘伟民的美好将来

    司机刘伟民的美好将来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很少有作家像张爱玲那样,一出生就是为了进入文学史,她的家世,她的爱情,她的写作——总之,她所有的一切,全都是为了催促她、帮助她进入文学史。苏青则正好相反,她是陈旧的,家常的,甚至黯然失色的,甚至有一些被张爱玲带出来的意思。但我一向认为苏青的创作不在张爱玲之下,只是苏青没有特立独行的个性,没有倾城之恋的华美包装,也没有四大显赫家族在背后支撑,所以与花红热闹的张爱玲相比,她显得有点冷清。每一种不同的人生里都会挖掘出丰富的人性的东西。命运就是命中注定,命运你无法抗拒,能抗拒的那不叫命运,不管你是为死而生还是为史而生。
  • 擒妃记

    擒妃记

    她是地位低贱的姨娘的女儿,却不是任人宰割的怯弱的庶女。为了自保而示弱,为了生存而爆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屠之。对敌人毫不手软,对朋友忠肝义胆。如花的笑靥掩饰着凌厉的杀伐之气,玲珑的娇躯包裹着无法忽视的耀眼光芒。妖孽的女人身边必有妖孽的男人,温柔的背后,是蚀骨沉沦还是甜蜜天堂?凰飞于天,凤必随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