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600000003

第3章 导论(2)

譬如,著名美籍华裔学者杨庆堃(C.K.Yang)就在盛赞韦伯之作为“研究中国和其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富有挑战性思想的来源”的同时,也看到了韦伯之对中国宗教与社会之考察的非全面性,从而激发了他的研究热情。在其被美国著名中国宗教研究大师欧大年(Daniel L.Overmyer)所称的“研究中国宗教的《圣经》”的名著——《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社会功能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中,“不仅仅是对韦伯关于中国宗教的补充,而是参与到韦伯的讨论中,并作出善意的批评”(金耀基与范丽珠语)参见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及Yang,C,K. Religion in Chinese Sciety. Berkel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1.。受杨氏之作的影响和启发,欧大年在其著作《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一书中,认识到了深入到中国民间社会中考察宗教的重要性,从而对这些教派的信仰和仪式作了认真的探讨参见(美)欧大年著,刘心勇等译《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然而,尽管在上述论著之中,仍不免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与不足,但其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于中国宗教与社会之研究的新视野,即从存在于中国社会基层中的宗教现象入手,而不是仅仅关注于所谓的“制度性宗教”现象,亦即着眼于那些构成“制度性宗教”之基础的所谓“民间宗教”现象,如此便使得该研究之结论获得了具有广泛意义的内在之依据。当然,于此之前亦有诸多研究中国民间宗教的成果问世,其中尤以日本学者的研究居多,如重松俊章的《宋元时代的白云宗门》(1930)、《唐宋时代的弥勒教匪》(1931)、《关于初期的白莲教会》(1933)、《关于摩尼教与诺斯替教的二元宗》(1953);冢本善隆的《关于罗教的成立与流传》(1949)、《宝卷与近代支那的宗教》(1951);铃木中正的《宋代佛教结社之研究》(1941)、《罗教——清代支那宗教结社的一例》(1943)、《清中期云南张保太的大乘教》(1978);吉冈义丰的《罗祖的宗教》(1950)、《近代中国的宝卷的展开》(1950);泽田瑞穗的《罗祖的无为教》(1951)、《道光白阳教始末》(1954)、《八卦教源流》(1954)、《初期的黄天道》(1955)、《龙华经的研究》(1955)、《弘阳教试探》(1957)、《增补宝卷的研究》(1975);酒井忠夫的《明末的无为教》(1954)、《中国善书的研究》(1972);野口铁郎的《明代北边的白莲教及其活动》(1962)、《明末清初掀起的千年亡国论的宗教运动》(1982);小笠原宣秀的《元代普度的白莲宗复兴运动》(1950);矢吹庆辉的《三阶教的研究》(1926);竺沙雅章的《关于吃菜事魔》(1974)、《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1982)等。此外,也有一些欧美学者,对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包括民间宗教和信仰)作了专门的研究,如陈霍伦(Chan Hok-lam)的《白莲、弥勒教义与明清农民起义》(1969);曹伟邦(Chao Wei-pang)的《明代华北秘密宗教》(1948);肯尼斯·K.S.陈的《佛教在中国》(1964);谢诺(Chesneaux,Jean)的《中国的秘密社会》(1965);约翰·达德思的《晚明起义:农民及观点问题》(1972);贺登崧(Grootaers,William)的《现代秘密会社:一贯道书目提要》(1946)等等。上述这些论著,或是关于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的专门性研究与论述;或是关于中国宗教与社会之关系的一般性的宗教社会史论著,其中并未或很少涉及到“制度性宗教”与民间宗教之关系问题(如在竺沙雅章的《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中就只是稍稍涉略了一下宋代的白云宗)。因此,可以认为欧氏之作乃是其中——对中国民间宗教研究——态度最为“公允”与“温和”的著作之一。正如他在文中所指那样:“在君主专制的中国,官方对于私结会社,尤其是那些具有与官方信仰相异的社团向来疑忌重重,视为非法。这种态度促成了士大夫及官吏对于民间宗教教派的敌视;在历史文献记载中,尽管官吏们自己也承认未见有危害行为的证据,也照例把这些教派当作异端和图谋颠覆的组织。当然这种敌视态度部分地也是由于官僚士绅对于下层的普通民众及其文化的蔑视所致。”(美)欧大年著,刘心勇等译《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中译本序言第2页。

2.国内研究动态

在中国,在“制度性宗教”受到关注并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从思想、哲学、文化艺术等角度加以深入研究的同时,那些民间宗教及信仰也日益受到青睐,从早期敦煌所出之“变文”到后来的“宝卷”等。如郑振铎可以说是从文学角度关注和研究“变文”与“宝卷”及其二者之关系的始作俑者(详见郑振铎著《中国俗文学史》)。而对中国的宗教教派的专门研究,就前者(“制度性宗教”)来说,似汗牛充栋,于此不一一列举;而对于后者(民间宗教),也是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者,亦有吴晗的《明教与大明帝国》(1941);李世瑜的《现在华北秘密宗教》(1948);陈垣的《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喻松青的《明清白莲教研究》(1987)、《民间秘密宗教经卷研究》(1994);蔡少卿的《中国秘密社会》(1989);濮文起的《中国民间秘密宗教》(1991);马西沙的《清代八卦教》(1989)、《民间宗教志》(1998);马西沙、韩秉方的《中国民间宗教史》(1992);秦宝琦、谭松林的《中国秘密社会》(2002);李尚英的《中国清代宗教史》(1994)、《源同流分——民间宗教与结社》(1997);徐小跃的《罗教·佛教·禅学——罗教与“五部六册”揭秘》(1999);台湾方面则有郑志明的《中国善书与宗教》(1988)、《明代三一教主研究》(1988);戴玄之的《中国秘密宗教与秘密会社》(1990)等。在宝卷及民间宗教信仰研究方面则有李世瑜的《宝卷综录》(1961);傅惜华的《宝卷总录》(1951);胡士莹的《弹词宝卷书目》(1984);车锡伦的《中国宝卷总目》(2000);在台湾则有郑志明的《无生老母信仰溯源》《中国的宗教与社会——通俗思想的研究》(1986)等等。

在上述这些研究成果中,就宝卷研究而言,除了郑振铎是从文学角度研究外,李世瑜、傅惜华、胡士莹及车锡伦则是以目录学的方法对宝卷作了整理和编排,其中或多或少地对宝卷的宗教性质作了些说明和介绍,但几乎并未触及它们的宗教思想内涵。而在那些对民间宗教及其教派的专门研究著作中,对于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的研究无疑是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其中既有对教派之起源及其发展和演变的颇为详尽的阐述,又有对其宗教思想内涵及其意义的分析和探讨。如在喻松青的《明清白莲教研究》和《民间宗教经卷研究》中就有对许多教派之经卷中的“劫变”思想和孝亲思想的论述;马西沙等在《中国民间宗教史》中则专设一章,对民间宗教的“弥勒救世思想”作了详尽的阐述,同时在对具体各个教派的研究中,也有对其教义思想的探讨;徐小跃在《罗教·佛教·禅学——罗教与“五部六册”揭秘》一书中,也有对罗教的《五部六册》中的哲学思想(包括佛学思想)所作的深入的分析和“揭秘”;濮文起在《中国民间秘密宗教》中也用一节的篇幅对白莲教的教义思想及其神灵谱系作了简单的陈述;正如其标题所示,台湾的郑志明在《中国社会与宗教——通俗思想的研究》中,就中国社会中的“小传统”的文化思想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其中既包括民间宗教的教理教义思想,亦涉及流传于社会中的通俗思想等等。以上仅仅列举了相关著作,而相关的论文之数目则更是蔚为壮观,具有代表性的有宋军的博士论文《清代弘阳教研究》(2002);梁景之的博士论文《清代民间宗教与乡土社会》(2004);张宏明的《民间宗教祭祀中的义务性和自愿性——祭祀圈和信仰圈辨析》(2002);任斯亮的《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2007);朱钧的《明代民间宗教思想研究——基于民众理解力的思想与精神探究》(2009)等,以及从宗教与社会之关系层面亦即从社会学意义上的研究之作,有梁丽萍的《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李向平的《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等著作和宋玉波的《佛教中国化历程研究》(2004);王健的《近年来民间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社会史角度的考察》(2005)等论文。

不可否认的是,上述的这些研究论著和论文,就各自所关注的内容,无论是从深度和广度上,还是从整体的把握和个案的分析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和突破,特别是相对于教派源流及其沿革的研究而颇显薄弱的思想研究,也有了较为系统的专门之作,如任斯亮的《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2007)和朱钧的《明代民间宗教思想研究——基于民众理解力的思想与精神探究》(2009)两篇博士论文。前者主要是从明清民间宗教的思想入手,分别论述了其哲学观、宗教实践观以及社会历史观,可以说是对明清民间宗教之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著;而后者,则是以明代民间宗教思想为对象,“以基于民众理解力的分析原则贯穿全篇,以发明‘民间宗教的本质’为目标,对明代民间宗教的思想体系、信仰特征、信仰体系的结构与内容、它对正统思想的吸收改造方式以及精神状态等方面逐步深入探讨”(文章《摘要》语)。这一切,无疑为今后中国社会的宗教(特别是民间宗教)的更进一步的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对宗教之认识亦愈来愈深化,相关之研究正愈来愈关注向人类自身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层面。这当中除了继续关注那些“制度性的宗教”外,“民间宗教”亦正日益备受青睐。而本文所做的正是为迎合这一潮流而进行的探索性的尝试,即以明清时期民间宗教的“神灵观”为中心,而展开对是时民间宗教的宗教思想的研究和探索。除了上述任斯亮和朱钧的两篇博士论文外,相同或相似之作目前尚无,只见到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课题中有徐小跃的题为《中国民间宗教与佛道二教关系研究》项目,乞今似未结题,故未能窥得其具体内容。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1.研究方法

如前所述,本书既非一般意义上的思想史研究论著,亦非严格的宗教社会学论著,而仅仅是一篇尝试性的专题性研究之作——以其宗教神灵观为中心所展开的对明清时期中国民间宗教思想的研究论著,而这种研究是置于中国宗教社会化、“民间化”的大背景下来进行的,同时将其宗教思想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联系。或许在这一意义上,亦可将其称作明清民间宗教的社会思想史研究著作。诚然,正如某些人所说:“宗教社会学(Sociology of Religion)与宗教的社会学(Religious Sociology)有所区别。”戴康生等《宗教社会学·前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3页。而本书则自然是属于后者了,但本书绝不赞同其关于“后者虽运用社会学方法,但站在神学和教会的立场上以传播宗教信仰为目的”的妄说 同上。。因此,在运用传统的历史学与哲学(现象学)二种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从宗教学的角度并引入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即在搜集、整理和引用大量相关的历史文献的情况下,将这些历史文献作为调查研究之“丰沃的田野”,由此而进入历史的同时,亦视民间宗教为一种独特之社会现象,从而来解释历史,再现历史的真实,真正做到马克斯·韦伯所谓的“价值无涉”。因为,“宗教史”作为一门学科,它不仅要描述历史上之宗教现象的发展过程,更应该在空间上揭示宗教的结构以及宗教之于人类的意义。此即所谓的“历时性”的研究和“共时性”的研究。前者要求作者在作为宗教学家的同时还须成为历史学家;而后者则要求作者既是宗教学家亦应成为现象学家。历史学家对宗教进行历时性的研究;现象学家则对宗教进行共时性的研究。因而,对于民间宗教思想的研究方法亦应如此。

同类推荐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热门推荐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 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
  • 极品女佣:少爷请负责

    极品女佣:少爷请负责

    三次的误打,她成了他的女佣。再见面,那俊美的脸上露出诡异邪媚的笑,拿着那个快要死的唐母做威胁,报复开始......他吼,她默。他霸,她让。他狠,她忍。老头子派她监督他,总是拿着老爷子说事,时不时的在他面前悠转:“少爷,请负责!”甚至赶走他所有的女床伴,终究再也忍不下去了:“女人,滚,立刻消失在本少爷的视线。”可是她走后,他却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落寞。是什么?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变了,一却都逃出自己掌空。几年后,当再次见到她,手里挽着一个风度翩翩的男人当着众人的面宣布婚事;那一刻他失控了,狂抓她的手,眸子都可以瞪出火:“这就是你想要离开我的原因吗?”
  • 长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长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长拳的特点是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主,其动作撑长舒展、筋顺骨直,有时在出拳时还配合拧腰顺肩来加长击打点,以发挥“长一寸强一寸”的优势。套路动作数量和趟数一般较多,长拳中也间或使用短拳,但整套动作是以长击动作为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民俗活动;“蜈蚣阁”游艺活动;“抗大龟”民俗活动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会说话得天下

    会说话得天下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有趣事例和精炼的要点通俗易懂地向你介绍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及注意事项,理论与故事相结合,让你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就能掌握说话的技巧。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广大读者掌握及提高说话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工具。通过阅读本书,对于提高你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相信能在短时间内使你成为一名说话高手。
  • 逆天七界行

    逆天七界行

    有一种执着叫做信念,有一种信念叫做逆天。平凡的地球少年任千寻,一次意外觉醒天赋神通,从此走上修者的道路,被灭满门后,领悟逆天的真意,带着复活亲人的信念,逆天而行,喋血七界,人界,灵界,仙界,神界,圣界,虚无界,至高界。站在巅峰,终成万物之主,掌控万物,无所不能,最后复活亲人。
  • 粉嫩娘亲

    粉嫩娘亲

    一颗爱儿心,撼动三界神!一双凤凰眸,魂勾天下男!一把金算盘,聚敛四方财!看一个现代商界巨女,一朝变成古代小小代孕妇后。她是如何运用现代商业理念和智慧。在一无所有,举目无亲的异世他乡。重整旗鼓,建立起属于她的商业帝国!片段:“你不能带走孩子!”器宇轩昂的男人挡在她面前,冷冷阻道。“孩子是我生的。”冷冷瞥了他一眼,淡淡回道。声音非常轻柔。生怕惊了怀中宝宝。“孩子姓白!”男人双眉微蹙。“那又怎么样?”女人不以为意:“是你老婆抢了我儿子,又强加给他一个白痴姓氏。”语气中充满了鄙夷之味,双眸却在眨巴眨巴逗弄怀中宝宝。引得宝宝“咯咯咯……”一阵痴笑。“我是孩子的爹!”男人温怒。“是吗?”女人嗤之以鼻的嘲笑一声。“可惜你说了不算!”轻轻呵着怀中宝宝“是吧!宝宝,娘亲一定给你找一个像模像样的爹!”“咯咯咯……”像是赞同她的话,宝宝再一次开心的笑出声来。“你!”男人青筋暴起。***************************“想要你儿子活命,就乖乖坐上我派来的花轿。”张扬跋扈的男人,挡在她前面威胁道。“你费尽心机要娶我,不只是想给我儿子当便宜老爹吧!”女人秀眉一挑,讥笑道。“本少爷不穿破鞋!”男人厌恶的瞟了她一眼。“本姑娘更看不上种猪。”女人面色一沉,冷笑道:“开条件吧!希望你别后悔与我合作!”“哼!合作?你配吗?”男人鄙视道。“那要看你敢吗?”女人凤眸半眯,挑衅的回道。果儿新文:《主母当家》果儿完结文:《迷你女神医》《特工傻后》《千年后娘》
  • 逆天狂凤:错把邪皇当炉鼎

    逆天狂凤:错把邪皇当炉鼎

    杀手踏上了修真大道,从废柴一步步踏向大乘,皆因一炉鼎给力。初识,她夺了他的修为,抢了他的宝剑,吃干抹净,拔腿就走。再见面,她说:"不用谢我,那是我应该做的。"她执掌精纯剑道,洞悉炼器神髓,闯秘境,收神兽,踩上仙,誓要将这天下折腾个翻天覆地。君焕天解开外袍丢在一边,咬牙切齿道:"炉鼎就炉鼎吧,你给我安分点儿!"群号:146958216敲门砖是书中任意人物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