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200000019

第19章 奎文阁赋有序

李东阳

《奎文阁赋》作于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秋,时作者为文渊阁大学士,曾代表朝廷祭孔,详见《明史·儒林传》。作者应巡抚、都御史徐源之请而作此赋,歌颂了重修奎文阁这一盛事,表现了对儒学的推崇和赞美之情。

阙里宣圣庙[1],旧有奎文阁以贮古今图籍[2],在大成殿之前[3],杏坛之南[4]。金章宗重建[5],规制颇精[6]。国朝置衍圣公府[7],其属有奎文阁典籍一人[8],凡朝廷有事于庙[9],则礼迓香币[10],庋于阁中以俟行事[11]。弘治己未[12],庙灾而阁存[13]。工既就绪,殿庑闳丽[14],皆加于旧[15]。按察佥使黄君绣谓阁独弗称[16],欲撤而新之。众议哗然,以为故物不可废,黄执之益力[17],巡抚、都御史徐公源实主之[18]。阁成,高八丈有奇[19],略与殿等[20],栋宇相埒[21],金碧交映。向之哗者始翕然归之[22],称全功焉[23]。东阳奉敕祭告[24],乃登于兹阁。欲赋其事,未暇也。徐公既购书数百卷,付衍圣公闻韶[25],令典籍孙世忠守之,四方藩郡闻而致者[26],日益富。徐公使告于予曰:“阁不可负也。”乃为赋之。

伟新庙兮既宫[27],突高阁兮丽空[28]。海之右兮山之东[29],极灏溔兮争□□□[30]。纳沆瀣兮超鸿濛[31],表日观兮来天风[32]。忽秋令兮始肃[33],见奎星兮正中。初徙倚兮栏前[34],暂徘徊兮户外[35]。殿庭兮巍峨,与兹阁兮相对。亭碑矗兮林立,坛屋隐兮如盖[36]。昔金源兮始构[37],几岁序兮更代?叹轩楹兮未烬[38],纷瓦砾兮浮壒[39]。及轮奂兮鼎成[40],蔼冠裳兮咸聚[41]。览旧迹兮无余,抚孤根兮一桧。

吁嗟乎!靡丽兮娉婷[42],彼齐云兮落星[43]。怅望兮往营[44],或筹边兮见京[45]。夫岂若睹羹墙兮故宅[46],诵典则兮遗经[47]。宛蝌斗兮孔壁[48],恍金丝兮鲁声[49]。感《春秋》兮绝笔[50],忆《诗》《礼》兮趋庭[51]。存奇文兮籀史[52],脱虐焰兮秦坑[53]。藉神鬼兮呵护[54],□山川兮精英[55]。乃有韦编兮竹简[56],石墨兮溪藤[57]。汗牛充栋兮不可以数计[58],又奚问兮何名[59]?幽、并兮青、兖[60],渺宫墙兮在眼前[61]。景行兮高山[62],每为憾兮不浅。金书兮玉简[63],幸吾生兮未晚。溯秋宵兮愈深,恨夏日兮犹短。仰圣道兮弥高,思古风兮渐远。阅千载兮一时[64],曾一慨兮不满[65]。睠逸驾兮可攀[66],尚颓波兮在挽[67]。

噫嘘嚱!灵有地兮杰有人[68],贤有象兮国有宾[69]。下厚土兮上高旻[70],轶倒景兮离尘纷[71]。博典册兮穷皇坟[72],厉夕阳兮求朝闻[73]。岂徒析虫鱼兮隐义[74],辨豕亥兮疑真[75]?讶雨粟兮天半[76],降青藜兮夜分[77]。盖方舞干羽兮七旬[78],编弦歌兮八垠[79]。占聚纬兮周髀[80],听圜桥兮成均[81]。殆将兴兮吾道,庶不朽兮斯文[82]。巍乎高哉,势不可以极!兹阁之名兮,并列宿而俱存[83]。

(《李东阳集》卷三,岳麓书社1984年)

[1]阙里:地名。相传为春秋时孔子授徒之所,在洙水、泗水之间。后汉时,始盛称孔子故里为阙里。宣圣:对孔子的尊称。汉平帝元始元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自汉以来历代王者皆尊孔子为圣人,故后代诗文中多尊称为“宣圣”。

[2]奎文阁:阁名。奎指奎宿,为二十八宿之一,白虎七宿的首宿,有星十六颗,以形似胯而得名。图籍:书籍。

[3]大成殿:孔子庙殿名。宋代尊孔子为“大成至圣”,因以大成作为孔庙殿名。详见《宋史·礼志·吉礼》。

[4]杏坛:传说孔子聚徒讲学处。《庄子·渔夫》:“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后人因在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宋乾兴年间,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增修祖庙,移大殿于后,因以讲堂旧基为坛,环植以杏,取杏坛之名名之。详见顾炎武《日知录》卷三一。

[5]金章宗:完颜璟,小字麻达葛,显宗嫡子。大定八年(1168)生,二十九年(1189)即皇帝位,泰和八年(1208)崩,年四十一,在位二十年。

[6]规制:格局。

[7]国朝:指明朝。衍圣公:孔子后裔世袭的封号。

[8]属:部署,下属。奎文阁典籍:官名。

[9]事:这里指祭祀之事。

[10]迓(yà):迎接。币:祭祀用的礼物。古以束帛或车马玉璧为祭祀或赠送宾客的礼物,通称为“币”。

[11]庋(guǐ):收藏,置放。

[12]弘治己未:即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弘治,明孝宗朱祐樘年号。

[13]灾:火灾。

[14]殿庑(wǔ):殿堂。闳(hóng)丽:壮丽。

[15]加:超越,高出。

[16]按察佥事:官名。《明史·职官志》:“按察司副使、佥事,分司诸道,提督学道、清军道、驿传道。”称(chèn):适合,协调。

[17]执:坚持。力:坚决。

[18]巡抚:官名,明洪武元年始设巡抚专职,主巡查安抚。清代始成为地方行政长官。都御史:官名。掌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巡抚、都御史本是朝廷因事特设大员。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始设山东巡抚,十三年(1448)定遣都御史,巡抚山东等处,督理营田,兼管河道,提督军务。实:实际,具体。主:主持。

[19]奇(jī):不成整数的,零数。

[20]等:同,此指高度相同。

[21]栋宇:栋,房中正梁;宇,屋之四檐。此指房屋的格局。埒(liè):等同。此处指奎文阁与大成殿的建筑格局相同。

[22]向:先前。翕(xī)然:聚合、趋附貌。归:归附,赞同。

[23]此句谓众人称赞殿与阁相互映衬,彼此协调,认为这样做才是一项完整统一的建筑工程。功,事功,工作。

[24]《明史·儒林传三》:“明年(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新庙建,规制逾旧,遣大学士李东阳祭告,御制碑文勒石。”

[25]闻韶:即孔闻韶,孔子第六十二代孙。字知德,弘治十六年(1503)袭封衍圣公。

[26]藩郡:州郡。致:给予,赠送。

[27]伟:高大貌。既宫:宫殿竣工落成之后。

[28]突:凸出,此指突兀挺出。丽空:高与天连。丽,连接。此二句意谓宫殿落成之后,新的孔庙更显得高大壮丽,直插云天的奎文阁尤为突兀挺拔。

[29]海:此处指黄海。右:西方。山:此指太行山。

[30]极:尽头,此指海滨。灏(hào)溔(yǎo):水无边无际貌,此指大海。□□(zōng)□(lóng):山势险峻貌。以上两句意谓孔庙处海之滨和山之旁,似乎得大海和高山之助,故其殿宇气势磅礴。

[31]纳:承受。沆(hàng)瀣(xiè):露水。鸿濛:东方之野,指日出之处。

[32]表:特出,突出。日观:即观日出。泰山有日观峰。此二句意谓奎文阁超拔东鲁之野,上承夜露;其突出独立,犹如泰山日观峰一般,可以遥望旭日东升。因其高峻峭拔,故常招致烈风吹拂。

[33]忽:很快,转瞬。秋令:秋季。肃:寒冷肃杀。

[34]徙倚:徘徊。

[35]暂:时而,忽而。

[36]坛屋:祭坛。隐:隐嶙,突起貌。盖:圆形的车盖。

[37]金源:水名。唐时称呼尔罕河,金时又名金水,金国发祥于金水源头,故史称“金源”。此二句意谓自金代重建孔庙开始,至今又经过了多少岁月的更迭?

[38]轩楹:殿堂的栏杆和屋柱。烬:经火烧后的剩余。

[39]壒(ài):尘埃。

[40]轮奂:高大华美。轮,高大。奂,鲜明。鼎:刚刚,正当。蔼:本指果实繁盛,此指盛多貌。

[41]冠裳:衣帽,此指官吏和士人。

[42]靡丽:美好。娉(pīng)婷(tíng):姿态美好貌。

[43]齐云:形容高峻得犹如浮云。齐,相等,相同。落星:此处借以夸饰楼阁之高,似乎夜空中的星星也比楼低,因而落在高楼之上。

[44]怅望:惆怅地凝望。往营:原作“情营”,据别本改。昔日金代孔庙的遗址。营,祠庙四旁的界限。

[45]筹边:筹画边防之事,此指筹边楼。唐李德裕建筹边楼于四川成都西郊。楼之四壁尽画边地险要,日与习边事者筹画其上。明代,将其改建于都院之东。见京:原作“冯京”,据别本改。明察国家大事。京,大。

[46]羹墙:《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斯所谓聿追来孝,不失臣子之节者。”后因以羹墙为思慕之词。故宅:旧居。此指孔庙。《汉书·鲁恭王传》:“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

[47]典则:楷范,准则。遗经:指经孔子整理而流传的典籍。

[48]宛:宛如,好像。蝌斗:即蝌蚪文,古文字。古代作书,以刀刻或漆书于竹简木牍之上。用漆书写,下笔时漆多,收尾漆少,故笔划多头大尾小,形如蝌蚪,故称蝌蚪文或蝌蚪书。

[49]慌:恍惚,仿佛。金丝:指钟、磬、琴、瑟等乐器。

[50]《春秋》:书名,孔子整理编定的鲁国史书。为儒家著名典籍。绝笔:停笔不再撰写。杜预《春秋左氏传序》:“今麟出非其时,虚其应,而失其归,此圣人所以为感也。绝笔于’获麟‘之一句者,所感而起,固所以为终也。”

[51]《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大类。孔子曾对《诗经》做过整理。《礼》:即“三礼”:《周礼》《仪礼》和《礼记》,现行“三礼”,均为汉儒所传。“三礼”主要记载周代官制、礼仪等事。趋庭:快步走过庭前,此指孔子对儿子孔鲤的教诲。《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52]籀(zhòu)史:用籀文记载的历史。籀,我国古代书体之一,即大篆,以其著录于《史籀篇》,故称籀文,通行于战国秦时,与篆文近似。又,《籀史》,书名,宋翟耆年著,原书二卷,今仅存上卷,其书采录金石遗文,各为论说。因其多篆籀文,故名,可参考。

[53]虐焰:暴虐的气焰。此处指秦始皇焚书之罪恶。秦坑:指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事。

[54]藉:通“借”,凭借。呵护:呵禁守护。

[55]□(bì):掩蔽。

[56]韦编:古时无纸,以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称韦编。后泛指古代典籍。韦,熟皮革。竹简:用以书写的竹片。

[57]石墨:古用石炭(煤)做墨,故称石墨。溪藤:因剡溪(今属浙江,曹娥江上游)水清,宜于造纸,其藤亦宜制纸,纸质优良,天下有名。古人因称纸为“溪藤”。

[58]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搬运时可使牛出汗,收藏时能塞满屋子。

[59]奚:疑问词,何。

[60]幽:幽州,今北京城西南一带为其州治。并: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为其州治。青州,州治在今山东青州市。兖:兖州,州治在今山东兖州市。此二句意谓这些典籍或来自幽、并,或来自青、兖,原来都远离孔庙,而现在却陈列于前,历历在目。

[61]渺:远貌。宫墙:房屋的围墙。此指孔庙。

[62]“景行”句:犹如高山般高尚朗洁的德行。《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郑玄笺:“景,明也。古人有高德者,则仰慕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止,通“之”。

[63]金书:谓以泥金所书写的文字,也称“金文”。玉简:原作玉节,据别本改。玉制之简,上刻文书,以祭告名山大川之神,也称“玉章”。

[64]阅:经历。

[65]曾:竟。满:足。

[66]睠:同“眷”,向往,希冀。逸驾:疾驰的马车。逸,疾速。

[67]尚:希望。颓波:向下奔流之水,此处用以比喻飞逝的时光。

[68]“灵有”句:语出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原指地因人而著名,后多用以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69]贤有象:《书·微子之命》:“殷王元子,惟稽古,崇德象贤。”言后嗣子孙能像先贤。国有宾:新王朝对前代王朝后人,尊称为“国宾”。此指衍圣公孔闻韶而言。

[70]高旻(mín):高天,秋天。《尔雅·释天》:“秋为旻天。”

[71]轶:超越。倒景:指天的极高处。景,通“影”。析:辨析。

[72]典册:典籍。皇坟:即三皇之典籍《三坟书》。《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孔安国伪《尚书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

[73]厉夕阳:原作“厉夕惕”,据别本改。激励自己在年老时仍奋发努力。《说苑·建本》:“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朝闻:《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朝,早晨。

[74]虫鱼:指《尔雅》中《释虫》《释鱼》诸篇。正统儒家以其与治世大道无关,因而轻视之,称其为“虫鱼之学”。隐义:隐微的道理。

[75]豕亥:指文字形近而传写讹误。《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过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76]雨粟:谓天降粟。《淮南子·本经》:“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77]青藜:用青色的藜的老茎制成的手杖。藜,植物名,又名莱。初生可食,古蒸以为茹,茎老可作杖,亦用于燃藜照明。夜分:夜半。

[78]方:将要。干羽:古代武舞。《周礼·春官·乐师》:“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七旬:七十天。《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编:即“遍”。

[79]弦歌:以琴瑟伴奏而歌。八垠:八方的界限。此指天下。

[80]占:视,看。聚纬:指行星的聚合。《史记·天官书》:“水、火、金、木、填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谓纬。”又,“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之国,可以义致天下”,“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之国,可以重致天下”。周髀(bì):即《周髀算经》,我国最早的天文算学著作。髀即股,在周第立八尺之表为股,表影为勾,故称《周髀》。

[81]圜(yuán)桥:指乐声圆润,或者高亢。圜,通“圆”。桥,通“乔”,高,大。均(yùn):同“韵”,成调,成曲。

[82]庶:希望。斯文:此指礼乐制度。

[83]列宿:此指由十六颗星组成的奎宿。

全赋由序文和正文两部分构成,序文概述奎文阁之由来及写作之背景;正文则礼赞新阁,颂扬圣道。序重在叙事,实录其事;赋旨在言情,情思浪漫。二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从而使新建奎文阁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得以传诵后世。

赋中多用铺叙,兼用映衬手法。写孔庙之气势磅礴,则谓其处黄海之滨,得大海之助;居太行之东,则有高山之峻,楼阁欲与高山争雄,极写其气魄之宏大。作者亦用今昔对比手法,抚今追昔,“怅望兮往营”,而今楼阁“靡丽兮娉婷,彼齐云兮落星”,“殿庑闳丽,皆加于旧”,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赋中用典颇多,但甚为形象贴切,与铺叙浑然一体。语言典雅,意蕴浑厚,寓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末尾用孔子一系列轶事颂扬圣道,更是天衣无缝,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冉耀斌)

同类推荐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许你一世梨花香

    许你一世梨花香

    为了逃避他的深情,一次偶然落水,却穿越至前生。前生我是梨花一片,落在今生你的指尖,只为见你凄美的笑脸,我在佛前求了千年。柳语嫣,柳家大小姐。风华绝代,生性活泼,温柔可人。因一场误会嫁给官宦世子左枭雄。洞房之夜,他挑起盖头,却决然而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止转动,变迁的是时代,更迭的是王朝,唯有那兴衰得失的历史规律亘古不变,在每一个王朝身上重复上演。本书从历史上的25个王朝出发,深入探讨王朝兴衰的原因,揭示朝代更迭的秘密,向读者全方位展示各个帝国从崛起到淹没的历程。
  • 未来人造人

    未来人造人

    未来的科技技术发展,电脑与程序智能越来越先进。一般的机械电脑已经不在足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原来越多的类人型电脑与机器人开始诞生。这些人形的电脑与机器人,被称为“人造人电子机器人”简称为“人造人”。与西方奇幻故事中的精灵一样,男的英俊女的俏丽,很快成为了这个世界的宠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四月爱未央

    四月爱未央

    直至遇见周承锴,苦心挣扎的结果,使她最后咬着牙,掩着痛,聪慧美貌,独自看他飞离自己的世界。本以为终于遇到命中注定的锦绣良缘,可是,没想到周承锴迫于家庭要求与孔氏千金订婚,一路走来都是眼高于顶。伤痛之余,华静言毅然放弃了这段感情,没想到却因此结识孔氏大家长——周承锴新婚妻子的父亲易仁。两人彼此吸引,华静言事业有成,又百般克制。在她以为一切结束、尘埃落定的时候,却不知道真正的命运纠葛才刚刚开始,孔氏家族的内部斗争使静言陷入爱情旋涡……
  • 美哉,中国女人

    美哉,中国女人

    小说以社会学教授江枫寻找幼年失踪的妹妹、老画家楚山为自己的传世之作《中国女人》寻觅理想的女模特为主线,展开了一个悬念叠起、波澜起伏、充满戏剧性的神奇而瑰丽的故事。
  • 惑君皇妃

    惑君皇妃

    相府嫡女无才无德无貌,是为“三无”,殊不知面具下的她惊才艳艳,倾国倾城。继母凶残阴狠,姐妹蛮横歹毒,那就别怪她辣手摧花,把你们一个个送去见阎王!圣旨下,相府嫡女苏紫染嫁皇四子睿王为妃。洞房之夜,冰火两重,她颤声:“王爷,还是我来帮您吧……”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自此,倾世无悔,血染江山亦在所不惜。“她是本王的女人,没有经过本王的同意,谁敢欺她!”某女怒嚎:“滚你丫的,这辈子就数你欺负我最多!”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