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100000013

第13章 三黜赋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属山东省)人。家世务农。大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及第。太宗时累官至左司谏,因事贬商州团练副使。召为学士,又因事贬知滁州。真宗即位,上《御戎十策》,陈说防御契丹之计。以刑部侍郎知制诰,预修《太祖实录》。因直书其事为宰相不满,降知黄州。徙齐州,后迁蘄州,病卒。王禹偁反对五代浮靡文风,提倡作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学杜甫、白居易。所作诗文,风格简古淡雅,平易流畅,与白居易风格相类。其律赋在当时很有名,古赋也作得好,风格亦近似白居易。有《王黄州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十三卷。

《宋史·王禹偁传》:“出知黄州,尝作《三黜赋》以见志。其卒章云:‘屈于身而不屈于道兮,虽百谪而何亏!’”可知此赋作于真宗咸平六年(998)。

一生几日,八年三黜[1]。始贬商於[2],亲老且疾[3],儿未免乳[4],呱呱拥树[5]。六百里之穷山,唯毒蛇与贙虎[6]。历二稔而生还[7],幸举族而无苦[8]。再谪滁上[9],吾亲已丧,几筵未收,旅榇未葬[10]。泣血就路[11],痛彼苍兮安仰[12]!移郡印于淮海[13],信靡盬而鞅掌[14]。旋号赴于国哀[15],亦事居而送往[16]。叨四入于掖垣[17],何宠禄之便蕃[18]!今去齐安[19],发白目昏。吾子有孙,始笑未言[20]。去无骑乘[21],留无田园。羝羊触藩[22],老鹤乘轩[23]。不知我者犹谓乎郎官贵而郡守尊也[24]。

於戏[25]!令尹无愠[26],吾之所师;下惠不耻[27],吾其庶几[28]。卞和之刖[29],吾乃完肌[30];曹沫之败[31],吾非舆尸[32]。缄金人之口[33],复白圭之诗[34]。细不宥兮过可补[35],思而行兮悔可追[36]。慕康侯之昼接兮[37],苟无所施,徒锡尔而胡为[38]?效仲尼之日省兮[39],苟无所为,虽叹凤而奚悲[40]?夫如是,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41]!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42]。

(《王黄州小畜集》卷一,《四部丛刊》本)[1]八年三黜(chù):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991)因论妖尼道安罪,贬为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995)又因论孝章皇后丧仪事,出知滁州。后移扬州。真宗咸平初,预修《太祖实录》,不协宰相张齐贤、李沆意,又出知黄州。此赋作于咸平六年(998)。由淳化二年至咸平六年恰好八年。

[2]商於(wū):秦孝公封卫鞅以商於十五邑,此代指商州,今陕西商县。

[3]亲老:此指父母亲。

[4]免乳:断奶。

[5]呱(gū)呱:婴儿哭声。

[6]贙(xuàn):《尔雅·释兽》:“贙有力。”郭璞注:“出西海,大秦国有养者,似狗,多力,犷恶。”

[7]二稔(rěn):二年。谷物成熟叫稔。

[8]举族:全家。

[9]滁(chú)上:指滁州,因滁水而得名。今安徽滁县。

[10]旅榇(chèn):指死于外地、未能回乡安葬的尸骨。榇,棺材。

[11]就路:上路。

[12]彼苍:指天。《诗经·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13]淮海:指扬州。《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故扬州亦称淮海。今属江苏省。

[14]靡盬(gǔ):无止息。盬,止息。《诗经·小雅·北山》:“王事靡盬,忧我父母。”鞅掌:烦劳。《诗经·小雅·北山》“或王事鞅掌”,毛传:“鞅掌,失容也。”孔颖达疏:“言事烦鞅掌然,不暇为容仪也。”

[15]国哀:此指宋太宗崩。太宗于至道三年(997)卒,太子赵恒即位,是为真宗。

[16]送往:送往迎来,泛指人事应酬。《礼记·中庸》:“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

[17]掖垣(yuán):本指宫廷围墙,后指朝廷。王禹偁曾四次在朝廷掌文诰,故云。

[18]便蕃:安养将息。

[19]齐安:黄州又称齐安,今湖北黄冈。

[20]未言:不会说话。

[21]骑乘:指车马。

[22]羝(dī)羊触藩:公羊角挂在篱笆上,喻进退两难。《周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23]老鹤乘轩:《左传·闵公二年》:“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杜预注:“轩,大夫车。”此以老鹤自喻。

[24]郎官:《宋史·王禹偁传》:“真宗即位,迁秩刑部。”当指此事。此句的意思是说:不了解我的人认为在朝廷当郎官是尊贵的,出守地方其实也是尊贵的,谈不上贬黜。

[25]於(wū)戏(hū):同呜呼,感叹词。

[26]令尹:《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愠(yùn):恼怒。

[27]下惠:柳下惠。《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28]庶几:近似,差不多。

[29]卞和:《韩非子·和氏》载:楚人和氏得玉璞于楚山中,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曰:“石也。”王以为诳,而刖其左足。厉王薨,和氏又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刖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文王使人问其故,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刘向《说苑·杂事》引此事作“荆人卞和”。刖(yuè):砍断腿,古代的一种刑法。

[30]完肤:肢体完好无缺。

[31]曹沫:《史记·刺客列传》载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战皆北,鲁乃献遂邑之地以和。鲁庄公与齐桓公会于柯而盟,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逼其归还侵鲁所得之地。齐桓公允诺后,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32]舆尸:用车载着尸体。《周易·师》:“师或舆尸,大无功也。”此二句的意思是说:我还没有像曹沫那样大败而归。

[33]金人:《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者,无多言,多言多败。’”缄,封。

[34]复:复习,温习。白圭:《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白圭即白玉。

[35]宥(yòu):宽恕,免除。

[36]思而行:《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追:此处的意思是来得及改正。

[37]康侯:《周易·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孔颖达疏:“康者,美之名也。侯谓升进之臣也。臣既柔进,天子美之,赐以车马,蕃多而众庶,故曰康侯用锡马蕃庶也。昼日三接者,言非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夜之间三度接见也。”今人有训康侯即康叔封,周武王之弟。

[38]锡:通赐。

[39]仲尼:孔子字仲尼。《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据上,三省者为曾参,孔子的学生,非孔子。

[40]叹凤:《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以矣乎!’”奚:何。

[41]亏:欠缺。

[42]行之:实践它。

评此赋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八年之中三次被黜的情况,三次被黜皆因耿直敢言、刚正不阿,因而为权贵侧目,这是他屡次遭贬的根本原因。作者在这一部分只写自己三次遭贬谪时的狼狈情况,并不提贬谪的原因,便很好地起到了以情动人的效果。第二部分为自叹自伤之辞,表示自己要学习古代的令尹子文、柳下惠等贤人,黜无愠色,贬不改志,同时又表示应当学习三缄其口的金人,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三思而后行。但却不能无所作为,遇事模棱两可,圆滑处事。“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作者的表白,正是他坚持正义的刚直性格的体现。此赋语言清新明白,质朴自然。总的来看,宋代赋是朝着简省平易的方向发展,王禹偁的赋已明白表现出这种倾向。

(尹占华)

同类推荐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热门推荐
  • 金岗山麓的追忆

    金岗山麓的追忆

    经过一年多的征稿、搜集、访谈和整理,将文化部丹江“五七”干校部分文化名人的访谈等汇编成册。
  • 武破万古

    武破万古

    【火爆爽文】叶空为国捐躯,灵魂穿越到一个无法觉醒武魂的废物身上,觉醒混沌青莲武魂,衍化无尽武魂,从此平步青云,一路高歌猛进,征服一切不服,睥睨天下!武魂与生俱来,绝大多数人都只有一个武魂,少数天赋逆天者拥有两个武魂,而叶空,拥有无尽武魂!修武道,化武魂,动天下,破万古!粉丝群:205111224,欢迎大家加入!
  • 异界之紫雷九动

    异界之紫雷九动

    一个屌丝玩游戏的时候居然被一道紫雷劈到异大陆,成为富二代。拥有游戏系统和神秘龙形玉佩的他在天元大陆中如何混得风生水起、笑傲群雄。紫雷一动耀长空、紫雷二动破苍穹、紫雷三动裂时空、紫雷四动雷龙现、紫雷五动雷龙怒、紫雷六动雷龙劫、紫雷七动天地惊、紫雷八动鬼神泣、紫雷九动万物绝。
  • 现代恶魔女

    现代恶魔女

    “喂,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再来接我,以后你和你那个小奥拓离我远点!”这就是我发誓要爱一辈子的那个傻丫头嘴里说出来的话。你说我能不生气嘛!这样的女孩子,简直太没有良心了,对她那么好,竟然一点感觉都没有,还说我自讨苦吃,就应该让她找不到男朋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带着孩子去相亲

    带着孩子去相亲

    背叛、欺骗、陷害。一次又一次的袭击着与世无争的她,她会选择绝地反击吗?五年的学生生涯,五年的出国进修,当一向默默无闻的她以高调的身份再度出现到众人的面前时,又将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孰悲,孰欢?这样的十年,究竟是谁错过了谁,谁伤害了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其内部力量积蓄的外延,根本之处不在于一成不变地沿着一条路走下去,而是在每一个旭日东升、夕阳西下,依然步履匆匆的时候,都留有思索未来的空间。不让繁琐的过程缠住灵动的思想,不因肉体的歇息而冷落了精神无止境的耕耘。行于路,当思于路。
  • 北大文学课

    北大文学课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上百篇古今中外最佳美文,完美再现语言魅力,让你在诗词文章中邂逅一段纯美感情,于戏剧故事里领略几番悲欢离合。从北大走出了数不清的文学大家,他们博古通今、指点江山,对文学有着独到的见解。本书收录了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体裁涉及散文、诗辞、小说、戏剧。在北大学者的点评中,我们学习百家古文,重温民国美文,阅读国外经典,于文字中领略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