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900000039

第39章 附录 印顺法师撰《神会与坛经》——评胡适禅宗史的一个重要问题(3)

《坛经》的十弟子说,是传法,所以说“已后传法”,不失本宗。但神会与法海的见解不同,神会是主张一代付嘱一人的,如《神会集》(卷二百八十二至二百八十三、二百八十六)说:从上已来六代,一代只许一人,终无有二。能禅师是的的相传付嘱人。已下门徒道俗近有数(此上应脱一字)余人,无有一人敢滥开禅门。纵有一人得付嘱者,至今未说。能禅师已后,有传授人否?答:有。又问:传授者是谁?和上答:已后应自知。这是神会的一代付嘱一人说。不但六代相传,一代一人。六祖惠能以后,也是“一人得付嘱”,这就是神会自己。所以法海等十弟子说,与神会及门下(门下以神会为第七祖)的见解相反,这怎么会是神会或门下所造呢!3.六祖不传衣:弘忍传慧能,是“传顿法及衣”。在传法以外,又传一领祖衣为凭信,这是曹溪门下的一致传说。到了慧能,衣却没有再传下去。不传衣的理由,《坛经》是这样说的:衣不合传。汝不信,吾与诵先代五祖传衣付法颂。若据第一祖达摩颂意,即不合传衣。……颂曰:吾来大唐国,传教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据《坛经》说:从达摩传到慧能,已五代(达摩不计在内)——五叶了。从此禅法大兴,果实累累,不再是一代一人的付嘱,所以衣是不用传了,这是达摩颂的悬记。这一解说,与传法给法海等十弟子相合。所传的不止一人,衣只一件,所以是不用传了。然神会及神会门下,是一代一人制,慧能只付嘱神会一人,那为什么不再传衣呢?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之下(续一四、二七七)说:能大师知其(指神会)纯熟,遂默授密语(付法)。缘达摩悬记,六代之后,命如悬丝,遂不将法衣出山。据宗密《师资承袭图》,这一解说是出于《祖宗传记》的。然据贾(825年撰)《扬州华林寺大悲禅师碑铭》(《唐文粹》卷六四十)说:及曹溪将老,神会曰:衣所以传信也,信苟在法,衣何有焉!他日请秘之于师之塔庙,以息心竞。传衣由是遂绝。大悲禅师是神会弟子灵坦。据神会下所传,所以不再将衣传下去,是为了避免争执。依贾碑,这还是神会的意思。神会门下所传的不传衣的理由,与惠能付嘱神会说相结合,与《坛经》的传说不合。4.韦璩为慧能立碑:《坛经》末了说到韦璩的立碑:韶州刺史韦璩立碑,至今供养。《坛经》末已说到法海传同学道漈,道漈传门人曹溪山悟真。到了慧能再传弟子,至少也是慧能去世后三十年顷,还只说到立碑,没有说别的。神会及神会门下的传说,就大为不同了。如《神会语录》(石井本)说:至开元七年,被人磨改,别造文报鐫。略述六代师资授受,及传袈裟所由,其碑今在曹溪。《神会语录》以韦璩为“殿中丞”,不是刺史。《语录》只说碑文被人磨改,将六代的传授,传袈裟等事除去。虽说“别造文报鐫”,而碑还是韦璩的碑,还是立在曹溪。这是神会所传的早期传说,大概因为韦璩碑文,没有说到六代相传及传袈裟的话,所以说是被人磨改了。

但到了神会晚年改定的《南宗定是非论》,说得更不同了,如(《神会集》卷二百八十九)说:盛续(依《圆觉经大疏钞》,这是“传授”二字)碑文,经磨两遍。又使门徒武一平等,磨却韶州大德碑铭,别造文报鐫向能禅师碑。(别)立秀禅师为第六代,及传袈裟所由。这不但说磨改,而且是“经磨两遍”。不但除去六代相承,还别立神秀为第六代。神会下别系的(781年作)《曹溪别传》,也说到磨碑,韦璩的官职是“太常寺丞”。从韦璩官职的传说不同,磨碑说的不同,可论断《坛经》不是神会或会门下所造的。(二)有关神会的1.神会的原籍:《坛经》说:神会,南阳人也。神会于开元八年(720),奉敕配住南阳的龙兴寺,被尊称为“南阳和上”。其实,神会(门下一致的传说)是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坛经》的集成者,不知神会的原籍,因长住南阳而就说是南阳人。

这最足以证明《坛经》不是神会门下所造的了。2.神会参见慧能的问答:《坛经》记当时的问答是:问:和尚从禅,见亦不见?大师起把杖打神会三下,却问神会:吾打汝痛不痛?神会答言:亦痛亦不痛。……大师言:神会!向前见不见是两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来弄人!神会礼拜,礼拜,更不言。这一段问答,对神会来说,没有暗示神会的伟大,也没有蓄意的讥讽,只是禅师平实接人的一则范例。神会是聪明人,可是不去“自知自见”,却向外作弄聪明,要问慧能禅心见还不见。杖打三下,正要他向自己身心去自知自觉。所以慧能责备他:“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慧能见否?……何不自修,问我见否?”神会这才向慧能礼谢,死心塌地的在曹溪修学。神会门下的传说,与《坛经》不同,如《曹溪别传》说:慧能开示:“我有法,无名无字……无头无尾,无内无外……此是何物?”神会答:“此佛性之本源。是诸佛之本性。”慧能打了神会几下。到夜问,问神会:“吾打汝,佛性受否?”神会答:“佛性不受。……虽不受,岂同木石?虽痛,心性不受。”慧能赞许他,就付了法。神会门下主流的传说,又不同,如《中华禅门师资承袭图》,引《祖宗传记》说:和尚问:知识!远来大艰辛,将本来否?(神会)答:将来。问:若有本即合识主。答:神会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大师云:这沙弥争敢取次语!遂以杖乱打。师于杖下思惟,大善知识历劫难逢,今既得遇,岂惜身命!《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之下也说:“因答无住为本,见即是主(原误作“性”),杖试诸难,夜唤审问,两心既契,师资道合。”宗密所传的问答,“无住为本,见即是主”,为神会所传禅法的特色。这是将神会禅学的要义,作为初相见时的问答了。这种问答,都表示了神会的伟大,利根顿悟。《曹溪别传》与《祖宗传记》,都说神会受到六祖的赞许,成为曹溪门下的密受正法者。这里面,慧能打神会几下,是共同的,而神会门下表示神会的利根顿悟,是《坛经》所没有的,如《坛经》是神会门下所作,那神会初见六祖的问答,是不会如《坛经》那样的平实了!(三)有关禅法内容的论到禅法的内容,论证是不大容易的,这里从容易了解的说。如“无念”,《坛经》重于念是自性所起的作用,神会重于“不作意”的无念。

《坛经》以“摩诃般若”为主,而神会一律改为“金刚般若”。这两点,已如上面所说。现在就胡适自己所知道的,略加评论。《神会集》(卷八十九)说:大概《坛经》中几个重要部分,如明藏本的行由品、忏悔品,是神会用气力撰著的,也许是有几分的历史的根据的。尤其是忏悔品,《神会语录》里没有这样有力动人的说法,也许真是慧能在时的记载。此外,如般若、疑问、定慧、坐禅诸品,都是七拼八凑的文字,大致是神会杂采他的语录凑成的。付嘱品的一部分大概也是神会原本所有,其余大概是后人增加的了。为什么知道《坛经》是神会(或门下)所造?主要是因为般若、坐禅等品,部分与《神会语录》有近似的文句。那么,忏悔品——见自性(三身)佛。自性忏悔,自性归依等,就是“受无相戒”部分,不但《神会语录》里没有这样有力动人的说法,而是在现存有关神会的作品中,几乎没有这一类思想。神会在《坛经》中所说的戒,是一般的“斋戒”;忏悔偈与北宗相同。《语录》中部分的文句相近,被作为从《语录》中七拼八凑所成。而《语录》中没有这类思想,没有这种有力的文字,那胡适凭什么证据,不说这与神会无关,而说这是神会用气力写成的?到这里,胡适的考据法——“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的信条,显然已抛到九霄云外,滑进了爱这么说就这么说的境界。而且,既觉得“也许是有几分历史根据的,也许真是惠能在时的记载”,为什么还要说没有根据的话,一定要说是神会用气力撰著的呢!胡适所列举的证据,早已一一证明其误解。而从《坛经》自身——有关慧能与神会的事迹,论证为与神会及神会门下的传说不合。所以,问题可以总结的宣告:一,《坛经》决非神会或神会门下所造。二,神会门下补充了一部分——《坛经》传宗。六胡适为了中国哲学史,接触到中国的禅宗史。在巴黎、伦敦、发现了有关神会的作品,比对敦煌本《坛经》而作出神会造《坛经》的结论。他的结论是不足取的,但在禅宗史的研究上,仍旧是有贡献的。胡适说:“一千多年中,几乎没有人知道神会在禅宗史上的地位,历史上最不公平的事,莫有过于此事了。”(《神会集》卷七十三至七十四)这不能说不是实话;凭他的努力,神会北上努力于南宗的事迹,被发掘出来,这不能不说是难得的!尤其是有关神会的作品,他一再搜求,校正发表,对禅学及禅宗史的研究,给以参考的方便。考据,原不是以绝对的姿态来表示自己,任何大学者,也可能会有错误的,在研究的立场,即使是错误的,能引出问题,或搜集资料,对后来的研究者,也还是有所帮助的。所以,我并不以胡适论断的错误而轻视,觉得在禅宗史的某一环节上,胡适是有了良好的贡献!他的论断错误,是不幸的。一个主观的因素,引他踏上错误的歧途。他在海外发现有关神会的作品,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的使他狂喜。他在《荷泽大师神会遗集》的《自序》中说:幸而他的语录,埋藏在敦煌石窟里,经过九百年的隐晦,还保存二万字之多,到今日海外归来,重见天日。

使我们得重见这位南宗的圣保罗的人格言论,使我们得详知他当日力争禅门法统的伟大劳绩,使我们得推翻道原契嵩等人妄造的禅宗伪史,而重新写定南宗初期的信史——这岂不是我们治中国佛教史的最应该感觉快慰的吗?他是怎样的欢喜!他不是佛教徒(还是十足的非宗教者),但就是这点古籍重光的收获,使他欣慰。使他佩服神会精神的伟大,不满神会的功绩被埋没,而立意要为他表扬一下。对于神会,他是多少有点感情了。然而,他虽然找到了有关神会作品,(民国十九年前)还没有见到东山门下与双峰的禅书,对南岳、青原门下,也没有认真的去认识一下。这样孤立的、片面的研究,使他过高的估计了神会。神会在他的心目中,越来越大,再也没有记得禅宗里还有别人,使他落入神会造《坛经》的歧途(大有非神会就没有人会写的样子)。他的“南宗的急先锋,北宗的毁灭者,新禅学的建立者,《坛经》的作者——这是我们的神会”!这种革命时期的宣传标语,与实际距离太远。而“在中国佛教史上,没有第二个人有这样伟大的功勋,永久的影响”,更是吹得离了谱。我想,假定神会读到他的文章,也会被吹得哭笑不得的!我读胡适有关禅宗史的文章,有一点难以理解,就是他笔下的刻薄,有时刻薄得出乎常情。例如说到天宝安禄山兵起,他说“当日备受恩宠的北宗和尚也逃散了”(《神会集》卷六十八)。后来又在上眉批,加上一笔“也许靠拢了”。这是用心刻薄的流露,与考据无关。

他不是说和尚“捏造”,就说“作伪”。在古代,禅宗在传说中,传说是有流动性的。附会与作伪,都不能说没有。然作伪与附会不同;附会与传说的变化不同。没有确实的证明,是不宜笼统的、任意的看作捏造与作伪的。我总觉得胡适的心是有问题的。最近,读到他给浩徐先生的信(《胡适文存》第三集一二五至一二六),才恍然明白。他在信上说:浩徐先生!……我自己自信,虽然不能杀菌,却颇能捉妖、打鬼。这回到巴黎、伦敦跑了一趟,搜得不少据款结案的证据,可以把达摩、慧能,以至西天二十八祖的原形都给打出来。据款结案,就是打鬼。打出原形,就是捉妖。这是整理国故的目的与功用,这是整理国故的好结果。整理国故(中国固有文化),研究禅宗史,原来只是为了捉妖、打鬼。对禅宗史来说,只是想到禅宗史里捉虱子、找缝隙,以发现捏造与作伪为目的。这是什么治学态度!存着这样的心理,考据也好,历史学也好,都如戴起凹凸镜,非弄得满眼都是凹凸歪曲不可。这也难怪胡适禅宗史的离奇,以及到处流露恶意了。古书中有老妖、老鬼会吓人,我也相信是有的。但近代人的作品,不也一样是妖鬼乱窜?不也会吓人而使人盲从吗?让我顺手列举几则出来:胡适于1952年9月,写了一篇《〈六祖坛经〉原作〈坛经〉考》(《胡适手稿》第七集九一至一〇〇)。考据了一回,抄了几段经文,认为《坛经》是“以清净心为人演说名为法施”的意思。文中说:“那位不懂得《坛经》原意的和尚,妄改作土的坛。”到了1959年2月20,他又批到:“后来我看了神会坛语的两个敦煌本,我也不坚持《坛经》的说法了。”话说得那么轻松,横竖那位不懂得《坛经》原意的和尚,骂已被骂定了。1960年1月6日夜,胡适写了一篇《能禅师与韶州广果寺》(《胡适手稿》第七集一〇三至一一一)。引唐宋之间《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及《韶州广界(果)寺》诗。日本从中国唐朝取去的《大唐韶州广果寺悟佛知见能禅师之碑文》。《旧唐书·方伎传》“惠能住韶州广果寺”。这些证据,只能证明惠能住过广果寺,而胡适一心要打鬼、捉妖,竟否定佛教所传的大梵寺、法兴寺、宝林寺,都是伪造的。他说:这些和尚们,作伪书是用不着考据的。捏造地名、寺名、人名,岂不更方便、更省事吗?胡适的“考据”多吓人!我同意,古代的和尚,是不像胡适那样考据的,他们是自身的经验,听人的传说。慧能住在广果寺,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当时的韶州,只有一个广果寺吗?慧能一生只住在广果寺吗?我敢断定:胡适也是用不着考据的。别的我不知道,宝林寺是慧能住过的地方。宝林寺是古名,中宗初改为中兴寺,神龙三年(707),下敕要当地为惠能修造寺院,并赐额“法泉寺”。这是传说极为纷乱的《曹溪别传》的传说。传说虽然纷乱,而慧能住宝林寺也就是法泉寺,却非常确实。现存《唐大和尚东征传》,是鉴真东渡日本的行程实录。如《传》(大正五一·九九一下)说:乘江七百里,至韶州禅居寺,留住三日。韶州官人又迎入法泉寺,乃是则天为慧能禅师造也,禅师影像今见在。后移住开元寺。……是岁天宝九載也。……后游灵鹫寺、广果寺,登坛受戒。至贞昌县,过大庾岭。天宝九年(750)鉴真在韶州游历的寺院中,法泉寺是则天为慧能造的,与《别传》所说相合。法泉寺以外,别有广果寺,可见慧能的住处是不止一处的(旧传有十三处)。和尚的寺院多,书也不少。见到一小部分,就武断的抹煞一切,就考据而论,已经是偏激、武断,何况还大骂和尚不要考据,捏造、作伪。当时韶州有多少寺院,慧能住过几处寺院,胡适又何尝考据过!考据而心里有鬼,与法官问案而胸有成见一样,是难得公平正确的。我以为,史的考据,是为了明了事实的真相。文献既不一定充分,而谁也不能遍读一切书。所以在考据论断时,先要不预存成见(心里没有鬼),客观的,平实的表示自己的意见。谁能保证自己不会错呢?无论是对古人,对现代人,落笔不要过分的肆无忌惮,大吹大骂,说话要为自己留点余地才得!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魔神武

    魔神武

    这是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他与孙悟空称兄道弟,与关羽后羿切磋武道,与孔孟三藏论道……他为了守护至亲之人,战十万天神,闯幽冥地府,渡九世轮回,逆天地批命,不悔滔天血债,却又无愧诸天众生!这是他的故事,他是段晨,一切尽在《魔神武》本书等级:炼体境、元气境、武灵境、人武境、地武境、天武境、空武境、玄武境、真武境…………———————————————————————————————————————
  •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在叙述中,说者先要被说,然后才能说。主要靠主体意识回向自身才能出现。《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由赵毅衡所著,本书介绍了叙述行为、叙述主体、叙述层次、叙述时间、叙述方位、叙述中的语言行为、情节、叙述形式的意义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供读者阅读学习。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生活百宝:生活中的1000个小窍门

    生活百宝:生活中的1000个小窍门

    碰到烦恼事情怎么办?如何去除身体异味?怎么调节高血压?夏天吃什么最健康?吸烟时能不能喝果汁?……生活中,也许你正因不知如何有效解决而苦恼。没关系,生活就是解决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我们衷心地希望本书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在疾病悄悄袭来时,它能帮助你防患于未然;在为自己的身材担忧时,它能还你青春靓丽;在暴饮暴食时,它能帮你科学取舍;甚至在情绪低落时,它能帮你走出阴影,笑对人生。
  • 腹黑七小姐:倾城傻妃

    腹黑七小姐:倾城傻妃

    她是农家弱智傻女,死于荒山野岭。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被21少女龙宝宝所代替。脑子迅速闪过一道道记忆,这才知道被自己霸占的这具身体的主人也叫龙宝宝,但她是个痴呆傻女。为了争夺一个王妃之位,被她堂姐毒打致死。【重生种田+家斗】(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前一世,他是测谎专家,看透世人虚情假意,唯一信任的只有自己能抓在手里的一切;这一世,他是异世大陆上不受尊宠的世子,有着异于常人的血脉却天生体弱多病,权谋算计,赌命猜心,剑挑五洲,所向披靡,下得皇权,上窥天机。且看他如何逆转命运,独步天下,披靡众生,笑傲称神。
  • 任正非管理日志

    任正非管理日志

    作为中国最有思想,最有号召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CEO之一,华为总裁任正非已经成为中国本土企业家竞相学习的标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已经为华为20年来的经营管理实践所证明。本书第一次以“管理日志”的形式,全面梳理、总结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以国际视野对任正非的经营实践进行分析、评述,回顾了任正非在华为发展的每个关键时期所发表的观点及背景,探索了任正非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并针对其他企业给出了具有实战意义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