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900000011

第11章 般若品第二(3)

就文体与内容而言,佛陀所说之教法,凡属直说之长行者,皆属于修多罗。③大小二乘:乘为运载之意。运载众生度生死海之法,有大乘与小乘之

别,即佛陀一代所说之教法可别为大、小二乘。佛为声闻、缘觉所说之法称小乘,佛为菩萨所说成佛之法称大乘。④十二部经: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

分成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1)契经(梵文Sūtta,音译修多罗),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

经。(2)应颂(梵文Geya,音译祇夜),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复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3)记别(梵言文Vykara,音译和伽罗那),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弟子之未作所作之证言。(4)讽颂(梵文Gth,音译伽陀),又作孤起颂。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5)自说(梵文Udna,音译优陀那),佛陀未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说。(6)因缘(梵文Nidna,音译尼陀那),记载佛陀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7)譬喻(梵文Avadna,音译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说法义。(8)本事(梵文Itiv r·ttaka,音译伊帝日多伽),载本生谭以外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或开卷语有“佛如是说”之经亦属此。(9)本生(梵文Jataka,音译阇陀伽),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10)方广(梵文Vaipulya,音译毗佛略),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11)希法(梵文Adbhuta-dharma,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12)论议(梵文Upade s'a,音译优波提舍),载佛陀论议抉择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诸经或惟称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或谓除记别、自说、方广外,余九部皆属小乘经;又有以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余九部皆属大乘经;又有以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所谓九部经,亦作九分教、九部法。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⑤《菩萨戒经》:即菩萨戒本,有三种:(1)系《梵网经》卷下偈颂以后所说之戒文,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2)北凉昙无谶译,乃从其所译《菩萨地持经》卷四之《方便处戒品》别录出“四波罗夷”、“四十一轻戒”之戒文而成者,系慈氏菩萨所说而为大乘菩萨所持之戒本,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3)唐玄奘所译,成书于贞观二十三年(649)。乃由《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戒品》(卷四十及四十一)抄出大乘菩萨戒律仪而成。这弥勒菩萨所说,世称《瑜伽戒本》。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六祖所引“戒本性元自清净”意味戒的本质,原在自性清净。原文为“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是该经卷下偈颂前长行的末句。⑥《净名经》:乃《维摩诘经》之通称。维摩诘,梵名Vimalakirti,意译为净名。提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说佛就是众生,众生就是佛。其差别只在“迷”、“悟”两个字。迷失了自性就是众生,体悟到自性就是佛。但须远离妄缘,一切莫向外攀求。心性原是无染,本来圆成。如果不信自心,不悟自性,心外哪里有禅、有佛?一般妄立奇特妄生取舍的行者,无非只是邪魔外道。

经文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①,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②,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注释

①流行:广泛弘传流布之意。②因缘:为因与缘的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依此,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广义而言,因即意谓因与缘,包含内因与外缘。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称为因缘生、缘生、缘成、缘起。因此,由因缘生灭之一切法,称为因缘生灭法;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称为因缘和合。一切万有皆由因缘和合而假生,无有自性,此即“因缘即空”之理。若以烦恼为因,以业为缘,能招感迷界之果;以智为因,以定为缘,则能招感悟界之果。此外,《俱舍论》卷六、卷七等,举出六因四缘之说。六因即:能作因、俱有因、相应困、同类因、遍行因、异熟因。四缘即: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其中,六因中之能作因为四缘中之增上缘,其余五因则为四缘中之因缘。然唯识家则以六因中之同类因通于因缘与增上缘,以其余五因为增上缘。因类因为引生等流果之原因,故又称自种因。亦即《俱舍论》等以异性之因引生异性之果为因缘之义;唯识家则种现相生之因果,及种子之自类相续为因缘之义。提示据南本《大般涅槃经·迦叶菩萨品》说:“善星比丘,是佛菩萨时子,出家之后受持读诵分别解说十二部经,坏欲界结,获四禅。”“善星比丘虽复读诵十二部经获得四禅,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义。以恶心故,生陷入堕阿鼻地狱。”善星比丘既“受持读诵分别解说”得十二部经,为什么又“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义”?为什么又不免生身陷堕轮回?都是因为诵得的只是口头,解说的只是文字,在自本心性上并未了了得见;还自负博学多才,甚至于强争斗胜,生起心一起就不免陷堕轮回了。此处六祖所说“若起邪迷,妄念超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几句话,可作为善星比丘遇佛而不得救的最好解释;亦可见“若识佛性,一悟即至佛地”的提唱。

经文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①,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②,即名边见③。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注释

①六门:亦作六窗;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眼、耳、鼻、舌、身是外五门,内有意门,共称六门。②法缚:即法执。思想受所知见的束缚,就执著于法,称之为法缚。换言之,将所有存在(法)之本质认为固定不变,有实体之物称为法执,并受其束缚而不得解脱。③边见:五见之一、十见之一。为偏执于极端之见;如谓我死后仍常住不灭,此称之为常见(有见);谓我死后则断绝,此见为断见(无见)。或谓外道之人,于五蕴身见之中,执断执常,随执一边,我见增长。提示无念并非百物不思,百物不思是断见,是所知障,是法缚,不是般若三昧的无念行。但又如何能无念呢?这也很简单,也很现成,只在使六识出六根门头时,于六尘中不染不杂无滞无执而已。诚能心无异缘,六门清净,妄心不生,正念默参,这样持得如如不失,即是无念行而证般若三昧了。禅心不著一法,若有一微尘沾滞在心,自性就不现,也就没有禅。《楞严经》云:“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完全是说心性的内自证境界,并非指外境的现象界。若当一尘不染,一念不生时,前后际断,心中哪里还有山河大地十方虚空来?消殒不消殒是两头语,说消殒也罢,说不消殒也罢,于我真如心中哪里还有它消殒不消殒的位置在?所以虚空消殒是在自己心性上脱落宇宙,脱落时空观念,所谓“见性经验”的物我统一境界,即是用外境的现象来形容出此“发真归源”者的“物我两忘,主客不分,能所尽泯”的无为境界。法演禅师云:“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筑著磕著。”圆悟克勤禅师云:“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锦上铺华。”密庵杰云:“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著著颖脱。”宛然的外境,实于自己无干,我既心念不起,外物岂碍于人?既不因外境关系而得发真或迷真;亦不因外境关系而得归源或退转,既为留碍,亦不必抹杀,故“筑著磕著”、“锦上铺华”以及“著著颖脱”,正与《楞严经》句“愁皆消殒”相辅相成。

经文

表达出的是:发真归源时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达妙高峰巅的境界。法演、圆悟、密庵表达出的是:发真归源后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还须回来落草的境界。此发真归源的风光,即是无念行“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的自在解脱境界。

经文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①,不得匿其正法②。若不见同行,在别法中③,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④。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⑤,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

同类推荐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热门推荐
  • 民调局异闻录后传

    民调局异闻录后传

    二十六年前,我出生的时候,爷爷给我取了个奇怪的名字,叫做沈辣。二十年前,六岁的我懵懵懂懂地看到了新的世界。四年前,我的噩梦模式就已经开启。两年前,我被同事陷害,坠落万丈悬崖,成了植物人直到最近才苏醒。现在,我给你讲讲最近发生的诡异故事……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14堂心灵修行课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14堂心灵修行课

    戏曲、中医、文字、书法、诗词文赋、香茗、俗词俚语……悠悠千载,中国文化莫不徜徉在易儒释道的玄妙境界里,诉说着千载岁月中的至情至景至人,追寻着至真至纯至美的心灵胜境。在字里行间感知人生欢喜,在烦扰的尘世间修得一颗清净空灵之心,饮足幸福之泉,畅然游于红尘俗世间。
  • 皇后慕容瑞雪传

    皇后慕容瑞雪传

    年轻的皇后慕容瑞雪被狠心的皇帝上官霍冷落,一时想不开竟服毒自杀,但是天可怜见,竟让瑞雪回到了十年前,自己还未出嫁的时候,一切还都未开始,一切还都来得及,这一世,我慕容瑞雪绝不做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我要让欺负我的人个儿个儿都得到应有的报应,谁也别想侥幸逃脱。
  • 主流穿越:侠女养成记

    主流穿越:侠女养成记

    一把砍柴刀也能纵横武林?一套“抽风”的拳法也能打遍天下?一个长相不“妖孽”的穿越女生也能风靡万千少侠?呃,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就是江湖!想知道侠女是怎样养成的?请关注文利新书《主流穿越:侠女养成记》。。。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一个神秘事件调查员的秘密笔记3:天下寻龙

    一个神秘事件调查员的秘密笔记3:天下寻龙

    陈团长和马天行被抓走后,罗欢、阿雪、何壮三人踏上了营救之路。当他们动用一切力量营救陈团长和马天行的时候,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被抓走。为什么他们要假装被抓?
  • 老婆乖乖,不准离婚!

    老婆乖乖,不准离婚!

    初见,他倒在她家门口,抓住她脚腕。她吓得大叫——鬼啊!他虚弱求救——救我!她把他捡回家,原以为多了个人劳役,结果——你这个白痴,连系鞋带都不会你穿什么鞋啊?!你这个笨蛋,谁让你把垃圾扫得满地都是的?!你这个蠢蛋,谁让你将整包洗衣粉撒进去了?!就算失忆了,也不可能不会穿衣服扣纽扣,分不清盐跟糖,洗碗打破碗,煮饭差点把厨房烧了吧?她很想问他到底会什么?!他面无表情摇头,什么都不会。她就日了,什么不好捡,竟然捡了个生活白痴回来?!当不成主人,却还要当仆人,她要哭了!★☆★但是这个白痴,在她被人欺负的时候,挡在了她的面前,在她生日那天亲自给她煮了一碗长寿面,在她孤独寂寥哭泣的时候,将她紧紧抱在怀里,可后来,她才发现,原来他什么都记得。再见,他是城堡里高高在上的王子,而她,依旧是市井里的灰姑娘。而这一次,尼玛!为什么她还是要当他的仆人?!而且还是贴身的?!不!她才不干!灰姑娘也是有尊严的,不是他说什么她就干什么!不干?他直接将她绑进民政局!光明正大的要她当他的贴身生活助理,简称老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