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800000050

第50章 佹诗[1]

荀况

《荀子·赋篇》除了五首隐之外,还包括《佹诗》一首(附“小歌”)。这五首隐与佹诗应当是荀卿不同时期的两篇作品,其中《佹诗》作于公元前255年或256年(荀卿由赵返楚之前遗春申君书并赋)参赵逵夫《〈荀子·赋篇〉包括荀卿不同时期两篇作品考》,《屈原与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战国策·楚策四》“客有说春申君”章、《韩诗外传》卷四“客有说春申君”条,文末皆录《佹诗》之“琁、玉、瑶、珠,不知佩也”以下十四句(文字略异),并言“因为赋曰”云云。可见《佹诗》在当时是被目为“赋”的。又,刘向《孙卿新书序录》云:“孙卿遗春申君书,刺楚国,因为歌赋以遗春申君。”亦以之为“歌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引或说:“春申君又使人请荀子,荀子不还,而遗之赋,盖即此《佹诗》也。”全录《佹诗》。故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屈原与宋玉》中说:“又有《佹诗》,实亦赋。”后人之所以将其与五首隐合在一起而为“赋”,原因也盖在于此。

原文无标题,今依旧例,取《佹诗》以为篇题。

天下不治,请陈佹诗:天地易位,四时易乡[2]。列星殒坠,旦暮晦盲[3]。幽暗登昭[4],日月下藏[5]。公正无私,见谓从横[6]。志爱公利[7],重楼疏堂[8]。无私罪人[9],憼革贰兵[10]。道德纯备,谗口将将[11]。仁人绌约[12],敖暴擅强[13]。天下幽险,恐失世英[14]。螭龙为蝘蜓[15],鸱枭为凤皇[16]。比干见刳[17],孔子拘匡[18]。昭昭乎其知之明也[19],郁郁乎其遇时之不祥也[20]。拂乎其欲礼义之大行也[21],暗乎天下之晦盲也。皓天不复[22],忧无疆也。千岁必反,古之常也[23]。弟子勉学[24],天不忘也。圣人共手[25],时几将矣[26]。与愚以疑,愿闻反辞[27]。

其小歌曰[28]:念彼远方,何其塞矣[29]!仁人绌约,暴人衍矣[30]。忠臣危殆,谗人服矣[31]。

琁、玉、瑶、珠[32],不知佩也。杂布与锦,不知异也[33]。闾娵、子奢,莫之媒也[34]。嫫母、力父,是之喜也[35]。以盲为明,以聋为聪,以危为安,以吉为凶。呜呼上天,曷维其同[36]!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年)

[1]佹(guǐ)诗:杨倞注为“佹异激切之诗”,即激切愤世之诗。一说:“佹,借为‘恑’。《说文》:‘恑,变也。’变诗,犹‘变风’、‘变雅’。”则“佹诗”即“恑诗”,也即“变诗”。(杨树达说)一说:“佹,通‘诡’。《说文》:‘诡,责也。’佹诗,责世之诗也。”(杨柳桥《荀子诂译》)皆可参。

[2]这二句是说:天地变更了位置,四时改换了次序。易乡(xiàng):次序错乱。乡,通“向”,方向。这里指四季的次序。

[3]这二句是说:列星陨落,昼夜不分。列星:排列有序的星宿。古人将星空分为三垣和二十八宿,各星处一定区域。殒:通“陨”,坠落。晦盲:昏暗不明。盲,茫然不明的样子。

[4]幽暗:原作“幽晦”,王念孙据元刻本改,今从之。这句比喻幽暗之人登上了光明的位置。昭:光明。

[5]这句比喻如日月一般光明磊落的君子反被埋没在下。下藏:即藏下。

[6]见谓:原作“反见”,王念孙据《艺文类聚》引校改。今从之。这二句是说公正无私的行为反被诬为反复无常、结党营私。从横:即“纵横”,这里指反复无常、结党营私的行为。

[7]志爱公利:指心爱公利之人。或以为好利之人,非是。

[8]此句是说:(心爱公利之人)反被诬为营建私人的高楼广厦。重楼:高楼。疏堂:广阔的厅堂。这里均指私宅。或将此二句释为:好利之人反得华屋以居。意虽可通,但与上下文不一致,故不取。又,此处“重楼疏堂”缺少谓语,盖承上句省略“见谓”(梁启雄说)。下“憼革贰兵”同。

[9]无私罪人:大公无私而得罪人。

[10]这句是说:反被诬为戒备兵革以防私仇。憼:通“儆”,戒备、防备。革:铠甲,代指军队。贰:王念孙说当为“戒”字之误。戒兵:戒备军队,与“儆革”同义。

[11]以上二句是说:道德纯正、周备的人反被谗言集中毁谤。将(qiāng)将:聚集的样子。

[12]绌:通“黜”,黜退。约:困窘,穷困。

[13]这句是说:骄横、狂暴之人反而专横逞强。敖暴:骄横、狂暴之人。敖,通“傲”,倨傲、骄横。 擅强:专横逞强。

[14]这二句是说:天下如此幽暗凶险,世间英才恐怕要被遗弃了。

[15]螭(chī)龙: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这里喻指圣贤仁人。蝘(yǎn)蜓(tíng):蜥蜴的一种,一名守宫,即壁虎。这里喻指庸才。

[16]鸱(chī)枭(xiāo):即鸱(chī)鸮(xiāo),俗称猫头鹰。这里喻指品行低劣之人。凤皇:即凤凰。这里喻指道德高尚之人。以上二句比喻世间好坏、善恶不分。

[17]比干:商朝贤臣,纣王的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而被残杀。刳(kū):古代一种剖胸挖心的酷刑。

[18]拘:囚禁。匡:春秋时郑地,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孔子五十六岁(前496)路过此地时,曾被匡人误认作是鲁国的阳虎而拘禁五日,事见《史记·孔子世家》。

[19]昭昭:光明的样子。知:通“智”。

[20]郁郁:有文采的样子。按:“郁郁乎其遇时之不祥也”文义不通,故杨倞认为“郁郁”当与下句“拂”互乙。即:“拂乎其遇时之不祥也,郁郁乎其欲礼义之大行也。”其说是。

[21]以上二句是说:困窘难通啊,他们的时运是那样的不祥;文采繁盛啊,他们愿把礼义之道大力推行。拂:违反,违背。这里引申为困窘。

[22]这句是说:光明之天不复来。

[23]这二句是说:世道千年之后必有反复,这是古之常理。这里指天下乱极必返于治,终将复归清明。

[24]弟子:这里泛指好学之士,非荀卿所自谓。盖荀卿作《佹诗》时已为老年,不会还自称弟子。勉:劝勉,努力。

[25]共:通“拱”。拱手,即垂拱而治之意。

[26]这句是说:清明之时即将来临。几:大概,差不多。将:来临。

[27]这二句是说:以我之愚昧而存有疑惑,则再愿听听反复之说。愚:谦辞。反辞:反复陈说之辞。按:“与愚以疑”不好理解,或以为是荀卿自谦之说,或以为是荀卿戒勉他人之辞,或以为是他人设问之辞。由荀卿赠春申君赋来看,当是其谦辞。

[28]原文此处不分段,今依梁启雄说分段。小歌:指前所说“反辞”,相当于《楚辞》之“乱”辞,屈原《抽思》即有“少歌”。

[29]这二句是说:想那远方之地,是怎样的蔽塞阻碍。这里假托远方来指斥楚国。塞:蔽塞,壅塞。

[30]此二句承前文“仁人绌约,敖暴擅强”而言。衍:放纵,逍遥。按:“衍”与上文“塞”、下文“服”不押韵,疑有误字。

[31]服:被任用。

[32]琁(xuán):同“璇”,美玉。瑶:一种像玉一样的美石。自此以下十四句,《战国策·楚策四》《韩诗外传》卷四并引用,文字略异。又,梁启雄认为本段文字疑在“其小歌曰”句之前,因错简而与“小歌”前后颠倒。其说可参。

[33]这二句是说:将麻布与锦绣混杂在一起,他们都分辨不开来。 布:麻布。锦:华丽的丝织品。异:辨别,区分。

[34]闾娵(jū)、子奢:这里代指美好之人。闾娵,战国魏惠王时的美女;子奢,即子都,春秋时郑国的美男子。

[35]嫫(mó)母、力父:这里代指丑恶之人。嫫母,传说中的丑妇;力父,未详,疑即力牧,黄帝之臣,大力士,可能也生得很丑。

[36]这二句呼告上天,感叹世间是非颠倒,何其相似。曷:通“何”。维:语助词。

《佹诗》以沉郁悲怆的笔调,抒发了作者对于天下不治、时局混乱、政治黑暗、是非颠倒的现实的不满与失望,言辞激切犀利,感情异常愤慨,极富愤世嫉俗之情。

在激愤的作者笔下,这个世界是混乱的,因而更是荒谬的。这里贤愚错位、黑白不分、正邪不明。故而,作者只能以呼天抢地式的悲叹来发泄心中的愤慨:“呜呼上天,曷维其同”,其忧愤可谓深广矣!而其批判之精神也因此异常强烈。如果结合荀卿被谗而离开楚国的背景,我们会更深刻地理解他的这份激动与愤慨。当然,作者也并非完全的绝望,“千岁必反,古之常也。弟子勉学,天不忘也。圣人共手,时几将矣”,这便是在弥漫的黑暗中所看到的一丝曙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谈到“贤人失志之赋”时说:“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古诗恻隐之意。”良有以也!

《佹诗》虽名为“诗”,但当时人却是以“赋”来看的。本篇题解对此已论之。这也表明了早期诗、赋并未截然分开的共生特征。它与《礼》《智》诸篇合列为《赋篇》,其原因可能也在于此。而且,这种结构对于后来的汉赋也有一定的影响,“《赋篇》后附‘佹诗’,而汉代的大赋也常有于篇末附诗的特点。……荀子的《赋篇》之为汉赋的渊源之一,当是没有问题的”(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增订本)。而其末的“小歌”与屈原《离骚》的“乱辞”、《抽思》的“少歌”形式极为接近,其相似性应当与楚地的文学密切相关。

此外,“天下不治,请陈佹诗”的文学功能,与“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小雅·节南山》)、“发愤以抒情”(《惜诵》)的传统也是一脉相承的。

(马世年)

同类推荐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后世简称之为《内经》,堪称中华医学的源头活水。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热门推荐
  • 非人大小姐系列2:妖怪千金

    非人大小姐系列2:妖怪千金

    这是一个三观不正坏脾气暴力女被迫成为好事做尽五讲四美十全十美大家闺秀的血泪史故事。男猪是个身份高贵且表面风流倜傥但内在却乌漆嘛黑还能跟女主同流合污的人……狼?表面上温柔娴静十全十美的大家闺秀应惜弱,实际上却是个靠着吃鬼为生不人不妖的怪物,她这虚伪的面纱,竟然由那个自称到太平城来安养身体的纨绔子弟安思意被戳破了……安思意自己也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他的灵丹妙药竟然正好就是那个怪病缠身的应惜弱?日行一善捡回来的小婴儿居然是个刀枪不入杀人于无形奉行日行一杀的怪物杀手——哎哟喂,这到底是不是言情小说女主角该有的遭遇啊?不过呢,唔,谢天谢地,装B装二的无聊日子总算过完啦!XD
  • 老陈说鄱阳事

    老陈说鄱阳事

    本书是江西省鄱阳县电视台开播的《老陈说鄱阳事》一档节目的文学结集。在书中作者较完整系统地回顾了鄱阳历史的悠久和鄱阳文化的璀璨。
  • 秀色农家

    秀色农家

    新书《念娘归录》正式开始上传,喜欢的亲们收藏收藏吧!西北战事起,突厥凶残,烧杀掠夺,伊州城内人心惶惶,百姓纷纷携家眷逃难而去。孤苦无依的余念娘淡定自若,丝毫不惧。幸好太原府来人。丫环双手合什:还是舅老爷心善,来接姑娘前去团聚!余念娘淡淡一笑:“去又如何?还不是寄人篱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首富

    首富

    本书描写的是一群传说中的人们。他们都是各在自国家中最富有的那个人,那个被神话笼罩,被颂歌环绕,被嫉妒淹没的人。本书将还原他们的创业历程,致富秘诀和神秘生活。同时还将告诉你,这些首富,其实都是一个个可以被逼近和超越的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天枢

    天枢

    如果说上帝创造了人间,那么是谁创造了上帝? 阿蒙站在古老的神像遗迹前,听一位老者对过往的行人讲述久远的阿蒙神传说。没有人知道,这默默无语的年轻人就是阿蒙,眼前倒卧沙丘中残缺不全的遗迹,曾是供奉他的神像。 这宏伟的神像,在漫长的历代战乱中饱受摧残,争杀的人们都宣称这为了信仰他,他在人间已有很多名字——阿蒙、阿罗诃、弥赛亚、摩柯末德……。 今天的人们或已忘却,人间曾有一位叫阿蒙的少年。 —— 本人已在起点中文网连载完成《神游》、《鬼股》、《人欲》、《灵山》、《地师》五部长篇,信誉保证,稳定更新、完美全本,敬请广大书友放心阅读。
  • 读禅有智慧

    读禅有智慧

    《读禅有智慧》一书构思独特,行文流畅。本书从禅宗的小故事入手,深入浅出,把深奥的禅理讲得通俗易懂,适合每一个读者,特别是对禅宗没有接触过的初学者。作者又是匠心别具,结合深奥的高僧禅诗,使得行文上更具魅力,在阅读的美感上更上一层楼。
  • 仙剑归来:萌神逗邪仙

    仙剑归来:萌神逗邪仙

    身为天神的她,是叱咤人、神、魔的“三界魔刹”,却为了一个狗屁七世赌约,重入轮回。各路妖魔欺她凡人一枚,小三嘲笑她落难公主一个,想混口饭吃,连狗都欺负她。他是三界与五帝齐名的上古天神,却总出现在她的寻仙路上。强势恩宠下,她想要逃离,不料某人直接抓了回来“我的心没有门,既然你走了进来,就别想出去。”某女:那个,请问没有门,我是怎么进去的?某人;........呃
  • 限时离婚,二手女人不打折

    限时离婚,二手女人不打折

    挚爱和苦守,换来的是背叛和欺骗!在前夫的婚礼上,她携新欢出席,笑容灿烂的对新娘道:“能被人抢走的东西,向来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最狼狈不堪的一面总是被他看见,他毫不羞耻的开口:“我们俩一直狼狈为奸!”求婚时:他说:“嫁给我,我可以帮你打击那个背叛你的男人!”结婚时:他说:“放心把你交给我,我保证不会背叛我们的婚姻!”事业折翼时:他说:“狼是狈永远的前腿,我会让你搭一辈子的肩!”众叛亲离时:他说:“别怕,我会一直守在你的身边!”......后来,当她知道他娶她并不如他所说的那般简单,她才终于明白——她跟沈致远哪里算得上是夫妻?其实连朋友都不是,只不过是各取所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