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700000003

第3章 魏晋赋概述(3)

将视野转向劳动人民和下层文人的是束皙。他的《贫家赋》是对自己家中过去生活的回忆。“还趋床而无被,手狂攘而妄牵。何长夜之难晓,心咨嗟以怨天。”“煮黄当之草莱,作汪洋之羹。釜迟钝而难沸,薪郁绌而不然。”描写都极生动。其《劝农赋》很像白居易的新乐府,揭露官吏借劝农大吃大喝的丑态,短小紧凑,辛辣诙谐。其《饼赋》《近游赋》及《读书赋》亦属此类。这在赋的创作题材上是一个有意义的开拓,在风格上也丰富了当时的赋坛。

西晋时赋家有意识地吸收诗歌创作的经验,使赋的描写和抒情手段更加丰富。从结构到语言,都体现了汉魏时代按逻辑顺序和自然顺序安排的方式逐渐转向由心理变化规律和艺术表现规律的支配。作家在揭示心理活动方面作出了深入探索。在这方面取得较大成绩的是潘岳。

潘岳的《悼亡赋》是悼念亡妻的,其表现的沉痛悲切、感人之深,后代之作,几无其匹。其《怀旧赋》思念已故的岳父杨肇及肇子杨潭,也是触景而发,一往情深。赋的前一部分已造出一个凄清寒怆的意境,虽直接抒情的句子不多,但怀念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其《寡妇赋》比此前曹丕等人之作更为感人。《秋兴赋》通过庭树、劲风、寒蝉、归雁、月光、清露、蟋蟀、流萤等描写秋景、秋色、秋气,又借以表现作者的心境,从容描写,层层引入情境之中。他的《西征赋》《射雉赋》《闲居赋》及咏物的《笙赋》等,也是气韵生动,文情并茂。潘岳今存赋二十馀篇(包括残篇残句),《昭明文选》录其九篇,为《文选》中录赋最多的作家。由此可见萧统和当时一些人对他的赋的评价。《文心雕龙·才略》云:“潘岳敏给,辞自和畅,钟美于《西征》,贾馀于哀诔,非自外也。”发自内心而“非自外”,正道出潘岳赋作的特征,也道出当时赋家较普遍追求的目标。“感时而骋思,睹物而兴辞”潘尼《安石榴赋序》,见《艺文类聚》卷八六,收入严可均《全晋文》卷九四。,本是人们心理活动、情绪变化的规律,在当时已被看作抒情赋表现情感情绪的重要手段。可见当时赋家对情感、对人的心理变化的体验和分析归纳,以及作品应如何表现它,在认识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当然,由于赋的传统风格和传统表现手段的影响,以及一些作家对语言技巧的过分追求,有的作品忽略了辞以达意、辞以传情的本质,出现了“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文心雕龙·诠赋》)的倾向。著名的赋家中,陆机在这方面显得比较突出一些。

东汉中期一些人用赋的形式表示对于定都问题的看法,西晋时一些人则利用赋表示对处世态度的不同看法。张华的《鹪鹩赋》表现“不怀宝以贾害,不饰表以招累”的安分远祸的思想。后来傅咸写《仪凤赋》,贾彪写《大鹏赋》,对张华所表现不以为然,自出机杼、别发宏论。陆云《逸民箴》云:“余昔为《逸民赋》,大将军掾何道彦,大府之俊才也,作《反逸民赋》,盛称官人之美,宠禄之华靡,伟名位之大宝,斐然其可观也。”陆云《逸民箴》,见严可均《全晋文》卷一〇四。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同题共作与和作的情况在西晋也常有,如孙承作《嘉遁赋》,陆机作《应嘉赋》,其序云:“友人有作《嘉遁赋》与余者,作赋应之,号曰《应嘉》云。”这也可以看出是讨论问题或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反映了辞赋创作风气之活跃和赋的功用的拓展。

西晋是辞赋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赋的特征是内容的情感化和语言的美化。左思《三都赋》是最突出的例子由于篇幅所限,本书只选录了《三都赋》中艺术成就较高的《蜀都赋》……左思在该赋《序》中对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京都赋中任意夸饰,“虚而无纪”的做法提出批评,认为“发言为诗者,咏其所志也;升高能赋者,颂其所见也。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左思理解“诗言志”的“志”为标记,是错的;但他认为赋应依据事实,给人以真实感,则是对的。当然,体物贵乎传神,抒情贵乎感染,这同征实不完全一致,左思尚未悟及此,故其《三都赋》在艺术上的成就不是很高。但就汉代骋辞大赋而言,左思的意见是对的。左思的《白发赋》由于自己亲身感受到世族门阀制度的压迫,发自内心,写作上没有框框,一吐为快,虽篇幅不长,而流波婉转,构思又新奇,为真正有特色、有真情的佳作。但他未能从这当中总结出作赋的道理。可见一个作家在理论同实践之间常有一定距离。但左思创作《三都赋》的动机和赋中所体现的创作思想,说明了西晋赋家在艺术上的努力追求和多方面探索。

陆机的《文赋》对文学创作中作家心理、构思过程等作了描述,对作家的阅历、思想感情在创作中的作用也有所论述。作者有意识地追求文学的形式美,“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这些都成了作家不断追求的目标。可以说,左思和陆机在新的历史阶段上,从不同的方面总结了赋创作的经验。

西晋赋家绝大部分在永康元年(300)至永嘉五年(311)这十二年间死于八王之乱,具体有张华、潘岳、石崇、欧阳建、左思、陆机、陆云、束皙、嵇含、曹摅、张载、张协、江统、阮修、庾敳、挚虞、潘尼等。建安末年的瘟疫使建安七子所馀皆殒,其后一二年繁钦、杨修也或死或被诛,但曹氏兄弟、吴质等作家尚在,而且三曹、七子所造成的创作氛围、文化基础尚在。而晋王朝南迁(316)之后,一方面作家队伍突然中断,一方面十多年惊心动魄的政治变故使作家心有余悸,而南渡之后又接连有王敦之叛、孙峻之乱、桓温、桓玄父子的阴谋篡位等事件,使郭璞等文人送命,故文人的风气骤变,都以高谈玄虚、漠不关心政治为处世准则。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说,文学也就是人学,是社会生活的画面和人的心灵史。为文之士耳不闻是非,眼不见人情,心如死灰,怎能写出感人的作品?所以东晋赋作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同西晋相比。

郭璞生于东西晋之间,是东晋赋家中唯一具有西晋赋风的一位。其作品具有充沛的内容和感情,又注重文采。他在王导幕府之时,积极协助王导建立东晋王朝,为了消除南北士族的疑虑,坚定中兴晋室的信心而创作了《江赋》。作品以长江为主线,因水及山,极夸长江天险之利与沿江物产之富饶,汪洋恣肆,波澜壮阔。《晋书》本传言“其辞甚美,为世所称”,《文心雕龙·诠赋》列为“魏晋之赋首”,不为无据。其《南都赋》写元帝即位祀天地大典,表现出一种兴盛景象,可惜已残。此皆中兴赋之名作。其《登百尺楼赋》反映了西晋末年的动乱,《流寓赋》为动乱中迁徙之作,《蜜蜂赋》《蚍蜉赋》大约作于八王之乱初期,或感时念乱,指切时事,对西晋末年君主的昏庸和王室的内乱予以揭露;或借物寓意,忧国图存,带有深沉的感慨。

《晋书·文苑传》称为“中兴之秀”的庾阐,与郭璞同为东晋存赋最多的赋家。其《海赋》同木华《海赋》比,失去了骋辞大赋铺排堆砌的特征,为短章小制,但意境开阔,很有气势,有些句子也颇有诗意,如“映晓云而色暗,照落景而俱红”等。其《涉江赋》写黄昏时乘船江行,亦颇有意境;其中又寄托理意,启后来以赋山水论玄理之风气。《扬都赋》为鸿篇巨制,但首尾俱缺。今存《闲居赋》《狭室赋》《藏钩赋》《浮查赋》有的是摘录,可以看出俱寓退居避世、清虚无为的思想;其风格飘逸,语言整饬中时见变化,有《庄子》文章之风格。

东晋赋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山水赋的兴起。敏泽先生《中国美学思想史》中说:“魏晋时期,随着精神领域的老庄之风的盛行,以及物质领域的大庄园的兴起,山水自然之美终于成为人的自觉的审美对象。”敏泽《中国思想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499页。《世说新语》中有关文人欣赏赞美山川林壑之美的记载很多。因为赋是以“体物”为特长的,故其描写山水早于诗歌。从整个辞赋发展史来说,屈原《涉江》中有较集中的山水描写,而东晋真正山水赋的产生,也早于诗。东晋这类作品多在末尾带一点玄学的味道,好像是由于山水而悟玄理。但描写总是以山水为主。孙绰在当时文名甚高,其诗钟嵘以为“平典似道德论”。今存赋三篇,唯《游天台山赋》为完篇。此赋作者依游览路线从容写去,读者由作者眼中所见看山,其中不乏生动描写,开后来游记的法门。因为全篇由作者所见写山,故引发出一些玄想,也较自然。赋中所表现的超脱怡淡的风格,在当时是有代表性的。

《文心雕龙》之《时序》《才略》中提到的九位东晋作家,郭璞、孙绰而外,袁宏、孙盛、温峤、殷仲文均只存一二篇赋之残句袁宏有《袒酣赋》,残句见《北堂书钞》卷一〇七,《全晋文》失收。,庾亮、谢琨、干宝则无一篇赋作传世。刘勰评当时之作“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文心雕龙·时序》),则大量恬淡无味的赋作被历史所淘汰,为必然之事。有几个地位文名都不甚高,创作并不入流的作家留下几篇赋秋之作,倒可供一读。这就是苏彦的《秋夜长》、何瑾的《悲秋夜》、谌方生的《秋夜赋》、谢琨的《秋夜长》。是否同时之作不得而知,但都用楚辞句式(有的不带“兮”字),抒情味浓厚,同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一起代表了骚体赋在东晋的成就。

陶渊明为东晋辞赋史写了光辉的末页。他的《闲情赋》仿张衡《定情赋》、蔡邕《静情赋》而作,带有民歌连续比喻的特征,想象丰富,对所描写女性蕴含着很深的爱慕之情。另外,他的赋在总体上感情平淡的同时,也有《感士不遇赋》这样愤激的作品。该赋悲愤处有似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带有强烈的批判性,这在东晋赋中极为罕见。

十六国的北方,虽然赋作者不少,作品的数量也不少,但经长期战乱,所存唯西凉李暠的《述志赋》一篇。该赋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襟怀与志向,希慕古之贤俊,渴望求得人才,流露出安定天下的愿望,真情充沛,气魄宏大,在东晋辞赋中无其匹。

纵观魏晋时代赋作,建安时期曹操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希望在扫荡群雄、安定天下中建功立业的文人,这些人又在战乱中目睹遍地疮痍,亲闻哀哭之声,自身也经历了很多磨难,再则由于曹操主张行文通脱直率、抒发性情,故不少作品基调苍凉,透露着追求功名、荡平天下的雄心,也产生了一些深刻反映现实、真情流露、感情充沛的作品。从曹丕代魏前后开始,曹魏集团的第二代中心人物曹丕引导士人着意于以文章立身,也即在古人所讲“立德、立功、立言”中追求“立言”,以“立言”维护曹魏天下的安定,并进而追求天下一统。所以,虽然自此之后赋作缺乏了建安风骨,但也确实在赋的题材的开拓、构思和表现的新奇、语言的华丽和工稳方面作出了较大的努力,也产生了一些内容、思想与艺术水平结合很好的赋作。曹植由于其特殊的经历,在这方面取得了最高的成就。晋之代魏,同于魏之代汉,西晋之时同魏黄初以后的创作环境也相近。唯曹丕称帝以后北方的作家全是曹魏集团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培育和扶植起来的,汉皇室在桓、灵之后早已失去了支持的力量;而司马氏称帝,却是端了现成碗,所以不能不采取高压的手段,魏宗室及与之关系密切的人在立场和情感转变中遭受痛苦,又无法表达。所以,从魏晋之际开始,士人中兴起了虚无高蹈的玄学思想,除个别作家外,作品也朝着高谈玄虚的方面转变。至东晋之时,诗也向摹山范水、寄寓玄理的方面发展,至晋末才出现了陶渊明,在继承了此前二百年来辞赋创作艺术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在创作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以前一些学者认为魏晋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并将此作为魏晋赋取得突出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合于中国文学发展的实际的,但也不能低估这一阶段中的文学包括赋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这样说:如果说汉代是赋独霸天下的时代,那么魏晋时代是赋在艺术上进行探索和向抒情化转变的时代;虽然从发展过程来说东晋时留下的东西很少,与前后相比,形成马鞍形,但陶渊明赋作所取得的成就,就足以说明这个阶段中艺术上积累的成果。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
  • 异能穿越之旅:驭妖皇妃

    异能穿越之旅:驭妖皇妃

    她堂堂鬼差竟然穿越了,还穿成了个半死不活的小女孩,于是装着木乃伊去吓吓人,偶尔还调戏调戏美人师父。“师父说,骗人的人生儿子,儿子喜欢男人,生女儿,女儿喜欢女人。”“知道吗?当哥哥的要照顾妹妹,妹妹说的话就是对的,妹妹做什么都要帮着,妹妹开心你就开心,妹妹伤心你要哄,要觉得妹妹世间最漂亮,最可爱。”六岁的腹黑小女孩,天然呆的师父,更腹黑的银面师兄,还有一个可爱乖巧的干哥哥,风云派中最怪异的一门。其实小女孩没关系,丑也没关系,她只是想找回去的路,可偏偏被牵引进了燕南国的纷乱之中。她是诸葛家不为人知的七小姐,被人叫丑娃,被人叫怪物,被人欺负。可当她变成了她,那么以为她还是这么好欺负的吗?被欺负了,她就欺负回来。珍珠蒙尘,凤凰落难,只是终有一日,光华四射,凤飞于天。============================================正版简介:第七大陆有很多传说,关于它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种传说。极东之地的千里妖红,极南之地的不灭火海,极西之地的万里黄沙,极北之地的常年飘雪。这都不是寻常人能入。她穿越而来,她最恣意,她最无赖,她最腹黑,她以为一切都不过是场意外,却没想到这或许便是命运。大陆的传说,诸国的命运,两个时空的牵连,当她相信如此是命运所归之时,却又发现自己也不过只是被牵扯进了一场恩怨情仇之中。解开千万年的传说,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背叛,只是在这一片动乱之中,始终有人握着她的手不离不弃。那么,或许别的都没有那么重要了。
  • 一舞倾人城

    一舞倾人城

    她,只因身上存有对前世的记忆,从小就远离繁华被送入清静的寺庙。原以为20岁过后便可以回归幸福,却不料被阴错阳差的带到了另一个世界,还莫名的绞入仇恨和争夺帝位的阴谋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底牌将启:短篇悬疑小说集

    底牌将启:短篇悬疑小说集

    汇集近二十本推理悬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疑点重重的布局中背后的凶手究竟是谁?更贴近真实的体验,你就是下一个福尔摩斯,来和我玩一场推理游戏,挑战作者极限埋伏!
  •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的人生事业,因为介入政治集团而起,也因为自己所在集团的不得势而迅速衰落。这也正是封建官商所受到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对胡雪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胡雪岩所在的年代是封建社会,没有民主集中制,也没有合理的政策保护商人的利益。正因为“当官”的说了算,故此商要和官拉上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智”,才会让生意有保障,才有可能实现赚取利润这一从商的基本原则。胡雪岩和官拉上关系,必须给官一些“糖衣炮弹”,阅读此书,应从正面吸取营养,学其精华,去其糟粕。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家庭常见病饮食疗法小处方

    家庭常见病饮食疗法小处方

    在《家庭常见病饮食疗法小处方》一书中,编者搜集整理了百余种日常生活常见病症的滋补、治疗小方剂,以便于读者使用。这些方法大都是从传统医药典籍中间摘选出来的,其中也有一部分为中医临床常用药方,对一些常见病和慢性病有不错的疗效,而且无毒副作用。在摘选这些药方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尽量避免有把握不准的地方,但还是请读者在实际使用时,最好能征求一下医师的意见。另外,还应特别强调的是,对急重病症,这种方法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在医师指导下作为辅助疗法,所以此类患者必须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贻误治病良机。
  •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叶君主编的《假设与求证(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胡适先生将实证主义从美国引入中国,井提出了“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基本方法,对科学研究有晕大的指导意义。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孙子兵法》又名《孙子》《吴孙子兵法》,相传为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该书总结春秋时期作战经验,揭示战争规律,对战争意义、治军方略、战略战术等多有创见,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我国最早且最有价值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经”、“百代谈兵之祖”。《三十六计》约成书于明清之际,作者佚名。全书按六计并为一套,共分六套。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