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400000010

第10章 乾隆嘉庆之际诗学(3)

对当时诗人,洪亮吉议论尤多,每推重有独创者。他说:“昆明钱侍御澧,为当代第一流人,即以诗而论,亦不作第二流想。五言如‘寒渚一孤雁,烟离五母鸡’,‘风连巫峡动,烟入洞庭宽’;七言如‘夜不分明花气冷,春将狼藉雨声多’,‘晓帘才卷燕交久,午睡欲终蝉一吟’,‘拆皆成字蒸新麦,望即生津饤小梅’,‘门接山光来异县,墙分花气与芳邻’,皆戛戛独造。”(《北江诗话》卷一)“赵州师道南,今望江令师范之子也,生有异才,年未三十卒,其遗诗名《天愚集》,颇有新意,五言如‘海霞明雁路,松日照僧衣’,‘一庭如野阔,双鹤并人长’,均系未经人道者。”(《北江诗话》卷四)“作诗造句难,造字更难,若造境、造意,则非大家不能,近日顺德黎明经简,颇善此长,惜年甫四十而卒,然所存诸诗,尚足以俾倪一世。”(《北江诗话》卷三)洪亮吉又说:“菜花诗始于张瀚‘黄花如散金’,太白所云‘张瀚黄花句’也。近人菜花诗又有‘花枝不上美人头’句,余独以为不然。曾反其意作一诗曰:‘摘得菜花何处用,嫩黄先衬玉搔头。’亦明此花之可以上美人头耳。客岁,又有句曰:‘深红不艳深黄艳,菜甲花开蝶四飞。’”(《北江诗话》卷一)“严侍读长明诗,致清远善,能借古人意境转进一层,记其在《秦中消寒四集》《同咏腊梅》句云‘几时过小雪,一树恰斜阳’,可云工巧,然生平不能造意、造句,是以尚难方驾古人。”(《北江诗话》卷四)

古代诗人多有幕府经历,有的人身处幕府仍能独创,有的人则不免丧失创作个性。洪亮吉对前者非常推重,对后者则不以为然。他说:“杜工部之在严郑公之幕府也,所作诗与郑公不同。杜牧之之在牛奇章幕府也,所作诗与奇章公不同。欧阳文忠公之在钱思公幕府也,思公学西崑,而文忠则学杜。陆渭南之在范石湖幕府也,石湖主清新,而渭南则主沉郁。故能各自成家,并拔戟自成一队。即明沈明臣、徐渭之在胡梅林幕府,梅林虽不作诗,然二君亦皆能各极所长,虽督府严重,尚各有脱略仪检,不可一世之概。惟吾乡邵山人长蘅,初所作诗,既描摹盛唐,苦无独到,及一入宋商丘幕府,则又一步一趋,不能守其故我矣。人或以其名重,尚艳而称之,吾以为其品既不及前修,则其诗亦更容论定也。”(《北江诗话》卷五)

三批评袁枚、翁方纲

洪亮吉对明前后七子,特别是清初以来诗学多有批评。他说:“明李空同、李于鳞辈,一字一句,必规模汉魏、三唐,甚至有窜易古人诗文一二十字,即名为己作者。”(《北江诗话》卷二)“王文简用杜诗‘意象惨淡经营中’而必改末一字为‘成’字,非凑韵则直欲掩其迹耳。点金成铁,其能为文简解乎!”(《北江诗话》卷四)“王新城尚书作《声调谱》,然尚书生平所作七言歌行,实受声调之累。”“王文简之诗……则拘拘于格律之失也。”(《北江诗话》卷二)“乾隆中叶沈尚书德潜以诗名天下,专以唐开元、天宝为宗,从之游者皆摩取声调,讲求格律而真意渐漓。”(《西溪渔隐诗序》)“文悫则专主体裁,而性情反置不言。”(《读雪山房唐诗选序》)“近青浦王侍郎昶有《湖海诗传》之选,形成寄余……侍郎诗派出于长州沈宗伯德潜,故所选诗,一以声调格律为准。”(《北江诗话》卷一)“王文简之学古人也,略得其神,而不能遗貌。沈文悫之学古人也,全师其貌,而先已遗神。”(《北江诗话》卷四)

袁枚和翁方纲虽然诗学主张有很大的差异,但对明七子以来的诗学都有批评,看法似乎比较接近。这大概是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洪亮吉的批评和袁枚、翁方纲的看法大致相同。洪亮吉讲性、情、趣,讲独创,曾是袁枚的主张;讲学识,似乎和翁方纲不无接近之处。但是,洪亮吉对袁、翁都有批评。

批评袁枚,有诗说“游戏诗应归苦海”,下注“袁大令枚”(《道中无事偶作论诗截句》)。又说:“诗固忌拙,然亦不可太巧,近日袁大令枚《随园诗集》,颇犯此病。”(《北江诗话》卷一)“袁大令枚诗,如通天神狐,醉即露尾。”(《北江诗话》卷一)“‘若使风情老无分,夕阳不会照桃花’,袁大令枚诗也……到老风情不衰,于此可见。”(《北江诗话》卷一)“商太守盘诗似胜于袁大令枚,以新警而不佻也。”(《北江诗话》卷二)“袁大令枚,自作《生挽》诗,虽极旷达,然尚不及豸青山人李锴二语,盖其胸次之高,悟道之早,又非大令所能及。其句云:‘定知无物还天地,何不将身占水云?’”(《北江诗话》卷四)洪亮吉又说:“近时士大夫,颇留意饮馔,然余谓,必不得已,《酒谱》为上,《茶经》次之,至一肴一味皆有食单,斯最下耳。”(《北江诗话》卷一)也是指袁枚。他又说:“河豚以江阴为第一,鲥鱼以采石矶为第一,刀鲫以江宁栖霞港为第一。余《七招》中所云‘牛渚银鳞,晴江石华,味或华而不清,质或清而不华,藐江乡之风味,首之足夸’是也。”(《北江诗话》卷一)“果以哈密瓜为上,即古之敦煌瓜也。然必届时至其地食乃佳。若贡京师者,则皆预摘,色香味多未全,非其至也。其次则绥桃、哀梨,又次则洞庭之杨梅、闽中之橘柚,又次则凉州之蒲桃、泉州之甘蔗、伊犁之苹果。若安石榴、广南荔枝,则实未尝至其地,俟再论定。鱼则海鱼为上,河鱼次之,江鱼次之,湖鱼又次之。寻常溪港之鱼,则味薄而腥矣。”(《北江诗话》卷一)也有理由是针对袁枚的。

洪亮吉批评翁方纲,有诗说:“只觉时流好尚偏,并将考证入诗篇。”(《道中无事偶作论诗截句》)显然是指翁方纲。他说:“翁阁学方纲诗,如博士解经,苦无心得。”(《北江诗话》卷一)又说:“误传翁阁学方纲卒,余亦有挽诗云:‘最喜客谈金石例,略嫌公少性情诗。’盖金石学为公专门,诗则时时欲入考证也。”(《北江诗话》卷一)洪亮吉多讲金石之事。他说:“余家藏古镜极多,海马、蒲桃至十余面,相传皆汉时物也。六朝镜亦四五,内有二面,形质极薄,而雕镂甚工,疑皆宫禁中所用殉葬。其一背面云:‘天上见长,心思君王。’一背铭云‘久不见,侍前稀;君行卒,我安归?’篆法工整,语亦凄艳。”(《北江诗话》卷四)“裴岑纪功碑在巴里坤南山顶关帝庙中,余本拟归日拓数十本以贻好古者,及归,乃取道于小南路不经此,遂无由拓取,迄今以为歉。至舍间金石,藏有此碑,尚系客西安时所购得。”(《北江诗话》卷一)也有理由认为是针对翁方纲的。

四重气尚奇

洪亮吉的诗学思想又是有其特点的。这首先是重气。“气”是勃郁充沛之内在的迸发。洪亮吉说:“至诗文之有真气者,秦汉以降,孔北海、刘越石以迄有唐李、杜、韩、高、岑诸人,其尤著也。”(《北江诗话》卷二)“李青莲之诗,佳处在不著纸;杜浣花之诗,佳处在透纸背;韩昌黎之诗,佳处在‘字向纸上皆轩昂’。”(《北江诗话》卷二)“中唐以后,小杜才识,亦非人所能及。文章则有经济,古近体诗则有气势。”(《北江诗话》卷二)其论同时人诗,亦重视“气”。他说:“管侍御世铭,……记其《汉茂陵》一律云:‘要使天骄詟汉旌,登台绝幕远横行。雄心晚为泉鸠悔,万命先因宛马轻。独摄衣冠容汲直,不留弓剑待苏卿。凄凉玉怨人间出,起告曾无同舍生。’神完气足。”(《北江诗话》卷一)对少“气”的诗人则颇多批评,他说:“近来浙中诗人,皆瓣香厉鹗《樊榭山房集》,然樊榭气局本小,又意取尖新,恐不克为诗坛初祖。”(《北江诗话》卷一)“余颇不喜吾乡邵山人长蘅诗,以其作意矜情,描头画角,而又无真性情与气也。”(《北江诗话》卷二)

所谓气,有时不容易和所谓格调分开。洪亮吉对格调说颇有批评,其所谓气实际上是性情的体现,真挚感人,不同于格调之肤阔。

洪亮吉又尚奇。他说:“昌黎《南山诗》,可云奇警极矣。而东野以二语敌之曰‘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宜昌黎之一生低首也,次则‘上天下天水,出地入地舟’,造语亦非他人所能到。”(《北江诗话》卷六)他认为,同时诗人“毕宫保沅诗,如洪河大川,沙砾杂出,而浑浑沦沦处,自与众流不同。平生所作,歌行最佳,次则七律。忆其《荆州水灾记事》云:‘劈空斧落得生门。’又云:‘人鬼黄泉争路没,蛟龙白日上城游。’真景亦可云奇景。”(《北江诗话》卷一)“吕司训星垣诗,好奇特,不就绳尺,曾用七阳全韵作‘柏梁体’见贻,多至三四百句,末二句云‘乾坤生材厚中央,前后万古不敢望’,颇极奇肆。……吕又有句云‘桃花离离暗妖庙’,又《题博浪椎图》云‘人间十日索不得,海上大啸波涛声’,盖好奇不肯作常语如此。”(《北江诗话》卷一)

洪亮吉对所谓“奇”颇有探讨。他认为,奇有入理者,有不入理者。他说:“诗之奇而入理者,其惟岑嘉州乎!如《游终南山》诗‘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东望紫阁云,西入白阁松’。余尝以乙巳春夏之际,独游南山紫、白二阁,遇急雨,回憩草堂寺,时原空如沸,山势欲颓,急雨劈门,怒雷奔谷,而后知岑之诗矣。又尝以己未冬杪,谪戍出关,祁连雪山,日在马首,又昼夜行戈壁中,沙石赫人,没及髁膝,而后知岑诗‘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之奇而实确也。”(《北江诗话》卷五)“李昌谷‘酒酣喝月使倒行’,语奇矣,而理解不足。若宋遗民郑所南‘翻海洗青天’之句,而理亦至足,遂为古今奇语之冠。”(《北江诗话》卷五)

洪亮吉认为,诗有时因句法而奇。他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如韩之《雉带箭》云‘将军大笑官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杜之《冬狩行》云‘草中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咸阳宫’,使上下句各倒转,则平率已甚,夫人能为之,不必韩杜矣。”(《北江诗话》卷二)

诗之气与诗人之气有关,是诗人才气的体现。洪亮吉重才气。他说:“近时长沙张进士九征,吾乡万进士应馨,才气皆风发泉涌。”(《北江诗话》卷二)作品之气,有时是奇气,洪亮吉说:“李明经御,字琴夫。诗有奇气,京口词人之冠也。尝见其《读战国策书后》九首之一云:‘解纷如解玉连环,一笑飘然东海还。世上共求天下士,不知东海在人间。”(《北江诗话》卷三)

五创作实践

洪亮吉的诗歌创作颇见气概。他早年多行旅唱酬之作。其《夜行宿迁道中》云:“荒原真厌马行迟,不定阴晴四月时。破闷怒雷分雨势,断崖高树丧风枝。”《四鼓行驿县道中》云:“夜气沉残月,天风动大星。未愁前路暗,不断此山青。”都颇有气势。洪亮吉亦多友朋唱酬之作。他与黄景仁情谊深笃,时称“洪黄”,有《与黄大景仁话旧》云:“壮志都从忧患移,别离如梦见犹疑。寻山踪迹谁还健,戴年文章尔独奇。尘海此时容小住,书仓终日坐长饥。朝来欲上燕台望,好觅天街瘦马骑。”可见豪气。他和四川诗人张问陶为同年进士,有《张同年将乞假归蜀醉后作两生行送之》云:“一生皇然开笑口,那著酒钱街上走。一生无聊想更奇,酒尽伏舐垆边泥。有时忽下床,有时忽出门。人来雪里衣尽白,疑是送酒柴桑人。幕天席地原无碍,十万人中两人醉。醉中分手亦不辞,泪坠黄公酒垆内。”更是满腔豪气。

洪亮吉亦写奇。他说:“沪渎城近海,士人为言,曾有蛟幻作人夜叩门者,故相戒夜不辟扉,余纪事有云:‘一楼四面窗,面面临旷野。老蛟能变人,时来吓居者。’即指此。”(《北江诗话》卷一)“伊犁地较西安已高八百一十里,见《元和郡县志》,故初一日即见新月,余纪事诗所云‘月朔新蟾已抱肩’也。”(《北江诗话》卷一)“汤泉以黄山硃砂泉为第一,久浴之实可延年益寿,骊山及昌平者次之,余则硫磺泉居多,水性酷烈,仅可以除风湿及疥癣之疾耳。余按试贵州,浴郭外汤泉诗云:‘半生莫谓尘劳惯,已试人间第七汤。’盖指黄山及临潼、盩厔、昌平州、和州、句容与石阡也。后遣戍伊犁,又浴汤泉一,近头台庐草沟。”(《北江诗话》卷一)“焦山后有松、寥二山,境极幽邃,鹰雕黿獭,遂各据其一。……余守风山后,曾久憩于此。偶得句云‘鹰同獭占东西岭,浪与人争出没舟’,荒寒奇险之景,或亦游焦山者所未及道耳。”(《北江诗话》卷三)

洪亮吉的诗尤有奇气。其《二月二十三日复与汪大上天桥饮醉歌》说:“著书不为千年计,直借陈编压奇气。出门不逐万古愁,聊上高阁开吟眸。天桥楼前一杯酒,昨日苦思今在手。我能饮,君能留,三十莫抱二十忧。识君二十年尚少,屈指十年君未老。眉痕鬓影未减青,一色绿衫同似草。盈楼饮客我独眠,未饮满掷青铜钱。座中谁识两少年,江南江北无一田。樽深酒热莫更催,头上一云红覆杯。休嫌饮尽众宾散,伴客时有春禽来。城门楼上春阳满,一鸟啭春声缓缓。城西山色影接天,极视惟愁日光短。今日白昼饮复胜,清宵吟百壶,虽尽意不尽。两客所喜皆同心,醉颜时红亦时白。一市围观不相识,颇说近来无此客。”(《卷葹阁诗》卷一)洪亮吉流戍伊犁,借边疆奇异风光一泻抑郁之气。其《伊犁纪事诗》之一云:“毕竟谁驱涧底龙,高低行雨忽无踪。危崖飞起千斗石,压倒南山合抱松。”更有《松树塘万松歌》云:“千峰万峰同一峰,峰尽削立无蒙茸。千松万松同一松,干悉直上无回容。一峰云青一峰白,青尚笼烟白凝雪。一松梢红一松墨,墨欲成霖迎赤日。无峰无松松必奇,无松无云云必飞。峰势南北松东西,松影向背云高低。有时一峰承一屋,屋下一松仍覆谷。天光云光四时绿,风声泉声一隅足。我疑瀚海黄河地脉通,何以戈壁千里非青葱?不尔地脉贡润合作天山松,松干怪底一一直透晨辰宫。好奇狂客忽至此,大笑一呼忘九死。看峰前行马蹄驶,欲到青松尽头上。”洪亮吉晚年曾自评其诗说:“仆诗如激湍峻岭,殊少回旋。”(《北江诗话》卷一)时人张维屏说,洪亮吉“未达以前名山胜游诗,多奇警……至万里荷戈,身历奇险,又复奇气喷溢”(《听松庐诗话》),符合实际情况。

六诗觇国家气运

洪亮吉重视诗和时代的关系。他说:“诗虽小道,然实足以觇国家气运之衰旺。即如五代晋时冯道奉使契丹,高祖宴之于禁中,及使回,道赋诗云:‘殿上一杯天子泣,门前双节国人嗟。’盖是时燕云十六州已割属契丹,国势奄奄,如日之垂暮,故虽宰相作诗,而气象衰飒如此。至宋则不然,太祖、太宗之世,宇内渐已削平,景物熙熙,已若日之初煦,故李昉《禁林春直》诗云:‘一院有花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稀。’又《昌陵挽诗》云:‘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何等气象!盖同一宰相也,而吐属不同如此。孰谓诗不随气运转移乎?”(《北江诗话》卷六)洪亮吉多讲东汉、六朝、唐末之文。他说:“西汉文章最盛,如邹、枚、马以迄渊、云等,班固不区分别为立传,此文章所以盛也。至范蔚宗始别作文苑传,而文章遂自东汉衰矣。”(《北江诗话》卷一)“邯郸淳《曹娥碑》见《古文苑》,文笔平实,不足以当‘黄绢幼妇,外孙虀臼’之誉也,蔡中郎《郭有道碑》自言‘临文无愧辞’,今读之绝无异人处,盖东汉文体之衰,此二篇又东汉之平平者。乃知向日盛传二碑,皆系耳食,为古人所欺耳。”(《北江诗话》卷二)“诗人爱用六朝,然能出新意者亦少,惟陈布衣毅《牛首山》诗极为警策,云:‘似愁人世兴亡速,不肯回头望六朝。’”(《北江诗话》卷二)“咏古诗,虽许翻新,然亦须略谙时势,方不贻后人口实。如唐末李昌符《绿珠咏》曰:‘谁遣当年堕楼死,无人巧笑破孙家。’意极新颖,然按《晋书》纪传,石崇被杀未久,赵王伦即败,秀亦同诛,不待绿珠之入而家已破矣。若崇肯遣绿珠,绿珠即从命以往,亦徒丧名节耳。诗人作诗,自当成人之美,如‘一代红颜为君尽’,何等气色!而昌符顾为此语,吾卜其非端人也。”(《北江诗话》卷一)“七律至唐末造,惟罗昭谏最感慨苍凉,沉郁顿挫,实可以远绍浣花,近俪玉溪。盖由其人品之高,见地之卓,迥非他人所及。”(《北江诗话》卷六)这中间,不能说没有时代感慨。

同类推荐
  •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我喜欢深夜的那种静谧,几乎听得见呼吸。我的许多话语这个时候就会汩汩涌出。有意思的是,因为这种习惯,我发现许多的雨和雪都是从深夜开始下起的。而别人要等到天亮以后,才明白这个世界在昨天夜里又发生了什么。这时我才发现,一个人对世界的触摸有多深!
  • 我问关公

    我问关公

    本文的主要内容为:为什么说关公“生在蒲州,长在解州”?、关公是怎样熟读《春秋》的?、关公是怎样到绛邑小华山求师学艺的?、南山上的三道狭谷是怎样形成的?等。
  • 幸存者

    幸存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之下长达76小时。他说他是幸运的,可以活下来,可以用写作抚慰受创的心灵,可是,那些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忍受着更加巨大的伤痛,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于是,他写下了这些文字,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 真情;献给所有地震遇难者与幸存者的宝贵记忆;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 难得的心思

    难得的心思

    桌子上放着一沓书稿,是同仁徐志良即将付梓的新闻评论集《难得的心思》。翻看书稿,不禁为志良感到高兴。为他的收获,更为他的耕耘。
  •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甲申岁末,山西作家组团赴韩国作一周游访。作家们平日或有闲暇,不乏聚会,难得有十数同志如此多日朝夕相处,结伴共同休闲。男士离家,群雄麇集;长夜漫漫,旅途遥遥;口欲耳欲驱使,不约而有同好。故卧榻两侧、车辆上下,人人献艺,各各卖弄本事。说故事、讲笑话,侃黄色段子、来文字游戏,竟成旅途一大节目。韩国风景秀丽,所谓赏心悦目;而有“说部”相伴,同行诸君益发乐甚。
热门推荐
  • 嫡妃带球萌萌哒

    嫡妃带球萌萌哒

    顶级女保镖穿越成落难嫡女,居然还未婚先孕,野外生子。赞!人生直接跳过婚恋这等麻烦事,不亦乐乎?所谓母子搭配,干活不累。二房夺走家产?不急,我们连本带利讨回来!外国太子寻仇?等着,娘俩再坑他一把!公主挡我女史仕途?很好,送你和亲塞外去,不谢!且看腹黑娘亲携手二货萌宝如何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玩转朝野,青云直上!咦……听说还有更麻烦的事。什么!孩子他爹就潜伏在身旁?儿子说,妈咪,你看这位大叔也萌萌哒,有木有?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马家寨

    马家寨

    天寿逼上北莽山落草成寇。抢钱粮。冯家串通地方驻军借剿匪之名血洗马家寨,渭北高原马家寨马冯两族素有积怨。马家后生马天寿垂涎冯家大户冯仁乾的小妾,莽撞冒犯引来杀身大祸,五百余乡民以血肉身躯勇护家园。,意气风发与冯家对峙,掳小妾,砸店铺,幸得永寿常医师金大先生拼力相救
  • 绝世商女:蛇蝎美人骨

    绝世商女:蛇蝎美人骨

    黑暗之中她破魂重生回到四年前,就去和毒蛇相伴吧”就彻底把她打入了绝望的枯井。无论身心都饱受煎熬,她的一生,面对这个她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在万蛇护航之下,一句“既然你心如蛇蝎,且看他与她如何在这风云变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抹柔情。变得剧毒无比,无人敢欺。,如有来世。她游刃有余的化解了一个个危机,扫过周围丝丝缠绕的毒蛇,笑看庶出的妹妹以及姨娘们演的一出出戏那一双深邃的眼眸,发誓:“今日你们喝了我的血,吃了我的肉,迷乱了众人,我真希望可以跟你们一样,那一身绝对的风华,都太过轻信于人。以至于最后葬身于蛇窝枯井,她缓缓伸出了双手,只为她而更加耀眼。”
  •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阿尔巴尼亚一家

    阿尔巴尼亚一家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最新社交礼仪实用手册

    最新社交礼仪实用手册

    礼仪与交际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二者相辅相成,没有明显的界限,这是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必要组成部分。年轻人学习社交礼仪,可以强化修养、塑造形象。在人际交往中,有道德才能高尚,讲礼仪才能文明;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要彬彬有礼,只有这样才容易与人沟通,树立自己的形象。总之,要想在为人处事左右逢源、事事顺达必须谨记:学礼、知礼、守礼、讲礼,做任何事都要把礼字摆在前,俗话说得好:“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仪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较凌乱,为了能在日常生活中系统的掌握各种礼仪,本书从商务、职场、交际、生活、仪态、服务、涉外、家庭八个方面礼仪进行详细归纳总结,便于读者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