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300000009

第9章 庄存与的《春秋公羊》学(4)

《易》则贯穿群经,虽旁涉天官、分野、气侯,而非如诸儒之专衍术数,比附史事耶;《春秋》则主《公羊》、董子,略采《左氏》、《穀梁氏》及宋元诸儒之说,而非如何邵公所讥背经任意,反传违戾也;《尚书》则不分今古文异同,而剖析疑义,深得夫子序《书》、孟子论世之意;《诗》则详于变雅,发挥大义,多可陈之讲筵;《周官》则博考载籍有道术之文,为之补其亡阙,多可取法致用;《乐》则谱其声,论其理,可补古乐之阙;《四书说》敷畅本旨,可作考亭诤友,而非如姚江王氏、萧山毛氏之自辟门户,轻肆诋诘也。(阮元:《庄方耕宗伯经说序》,《味经斋遗书》卷首。)

阮元这两段话分别从总体特征与具体著作两个方面,对庄存与的经学做出了说明。他强调了庄存与经学所具有的二个特点,一是以六经为宗,不守门户,贯穿群经,博采群籍,超越汉宋,不分今古文;二是专明微言大义,其发挥深得孔子、孟子之意,而所言多可陈之讲筵,取法致用。

对于阮元所说庄存与以微言大义为宗的观点,应该有所辨析。所谓微言大义既可笼统为说,也可以分开来说。笼统为说指的是经学所言的义理,以与经学的文字名物相区别;分开来说,微言与大义又是有区别的。皮锡瑞说:“《春秋》有大义,有微言。所谓大义者,诛讨乱贼,以戒后世是也;所谓微言者,改制立法,以致太平是也。”(皮锡瑞:《春秋通论》,《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82年,第1页。)大义就是君臣上下的等级之分,即儒学所说的政治伦理原则;而微言则是《公羊》学所说的素王改制说,即以三科九旨为内容的孔子改制说。故皮氏接着说:“孔子惧弑君弑父,而作《春秋》,《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是《春秋》大义;天子之事,知我罪我,其义窃取,是《春秋》微言。”大义可以公开大肆宣扬,微言则隐寓于《春秋》的文字里,不可公开宣讲。所以,皮锡瑞又说:“大义显而易见,微言隐而难明。”(皮锡瑞:《春秋通论》,《经学通论》,第2页。)在庄存与的著作中,既有对大义的阐发,也有对微言的论说,如庄存与讲孔子改制说:“《春秋》应天,受命作制,孟子舆有言,天子之事,以托王法,鲁无愒焉;以治万世,汉曷观焉”(庄存与:《春秋正辞·奉天辞第一》卷一,《清经解·续清经解》,凤凰出版社,2005年。)。但是,微言与大义在庄存与的经学中是具有不同地位的。在庄存与的经学中,大义是根本,是中心,是宗旨,而微言只是大义成立的依凭。庄存与对于微言主要是引已有之说以为说,而绝少他自己的发挥;相反,他对大义则处处阐发,竭尽发挥之能事。因此,阮元说庄存与的经学虽然讲微言大义,其实是以大义为主,实际上可以用以“六经为宗,不守门户;专明大义,以求致用”这两大特点来归纳其经学特色。考察庄存与的经学,可以看出阮元的归纳是合理的。

庄存与经学的这两大特点正好与乾隆时期的汉学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董士锡说:“方乾隆时,学者莫不由《说文》、《尔雅》入,醰深于汉经师之言,而无涃以游杂,其门人为之,莫不以门户自守,深疾宋以后之空言。固其艺精,抑示术峻。”(董士锡:《易说序》,《味经斋遗书》卷首,《味经斋遗书》,清光绪八年。)当时的汉学家无不以《说文》、《尔雅》为据,以东汉的贾马许郑为宗,固守东汉之学;而庄存与于《春秋》三传却以西汉盛行的《公羊春秋》为主,并对六经、四书皆有所研究,且皆有所论著。他论学不仅取汉学家之说,而且也取宋学家之说;既取今文经学之说,又取古文经学甚至是伪古文经学之说。不分今古文经学,不分汉学与宋学,不分陆王与陈朱,并不是说庄存与对历史上的经学都是毫无保留地一概吸收。相反,庄存与对历史上的经学派别更多的是批评。他对一切经学派别既有所取,又有所批评,经学历史上的今古之争、汉宋之别等一切门户之分,在他那里都荡然无存。而无论是他对历史上的经学派别的肯定还是批评,都是以是否合于圣人之道为判定标准的。

在对以往经学的取舍中,庄存与主要对七十子、孟子与两汉经学多有肯定。他说:

(孔子)据鲁史以作《春秋》未尝不审其本末,而以已意约文立意者。删《诗》序《书》,其所论著详矣。见于《孟子》,则若汤事葛、太王事獯鬻、尧舜授受、禹益辟位,其文尽出孔氏。伏生《尚书大传》、大小《戴记》皆出孔氏;贾谊、董仲舒所著及《盐铁论》贤良文学所称引、《白虎通德论》多三代遗言;毛公《诗》、何休《公羊传》,学有三代礼可考,无不自七十子所传。(庄存与:《四书说》,光绪八年阳湖庄氏藏本,第69-70页。)

由此可以清楚看出,庄存与对于孔子之后这些人的肯定,乃是因为他们或得圣人之论,或得三代遗言、三代之礼,就是说他们都有合于圣人之道的地方。

而庄存与对历史上各种经学派别的严厉批评,也是以此为标准的:

大体不存,经文不玩,而日竞于“繁言碎辞”,末师口说,拟而僭者有之,更定其篇章,变乱其诂训,改读其书名,侮慢自贤而告天下曰:此圣人之糟粕也。圣人复生,亦无以难之。(庄存与:《四书说》,第47页。)

在这段话中,包含着对历史上的主要经学派别的批评。“繁言碎辞”本指汉代的经学中那些只知道解说经典文字,却不知其大义的章句之儒,而清代的汉学也有此弊,所以,实际上包含着汉代古文经学与清代汉学;“末师口说”则是对汉代今文经学流弊的批评,汉代有人曾指责今文经学的《公羊传》非载籍之典,而是口说流传,不足为信;“拟经而僭之”则指汉代扬雄的仿《周易》、《论语》著《太玄》、《法言》,隋代的王通仿《春秋》著《元经》等拟经之作;“更定其篇章,变乱其诂训,改读其书名”,甚至以为六经是“圣人之糟粕”等,则指魏晋、宋代以后的经学家对六经的主观肆意解说及其疑经改经之风。在庄存与看来,虽然他们中许多人自诩得圣人之道的精华,其实都不足为据。历史上的经学家不仅没有加以正确地阐明,反而多对圣人之道有所蒙蔽。所以,庄存与对历史上的经学派别尤其是主要代表人物,如汉学的偶像郑玄、宋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皆有所批评。他曾有一段批评历史上经学的话:

新声代变,古乐所以亡;新说代兴,古经不几于丧乎!虽然,孔子曰:天之未丧斯文也,则凡汉季、魏晋、唐元和以后文士,宋进士科出身人,其好为新说者,亦如孔子之六艺何……彼非圣人而作经,若扬子云、王仲淹,妄人也;新说自郑康成始,莫巧于魏晋人。《五经正义》所笃信,实非《儒林传》诸老先生古义也。若《正义》之变为新经,萌芽于元和,波涛于北宋熙、丰、元祐。大抵南人倡之,北人从而和之,卒成于南宋孝、光、宁之世。朱子之学,宋之郑公也,皆非七十子所受之大义,况微言乎?(庄存与:《四书说》,第48-50页。)

在清代以前,经学主要有汉代经学与宋代经学两大派别。郑玄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则代表着宋代经学的最高成就,这里在批评扬雄、王通与魏晋经学家之外,重点批评郑玄与朱熹,以为宋代的朱熹就是汉代的郑玄,一个是破坏经学微言大义的“新说”的创始人,一个是完成者,这无疑带有否定清代以前一切经学的意义。接着庄存与还指责“新说”的“七失”:

综而论之,新说再兴,其失有七焉:删乱古今,一也;私易故训,二也;分文析字,三也;援其所不及,烦其所不知,四也;圣人罕言,今童子能言之,五也;自谓笃信圣人,而实疑谤圣人者之说,六也;自谓推原天命,而实则命于天者之辞,七也。凡此七失,皆在新说中。(庄存与:《四书说》,第50页。)

所谓“七失”,归结起来就是用各种异端邪说或是个人私意来变乱圣人之道,危害经学的纯正性。庄存与用所谓“新说"指代自汉以后以郑玄、朱熹为代表的各种经学,指斥其有“七失”,实为晚清经学中廖平、康有为以“新学伪经”之名,否定古文经学的滥觞。

无论是庄存与对七十子之学的肯定,还是对所谓“新说”的各种经学派别的批评,其中都贯穿着对圣人之道的追求。庄存与认为圣人之道存在于六经之中,所以,他对各种经学派别的超越,最终都要归结到以六经为宗,他说:

《诗》、《书》、《礼》、《乐》,文王、周公之《易》,孔子之《春秋》,宗庙百官具在……圣人往矣,舍六艺则不可得见圣人矣。六艺在是,尽古今天下能言者且难为言,而况明经、学究、进士出身之人乎?(庄存与:《四书说》,第47页。)

孔子去世后,圣人之道就只存在于六经中。舍六经,就无从见圣人之道。而六经中的圣人之道是不可穷尽的,人们只能究其“大体”。尤其是六经中的圣人之道经过历代各种“新说”的破坏,其真义多已模糊不清。那么,如何从六经以求圣人之道呢?他说:

六艺之文,正名为先。自分文析字,繁言碎辞日以益滋,圣人大训若存若亡。道不足而强言,似是而非;习以为常,而不知其倍;以过言谓己当然,而不知其诬;近古之言不合于六艺者,不可胜正,必以六艺正之,以六艺之名,正天下之析言乱名者。(庄存与:《四书说》,第75页。)

孔子讲正名,是要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名,正天下礼崩乐坏之实,使社会秩序合于礼的规范。庄存与讲正名,是要用六经之名,来矫正历史上一切“不合于六艺者”的理论,使经学所言完全合于六经的圣人之道。他主张经学一定要“治孔子之六艺,守孔子之训”。(庄存与:《系辞传论》,光绪八年,阳湖庄氏藏本,第48页。)他的不守门户,以六经为宗,带有超越历史上的一切经学派别,回复到孔子与六经原典的意义。

而六经有文字与义理之分。是重六经的文字,还是义理,不仅体现各经学派别对六经的不同认识与价值取向,也表现了他们各自治学方法的不同。在庄存与看来,学习六经应该重视的是其中的义理,因为圣人之道就体现于经典的义理中。所以,他在其经学著作中都是以明圣人之道的大义为中心。他之所以一再地批评历代经学,指斥“分文析字”对圣人之道的危害,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龚自珍说:

大儒庄君,讳存与,江南武进人也。幼诵六经,尤长于《书》……传山右阎氏之绪学,求二帝三王之微言大指,闵秦火之郁伊,悼孔泽之不完具,悲汉学官之寡立而多废,惩晋代之作僭与伪,耻唐儒之不学见绐大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版的《龚自珍全集》第141页,此条的标点作“耻唐儒之不学见绐,大笑悼唐以还学者之不审是非”,据姜光辉先生说,“大笑”疑当作“大方”,而应标点为“耻唐儒之不学见绐大笑,悼唐以还学者之不审是非”,其说可从。),悼唐以还学者之不审是非,杂金玉败革于一衍,而不知贱贵,其罪至于亵帝王,诬周孔,而莫之或御。(龚自珍:《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龚自珍全集》第二辑。)

阎若璩是清代汉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主要代表作是《古文尚书疏证》,其书列举128条证据,考辨《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为伪书,龚自珍说庄存与传阎氏之绪学,乃是因汉学在他的时代仍是社会的主导意识而采取的一种婉转之说。其实,庄存与在经学上与阎氏走的是不同的道路,阎氏的学术在于典籍考辨,庄存与的经学在于对尧舜二帝三代圣王的大义的追求。而尧舜二帝三代圣王的大义存在于孔子所定的六经中,所谓“子以文教,实文、武、周公经纬天地之文”(庄存与:《四书说》,第49页。)。所以,庄存与的由六经所求的圣人之道,也就是尧舜二帝三代圣王的大义。在他看来,这一圣人之道自秦以后就被淹没了,无论是汉唐的经学,还是唐以后的经学都不仅没有得到圣人之道的真传,反而有害于圣人之道。因此,他的探求大义带有清理近二千年的经学,而直接承接孔孟,发明尧舜三代的沉重历史责任感。因之,庄存与在经学上,走的是专求大义的道路,而与当时重名物训诂的汉学正好完全相反。在汉学如日中天之时,庄存与对其表现出极大的不满,甚至将重名物训诂的清代汉学斥为不足以知圣人之道的肤与末,他说:“征事实,传故训者,为肤为末,岂足以知之于是乎?”(庄存与:《四书说》,第3页。)在汉学一统天下,以《说文》为其话语标准的时代,庄存与敢于如此激烈地指责汉学,实是以维护圣人之道的自许与自信为基础的。

为了维护六经的圣人之道,庄存与甚至不惜对阎若璩已经定性的伪《古文尚书》予以大力维护。龚自珍说:

(庄存与)既壮,成进士。阎氏所廓清,已信于海内。江左束发子弟,皆知助阎氏,言官学臣则议上言于朝,重写二十八篇于学官,颁赐天下,考官命题,学童讽颂,伪书毋得与。将上矣,公以翰林学士值上书房为师傅,闻之,忽然起,逌然思,郁然叹,忾然而寤谋。……自语曰:“辨古籍真伪,为术浅且近也,且天下学僮尽明之矣,魁硕当弗复言。”古籍坠湮十之八,颇籍伪书存者十之二。……昔《大禹谟》废,“人心道心”之旨、“杀不辜宁失不经”之诫亡矣;《太甲》废,“俭德永图”之训坠矣;《仲虺之诰》废,“谓人莫己若”之诫亡矣;《说命》废,“股耾良臣启沃”之谊丧矣;《旅獒》废,“不宝异物贱用物”之诫亡矣;《冏命》废,“左右前后皆正人”之美失矣。今数言幸而存,皆圣人之真言,言尤疴养关后世,仪贬须臾之道,以授肄业者。公乃计其委屈,思自晦其学,欲以借援古今之事势,退值上书房,日著书,曰《尚书既见》如干卷,数数称《禹谟》、《虺诰》、《伊训》;而晋代掇拾百一之罪,功罪且互见。公是书颇为承学者诟病,而古文竟获仍学官不废。(龚自珍:《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龚自珍全集》第二辑。)

在汉学家的眼中,考辨的证据、训诂的得失是判断一切的准则,而庄存与则不管训诂考据如何说,他所肯定的只是合不合乎圣人之道,只要保存有尧舜三代的大义,即使是已被论定的伪《古文尚书》,也不失其价值,更不能因其伪,而给以否定。他为此竟提出,考辨典籍的真伪不过是“浅近”之术,是学童都可以知晓的,绝不是魁硕大师所追求的。这实带有轻视与否定当时所有汉学家的意味,大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极大勇气。而在这背后,是以他维护圣人之道的大无畏精神为支柱的。

庄存与这种勇敢追求经学大义的行为,被龚自珍誉为百千年难有的“自韬污受不学之名”,是行权“以求济天下”的壮举,他本人也因此被龚自珍许为百千年之“一人”的“史之大隐”:

卿大夫能以学术开帝者,下究乎群士,俾知今古之故,其泽五世;学足以开天下,为有所权缓急轻重,以求其实之阴济天下,其泽将不惟十世;以学术自任,开天下古籍之故,百年一人而已矣。若乃受不学之名,为有所权以求济天下,其人之难,或百年而一有,或千载而不一有,亦或百年数数有。虽有矣,史氏不能推其迹,门生、学徒、愚子孙不能宣其道,若是,谓之史之大隐。有史之大隐,于是奋起不为史,而能立言者,表其灼然之意,钓日于虞渊,而悬之九天之上,俾不能终隐焉而已矣。(龚自珍:《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龚自珍全集》第二辑。)

同类推荐
  •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好书的神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等角度,多侧面呈现一本书的精妙!主讲人梁文道品味独到,是广为人知的“说书人”,他兴趣广泛、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自己的揣摩、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真实而中肯的评论,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与你私享,让你领略读书的美好,在独处时亦不会孤寂,获得心灵的慰藉。他讲评的书非常庞杂:小说、哲学、散文、回忆录、心理读本……收罗有《我与地坛》《生死疲劳》《我们时代的写作》《中国在梁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士人风骨》《洗脑术》《身体密码》《植物看得见你》等,每本好书都潜藏一个新的天地,等着你一同踏上探险之旅。
  • 中国船

    中国船

    军人加诗人,他的诗,首首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忱,对历史的关注,对生活的深情,他是把自己整个心灵都放进诗句中写作的诗人,因此写出的诗有血肉、有骨骼、有痛感、有生命,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在西藏想你

    在西藏想你

    刘兆林的情感散文,写人物有光泽,有风趣,也有智慧。收在“笔情”一辑里的篇章,他写文坛的马加老人,于平易的生活琐事间充满了会心的理解和挖掘,有的细节,轻描淡写,滋味隽永。他写君子之风的学者彭定安先生,文字清浅明朗,近距离透视,不枝不蔓。尽管对于常情的描写不容易像亲情、私情、友情那样感人,但他对于社会常情那种无私的关注和真诚并富勇气表达,也很难能。“乘美以游心”,这是刘兆林情感散文追求的为文之道。朴素自然,大方无华。这让他既摆脱了雕虫小技,也完成了精神上的一次超越和洗礼。收入本书中的文章,或深情写意,或娓娓道来,或意趣横生,或情思飞扬,显示了一位成熟作家对情感世界的独特捕捉和品味。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动物诗篇

    动物诗篇

    在江西,谷雨是播种的季节,也是诗歌生长的季节;是春雨催醒万物的季节,也是诗歌召唤诗人的季节。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时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同志的倡导下,谷雨诗会应运而生。诗人们相聚在谷雨时节,朗诵诗歌,探讨诗艺,诗歌与春天共生共荣,诗情与时代、与故乡同调同韵。春光如羽,春雨如丝,在江西生机蓬勃的大地上,诗歌如花,粲然开放。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绝色风华:废物小姐傲视天下

    绝色风华:废物小姐傲视天下

    她,是世界特种部队最优秀的美女特工!却因为一场爆炸,穿越了!再次清醒却沦为慕府最无用的废物三小姐!实在荒谬,她乃是二十一世纪的天才美女特工,聪明绝顶,怎能轮为笑柄!她要翻身!当丑八怪变成白天鹅!当废物小姐变成天才王妃!盛世传奇就此开始!傲世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从此,锋芒绝世,狂颜天下。天地之大,任我逍遥!
  • 悍妾:锦绣田园来发家

    悍妾:锦绣田园来发家

    穿越到古代。倒霉做人妾。还是一户农户家的小妾。家有公婆,外加一个生病的正妻。奋斗。她要奋斗。“喂,家里没米了,纳你进门的珠钗当掉一只,贴补一下……”轻飘飘的话是她男人说的。“妹子,我的药没了,你能帮我去买点来吧,银子你自己看着办。”正妻一脸孱弱躺在床上,双眼却直盯着她手上剩下唯一的一定银子。“你当我傻,你药吃完了,干嘛不找你男人去要!”她不是吃素的,可不愿意为这个家无私奉献。所有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一场噩梦,想要摆脱,可还有两个拖油瓶。“娘亲你要去哪?”“去找你那个不负责任的爹!你不要拦着我!我想去死……”她怒吼。“可,我们没拦你呀!”两个小包子奸笑地在说。“啊……啊啊……”她快要疯掉了啦!
  • 奇物怪事(走进科学)

    奇物怪事(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占尽王宠:本妃很极品

    占尽王宠:本妃很极品

    她,成倾,z国最精明能干的特种部队队长,竟因为唯一的一次疏忽中枪身亡……附身于北嘉国无德无貌无才的最懦弱相府嫡出女儿身上,庶姐算计,未婚先休,成为举国上下最大的笑柄……让人意外的是,这个笑柄竟然会成为北嘉国最俊美的洛王口中最心意的女子?他,楚洛,弱冠之身,征战沙场,阴狠嗜血,却惟独面对她的时候,化作化指柔,傻傻的脸红道:“倾儿,觉得对就是对的……”他,北嘉国史上最强势的亲王,风华盖世,气质冰冷,叱咤战场朝堂几载,万般的风华,千万少女闺中梦里人,却甘愿驻足在她身边,“倾儿在我心中是最美的,谁敢说个不字?”如此巨差的两个人凑成一起,将擦出怎样的火花?一场交易使他们结发为夫妻,从此一场夫随妇唱的戏码由此展开……桥段一:“成倾,本王对你一心一意,你怎么能给本王戴绿帽子!”某王气的脸色铁青。当事人就当没有听见似的,嘴里吃着葡萄,一边让刚刚买回来的小美男捶着腿……“我知道后院的那些女人多了点,可我都没有碰过她们啊……”某王立刻没了士气,摇尾乞怜般的看着袁媛缘……“哼!难道说那些个如花美眷都是花只看不摘的不成!楚洛……不是说本王妃是母老虎脾气大吗,她们善解人意……今晚你去找她们吧!”某妃怒目圆瞪,大声喝道。某王立刻向前一脚踹开美男,赔笑道,“娘子息怒,为夫错了……这就把她们撵走……”桥段二:“洛王!你的王妃好大胆,敢袭击朕的龙体!”某皇阴沉着脸……“什么!”楚洛担心道,“倾儿动的哪只手?”成倾刚抬起手,就被某王小心翼翼的捧在手上,小心的吹着,“下次想揍谁,跟为夫说一句就是了,干嘛要亲自动手,伤了手怎么办……”禁军们一个个瞠目结舌,这个……还是那个战场上冰冷嗜血阴狠的洛王爷吗?怎么会变得这么温柔!绝对的宠文,结局一对一!推荐邪恶好友苏小单的文文:《萌宠——冷王宠恶妃》搞笑雷神惑乱江山的超爆笑宠文:《悍妃,本王杀了你》莫莫花期的青梅竹马式浪漫文文:《名门的宠儿》:
  • 超级富翁的9个习惯:古巴比伦的理财圣经

    超级富翁的9个习惯:古巴比伦的理财圣经

    6000年前的巴比伦,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最繁华的城市,每个巴比伦人都了解金钱的价值,并懂得如何让自己变得富有。完备的理财原则指导他们致富、储蓄、投资赚钱,他们的收入像汛期的河水一样源源不息,为他们的富有生活提供保障。而这些简易朴实的理财智慧,沿用至今也不显得过时。作者乔治·塞缪尔·克拉森很荣幸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财富运动中,从而完成他们的愿望。而《超级富翁的9个习惯:古巴比伦的理财圣经》更是用许多有趣的故事来更具体地解答读者最关心的问题,鼓励读者增加存款数目,积累财富,在解决个人财务难题等方面给予读者最真切的启发。
  • 企业管理制度实用必备全书

    企业管理制度实用必备全书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制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私营公司的经营风险,带来更多的收益。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点,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私营公司组织结构、企业策划,营销、人事管理及生产、仓储等管理制度。希望会对私营公司的生产经营起到一定的帮助。同时,书中列示了一些企业制度管理的范例,有些虽然不是私营公司的制度范例,但值得大家参考。
  • 阔少的失忆妻

    阔少的失忆妻

    对安悦来说,最可恨的事情便是碰上了叫做君澈的痴情人,更可恨的是,她越来越觉得儿子的眉眼像极了君澈!对君澈来说,最可恨的事情便是出国深造回来,安悦不见了!最可恶的是,他忍了四年的相思之苦,又找了她三年,再见面时,她身边已经有了一个帅气的小包子,而且她不记得他了!他无数次强调过,等他,等他回来!她怎么能无视他的强调?她说过,就算失忆,也不会忘记他的……都是谎话,她失忆了,她忘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