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300000010

第10章 庄存与的《春秋公羊》学(5)

从经学史来看,庄存与的追求大义,开启了晚清以《公羊》学为中心的所谓今文经学,而今文经学自汉代以后就湮没无闻,龚自珍许庄存与百千年来之“一人”,是有一定道理的。龚自珍说庄存与的“自韬污受不学之名”,是为了“阴济天下”,即儒家一直追求的经世致用,这与阮元说庄氏之学“取法致用”是一致的。所以,追求大义并不是庄存与经学的目的,他经学的目的在于用圣人之道经世致用。这种经世致用的精神,正好是以文字训诂为宗的清代汉学最为缺乏的。而帝王导师的特殊身份,使他的著作中充满着通过帝王践行圣人之道以经世致用的热情说教。

总之,庄存与在经学上处处表现出与当时汉学的不同:汉学以《说文》为据,庄存与则笃守《六经》;汉学宗许慎、郑玄,庄存与则直接孔、孟;汉学重文字训诂,庄存与则讲求微言大义;汉学埋头于故纸堆中,庄存与则力求经世致用;汉学以所谓文字训诂之“实”,反对宋学所谓“虚”,仅有对宋学的否定,庄存与则对汉以后的经学都有所批评,带有超越已有一切经学派别的意义。

二六经大义的发明

庄存与从六经当中所要发明的大义究竟是什么?据他说:

(孔子)自卫返鲁,正《礼》、《乐》,顺《诗》、《书》,作《春秋》,赞《周易》,始终条理,总圣知之事,致中和之极,金声而玉振之,俾宓牺、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传之,万世不变,以振民育德。(庄存与:《彖象论》,光绪八年,阳湖庄氏藏本,第11页。)

在庄存与看来,孔子的《六经》是集合了自宓牺以后的所有圣人之道。(庄存与的侄子庄述祖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臣闻羲、农之道,原于《易》;尧舜之德,著于《书》;文武之功业,歌于《诗》。”(《皇上七旬万寿颂序》,《珍艺宧文钞》卷一,第1页)。)这一圣人之道既体现于宓牺诸圣的“振民育德”,也是后世君王“振民育德”的不二法则。因此,《六经》所言是“万世不变”的绝对真理,他所要发明的大义就是这一具有万世效应的圣人之道。

这一圣人之道的大义,在庄存与的论说中有两个主要内容。从哲学上讲,是以天为其根本的形而上层面;从政治上讲,是维护以三纲为中心的尊卑等级制,实行严君子小人之辨的贤人政治的形而下的现实层面。

庄存与认为,《六经》之义无不是以天为本,如他说:

《易》有太极,太极者何?曰:天也。天为始,其始莫先焉;天为大,其大莫外焉;天为尊,其尊莫尚焉;天为一,其一莫二焉。始也、大也、尊也、一也,极之义毕矣。是故阴阳成象,天为之极;刚柔成形,地为之极;仁义成性,圣人为之极,三极之谓也。(庄存与:《序卦传论》,光绪八年,阳湖庄氏藏本,第89页。)

天具备始、大、尊、一等各种含义。《易》所言太极就是指天而言,而不是在天之外,另有一所谓太极,而道、理等都是天之道、天之理。在他看来,六经及子思、孟子、董仲舒的著作,都是作如此说的,无一例外。在天之外、之上,别出所谓道、理,甚至将道、理置于天之上、天之先,则是魏晋人与宋儒用道、释淆乱圣人之道的邪说:

今辨其惑,曰:《系辞传》、子思《中庸记》、《论语》述孔子之言,皆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魏晋小人窃其近似者,解以老氏之旨,附之释氏之家,此一大乱也。后人悦老氏释氏之书,以为圣人所不及,儒者不察其本为魏晋谬解而附益之者,悉举其所窃六经之近似而以为六经之所自有,今反求而后得之,圣人不传之秘也。(庄存与:《四书说》,第3页。)

经过魏晋人引老庄之说,附益六经,而有在天之外、天之上言道之说;经唐、宋以后的儒者在老庄之外,又引进释氏之说,而有在天之外、天之上言理,及其无极生太极等说。所以,他特别喜欢援引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一语,来批评把道、理独立开来,而置于天之上的种种谬说。而强调天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将天视为世界万物、社会人事的最终决定者,的确是先秦、汉代儒家哲学的观念。因此,庄存与的以天为本,在哲学上带有回复到原始儒学,而否定自汉以后儒家哲学的意义。

庄存与所说的天,是包含阴阳在内的。但是,他所说的阴阳并不是形而下之器,也不是阴阳二气,而是形而上的道。不仅阴阳是形而上之道,地的刚柔,人的仁义因其禀于阴阳,在他看来都是形而上的道的表现。他说:

阴阳在天,固上也;刚柔在地,仁义在人,位则下;而皆禀于天之阴阳,形而上也,是以谓之道。器则谓夫在地成形者也,谓夫圣人所制而用者也,形而下也。(庄存与:《序卦传论》,第39页。)

阴阳与刚柔、仁义虽有位的上下不同之分,但是,都是本于天的,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之道,所以,庄存与说它们都是形而上的道,而反对将其视为形而下的器。他的这一解释,不仅是反对以物质的阴阳或是以形而下之器释天,将至尊之道贬斥为至卑之物,而且是对天与道的不可分离、道只能是天之道的强调。

因此,离天言道、离天言理,都是不符合以天为本的。故老庄道家的“道生一”、“无生有”诸说为庄存与所痛斥,而且宋儒的“尊理而卑性命”之说,也为庄存与所不遗余力地批驳:

后之儒者尊理而卑性命,有义理之命焉则尊矣,有气数之命焉则卑矣;有义理之性焉则尊矣,有气质之性焉则卑矣。……是性命析而理完,性命卑而理尊也。故其言天之尊,不自尊,得理而后尊;命之尊,不自尊,得理而后尊;性之尊,不自尊,得理而后尊。必曰天也、命也、性也,即理也,惟理自尊,则不曰即天也、即命也、即性也。然而,问其何在,则曰在物为理。吁!莫尊于物,而天也、命也、性也,皆赖之以尊。……信乎大道之要,至论至极矣,岂其然乎?(庄存与:《四书说》,第6页。)

庄存与认为,人的仁义之性,贵贱之命,都是本于天的,故应该与天一样,受到尊崇。但是,宋儒以所谓理凌驾于天之上,天、性、命都失去了应有的尊贵,而必须依附于理才可以得到认同,这是与圣人之道根本背离的。故庄存与对朱熹为代表的宋儒以理为最高范畴所讲的“理一分殊”等说,都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不仅宋儒如此,而且经学史上还有许多人都不承认以天为本,以至庄存与叹息道:“读祖伊、祖己之书,而不知天、不知性、不知命,何其人之多且久也!”(庄存与:《尚书既见》卷一,光绪八年,阳湖庄氏藏本,第6页。)这一“多且久”的叹息,实带有对历代经学的否定之义。

然而,庄存与的以天为本,只是为现实社会寻求一最高的依据,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类社会。而在现实社会,庄存与最强调三纲,他认为三纲之义是圣人本于乾坤而定,是天下最大的理:

天下之理莫大于三纲,君为臣纲,君以易知(乾),臣以简能(坤);父为子纲,作述之谓也;夫为妻纲,天子之于后、日之于月、天之于地也。成位乎其中者,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其惟文王乎?古人有言曰:“《易》始乾坤;《诗》首《关雎》。”故孔子以为《易》之兴也。(庄存与:《系辞传论》,第2页。)

在庄存与看来,《易经》的乾坤,《诗经》的以《关雎》为首,都包含着圣人的三纲之义。魏源在为庄存与遗书作的序中,也引《韩诗外传》的“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序,则日切磋而不舍也”(魏源:《武进庄少宗伯遗书序》,《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第236页。)之语,来说明庄存与所最为关心的就是以三纲为中心的社会、人际关系。他以三代为理想之治,就是以三代的君臣、父子、夫妇各得其位来说的,他在《毛诗说补》、《春秋正辞》中指斥幽、厉与春秋时的天下无道,也多从三纲的失序予以说明。

三纲之中,庄存与最重视君臣之义。他说:“君臣之义,天地之大义也。”(庄存与:《系辞传论》,第57页。)而君臣大义又以维护人君的尊严为其关键。这在庄存与的著作中,处处有所表现。例如,他在《彖传论》中一再说:“彖以五断,典常也”,“乾尊五贵,典常也”云云。对庄存与思想有精到见解的蔡长林博士指出:“综观《味经斋遗书》,可以说,不论是对三代理想的正面颂扬,或是对礼衰乐败的伤痛,还是《诗》、《易》、《春秋》、《尚书》、《周礼》、《四书》、《乐说》,都是他借以阐释三代圣王理想的工具,而且是纯从维护人主尊严的角度来思考所作的论述。即使日月星辰之运行,八卦奠卦之次序,六爻之升降进退,也要朝此方向解释。”(蔡长林:《常州庄氏学术新论》,第135页。)对君主权威的维护是庄存与所言大义的根本内容。

从庄存与的整个思想来看,他对君主权威的维护与他以天为本的思想是相通的,他所要维护的君主乃是受命于天的圣王。庄存与说:“自古圣人必受命于天,尧、舜、禹、汤、文、武为君,周公、孔子为师,皆天佑下民而作之,以助上帝。”(庄存与:《四书说》,第4页。)“王者之教,必取法天地。”(庄存与:《彖象论》,第6页。)因此,庄存与所言君王是受有天命,并且行事取法于天的君主,他们不过是天意或是天命在人世间的执行者。而这样的君王只有尧、舜、禹、汤、文、武才可配称。那么,他向皇子教学时对维护君王的尊尊之义的反复强调,应该主要是借以后教育皇子,使皇子认识到只有尧舜三代的理想君王才是值得尊崇的君王,以便让他们以尧、舜、禹、汤、文、武为学习的榜样。这与汉代儒生借天来诫告皇帝,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汉儒是从天的角度警惧人君,而庄存与是从圣王的正面形象来引导人君,其归宿都是要使人君合于天道、天命。

但是,庄存与所说的三纲各得其序,人君为政合于天,只是在理想的尧舜三代才存在的。而三代以后的历史与现实都无情地说明,人君并没有尧、舜、禹、汤、文、武这样的圣王,社会更多的是三纲失序的状态。而造成这样后果的原因,在庄存与看来乃是由于人君忽略了圣王的“君子小人之辨”,没有实行贤人政治所致。庄存与说:

《易》之所以作也,乾、坤为之门,八卦体所撰。通其德,明示天下以君子小人之辨,能事毕也。阳卦示君子之道,不名震、坎、艮为君子也;阴卦示小人之道,不名巽、离、兑为小人也。天以阴阳示圣人,圣人奉若天道,立六子之卦以辨君子小人。……好色则伐性短年,亲小人则坠命亡氏,三季之衰,皆由女子小人相为表里。迄于幽、厉,无汤、武之德以济之,二君一民之祸乱,日相寻而不已焉。孔子赞《易》,不忍不言,不忍不尽言:“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言王道兴废,其要归有如此之可,如此之不可也。(庄存与:《系辞传论》,第56-57页。)

“君子小人之辨”在上本乎天的阴阳之道,在下关系到王道的兴废。君子与小人,此消则彼长,势不两立。“小人道长,不在位者,焉得不为君子;及其消也,在位者,焉得有小人”(庄存与:《彖传论》,第2页。)。君子小人之道的此消彼长,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亲君子,远小人,则王道兴;反之,则王道废。庄存与认为,这是先代圣王教诲其子孙保有天下的大训,然而,不肖子孙反其道而行之,惟小人、妇人是用,而有“倾城”之乱的发生:

教也,诲也,先圣王之大训,所以为子孙常也。日相畔而反之,而无还忌曲顾之心,惟嬖妾刑余人之辟讳是遵是奉,是崇是长。阴傅之羽翼,阳擅之威福,是以降乱阶厉,果倾其城也。夫忍于弃先王之教诲,而不忍逆妇寺之请谒,乱果生妇人乎?抑犹在惟妇言是用者乎?人主而惟妇言是用,则其国宁复有公卿大夫哉?(庄存与:《毛诗说》卷二,第9页。)

所以,庄存与在关于《易经》、《诗经》、《尚书》等书的论说中,总是反复论说小人之害,君子之宝贵,再三叮咛:“人君立于无过之地,必先勿用小人,小人退则君子进,君子进则国安宁”。(庄存与:《系辞传论》,第60页。)

庄存与的君子小人,虽然也含有道德的意义,包含着对崇高道德品质的规定,但是,主要是一个政治的概念,分别用以指代政治上的贤人与奸小之徒。如他称君子为“上相上将,贤人宅之,民之望也,国家之镇也”;小人为“藉大权,假高位”,“流俗所轻”的“险劣嵬琐之人”(庄存与:《毛诗说》卷二,光绪八年,阳湖庄氏藏本,第2页。)。因此,庄存与的严君子小人之辨,实是希望在现实政治里,人君能够实行贤人政治,把君子贤人安排在国家的关键职位上,让他们充分地发挥作用,虽不一定就有三代之治的再现,但至少可以保证国家的安定,使人民得到安定的生活。而魏源说:“君在乾隆末,与大学士和珅同朝,郁郁不合,故于《诗》、《易》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际,往往发愤慷慨,流连太息,读其书可以悲其志云。”(魏源:《武进庄少宗伯遗书序》,《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第238页。)庄存与的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论,不排除对和珅的影射,但又绝不是仅仅因和珅而发。它更多的是庄存与在研读六经与对王朝兴废、政治治乱的思考中,对经学大义及其价值的认同,具有一般的普遍意义。

从形而上对天的绝对权威的肯定,到形而下对以尊尊为核心的三纲的肯定,构成庄存与由六经而言大义的两个主要内容。天的绝对权威为形而下的三纲提供神圣性,三纲使形而上的天道、天理得以落实。这一理论构架及其内容,最为接近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的理论。(蔡长林在其《常州庄氏学术新论》(第90-91页)中说:“存与于行文之间每带董生语气,尤喜援引董仲舒所言‘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彖象论》,第38页),‘《春秋》者礼义之大宗’(《尚书说》,第16页,《四书说》,第68页),‘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尚书既见》卷三,第11页,《四书说》,第3、33页),‘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四书说》,第49页),‘不若德,不听罪,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书既见》卷一,第6页)等招牌用语为据。可以说,董生所陈天尊地卑、人伦秩序的大一统之论,方是庄存与《春秋》学的大宗。”庄存与的整个经学如此,他的《春秋》学更是如此。)由此来说,庄存与的由六经所言的大义,实主要以董仲舒为本。这在《春秋正辞》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第四节庄存与的《春秋正辞》

《春秋正辞》是庄存与最重要的经学著作。此书与庄存与的其他经学著作,都是庄存与经学思想的体现,在基本观念上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由于晚清出现以《公羊》学为中心的所谓今文经学,与庄存与的《春秋正辞》以《公羊》为主有直接的传承关系,从而使该书在清代经学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并引起后人的格外关注,以至一些人探究庄存与的经学,多以《春秋正辞》为据,甚至用以替代庄存与的整个经学。这样的结果,不仅无助于对庄存与经学的正确理解,反而造成了许多对庄存与经学尤其是对于《春秋正辞》的误解。只有把《春秋正辞》作为他经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置于庄存与的整个经学思想体系中来研究,才可能对《春秋正辞》做出合于庄存与经学思想的解释。

同类推荐
  • 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

    正当全党全国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的时候,而且是以长篇报告文学形式描绘声绘色精神文明的一次壮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重点推出这部报告文学,具有特殊的意义。是一件带有开阳意义的工作。可以相信,本书不仅是一个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伟大实践、弘扬时代精神的好书,它的面世将支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充分发挥出激励人、鼓舞人、鞭策人的积极的作用
  •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红都拾遗

    红都拾遗

    本书是作者对文博(文物与博物馆)和苏区史的研究,从大量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挑选出60余篇,内容丰富,涉域宽广。全书多篇文稿较为详细记述了瑞金革命纪念馆机构开格、更名和改扩建,以及瑞金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
  •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民国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林徽因传诵数十年,最唯美最经典的诗歌精选合集。《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翡冷翠的一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中国诗歌史上空前绝后的心灵碰撞,爱与美的永恒绝唱。
  • 狼的故事

    狼的故事

    ,本书由几十个独立的“狼故事”组成。首次破译了关于狼的诸多密码
热门推荐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济世之志”。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在郭子兴起义军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国功臣:徐达》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朝开国元勋郭子仪传奇的一生。
  • 英雄难过囧女关

    英雄难过囧女关

    十五岁那年,她在哥哥的碗里下了药让自己成为了哥哥的人十七岁那年,她将哥哥最喜爱的小妾卖去青楼那小妾受尽欺辱最终含恨自缢她的哥哥为了惩罚她将她罚至青楼*桑子璇,一位绝色心理学博士她在一个寒冷的夜中站在北风呼啸空旷的操场上一阳指直指天际大声呼道:“奥特曼,请赐给我男人吧!”结果不幸被天边一记闪雷劈到所以,她光荣的穿越成了夜子璇沦落青楼,成为了醉红颜中最特立独行的挂牌姑娘从此,她艳遇不断,春天渐渐来临夜宸风,东朝最年轻的侯爷双亲的离世,让他成为了一个冷酷的人冷睿扬,一个谜一般的男子总是出没于黑夜之中玄天澈,性格乖张飞扬跋扈的皇子却在偶遇夜子璇后陷入了无数个窘境之中*当责任变成了爱,当百年钢化成了绕指柔情,又将何去何从?且看一个心理学女博士的神奇穿越生涯女博士也有春天开水填了两首词,故事情节隐含其中《点绛唇》临水池中,玉楼凝睇红颜醉誓绝恩断,双魂离愁泪征战西朗,情到边关惴才知碎,却难再会,空有儿郎睿《西江月》烟雨蒙蒙如恨,幽夜漫漫随行罗衫宝髻娉婷风,窥见佳人眸定愁叹相思无用,翩跹柔舞传情红颜不寿引烽烟,龙凤扶携永静------------推荐开水的旧文《彪悍娘子娇弱夫》洞房之夜,他的夫君口吐鲜血,压在她身上若死人般毫无声息《小妾是这样炼成的》为何她一穿越就脱了她家夫君的裤子?《傻妾》一个傻女竟然也敢红杏出墙,还不知廉耻地怀了身孕
  • 应该懂点潜规则

    应该懂点潜规则

    “生活中有很多潜规则,掌握了这些,就能在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上游刃有余,否则,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难以言说的问题。本书以现实中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讲述了人性、人际、说话、职场、经商、合作、销售、婚恋以及态度等方面所涉及到的诸多潜规则,让读者从轻松的阅读中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懂得了潜规则,生活中就能少了很多阻碍;懂得了潜规则,人生之路会更顺利。”
  • 娱乐圈日常

    娱乐圈日常

    新书: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平凡人的小时空直播生涯。方若华身为芸芸众生中最平凡的那一个,穿越各个小时空认认真真生活,不知不觉间就变成了她最羡慕,最向往的那类人。! —— 变身美人鱼,在娱乐圈的日常生活! 变身美人鱼混迹娱乐圈!
  • 名门长媳:娘子太妖娆

    名门长媳:娘子太妖娆

    本文种田、宅斗、爱情、复仇、家长里短、世间百态别人穿越不是妃子就是小姐,好歹也能是个丫鬟,而她竟然是一个所有人都认为已死的人!等等,好像这副身体的身份还非同一般。楚乔烟,十八岁,系东郡尹家长媳,身份颇为尊贵。却也是一日三餐都成问题的悲惨女子。上有婆婆不疼,祖母嫌弃下有姬妾排挤,欲除之而取代还有难缠的小姑,泼辣刁蛮的妯娌一次意外从楼梯上滑落,再次睁开眼,她已不是原来的她。女主语录1:因为以前太掏心掏肺,才弄得现在没心没肺。女主语录2:你匍匐在地上仰视别人,就不能怪人家站得笔直俯视你。女主语录3:生活就像QJ,如果不能反抗,那就好好享受吧!穿越女的存在不在于要改变环境,而是要融入环境中去,身为名门长媳,自然要有名门长媳的风度。楚乔烟的奋斗目标,巩固地位,击败小三,让看不起她的人统统臣服在她的脚下!本文一对一、非女强小果最新新文:《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新文《继妹》重开篇《任家五小姐》已上传,亲亲们请移驾,浪费亲亲们一点儿时间,收藏一个哦~地址:追文的亲亲请注意,V章节65章不用订阅,点开“阅读此书”就会发现有免费章节!本文种田、宅斗、爱情、复仇、家长里短、世间百态投票、收藏、留言都是小果的动力!群号:82089784推荐自己的完结文文——《都怪父王过分妖孽)推荐朋友文文:小瑜的《主母烟七七》吾乃攻的《三小姐的无敌魅惑》小鱼的《庶女》云汐月的《夫君别挡道》乐薇的《墙角夫人》
  • 三国战神之吕布

    三国战神之吕布

    一个普通的少年,意外穿越到三国。且看他如何斗名将,泡美眉,玩转三国,成就一代战神神话。
  • 十二条

    十二条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重生之妙手天师

    重生之妙手天师

    夏语,夏家长孙女,在爷爷七十大寿的时候,遭人诬陷,遭受了家族酷刑,生死关头,这才看清楚所谓亲人伪善的嘴脸,幡然悔悟。一朝重生,夏语重回三年前,父亲没死,爷爷也没死,一切看来得及,她的身体中更多了一个逆天的系统,天师系统。只要完成系统发布的任务,就可以得到积分奖励,积分可以兑换系统中的任何东西!夏语嘴角微微冷笑,有仇报仇,有怨抱怨,前世对不起我的人,我定当百倍千倍的还回去!从此,都市多了一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黑白两道尊为座上宾的妙手天师。她是铁口直断,观人生死,千金难求的的女相师。她是符咒通天,降妖驱鬼的超级天师。她是风华绝代,敢与阎王争命的妙手医师。…片段1:“语儿,我爱你,对不起,可能是我太唐突了,但是,语儿,自从那日一别,我心里就有你了!”眼前帅气的男子含情脉脉的注视着夏语,那温柔的目光似乎能把冰雪瞬间融化。“薛浩宇!”夏语心中冷笑,仿佛分魂针再次刺入了天灵盖,那浑身撕裂的痛苦又一次重现了,就是这个男人,亲手布置了一场美好的骗局,让自己以为是世上最幸福的人,生生的分裂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我夏语发誓,今生今世,定要你付出惨重至极的代价,否则,就让我坠入地狱,永生永世不得解脱!“我…”夏语微微低下了头,脸上马上露出一丝娇羞,好戏才刚刚上演,那就让我陪你们演个够吧!薛浩宇和蒋敏不着痕迹的对视了一眼,这傻子,果然还是上钩了!夏语把一切尽收眼底,冷笑连连,表姐,薛浩宇,这一世上钩的不知道是谁呢?
  • 豪门冷少别太渣

    豪门冷少别太渣

    一份契约令他们纠缠在一起,他冷血霸道,她善良纯真……可是他却伤害她伤到骨子里……她与他的契约已备受别人的白眼,一切都是为了她的哥哥……
  • 网游之天界

    网游之天界

    天界是23世纪,号称人类第二个世界的百分百虚拟游戏。里面的种族林立,神族,魔族,兽族,亡灵,精灵……楚天只是里面的一个无名小卒,不过当他重生到了十年前,他还是那样的默默无闻吗?不一样的网游,不一样的传说,一切尽在网游之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