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300000006

第6章 庄存与的《春秋公羊》学(1)

赵汸的《春秋》学虽然在明代初年就受到宋濂等学者的一度推许,但是,直到清代中期,庄存与才明确地以承继赵汸之学为任,并著作了《春秋正辞》、《春秋举例》、《春秋要旨》加以发挥,以至后来才形成晚清以《公羊》学为主的所谓今文经学。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晚清的《公羊》学直接导源于清代中期的庄存与,庄存与是清代《公羊》学的开创者。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故有辨析的必要。

§§§第一节庄存与是清代《公羊》学的开创者

清代《公羊》学的出现,梁启超、章太炎、钱穆、周予同等人都以庄存与为最早的代表人物。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当正统派全盛时,学者以专经为尚,于是有庄存与,始治《春秋公羊传》有心得,而刘逢禄、龚自珍最能传其学。”(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2页。)又说“戴震弟子孔广森始著《公羊通义》,然不明家法,治今文学者不宗之。今文学启蒙大师,则武进庄存与也”(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67页。)。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中说:“常州派有两个源头:一是经学,二是文学,后来渐合为一。他们的经学是《公羊》家经说——用特别眼光去研究孔子的《春秋》,由庄方耕存与、刘申受逢禄开派。”(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31页。)章太炎先生说:“始,武进庄存与与戴震同时,独熹治《公羊氏》。”(章太炎:《訄书·清儒》,梁涛《訄书评注》,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0页。)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言晚清学术者,苏州、徽州而外,首及常州。常州之学,始于武进庄存与,字方耕,其学不显于当世,而颇为后之学者所称许。”(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523页。)又在《国学概论》中说:“于是继吴、皖而起者,有《公羊》之今文学。治《公羊》者,始于常州。”(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03页。)并在原注中引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为说,以常州之学始于庄存与。周予同在《经今古文学》中说:“清代今文经学复兴的出发点是《春秋公羊传》,这是不足怪的,因为当时所谓十三经,只有何休《公羊解诂》是今文家说。至于复兴今文学的首倡者,当推庄存与。”(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9页。)在《中国经学史讲义》中又有常州今文经学的“开创者”是庄存与这一说法(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第908页。)。可见,学术界一般都承认,清代《公羊》学的开创人物是庄存与。

但是,也有人提到洪亮吉。章太炎先生在《訄书·清儒》中言及常州今文经学。徐复教授在《訄书详注》中说:

常州今文之学,指今文经学。根据今文《公羊》经说,发挥其伦理思想或政治主张。其创始人庄存与、洪亮吉均为常州人,故又称常州学派。因今文经学特别重视公羊家的春秋学,故亦以泛指今文经学。(徐复:《訄书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56页。)

洪亮吉被严格汉宋之分的江藩收入到《汉学师承记》卷四,江藩称他“深于史学,而尤精于地理沿革所在”。洪亮吉于《春秋》的著述有《左传诂》二十八卷,《公羊》、《穀梁》二卷,另有声音训诂、地理沿革、史志诸书多种,可证江藩对他的评价是有根据的。但是,洪亮吉虽对《公羊传》有所涉及,却没有专门研治,而且研治也不多,后来治《公羊》的今文学者基本上无人言及他,也看不出他与后来《公羊》今文学发展之间的传承联系。从《清史·洪亮吉传》中,亦看不出他在《公羊》学上有何成就。所以,徐复教授之说是值得推敲的。而且,章太炎先生在此节中,明确说最先治《公羊》学的是庄存与,根本没有提到洪亮吉,原文说:“文士既已媐荡自喜,又耻其不习经典,于是有常州今文之学,务为瑰意眇辞,以便文士。今文者,《春秋公羊》、《诗》齐、《尚书》伏生,而排斥《周官》、《左氏春秋》、《毛诗》、马郑《尚书》,然皆以《公羊》为宗。始,武进庄存与与戴震同时,独熹治公羊氏,作《春秋正辞》,犹称说《周官》。”其后,章太炎谈到刘逢禄、宋翔凤,也无洪亮吉之名。因此,徐复教授的注将洪亮吉与庄存与相提,并不符合章太炎先生之义。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一)》中,又以孔广森为清代治《公羊》学的第一位人物。他说:“清儒头一位治《公羊传》者为孔巽轩广森,著有《公羊通义》,当时称为绝学。但巽轩并不通《公羊》家法,其书违失传旨甚多。《公羊》学初祖,必推庄方耕存与,他著有《春秋正辞》,发明《公羊》微言大义。”梁启超虽然肯定庄存与为清代《公羊》学的初祖,但又以孔广森为治《公羊》学的第一人。刘师培在《经学教科书》第33课“近儒之《春秋》学”中也说:“治《公羊》者,以孔广森为嚆矢。会通礼制,不墨守何氏之言。”若以孔广森是清儒治《公羊》者的“头一位”、为“嚆矢”,清代《公羊》学的开创者就应当是孔广森,而非庄存与。梁启超此说被朱维铮教授所发挥,他在《晚清的今文经学》中专门论及“孔广森和庄存与”。他一方面说,“不错,晚清的今文经学者,多半归‘宗’于庄存与”;另一方面,又认为:

在清中叶,首先明言模仿赵汸的《春秋属辞》,对《春秋公羊传》进行专经研究的,是乾隆四十八年(1783)孔广森所著的《公羊春秋经传通义》。这位三十五岁便夭折的曲阜才子,终身钦仰他的老师戴震。由他的《戴氏遗书序》,可知戴震生前已认为两汉的博士官于《公羊传》“未必能明”。因而孔广森搜集汉晋以来诸家《春秋》注,专取通于《公羊》的内容,撰成《通义》,显然受到戴震的点拨。(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6页。)

在后面,他又说:“更不幸的是庄存与的书不仅了无新意,还较孔书晚出。”按此说法,清代《公羊》学的开创人物应当是孔广森,而不是庄存与。而孔广森之治《公羊传》,乃是受其师戴震的影响。此说本于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六“孔广森”,江氏说:孔广森“少受经于东原氏,为《三礼》及《公羊春秋》之学。”虽然江氏有此一说,但是,江藩在《汉学师承记》中述戴震之学,并未有戴震治《公羊传》之说,倒是朱维铮教授说“戴震生前已认为两汉的博士官于《公羊传》‘未必能明’”,而研究戴震的著述中也基本没有关于戴震治《公羊传》的论说,更无孔广森受戴震影响治《公羊传》的具体论证。因此,有人否定孔广森受到过戴震的影响,如陆振岳教授在《常州公羊学派的萌生及演进》中说:“孔广森的治《公羊春秋》,是否受学于戴震?回答是否定的。”(该文载《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但是,戴震学问博大精深,对《公羊传》虽未用力研治,也会有相当独到的见解。而且,戴震有关于《春秋》大义的文章,段玉裁述戴震之言:“作《改元即位考》三篇,尚能如此文字做得数十篇,《春秋》全经之大义举矣。”(《东原年谱》,《戴震文集》附录,中华书局,2006年。)所谓改元即位的大义,很可能就是对《公羊传》“元年春公即位”的阐发。余英时先生曾指出,戴震对于考证只是职业的兴趣,而对义理才有纯学术的兴趣。(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三联书店2000年,第103-106页。)因此,江藩之说亦不可轻易否定。而孔广森在《春秋公羊经传通义》僖公九年“伯姬卒”条中言及“师说”云云,从他称庄存与为“座主”而不称“师”来看,此处之师当指戴震。孔广森的治《公羊传》受到过戴震的影响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孔广森所引师说仅仅为“师说以为许嫁邾娄”数字,而此说只是从史实方面对伯姬何以书“卒”的解释,而非《公羊》学的微言大义。可见,即使孔广森受到戴震的影响也是不大的。

孔广森曾受到庄存与的较大影响,反倒有较为明确的自白:

座主庄侍郎为广森说此经,曰:“屈貉之役,《左氏》以为陈侯、郑伯在焉,而又有宋公后至,麇子逃归。《春秋》一切不书,主书蔡侯者,甚恶蔡也。蔡,同姓之长,而世役于楚,自绝诸夏。商臣弑父,罪大恶极,犬彘将不食其余。盖窃位以来,诸侯尚未有与盟会者,蔡庄侯首道以国独与,同恶相济,同气相求,不再传蔡而有弑父之祸。遂使通《春秋》唯商臣与般相望于数十年之间,若蔡庄侯者,所谓用夷变夏者也。”广森三复斯言,诚《春秋》之微旨。(见《春秋公羊经传通义》卷六,文公十年“楚子、蔡侯次于屈貉”。)

庄存与曾在乾隆四十四年六月任礼部侍郎,此处庄侍郎即指庄存与无疑。从孔广森自谓“三复斯言”,许为“诚《春秋》之微旨”云云来看,他对庄存与之说是十分服膺的。由此,可见孔广森治《公羊春秋》受到过庄存与的较大影响。朱维铮教授则说:

庄存与长于孔广森三十九岁,在孔广森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曾任庶吉士教习。有人据此暗示,似乎孔广森的《通义》,实受治庄存与而不是戴震的教诲。此说在考证上犯了一点小小毛病,那就是判断历史是非至关重要的时序问题。(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第168页。)

考孔广森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后“散馆授检讨”。(《清史稿》卷四八一,《孔广森传》。)而庄存与在第二年,授庶吉士教习,据清代庶吉士入馆后,“三年考试,分别散留”。(《清史稿》卷一一五《职官二》,《二十五史》。)即以孔广森三年散馆授检讨,则庄存与任庶吉士教习后,他也还在翰林院学习约有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中,孔广森肯定受到过庄存与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孔广森自己曾对此有明确的肯定,他在《辛卯进士祭座主庄侍郎太夫人文》中说:“某等曾趋鱣座,窃附龙门,白虎观前,伏受《汉书》之义;绛纱幔侧,与传《周礼》之经。”(《仪郑堂骈文》卷三,第14页,中华书局1936年《四部备要》本。)因此,孔广森的治《公羊传》是得到了庄存与的指教。他从庄存与受《公羊春秋》的时间是在乾隆三十七年、三十八年间,艾尔曼说孔广森受学庄存与在乾隆三十五年前后虽然不准确(艾尔曼著、赵刚译《经学、政治和宗教——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4、159页。),但是,孔广森在翰林院作庶吉士期间受到过庄存与的教诲却是可以肯定的,并不存在时序上的先后颠倒。

朱维铮教授说:“按照清代习惯,除受业师外,唯有乡会试的主考及阅卷官才称‘师’,即‘座师’‘房师’,无翰林院庶吉士教习被尊称为‘师’的例证。”(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第185页注。)其实,在《春秋公羊经传通义》中孔广森只是称庄存与为“座主”,并无称之为师的明确记载,而称引座主还不仅仅是庄存与一人,在襄公十一年“三军者何?三卿也”条下还有引“座主姚大夫曰”的记载。由这些材料来看,孔广森的《春秋公羊经传通义》受到过戴震、姚大夫等多人的影响,但是,使他“三复斯言”的只有庄存与一人,并且对他的影响最大。

孔广森在《春秋公羊经传通义》中,虽然没有称庄存与为师的记载,但是,他与庄存与之间的师生关系确属事实。因为,庄存与在乾隆三十六年三月曾任会试的副考官,孔广森正好在此年中进士。所以,庶吉士对教习不一定称“师”,但是,孔广森与庄存与有考生与考官的关系,按照朱维铮教授的说法,又是可以师生相称的。庄存与与孔广森的师生关系,稍后的阮元也有明确的肯定,阮元在《庄方耕宗伯经说序》中说:

通其学者,门人邵学士、孔检讨及子孙数人而已。然邵氏学派实不相同,孔氏治《公羊》学,而三科九旨别自为说,宗旨亦异。(载《味经斋遗书》,清光绪八年。)

清人徐世昌所著《清儒学案》也以邵晋涵、孔广森为庄存与的弟子。所以,孔广森在经学上受到过庄存与的影响是不可否定的。那么,清代“首先研究”《公羊》学的人就不应该是孔广森,而只能是庄存与。

从孔广森的著作来说明孔广森是清代首先治《公羊传》的人物也是站不住脚的。孔广森本人作有《春秋公羊通义叙》,从中可知孔广森的著作成书时间至少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十月,依照《叙》一般成于成书之后、刻书前夕不久的惯例,孔广森的著作当出版于当年或稍后一段时间。但是,庄存与的《春秋正辞》的最早出版时间却不能早于道光五年(1825)。因为,庄存与的《春秋正辞》最早见于《皇清经解》,而《皇清经解》的开始刊刻正是道光五年。二者在时间上有五十年左右的前后误差。所以,连对孔广森的《公羊》学评价不高的梁启超先生,也被此事所迷惑,说:“清儒头一位治《公羊传》者为孔巽轩广森,著有《公羊通义》,当时称为绝学。”(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39页。)梁启超的这一说法与他庄存与是清代《公羊》学的开创者的说法是不一致的,而有人也据此认定孔广森为《公羊学》在清代的开创者。其实,书籍的出版时间与著作时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判定谁是第一位治《公羊传》的人物,应当根据谁的著作在先,谁的著作在后,而不应该是出版时间的先后。

庄存与的著作虽然出版时间晚于孔广森之书,尽管在《皇清经解》首次刊刻《春秋正辞》中,也没有关于该书写作的具体时间,但是,可以肯定该书的成书时间却远远早于孔书。从《清史稿》来看,孔广森卒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仅活了三十五岁(《孔广森传》,《清史稿》卷四八一。),他的生年应在乾隆一十七年(1752);而庄存与生于康熙五十年(1719),卒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庄存与传》,《清史稿》卷三〇五。),大孔广森三十三岁(朱维铮教授在《晚清的今文学》中说:“庄存与长孔广森三十九岁。”孔广森生年在乾隆十七年(1752),而庄存与生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二者相差是33年,而非39年。),也比孔广森谢世晚二年。孔广森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中进士后选翰林院庶吉士,曾在翰林院受教于庄存与。而在这之前,孔广森曾受学于戴震、姚鼐,《清史稿·孔广森传》说:“广森聪颖特达,尝受经戴震、姚鼐之门,经、史、小学,沈览妙解。”戴震与姚鼐所长,都不在《公羊传》的研究,更无在《公羊传》上承继赵汸之说,唯庄存与在《春秋正辞》中有此明说。而《清史稿·孔广森传》有孔广森认为“唯赵汸最为近(指近于《公羊》——作者注)”的记载,这在孔广森所作的《春秋公羊通义叙》中可以得到证明。(孔广森《春秋公羊叙》说:“自唐迄今,知此者,惟赵汸一人哉。”参看《清经解》第5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由此,可以再次证明孔广森的治《公羊传》确是师承于庄存与。正因如此,才会有庄存与的书与孔广森的书,“二者在具体考订上乃至在经文释义上的相似程度,都超过庄书与赵书的相似程度”(《晚清的今文学》,《中国经学史十讲》第168页。)。

至少在孔广森就学于庄存与时,庄存与对《公羊》学已有了相当的研究,孔广森的《公羊》学就是从庄存与处得来的。而《春秋正辞》一书很可能在这之前就成书了。魏源曾说:

武进庄方耕少宗伯,乾隆中以经术傅成亲王于上书房十有余载,讲幄宣敷,茹吐道谊,子孙辑录成书,为《八卦观象上下篇》、《尚书既见》、《毛诗说》、《春秋正辞》、《周官记》如干卷。(《魏源集》(上册),第237页,中华书局1976年。)

同类推荐
  •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 周恩来在重庆

    周恩来在重庆

    换言之,在这九年期间,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影视作品多有反映。长征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重点战役几乎都有所反映,周恩来在重庆前后计九个年头。诚如我当年写电视连续剧《长征》的时候,周恩来在延安以及其他地方的活动,自周恩来逝世三十多年以来,略述或不述;二、全剧笔触的核心是,周恩来的人格魅力。经与金冲及、冯蕙、廖心文、黄允升以及李准、仲呈祥、李硕儒等协商:一、全方位反映周恩来在重庆的战斗生活。为此,他对党、对人民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同时,他在重庆期间指导党的地下工作、与中统和军统斗法等所显示出的机警、灵活的胆识就从略了。在这期间,但没有一部全方位反映长征的电视连续剧
  • 西方神话故事

    西方神话故事

    勒托是提坦神的女儿,是著名的黑暗女神,她是主神宙斯的第六任妻子。当初,天后赫拉发现宙斯与……
  •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相遇、分离、等待、回忆,最终释然。本书是一本温暖人心的青春文字,书写了当下年轻人感情的各个横切面,与《匆匆那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青春书籍,一起掀起“怀念青春,回味温暖”的热潮。四十八篇独具个人风格的温暖爱情故事,是作者的故事,也倒映着每一个用力爱过的人的影子。值得纪念的时光,与幸福有染,与憾恨无关。
  •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好比这一棵树,虽被斩伐了许多枝条,但是新生出来的比原有的更多,将来成为比原来更大的大树。中国将来也能成为比原来更强的强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三国凨

    三国凨

    蜜月途中遭遇不测的商人唐凨,竟穿越到汉末无人海岛,且看他如何从一介村夫成长为三国英雄的故事。三国的乱世中,无数英雄辈出,在争锋中跌但起伏、惊险激烈,精彩纷呈。单挑、奇袭、火烧、水战,兵种对决、军团大战,勇武与智谋的巅峰对决!凨临汉末,黄巾起义,东武凨云,诸侯会盟,群雄逐鹿,七雄争霸及至四国演义,最终结局如何,尽在三国凨!
  • 废妃翻天,与魔共武

    废妃翻天,与魔共武

    穿越成因爱而死的废物三小姐。不娶她?谁稀罕!那一指血书刺了那渣男未婚夫的眼,让他看清楚,是谁嫌弃谁,是谁在毁婚。前世的杀手,黑暗的女王,又岂会平凡一生?看她负手天下,笑看苍穹也罢。她是那七个同样被人遗弃的废物的光,带领他们,一步一步走向云峰,那最神秘的的罗刹七鬼摘掉面具,天下为之震撼!七个强者经她手调教而出,命运?她命由己不由天!她是被封印的容器,他说,“你是为我而降生!”“笑话!”她笑,却与他共武,问鼎苍穹,要颠覆了这片大陆,魔将再次降临天下!
  • 笑傲职场

    笑傲职场

    本书在探讨人性的同时,也提出了对残酷生活的质疑。不仅提供了为人处世所需要的基本技巧,也介绍了达到成功的目的所采取的必要手段。希望这些江湖经验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南京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落日时分

    落日时分

    作品的时代从几十年前的前尘旧事。阅读的感动如酥油茶的清香沁人心脾,著名作家达真最新的小说集,由四篇小说构成,久久不散。,到鲜活的当下,内容既有藏族少女美好的恋爱,也有凡世成人的忏悔与心路吟唱。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作者都用慈悲的心体察着,用细腻优美的笔触娓娓道出,分别是《落日时分》、《小红帽》、《放电影的张丹增》及《逃跑》
  • 佛妃

    佛妃

    大齐历宣武三年他位及至尊,稳坐龙椅,手掌生死大权;她净身出户,独坐庙宇,常伴青灯古佛。他是九五至尊,她是佛家子弟……他们本是夫妻,却相煎何急。当仰望他身边众美云集之时,她唯有轻叹一句偈语,蓦然转身,依旧一身素衣行乞。片段一:“本王未曾休你!你竟敢再嫁!”他一双眼眸喷出怒火。“王爷莫要赖账才是……”她一脸沉静,低头抿唇,躲过那一抹心虚。“你今日嫁谁,本王就杀了谁!”他几乎气绝,只是放她回家,哪里会想到她居然大胆地再嫁!“下堂之妇,何劳王爷如此动怒……”她有些急切,不能因她连累无辜,更何况,他是秘密入京,怎可暴露身份……却不料,一张樱唇尽数落入他的口中,他似泄愤一般,咬破了她的唇……“本王看你如何出嫁!”他得意,她无奈……片段二:她跪在大殿中央,他端坐龙椅之上。她仰头而望,嘴角淡然地笑意透满着凄凉,而他却始终注视着右手边的女子,那么温柔。她叹息了一声,曾经那如火般能融化世间的目光是属于她的,只是事过境迁,物是人非罢了。“既然薛妃娘娘去意已决,那本宫也不便强留……皇上的意思呢?”端坐凤位的女子眉宇轻蹙,显得有些不安。楚奕譞只是淡扫了一眼跪着的薛如意,冷声道:“随她吧。”薛如意匍匐了整个身子,强压着话语中的颤音:“谢主隆恩……”于是,一头青丝齐肩而断,三千烦恼随缘不归,佛衣加身,她头也不回地离开大殿,没有再看到身后龙椅上的男人突然攥紧胸口的衣衫痉挛的模样……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受伤女孩成长的故事~其实最残忍的报复不是以牙还牙,而是漠不关心……挂链接啦~~友情支持!无色血:《一等鸨母》
  • 销售三十六计(大全集)

    销售三十六计(大全集)

    本书融《三十六计》的原文翻译、兵法导读、典故介绍、精彩案例、活学活用于一体.内容丰富,解析到位,让读者在领略“三十六计”的精髓同时,更能掌握高超的销售技巧,成为无往不胜的赚钱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