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300000027

第27章 宋翔凤的《论语》学(8)

许慎云:惟初大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故造文字始一终亥。乾之初爻为一,此象盈甲而藏于亥,坤辟亥,坤下有伏乾,故坤含光大凝乾之元,此坤乾之义,《归藏》之法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其一为乾元,所谓《易》有大极,是生两仪者也,于天为北辰之中,至虚之地,盛者不可指,故著之以北极之星,其一明者,大一常居也。大衍之数虚一不用,有不用者而用之以通。故《老子》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此明虚一之义也。又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穀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又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者,三者乾之三爻,《易》二篇之策当万物之数,《老子》之说通乎《易》与《论语》,一以贯之说意相发也。《老子》又曰:“道盅而用之,又不盈盅为虚,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为不盈。”又曰:“致虚极守静笃。”致虚者一也,守静者不用也,万物并作,第10页。)。在汉宋、古今中,宋翔凤在观念上是以今文经学为主,在治学方法上是以汉学为本,对宋学、古文经学的兼采只是次要的方面

有时他甚至认为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都是七十子之学,《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二,且尊周史也。吾以观其复,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宋翔凤的《论语说义》带有明显的汉学风格。但是,他并不反对宋学,他以性与天道为孔子微言,从《易经》来言性与天道,而性与天道其实就是儒家的性理之学,也就是宋学最喜讲求的内容。他的特别推重《中庸》、《大学》、《孟子》,一生重视《论语》的研究,与宋学重视四书亦暗自相合。所以,在《论语说义》中我们没有看到宋翔凤关于批评宋学的只言片语。此外,正如陈鹏鸣的《宋翔凤经学思想研究》所指出,宋翔凤对宋学的代表人物二程、朱熹十分尊崇,以程朱等人所讲的性命义理之学有益于实用,“最为学问入门要路”,后来的学者只要掌握此论,便可“不流于释氏”;朱熹所阐发的《大学》之道,“合之于《中庸》、《孟子》之义,无不合……朱子之学,自足继往开来,非他儒所能及”。(《过庭录》,中华书局,1986年,第212页。)充分肯定程朱理学对于儒学的巨大贡献。这些都说明宋翔凤的经学既有明显的汉学风格,但对宋学同样兼蓄并收。

同时,宋翔凤的《论语说义》虽然就主要倾向来说是以发挥微言为主,多据《公羊》等今文典籍为说,而否定古文经学;但是,宋翔凤的否定古文经学,却不是完全否定,他时也采用古文经学之说。除前面所引《左传》的除旧布新之说,在《论语说义二》等书中也有数次引《左传》为说的记载。在《论语》的齐、鲁、古三家中,宋翔凤不仅采用《古论语》,有时还在今、古文之间从古不从今,如《论语·颜渊》载:子曰:“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古文家训折为哲,《鲁论语》读为“折”,训为制,宋翔凤以为当“从古也”(宋翔凤:《论语说义六》,《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四,第8页。)。《毛诗》也是古文家说,宋翔凤亦时采以为说,如于《论语·泰伯》孔子曰:“有妇人焉,九人而已”,宋翔凤就取《毛诗》说为解。在关于武王的年龄问题上,克殷之岁《文王世子》今文说为九十七岁,《周书》古文说武王六十余岁,如按今文说,武王作《大誓》时已有95岁,其母当有百余岁。“《周书》属古文,《史记》多古文说,故与今文家不同,揆之于事理,古文说是。马郑说《论语》亦古文……贾生书称成王二十即天子位,亦于今文说不同,当同是古文说”(宋翔凤:《论语说义四》,《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二,言一以贯之也。(宋翔凤:《论语说义二》,同出孔子,他在论《诗经·关雎》时就说:“是说《关雎》者有二义,乐而不淫,毛学之所传也;哀而不伤,鲁学之所传也,两家皆出七十子之遗学,同出孔子。”(宋翔凤:《论语说义二》,《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〇,第17页。)

宋翔凤的兼采古今、汉宋,并不是无古今、汉宋之分,更不是古今、汉宋并重。至《三朝记》称商老彭。宋翔凤所以兼采汉宋、古今,与他“揆之于事理”的治学观念有直接关系。他认为古代典籍各家异说,同一问题有数家之说,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应该仅据古今、汉宋以断是非,而应据“事理”为断。他说:“古今文家说者各异,在读书者折其衷矣。”(宋翔凤:《孟子赵注补正三》,《皇清经解续编》卷四〇一,第21页。)周秦百家之言,多托之于孔子,互相矛盾之处更多,“后之学者,亦但求其当于理而已”(宋翔凤:《大学古义说一》,《皇清经解续编》卷三八七,第10页。)。因此,宋翔凤的著作中常见“以情事推之,昭然可见”(宋翔凤:《孟子赵注补正四》,《皇清经解续编》卷四〇二,第10页。),“理是而文恐非”(同上。)等语。正是有了这样的治学观念,所以,宋翔凤在武王的年龄等问题上,能够经过“揆之于事理”,而断定“古文说是”,并采古文经学以为说。如果将此观念贯彻到底,则无论古今、汉宋,都必须以“揆之于事理”为判定标准,何有古今、汉宋之分?宋翔凤的这一观念是清代汉学实事求是观念的具体化,对于打破学术中的门户之见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宋翔凤没有能够将此观念贯彻到底,尤其是在《论语说义》中,他不仅是以今文经学的观念为主,还时常以今古文经学的不同来评判是非得失,就与他自己说的“揆之于事理”背道而驰了。此外,今文经学与宋学有较多相通之处,而清代的汉学与古文经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也是宋翔凤所以能够兼采古今、汉宋的一个原因。

三孔老同源说的援道入儒

自战国以后,儒家与道家之间就一直存在着纷争。儒家尊孔子,道家崇老子,各有宗主,其学术旨趣也不同。宋翔凤治《论语》,《论语》为儒家典籍,当尊孔子而贬老子,但是,宋翔凤却孔子、老子并尊,提出孔老同源说。宋翔凤此说是将道家之说引入儒家经学,为庄存与、刘逢禄的经学所无,是宋翔凤经学的又一个特色。

宋翔凤的孔老同源说,将黄帝追溯为老学、孔学共同之源。他在《论语说义》中有一大段论说,以彭祖为殷之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老子继彭祖为周之守藏史;而殷《易》名《归藏》,《归藏》本为黄帝《易》,由此而得出“《易》、《老子》之学出于黄帝”(宋翔凤:《论语说义四》,《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〇,第1页。此说亦见《说义七》,第2页。)的结论。为证老学本于黄帝,宋翔凤说:

老子为黄帝之学何证?考黄帝号曰自然……故老子自然之说皆黄帝之说也。(宋翔凤:《论语说义四》,《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二,第2页。)

黄帝始造文字,始一终亥,皆本《归藏》……知《老子》所述,皆黄帝之说,《归藏》之说也。(宋翔凤:《论语说义四》,《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二,第3页。)

他认为黄帝号自然,老子学说以自然为宗;黄帝造文字,从一终亥,《老子》一书亦据以发挥,所以,老子的学说都出自黄帝。所谓黄帝号自然之说,其说并不见于先秦典籍,而是出于《白虎通·号谥章》“有熊”之伪。清人梁玉绳早在乾隆五十一年成书的《汉书·人表考》卷一中已经指出:“《白虎通·号谥章》曰黄自然,余姚卢学士文弨校本以自然为有熊之伪,甚确。”(梁玉绳等:《史记汉书诸表订补十种》下册,中华书局,1982年,第497页。)故此说实难以为据。孔子在春秋时已有文献缺失,夏礼、殷礼不足征之叹,二千五百年后的宋翔凤又从何而得知远比夏代、殷代更古老的黄帝之说,而且就认定《老子》之学即本于黄帝呢?这既难验之于事,也难证之于理,而与他的“揆之事理”的治学理念相违背。

在论说《老子》之学归本黄帝、《归藏》之后,宋翔凤紧接着又提出孔子之《易》与《春秋》多取《归藏》之说:

又观《十翼》之文,则孔子赞《易》,亦多取于《归藏》。《易》、《春秋》为微言所存,故从“窃取”之者也。《春秋》去文从质,般礼也,宋不足征,求于柱下,得之老彭,问礼老聃,《春秋》之礼皆般礼也,《小戴》所录七十子之记皆为殷礼,合乎《春秋》,盖问乎老聃而折其中,不徒《曾子问》之所记也,故《春秋》为礼义之大宗。(宋翔凤:《论语说义四》,《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二,第3页。)

宋翔凤以为,孔子之学多取《归藏》,是通过孔子学于老子这一环节来实现的。所谓其义“窃取”之说,即指《春秋》与《易》的经学微言。《春秋》改文从质,出于孔子问礼于老子,并由此推断《春秋》、《小戴礼》所言之礼皆为殷礼,得出《春秋》为礼义之大宗的结论。以《春秋》为礼义之大宗出自汉代司马迁,而司马迁之说本于董仲舒,所以,这是《公羊》学的说法。但是,《公羊》学此说是从《春秋》重礼义名分、诛讨乱臣贼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说的,而根本与老子无关。宋翔凤则从孔子学于老子立论,与《公羊》学之说完全相反。所以,宋翔凤的《春秋》为礼义之大宗,与《公羊》学之说,其说虽同,其义却异。

而孔子是否学于老子,儒道两家一直以后就有异说。一般的正统儒学家、经学家都否定孔子学于老子,宋翔凤本以儒家经学为宗,却持道家的孔子学于老子之说。不仅如此,宋翔凤还竭力加以证明:

《论语》不曰彭老,而曰老彭者,以老子有亲炙之义,第32页。),不言周者,以老子虽生于周代,而所传之学,则《归藏》之学,故归之于商,尤信而好古之明证也。(同上。)

史记彭祖在先,老子在后,而《论语》不称彭老称老彭,在宋翔凤看来就是孔子亲炙老子的明证。经过类似的论说,孔子学于老子似乎成为无可怀疑的铁案。而老子之学出于黄帝,孔子又出于老子,老子所传为《归藏》之学,所以,无论是孔子之学还是老子之学都与《归藏》之义相通。

《易》学史上有一种说法,《易》有《连山》、《归藏》、《周易》,其中《归藏》为殷人之《易》。所以,宋翔凤以为孔子、老子之学都与殷代之学有密切联系,《归藏》与《老子》、《易》、《论语》都是可以相互发明的。他说:

同类推荐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宋词佳作汗牛充栋,美不胜收,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 读者朋友的喜爱。作者在本书的编撰体例上力求创新和突破,除原词外,更加入对作品的解读、注释,并由作品的内容引申到历史人物、风俗习惯,传说典故等。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者在掌握原词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的同时,对作者、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了解。在书的版式上注重视觉形象与词境交相辉映,触发读者的通感。
  •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 烛光喷薄

    烛光喷薄

    在这危机关头,是千字文拯救了我的写作。千字文短小,伏案写作不过一小时就成了。于是,上下班的路上即兴构思,目睹物事,神思飞扬,一点意趣凝成了。稍有空隙,拔笔书写,一篇小文很快便问世了。无疑,千字文成了我表达情思,延续创作的最佳文体。
热门推荐
  • 一生气你就输了

    一生气你就输了

    就是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学会如何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当我们面对他人的冷嘲热讽,面对别人的无理指摘,这本书在告诉读者如何正确处理上面这些关系,都应该尽量置之一笑,将其转化为积极因素,保持“淡定”的心态。要学会笑对生活,而对那些试图激怒自己的人冷眼相待,不要让一时的怒火影响了自己的进步
  • 佳人如水:天下倾(完结)

    佳人如水:天下倾(完结)

    她本是一个为爱所伤的女子。她曾经以自己的血发誓这一生再爱上谁就会亲手杀了那个人。因为真的不想受伤了!太疼、太疼!可是上天却似乎在捉弄她一般。再次醒来,换了一个身份,生活!在一个连自己也不知道的国度。本想在可以远离爱情,做一旁观者!不想,她却拥有一种人类所不了解的能力。月倾天下就单单是这四个字预言已然注定了她的不平凡!那些卓尔不凡的男子却一个接一个走进她的世界!他唤她:月倾,对她百般宠爱。她却避他三舍,对他不理不顾。他当朝问她:愿用江山换你一生可否?她冷笑而去。他杀人如麻却甘做她随身暗影,只想要默默守护着她!他妖媚冷血,却在最终对她倾尽全部。仅想成为她的一个随从。他用尽一切手段,可是最终她给他的却是冰冷的一剑。她问她:你这样的丑女人凭什么得到那么多男人的爱情?她冷笑,谁的爱与我何干!他们问:顾月倾、什么样的男人才可以进入你的心?她冷然,进入心吗?你们不是早就已经知道我不会爱你们!为何还飞蛾扑?不就是想利用我吗?也许自私,冷漠,可是懂她者,又何必她多说什么!
  • 最让你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智慧背囊)

    最让你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智慧背囊)

    《智慧背囊》系列丛书包含有亲情故事、友情故事、情感故事、心灵鸡汤、哲理故事、成长故事等,囊括青少年成长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各个历程,从生活到学习,从内心到情感。
  • 三代才女绝恋

    三代才女绝恋

    一场答联求亲,让他们喜结良缘;宫廷祸乱,让他们分离两地、重聚无期;乱世当道,让她三嫁他夫,抛弃亲生骨肉……看三个女人如何演绎他们的爱恨离别。
  • 你的余生我来代理

    你的余生我来代理

    她是自我放逐的豪门孤女,小心翼翼地在上流社会挣扎,只为查当年真相,还自己清白……他是酷霸狂帅拽的名门帝少,神秘、俊美,全球女人的幻想对象,无数女人为了与他邂逅而费尽心思,偏偏她走哪都能遇上!工作上处处挑剔,生活中样样指责。白想终于爆发,“你为什么处处针对我?!”某男人认真回答:“因为……你长得很讨厌。”“靠!你才长得讨厌,你全家都讨厌,你满户口本讨厌!”某男慢条斯理抽出红本本,“嗯,你现在也在我家户口本上。”
  • 情场麻辣烫

    情场麻辣烫

    选录了《最美的爱情有多美》、《等待第十朵玫瑰》、《等待一朵蔷薇再盛开》、《开灯》、《谁是我的拉风王子》、《找一趟回18岁的班车》、《5000只鸟儿说爱你》、《拼图游戏》、《一袋买了60年的盐》、《相守一生的爱人》、《想抓你就抓床单吧》、《蜀葵边上的石凳》、《绑架者》、《和初恋情人看电影》、《请把我的花儿浇点水》等近百篇关于情感的微型小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监牢宠妃翻身记

    监牢宠妃翻身记

    ◇◆大家只要点击一下【收藏此书】就行了~亲们动一动指尖吧!!◇◆◇◆一朝穿越,她成为丞相之女。身处牢狱,她暗自苦恼,却卷入阴谋的漩涡。一跃成为皇妃,却只是因为他的好奇和利用。后宫的尔虞我诈,她照例未能幸免。◇◆◇◆几度陷害,她最终成为了牺牲品。还有她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化作了一滩血水。她笑的凄凉,“既然你不想要孩子,那我就依你,我打了孩子还不成吗?”离开皇宫,却始终无法摆脱阴谋的束缚。情止断崖,她看着他,泪流满面却笑魇如花,“你想要一辈子困住我,我偏不如你所愿!罕井凌文,你且等着,如果我今日有命活着,定是要你付出代价!”◇◆◇◆两年后,她成为一门之主,执掌生杀大权。决定重归报仇,却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是栎丹国公主。无奈终于看开,决定放下仇恨与凌玥离开,却是命运弄人。天朝出兵相逼,要求迎娶她入宫,形势危急,她不得不嫁。那日她笑的凌落,“我可以说不吗?”◇◆◇◆重回故地,竟发现当年一切都是误会。终是解开误会,本以为能够相守,却在一切都还未来得及开始的时候,他再次利用了她。◇◆◇◆她一生三嫁,第一次她成为了辰妃;第二次她成为了葟贵妃;第三次她终于当上了皇后,却不是他的新娘。她说:“我只要一方天地,无忧无虑。”◇◆◇◆等到一切繁华落尽,回首当年的一句‘愿得一心人,白头莫相离’,竟然是这般的奢望!*****绯雪开了新的文,习惯果然很可怕!不写文就觉得很难受,所以还是开了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回首碧云深》连接:http://m.pgsk.com/a/353215/亲们一定要捧场啊!
  • 网游之天地

    网游之天地

    惨淡的人生,必须从彪悍开始!新书《万古第一强者》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