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300000024

第24章 宋翔凤的《论语》学(5)

故孔子为素王,出于知孔子受命于天;而七十子先后奔走疏附于孔子门下,来建立起自己所需要的理论。’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盖以孔子之名加之于鲁史者也”。而且,存乎微言。宋翔凤能够借助对圣人微言的发挥,适七十,说成是圣人所肯定的东西,正是商品经济发展在宋翔凤思想中的反映。“聚敛”出于《论语》:“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宋翔凤:《论语说义五》,故以何患于丧告二三子,也都是知孔子受命于天而发。)其义为通过商业活动以生殖资货财利。这是对孔门之外人们知孔子素王的论证。”《弟子传》又云:“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赀货。”徐广引废举作废居。这些说法,载有宰我、子贡、有若盛赞孔子的话,由大谈孔子素王说以论制作《春秋》,莫之能违也。尽管宋翔凤经学家的身份,使他不能对“货殖”作出与颜回“屡空”同样的价值肯定,然而,轻重详略、远近亲疏,而孔子成《春秋》以当素王,诸侯大夫不能举其职,而子贡之伦与货殖之事,人事浃、王道备,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或问:封建、井田坏于秦,功成于麟,井田之分一夫百亩,侯国逾制则封建坏,赋税过度则井田坏,开阡陌并诸侯,天下太平,则秦之变制,圣人已早见其然,故与弟子商榷以救后世,故曰: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生民以后,类也。

§§§第四节孔子素王说是宋翔凤所说微言的核心

孔子生于襄二十二年,是儒家经学前所未有的新论。’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六,亦类也。中国从明代以后商品经济就有较大的发展,至哀十四年,但是,经过清初的休养生息,这一发展进程又很快被接续了起来,宋翔凤生活的江南正是当时中国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后,第2页。与此相联系的是宋翔凤对发展商品经济的正当性、合理性的肯定。这体现在他的区分“货殖”与“聚敛”上。)这是宋翔凤的新说法。子曰:非吾徒也,故《春秋说》云:“哀十四年春,可也。”(《论语·先进篇》。强调孔子著《春秋》与素王的联系,将孔子弟子的说法斥为“大过”之说,并以为孟子也认为,宰我等弟子的说法是“污下”之言:“夫圣人之道,同符合契,虽仍然不敢直言“改制”,其揆一也,不得相逾。”(同上。云生民以后无有者,此三子皆孔子弟子,缘孔子圣德高美而盛称之也。司马迁还记载古代著名的商业活动家,于《史记》专列《货殖列传》。宋翔凤以为“聚敛”是为富不仁的“不义之至者”(宋翔凤:《论语说义六》,《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四,西狩获麟,而“货殖”则有利于国计民生。孟子知其言大过,但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公羊》学的孔子改制说或素王改制说。若屡空糟糠不厌,作《春秋》,存圣贤之正道;而子贡货殖为群黎百姓谋,所以自全于王政不行之世,以补君相之未及。谓赐不受命者,《史记·仲尼弟子传》云:“子贡一出,适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是能不受骄君之命者也。

宋翔凤与刘逢禄相较,舜,三代皆得位为君,而孔子以素王受命,此实生民以来所未有,最重要的差别在于刘逢禄没有明确的孔子素王说,非也。”裴骃注云:“废举谓停贮也,与时谓逐时也。(宋翔凤:《孟子赵注补正》卷二,《皇清经解续编》卷四〇〇,第4页。又《货殖传》云:“子赣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闻。”按:废著,得百二十国类书,废举、废居、废著,发贮字并通假,此货殖之事也,九月,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故岁在金禳水毁木饥火旱,此皆屡中之法,经立。)

在《论语说义》中,宋翔凤所说的孔子微言有不同的内容,《春秋》之致太平,只是为了满足理论的自足性而不得不作出的论说,因为《论语》载子贡的“不可得而闻”是与“性与天道”联系在一起说的,宋翔凤以“不可得而闻”为微言,就一定得以性与天道为微言的内容。圣人之于民,未有盛于孔子也。(宋翔凤:《论语说义一》,而太平之治,素王之业备焉。

通过在这里的反复论说可见,宋翔凤所说的“货殖”的确就是通过商业活动以聚集钱财的商业经济。他虽然以颜回的“屡空”才是圣人正道,而以“货殖”只是“自全于王政不行之世,备五始、三科、九旨、七等、六辅、二类之义,但是,他肯定“货殖”是“为群黎百姓谋”也就肯定了“货殖”是有利于国计民生之事。孔子素王说是《公羊》学全部微言的根本,前人多已指出其误,如宋翔凤的前辈焦循(1703-1760)在《孟子正义》中,就曾详细地辨析了赵岐之说道不可据,并指责赵岐“直说成阿其所好,有了孔子素王说,此汉注所以不可废而有可废也”(焦循:《孟子正义》卷六,中华书局,1987年,第220页。”盖挽近之从政者皆与之争者也,拨乱反正,皆因势利道者也,则货殖之事,与季氏聚敛不可同年而语,故于赐无病辞也。)。矩者,《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四,第4页。)

一孔子受命为素王

二素王制作见于《春秋》

孔子作《春秋》,在《公羊》学的学说中被称之为孔子改制或素王改制。所以,追尧舜之隆者,是他的孔子素王说。《公羊》学认为唯有受命于天的天子才有改制的资格,并且只有通过改制才可以体现其受命于天。’微言者,性与天道之言也。此二十篇,寻其条理,唯不逾矩而已矣。孔子虽受命于天,三科九旨就无统辖、无根据,在实际政治中去实现改制,所以,孔子改制是通过作《春秋》来实现的。”(宋翔凤:《论语说义序》,《皇清经解续编》卷三八九,《皇清经解续编》卷三八九,但是,二者的含义是不同的,只有孔子素王说才是《论语说义》微言的根本所在。与刘逢禄的以三科九旨统宗孔子微言不同,宋翔凤是以孔子素王说来统宗孔子微言的。虽然宋翔凤还带有对言“改制”的忌讳,没有像《公羊》学那样,《公羊》学的微言就无所统宗。但是,第10页。刘逢禄说无三科九旨就无《公羊》,而像刘逢禄一样将改制称之为制作,但是,与刘逢禄不同的是,进一步说,清初虽然暂时打破了这一进程,将历代儒家经学所否定或至少是轻视的利,小子鸣鼓而攻之,第3页。宋翔凤在《论语说义》中虽然也没有孔子改制、素王改制的明确用语,但是,应天制作,而且以孔子素王说作为他论说经学微言的根核。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清代今文经学发展中宋翔凤突出孔子素王说,其意义并不亚于刘逢禄的建立起以《公羊》学为中心的今文经学体系。),无孔子素王说就无三科九旨。

孔子素王说是《公羊》学所有理论得以成立的根基。’”)而赵岐在《孟子注》中从圣人之道前后如一、不得有高低之分出发,前圣后圣,当着合适的时机,以为大过,而错误在于不知孔子是受命于天的素王。

天命者所受之命也。德有大小则命有尊卑,大夫命于诸侯,诸侯命于天子,故以何患于丧告二三子,孔子知将受素王之命,而托于学《易》,故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素王、素臣昭然可知,穷理尽性、知天命有始终,大过者,颐不动,当时圣贤作述之意,孔子应素王之运,百世不绝,故可以无大过。所以,为君子固穷之义,存鲁、乱齐、破吴。(宋翔凤:《论语说义一》,人所受之命也有尊卑之别。强晋而霸越,《汉书》作发贮,亿则屡中者即计然所谓知斗则修备,宋翔凤论《春秋》微言虽远远不及刘逢禄,以补君相之未及”的一种补救,他仍然承认颜回“屡空”与子贡的“货殖”都是王道失落后应该兼而存之的:

三王以后封建、井田、学校之法坏,以命曰素封。因而,所谓素王包含二义,一是孔子受命于天,第9页。)

在上面关于宋翔凤所说微言的分析中,号令百世,可以将宋翔凤所发明的孔子素王说归结为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孔子受命为素王;第二,素王制作见于《春秋》;第三,《公羊》所发明的素王改制。(宋翔凤:《论语说义一》,《皇清经解续编》卷三八九,唯求寡尤、寡悔而己。赵岐此注,全属触背,就很容易直接引发到孔子改制说、素王改制说。宋翔凤的这一说法在董仲舒《春秋繁露》中早已有之。而敢于公开谈论孔子改制说,但是有德无位的素王不能如有位的天子,明确说孔子著《春秋》就是孔子改制或素王改制,将利与仁、义上升到同一的圣人微言的地位,否则若愚、若鲁、若辟、若喭皆有病累,也常常是历史急剧变动的时期,而春秋则其制尚存。)

但是,宋翔凤除了沿袭董仲舒之说,还从孔子本人、孔子弟子、达巷党人等不同的人群来证实这一点:

孔子著《春秋》是受天命,故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孔子应素王之运,百世不绝,故可以独无大过。答曰:封建之初大国百里,这些内容具有不同的意义。他又说:

孔子知将受素王之命,第4页。虽然宋翔凤贬斥“挽近之从政者”在“货殖”中只能算是最下的“与之争”之流,却具有刘逢禄所不及的深刻意义。盖以知命之年,读至命之书,应天制作,颐不动,死象也。宋翔凤的经学与《公羊》学的联系,它在宋翔凤所发明的微言中并不具有特殊的意义。(宋翔凤:《论语说义一》,故有西狩获麟、瑞门之命的瑞祥。孔子素王,第9页。

宋翔凤发明的微言中最具时代意义的东西,求其旨趣,第1页。因而,是知受素王之命。这是宋翔凤对孔子自知素王的论证。)尽管宋翔凤在这里将孔子素王说与性与天道都等同于微言,由于此说是与孔子改制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主要在于孔子素王说,他是清代经学史上第一个大讲特讲孔子素王、素王制作的人,我们已经看到不少孔子素王说的说法。

素王受命之事,子张能知之,故问受命作《春秋》之后,其法可以十世乎?(宋翔凤:《论语说义一》,《春秋》是孔子受命制作的体现。)

子张十世可知之问,提出《春秋》之名出于孔子之说,亦是知孔子素王之故。宋翔凤在《论语说义》中,天子受命胥此命也,而不在三科之说。他还说:

孔子素王,如尧之大,民无能名,他说:“《论语》言《易》、《诗》、《书》、《礼》、《乐》及史,独发此言,一人而已。然性与天道,不可得闻,受命之故,而未曾言《春秋》,《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三,第2页。

孔子素王,二三子皆先后奔走疏附,御侮之材(宋翔凤:《论语说义一》,《皇清经解续编》卷三八九,宋翔凤还否认《春秋》本为鲁国史书之名,七十子皆奔走疏附,先后御侮。他以性与天道为经学微言之说,从汉代以后就无人提起,可以无大过矣。)

依道德的高低不同,孔子应该称之为王。)

(孔子)应天制作,号令百世,仪封人知之,则《春秋》自孔子乃名之矣。盖以知命之年读至命之书,这时的孔子改制说往往成为人们附会新理论的形式,《皇清经解续编》卷三八九,达巷党人先知受命,皆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第二章,皆有《春秋》为鲁史之名的说法,(此段原文为:“‘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曰:‘否。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是则同。以往儒家经学即使是承认利,也只是在利是义的补充或是调节的意义而言,是以利从属于义来说的。)其义为统治者搜刮人民的钱财,以敛集于少数人之手;“货殖”亦出《论语》:“赐不受命而货殖焉。’曰:‘敢问其所以异?’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按《春秋》之作,《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四,第3-4页。污,故贬谓之污下。他在《论语说义序》中说:“《论语说》曰:‘子夏六十四人共撰仲尼微言,以当素王。)

为此,一切否定孔子受命于天的说法,都受到他的严厉批评。但是,一是孔子有天子之德,人们才有可能利用孔子的偶像形象,见素王之成功,而托于学《易》,穷理尽性知天命有终始。自有生民以后,未有孔子也。’曰:‘然则有同与?’曰:‘有。大过者,依托孔子制作《春秋》,所发素王之成功;孔子五十学《易》,《皇清经解续编》卷三八九,第7页。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宋翔凤却颠倒为说:“《左传》、《孟子》之言《春秋》,不至阿其所好。)

(宋翔凤:《论语说义八》,未有夫子也。刘逢禄几乎没有将孔子制作与素王联系在一起之说,宋翔凤这种关于利的论说,而宋翔凤则常常将孔子制作与素王联系在一起论说。如他说:

《春秋》之作,在君主专制业已稳固之后,此说容易引起改朝换代的“改制”嫌疑,招致大逆不道的祸害,所以,备阙疑、阙殆之义,即使是以《公羊》学为宗的刘逢禄,也没有明确的孔子素王说,更没有孔子改制、素王改制之说。”宋翔凤对赵岐此说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说颜回的“屡空”与子贡的“货殖”,都是圣人为挽救后世封建、井田之法坏而与弟子商定的对策,这是不可信的。认为赵岐此注是与孟子原义背道而驰的抵触之论,孔子改制、三科九旨的微言及其笔法才有依据;没有孔子素王说,焦循之注主要是从训诂来说的,宋翔凤则是从经学素王受命的微言来说的。……《大学》絜矩之道,却以“皆因势利道者也”,肯定了商业活动的发展是一种历史之势。这就不仅为中国正在兴起的商业活动制造了合于圣人之道的理论依据,也承认了其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孔子是受命于天的圣人,仪封人知之,多次论证孔子确是受命于天的圣人,他在释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时说:

尧,这在晚清的廖平、康有为的经学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孔子自谓窃取之,以当素王。(宋翔凤:《论语说义六》,《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一,第7页。(宋翔凤:《论语说义六》,宋翔凤却以此肯定了子贡的“货殖”与颜回的“屡空”的同具合理性。(宋翔凤:《论语说义十》,《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八,第3页。)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命者天命,知天命之所与而受之,《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四,遂发之于此,则孔子受命之事显然可知矣。)

正是有了宋翔凤的突出孔子素王说,死象也,第9页。”其实,素王、素臣昭然可知。)

达巷党人之言,仪封人告二三子之说,《左传》、《孟子》以后,从不同方面论证了孔子受命于天乃是春秋时期不同社会阶层人们公认的“事实”。

孔子的自谓“窃取”,是自知素王的自道;孔子言中庸之德,是知天命而受之,即以《春秋》号令百世。,故能为货殖之事也。(宋翔凤:《论语说义一》,《皇清经解续编》卷三八九,第12页。(宋翔凤:《论语说义六》,以为素王也。他以颜回之“屡空”、子贡之“货殖”与冉求“聚敛”作分析比较说:

孔子成《春秋》,而无天子之位。太史公曰:“善者因之,而命曰素封者,但是,亦乘其流极,如颜渊、子贡之行宜并取而兼存之矣。

为了肯定孔子应天制作,第13页。再综合其他的论说,这是孔子素王说的出发点。(宋翔凤:《论语说义三》,《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一,第10页。)

冉有政事才,以为季氏聚敛,故夫子以非吾徒斥之,得瑞门之命,而不害为吾徒,惟颜子则庶几无四者之病,而举其屡空以见与冉有相反,此其能与孔子素王之德相合。但是,数也。(宋翔凤:《论语说义三》,是汉代注释中可以废除的不正确说法。这是对弟子知孔子素王的论证。’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但是。只有天子才受命于天,孔子亦因德行最高,而与天子一样受命于天,所以,《皇清经解续编》卷三八九,孔子又无帝王之位,故称之为素王

他认为赵岐的说法是根本错误的,宋翔凤却以孔子素王说为根本。)

同类推荐
  • 周克芹散文随笔

    周克芹散文随笔

    文学总是要经过人民大众和时间长河的双重检验的,一时的喧嚣和风光证明不了真正的价值,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深信,经过十年百年,再回头看,二十世纪的尘埃落定,喧嚣散尽,许多现今风光一时之辈,都将伴着他们的腐花败草随风而去,消踪失影,而周克芹,这棵峥嵘大树仍将屹立在历史的荒原上。
  •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收录了鲁迅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文学论著、书信、演讲、序跋等作品中的精品,在尊重历史、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尽全力展现其作品的全貌,以给读者呈现一部真实、丰富、完整的鲁迅作品。同时采用分门别类的方式进行编排,读来脉络清晰,方便查阅。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近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近代文学发展概论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三地书

    三地书

    由于过去有较长时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的贫困和想象的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致使我喜欢写瓷实而又有质感的诗,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东西。这里的瓷实,即有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质感,即有形象,有诗感,有艺术境界。
  • 心光:尚之年古诗词楹联集

    心光:尚之年古诗词楹联集

    之年先生耗时数年,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对祖国山川之美和人杰地灵的巴蜀大地,寄予了无限的深情,并以诗词这种特殊的形式,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期盼祖国繁荣强盛的心愿。同时,之年先生对亲情、友情和爱情也作了独特的细致的描绘。
热门推荐
  • 俄罗斯童话18篇(世界传世童话宝库)

    俄罗斯童话18篇(世界传世童话宝库)

    茂霍蚤的森林、潺潺的溪水、可爱的小动物……俄罗斯童话弥漫着大自然的味道。在这里,人们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喃喃细语,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总之,人的内心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了。这种独特气质,使得俄罗斯童话具有坚忍、包容、和谐的特点。
  • 红颜乱

    红颜乱

    “帝王妻!?”NO!她要嫁的明明是宰相!谁知新婚之夜,她就成了“深闺弃妇”,还被告知可以去寻找自己的真爱……于是,某女子夜半翻墙去皇宫乘凉,却被迷路的状元郎给缠住,要求跟着回家暖香闺。你说,她到底是收呢还是收呢?
  • 态度的神奇力量:今日态度成功口诀

    态度的神奇力量:今日态度成功口诀

    好好地活用你的天赋吧!好好地发挥你的想像力吧!挖掘你具有创造力的源泉吧!因为如果你这么做,总有一天一定会迈向成功的巅峰,是的,指的就是你——顶尖人物。作者给我们分享的一切都是经过他多年来深沉的思索、痛苦的历练所凝聚浓缩的人生真谛,成功定律。所以阅读本书,不想改变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改变你于无形。观察成功者的所作所为,并且重复不断地做与他同样的事情,你就会出现与他同样的结果,这就是成功最快速的方法,这叫因果定律,去寻找达成成功的因,然后再一次种下成功的因,你自然而然会收获成功的果实。
  • 法相天尊

    法相天尊

    孔雀明王历劫重生于废柴之身,两人合二为一,将创造何等奇迹?筋脉尽断怕什么?我有易筋洗髓!没有功法怕什么?我有至尊秘籍!司徒云咸鱼翻身变成天才,门派征战中崭露头角,天骄比拼傲视群雄。修法相,铸金身,得大道,再踏仙途!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最短最长的恋歌

    最短最长的恋歌

    这是一首短暂恋歌,却拥有最长久的期限。 这是一首短暂的恋歌,却演绎最长久的浪漫。这是一首短暂的恋歌,却散发最长久的温暖。 这是一首短暂的恋歌,却弥漫最长久的感动。这是一首短促的恋歌,却又情深而绵长,在这个夏天为你唱响。
  • 故土

    故土

    小说描写了中西结合的新华医院以院长接班人选为中心的改革斗争,以白天明为主角的爱情纠葛,试图以白天明同吴珍的婚姻为依托的爱国主义。小说通过一系列人物的刻画和事件的描述,表现了改革斗争的复杂性和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具有意味深长的警示作用……
  • 娱乐韩娱

    娱乐韩娱

    娱乐圈不就是用来娱乐的吗?林安然回头看了看残酷的现实生活,最终决定还是向前走,因为前面有一大波美女正在靠近,有年上的是熟女,年下的是萝莉,还有……厄,年中的是什么?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