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000000014

第14章 第四套混战计(1)

釜底抽薪十九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不能迎击敌人正面进攻时,应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减灭事物存在的基础,事物就难以发展了。

“釜底抽薪”是从我国北朝人魏牧所写的两句话“抽薪止沸,剪草除根”中的一句而来的。

唐宪宗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不消说,死了个节度使并不是件什么了不起的事,可他这一死,却引发了一场历时三年的战争,也由这场战争,造就了一位善用奇谋的将军李元直。

吴少阳死后,其子吴元济向朝廷申请,要求承袭亡父的官位,不知怎的,朝廷没有答应。元济便据申(今河南信阳)、蔡(今河南汝阳)、光(今河南潢川)三州叛变。宪宗派兵征讨,双方激战三年,朝廷损兵折将无数,叛军却依旧稳如泰山。

这时,惹恼了一位英雄,即洮州临漂人李元直。他向宪宗皇帝上表请求参战,宪宗大喜。于元和十一年,封其为唐邓节度使,属地就在吴元济的西面,便于讨贼。

这吴元济可不是个草包。他手下有数十员猛将和数十万精兵,坐镇的蔡州城,号称天下最难攻取的城池。他与远在长安的大唐天子抗衡数载,屡经血战而无损。尽管他长期沉溺于酒色,精神已大不如前,可这“淮西节度使”的威名却并没有丝毫的减弱。

吴元济听说李元直要来讨伐,便召集文臣武将商议对策。他用手捋了捋修剪得很漂亮的胡须,傲慢地道:“李元直是个什么东西?他凭什么来讨伐我?”

两厢侍立的将军和谋士,个个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

吴元济心中不快,喝道:“你们为什么不说话?难道都被李元直这个无名小卒吓破了胆?”

吴秀琳是吴元济的心腹主将,忧心忡忡地说:“末将愚见,古今成事业者,必先得民心,得民心者,民自然拥戴。而今,我淮西之地因连年征战,致使土地荒芜,收成锐减,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倒在其次,我们有几个州城甚至连军粮也接济不上。大帅,末将唯恐军心不稳,士气不高,百姓再一鼓噪,敌军乘虚而入,就……就……”

吴元济两眼一瞪:“就什么?”

“就不好办了。”吴秀琳壮着胆子说完这番话,额头、鼻尖早渗出了大滴大滴的汗珠,一颗颗滴在殷红的地毯上。

“混账!”吴元济这时已由不快转为愤怒了,“有什么不好办的?你们的锐气都到哪里去了?我有大军数十万,我有坚如磐石的蔡州城,我有与大唐争战数十役而不败的威名,难道还怕了那李元直不成?退下!”

吴秀琳不敢再说什么。有几位本想说几句,见这阵势忙住嘴,省得讨厌。大殿里又是一片寂静。

元济感到厌倦了,退朝回宫。

李元直被宪宗帝任命为唐邓节度使,奉旨讨伐吴元济已有半年了。半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忖他这三万人马如何与吴的数十万大军抗衡。“大唐再经不起战败了!”回想起出征前宪宗皇帝对他的厚望,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划,毅然率领大军向蔡州进发。

行军途中,露营间隙,他和左右分析敌情,“现在,我东有丁士良,文城栅有吴秀琳,兴桥栅有李忠义,蔡州城外有董重质,皆是吴元济手下一等的猛将啊。大唐屡战败北,实是这班虎将难以对付。所以这次出征,不敢掉以轻心。”

这天,元直在马上正自思索破敌之策,忽有探马来报:“将军,前锋遭遇敌军,为首的乃是丁士良,两下已厮杀起来。”

“丁士良有多少人?”

“只有五百人,可能也是巡逻的,被我们碰上了。”

李元直急令大将史进诚,带将士二百,火速赶赴前部接应。史进诚抽刀一挥,二百骑兵绝尘而去。

且说这丁士良乃是淮西军的一员骁将,随吴元济起兵叛唐以来,屡建奇功,深得元济器重。他部下的二万大军时常对唐营进行骚扰也颇有收效。但近来因军中粮草短缺,军心不稳,将士成群结队开小差。丁士良又气又急,可也没有办法。

这日,丁士良感到心中气闷,便带了五百骑兵出营巡察。不料却遇见了朝廷的先锋部队。丁士良虽觉形势不妙,可也得硬着头皮去打。

角声如咽,鼓声如雷。两军排开了阵势,短兵相接,杀得昏天黑地。

唐军装备精良,士气高昂,又见来了援兵,越战越勇,箭如飞蝗。吴兵顿时乱了阵脚,呼噜噜退了下去。丁士良拼命阻挡,也无济于事,只得和残兵败将逃回大营。

唐军乘势直捣吴军营寨,俘虏吴军精锐万余人,活捉了丁士良。

李元直赶来,望着五花大绑的丁士良,心中思忖:“是杀是留呢?杀他一个丁士良倒好办,可吴元济尚有数十万人马,不是轻易能收拾过来的。如果把他们都逼到绝路上,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个仗可就难打了……”一念及此,豁然开朗,环顾左右,问道:“各位,该如何处置这位丁将军?”

别人尚未开口,丁士良在那边却早挺直腰背,须发戟张,开口道:“有什么好说的。老子一生斩你唐兵唐将无数,今天死了也赚了。动手吧!”

史进诚上前踢了他一脚,对李元直道:“大将军,这狗贼与我军不共戴天,死在他手里的弟兄不计其数。没什么好说的,将这狗贼的心挖出来,祭奠战死沙场的弟兄们!”

众将齐声怒吼:“杀丁士良!”

李元直一挥手:“押下去,斩!”

两名刽子手去押丁士良,他双眼一瞪:“老子自己有腿。”言罢,面无惧色,大踏步走出帐外。众将见了,也暗自佩服。

正要行刑,李元直忽然下令把丁士良押回来。众军一怔,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李元直径直走到丁士良面前,亲自为他松绑,道:“丁将军,恕罪恕罪。方才本帅只是想试试你的胆气,果然不凡。”

丁士良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直愣愣地望着他。

李元直将绑绳投在地上,笑道:“丁将军,两国交兵,各为其主。我敬你是条汉子,若不服,咱各自退后三十里,重新战来!”

丁士良道:“此番战败,败在我军军心涣散,士气不振,若再战,结局依旧。我丁某何苦二番受辱?杀剐听凭发落。”

李元直道:“丁将军,吴元济妄自尊大,不恤下情。淮西百姓早已怨声载道,他的气数已尽了,将军何苦再为他卖命?你的部下脱逃,军心涣散,过不在你,实因吴元济失道寡助。将军以前与大唐为敌,也是不由自主,我既往不咎。只要将军弃暗投明,我任你为将!”

一席话说得丁士良悔愧交加,“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李将军,我丁士良深感厚恩,当以死相报!”

此次李元直收降丁士良,实是这场大战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占据天时地利的吴元济已由原来的主动变为被动,而李元直因占了人和,已由被动慢慢转为主动了。

吴元济得知丁士良降了唐,不由得勃然大怒:“这个狗娘养的!我姓吴的待他不薄,竟他妈反了。待我捉住他,非扒皮抽筋不可!”

淮西骑兵将领李祐上前躬身答道:“大人莫动怒。依臣看来,李元直并不足惧,臣所担心的是他采用的攻心之策。我淮西兵马缺粮,军心不稳,若再被他收降几个去,事情就难办了。臣以为,当从速从各地征集粮草,以安军心。再收紧防线,稳守蔡州,待李元直兵疲力竭,一举破之。”

吴元济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得了得了。难道我的淮西数十万大军还怕了他小小三万人马不成?什么坚守征粮,纯属懦夫蠢妇之见。现在我就遣你速率兵马五万,迎击李元直。敌人的脑袋拿不来,我就把你的脑袋摘下来。”

“遵命。可粮……”

“大胆!张口粮,闭口粮,什么都向我要,我要你们干什么?退下!”

丁士良投降后,向元直献计:“吴元济的‘左臂’吴秀琳据守文城栅,向有威名。唐朝官军之所以收拾不了他,全仗他手下的铁文、陈克洽等辅佐。特别是陈克洽,极是勇武,喜欢亲自出战。若将他擒来,秀琳自然也就降了。”李元直从善如流,便遣丁士良出战。一番厮杀,还真把铁文、陈克洽给捉了。吴秀琳确识时务,便也降了。

当晚,李元直设宴款待吴秀琳。吴秀琳道:“在下此番归顺,当以死相报李将军的知遇之恩。”

李元直恳切地请教:“吴先生,我欲攻取蔡州,你有何良策?”

“蔡州城高地险,易守难攻。”

“难道就没得办法?”

吴秀琳沉吟良久,道:“办法倒是有。将军,如果淮西骑兵大将李祐能降唐,吴元济便成瓮中之鳖。”

元直拍案而起:“先生之言甚合我意。李祐之威名天下共知,若得此人,大唐之幸也。”

吴秀琳笑道:“将军莫急。前几日丁士良归唐,吴元济动了怒。李祐献策,积粮肃兵,坚守城垣。元济不听,反而遣他率精兵迎击我军。想李祐对元济该是心怀不满的,若将他擒来,晓以大义,使其归降,吴元济也就好对付了。”

元直大喜,遂与诸将密议擒李之策,不觉东方渐白。

李祐率军行至与唐朝官军相距百里的兴桥栅安下了营盘。李祐步出帐外,望着阴沉沉的天空,忖道:秋已渐深,我军粮草难以为继,元济催战又急,却怎样是好?正想着,辕门小将送来紧急军书一封。李祐展开看时,正是元济亲笔,严令速战。

看罢,李祐良久无语。他想,李元直初战告捷,收降了丁士良和吴秀琳,几万淮西将士尽归其麾下。眼下唐军士气高昂,粮草充备,虽兵力有限,但与我军比较,实是胜过一筹。如今敌方锐气正盛,若速战速决,岂不自讨苦吃?左思右想,也没个好主意。

忽的,李祐眼前一亮,看到营外一大片麦地。原来,这里的百姓听说官军和淮西兵要在这里打仗,早都逃光了,连麦子也没有来得及收割。

李祐传令:留一部分守住大营,一部分人巡视营外,其余将士马上收割麦子。一时间,广袤的麦田上,淮西兵卸甲挥镰,热火朝天地割了起来。李祐也亲自下地,与士卒一齐干活。

元直得知李祐正带兵士抢收麦子,心中不由一喜:“生擒这位虎将的机会来了。”

元直密遣大将史进诚只带三百名精壮儿郎,埋伏于麦田旁边的树林中,待时机一到,杀将出去,定要生擒李祐。大部人马随后杀出。

史进诚依计行事。悄悄地收拾了林边放哨的吴兵,三百壮士很快便在林中埋伏好了。

清晨,李祐简单用过早饭,便带了将士们下到麦田,史进诚见时机已到,拔刀在手,率先杀将出来。

吴兵哪里有迎战的准备,一见数百悍勇的官军从小树林中一股脑杀了出来,忙撇了麦子,不是跪下请降,便是争先逃命。李祐见状,又气又急,在亲兵的保护下,且战且退。到得大营后,连甲也不披了,提刀上马,带兵攻了回来。这时节,元直的大队人马已经杀到。两方展开了一场血战。奈何淮西兵不愿恋战,李祐只得拼死杀开一条血路逃命。史进诚迎上,将李祐打下马生擒过来。

元直命人解了李祐的绑绳,上前拉着他的手,径直带入后帐,吩咐酒筵侍候,倒把李祐给闹愣了。

后帐的灯烛一直点到次日天明。一夜的长谈,真可谓推心置腹,李祐已痛下决心,决定反吴降唐,立功赎罪。

元直望着东方初升的红日,笑着对李祐说:“将军,东方已白,黑夜已尽,想吴元济的死期已经临近了吧。”

李祐道:“大将军,吴元济刚愎自用,不听良言,必食其果。然蔡州城高地险,易守难攻,我军攻城的器械装备又少,当另筹良策。”

“将军的意思是,只可智取,不可强攻?”

“正是这样。”

“那依将军所见,该当何如?”

“待天降瑞雪,机会自来。”

李元直安排李祐好生安歇,急差人向唐宪宗禀报此事。半月后,宪宗旨到,诏令李祐在唐军候用。

这时候,冬已渐深,天气更加寒冷。雪花飞舞,山川大地披上了银装。

再说吴元济,自得知自己的“左臂”吴秀琳、爱将李祐尽皆降唐后,心中恼怒已极,每日里借酒浇愁,得过且过。

这日,见大雪凌空,天地间一派莽莽苍苍。地上的积雪已足有两尺厚。吴元济不由得朗声大笑:“真是苍天有眼,想李元直那几万衣单履薄的唐兵,如何受得住这奇寒天气。待雪停之后,我一出兵,谅你插翅难逃!嘿嘿!当真是老天助我!”

吴元济折回屋来,重摆酒宴,歌舞助兴。待掌灯时分,这位淮西节度使已大醉酩酊,呼呼大睡了。

而就在这日,元直依李祐之计,全军拔营起寨,冒着漫天风雪,奔袭蔡州。

天渐渐黑了,而雪兀自不停。北风也更猛。部队从文城栅出发,急行六十里,傍晚到了张柴村(今河南汝南县西)。驻守张柴村的淮西军毫无防备。被李祐的前锋部队悉数杀死。李祐命士兵们稍作休息,吃些干粮,整理军备连夜出发。

雪越下越大。路也越来越难走了。一忽儿翻山,一忽儿越岭,兵士有的失足摔死,有的冻僵而卧,元直丝毫不为所动,严令只准前进,不准后退。

天色微明时,雪下得不那么大了。唐军终于望见了前方不远的蔡州城。

李元直鞭指蔡州,大声道:“众将士听着,前面就是吴元济的老巢蔡州城。城内的精锐兵丁早被调往城外各地,城中只有老弱残兵把守。今日若拿不下蔡州,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一句话,早惹得众将士浑身热血沸腾,一声闷喝,万名饥寒交加的壮士鼓舞起精神,向着蔡州无声地掩杀过来。

由于藩镇割据,拥兵自雄,蔡州长期和朝廷闹独立。五十年来,官军根本就没到过蔡州城下。蔡州的守军因此根本就没把官军放在眼里。再加上这漫天大雪,城中的警戒形同虚设。官军在李祐的带领下,架起云梯,登上城头,吴兵尚在梦中。先入城的唐兵很快便击溃了少数负隅顽抗的守军,随即大开城门,放下吊桥,主力部队呼啦啦便拥将进来,呐喊声惊天动地。

待吴元济被人从梦中摇醒,听到城内的喊杀声时,他的帅府已经被唐兵包围了。

起初,吴元济还不信,以为自己仍在做梦。待完全清醒后,顿足捶胸,悔之晚矣。他急令侍卫负隅顽抗,又派一队亲兵冒死突围出去,召驻扎在蔡州城外的亲信大将董重质来援。

董重质闻警,亲率一万精兵急援蔡州。元直得知,忙召集众人商议对策。李祐道:“将军莫急,董重质的家眷尚在城内,不怕他不降。”

于是,李祐一面对吴元济的帅府围而不打,一面亲去董重质的家中安抚。李祐修书一封,大意是吴元济逆天犯上,罪不容诛,如今其大势已去,望董将军勿助纣为虐,及早弃暗投明。这封信交给董重质的儿子,由他打马出城给董重质送去。

天亮了。雪也停了。

这时,小校来报:“董重质现在城外请降。”

李元直没了后顾之忧,立刻下令猛攻元济帅府。待李元直带人冲进帅府内室,吴元济正缩在床底下,抖作一团呢。

李元直破蔡州,平定淮西叛乱,所用的就是“釜底抽薪”的计谋。毋庸置疑,这是一种“逢强智取”的高妙计策。以他的区区几万人马,若与吴元济的数十万精兵硬拼,当无胜算。所谓“不敌其力,而消其势”,所以,李元直接连收降了丁士良、吴秀琳、李祐等吴元济手下最得力的战将,使得局面逆转,吴元济元气大亏,只有束手就擒。若李元直不采用“攻心”之策,捉了敌将就杀,那可就无异于“扬汤止沸”,逼使敌方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官军也就没戏唱了。

浑水摸鱼二十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晏息。

乘着敌人混乱之时,利用它愚弱没有主见。因势利导,就像人到晚上就要入室休息一样。

“浑水摸鱼”是个俗语。原意是说把水搅混了,鱼也看不清楚,可以乘机把鱼捉住。由此引申,人在混乱之中,也难以把握正确方向,难以辨清事态的真伪。这一计,正是人为地制造一种混沌迷离的场面,使对手在混乱中迷惘,我们可以从中渔利,达到我们的目的。

在战场风云中,此术乃是常用之法。冒充敌人而蒙混过关是此计常用的术法,古今中外战史皆有战例。

东汉时,汉光武帝刘秀是一位很有韬略的政治家。在未登基前,曾在河北一带与王朗大战二十多日,最后攻破邯郸,杀死王朗,取得成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异世红妆:弃妃当自强

    异世红妆:弃妃当自强

    【醉香楼卷】她是人人唾骂的贱妇。满面脂粉、嘴唇红腥、香味刺鼻竟也有人强制性拉她上床好巧不巧那人还是名震京都的冥王偏偏那人还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一再强调是她包藏祸心,别有居心爬上了她的床她一忍再忍,索性卖身,结了这冤孽。他却是半路杀出来,非把她买回家当丫鬟。为了让她明白冥王府的可怕,断了她的念头【冥王府卷】她为了躲避纠缠自己多年的梦魇他为了泯灭她心中对他的幻想她是受人操控的神秘身份他是天煞孤星的天生宿命她奋力抗争自己的命运他再次陷入情感的漩涡。。。。。。。。。。。。。。。。。。他对她渐生的情愫让府内的妻妾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面对陷害、危难她坚强、倔强,不懂屈服坚守自己的一片天空。。。。。。。。。。。。。。。。。。误会、伤害最能断人肠………………………………有一天她抛却所有一切的束缚去看天边云卷云舒那才是,她真正想要的生活就像那被洗净的铅华一般【天地间卷】跳下山崖的那一刻萧初薰便死了重生的她有憨厚善良的老公有“可爱听话”的孩子岂料平静的生活十分短暂村子里来了个游荡的傻子那是……同时得知冥王因通敌罪而被全国通缉所有的生活定义再一次被推翻热乎乎的第一期视频出来了:http://m.pgsk.com/410970549/blog/1226823613这文满热,越往后越精彩哈!亲们表急。。。*每天一更,若无意外*
  • 第一义女

    第一义女

    ◆大郢王朝凤丞相之义女,一无是处、臭名昭著。因为一场赐婚风波,终于在‘有心人’的算计暗害中魂归九天了。凤落,二十一世纪的极品特工,一个戴着小白兔面具的恶魔,看似纯良无害,实则危险至极。一朝穿越,竟成了个浑身是伤、惨死荒野的小丫头。野种?废物?讥笑?凌虐?谋杀?抛尸荒野?一连串混乱的画面涌入脑海,很好很好,凤落干白的嘴角勾起一抹恶魔的微笑。凤凰涅槃,凤落回归。一袭惊艳长裙,狂傲张扬;一双冷漠犀利的瞳眸,睿智幽深;疏离的微笑始终挂在嘴角;“伤我者必杀之,杀我者必让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当被天下耻笑的无能蠢女人华丽翻身,惊艳重生,那些曾经欺辱鄙视她的人,纷纷傻了眼、失了魂儿......★☆★☆★☆★☆★☆★◆皇商少主【肖倾尘】————白衣胜雪、清贵无暇,惊才绝艳、天下无双,待人接物温雅谦和、谦恭有礼,本性却是遗世独立、淡漠疏离。桃花树下的邂逅,惊鸿一瞥,那沉睡千年的淡漠孤寂的心却烙上了毕生不可磨灭的倩影,此情,上穷碧落下黄泉......◆大郢御王【百里御】————睿智深沉、铁血腹黑,当那一纸婚约终于被废,这才发现原本那弃之如弊履的白痴小姐竟是如此光芒万丈、风华绝代!望着曾经痴缠自己的女子翩然转身,深沉的心却陡然刺痛!幡然醒悟,原来,我百里御等待的那个能与我并肩睥睨天地的女子——竟是她!◆太傅公子【段逸风】————风流不羁、玩世不恭的表面下隐藏着一颗沉稳玲珑的心。庶子的尴尬身份,使他尝尽家族的冷血残酷。以山水诗酒风花雪月韬光养晦掩藏锋芒,处处隐忍谨慎的他,却甘愿为她摒弃面具放手一搏,只为换取红颜一笑!◆幻剑少主【凌之寒】————世人皆知幻剑少主嗜血残忍、狠辣无情。素来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夺命阎罗,却三番两次隐忍某个女人的放肆和挑衅。自从遇到她之后,那双习惯了见血杀戮的寒冰妖眸却总能不经意间流露出宠溺和柔情,冰封已久的心正在逐渐似火燃烧......◆此文,女强、男强,强强碰撞,PK不断!各色型男、美男缤纷登场,YY无限,炮灰无限!◆清依的读书群【澜沧*依依】:110337462欢迎亲们加入闲聊!◆喜欢本文的亲们请【收藏】、【投票】、【留言】,亲们懂得,嘿嘿…清依长揖及地,“多谢多谢!”【注】:清依本人懒,很懒,码字喜欢字字斟酌,所以龟速。亲们看文要有耐心,依不能保证速度但绝对保证质量,绝无烂尾太监之恶习。
  • 爷爷

    爷爷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句话,从古流传至今,它几乎成了感情世界里颠扑不破的真理。不是女人犯贱,非要爱上一个坏男人来给自己找罪受,而是因为大多数好男人的标准似乎都有意无意地和“呆”挂上了钩,想想有哪个女人愿意找个木头一样的呆瓜?况且,这里的“坏”并非指人格品行方面不端,而是指突破传统好男人的观念,在生活方面富有情趣,善幽默、懂浪漫,能给女人带来惊喜,给生活增添新意。
  • 江山乱

    江山乱

    她,江南米商之女,富户千金,名门闺秀。她,同样也是三位少帅的挚爱。为了这个叫沈若水的女子引发了三个男人的战火。怎样的灭世花颜牵动着三个男人的心肠?美人、江山、权谋最完美的演绎。是互相的欺骗是相互的利用。之后的缠绵……情是真计也真又该怎样的抉择?当真爱遇到了权力的诱惑当真心遇到了错的那个人。是否一开始便已经注定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之携老!”只剩下一纸休书,在手中渐渐的飘落。桃花深处,那首熟悉的歌谣,越来越渺茫。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读寓言悟管理

    读寓言悟管理

    为了让广大业内人士和读者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学习到世界著名企业的管理精髓,《读寓言悟管理》采用了讲寓言故事学管理知识的形式,对大量的管理材料进行了精心筛选,反复推敲。每一个故事都力求精炼概括,每一个著名企业的事典都做到视角独到。《读寓言悟管理》不同于其他的管理书籍,在于避免了枯燥空洞的理论说教,以全新的形式——活泼生动的寓言为引导,结合国内外成功的经典事例,用精炼简洁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管理理念。
  • 风险博弈:金融危机中风云人物的财富之道

    风险博弈:金融危机中风云人物的财富之道

    本书从华尔街的历史说开来,向人们解密世界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向人们阐释“金融”这一现在令人闻之色变的字眼究竟从何而来;通过对华尔街历史的介绍,它还向人们揭示了历次金融危机中最显著的特点、华尔街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摆渡危机,以及那些穿梭忙碌在华尔街上的大亨们又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乘风破浪。
  • 相见欢之为爱轮回(全书完)

    相见欢之为爱轮回(全书完)

    一个其貌不扬的古怪老师,却在体内暗藏着南唐后主李煜的灵魂一个来路不明,性感多才的音乐老师,却在体内暗藏着大周后娥皇的灵魂这是一场现代爱情悲剧,还是唯美爱情的重演?这是人生宿命,还是一场惊天大阴谋?而当两个灵魂苏醒的时候,所有的一切却刚刚开始……=================================================本小说原名《琵琶》。一把著名传世的琵琶牵出了生与死、情与愁、爱与恨的碰撞=================================================故事简介:太平兴国三年的七夕节,李煜应该在这一天悄然死去,但他却从死亡中迸发出来。关于李煜的故事远远不止41年,这41年是历史的永恒,之后的千百年却是一段传奇。通过灵魂游离的千年——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远方传来了一声远古的声音,发出这种声音的是一种失传了千年的乐器——烧槽琵琶。而烧槽琵琶的声音更像是一种呼唤,来自于地底下、或者是时间背后的呼唤。神秘的音乐女教师似乎对这种声音有著特殊的信仰,她要去寻找这个声音,找到那个烧槽琵琶,因为这是开启轮回之门的钥匙。她跟随著一个古怪的男老师开了始寻找烧槽琵琶的探险,最后,他们在一处荒凉的古墓里的找到了这个琵琶,但是真正的阴谋却刚刚开始。烧槽琵琶不见了,他们又陷入了另一场危机之中……终于回到了北宋年间,李煜从死亡中复活,作为北宋俘虏的他开始了复仇的计划,他与宋太宗赵光义的明争暗斗也随之拉开……但是当烧槽琵琶重新来到他们身边时,一切都不同了。他放弃了与赵光义的暗斗,而且开始了一场逃亡的生涯,在宋廷军队不断地的追击中,李煜一次次与死亡擦肩而过,他能否摆脱赵光义的势力,他的终点又是何处?然而,跟随在他身边的烧槽琵琶,却也暗藏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李煜还是重新登上了帝位,他又一次当上了皇帝,这一次面对的敌人除了北宋的赵光义外,还有来自大辽的耶律德光。这一次的敌人更加地凶狠和残酷,他与娥皇的爱情宿命在战火纷飞中经受着生离死别。这所有的敌人不仅仅为了夺取李煜的性命而来,也不仅仅是为了占领疆土而来,更是为了这把神密的烧槽琵琶,他们要将其占为己有……然而烧槽琵琶铭刻了李煜对娥皇无限的爱意,又岂能让人夺去,在保卫疆土和保护琵琶之中,到底孰轻孰重?在要江山还是要美人的选择中,李煜又会选择谁?当琵琶再一次响起的时候,你,做好了生或者死的准备了吗?=================================================欢迎朋友们加入读者群:53498536谢谢各位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