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000000014

第14章 第四套混战计(1)

釜底抽薪十九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不能迎击敌人正面进攻时,应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减灭事物存在的基础,事物就难以发展了。

“釜底抽薪”是从我国北朝人魏牧所写的两句话“抽薪止沸,剪草除根”中的一句而来的。

唐宪宗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不消说,死了个节度使并不是件什么了不起的事,可他这一死,却引发了一场历时三年的战争,也由这场战争,造就了一位善用奇谋的将军李元直。

吴少阳死后,其子吴元济向朝廷申请,要求承袭亡父的官位,不知怎的,朝廷没有答应。元济便据申(今河南信阳)、蔡(今河南汝阳)、光(今河南潢川)三州叛变。宪宗派兵征讨,双方激战三年,朝廷损兵折将无数,叛军却依旧稳如泰山。

这时,惹恼了一位英雄,即洮州临漂人李元直。他向宪宗皇帝上表请求参战,宪宗大喜。于元和十一年,封其为唐邓节度使,属地就在吴元济的西面,便于讨贼。

这吴元济可不是个草包。他手下有数十员猛将和数十万精兵,坐镇的蔡州城,号称天下最难攻取的城池。他与远在长安的大唐天子抗衡数载,屡经血战而无损。尽管他长期沉溺于酒色,精神已大不如前,可这“淮西节度使”的威名却并没有丝毫的减弱。

吴元济听说李元直要来讨伐,便召集文臣武将商议对策。他用手捋了捋修剪得很漂亮的胡须,傲慢地道:“李元直是个什么东西?他凭什么来讨伐我?”

两厢侍立的将军和谋士,个个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

吴元济心中不快,喝道:“你们为什么不说话?难道都被李元直这个无名小卒吓破了胆?”

吴秀琳是吴元济的心腹主将,忧心忡忡地说:“末将愚见,古今成事业者,必先得民心,得民心者,民自然拥戴。而今,我淮西之地因连年征战,致使土地荒芜,收成锐减,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倒在其次,我们有几个州城甚至连军粮也接济不上。大帅,末将唯恐军心不稳,士气不高,百姓再一鼓噪,敌军乘虚而入,就……就……”

吴元济两眼一瞪:“就什么?”

“就不好办了。”吴秀琳壮着胆子说完这番话,额头、鼻尖早渗出了大滴大滴的汗珠,一颗颗滴在殷红的地毯上。

“混账!”吴元济这时已由不快转为愤怒了,“有什么不好办的?你们的锐气都到哪里去了?我有大军数十万,我有坚如磐石的蔡州城,我有与大唐争战数十役而不败的威名,难道还怕了那李元直不成?退下!”

吴秀琳不敢再说什么。有几位本想说几句,见这阵势忙住嘴,省得讨厌。大殿里又是一片寂静。

元济感到厌倦了,退朝回宫。

李元直被宪宗帝任命为唐邓节度使,奉旨讨伐吴元济已有半年了。半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忖他这三万人马如何与吴的数十万大军抗衡。“大唐再经不起战败了!”回想起出征前宪宗皇帝对他的厚望,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划,毅然率领大军向蔡州进发。

行军途中,露营间隙,他和左右分析敌情,“现在,我东有丁士良,文城栅有吴秀琳,兴桥栅有李忠义,蔡州城外有董重质,皆是吴元济手下一等的猛将啊。大唐屡战败北,实是这班虎将难以对付。所以这次出征,不敢掉以轻心。”

这天,元直在马上正自思索破敌之策,忽有探马来报:“将军,前锋遭遇敌军,为首的乃是丁士良,两下已厮杀起来。”

“丁士良有多少人?”

“只有五百人,可能也是巡逻的,被我们碰上了。”

李元直急令大将史进诚,带将士二百,火速赶赴前部接应。史进诚抽刀一挥,二百骑兵绝尘而去。

且说这丁士良乃是淮西军的一员骁将,随吴元济起兵叛唐以来,屡建奇功,深得元济器重。他部下的二万大军时常对唐营进行骚扰也颇有收效。但近来因军中粮草短缺,军心不稳,将士成群结队开小差。丁士良又气又急,可也没有办法。

这日,丁士良感到心中气闷,便带了五百骑兵出营巡察。不料却遇见了朝廷的先锋部队。丁士良虽觉形势不妙,可也得硬着头皮去打。

角声如咽,鼓声如雷。两军排开了阵势,短兵相接,杀得昏天黑地。

唐军装备精良,士气高昂,又见来了援兵,越战越勇,箭如飞蝗。吴兵顿时乱了阵脚,呼噜噜退了下去。丁士良拼命阻挡,也无济于事,只得和残兵败将逃回大营。

唐军乘势直捣吴军营寨,俘虏吴军精锐万余人,活捉了丁士良。

李元直赶来,望着五花大绑的丁士良,心中思忖:“是杀是留呢?杀他一个丁士良倒好办,可吴元济尚有数十万人马,不是轻易能收拾过来的。如果把他们都逼到绝路上,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个仗可就难打了……”一念及此,豁然开朗,环顾左右,问道:“各位,该如何处置这位丁将军?”

别人尚未开口,丁士良在那边却早挺直腰背,须发戟张,开口道:“有什么好说的。老子一生斩你唐兵唐将无数,今天死了也赚了。动手吧!”

史进诚上前踢了他一脚,对李元直道:“大将军,这狗贼与我军不共戴天,死在他手里的弟兄不计其数。没什么好说的,将这狗贼的心挖出来,祭奠战死沙场的弟兄们!”

众将齐声怒吼:“杀丁士良!”

李元直一挥手:“押下去,斩!”

两名刽子手去押丁士良,他双眼一瞪:“老子自己有腿。”言罢,面无惧色,大踏步走出帐外。众将见了,也暗自佩服。

正要行刑,李元直忽然下令把丁士良押回来。众军一怔,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李元直径直走到丁士良面前,亲自为他松绑,道:“丁将军,恕罪恕罪。方才本帅只是想试试你的胆气,果然不凡。”

丁士良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直愣愣地望着他。

李元直将绑绳投在地上,笑道:“丁将军,两国交兵,各为其主。我敬你是条汉子,若不服,咱各自退后三十里,重新战来!”

丁士良道:“此番战败,败在我军军心涣散,士气不振,若再战,结局依旧。我丁某何苦二番受辱?杀剐听凭发落。”

李元直道:“丁将军,吴元济妄自尊大,不恤下情。淮西百姓早已怨声载道,他的气数已尽了,将军何苦再为他卖命?你的部下脱逃,军心涣散,过不在你,实因吴元济失道寡助。将军以前与大唐为敌,也是不由自主,我既往不咎。只要将军弃暗投明,我任你为将!”

一席话说得丁士良悔愧交加,“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李将军,我丁士良深感厚恩,当以死相报!”

此次李元直收降丁士良,实是这场大战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占据天时地利的吴元济已由原来的主动变为被动,而李元直因占了人和,已由被动慢慢转为主动了。

吴元济得知丁士良降了唐,不由得勃然大怒:“这个狗娘养的!我姓吴的待他不薄,竟他妈反了。待我捉住他,非扒皮抽筋不可!”

淮西骑兵将领李祐上前躬身答道:“大人莫动怒。依臣看来,李元直并不足惧,臣所担心的是他采用的攻心之策。我淮西兵马缺粮,军心不稳,若再被他收降几个去,事情就难办了。臣以为,当从速从各地征集粮草,以安军心。再收紧防线,稳守蔡州,待李元直兵疲力竭,一举破之。”

吴元济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得了得了。难道我的淮西数十万大军还怕了他小小三万人马不成?什么坚守征粮,纯属懦夫蠢妇之见。现在我就遣你速率兵马五万,迎击李元直。敌人的脑袋拿不来,我就把你的脑袋摘下来。”

“遵命。可粮……”

“大胆!张口粮,闭口粮,什么都向我要,我要你们干什么?退下!”

丁士良投降后,向元直献计:“吴元济的‘左臂’吴秀琳据守文城栅,向有威名。唐朝官军之所以收拾不了他,全仗他手下的铁文、陈克洽等辅佐。特别是陈克洽,极是勇武,喜欢亲自出战。若将他擒来,秀琳自然也就降了。”李元直从善如流,便遣丁士良出战。一番厮杀,还真把铁文、陈克洽给捉了。吴秀琳确识时务,便也降了。

当晚,李元直设宴款待吴秀琳。吴秀琳道:“在下此番归顺,当以死相报李将军的知遇之恩。”

李元直恳切地请教:“吴先生,我欲攻取蔡州,你有何良策?”

“蔡州城高地险,易守难攻。”

“难道就没得办法?”

吴秀琳沉吟良久,道:“办法倒是有。将军,如果淮西骑兵大将李祐能降唐,吴元济便成瓮中之鳖。”

元直拍案而起:“先生之言甚合我意。李祐之威名天下共知,若得此人,大唐之幸也。”

吴秀琳笑道:“将军莫急。前几日丁士良归唐,吴元济动了怒。李祐献策,积粮肃兵,坚守城垣。元济不听,反而遣他率精兵迎击我军。想李祐对元济该是心怀不满的,若将他擒来,晓以大义,使其归降,吴元济也就好对付了。”

元直大喜,遂与诸将密议擒李之策,不觉东方渐白。

李祐率军行至与唐朝官军相距百里的兴桥栅安下了营盘。李祐步出帐外,望着阴沉沉的天空,忖道:秋已渐深,我军粮草难以为继,元济催战又急,却怎样是好?正想着,辕门小将送来紧急军书一封。李祐展开看时,正是元济亲笔,严令速战。

看罢,李祐良久无语。他想,李元直初战告捷,收降了丁士良和吴秀琳,几万淮西将士尽归其麾下。眼下唐军士气高昂,粮草充备,虽兵力有限,但与我军比较,实是胜过一筹。如今敌方锐气正盛,若速战速决,岂不自讨苦吃?左思右想,也没个好主意。

忽的,李祐眼前一亮,看到营外一大片麦地。原来,这里的百姓听说官军和淮西兵要在这里打仗,早都逃光了,连麦子也没有来得及收割。

李祐传令:留一部分守住大营,一部分人巡视营外,其余将士马上收割麦子。一时间,广袤的麦田上,淮西兵卸甲挥镰,热火朝天地割了起来。李祐也亲自下地,与士卒一齐干活。

元直得知李祐正带兵士抢收麦子,心中不由一喜:“生擒这位虎将的机会来了。”

元直密遣大将史进诚只带三百名精壮儿郎,埋伏于麦田旁边的树林中,待时机一到,杀将出去,定要生擒李祐。大部人马随后杀出。

史进诚依计行事。悄悄地收拾了林边放哨的吴兵,三百壮士很快便在林中埋伏好了。

清晨,李祐简单用过早饭,便带了将士们下到麦田,史进诚见时机已到,拔刀在手,率先杀将出来。

吴兵哪里有迎战的准备,一见数百悍勇的官军从小树林中一股脑杀了出来,忙撇了麦子,不是跪下请降,便是争先逃命。李祐见状,又气又急,在亲兵的保护下,且战且退。到得大营后,连甲也不披了,提刀上马,带兵攻了回来。这时节,元直的大队人马已经杀到。两方展开了一场血战。奈何淮西兵不愿恋战,李祐只得拼死杀开一条血路逃命。史进诚迎上,将李祐打下马生擒过来。

元直命人解了李祐的绑绳,上前拉着他的手,径直带入后帐,吩咐酒筵侍候,倒把李祐给闹愣了。

后帐的灯烛一直点到次日天明。一夜的长谈,真可谓推心置腹,李祐已痛下决心,决定反吴降唐,立功赎罪。

元直望着东方初升的红日,笑着对李祐说:“将军,东方已白,黑夜已尽,想吴元济的死期已经临近了吧。”

李祐道:“大将军,吴元济刚愎自用,不听良言,必食其果。然蔡州城高地险,易守难攻,我军攻城的器械装备又少,当另筹良策。”

“将军的意思是,只可智取,不可强攻?”

“正是这样。”

“那依将军所见,该当何如?”

“待天降瑞雪,机会自来。”

李元直安排李祐好生安歇,急差人向唐宪宗禀报此事。半月后,宪宗旨到,诏令李祐在唐军候用。

这时候,冬已渐深,天气更加寒冷。雪花飞舞,山川大地披上了银装。

再说吴元济,自得知自己的“左臂”吴秀琳、爱将李祐尽皆降唐后,心中恼怒已极,每日里借酒浇愁,得过且过。

这日,见大雪凌空,天地间一派莽莽苍苍。地上的积雪已足有两尺厚。吴元济不由得朗声大笑:“真是苍天有眼,想李元直那几万衣单履薄的唐兵,如何受得住这奇寒天气。待雪停之后,我一出兵,谅你插翅难逃!嘿嘿!当真是老天助我!”

吴元济折回屋来,重摆酒宴,歌舞助兴。待掌灯时分,这位淮西节度使已大醉酩酊,呼呼大睡了。

而就在这日,元直依李祐之计,全军拔营起寨,冒着漫天风雪,奔袭蔡州。

天渐渐黑了,而雪兀自不停。北风也更猛。部队从文城栅出发,急行六十里,傍晚到了张柴村(今河南汝南县西)。驻守张柴村的淮西军毫无防备。被李祐的前锋部队悉数杀死。李祐命士兵们稍作休息,吃些干粮,整理军备连夜出发。

雪越下越大。路也越来越难走了。一忽儿翻山,一忽儿越岭,兵士有的失足摔死,有的冻僵而卧,元直丝毫不为所动,严令只准前进,不准后退。

天色微明时,雪下得不那么大了。唐军终于望见了前方不远的蔡州城。

李元直鞭指蔡州,大声道:“众将士听着,前面就是吴元济的老巢蔡州城。城内的精锐兵丁早被调往城外各地,城中只有老弱残兵把守。今日若拿不下蔡州,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一句话,早惹得众将士浑身热血沸腾,一声闷喝,万名饥寒交加的壮士鼓舞起精神,向着蔡州无声地掩杀过来。

由于藩镇割据,拥兵自雄,蔡州长期和朝廷闹独立。五十年来,官军根本就没到过蔡州城下。蔡州的守军因此根本就没把官军放在眼里。再加上这漫天大雪,城中的警戒形同虚设。官军在李祐的带领下,架起云梯,登上城头,吴兵尚在梦中。先入城的唐兵很快便击溃了少数负隅顽抗的守军,随即大开城门,放下吊桥,主力部队呼啦啦便拥将进来,呐喊声惊天动地。

待吴元济被人从梦中摇醒,听到城内的喊杀声时,他的帅府已经被唐兵包围了。

起初,吴元济还不信,以为自己仍在做梦。待完全清醒后,顿足捶胸,悔之晚矣。他急令侍卫负隅顽抗,又派一队亲兵冒死突围出去,召驻扎在蔡州城外的亲信大将董重质来援。

董重质闻警,亲率一万精兵急援蔡州。元直得知,忙召集众人商议对策。李祐道:“将军莫急,董重质的家眷尚在城内,不怕他不降。”

于是,李祐一面对吴元济的帅府围而不打,一面亲去董重质的家中安抚。李祐修书一封,大意是吴元济逆天犯上,罪不容诛,如今其大势已去,望董将军勿助纣为虐,及早弃暗投明。这封信交给董重质的儿子,由他打马出城给董重质送去。

天亮了。雪也停了。

这时,小校来报:“董重质现在城外请降。”

李元直没了后顾之忧,立刻下令猛攻元济帅府。待李元直带人冲进帅府内室,吴元济正缩在床底下,抖作一团呢。

李元直破蔡州,平定淮西叛乱,所用的就是“釜底抽薪”的计谋。毋庸置疑,这是一种“逢强智取”的高妙计策。以他的区区几万人马,若与吴元济的数十万精兵硬拼,当无胜算。所谓“不敌其力,而消其势”,所以,李元直接连收降了丁士良、吴秀琳、李祐等吴元济手下最得力的战将,使得局面逆转,吴元济元气大亏,只有束手就擒。若李元直不采用“攻心”之策,捉了敌将就杀,那可就无异于“扬汤止沸”,逼使敌方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官军也就没戏唱了。

浑水摸鱼二十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晏息。

乘着敌人混乱之时,利用它愚弱没有主见。因势利导,就像人到晚上就要入室休息一样。

“浑水摸鱼”是个俗语。原意是说把水搅混了,鱼也看不清楚,可以乘机把鱼捉住。由此引申,人在混乱之中,也难以把握正确方向,难以辨清事态的真伪。这一计,正是人为地制造一种混沌迷离的场面,使对手在混乱中迷惘,我们可以从中渔利,达到我们的目的。

在战场风云中,此术乃是常用之法。冒充敌人而蒙混过关是此计常用的术法,古今中外战史皆有战例。

东汉时,汉光武帝刘秀是一位很有韬略的政治家。在未登基前,曾在河北一带与王朗大战二十多日,最后攻破邯郸,杀死王朗,取得成功。

同类推荐
  • 共和国勋章

    共和国勋章

    她可以使那些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们获得相应的荣誉和奖励,名至实归、名副其实。更重要的是,设立国家勋章的意义非常重大,设立国家勋章也是贯彻宪法,贯彻宪法至上精神的具体体现。本书收录了作者收藏的各种类型的勋章,并对其作了详细的介绍
  • 特种战士

    特种战士

    刘文辉这个人和他的名字极为不相符。文辉的意思是在文这方面超越所有人。但是刘文辉打小就匪,好不容易从父亲的暴打中逃到了部队。还没待一年,就被装进了闷罐车,从繁花似锦的中原,远赴千里来到大西南的原始森林。刘文辉终于明白自己属于那里。
  • 军用直升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直升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特别是武器的科学技术十分具有超前性,往往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飞速发展。
  • 孙子兵书

    孙子兵书

    《孙子兵书》,被誉为天下第一军事奇书,自问世以来即被奉为“兵经 ”,它不仅对我国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 史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兵学史上,《孙子兵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 兵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作为一部军事圣典,它一直被 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学者奉为至宝。这部百家兵法之始祖,曾造 就了一批批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无论是三国时的曹操、诸葛亮,还是 近代指点江山的风云人物,他们在军事、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都无一 例外地受到了孙子谋略思想的启发。在短短6000字里,《孙子兵书》把人 类的智慧淋漓尽致地展现于我们的面前。
  • 孙子兵法(大全集)

    孙子兵法(大全集)

    全书十三篇,《孙子兵法》,从十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行军打仗的要诀与智谋,共五千九百余字。也称《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珍宝
热门推荐
  • 主脉

    主脉

    强者血脉脉脉相传,一个由异人类强者和普通女子所生的孩子是否能继承父亲强大血脉......
  • 欢乐颂(第三季)

    欢乐颂(第三季)

    时代里,他和她不期而遇。在人生里,你和我都是邻居。悲喜交织的心事,奋斗独立的姿势,破茧成蝶的未知。五个女人各自携带过往和憧憬先后搬来欢乐颂小区22楼,这样的交集,竟改变了生活的轨迹。第三季是《欢乐颂》的大结局,华彩之作。情节紧凑,张力十足,美剧风格十足,出人意 料之处比比皆是。樊美人洗净铅华,渐次展现她的天生丽质;乖乖女关雎尔在爱情面前方寸大乱……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大学生考证指南

    大学生考证指南

    针对大学生学习及就业的需要,汇编国家有关考试法规,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师资格证,普通话水平测试,记者从业资格证,导游资格证考试,管理类证书,艺术类证书及其他类证书的相关规定。
  • 反科学研究部

    反科学研究部

    曹依从学生时代一直到工作年纪的事,在校园时,曹依误打误撞进入了一个部门,名曰:反科学研究部。与部长王辉产生了恋情,直到她死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剑神尊

    霸剑神尊

    万古神庭,惊世一战,准圣陨落,神道崩离,万界重铸,暗涌激流……一块神秘的黑色木牌,一个本该湮灭在惊天剑阵的仙帝……看少年江晨,如何凭借仙帝的记忆,伏异兽,执神剑,与无数灼目天才争锋,以强悍之姿一步步逆天而上,开仙立道,化神通圣,铸就一卷热血澎湃的神尊史书。书友群:93920370(非霸剑神尊读者勿加,作者在群里,欢迎加群交流)。
  • 外族小福晋

    外族小福晋

    一场阴谋重重的暗杀,让他与她相识。他,曾是汗位继承人,却被兄弟暗杀。她,救了他,却因家仇国恨不能爱他。再次相遇,他,救了她,却因两国联姻只能纳她为妾。他说:“贞儿,我自会待你如珠似宝!”她信了,他也果真这般待她,却不知,命运已经把她变成了他生命中万劫不复的劫……
  • 倾城歌星在古代

    倾城歌星在古代

    事实证明,穿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醒来之后居然发现自己身在乱葬冈。更可怕的是自己还变成了活死人!?老天爷,能不能告诉她这是肿么回事?第一次遇见他的时候,她坐在树上吃着桂花糕观望剑侠大会。那是她第一次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看着他,也是唯一一次。他永远站在她仰望不得的位置,她以为今生都无法触碰,哪怕是他永远纤尘不染的衣角。可当她由树上被打下且压死某位仁兄的时候……“你,叫什么名字?”他伸出宛若白玉般的手。他从不收徒弟,却说她是唯一的例外……她就这样稀里糊涂踏入江湖。殊不知,一步错踏,一生沦陷。
  • 惊世第一懒妃:暴君何弃疗

    惊世第一懒妃:暴君何弃疗

    “娘子,莫急。装得太久,有些生疏了。待我灭了那个喘气的知情人,你依旧是北国第一战神,为夫绝不抢你风头”“装了一千多年。敢问您……为何放弃治疗?”,她,21世纪最懒最能吃的天才特工。他,北之国最笨最白痴的废物太子。时空扭转,天才特工撞上废物太子。从此之后,他洗衣、做饭、卖萌撒娇,她战甲、重剑、横扫天下。天才配废物,扮猪吃老虎,汝甚吊汝娘知乎!什么?天下你不屑?那算了,回家种田吧。什么?都回家汗滴禾下土了还有人来找茬?还抢他的贴心小娘子?靠,好不容易装了一千年,临了还逼他露出真面目!天空瞬变,大地开裂。九龙缠身,秒杀众人!“……你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