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800000033

第33章 曹魏時期文學創作的歷史變遷(10)

從文學內部而言,人本精神已成為“文學”這一文化體類的主體性特徵,即已具備了後世所認為的“文學”品質;從外部條件看,“文事”已得到社會較為普遍的認同,成為重要的社會文化行為。綜合兩方面情況,蓋可以說,“文學自覺”面貌在曹魏時期已經有了初步的顯現。

小結文學創作的興盛與普及:

“文學自覺”局面的初顯以本章所揭示的漢末曹魏社會文化群落的分化重構、文人們文化結構的歷史變更為依託,此時期的“文學”也相應地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

此时期需首要關注的一個文學史話題是曹氏文人大力的擬樂府創作。出於政治考慮及曹氏所屬階層文化屬性的偏好,曹氏對擬樂府的創作親歷親為,不餘遺力,因而曹魏時期出現了傳統文學史上第一個繁盛的詩歌創作局面。

曹氏的這一舉動及文學創作實踐影響是相當深遠的,首先是文人們突破禁忌,積極作詩,並由此帶動詩歌創作由以歌詩為主向以徒詩為主的階段轉化。中國早期的政治系統中有所謂禮樂之教的內容,詩樂之教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在傳統強大的“法先王”、“謹教誨”、“忌改轍”的積習影響下,人們奉“述而不作”為信條,所以自作詩的意識一直不大積極,即使有因先王之樂漸失、為建設禮樂之需而進行詩創作的情況,但也未構成社會積極呼應的普遍性發展局面。而且受樂教的影響,人們所創作的基本為歌詩,徒詩意義上的創作還不大可能彙集成流。漢代的詩歌創作對上述傳統禁忌逐漸有所突破,樂府詩及徒詩創作都有所發展,但積習既久,詩教既嚴,上層文人的詩歌創作面貌整體上依然是不大繁榮的。曹氏通過大力的擬樂府創作改變了這種格局。曹氏的擬樂府創作其先或可應歌,但大量的擬樂府創作顯然不是單純為了娛樂之際的“被之管弦”,而是用來表達詩人自己的感受和情緒,反映所見所處的社會現實,於是詩歌創作也就逐漸脫離樂體性而向突出詩本性回歸,即由歌詩創作向徒詩創作轉化。所以曹氏不但帶動了人們積極作詩,而且通過創作實踐打破了“詩言志”从来都是言群體、社會等集體之志的傳統,“詩言志”開始向作己詩、言己志的階段轉化。上層文人開始積極作詩、大量作詩。詩歌從曹魏時期開始成為傳統文學創作的大宗,正與曹氏文人的這一努力有關。

其次,曹氏擬樂府創作格局奠定了傳統文學“采詩於民氓、效體於民歌”的詩體發展格局。應當說,這樣的文學發展模式早在《詩經》與《楚辭》那裏就已經有所顯露了,不過那一時期人們尚不知何謂“文學”,也就難以產生對“文學”自覺的體認與探究意識,所以其時雖已現“采詩於民氓、效體於民歌”之形,但這一影響是深深沉睡着的。文學史上真正意義上的“采詩於民氓、效體於民歌”的發展路徑,是由曹氏通過大力的擬樂府創作來開啟並予以奠定的。此後詩體在發展過程中,上層與下層空間一直是緊密連接、互動進行的,六朝的民歌、唐宋的詞、宋元的曲等的發展,鮮明地體現着這樣的詩體發展軌跡,這不能不直接歸功於曹氏文人的文學實踐。

衡量某時期文學創作的成就,一般不僅要瞭解其數量上的繁盛、發生範圍的廣泛、運用樣式的多元,更要辨别文學進程深入的程度。如唐代文學,人們談論它發展到傳統文學的巔峰時,首先感受到的不是其數量上的優勢,不是其文學樣式的豐富,也不是其流派的紛呈,而是其中洋溢着的某種精神,這是一種與民族文化認同心理產生共振因而形成傳統文學經典存在樣態的文學精神,唐代文學的“巔峰”所指,更大意義上在於這一內在精神內涵的建構形成。細繹“建安文學”的內中與外在發展,實際上也體現着上述邏輯,“建安文學”代表性的樣貌就是通常所謂的“建安風骨”。

前已有言,傳統文化的發展,以對“道”的追尋為終極指歸,一切文化樣式均因對“道”表現的多少、深淺而被人們接受、評判着,傳統“文”之發展軌跡也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展開的。在漢代,由於儒術的“獨尊”,各文化類别對“道”的追尋被強力地改變為對“經學”的體現與服膺,因為在漢儒那裏,“道”正包含於經學典籍當中,《七略》中以“經藝”為最高,以“經義”對“諸子”、“詩賦”進行統馭、規範所反映的就是這一情形,而這一邏輯之所以能够成立,正在于各文化類别發展都終極向“道”的共同體性。但“經學”在取得尊崇地位的同時,也開始表現出強烈的排他性,所以其他的文化形式就被降格到等而下之的地位,尤其是“文”,更因其在傳統文化中與“質”對應、偏重於外在的緣飾、有“遊於藝”的邊緣性等特性,所以被名以“小道”,從而把“文”為次、為輕、需節制之的傳統認識發展到極致。当文學被正式地賦予了被輕視的品性,這一直影響着傳統人們對“文學”的認識與評價,這也必然成為文學發展進程中的嚴重阻礙。傳統研究談及魏晉文學變遷時總習慣說是由於經學的衰微,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過,僅把經學籠統言之為文學發展的阻礙因素卻也不盡然。“經學”發展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與主流,某種程度上代表着中國文化的本質特性,反映着民族特别的文化認同心理,其與同是傳統文化重要構成部分的“文學”并不至於嚴重對立。而阻礙說抽掉了傳統文化發展中“文”與“道”或曰“文學”與“經學”之間特殊的互動關聯,而這又是準確理解傳統文學發展所必不可缺的關鍵環節。

“建安風骨”的實質,正在於把文學體性——“人本特徵”與“經學精神”進行了溝通融合,從而建構了符合民族傳統文化認同心理而又突出文學“人本”體性,因而被歷代所認同的經典文學範式。從劉勰開始,歷代的批評者在表達他們對“建安風骨”的認識時,幾乎不約而同地把“建安風骨”與“風騷”傳統聯繫在一起,這固然有批評者的規範意識在裏面,但“風騷”品格也未始不是“建安風骨”的實際特性,這正是人們的看法不約而同的根本原因。“建安文學”情真意切——這也是本书所謂文學“人本”特徵的核心內容,這一點已為研究者所詳論,“情”的要素略可與“騷”之傳統對應;那麽“風”呢,自然與傳統的經學精神有關,表現在文學上,略可表述為關注現實、關心民瘼、情繫家國的積極入世、濟世精神。“建安風骨”品性的建構正是上述兩者的有機、完美結合。曹魏文人通過積極的文學創作實踐,“解放”了“文學”這一文化樣式,他們想說的、想寫的、所要宣揚的、所要宣洩的,不用再有所顧忌,都可以通過“文學”表達出來,所以“建安文學”往往表現出“情真意切”的特點來。不過,並不是“建安文學”所反映的一己之情都可統統歸於“建安風骨”,其中的一些賦頌詩、娛樂詩、遊戲詩等也不乏真情,但很少有人把它們看作是具有“建安風骨”品性的作品,衹有那些體現了創作者積極、昂揚的精神狀態,表達了創作者或振奮或悲壯或雄遠或蒼勁的理想志意的作品,纔往往被認為具有“建安風骨”,這些作品中的精神特徵基本可以用傳統認識中的“風”之精神予以涵蓋,反言之,也就是這些作品體現了傳統之“風”的精神與要求。文學的“人本”品性與“經學精神”的有機結合纔構成“建安風骨”的本質內涵,當然,這裏的“經學精神”並不表現為枯燥的經學教義,其為一種與傳統儒家所宣揚的積極的入世觀念緊密相關的個體之志意,是作為個體情感的內容表現在作品當中的,有了這種精神催化的作品纔表現出昂揚、剛健的風格氣勢,也纔具有強烈、巨大的感染力。

“建安風骨”品性形成所表現出的“二結合”特徵,在當時的文學批評中存在着對應的反映,曹丕“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以及曹植類同觀點的集中出現,並不是偶然的。正像曹氏政權的鞏固壯大既排儒又主要依靠儒士的事實一樣,曹氏的“尚文辭”也並不是建立在對經學思想完全排斥的基礎之上的,而恰是通過對“經學精神”及“經學影響”的吸收與利用來達到他們“尚文辭”的意圖。如果說曹氏政權取得成功在於他們充分利用了時勢,那麽曹氏“尚文辭”的成功也同樣得益於其對傳統文化特質的正確把握。

曹氏“尚文辭”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它使文學的“人本”特徵得到恢復和突出,更在於它把這一恢復了本性特徵的“文學”與傳統文化對“文”的本質規定、傳統民族心理對“文”的期待與認同做了有機的疏通和勾連,使它們和諧共存,而不是強力予以斷裂。“建安風骨”特質的形成,不但使傳統文化中的“文”、“道”關係得到了具有時代特色的發展,對漢代不正常的“文”、“經”關係作了有力的撥正,更通過成功的創作實踐及理性認識為劉勰的“載道”、“宗經”文學觀念以及唐、宋的“文以載道”認識導夫前路。可以說,中國傳統特色的文學觀明確地得到認識並予以實踐,正是曹魏文人的貢獻,“建安風骨”作為一個經典的文學範式為後世歎賞不已,不是無因的。

建安之後,立了國的曹魏繼續推行着該集團“尚文辭”的政治文化策略,從曹丕、曹叡到高貴鄉公,基本都有明確的“尚文”舉措及創作實踐,從曹操的“創業”到曹氏立國後君主的“守成”並繼續推動的種種實際,可以见出,曹魏時期的“文事”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已為人們所接受,漸漸地在社會當中普及開來,成為社會普遍化的文化行為。在文學內部,文學的“人本”特徵並不僅僅局限於詩歌創作當中,它同時在辭賦、小說、散文等樣式中普及開來,構成曹魏文學突出的整體性特徵。“正始文學”緊承“建安文學”而來,其“人本”內涵比照“建安文學”又有更為深入的發展,受曹魏後期惡劣的政治環境影響,“正始”文人的文學表達由此前更多地關注外在世界向此時更專注於感受內心的方向轉移,尤其是阮籍與嵇康,“師心”、“使氣”成為他們創作的突出特徵,這說明此時期文學的“情”之因素得到了進一步深化和增強。

綜合曹魏文學的各方面情況看,此時期的文學發展已初步地顯示出了“自覺”的整體面貌特徵。

同类推荐
  • 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为陈寅恪、吴宓先生的弟子,季羡林先生承接上一辈师长的衣钵,晚年不遗余力地捍卫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各自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精辟论断。本书文字是作者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精华所在,先生其情也真、其言也善。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从先生的体悟与沉思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热门推荐
  • 爱若在今生

    爱若在今生

    人生难免会面临生死别离,面对艰难苦痛,她没有被生活所击倒,坚强的笑对生活。依然大爱满怀,救助白血病男孩儿。直到遇见了他,一个堪称“漂亮”的男人,她才发现芸芸众生中,总会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出现而等待,是缘分?还是今生注定的宿命?一份无私的爱,两颗痛过的心,能否延续今生的爱恋!
  • 飞月皇后

    飞月皇后

    我,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竟穿越到了古代,成了飞月国首富之女,皇爷的未婚妻,经历了不平凡的人生。爱上了一个冷而柔情的他,为了这心中的唯一,付出了我一生的努力。龙月,高高在上,拥有千万女子的爱意,而我为他痴爱!飞夜,一个爱我如大海之深的温柔男子,愿为我舍弃权贵!上官唯,一个将爱迷藏于心的护国英雄,只愿默默的为我付出!段寒,一个拥有冷傲霸气一身的奇才,用尽一切只为我一笑!岁月如风,带来了多少人的爱;人生如梦,有多少人知道情归何处?究竟一切是为生存的无奈?还是为舍弃不了的爱?原来一切的不平凡,只是为了成就最后的幸福!深情的他说:“生死有命,最痛莫过于跟相爱之人分离。如果到了最后,相爱却不能相守。我愿我死后的灵魂能去到遥远的她的身边等待她,直到她也化作一柳孤魂,完成我们的相守之约。生生世世,永不分离!”人生在世,无奈于红尘!哀乐随风,不负于此生!~~~~~~~~~~~~~~~~~~~~~~~~~~~~~~~~推荐好友逍遥仙子的大作,有空多去光临,不错的呵!《冷酷王爷爱上我》《梦幻大清》
  • 淡定的人生不焦虑

    淡定的人生不焦虑

    淡定的心态能够帮助人们坦然地面对眼前的一切困难,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不会再为一些无谓的事情变得焦虑不安。淡定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气度,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一个淡定的人,一定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是一个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能够控制自我欲望的人。淡定其实也是一种心情,是一种自我感受到的愉快心情。在这忙碌的世界里,生活的焦虑、工作的压力、家庭的担忧常常让我们变得苦恼与烦躁。欲望无止境,欲壑终难填,一味追名逐利之人是难以拥有幸福的。
  • 苍耳

    苍耳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赝城(谭元亨文集卷8)

    赝城(谭元亨文集卷8)

    古都修复与拓展,也同样体现了这样的时间观,不是整旧如旧,认为古迹是不可以再造的,而是整旧如新,以此标榜新的朝代重新开始。由此,众多的古老的建筑技艺传统大都成了绝响,连彩绘、胶漆、颜料、木刻等均已失传。后人以不断的更新为自豪,以随时可以替换的非恒久性材料取代本可以永久存留的古迹。几番“修复”,真品也就成了赝品,古都也同样成为了赝城——到时候,你就再也找不到当年的古物,连每一片砖瓦都是不久前修复时才烧炼的。当人们高奏“现代化进行曲”之际,作为一位建筑学者,我却在古都感到一种植根于历史深土中的恐惧,有那么一天,我们...
  • 隐婚小妻,生个娃

    隐婚小妻,生个娃

    【提醒】简介无能,内容才是看点。本文家长里短,宠文,坚决不断更,偶尔小虐(虐坏银),亲们慎重跳坑!【精简版】这是一个老处男被某情伤醉酒女夺去清白,又反夺回来的故事!【狗血版】孙瑾瑾没料到连分手这种事,他都需要借别人的嘴说出来。去他的海誓山盟,姑奶奶我不伺候了!甩了窝囊前男友,她的桃花儿居然一夜之间多了起来。尤其是那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老古董。她都说是一夜情了,他是听不懂还是想要敲诈?!一天到晚跟踪她也就算了,还强行将她掳到民政局,他到底想干嘛?叶展翊自认为是个传统的居家好男人!无不良嗜好,上进又努力,还规规矩矩守身如玉。但他怎么都想不通,他都肯负责了,那个拿乔的女人为何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躲着他,好像他有禽流感似的!他日思夜想,动用所有的关系,将她从眼皮子底下给挖出来,目的只有一个:负责!【精彩片段一】“你睡了吗...”同居头一天,某女极不自在的缩在大床一侧。“......”某男微微抬眼,不吭声。“你是不是也睡不着?”某女翻了个身,继续折腾。“......”某男不理会,继续转移注意力。“你...真的睡着了吗?”某女终于忍不住面向他,打算来一次认真的谈话。某男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一把将女人抓到怀里,翻身将其扑倒。“既然你毫无睡意,那就干脆别睡了...”于是,某女被一头饿狼吃干抹净又吃干抹净...【精彩片段二】“叶展翊,你这个混蛋!”某女在产房里大声的嘶喊,放佛只有这样才能减轻生产时的痛苦。“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某男一脸担心的守在一旁,任由妻子掐着自己的手臂。“叶展翊,我以后再也不要生孩子了!”某女继续呐喊。“好好好,不生了不生了...”某男深表同意的点头。“我不要上环,你结扎!”某女继续要求。某男迟疑了一下,继而笑着安抚道:“好!”某女一激动,肚子里折腾了十几个小时的婴儿呱呱落地了。
  • 漂亮朋友

    漂亮朋友

    小说描写了有着漂亮外表的杜洛华是一个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无耻之徒,他善于抓住机会,利用女人发迹,在短时间内便飞黄腾达,获得巨额财产和令人目不暇接的社会地位。
  • 中国爷们儿

    中国爷们儿

    民国26年初冬,青岛地界发生了一件蹊跷事儿。城里的几家日本纱厂接二连三地遭了雷劈,浓烟与云彩连接在一起,天空跟罩了棉被似的黑。一时间,人心惶惶,以为来了灾年。那些日子,城里涌出来的人蚂蚁一样多,一群一群拖家带口,沿着黑黢黢的地平线,风卷残云一般,一路向北。沧口以北空旷的原野上,北风呼啸,枯枝摇曳,黑色的天幕更显得萧瑟与沉寂。(本故事纯属虚构。)
  • 新编摩托车故障检修精选280例

    新编摩托车故障检修精选280例

    本书精选目前比较流行的多款新型摩托车故障为例,详细介绍了故障的诊断思路及检查方法,分析故障产生的根源,讲解故障排除的方法,让读者分享维修实战过程,学到故障检修的经验与技巧。
  • 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做事先做人,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无论是成功企业家、知名学者,还是普通老百姓,都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为什么做事先做人?到底做事为先还是做人在前?这本书从一个人如何成功的角度,仔细分析了做事和做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