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800000033

第33章 曹魏時期文學創作的歷史變遷(10)

從文學內部而言,人本精神已成為“文學”這一文化體類的主體性特徵,即已具備了後世所認為的“文學”品質;從外部條件看,“文事”已得到社會較為普遍的認同,成為重要的社會文化行為。綜合兩方面情況,蓋可以說,“文學自覺”面貌在曹魏時期已經有了初步的顯現。

小結文學創作的興盛與普及:

“文學自覺”局面的初顯以本章所揭示的漢末曹魏社會文化群落的分化重構、文人們文化結構的歷史變更為依託,此時期的“文學”也相應地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

此时期需首要關注的一個文學史話題是曹氏文人大力的擬樂府創作。出於政治考慮及曹氏所屬階層文化屬性的偏好,曹氏對擬樂府的創作親歷親為,不餘遺力,因而曹魏時期出現了傳統文學史上第一個繁盛的詩歌創作局面。

曹氏的這一舉動及文學創作實踐影響是相當深遠的,首先是文人們突破禁忌,積極作詩,並由此帶動詩歌創作由以歌詩為主向以徒詩為主的階段轉化。中國早期的政治系統中有所謂禮樂之教的內容,詩樂之教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在傳統強大的“法先王”、“謹教誨”、“忌改轍”的積習影響下,人們奉“述而不作”為信條,所以自作詩的意識一直不大積極,即使有因先王之樂漸失、為建設禮樂之需而進行詩創作的情況,但也未構成社會積極呼應的普遍性發展局面。而且受樂教的影響,人們所創作的基本為歌詩,徒詩意義上的創作還不大可能彙集成流。漢代的詩歌創作對上述傳統禁忌逐漸有所突破,樂府詩及徒詩創作都有所發展,但積習既久,詩教既嚴,上層文人的詩歌創作面貌整體上依然是不大繁榮的。曹氏通過大力的擬樂府創作改變了這種格局。曹氏的擬樂府創作其先或可應歌,但大量的擬樂府創作顯然不是單純為了娛樂之際的“被之管弦”,而是用來表達詩人自己的感受和情緒,反映所見所處的社會現實,於是詩歌創作也就逐漸脫離樂體性而向突出詩本性回歸,即由歌詩創作向徒詩創作轉化。所以曹氏不但帶動了人們積極作詩,而且通過創作實踐打破了“詩言志”从来都是言群體、社會等集體之志的傳統,“詩言志”開始向作己詩、言己志的階段轉化。上層文人開始積極作詩、大量作詩。詩歌從曹魏時期開始成為傳統文學創作的大宗,正與曹氏文人的這一努力有關。

其次,曹氏擬樂府創作格局奠定了傳統文學“采詩於民氓、效體於民歌”的詩體發展格局。應當說,這樣的文學發展模式早在《詩經》與《楚辭》那裏就已經有所顯露了,不過那一時期人們尚不知何謂“文學”,也就難以產生對“文學”自覺的體認與探究意識,所以其時雖已現“采詩於民氓、效體於民歌”之形,但這一影響是深深沉睡着的。文學史上真正意義上的“采詩於民氓、效體於民歌”的發展路徑,是由曹氏通過大力的擬樂府創作來開啟並予以奠定的。此後詩體在發展過程中,上層與下層空間一直是緊密連接、互動進行的,六朝的民歌、唐宋的詞、宋元的曲等的發展,鮮明地體現着這樣的詩體發展軌跡,這不能不直接歸功於曹氏文人的文學實踐。

衡量某時期文學創作的成就,一般不僅要瞭解其數量上的繁盛、發生範圍的廣泛、運用樣式的多元,更要辨别文學進程深入的程度。如唐代文學,人們談論它發展到傳統文學的巔峰時,首先感受到的不是其數量上的優勢,不是其文學樣式的豐富,也不是其流派的紛呈,而是其中洋溢着的某種精神,這是一種與民族文化認同心理產生共振因而形成傳統文學經典存在樣態的文學精神,唐代文學的“巔峰”所指,更大意義上在於這一內在精神內涵的建構形成。細繹“建安文學”的內中與外在發展,實際上也體現着上述邏輯,“建安文學”代表性的樣貌就是通常所謂的“建安風骨”。

前已有言,傳統文化的發展,以對“道”的追尋為終極指歸,一切文化樣式均因對“道”表現的多少、深淺而被人們接受、評判着,傳統“文”之發展軌跡也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展開的。在漢代,由於儒術的“獨尊”,各文化類别對“道”的追尋被強力地改變為對“經學”的體現與服膺,因為在漢儒那裏,“道”正包含於經學典籍當中,《七略》中以“經藝”為最高,以“經義”對“諸子”、“詩賦”進行統馭、規範所反映的就是這一情形,而這一邏輯之所以能够成立,正在于各文化類别發展都終極向“道”的共同體性。但“經學”在取得尊崇地位的同時,也開始表現出強烈的排他性,所以其他的文化形式就被降格到等而下之的地位,尤其是“文”,更因其在傳統文化中與“質”對應、偏重於外在的緣飾、有“遊於藝”的邊緣性等特性,所以被名以“小道”,從而把“文”為次、為輕、需節制之的傳統認識發展到極致。当文學被正式地賦予了被輕視的品性,這一直影響着傳統人們對“文學”的認識與評價,這也必然成為文學發展進程中的嚴重阻礙。傳統研究談及魏晉文學變遷時總習慣說是由於經學的衰微,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過,僅把經學籠統言之為文學發展的阻礙因素卻也不盡然。“經學”發展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與主流,某種程度上代表着中國文化的本質特性,反映着民族特别的文化認同心理,其與同是傳統文化重要構成部分的“文學”并不至於嚴重對立。而阻礙說抽掉了傳統文化發展中“文”與“道”或曰“文學”與“經學”之間特殊的互動關聯,而這又是準確理解傳統文學發展所必不可缺的關鍵環節。

“建安風骨”的實質,正在於把文學體性——“人本特徵”與“經學精神”進行了溝通融合,從而建構了符合民族傳統文化認同心理而又突出文學“人本”體性,因而被歷代所認同的經典文學範式。從劉勰開始,歷代的批評者在表達他們對“建安風骨”的認識時,幾乎不約而同地把“建安風骨”與“風騷”傳統聯繫在一起,這固然有批評者的規範意識在裏面,但“風騷”品格也未始不是“建安風骨”的實際特性,這正是人們的看法不約而同的根本原因。“建安文學”情真意切——這也是本书所謂文學“人本”特徵的核心內容,這一點已為研究者所詳論,“情”的要素略可與“騷”之傳統對應;那麽“風”呢,自然與傳統的經學精神有關,表現在文學上,略可表述為關注現實、關心民瘼、情繫家國的積極入世、濟世精神。“建安風骨”品性的建構正是上述兩者的有機、完美結合。曹魏文人通過積極的文學創作實踐,“解放”了“文學”這一文化樣式,他們想說的、想寫的、所要宣揚的、所要宣洩的,不用再有所顧忌,都可以通過“文學”表達出來,所以“建安文學”往往表現出“情真意切”的特點來。不過,並不是“建安文學”所反映的一己之情都可統統歸於“建安風骨”,其中的一些賦頌詩、娛樂詩、遊戲詩等也不乏真情,但很少有人把它們看作是具有“建安風骨”品性的作品,衹有那些體現了創作者積極、昂揚的精神狀態,表達了創作者或振奮或悲壯或雄遠或蒼勁的理想志意的作品,纔往往被認為具有“建安風骨”,這些作品中的精神特徵基本可以用傳統認識中的“風”之精神予以涵蓋,反言之,也就是這些作品體現了傳統之“風”的精神與要求。文學的“人本”品性與“經學精神”的有機結合纔構成“建安風骨”的本質內涵,當然,這裏的“經學精神”並不表現為枯燥的經學教義,其為一種與傳統儒家所宣揚的積極的入世觀念緊密相關的個體之志意,是作為個體情感的內容表現在作品當中的,有了這種精神催化的作品纔表現出昂揚、剛健的風格氣勢,也纔具有強烈、巨大的感染力。

“建安風骨”品性形成所表現出的“二結合”特徵,在當時的文學批評中存在着對應的反映,曹丕“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以及曹植類同觀點的集中出現,並不是偶然的。正像曹氏政權的鞏固壯大既排儒又主要依靠儒士的事實一樣,曹氏的“尚文辭”也並不是建立在對經學思想完全排斥的基礎之上的,而恰是通過對“經學精神”及“經學影響”的吸收與利用來達到他們“尚文辭”的意圖。如果說曹氏政權取得成功在於他們充分利用了時勢,那麽曹氏“尚文辭”的成功也同樣得益於其對傳統文化特質的正確把握。

曹氏“尚文辭”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它使文學的“人本”特徵得到恢復和突出,更在於它把這一恢復了本性特徵的“文學”與傳統文化對“文”的本質規定、傳統民族心理對“文”的期待與認同做了有機的疏通和勾連,使它們和諧共存,而不是強力予以斷裂。“建安風骨”特質的形成,不但使傳統文化中的“文”、“道”關係得到了具有時代特色的發展,對漢代不正常的“文”、“經”關係作了有力的撥正,更通過成功的創作實踐及理性認識為劉勰的“載道”、“宗經”文學觀念以及唐、宋的“文以載道”認識導夫前路。可以說,中國傳統特色的文學觀明確地得到認識並予以實踐,正是曹魏文人的貢獻,“建安風骨”作為一個經典的文學範式為後世歎賞不已,不是無因的。

建安之後,立了國的曹魏繼續推行着該集團“尚文辭”的政治文化策略,從曹丕、曹叡到高貴鄉公,基本都有明確的“尚文”舉措及創作實踐,從曹操的“創業”到曹氏立國後君主的“守成”並繼續推動的種種實際,可以见出,曹魏時期的“文事”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已為人們所接受,漸漸地在社會當中普及開來,成為社會普遍化的文化行為。在文學內部,文學的“人本”特徵並不僅僅局限於詩歌創作當中,它同時在辭賦、小說、散文等樣式中普及開來,構成曹魏文學突出的整體性特徵。“正始文學”緊承“建安文學”而來,其“人本”內涵比照“建安文學”又有更為深入的發展,受曹魏後期惡劣的政治環境影響,“正始”文人的文學表達由此前更多地關注外在世界向此時更專注於感受內心的方向轉移,尤其是阮籍與嵇康,“師心”、“使氣”成為他們創作的突出特徵,這說明此時期文學的“情”之因素得到了進一步深化和增強。

綜合曹魏文學的各方面情況看,此時期的文學發展已初步地顯示出了“自覺”的整體面貌特徵。

同类推荐
  • 老房子掠影

    老房子掠影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几千年来。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热门推荐
  • 行之大陆

    行之大陆

    魔人的魂珠仿若是修真者的金丹可以让人类行者吞噬来增加行力与魂力……,行之大陆。颠覆了传统的异世大陆上面魔兽与人类的对抗情节。魔人,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 重生之超级测谎师

    重生之超级测谎师

    前世,身为测谎师的沈怡,因罪犯的狡诈从容而落败,最终命丧于罪犯之手。这一世,她要血债血还,决不再做屈死鬼!测谎天瞳?哈勃星神秘的催眠术?这两样东西,注定是沈怡的!有了它,还怕智商极高,心理素质极好的罪犯,骗过测谎仪,逍遥于法外?有了它,就算是杀一百人之后,万般从容淡定的恶狼,也将命赴黄泉,乖乖伏法!终于,凭它,沈怡报尽前世之仇。终于,凭它,沈怡一眼看穿世间的撒谎者,百试百验,屡试不爽。何为热血神才?沈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胸怀热血,虚怀若谷,就是天塌了,你也还活着!
  • 才情浸润成功女人

    才情浸润成功女人

    不言而喻,一个有魅力的女人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女性想让人感到悦目很容易,一个女人或天生丽质,有漂亮的外表;或后天修饰,靠着装打扮让自己变得悦目起来,但是一个女人真正让人感到赏心就绝非易事了。一位让人从心里欣赏赞叹的女人,她一定具有超出外貌的吸引力,这恰恰是心灵之美的魅力;是超出常人的品格的魅力;是女人的气质之魂。
  • 做完美女人,品完美生活

    做完美女人,品完美生活

    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做成功女人的12条修炼法则,教女人如何读懂自己、读懂生活,会让你在感受完美修炼真谛的同时享受到阅读的愉悦。,是女人一辈子的修行;过完美生活,并让你在学习如何自我修炼的过程中变成日渐完美。优美的文字,做完美女人,富含哲理的故事,女人一辈子的梦想。日趋成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豪门重生之暖爱成婚

    豪门重生之暖爱成婚

    沈沐希怎么也没有想到她爱了五年的男人最后竟然为了别的女人和孩子,要了她们母子的性命。许君翔:沈沐希,娶你不过是为了能名正言顺的得到沈家;爱你,不过是为了得到你的骨髓给我的枫儿;宠你,不过是为了要你儿子的肾脏换给我的菲儿!沈轻枫:姐姐,这就是你跟你儿子存在的价值,没有你们母子,我们母女又怎么能活下去呢?沈沐希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被硬生生的夺走了一颗肾脏,像个破布娃娃一样躺在手术台上,双眸竟流出血泪来:许君翔,沈轻枫,我就是化作厉鬼也绝对不会放过你们!未曾想到,她没死,一遭重生,回到了刚...
  • 花田喜事:傲世医女斗邪夫

    花田喜事:傲世医女斗邪夫

    人家都说,穿越是为了世界的平衡,而沐槿熙却是很特别的……沐槿熙的一朝穿越,成为了一代村姑,村姑不要紧,还是一个地区出名的老姑婆?我倒,明明是18年华,为什么叫老姑婆?没人要?才不信,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她才不信堂堂一个医院主刀医生,凭借着她的天才医术,才不信在这个鸟不拉屎,猪不生蛋,鱼不产卵的地方会没有她沐槿熙的一席之地?【喜欢谨可进群哦!℡喃宮谨の家族-58456455】
  • 弃夫福晋

    弃夫福晋

    江湖上人人称道的“天听”,尽是名十七岁的芳华少女,倒霉的被分离十六年的父母连求带送的直接送进祈王府,成了现成的祈王福晋。所谓祸从口出,加之“天听”之能,云月初向来紧闭双唇,添福少惹祸。少言的几乎快成了哑巴。他是天朝的祈王,他英伟不凡,战功彪炳——那又如何呢,他就可以眼睛长在头顶上无视他人了吗?第一眼,他不屑的唤她哑女。好吧——谁人不知云月初最善长的就是从善如流,她乐得一直哑下去。话不投机半句多,无话可说近乎哑。她的好脾气在他眼里成了没脾气,女人接二连三的出现在他的身边,她真的一点意见都没有,反而乐得轻松。不过,前提是千万别惹到她的头上来。最坚持的那个人永远不会是她。嫁给云破月是云月初这辈子最失算的事情,去他的云破月出,与她有何相干,休书一封仅此以表心,弃下我夫云破月,老死不相往来——PS:此文慢热感谢chenya888为弃夫福晋精心所做的视频,亲一个——下面是视频地址,大家可以去看看哦:感谢亲亲sandy为弃夫福晋所做滴视频,好漂漂的哦:?pstyle=1。。。。。。。。。。。。。。。。。。。。。。。。。。。。。。。。。。。。。。。逍遥旧文:《换夫新娘》:《代生王妃》:《时空水之篇——替身娘亲》:《城主·闲妾》:《狂暴夫君》:《巫妃》:《卖身系列之后娘》:
  •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是一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情景融汇、可读性强的游戏散文。《西游漫记》作者缪俊杰长期在新闻岗位工作,访问和游历过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埃及、加拿大,以及泰国、马来西亚、朝鲜的部分二十多个国家,遍览各国名胜,访及上至政府首脑、财团领袖,及至异国民众、山寨土著,将所得第一手材料,汇于一炉。读者将同作者一起回望历史风云,欣赏世界之精彩。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