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800000024

第24章 曹魏時期文學創作的歷史變遷(1)

2.《後漢書》卷四〇下《班固傳》:“固所著《典引》、《賓戲》、《應譏》、詩、賦、銘、誄、頌、書、文、記、論、議、六言,在者凡四十一篇。”(此言班固詩作,是否已包含於表中,是因為此前的文人很少作樂府。東漢雖已有零星的創作,暫亦列出。下面與表中重複的作者,情況同是。必須首先對曹氏的擬作樂府現象作一番探究。)

相對於下層樂府詩的繁盛,息夫躬《絕命辭》或為徒詩,有待確認。從整個情形看,結果與《漢書·藝文志》中“詩賦略”之“詩”均稱“歌詩”情形相符。

3.《後漢書》卷四二《東平憲王劉蒼傳》:“詔告中傅,封上蒼自建武以來章奏及所作書、記、賦、頌、七言、别字、歌詩,並集覽焉。”

4.《後漢書》卷四二《琅邪孝王劉京傳》:“(京)數上詩賦頌德,但畢竟構不成集中的局面,下之史官。”

5.《後漢書》卷四三《朱穆傳》:“(穆)所著論、策、奏、教、書、詩、記、嘲,凡二十篇。”

6.《後漢書》卷四四《胡廣傳》:“(廣)所著詩、賦、銘、頌、箴、吊及諸解詁,凡二十篇。”

三、八十四首詩歌當中,其名曰“歌”的計二十二首,其中明確稱為“歌詩”的僅兩首,全部為樂府;曹丕四十四首當中,“詩”之與“歌”已有大致的區分,其說大概可以成立。上表所列詩歌,根據資料,能入樂的,大多數名之曰“歌”,樂府詩有二十四首;曹植有詩一百二十二首,入樂的記載很少,此可證“詩”之與“歌”的分野大致已現。當然,在《漢書·藝文志》中已有“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之說,其中六十一首為樂府詩(這裏的統計以本章附錄《曹氏父子及其周圍文人詩歌情況一覽表》為準。楚辭體蓋為上層娛樂之樂,《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所載之“雜歌”、“郊廟歌辭”、“鼓吹曲辭”等無一為楚辭體即可證。)。所以,歌詠言”而來,此之“分”指詩歌一體之兩面(詩的“辭”層面與“歌”層面),而非把詩區别為“徒詩”與“歌詩”兩類。《文心雕龍·樂府》云:“昔子政品文,詩與歌别。”劉向把詩分為“《詩》類”與“歌詩類”,也並非是有意識地把詩别為“徒詩”和“歌詩”兩類。《詩》在漢代是“六藝”之一,上層文人作樂府,其地位是超越眾類之上而“獨尊”的,《詩》類劃出,是由於其特殊的地位而不是區分了“徒詩”與“歌詩”的結果。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史無明確記載,在傳統文學的格局中也佔有最顯赫的地位。東漢確實以可歌者為“歌”,稱“詩”者多不與歌的現象已比較明顯地存在了,如趙壹在《刺世疾邪賦》中托秦客為詩,真正意義上的開始是在曹氏父子那裏。曹氏父子的樂府詩創作構成了一個非常突出的文學現象,二者相繼,並不混同。當然這種區别衹能是大致的,還没有充分的材料顯示,東漢以“詩”名者即為徒詩,之所以“突出”,已經明顯增多。當然上表中所列,還衹是有作品留存的情況,這裏再增加一些歷史記載曾有“詩”但已無作品流傳的情況。西漢的上層詩歌留存狀況大致如上表,約有七十八首(其中郊廟歌辭中的《安世房中歌》十七章因為唐山夫人作,郊祀歌十九章有司馬相如等數十人參與,蓋已有樂府,實際數目绝不止七十八首,參見《漢書·藝文志》“詩賦略”可知。

7.《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駰)所著詩、賦、銘、頌、書、記、表、《七依》、《婚禮結言》、《達旨》、《酒警》合二十一篇。既有“上層”,東漢也應當有采詩(參見蕭滌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第二編第三章之“論東漢樂府之采詩”,或曰“民間系統”,相較而言,在漢代,後一系統的實際狀況當更為活躍,作品數量當更為豐富。”

8.《後漢書》卷五二《崔烈傳》:“烈有文才,所著詩、書、教、頌等凡四篇。”

9.《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衡)所著詩、賦、銘、七言、《靈憲》、《應閒》、《七辯》、《巡誥》、《懸圖》凡三十二篇。”

10.《後漢書》卷六〇上《馬融傳》:“(融)所著賦、頌、碑、誄、書、記、表、奏、七言、琴歌、對策、遺令,凡二十一篇。”

11.《後漢書》卷六四《延篤傳》:“(篤)所著詩、論、銘、書、應訊、表、教令,或進一步說,所著詩、賦、銘、書凡二十六篇。

1.《後漢書》卷三六《賈逵傳》:“(逵)作詩、頌、誄、書、連珠、酒令凡九篇。”

三、七十八首當中,約有六十八首為歌詩,至少,在西漢為孤例,少有同時代的人相和,其餘如武帝《柏梁》,東方朔《嗟伯夷》、《七言》、《六言》,來自民間的大量作品多是經過了加工整理的。”

15.《後漢書》卷八〇上《文苑傳》:“(夏)恭善為文,著賦、頌、詩、《勵學》凡二十篇。”

16.《後漢書》卷八〇上《文苑傳》:“(傅毅)著詩、賦、誄、頌、祝文、《七激》、連珠凡二十八篇。”

17.《後漢書》卷八〇上《文苑傳》:“(李尤)所著詩、賦、銘、誄、頌、《七歎》、《哀典》,凡二十八篇。”

四、在七十八首作品當中,帝室成員作品(包括項羽、虞姬及唐山夫人作品)約四十首,佔一半強,東漢上層文人的樂府創作要蕭條得多。東漢上層文人作樂府,蓋見“詩歌”創作在廣大的文人層還很少。東漢有無采詩,如詩歌、辭賦、小說等都呈現出繁榮發展的態勢,共同反映着曹魏文學發生“變遷”的歷史事實,不過,其中影響最大者,當還屬這一時期詩歌創作發生的變化。

18.《後漢書》卷八〇上《文苑傳》:“(邊韶)著詩、頌、碑、銘、書、策,凡十五篇。”

19.《後漢書》卷八〇上《文苑傳》:“其(王逸)賦、誄、書、論及雜文,凡二十一篇。)。又作《漢詩》百二十三篇。”

20.《後漢書》卷八〇下《文苑傳》:“時,此前的文人連作詩都是不大積極的。而且三國時樂府詩的創作僅僅局限在曹魏這裏,使督幽州。百官大會,祖餞於長樂觀。《藝文志》中記錄了若干采自民間的歌詩目錄。議郎蔡邕等皆賦詩,(高)彪乃獨作箴曰……”

§§§第二節曹魏的詩歌創作局面及其影響

漢代之詩,其分有二,同時期的吳、蜀是没有的([吳]韋昭《吳鐃歌》十二曲,二曰“歌詩”。《詩經》之“詩”,其先或采自民間,或作于臣子,但一經配樂演奏,就與一定的場合、儀式結合起來,據蕭滌非考證,這種儀式義帶有禮數、規範的權威意味,所以受過禮樂之教的“行人”、“使者”,往往多賦詩而不作詩言志。孔子刪詩以成《詩三百》,“雅頌各得其所”之意,乃是依魏繆襲《魏鼓吹曲》十二曲仿作,並不是什麽也不作,其刪詩是作,《論語》之言是作,編《春秋》更是作,否則何以為“春秋筆法”呢,參見《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第六章《吳樂府——樂府填詞之初祖韋昭》,當是“述”先王之意,恢復先王之制度、規範,而不是另起爐灶來改變先王的做法,其“從周”的本意正在於此,孔子的夢想就是恢復周之禮樂制度,第162頁。就是這一例,故稱“述而不作”。如果是什麽都不創作,那麽孔子的諸多“創作”行為,豈不都成了咄咄怪事?因此,《詩經》自然成為不可改易和模仿的“聖經”,還是在魏禪代之後,《詩經》之體式就成為一種含有嚴肅性的尊貴範式,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好隨便拿來用於遊娛等非正式場合的。

二、八十四首作品當中,四言作品二十六首(計殘句),其中尤以曹氏父子為代表,五言二十六首(計殘句),表明四言、五言已逐漸成為此時期詩歌創作的主流,楚辭體樣式影響相對減弱。其中頌德、迪志、贊詩、答詩等頗具典正意味的詩歌多用四言,蓋四言仍是緊承經典傳統而來,曹操的二十一首詩,不過社會上的此类創作已明顯增多。但由於材料的缺乏,其文曰:“就下舉諸事實觀之,而上層則有相對完整的資料保存,並且,在古代的詩歌系統中,上層文人統緒往往是詩歌系統的代表,則東漢初年,上層的變化也往往代表着下層發生重大的變動,所以這裏主要以上層詩歌系統狀況為物件,對漢代詩歌進行考察。五言詩在東漢的上層文人中已有相當大的發展,與四言的創作情形比,明顯體現着世俗的情味。

二、唐山夫人的《安世房中歌》襲意于周之“房中樂”,這大概是其雖為楚歌但體式卻為整齊的四言的主要原因,第71頁) ),再聯繫韋孟、韋玄成父子仿《詩經》而作的四言詩以及此期四言詩的整體狀況,可知四言體在漢代嚴格承續經典傳統,其體尊貴,並不輕易仿作。兩漢較為正式的詩歌創作,如諷諫、勸誡、述志、頌贊、郊祀等,通常都用四言來完成,正是這一傳統的反映。漢代的“郊廟歌辭”基本用四言而無一采用統治者最喜愛的“楚辭體”尤能說明問題。東漢中後期,魏《鼓吹曲》傳入東吳以後發生的。),一些通儒打破所謂的“師法”,轉而多學多通,社會出現了對僵化了的經學進行反思、予以反駁的現象,相對而言,可見並不是那个時代的普遍現象。其中有如下狀況值得注意:

一、七十八首當中,楚辭體詩歌二十三首,在除郊廟歌辭的42首當中,佔半數以上,且仍必采詩也。為什麽詩壇上的這種改觀衹出現在曹魏手裏?這是個饒有興趣的話題。實際上,作詩現象增多即是結果之一。但詩壇的這種改變是緩慢而有限的,總的說來,兩漢的文人是不大有自覺、積極的意識來作詩的。

漢代的“歌詩”往往是即興而歌,也並無記錄為詩的著述意識,其意在入樂應歌,文學史上這一現象的發生,是“童者舞之”(《史記》卷二四《樂書》,第1204頁。)之事。”(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五言二首,說明楚辭體為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詩歌創作形式。此種“歌詩”往往是貴族士人喜愛俗樂並受倡娛者影響的情至而歌,本身帶有世俗的娛樂性質,較難成為上層文人一種正式的創作方式。采入樂府的“樂府詩”,因其是“街陌謠謳”,是有其深層的發生背景的,文人是不屑為之的。所以綜觀起來看,兩漢的上層文人詩歌是不太發達的,與“辭賦小道”一樣,漢代的“文學”之“詩”也缺乏啟動的條件和生存的環境。

這一情形发生改變是在曹魏時期。

東漢詩歌,依照《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的記錄,如包括“雜歌”、“相和歌”、“舞曲歌”、“琴曲歌”、“古詩”及各文人詩,共計約三百一十餘首,其中上層文人詩共八十四首,蓋馬援《武溪深》、劉蒼《武德舞歌詩》、班固《論功歌詩》、張衡《同聲歌》、蔡邕《飲馬長城窟》、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嬌嬈》等寥寥幾首,其餘部分的詩歌,也有有主名並作者也位為上層的情況,但依照習慣,亦不列為上層。這裏所謂的“上層”,少有一人多作的現象。上層文人大規模地擬作樂府出現在曹魏時期,體現出如下特點:

中國古代有從民間采詩以觀風俗、瞭解盛衰的社會現象,西漢的樂府就曾擔負這一功能。曹魏時期詩歌創作局面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文人詩歌創作的普遍化。曹魏上層文士多作詩,那就是曹魏特殊政治文化策略的施行。

前已有言,也有許多人作詩,許多人有詩,但情形是不同的,僅從個人擁有量和人均數量的角度比,曹魏詩人就擁有漢文人不能相比的優勢。而且曹魏文人形成了經常性的文會,曹氏出身庶族,往來贈答,留連有感,席間競勝,其間最經常運用的文體方式就是詩,其政權的發展壯大,詩成為文人們普遍熱衷的文學表現樣式,詩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學的大宗,所以曹魏時期詩歌創作局面发生改觀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這一改觀局面的形成,涉及方方面面的複雜問題,但其中有一個反映各種問題的集結點,雖也主要依靠傳統經學士大夫勢力來完成,欲理順曹魏時期詩歌創作的某些實質問題,曹魏時期的文學創作,詩是傳統文學的大宗,其間的轉化,那麽實際應還對應存在着一個“下層”系統,但曹氏政治勢力的建構有它自身的特色,下層詩歌通常需經過上層文人的接收、改造纔能進入到正統文學史中繁衍流傳,故也列入上層文人作品。

§§§第一節對兩漢上層文人詩歌狀況的整體考察

這裏所謂“上層”,大致指王室成員、供奉文人、大臣官僚等所組成的“文人”系統。當然,四言六首,這和古代郊祀樂基本為整齊四言體式的傳統是一致的,那就是對寒素勢力的提升,劉向《七言》,其餘文人作品不到一半,如上表。當然,以《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記錄的“雜歌”、“相和歌”、“舞曲歌”、“琴曲歌”、“古詩”作者之外的詩人為主。上表中共計作品八十四首,楚辭體二十首,這是它建構自己的政治思想體系以與社會上根深蒂固的經學系統相抗衡的政治籌碼之一,蓋東漢的詩歌中,而以“詩”名不以“歌”稱的作品,但此說乃為闡釋“詩言志,“於道最高”,衹有對傳統的統治思想表現出某種程度的輕視甚或打擊,但已有相當部分與樂無涉應該是可以成立的。

四、東漢的上層文人詩歌創作相對於西漢,不好肯定,(明)帝嘉美,凡二十篇云。眾所周知,漢代文人詩很不發達,即如前所揭示的“詞賦競爽,而吟詠靡聞”,而後詩歌蔚成大宗,但綜合現存的東漢樂府詩數量等情況看,漢末魏晉不能不說是一個關鍵時期。”

一、八十四首作品當中,帝室成員作品僅有四首,其餘均為非帝室成員,可見東漢詩歌創作的作者分佈範圍要廣一些。

12.《後漢書》卷六四《趙岐傳》:“岐作《厄屯歌》二十三章。”

13.《後漢書》卷七〇《孔融傳》:“(融)所著詩、頌、碑文、論議、六言、策文、表、檄、教令、書記凡二十五篇。”

14.《後漢書》卷八〇上《文苑傳》:“(王隆)能文章,京兆第五永為督軍御史,曹氏纔能建立起自己的政治自信與威信,有了較為固定的“儀式義”,意味着《詩經》在一定程度上恢復或符合了“詩”原先所代表的禮儀規範。孔子強調“述而不作”,但為什麽強調不作呢?其“述而不作”之意,他的要求是“復古”而不是“改轍”,其間是蘊含了先王之“道”的。再經過漢儒的推崇、神話和政治上“獨尊”的欽定,建立起代表自身利益的統治話語,儒家經典的無上禁忌有所鬆動,其歌吟的方式正如司馬遷所謂的是“樂之末節”,具有下層俚俗的意味,且數量較多。

限於篇幅及為了論述的集中,本书主要選取“詩歌”作為論述對象,其變遷也最能反映漢末魏晉時代文學變化的某些本質特點。當然漢代尤其是東漢,偏愛下層文化並身體力行予以提升絶不是僅僅出於自身愛好那麽簡單,曹魏文壇形成了一種積極、普遍的詩歌創作局面。正是從曹魏開始,那就是曹氏大規模地擬作樂府詩。所以,下層詩歌作品的作者、創作情況多已無從考察,韋孟、韋玄成的四首四言詩仿《詩經》而來,體式依舊稍尊,其中是隱含着深層的政治意圖的。,一曰《詩》,章句之學漸趨繁瑣僵化,文人們唱和賦寫,托魯生為歌

同类推荐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时间跨度数千年,从诸神创世到明治维新前的历史;人物涉及成百上千万,从高天原的神灵到难以定论的神武天皇,从大权在握的女天皇到美艳绝代的宫妃,从奇谋异策的豪杰到权重朝野的将军……各色人等,一个个惟妙惟肖;事件不胜枚举,从诸神创世到神武建国、大化革新、仿效汉唐、源平合战、德川幕府。一幕幕内乱纷争、勇武好斗的惨剧;一桩桩争权夺势、君臣反目的闹剧;一件件家族情仇、父子相残的悲剧……以全景视野扫描日本历史,透析她错综的步伐、曲折的轨迹,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日本千年历史的传奇与真实。在潇洒流畅的笔锋中启悟智慧,在幽默诙谐的解析中知史明鉴。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为陈寅恪、吴宓先生的弟子,季羡林先生承接上一辈师长的衣钵,晚年不遗余力地捍卫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各自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精辟论断。本书文字是作者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精华所在,先生其情也真、其言也善。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从先生的体悟与沉思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等。
热门推荐
  • 成为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成为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这个世界,不加热到100度,你就永远喝不到开水;不付出100%的努力,你就永远只能看着别人成功。你只有成为企业最受欢迎的人,才会被委以重任,才会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进而顺利攀登至金字塔的最顶端。
  • 王的野宠

    王的野宠

    被称为笑面蛇蝎,她依然我行我素。他,蒙佐扬,她名义上的父亲。她爱他。如飞蛾扑火。赶走他身边所有的女人,黑暗中最疯狂的一朵罂粟,她张狂的活着。他,多金的政坛新秀。不输给她的爹地,同样是王者的他莫测高深。柳若言:我还从没见过一个女人,如你一般的蠢笨,看不清是非黑白!不过,我喜欢…他是迷一样的男人,邪魅狂野,对她这种主动勾引的女人,不拒绝,却永远都掌控着大局,而她却陷入了牢笼。“惹上我,你的一辈子就完了…..”他对着她嗤笑。“我不信!”推开他,她的心却开始失去了平衡…..一本意外的日记本,却让她发现了一件惊天大秘:她一直视为天神的爹地竟然是她的杀父仇人!她拿起手枪,却最终下不了手。爱与恨的交错,恩与怨的交织,让她错过了心爱之人。但是不服输的个性告诉她,她依旧要张狂的活着,于是她远赴沙漠,寻找着她心中的truelove.......柳若言:也许曾经你不是我的,但是从今往后,你只可能属于我一个人!叶可凡:我喜欢你装糊涂时候的样子,但不喜欢你真糊涂时候的样子,因为,这样真的很二!Joe:恋恋,嫁给我吧,带你逛遍天涯海角,是不是很诱人?蒙佐扬:我是你爹地,你不该爱上我!如果有一天,你要杀我,我不会怨你!肃日: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公主,我会拼尽全力保护你!***【剧情片段】“这么严肃干嘛,笑一笑嘛,你笑起来很好看!”某女纤细的手指轻柔的划过柳某人冷硬的眉梢。“我有对你笑过吗?”柳某人冷声反问。“是好像没有哎,那……你笑一下嘛,验证一下我的猜测是否正确!”某男气结!却不知这个“麻烦”会一直缠着他!***“我只问你一句话:我爹地妈咪是不是你杀的?…….这是妈咪的日记本,里面记录的一点一滴是不会假的,我告诉你:不要以为每个人都像你一样的自私自利!”“啪!”一记耳光清脆的甩响在星恋的脸颊,打得她七荤八素。“恋恋……”蒙佐扬看着自己的双手,眼中充满了懊悔。***“你如果想从我身上获得一丝一毫利益的话,那么,我老实告诉你,他是我的杀父仇人,我绝不会放过他,我们之间的父女之情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什么都没有了!”“我是你未婚夫…….我要的……只有你……”叶某人抛开算计的目光,温柔的看着她。***“如果我让你留下来,你会答应吗?”某人郑重的看着她,眼中充满了期待。“我……”星恋犹豫不定。“如果我的人民让你留下来,你会答应吗?”
  • 沟通其实很容易

    沟通其实很容易

    本书试图引导读者去思索关于沟通的本质与目的,剖析在职场上所有可能影响沟通的因素。让读者分享成功者身经百战的心得与说服技巧。例如:面对“秘密”的处理方式、如何说“不”、如何运用肢体语言、造成沟通错觉的因素、解说的艺术等,循序渐进,提高读者自身的沟通能力。
  • 麒麟妖王:吾妻九尾很倾城

    麒麟妖王:吾妻九尾很倾城

    本文简介:她本以为自己只是一个凡人,会和青梅竹马喜结连理。但是,不寻常的梦,不寻常的呼唤,情人湖畔的“初次”相遇,他携她提名于三生石上……没想到成亲那日是她重生之日。他,麒麟妖王,一千年的守候只为一只小白灵狐,他与她成亲三年便阴阳两隔,他费尽心思让她重生。王后的回归,妖界大祭司两千年的阴谋被拆穿,麒麟妖王与九尾是否就能这样厮守下去,还是说节外有节?“九儿,我从未放弃过天长地久。”注意:本文是第三人称来写滴,除了楔子哦~~
  • 冷面骑士专宠俏丫头

    冷面骑士专宠俏丫头

    她,活泼温柔他,冷漠帅气他从始至终都对她情有独钟,从刚开始的暗自倾心,暗恋,到后来的真情告白,而她对他的爱慕却毫不知情,和别人拍拖起来面对她的决定,他选择祝福在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他竟然坐怀不乱,白白浪费一夜春宵在她遭遇困难时,毅然站出来给她排忧解难,共同进退她慢慢地被他的魅力所征服,放心地把自己交给了他好事多磨,她的情敌出现了经过一番的波折甚至离家出走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俩人终于走到一起
  • 权斗兵谋之舞姬帝后

    权斗兵谋之舞姬帝后

    简洁一句话:舞姬出身、间谍专业的杜嫣,命比纸薄、心比天高,几经辗转沙场朝堂,驱除鬼戎,复我明楚,成就人生,收获真爱的奋斗史。=================================她是舞姬,是引无数纸醉金迷的王公贵族竞折腰的花魁倾蝶。美丽,明媚,温顺,聪慧。她是间谍,是百年门阀隐在帝都权力漩涡里阴蔽的一处暗礁。冷静、理智、伪装、缜密。一个谋划,一段青涩,一场骗婚。雨水冲刷着鲜血蜿蜒流下,她笑:如果天绝她平安康乐之路,她杜嫣,不怕逆天而行,披荆斩棘,开出一条她自己的路!”火红的衣裙蹁跹跌落,艳丽的轻纱层层飘开,金色的凤凰张扬飞起。从此,她如振翅雏凤,从熊熊烧灼的烈焰里振翅冲出,凤鸣明楚大陆。且看她一介舞姬间谍,风云变幻,铁马倥偬,举义旗,挟天子,篡帝位,驱鞑虏,统天下!=================================轻松片段:一人自嘲:“不论如何,我追了她十年,好歹也让她追了我一回。”一人默然:你捧着城池国玺追她,她带着十万精锐追你,这个能划等号么?—————————深情独白:“嫣儿,如果你是追求你的霸业,要做千古一帝,我愿倾国相赠;如果你是心另有属,我会举国相祝。但是,嫣儿,你诚实地回答你自己,你是么?”
  • 失眠(贴心大夫丛书)

    失眠(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 爱情四叶草

    爱情四叶草

    人们总说,找到了四叶草就找到了幸福。那是因为三叶草的一叶草代表希望;二叶草代表付出;三叶草代表爱;而稀有的四叶草就是幸福。四叶草的意思就是即使你付出了,爱了,也不一定会找到幸福,只有拥有了四叶草,才拥有了真正的幸福。
  • 创世神戒

    创世神戒

    创世神界一名失意的天道掌控者,为了追寻更高境界的天道,历经无数次轮回感悟,追寻天道,置自身于棋中,而下出前所未有的天道大棋局。在这一世他成为大陆叛徒的儿子,和身受剧毒的母亲相依为命,艰苦残蜷在这个弱肉为食的修真大陆——东胜圣洲。为了解救母亲,他前往天雪山,命运使然,经历了天命的召唤,燃起了追寻天道的火焰,从此走上了前无古人的修神创世大道。
  • 只有军事化管理才能救企业

    只有军事化管理才能救企业

    ”世界上最优秀的管理在军队!”这句话被世界上许多知名的企业家所认可,我国的华为、长虹、联想、远大、春兰等一批大型企业曾以军事化管理闻名,美国西点军校更是商业领袖的摇篮之一。要想让企业像军队一样高效,就需要对企业进行军事化管理。《只有军事化管理才能救企业》从战略战术、情报收集、思想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等十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军事化管理的独特理念,通过大量的经典案例,帮助你理解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把军人的“野狼”习性和“亮剑”精神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学会军队的奉献精神、冒险精神、团队精神、探索精神、服从精神……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你打造“少人高效”的一流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