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600000006

第6章 古代吏治(2)

二宋代赵抃对蜀地吏治的整饬

赵抃(1008-1084),字阅道,浙江衢州人。北宋景祐元年进士。任州县官员时,以政绩突出入朝为殿中侍御史。因不畏权势,揭发弹劾贪官奸吏,伸张正义,威震京师,被朝野上下称为“铁面御史”,《宋史》把他与包拯同列一卷,可见其为官之道。赵抃曾先后三次任职蜀中。治蜀期间,他为官清正,生活俭朴,实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使蜀地奢靡之风为之好转,以至宋神宗对以后的新任成都知府都要提到赵抃治蜀的成功经验,勉励他们好好地向赵抃学习。

赵抃第一次入川是在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这年他在朝中任殿中侍御史,宋仁宗派其任益州(今四川成都)路转运使。转运使掌管一路财政,有督促地方官吏的权力,还兼管边防、治安和巡察等,是州府以上的行政长官。成都离汴京路途遥远,但赵抃到四川赴任时,仅带了一架琴和一只仙鹤,宋神宗称赞他是“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宋史·赵抃传》。)。后来就用“一琴一鹤”这个成语形容为官清廉的人。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但由于地处边陲,天高皇帝远,吏治久废,各级官员大都目无法纪,放纵无忌,大吃大喝,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当地百姓对此敢怒而不敢言。史载“蜀地远民弱,吏肆为不法,州郡公相饷”(同上。)。赵抃上任后,遍巡辖地,经过多次明察暗访,赵抃了解到,四川吏治腐败首先是挪用公款、官场奢侈之风盛行。在四川各级地方官员中,存在着用公款请客送礼的严重的奢靡之风。逢年过节是共喜,新官上任是接风,归官离任须饯行,州县间有喜事要致贺,出了倒霉事情还要慰问压惊。长官家里的庆寿、婚嫁、丧葬、营宅、置田,属员都得有所表示。这些已成为引起民愤极大的风气。

其次就是克扣百姓。四川各路州县之间,一年中四时八节都要互相馈赠节酒和土特产,派衙前差运送,而且规定要在节前安全送到。为此,官府在摊派这类衙前差时,一般都挑选殷实人家,万一有什么差池,便拿其家产抵押赔偿。不少百姓因运送节礼失误而倾家荡产,甚至被收监入狱。按照当时宋朝的制度,朝廷对酒、茶和盐实行专营,由国家控制,不许随便贩卖私酒。但四川地远民弱,官吏违法乱纪现象严重。造酒场所由官府指定,民间遵照官府指令酿造的酒,当官府来买,便被压低价钱卖出。结果官府要酒越多,酒坊亏损越大,最后,许多酒坊纷纷破产倒闭,官员趁机营私舞弊,互相勾结,鱼肉百姓,使得民怨沸腾。

最后就是行贿受贿严重。四川地区官场中请客送礼,由来已久,已成家常便饭。高官通过这种手段,巴结朝中大臣,为自己日后升迁作铺垫;州官们以此联络感情,为自己建立关系网;而小吏们把这个当做生财之道,敲诈勒索,中饱私囊。

针对当时四川地区的这些现象,赵抃对吏治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饬,从严治吏,自奉甚俭,使蜀中官风为之好转。赵抃上任伊始,即与下属商议整顿吏治事宜,但蜀中部分官员认为川蜀吏治腐败由来已久,非朝夕所能改变,且普遍缺乏信心。赵抃见此,越发坚定他整顿吏治的决心。他信誓旦旦地对大家说,这次他主动向皇上要求来成都,就是要碰一碰各级官员中的腐化问题,为百姓伸张正义。他向手下的各级官员表示:为官清廉,首先就要自身清廉,从自己做起;其次还要职守,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最后要社会形成清廉风气,提倡节俭,反对奢靡。

首先整治行贿受贿。从上任那天起,赵抃就一一谢绝了为他举行的接风宴请,更拒绝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他从严要求自己,同时也要求各级下属必须照此实行,禁绝官员间名目繁多的各种馈赠和酒礼。对于那些胆敢顶风违法的官员,则绳之以法,严惩不贷。随后廉政风暴从成都刮向各地,即使是穷城小邑也不放过。

然而地方上的问题不是孤立的,与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都自古以花色绮丽、做工精致的蜀锦闻名全国,历史上因此又被称为锦官城。成都同时又是版刻业中心,蜀版图书刻写精美,广受欢迎。由此,宋仁宗不断派宫中太监来成都要求为宫中爱妃织造新花样蜀锦,为宫廷版刻新的图书。这些人自恃来自皇上身边,有恃无恐,为所欲为。成都地方官员为讨好他们,每天都在公家所置的酒场里招待他们吃喝。他们在成都一般都要呆上两三个月,影响极坏。

赵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先后给皇帝上了两道奏折。一是奏请禁绝四川官员们的宴请馈赠,以减少公款开支,减轻百姓衙前差等杂役负担;进一步健全制度,保护酿酒人家的正当权益。另一道奏折是请求皇上少派宫中的工作人员来四川。实在需要来四川的,最好对他们在成都的逗留时间作适当限定,一般不要超过十天。赵抃向皇帝一再强调,川中离中原遥远,地处边陲,百姓更需要安定生息。何况川中由于人多地少,赋税负担历来不轻,百姓生活本已不易,倘若无休止地烦扰苛剥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赵抃的两道奏折得到宋仁宗赵祯的肯定,使得四川官员的奢侈作风都有所收敛,蜀民欢喜得奔走相告,盛赞赵抃治蜀有方。经过这样雷厉风行的惩治,正如苏轼在神道碑中说,成都地区一些恶吏悚然,乡亲父老惊喜相慰,蜀风为之一变!为此,朝廷升他为参知政事。离开成都时,他依旧两袖清风,行具简朴。

其次廉洁自律、以身作则。赵抃自律甚严。每天处理完公务,都要反省总结,警醒自己,以提高自身的行政水平。大文豪苏轼平生看得起的人并不很多,能亲自为其树碑立传的更是屈指可数。范仲淹、欧阳修,因个人文品、人品赢得苏轼钦佩,除了范仲淹、欧阳修外,再算下来,大概就是赵抃了。苏轼盛赞赵抃“平生不治赀业”,看到父老乡亲有什么困难,主动伸出援助的手,“施棺给薪,不知其数”,也“从不畜声伎”,生活作风极为严谨。他经常在公务完后,便服游走于成都街头,体察民情。史载“抃以身帅之,蜀风为变。穷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识使者,抃行不无不至,父老喜相慰,奸吏竦服”(《宋史·赵抃传》。)。

最后纠正错案。赵抃后来两次入蜀都政绩斐然,深受“蜀民称道”。后赵抃任成都知府,以宽为治。史载“抃向使蜀日,有聚为妖祀者,治以峻法。及是,复有此狱,皆谓不免。抃察其亡他,曰:‘是特酒食过耳。’刑首恶而释余人,蜀民大悦”(《宋史·赵抃传》。)。在四川地区凡有以妖法惑众的,以前凡遇此类案件,不管参与人数多少,一律处斩,赵抃到任后,又有此类案件发生,他只斩为首者,释放其余人,蜀民大为感激。宋英宗赞誉他说:“赵抃治成都,中和之政也!”

特别是最后一次出任成都太守前,川地边境不宁,朝廷经慎重考虑,决定派一位在当地有威望的官员去,皇帝思前想后,仍认为赵抃最合适。当时赵抃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降为杭州知府,熙宁五年(1072)赵抃再度任成都知府。时“成都以戍卒为忧”,“既至蜀,治益尚宽。有卒长立堂下,呼谕之曰:‘吾与汝年相若,吾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畏戢以率众,比戍远,得余资持归,为室家计可也。’人喜转相告,莫敢为恶,蜀郡晏然”。“剑州民私作僧度牒,或以为谋逆告,抃不畏狱吏,以意决之,悉从轻比。谤者谓其纵逆党,朝廷取具狱阅之,皆以法合”(同上。)。当时剑州有人纠集民众私造度牒,度人为僧,骗取钱财,被官府以谋逆罪抓捕入狱。听说赵抃要来成都,被抓之人个个心中十分恐慌,认为自己死罪难逃。因为赵抃以前治蜀,向以严格执法著称。赵抃到任后,先一一查清这些人的底细,再认真审阅案卷,认定这一案件只是私造度牒,并不是聚众谋反,决定从宽处置,刑其首恶,余皆释放,使得“蜀民大悦”。不料当地有人告到朝廷,称赵抃包庇叛众,为其开脱罪责。皇上闻知后严令有关官员调查此事,调走该案全部案卷,细细审查,后一致认定赵抃处理得完全正确。时人称他“长厚清修”,“其为政,善因俗施设,猛宽不同”(同上。),所以苏轼说他为官是诚心爱民,时出猛政,也严而不残,为世所称道。

总之,赵抃先后三次入蜀,通过对四川地区吏治的整顿,对澄清吏治,改变官场作风,起到了重要作用,稳固了北宋在四川地区的统治。

同类推荐
  •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大慈寺虽然经历了千多年的发展,但一直没有一部完整像样的寺志,因此其寺庙诸多情形付诸阙如。一座寺庙的历史,没有很好的实物档案和地下文物相互印证,没有较为完备的寺志,那么要说清该寺庙的历史是比较困难的。由远及近,作者顺着历史的光环娓娓而谈,述说着一座寺庙的兴衰。于成都而言,大慈寺今天的地位十分重要,身处城市之心,人文厚重,就像一叶肺片一样,左边是文化新闻区,右边是现代商业区。所以被称之为“古蜀之肺”。这,也正是作者在此书中,游刃有余的表达关键所在。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选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二十余篇,展现了英杰为人称道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故事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同时配有精美的插图,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适宜小读者阅读。希望这本小书能受到小读者的喜爱,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启迪和收获。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本书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墓俑为主,结合其他地区墓俑及文献记载,对墓俑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 大秦帝国风云录

    大秦帝国风云录

    主人公穿越了,重生了,成了大秦帝国王族的一员,但让他极度失望的是,他这个王族成员是一个流配边疆的罪人,他将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 血咆

    血咆

    武警队长离奇失踪,却意外穿越东汉末年,作为一个从小就是孤儿的他,在这里得到了久违的亲情,在各位兄弟的帮助下,他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小人物做起,以捍卫大汉为起点,成为朝廷一方大员,然后割据一方,自成一霸;为早日结束这战乱的天下,他以雷霆手段清扫道路上的阻碍,最终俯瞰天下。
热门推荐
  • 元曲(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元曲(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亲爱的陌生人

    亲爱的陌生人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力荐,风靡全球,被译为50多种文字,在英国再版75次,讲述一个西方大龄剩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华兰茜?斯特灵是一个二十九岁仍孤独一人的老姑娘。她受压制于家族枯燥的礼教和传统,现实中活得唯唯诺诺、逆来顺受。一封阴错阳差的来信,使她得知自己患上了严重的心绞痛。面对只剩下一年时间的生命,她绝望了。这种绝望并不是源于她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源于她在临死之前才感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活过的苦痛。于是,她开始反抗,拼命地爱,放肆地恨……站在人生的路口,我们也曾迷失,是否还记得年少的自己?如果一切都能回到旧时光,生命价值的天平又会向哪边倾斜?
  • 重生、言情、空间

    重生、言情、空间

    如果回到小时候,我最想做的是什么?最想改变的又是什么?我想我会更努力、积极对待自己的人生吧;最想改变的是性格不要那么倔强……面对自己活过的岁月,让我们一起回到八零年末、九零年代初,带着随身空间重生一次
  • 女皇风华

    女皇风华

    冷酷无情,风流倜傥,万千风华,无与伦比。绝世红颜,一代女皇,传世英雌,名流千古。她是冷酷的君王,是暗夜的杀手,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她冷酷时,每一个表情都可以让你心碎,但当她弯下腰吻你淌血的心时,那种甜蜜又立刻麻醉了你所有的疼痛,让你心甘情愿的为她沉沦。她是一个迷,迷惑了世间的男子。她是一种诱惑,让人无可自拔的迷恋。这里的世界千奇百怪,这里的世界色彩缤纷,这里有人族的才子佳人,有兽族的娇柔美男,有各种各样让女主爱不释手,眼花缭乱的男人。他们有的温柔似水,有的单纯无邪,有的冷漠刚毅,有的绝代风华,但无论是哪种都为一抹异世的灵魂而心动不已。且看风华女主如何展现女皇风范,如何收集后宫三千,如何在这个女尊的世界里肆意纵横。本文为穿越文,女尊,男色环绕,带点玄幻色彩,希望大家喜欢。
  • 娇妻太彪悍,总裁不好惹!

    娇妻太彪悍,总裁不好惹!

    全本完,简介无能,宠文阿!他是她眼中的花花公子,她是他眼中的极品小辣椒!初次见面,他正为摆脱难缠的相亲对象而头疼,她不明所以二话不说上来狠狠的甩了他一巴掌,骂他负心汉!再相见,他是她的顶头上司,为了丰厚的薪资待遇她极力隐忍,还是在他的一再咄咄逼人下,凶悍的如母老虎般原形毕露!***一次协议,她化身成他的豪门女友,自此开始了婆婆嫌弃,情敌挑衅的豪门家斗,每天上演着一系列的喜怒哀乐情景剧!然而,就在两人感情甜如蜜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一次车祸到底是人为还是意外,再相见她已经忘记了他,他们的命运又会怎样?
  • 麻辣水浒

    麻辣水浒

    以“麻辣”来给水浒命名,大概想赋于水浒以新的味道。人们对于味道有多种需求,一种味道尝久了,就想换一种味道。我猜晓东的意思,是要给水浒的读者们换换口味。麻和辣都是重口味,都是刺激性的口味,读者诸君小心了,别被晓东麻翻,别辣出汗来。
  • 爱妃,我们回家

    爱妃,我们回家

    双强才是真的强!她,杀手悲情穿越,虽集万千宠爱确依旧冷漠如初,不料被世人误传是木讷的呆儿。他,腹黑狡猾,被世人称之为不可得罪的笑面虎。两强相遇,火花一撞再撞。他打破了她的冷漠,她救赎了他冰封的心脏。她,为他指点江山,他,为她袖手天下。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后一个道士2

    最后一个道士2

    查文斌——茅山派祖印持有者,正天道最后一代掌教传人。他救人于阴阳之间,却引火烧身,遭天罚阴遣;仗侠肝义胆与一身道术,救活人于阴阳罅隙,渡死人于无间鬼道!身披鱼鳞的远古氐人,复活的神秘君王,真正的扶桑神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