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600000004

第4章 古代法治(4)

一是减折估。“大抵蜀中之折估,与两浙之月桩,皆以赡军得名,其事相类。”(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折估钱》。)可见,“折估”和“月桩”都是南宋时期不同地区以对金作战急需为名而征收的杂税。范成大认为:“蜀自失陕,竭其力养关外军,而折估最病民。”淳熙二年六月,他为此连续上奏朝廷,请求“去四川数十年之害,培其本根,徐用其力,国家长计也”(黄震:《黄氏日钞·范石湖文》,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转引自张邦炜、陈盈洁《范成大治蜀述论》,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并提出具体建议:“四川酒课,折估虚额钱四十七万余缗,请自淳熙三年为始减放。”(《续资治通鉴·宋纪》。)宋孝宗当月予以批准,这一减负之举受到四川民众的普遍欢迎,以致当年秋天,彭州(今四川彭州)上奏:“奉诏拨上供钱对减本州三县酒课额,民间作佛老会以报上恩,乞以功德疏随会庆节(宋孝宗的生辰)表疏同进。”宋孝宗也高兴地对执政大臣说:“前日蠲减蜀中折估钱,人情欢感已如此。”(同上。)岂止彭州一地而已,四川各地莫不如此。范成大奏称:“令下之日,百万生灵,鼓舞欢呼,如脱沟壑。寰区四路州县节次申到,自今年七月十五日以后,各于寺观启建感恩祝圣道场。”(《中兴两朝圣政·淳熙三年十一月戊申》,见《宛委别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转引自张邦炜、陈盈洁《范成大治蜀述论》,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二是免和籴。所谓和籴,其本意是官府“与民为市,给以现钱”。但在施行过程中,往往积弊丛生:“其籴于民也,既有抑配之患;其积于官也,亦有虚数之欺。”(《群书会元截江网·和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转引自张邦炜、陈盈洁《范成大治蜀述论》,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而南宋四川地区为解决军粮问题而实行的和籴弊病更大,既不给现钱,“边民苦和籴,实不得一钱,吏且督输旁午”(楼钥《攻愧集·黄公(裳)神道碑》,见《四部丛刊》,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又强行摊派,“括兴元(治今陕西汉中)、阶、成、西和、凤、文(治今甘肃文县)、龙(治今四川平武东南)等州民户家业而均科之”(周必大:《文忠集·范公(成大)神道碑》,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转引自张邦炜、陈盈洁《范成大治蜀述论》,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以致人们气愤地说:“名和籴,实强取”(洪咨夔:《平斋集·知人堂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转引自张邦炜、陈盈洁《范成大治蜀述论》,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名曰和籴,实科籴也”。科籴按“家业而均科”,似乎较为公平。所谓家业又称产业钱,系划分户等的依据。然而“上三等户饶于赀用,自输自请,虽少损,犹可及;下二等户势必付之揽纳之家,本钱既不可请,始逭责可耳!”(魏了翁:《鹤山集·李公(蘩)墓志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转引自张邦炜、陈盈洁《范成大治蜀述论》,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其中,兴元府的情况最严重:“汉中久饥,剑外和籴,在州者独多,(知兴元府李)蘩尝匹马行阡陌间,访求民瘼。有老妪进曰:‘民所以饥者,和籴病之也。’泣数行下。蘩感其言,奏免之。”李蘩随即出任总领四川财赋兵马,宋孝宗“诏制置使范成大同蘩相度以闻”。范、李二人主张“变科籴为官籴”(《宋史·李蘩传》。),即恢复和籴本意。其具体办法是:“尽变抑配旧法,官自与农为市,不亏毫忽之价,不取圭撮之赢,则军不乏兴,民不加赋。”实施以后,“九州数十万户踊跃呼舞”(洪咨夔:《平斋集·知人堂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转引自张邦炜、陈盈洁《范成大治蜀述论》,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保证了军粮的供应,“民既乐与官为市,牛车担负,千里不绝”(魏了翁:《鹤山集·李公(蘩)墓志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转引自张邦炜、陈盈洁《范成大治蜀述论》,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还减轻了民众的负担,“而田里免科籴,始知有生之乐”,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今岁大稔,米价顿贱,父老以为三十年所无”(《宋史·李蘩传》。)。淳熙四年,范成大上奏:“关外麦熟,倍于常年,缘去岁朝廷免和籴一年,民力稍纾,得以从事于耕作,故其效如此。”宋孝宗读过奏疏,感叹道:“免和籴一年,民间便已如此,乃知民力不可重困也。”参知政事王淮则建议:“去岁止免关外,今从李蘩之请,尽免蜀中和籴一年,为惠尤广。”(《续资治通鉴·宋纪》。)

当然,就全国来说,宋孝宗所说“额外横赋尽蠲除之”,是口惠而实不至的空话。就四川而言,范成大所云科输“尽扫除”之类,也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李蘩作为蜀人,在四川任职时间比范成大长,他“欲奏蠲盐酒和买之弊,以尽涤民害,会有疾,卒”(《宋史·李蘩传》。),最终成为泡影。范成大在四川仅两年,办成以上两大实事,也属不易,从中也可见其为民减负的决心与成绩。

(三)发展地方文化

范成大作为文豪治蜀,势必格外注重四川的文化建设。他上任后,首先视察成都学宫,范成大发现学宫“屋室陊剥,木老石腐”,决定“皆彻新之,盖逾年而役休,沉沉翼翼,严靓宏固,为西南冠”。蜀士杨甲称颂道,范公“以儒长者治蜀,有大惠利及民。然其政发源,实始兴学”(常明等:《四川通志·学校志三》,巴蜀书社,1984。)。

同时,范成大还积极倡导民俗。民谚云:“天上天堂,地下苏杭。”范成大虽然是苏州人,但他无论在广西,还是到四川,都能做到“不鄙夷其民”(范成大:《范成大笔记六种·桂海虞衡志·序》,北京:中华书局,2002。)。四川“俗尚嬉游,家多宴乐”。成都素有“名都乐国”之称,“游赏之风甲于西蜀”,甚至达到了地方官“从之则治,违之则人情不安”(韩琦:《安阳集·张公(咏)神道碑铭》,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转引自张邦炜、陈盈洁《范成大治蜀述论》,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的程度。范成大入乡随俗,与民共乐,同吏民一道,参加各种游赏活动。他正月初一到安福寺礼塔,“成都一岁故事始于此,士女大集拜塔下,然香挂幡,以禳兵火之灾”;初三到碑楼院祭祀,“故事,祭东君,因宴此院,蜀人皆以此日拜埽”;三月初三到学射山比赛射箭以取乐;二十三日到海云寺观看人们摸石于池中,以为求子之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并在游赏活动中,写下不少诗歌。范成大把成都与扬州相比,“十里珠帘都卷上,少城风物似扬州”;将成都的万岁池与临安的西湖并论,“绿岸翻鸥如北渚,红尘跃马似西池”。他歌咏了锦江边上的夜市,“东郭风喧三鼓市,西城石汹二江涛”;抒发了人们秋后的喜悦,“丰年四海皆温饱,愿把欢心寿玉卮”(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十七,见《四部丛刊》,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诸如此类的诗歌均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而争相传诵,而这正与四川的习俗相符:“蜀之俗大抵好文,其后生往往知敬先达,先达之所是亦是之。范公以文名,其毫端之珠玉,纸上之云烟,蜀士大夫争宝之。”(刘宰:《漫塘集·书石湖诗卷后》,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转引自张邦炜、陈盈洁《范成大治蜀述论》,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另外就是重视文物保护。范成大亲自对成都寺庙中的绘画进行调查,并予以著录,写成《成都古寺名笔记》,并称:“成都画多名笔,散在诸寺观,而见于大圣慈寺者为多,今犹具在,总而记之左,庶几观者可考。”

范成大在四川期间,为方便群众,兴建了一些土木工程。如修复筹边楼、铜壶阁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整修街道,特别是用甓新甃石笋街。所谓甓即砖,甃即用砖砌。当时,“天下郡国,惟江浙甓其道,虽中原无有也”。而成都因无砖砌街,人们出行诸多不便,“地苦沮洳,夏秋霖潦,人行泥淖中,如履胶漆;既晴则蹄道辙迹,隐然纵横,颇为往来之患”。经过整修街道,行人十分方便。范成大诗云:“石笋新街好行乐,与民同处且逢场。”(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十七,见《四部丛刊》,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此举既为民众办了件实事,又具有将先进文化从江浙融入巴蜀的意义。

范成大治蜀政绩有声,由主观因素——古典民本思想和客观因素——生逢所谓“清明宽大之朝”两者所促成。范成大“专意恤民”,来源于其“仁民固本”的古典民本思想。范成大在《论邦本疏》中首先引用出自《尚书》的古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接着指出,“得民有道,仁之而已。省徭役,薄赋敛,蠲其疾苦而便安之,使民力有余而其心油然”。此言但凡官员都会说,而范成大既会说,还会做。他任职一方,关爱一方土地、一方百姓,并力图造福一方。省折估、免科籴就是他在四川所做的最为得意的两件事,收到了民众“遮道诵说,东向感恩,或至涕下”(黄淮等:《历代名臣奏议·仁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转引自张邦炜、陈盈洁《范成大治蜀述论》,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的效果。范成大在巴蜀大地上,留下亲民形象,“其为政平易近民,民有隐必伸,有谒必获,故其教易成,其政不严而治”(刘宰:《漫塘集·书石湖诗卷后》,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转引自张邦炜、陈盈洁《范成大治蜀述论》,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绝非偶然。

总之,范成大治蜀期间,政绩显著,流惠于民,以至离开四川数十年后,江东名士刘宰询问其同年巴蜀名士李埴:“近时南士蜀帅谁贤?”李埴“以范石湖对”(刘宰:《漫塘集·书石湖诗卷后》,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转引自张邦炜、陈盈洁《范成大治蜀述论》,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秦朝那些事儿

    秦朝那些事儿

    蹒跚着潮流历史的脚步,挣扎着传统思想的禁锢。铿锵着真挚情感的倾诉,释放着疯狂燃烧的温度。
  • 生存的逻辑

    生存的逻辑

    《官家定律》《灰色生存》作者再掀文化历史波澜。官场大咖粉墨登场,社会小人物夹缝求生。朱元璋PK朝廷官员:一手铁血剑,杀得六部全军覆没;一手百姓牌,支持底层民众越级上访。守库小兵PK皇权:如何在监管重重的银库重地盗取官银,偷得朝廷亏空九百多万两?盛宣怀PK胡雪岩:最著名的红顶商人在官场和商场的全面战争。封疆大吏PK京城小官:李鸿章、曾国藩等大官如何栽在小小书吏手里?官府PK土匪:只要你不在我的地盘犯事我就当看不见的官匪默契。地方官PK老百姓:一次大规模的官民对战是如何发生的?
  • 苍穹的业火

    苍穹的业火

    十三年,让年少轻狂的少年变得成熟。五年,让一个虚无的部队成为现实并获得全社会的认可。一个被隐藏的秘密渐渐浮出水面,却在即将揭晓的时刻再度化为飘渺。战火,再一次蔓延到这个刚刚从战火中站立起来的城市。曾经的少年,如今成为将校的他们,再度拿起手中的武器,去捍卫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王朝更替屡见不鲜。但有的政权能长治久安,而更多的王朝或政权却“稍纵即逝”,刚刚夺到的“江山”就得而复失,十分短暂。通过对这些长短不一的王朝、政权的考察,本书提出了“瓶颈危机”这一值得重视的重要概念。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都要经历这种类似的场面。“这使我们发现一项历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
  • 大清王朝4

    大清王朝4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热门推荐
  • 穿越未来之第一夫人

    穿越未来之第一夫人

    星际1015年女性人类早已经灭绝,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完成了女性人类的再造。但是,女人是被保护起来的存在。地球古人类女,钱欣欣是唯一在外面乱转的女人,她此时的身份是,餐饮机器人78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男尊女贵之一夫难求

    男尊女贵之一夫难求

    男女比例15:1是个什么概念!满大街跑的都是男人,丑女大妈都成了抢手货,天下再无剩女,这里简直就是女人的天堂。楚雨曼是演技一流的三流女星,前世她被男人厌弃,被男人陷害,重生的她,成了这南邵国的绝世美女。只要是母的,在南邵都金贵的不得了,何况她这个罪臣之女还是个大美女。说是金贵,男人也就只把你当成生育工具!养在深闺,不问世事,巴不得你从此不再出门。是罪臣之女就该被送入女楼吗?被男人欺负,给男人生孩子?她不是良家,也不是妇女,她要做南邵第一剩女!男人怎样,我一个都不娶。女楼——顾名思义女儿家所待的地方。在南邵这是男人们寻欢问柳的地方,因为女子十分金贵,能上的起女楼的人自然非富即贵,现代人称之为妓|院!当然此妓|院和女楼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女楼里女子的地位也不比男子差。一般犯了罪的女子会被送入女楼,也有些自愿卖身的,但大都是些人老珠黄的。南邵的婚娶法规。女子一生最少最少娶三人,一般硬性规定是五人,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减少到三人!但南邵绝大部分的女子都会多娶夫。一来家财都归自己所有,因为女子为一家之主。二来,那个女人不想多找个男人服侍。故而南邵的女子,没几个少娶夫的。当然专情的也有,只是很少而已。南邵朝廷。女皇为天,女皇之下由多名优秀的皇夫辅政,帮助女皇打理朝廷的大小事务!说白了女皇就是个傀儡,好在女皇后宫充足,倒也不会寂寞!男女可以同朝为官,只要有本事,你是阿猫阿狗也能封侯拜相。但女子为官人甚少,多由南邵女子好逸恶劳所导致。
  • 重生之世家大小姐

    重生之世家大小姐

    前世,她温婉柔顺,以丈夫为天,孝顺公婆,对父亲后妈言听计从。却不料,他们杀母亲,骗股权,弑祖父,合谋让自己尸沉海底,那年她23.重生七年前,她回十六年华。回学堂,她是倒数第一全校差等生;回家里,她是刁蛮任性,胆大妄为的大小姐;在外面,她是天真无邪,惹人怜爱的柔弱少女。却不知,她扮猪吃老虎,考名大,斗恶人,战商场,谋夺股权。但是她的微弱小心计,却逃不过某人的法眼。
  • 带着异能去种田

    带着异能去种田

    “怎么又是你们这对夫妻,一而再再二三的坏我好事,啊…”千年血魔,看着每每在他快要得逞的时候,就出来坏他大业的夫妻,最终被活活逼疯了。“唉,夫君你看啊,就这点承受能力还想一统天下,这血魔未免也太不禁打击了吧?”“咳咳…”某男望了自家那腹黑的娘子,她还真好意思说,那是一点打击吗?那可是…精彩片段二:“枫儿,你是我们林家的骄傲,我们林家以有你这样的子嗣为荣,快让你娘子把那些仙丹拿出来救一救你婶婶吧,她快不行了,只有你娘子手中的仙丹才能救她一名!”京城第一世家林家的家主向一名戴着半面银制面具身穿白衣的男子低声下气请求道。“林家的家主果然是贵人多忘事啊,难道忘记了当初因为测试我夫君灵力为零,未免丢林家的脸,您和夫人可是派人亲自将他活活致死,却还要假装夭折的事难道都忘记了吗?现在您知道失去爱人之痛了,那么当时夫君的父母一心一意的辅佐你,最后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刚出生的孩子被你害死,难道他们的心就不痛了吗?所以你以夫君为荣,夫君和我却以你林家为耻,今日我便要亲眼看着你最爱的人死在你的面前,以慰含恨九泉的夫君的父母!”一袭红衣的女子紧紧的挽着一袭白衣的男子,她可以感受到他的夫君此时心中有多恨面前这对曾经害死他与他父母的林家家主与家主夫人,她要为他的夫君报仇。没错大家猜对了,本文就是一个现代女神医穿越古代,与老公一起修仙种田,打怪升级,复仇,扬名千里的故事,喜欢的请收藏,不喜欢的请按关闭按钮,亲们请见谅,千言需鼓励,所以如遇不好留言,一概删无赦。
  • 一用就灵足疗祛百病

    一用就灵足疗祛百病

    针对想吃又不敢吃、不会吃的糖尿病患者,书中分门别类地介绍了糖尿病防治知识及食物交换份法,帮助糖友合理安排餐次、选择最佳食物和最佳的烹调方式、轻松应对特殊的就餐状态。饮食+运动+中医——三管齐下,攻克糖尿病。
  • 毒步天下:废柴小狂妃

    毒步天下:废柴小狂妃

    她,金牌杀手,心情愉悦时让人身败名裂,神情阴郁时挥剑斩杀毫不留情!她,名门庶女,寄养在外,废棋一颗!一朝时空逆转,她变成她。恶仆欺主?杀!庶妹抢婚?带着渣滓滚!嫡姐索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他,当朝皇叔,但凡露面,皆以獠牙面具遮脸,以轮椅代步。她在旁嗤笑,“尊贵的姐夫夫君,你再怎么羽扇纶巾故作潇洒,也掩盖不了你比我长一辈的事实。”他拧眉,“本王20岁!”她摊手,笑的恣意,眉眼间皆是讥讽。朝廷内外,风云陡起,阴谋阳谋层出不跌,谁又能潇洒横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无小事,事事抓落实。一切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责任是安全的最好屏障,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唯有立足岗位,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做到防微杜渐,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才能让平安、幸福、和谐永驻身边。
  • 鱼跃农门

    鱼跃农门

    投身农家的杜小鱼发现,原来小农女真不是那么好当的…… 地少要买田,没肉吃要开源,看病看不起要自个儿学医,除了种大米外还得寻找合适的经济作物,总之,纯靠天吃饭绝不靠谱! 所以,她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农书绝不离手,种田高手绝不放过,杜小鱼相信,只要努力,日子总能越过越好,一切都取决于态度! (新书闺门春事已开,求收藏求推荐!)
  • 豪门少主的禁忌爱人:佳期无约

    豪门少主的禁忌爱人:佳期无约

    米佳从小就备受争议和嘲讽,某天从家里逃跑的米佳误入酒吧不小心喝醉被陌生人带进酒店却不慎走错了房间成了L市最危险的冷情总裁的一夕恋人……可谁知两人竟被爆出原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妹,而此时,米佳发现自己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