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500000041

第41章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2)

辰星(水星)占:辰属北方水,为太阳的精气,主冬,日当壬癸。若刑罚失中,则有惩罚出于辰星,即呈现在它的不规则运行上,以它所在的宿位卜分野所当的国家。由于辰星接近太阳,以辰星所在的宿位推测太阳宿位而判定四季,应出现时而不出现是失时,主追兵在外而不战。一季不出,当季天下不和;四季不出,天下将大饥荒。其颜色,若春青黄,夏赤白,秋青白,则当年有丰收;若冬季黄而不明,即使再改变颜色,那一季也将百物不生。春季不见辰星,将有大风,秋天无收成;夏季不见,将60日干旱,且有日蚀;秋季不见,有兵乱,来春草木不生;冬季不见,半阴雨60日,有流离失所,来夏万物不长。

荧惑(火星)占:为南方火之精,主夏,日当丙丁。有失礼之国,便会现不规则的荧惑的运行以示惩罚,其规则是:出现则有兵乱,隐没则兵解,以它所在的分野卜那相应国家的吉凶,荧惑代表了悖乱、伤残、贼害、疾病、死丧、饥馑、兵灾等。“心宿”是天上的明堂,也是荧惑的庙。

填星(土星)占:起于“南斗”,岁镇一宿,28岁一周天,因此观察它与“南斗”的会合以定位,填星为中央土之精,主季夏,日当请查,中央帝为黄帝,主德,是女主的象征。填星一岁坐镇一宿,它所居那一宿分野所当的国家吉。其另一名字叫地候,主年岁丰歉。其运行若赢,则为王者不得安宁;若缩,则军队出战将无法安返。其色黄,有九道芒角,音中黄钟之官,它失次超过二三宿的称为赢,所当的国君将亡,否则就会有大水;失次迟过二三宿的称缩,所当的国家王后有悲戚,这年将亡而不复,否则会天崩地动。

《开元占经》,又称《大唐开元占经》,是我国古代星占和天文学的主要著作,唐人瞿昙悉达撰,记述了五星犯28宿的诸多内容。例如:太白犯西方七宿:犯奎,则大水横流,兵变西方;犯娄,则其政和平,国家有喜庆之事;犯胃,则有刀刃之灾,万物不成;犯昴,则干旱大暑,民多疾病;犯毕,则大战难以胜,将军在外凶;犯觜,则万物不生长,大臣谋乱;犯参,则天下发兵征战,迎战大胜。

§§§第二节中国古代历法知识

历法是识别节气、记载时日、确定时间计算标准等等的方法。它的内容是说明每月的日数如何分配,一年中月的安排和闰日、闰月等的规则以及节气的安排等等。

伴随着人类对日月四季的认识及对星象观测的进一步深入,历法产生并得到发展,同时统治者对星象与人间政事的附会和历法的编制也渗入人文的因素,构成中国传统历法的一大特点。

一、中国古代历法的起源和发展

古代的历法,要安排好年、月、日的配合,须正确地定出冬至的时刻,使每月初一是朔日,并安排闰月用以调整各个回归年中相差的日子,安排好一年中的24节气,还要预报日、月食的来临等等。

人类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从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盈亏,得到日月的概念;从植物的生衰消长、开花落叶以及寒暑侵袭等现象,得到年的概念,并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的演变规律有了一定认识,氏族首领便在此基础上授民以时。进入阶级社会后,历代帝王以组织制定历法并颁布历法作为皇权的象征,于是更注重对太阳、月亮在天空中的运动规律,并认识和测量恒星,通过对星象知识的不断丰富,相应地制定出了历法。从最早的历法《夏小政》到殷商时期的阴阳历,春秋战国的四分历,秦代的颛顼历到清代的《崇祯历书》,我国共使用过60余种历法,较著名的有10余种。

《夏小政》原是《大戴礼记》中的一篇,是目前我国所知的流传下来最早的历法。它载有一年12个月中各月份的气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集物候历、观象授时法和初始历法于一身。相传是夏代使用的历法。

商周以后,便使用阴阳历。阳历主要以太阳运动为根据,以一个回归年,即太阳从春分点运行到下一年的春分点为一年。从春开始,然后顺着四季生产,而尽于冬春之交,考察星象,订定历法,建立五行生克的理论,发明阴阳消长的道理,整齐每年的余分置闰。现通用的公历就是阳历。其特征是,年的长短依据天象,以地球绕太阳一周(36524219日)为一年,平均长度约等于回归年(3652422日)。置闰的法则以公元纪年为标准,被4除尽的年为闰年。月的长短是人为规定,与月相盈亏无关。

阴历则主要以月亮运动为依据,以一个朔望,即以月亮从合朔(月亮位于太阳和地球的正中间)到下一个合朔为一个月。12个朔望共有354天,比一个回归年少112天。古代以回归年为一年,朔望月为一月。其日子的相差数隔若干年添加一个闰月来弥补。阳历的年和阴历的月相结合,叫阴阳合历。

春秋战国时是我国古代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古代文化的长足进步,天文观测与描述由定性向定量转变,对二十八宿、恒星区划命名及五星的观测、计算更加准确。人们用土圭测量了日影最短的一天来定出冬至日,对月球与太阳运行周期的差异加以调整,得出一年共365又14天。用365日作为一年,每4年需增加一日为366天,故而此历法叫四分历法。12个月中,以29天为小月,30天为大月,一大一小相间,每隔二到三年,插入一个闰月来补充12个月与一年间的差数。同时用19个回归年加进7个闰月的办法来制历,叫十九年七闰。二者关系日益规整、系统,它标志着阴阳历的明确、完整,在我国使用300年后,希腊人才发现此方法。可以说,早在2600年前,我国便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编制历法的科学规律。这时28宿、五星位置的推算及24节气是历法的组成部分。

前221年秦始皇的颛顼历和前104年汉武帝的太初历是最早的可考定内容的历法。太初历经西汉末年刘歆改造成三统历,而成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历法,它以实测历元为历算的起始点,实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夜半为历元,其实测精度较高;仍以十九年七闰为闰周,但对19年中7个闰月的具体设置,首先发明了以不包括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的方法。该法不但较好地调节了回归年与朔望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把冬至、大寒、雨水等12个中气与11、12、正月等月序一一对应起来,形成固定不变的关系,从而方便了生产季节的推算和运动;太初历首次引进交食周期(指原先相继出现的日月交食又一次相继出现的时间间隔)和食年(指太阳相继两次通过一个黄金交点的时间间隔)两个天文学概念,并定出明确数据;还定出比战国时精确的五星会合周期,正确建立了五星合周期和五星恒星周期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所定出的五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的动态表,是我国古代保存最早、最完整的动态表。但太初历所采用的回归年和朔望月长度的精确度不如四分历。

东汉末年的刘洪,在20多年的研究中发现一年的长度并非是一个整数,而且还在缓慢地变化着,一个回归年365日,余下尾数1/4日,仅是个近似数,时间一长便有误差,于是在其乾象历(184年)中定出3652468日的新值;还肯定了月亮运动不均匀性的认识,用月亮的实际运动来修正以平均运动所得的朔、望日期(称“平朔”),可以更准确地定出合朔的日子(称“定朔”)和计算日、月食。

晋代的虞喜观测到冬至点(或春分点)在天球黄道上自东向西移动,这便是“岁差”现象。测定太阳在冬至(或春分)那天的准确位置(即冬至点或春分点)的工作是古代历法的重要工作。虞喜通过计算得知:每经50年冬至点沿赤道向西移动一度的数值,这是古代经由特殊的途径独立地得到的第一个岁差值。祖冲之于463年撰成的大明历,把岁差概念引入历法,他测得冬至点在斗15。由于我国古代历法在计算日月五星位置时,是以冬至太阳所在恒星的位置作为基准点的,所以岁差概念和数值的引进,使这一基准点的位置得以较好的校正,从而使日月星位置推算的准确度得以根本保证。大明历取回归年长度为3652428日,误差仅46秒(陈美东:《论我国古代年月长度的测定》,见《科技史文集》第10辑。);在回归年和朔望月长度精确的基础上,选定了391年144闰的新闰周,这是古代的最佳闰周;还定出了交点月(月亮相继两次通过同一个黄白交点的时间隔)长度值;272122日,误差仅1秒,已达相当高的精度水平(同上。)。

同类推荐
  •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等。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介绍了生活中常见器具,如筷子、剪刀、梳子、镜子等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如笔墨纸砚等文化收藏品的前世今生,读来贴近生活,妙趣横生。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热门推荐
  • 绯色妖娆之倾君

    绯色妖娆之倾君

    万年等待,千年相伴。初见,她是才出生的娃娃神,他是被追杀的帝子,她说:“以后你就是我的了,知道吗?”他无奈的笑着,轻声回了句:“知道了,我的神。”再见时,他是天界太子,她是妖神。她说:“我不知道我为何存在,但现在我只想为你存在。”他放肆的笑着说:“嫁给我!”。“好!”当烈焰焚天,她绝美的脸上留下最后一滴泪,呢喃道:“以汝之血,封吾之魂?何必如此!何必。呵呵!”抬起手,结印,惨白的唇微颤,一字一句的说道:“我以妖神之名启誓,绝吾之情,封吾之爱……”当最后一朵落神花化成赤炎燃尽,他们又将如何。繁华落尽繁花开,花香燃烬再不归。
  • 美人教主宠田妻

    美人教主宠田妻

    她一朝穿越为古代小村庄的农家女,采采药,种种田,浇浇花,从家徒四壁到大宅府邸。“花花,种种田就够了,你以后别给他人看病了,要看也只给我一个人看。”“为何?”“我不喜欢你对着别人温柔的样子。”“世人都说田大夫生性凉薄淡漠,也只有你说我是温柔。”片段一:在田荷花这里踢了N次铁板后,美人教主细长的剑眉轻颦,揉着胸口道:“田荷花,不舒服,不开心,不高兴,本座这里难受。”“田荷花,你听到没有!”“胸闷气短,乃是心气虚所致,服了这俩帖药就没事了。”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酸枣仁、柏子仁、甘草…田荷花将包好的中药递给某教主。
  • 丑女弱惜

    丑女弱惜

    她是乡间一村姑,美若天仙,顽疾缠身;他是一国之君,高高在上,威风凛凛,一次意外的发生,被她深深的吸引,想要靠近却在意她的丑颜,想要放弃却又不舍;他是王的义弟,是镇守边关的将军,在她危难的时候,总是挺身而出,在无休止的折磨与阴谋中,她会做何选择?
  • 暖宠妻子

    暖宠妻子

    五星级的星光大酒店……“林悦,今晚安董事长的儿子会在你的这间包房用餐,你一定要好好表现。”高挑的杨经理一边看时间,一边叮嘱面前的林悦,“千万别出任何差错,这位小老板明天就会接任星光总经理的位置的。还有一个小时他就会来,你和小敏、琳琳,一起再仔仔细细的检查一下餐桌,还有……”林悦穿着一套粉色的服务员套装,很认真的听着,面带微笑的点点头,“杨经理,你放心,我会拿出自己最高的服务水平的。……
  • 应该懂点潜规则

    应该懂点潜规则

    “生活中有很多潜规则,掌握了这些,就能在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上游刃有余,否则,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难以言说的问题。本书以现实中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讲述了人性、人际、说话、职场、经商、合作、销售、婚恋以及态度等方面所涉及到的诸多潜规则,让读者从轻松的阅读中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懂得了潜规则,生活中就能少了很多阻碍;懂得了潜规则,人生之路会更顺利。”
  • 萌妻食神

    萌妻食神

    ,先养娇了你的胃,再养刁了你的嘴,本姑娘一招鲜吃遍天。任你是邪魅神君还是难缠婆婆全搞定,至于那些闲的蛋疼的妯娌们就继续羡慕嫉妒恨吧!姑奶奶不伺候
  • 跳楼价:腹黑奶爸5块钱

    跳楼价:腹黑奶爸5块钱

    婚礼上,新郎结婚了,新娘不是你?怎么破?某小白女抱着宝宝冲上了婚礼“都不许动!老娘是来抢亲的!”某宝宝“妈咪,你这架势分明是来抢银行的……”某女瞬间顿悟“都不许动!老娘是来抢银行的!”某男和某宝宝一脸黑线,“粑粑,我们还是走吧,我不认识她……”
  • 末世之来自星星的你

    末世之来自星星的你

    他是高高在上的星域守护联盟军最强少将,俊美非凡,出身高贵,拥有神秘的s级异能力;而她是从低等位面地球,一路厮杀而出的异能者,无权无势,出身卑微,为了给亲人报仇而不断强大他和她。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地球聚变,末世危机,不明生物出现。人类少女陈欣悦,获得罕有的随身种植空间。她用空间的食物,救醒了一位昏迷不醒的失忆绝世美男;不久之后,对方突然失踪。再见面。
  • 巧手一招鲜

    巧手一招鲜

    本书中大师教您做菜的巧招。家常菜是指百姓人家日常制作和食用的菜肴,是选用普通的原料、根据家人的品味爱好制成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浓郁的乡土情愫,让人深深地喜爱和留恋,犹如乡音、母语一般深入骨髓和灵魂。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通过潜心总结研究、反复实践、制作、编写出这一套全新的家常菜谱,其中的菜肴用料普通、制法简便、调味适口,并且营养合理、易学易变,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培养美食情趣有极大好处。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