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曹操葬于高陵,但没过多少年,高陵竟莫明其妙地失踪了。随后“漳河疑冢”的传说便流传开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抔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
这是挂在成都武侯祠刘备墓寝殿前的一副有名的对联。它的大意是:刘备的坟墓还巍然矗立在这里。试问,在漳河之畔荒芜的铜雀台旁,到哪里去寻找曹操的疑冢。三足鼎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剩下这古道和道旁的石麒麟,不禁使人遐想大汉的官仪排场。
干百年来,曹操的“漳河疑冢”一直是个令人深感兴趣的话题。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庚子,曹操死于洛阳。半个月后的二月丁卯,安葬于邺城以西,漳河附近的高陵。邺城是曹操作为魏王的都城,曹操的大本营所在,其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一带。
可是没过多少年,曹操的高陵竟莫明其妙地不见了踪影。在唐代,人们对曹操这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还是很敬佩的。许多诗人都写过凭吊曹操的诗文,这些怀古诗大多以“邺下怀古”、“铜雀怀古”为题。邺城和铜雀台都是一时胜迹,以之起兴或者作为诗题本是很平常的。问题在于,在这许多诗文中竟找不到一首是以魏武帝陵为题的,这就令人感到奇怪了。原因何在?很简单,这时人们已经无法确认曹操陵墓之所在了。
堂堂魏武帝的陵墓居然不知去向,这就给好事者们一个绝妙的话题。大约从宋代开始,“漳河疑冢”的传说流行起来。不少笔记小说,乃至比较严肃的地理书都记载了这一传说。曹操临终前,恐后人发掘他的陵墓,于是命人设了七十二座假坟,也就是“疑冢”。使人真假难辨。
那么,曹操的疑冢都在哪里呢?许多记载都明确指出,从临漳县的讲武城到磁州县城之间,一个个封土堆像小山般布列在原野之上,那就是曹操的七十二疑冢。
疑冢的说法极具传奇色彩,又同曹操的奸雄性格颇为相合,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而且还到邺城的旧迹去踏勘,考证,凭吊那一堆堆黄土,抒发思古之幽情。宋代文人俞应符就写过一首《七十二疑冢》,诗云:
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
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余机到丘垄?
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
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宋室南渡以后,宋、金两国南北对峙。占据了中原的金人自然以曹魏为正统,因此每年都要以隆重的礼仪祭扫“漳河疑冢”。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出使金国,路经漳河时,曾写诗讽刺此事:
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
岁岁藩酋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
毛氏父子在整理《三国演义》的时候,自然不会浪费这一绝妙的材料。于是在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之中就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
(曹操)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
在这一回的回批中,毛宗岗还这样骂道:
曹操平生无真,至死犹假,则分香卖履是也;临死无真,死后犹假,则疑冢七十二是也。
由于《演义》的广泛传播,曹操疑冢的传说更加深入人心,其他各种更为荒诞不经的传说也不断出现。
清人笔记《坚瓠续集》有如下记载:
顺治初年,漳河水涸。有捕鱼者见河中有大石板,其傍有隙,窥之漆黑。有大胆者以为其中有鱼,乃入。进数十步见一石门,甚感奇怪,于是呼同伴尽入。刚一入内,见石屋中尽是美女,或坐或倚或卧,稍顷即化灰委地。屋中有一石床,床上卧一人,冠服如王者。旁立一碑,记为曹操也。于是众人跪而斩之,碟裂其尸。云云。
近人邓之诚的《骨董琐记》卷三也有“曹操冢”一则:
壬戌正月三日,磁县乡民崔老荣,于彭城镇西十五里丛葬地开井为茔。地圮(倒塌)为黑穴,继得石室,深广有加,入石门者皆死。遂报县令陈希贤,督工投以硫磺,久之,始入视。室之四壁,涂垩如新。中置石棺,前有刻石志文,所叙乃魏武帝(曹)操也。前五十年发石室十余处,皆无棺,至是真冢始现。石志今藏县署,不知文若何,他日当访之。
言之凿凿,煞有介事,其实仍然是道听途说得来的天方夜谭。所谓曹操的石室和墓志谁也没有见过。
那么,曹操的“疑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根据《三国志》等史书的记载,曹操生前即“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曹操本人在他的《遗令》中也明确规定“葬于邺之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他还在《遗令》中嘱咐姬妾们,要“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上述文献记载都表明,曹操的陵墓应该在邺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临漳)西面的高地上。
可是,魏武帝曹操的陵墓确实不见了踪影,它到哪里去了呢?
要解开这个千古之谜,还得从中国古代的丧葬风俗说起。大家知道,厚葬是古代社会的一种重要风俗,帝王的陵墓是这一风俗的集中体现。秦始皇陵的穷奢极侈固然举世闻名,两汉皇帝的厚葬也同样惊人。按照汉代制度,皇帝即位一年之后便开始营造他的陵墓。每年天下向他贡献的财物,有三分之一用于皇陵的修建。其中最豪华奢侈的是汉武帝的茂陵。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位五十四年,其间国家富强,府库丰盈。据记载,陵墓修好之后,武帝每年都要将各种奇宝异珍运藏于其中。到他死时,墓中早已堆积充盈,不复容物。
正如古人听说,“冶容诲淫,谩藏诲盗”。到了改朝换代的战乱时期,前朝皇陵便大难临头。王莽末期,天下大乱。进入关中的赤眉军就曾在咸阳北原上大规模发掘西汉诸帝的陵墓。东汉末年,董卓在迁都长安之际,率部下盗掘了东汉诸帝陵墓。墓中所藏珍宝扫地以尽,陵墓中的帝王和后妃也落了个暴尸荒野的结局。
两汉帝陵的凄惨结局对后世的帝王无疑是一个警告。直接承袭了汉朝天下的曹操、曹丕父子更是感受真切,因为他们也亲自参与了对东汉帝王陵墓和豪门大族祖坟的盗掘活动,还设置了搜金都尉、司金中郎将等官职专司其事,将盗墓所得作为军费的补充。
目睹了前朝陵墓的一场场浩劫,曹氏父子从中得出了深刻的教训:为了自己将来在九泉下的安宁,一定不行厚葬,不封不树(不立封土堆,不建寝殿等地面建筑),以免遗体受随葬财宝之累。
按照这一原则,曹操在临终前下了一道“遗令”,对自己的后事做了规定:天下尚未安定,不必遵照古代的葬礼,应该简礼而薄葬。遗体用平时所穿的衣服装殓,不得随葬金玉珍宝。据说,他为自己准备的随葬物品,只是四箱平常所穿的衣服。曹操的坟墓称为高陵。但因为没有树立高大的封土堆,又临近漳河,在漳河历史上的多次改道中,很可能早已被大水冲毁而不知具体位置了。由于曹操素有“乱世奸雄”之称,加之后来在临漳与磁州之间出现了许多像小山一样的封土堆,人们便指这些土堆为“曹操疑冢”。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所谓“七十二疑冢”遭到饥民和盗墓贼的多次光顾。结果令好事者很是失望,墓中出土的大量墓志碑铭和其他文物明白无误地说明,这些封土堆均系北魏、北齐时代的王公贵族的墓冢,根本不是什么“曹操疑冢”。
无独有偶,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的陵墓也同样不见了踪影。曹丕即位三年之后,便选定首阳山(在今河南偃师县境内)为寿陵。他为此发布“终制”(临终的命令),规定自己的陵墓以山为体,不封不树,不立寝殿,不通神道,墓内不准藏金银珠宝,冥器一律以瓦器为之。曹丕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欲使易代之后不知所处”。曹丕显然比他的父亲干得更彻底,很快,首阳山上就找不到魏文帝陵墓的任何痕迹,后世也没有出现过“首阳疑冢”的说法。
很可能,曹操父子二人至今还安然长眠在地宫之中,从来不曾受到世人的惊扰。也许,他们的目的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