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这颗辉耀华夏三十年的名将之星,在放射出最后一道夺目的光辉之后便突然殒落,其转折前后不到半年时间。这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水淹七军”和扼腕叹息的“走麦城”。
汉建安二十四年(219),是刘备一生事业的鼎盛时期,也是关羽这颗将星闪耀最辉煌的一年。在这一年秋天,关羽举兵进攻曹操的军事重镇襄阳、樊城,全歼于禁、庞德率领的援军,威震华夏,连曹操也打算迁都以避其锋芒。
几乎就在同时,东吴大将吕蒙从关羽身后袭取了荆州。关羽连遭败绩,军心涣散。当年十二月,关羽被东吴军队俘虏并处死。
这颗辉耀华夏三十年的名将之星,在放射出最后一道夺目的光辉之后,突然殒落,其转折前后不到半年时间。这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水淹七军”和扼腕叹息的“走麦城”。
就这两件大事的总体线索而言,《演义》与历史记载是基本相符的。但在具体情节上,小说仍作了多处的修改和虚构,其目的仍然是拔高和赞颂关羽。
据文献记载,建安二十四年春夏之际,刘备取得了战略要地汉中。七月,在汉中即位,称汉中王,大封功臣。关羽受封为前将军,居众将之首。刘备命他伺机进攻曹仁镇守的樊城、襄阳。就在这个月内,孙权派兵进攻合肥,曹操调兵到淮南增援。
关羽利用这个机会,率军北上进攻樊城,就此开始了他军事生涯中最光辉的时期。
关羽进攻樊城之初,曾分兵包围襄阳,但并没有攻下襄阳城,只取得了一些小胜。《演义》对此却极力夸张、渲染。说关羽自江陵北上,第一仗就大败曹仁,杀死其部将夏侯存和翟元,占领了襄阳,取得了一场子虚乌有的胜利。
襄、樊战役开始前后,曹操派大将于禁督率七支军队前往增援,这就是著名的“七军”。曹仁命于禁、庞德率军驻扎在樊城以北,成犄角之势。庞德是曹仁的部将,一直随曹仁驻守樊城,并非曹操临时委派的“七军”先锋。
当年八月,襄、樊一带连降暴雨,汉江决口,平地水深数丈,淹没了樊城以北的曹军,关羽乘机发动攻击,俘虏于禁,擒杀庞德,全歼了这支援军。可见,“水淹七军”本是一场天灾,关羽不过及时利用了这个机会取得了胜利。
而《演义》却说,关羽仔细考察了樊城以北的山川形势,发现襄江(即汉水)和白河(汉水支流)水势甚急,又发现于禁和庞德的军队屯于山谷之内,于是派人堵住各处水口,然后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了敌军。这样一来,“水淹七军”就不再是一场偶然的天灾,而是出自关羽的计谋。
在襄、樊战役以前,小说中的关羽尽管武艺绝伦逸群,但只是起了“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战将作用。在这里,作者通过虚构的“取襄阳”和加工过的“水淹七军”,就把关羽刻划成为一名对于大型战役也指挥若定的杰出统帅,其用兵之高超,似乎比起诸葛亮来也不逊色了。
“水淹七军”之后,关羽一直屯兵坚城之下,无所作为。后来吕蒙“白衣渡江”,抄了关羽的后路。曹操的大将徐晃又率军前来解救樊城、襄阳。从此关羽一败再败,直到被擒章乡,身首异处。分析其中原因,关羽长屯顿兵坚城之下,又忽略了后方的防守,无疑是他失败的根本所在。
关羽未能攻克樊城,本无可厚非。但《演义》作者仍要煞费苦心为他找个理由,于是便把发生在这之前不知有多久的“刮骨疗毒”移植到此时。
作者先让关羽“光荣负伤”:水淹七军之后,关羽率得胜之师四面围攻樊城。一日,关羽亲临城下,向曹仁劝降。“正言间,曹仁见关公身上铠甲只披掩心甲,斜袒着绿袍,乃急招五百弓弩手,一齐放箭。公急勒马回时,右臂上早中一弩箭,翻身落马。”这支弩箭,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主帅受伤,进攻自然停顿。
然后,作者又让已死十余年的华佗“复生”,为关羽“刮骨疗毒”。毒质虽去,仍须加意调护,百日之内,不得动怒。这样一来,关羽只得“将息箭疮,按兵不动”,已经危如累卵的樊城这才“幸免于难”。
写关羽的“光荣负伤”,还为他日后的战败打下伏笔。不久,大将徐晃率军前来增援曹仁,连续打败关平、廖化,与关羽对阵。“战八十余合,公虽武艺绝伦,终是右臂少力”,终于在徐晃、曹仁前后夹击下大败。看到这里,读者自然会想到,关羽的失败,乃是因为伤势未愈。对于他所向无敌的将才,仍然坚信不疑。
其实,关羽的失败,主要由于他骄傲、轻敌,和对形势的错误估计,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当关羽屯兵樊城之下,久攻不克之时,孙权已经暗中布置兵马,准备奇袭荆州。同时,还写信给曹操,请求联合,共同打击关羽。曹操有意把书信的内容泄漏给关羽,目的在于使关羽主动撤离樊城,去对付身后的孙权。自己既可以不战而解樊城之围,可又坐山观虎斗,收渔人之利。
关羽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出于自身的利害,本应果断退兵。然而,素来骄傲的他,既不愿示弱于曹操,又不愿轻易放弃看来不久即可攻下的樊城,再加上他素来轻视孙权,视江东众将为“群鼠”。因此,犹豫一阵之后,仍然不愿撤兵,反而续调荆州兵粮,加强对樊城的进攻。这个错误,决定了他的败亡。
对于这件史实,《演义》完全避而不谈,却在一场子虚乌有的箭伤上大做文章,目的就在于维护他的“一贯正确”。
刘备、诸葛亮、关羽长期以来苦心经营的荆州(其实主要是南郡),旦夕之间就被吕蒙轻而易举攻占。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关羽不注意团结镇守后方的两员大将糜芳和傅士仁,致使二人归降孙权;二是对孙权军队的偷袭缺乏警惕,受了吕蒙、陆逊的欺骗。在这一点上,《演义》大体上遵照史书,描写了关羽的上述错误,对他的骄傲自满和不纳忠言有所批评。
不过,《演义》的作者仍然挖空心思为关羽的最后失败寻找客观原因,尽量减轻他丢失荆州的主观责任。
《三国志·刘封传》记载,关羽在围攻樊城和襄阳时,曾经传信给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要他们发兵相助,刘、孟二人借口“三郡未附,未可动摇”,拒绝了关羽的请求。刘、孟二人的兵力较少,他们发兵与否,对整个战局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演义》把这件事改为,关羽在围攻英城、褒阳时,并没有要求刘封、孟达发兵。后来困守麦城时.才不得已派廖化冲出重围,向两人求救。刘封和孟达只顾保存实力,置关羽的生死于不顾,托病不肯发兵,导致了关羽的败亡。这样,就把关羽最终败亡的责任转嫁到了刘封和孟达身上,更引起了读者对他的惋惜和同情。
据史书记载,关羽困守麦城时,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孙权派使者劝他投降,他口头上答应,暗中却悄悄逃走,结果在章乡被吴将马忠俘虏。《演义》的作者当然不愿自己心爱的关羽在临难之际还有这样的苟且行为,于是上述史实便被修改成为:诸葛瑾到麦城劝降时,关羽并未假投降,而是义正辞严地表明:“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待之,安肯背义投敌贼乎!城虽破,但有死而已……吾何惧哉!”然后,关羽率骑兵自麦城突围,连续打败吴将朱然、潘璋,最后被伏兵用长钩和套竿绊倒了战马,才最终被俘。以后,孙权又亲自劝降,关羽只是破口大骂,终于被杀。这样的写法,自然处处表现出关羽临难不苟的坚强意志,他虽然丧失了生命,但丝毫没有丧失尊严。
威震华夏三十年的关羽终于身首异处了。但作者兴犹未尽,还要让关羽的“英魂”不散,为自己报仇雪恨。
据《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吕蒙在攻取荆州之后不久,即病发而死,年仅四十二岁。《演义》作者把一腔愤怒发泄到吕蒙身上,让他在庆功宴上突然被关羽英魂附体,大骂东吴君臣一番,孙权等人被吓得魂不附体,无不屈膝下拜,最后吕蒙突然倒地,七窍流血而死。一场自然的病故就这样变成了“英魂索命”。
关羽最后是落在潘璋的部将马忠之手,《演义》作者自然也不能饶过潘璋。据《三国志·潘璋传》记载,潘璋死于孙权嘉禾三年(234)。《演义》却写道:关羽之子关兴,随刘备征吴。在—次战斗中遇到杀父仇人潘璋,遂穷追不舍。天黑失散,借宿农家。恰好潘璋也来此处借宿,“恰入草堂,关兴见了,按剑大喝曰:‘反贼休走!’璋回身便出,忽门外一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飘三缕美髯,绿袍金铠。按剑而入”。正是关羽显圣。潘璋被吓得魂飞魄散,被关兴手起剑落,斩于地上,取心沥血,在关羽神像前祭奠。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也复归儿子之手。
连关羽的那匹赤兔马,也像主人一样“深明大义”。第一个主人吕布死后,它毫无反应,第二个主人关羽死后,它居然“数日不食草料而死”。无怪乎毛宗岗读到此处,禁不住如此批道:“此马不为吕布死而为关公死,死得其所矣。”
《三国演义》对关羽的尊崇和维护,真可谓苦心竭虑,无微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