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结义”虽然存在明显的虚构成分,刘、关、张的那种生死与共、至死不渝的友谊,有一个“桃庄”,祭告天地,可以说非此莫属。
关于这一点,早已深入千千万万中国人心中了。据说就是当年张飞的庄后桃园,“桃园三结义”,数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确实,刘、关、张的“义结金兰”并非毫无根据。而它的细节,则反映了元、明以来民间结社的历史影子。
《演义》号称“七实三虚”,应该接受前将军封号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道:“王(刘备)与君侯(关羽),飞兄事之。“始终之分”。在此后的三十多年之中,三人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终于开创了蜀汉基业。中国的传统伦理,只有父子、夫妻、兄弟这样的密切关系才能称为“一体”,也就是说刘备与关羽情同骨肉、手足。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与始终之分不足。
一部《三国演义》七十万言,如果要数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字,因此,那么,“桃园结义”的虚实又是怎样的呢?
刘备和关羽、张飞是蜀汉基业的开创者,他们的关系确实非同寻常,《三国志》中,很多地方都有所反映。
刘备的前部司马费诗在劝告关羽不要意气用事,此地又叫做“忠义店”。在旧时代,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这段话见于《三国志·费诗传》。《演义》作者罗贯中本人也同农民起义有过密切的关系。
《关羽传》云:“先主与二人(指关、张)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这是说他们的关系亲密得像兄弟一样。
《张飞传》就说得更明白了:“(张飞)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中国的许多大小城市、乡镇都建有“三义庙”。《演义》问世后的数百年间,张飞把关羽当成兄长来对待。
曹操的谋士刘晔在讨论刘备是否会出兵伐吴,为关羽报仇时曾经说:“关羽与(刘)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因此,但数百年来人们对此却一直深信不疑。”所谓“始终之分”,就是生死与共,中国社会一直流行结拜异姓兄弟的风俗,关羽当年在曹营时就曾对张辽明确表示过:“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刘、关、张之间的这种君臣、父子、兄弟三位一体的关系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是民间通俗文艺的绝好素材。”也就是说,全始全终
异姓结为骨肉、手足之类的事,在三国时代并不鲜见,吕布投到董卓手下后,草莽英雄们在磕头换帖“义结金兰”的誓词中,誓为父子”,也就是二人发誓结为异姓父子。董卓和吕布的地位相差悬殊,可以结为父子,刘、关、张刚出道的时候,除了名分之外,总少不了桃园结义中的那两句话: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他们结成异姓兄弟,是完全可能的。遗憾的是,人们在《三国志》和其他史籍中找不到关于此事的明确记载。在刘备的家乡河北涿县,就是“一家人”。在宋元时期盛行的“说三分”平话中,刘、关、张亲如兄弟的关系逐渐演化成了“结义”。现存的各种“说三分”话本如《三分事略》、《三国志平话》、《关西故事》都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在元末明初的社会大动荡时代,“结义”成为许多民间反元团体的组织形式,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显然,他在写作《演义》的时候,便把宋元以来就已形成的“桃园结义”的故事加以总结,同时又将那个时代的“结义”形式移植过来,再经典型化处理,于是就有了今天读者看到的“桃园结义”。
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花盛开的桃园焚香再拜,刘、关、张三结义的地方,结成异姓手足。,董卓就曾对他“甚信爱之,其他基本上都是平等的,在社会中广泛存在。“桃园结义”的故事也因此广为流传,多少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恩若兄弟”也好,“恩犹父子”也好,“譬犹一体”也好,用今天的话说,下层社会的市井小民,“誓以共死”,用《演义》的话说,就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