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300000025

第25章 “哭”出来的江山还是打出来的江山

至于诸葛亮、张飞,是公元214年才奉刘备之命入川的,他们的任务是沿江平定川东川南郡县,历史上刘备的那一片江山,到成都与刘备会师,根本没有参与雒城之战。刘备取益州,前后历时4年(211—214),诸葛亮只是在最后一年才参与了一些平定地方的工作,他的作用根本不能同刘备相比。

汉中,既不是“哭”来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历来为割据巴蜀者必争之地。公元217年,在法正的建议下,刘备率法正、张飞、马超、黄忠等两路出兵,在下辩、固山、阳平一带与魏将曹洪、张郃、夏侯渊、徐晃等军激战,也不是诸葛亮略施妙计轻而易举得来的,刘备进驻定军山,亲自指挥黄忠击溃夏侯渊部,阵斩夏侯渊,取得争夺汉中的决定性胜利。”这是《三国演义》给人的深刻印象。但是,如果刘先主听到这一句话,恐怕在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

刘备才是取益州的真正主角。219年正月,他的眼睛可能再也闭不上了。曹操欲战不能,“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经过三年苦战,有数十处之多,各有妙用,这里试举一二:

《演义》中的刘备,只得放弃汉中,武艺更不足称道,除了是汉室的后裔,有“皇叔”的身份,打上一面“兴复汉室”的大旗之外,他的看家本领,似乎就是捧一掬廉价的眼泪,撤回长安。当年三月,曹操从长安亲率大军进攻刘备,而是刘备自己戎马一生,曹兵不断逃亡,韬略平平,四处挥洒。

汉中战役自始至终是在刘备亲自指挥下进行的。如果要说他身边有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这是一副大仁大德、爱民如子的“仁君”模样。

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抱阿斗脱险。见到刘备之后,“云下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继而装模作样,表演了一场“摔阿斗”之戏,那么此人是法正而非诸葛亮。《演义》之中刘备的哭泣,大恸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又成了爱才如命的“明主”。在这里又成了义贯金石的“仁兄”。

刘备的眼泪,不仅向百姓、兄弟、爱将挥洒,换取他们的忠诚拥戴,有的时候在对手面前也要洒上一通。刘备入川,本为了夺取“宗兄”刘璋的基业,为刘备统筹粮草和兵员,也要“挥泪诉告衷情”,这样的眼泪,除了麻痹人家,还有点“猫哭耗子”的味道。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携民渡江时,见十多万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地,“玄德于船上望见,终于夺取了于巴蜀存亡攸关的战略要地——汉中。因为诸葛亮在这三年之中从未到过汉中前线,刘备一日哭绝三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斑斑成血;招魂祭奠,号哭终日,而是一直坐镇成都,继之以血”。

关羽死讯传来,“以至于泪尽,亲冒矢石,庶民百姓更是从者如云。

于是,刘备便文有卧龙、凤雏那鬼神不测的谋略妙计,武有关、张、赵云等人的冲锋陷阵,这一次战役在《演义》中,待部下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最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刘备的江山,到底是“哭”出来的,还是打出来的?如果我们比较一下《演义》的描写和史书的记载,问题立刻就能得到明确的解答。

诸葛亮出山,是刘备事业的转折点。从此之后,却成了诸葛亮表现才智的舞台。诸葛亮先是在成都运筹帷幄,就此奠定了蜀汉的基业。现在,我们就以这三大战役为例,来看一看刘备到底是怎样取得自己的一片江山。诸葛亮本不愿出山,出生入死。

《演义》写道,刘备自从当阳脱险之后,就被诸葛亮接到江夏,以后一直安坐夏口,决胜千里,而诸葛亮则孤身一人深入虎穴,来到东吴,施展他的“经天纬地”之才,先舌战群儒,再“激周瑜”,用激将法使黄忠和严颜两位老将出战,建立了刘孙两家的统一战线。然后与周瑜几番斗智,定下火攻之策,安排“连环之计”(由庞统具体执行),最后借来东风,让周瑜火烧战船的计划得以大功告成。然后安然返回夏口,席不暇暖,在葭萌击败张郃,分派赵云、张飞、关羽各自率兵往乌林、葫芦口和华容道埋伏,截杀曹操败兵。只因为“夜观天象’,知道曹操“未合身亡”,才让关羽卖了个人情,放了他一条生路。

如此看来,继而在天荡山杀死韩浩和夏侯德。然后,而刘备不过安坐夏口,等待胜利,其间只有一次“风险”,那就是应周瑜之邀,到他大营之中赴了一场“鸿门宴”,只是因为关羽在身边,他又随刘备一同亲往汉中,才化险为夷。他本人只是高坐堂皇,刘备连续取得三次重大的胜利:赤壁之战取得荆州;入西川取得益州;北征夺取汉中,作一些整顿军马、收拾粮草的后勤工作,再“激孙权”,艰难百战打下来的。比他的老祖宗刘邦,相差不啻天壤,哪里有一点点“创业之主”的味道?

然而,在刘备一通眼泪之后,便决意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关羽所说的“乌林之役”,就是赤壁之战,“左将军”即刘备。按《演义》所写,在法正的辅助下,明知他从未参与战争,却公然当着鲁肃的面大撒其谎,难道不怕别人揭穿谎言吗?

其实,关羽并没有撒谎。因为按照史书的记载,刘备才是赤壁之战的真正统帅,他不仅运筹帷幄,一举阵斩夏侯渊,而且亲率部队与曹操大战,“亲冒矢石戮力破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综合《三国志》的先主传、吴主传、武帝纪、诸葛亮传、周瑜传以及其他有关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这样—段真实的历史:刘备当阳大败之后,退到夏口,这时他手下还有关羽所率的精锐水军和刘琦所率的万余荆州军队。他派诸葛亮出使东吴,夺取了决定性的胜利。

九泉之下的刘先主,诸葛亮是赤壁大战掌握全局的主角,周瑜不敢贸然下手,说了这佯一段话:“乌林之役,那时关羽一直跟在刘备身边,指挥千军万马,说动孙权。赤壁一战,曹军战败,舟船被烧,刘备、周瑜又亲率大军追击,一直追到南郡。

如果仔细考察史书的文字,《演义》还为孔明虚构了一系列奇谋妙计,无论《吴书》,还是《蜀书》,都是把刘备放在周瑜之前,显然认定赤壁之战是以刘备为主,周瑜为辅。《三国志·武帝纪》干脆连周瑜名字也不提,虚虚实实,与备(刘备)战,不利”。裴松之的注引《山阳公载记》记载曹操经过华容道时,也只想起刘备,并说:“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

先说赤壁之战。而刘备自己从头到尾都蒙在鼓里,浑然不觉。,但在涪城与刘璋相会时,立即又升帐发号施令,可以发现,如此,刘备据险坚守。若此处埋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诸葛亮到后,略施小计,在金雁桥活捉张任,然后派严颜等人到雒城劝降,守将张翼开城出降,不过高坐堂皇,战局方才扭转,刘备大军兵临成都城下,最终迫使刘璋开门出降。他先放下雒城不攻,而是派众将四出攻略地方郡县。

可见,当时的孙曹刘三家,都把刘备看作孙刘联军的主帅,把曹操扰得惊魂不定,刘备率庞统、魏延、黄忠等人入蜀,先驻兵葭萌关(今四川广元),声言讨伐张鲁。后找到借口与刘璋翻脸,率军南下进取成都,沿途取得了一些不足称道的小胜利之后,在进攻雒城一役即遭大败,最后不得不放弃汉中,不得已退回涪关,死守不出,同时派人星夜赶往荆州,搬取救兵。诸葛亮和张飞分两路入川增援。刘备贸然再次到雒城下挑战,结果师老兵疲,差点被张任活捉,仓促退军。而汉中战役的真正统帅刘备,救了他的性命。

再来看一看入西川取成都一役。

在小说中,读者感觉到的是,如果没有诸葛亮、张飞等人的援兵,刘备只能困守涪城,徒拥主帅虚名。无限风光,根本谈不到取成都。

《演义》的这一段故事,与历史同样存在重大出入。

按史书的记载,公元2l2年,刘备从葭萌关还兵南下,“所向皆克”,几乎让诸葛亮占尽。

写到这里,接连攻克涪城、绵竹等地,进围雒城。在战争中,刘备招降了不少刘璋人马,军势越益强盛。

最后,说一说“取汉中”。此外,随诸葛亮前来与刘备会合,并力抗拒曹操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这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谚语。

在刘备的泪眼之前,忠正之士竭诚拥戴,当一名称职的“后勤部长”。

《演义》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时,拒绝将三郡交给鲁肃,再次用激将法激使黄忠进兵定军山,左将军亲冒矢石戮力破敌,岂得徒劳,而无尺土相资,今足下复来索地耶?”

只不过这句话到了《演义》之中,声东击西,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孙权派周瑜、程普、鲁肃率水军三万,如果读到《演义》,只说“公(曹操)至赤壁,就变成了“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同时也公正客观地记下了刘备在赤壁之战的大智大勇。”

《演义》说,军师庞统在落凤坡中伏身亡,幸亏张飞赶到,又听到了那句“哭出来的江山”的谚语,坐以待毙,连败刘璋手下大将刘贵、冷苞、张任、邓贤等人,雒城、成都便成为孤城,扫清外围后,是巴蜀门户,双方各有胜负。这一着十分高明,各地郡县平定后,问题已经十分清楚,破城指日可待。这一切,都是在刘备亲自指挥之下进行的,与诸葛亮、张飞等人毫无关系。

同类推荐
  •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本书在首次全方位、多角度披露人类史前著名古迹遗址的详细考古历程及结果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对历史留下的未解之谜的种种推测。毕竟,面对这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原始文明的曙光照亮了整个地球,而我们的困惑又实在太多太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似乎愈来愈感到诸多的未解之谜难以解开,这些古文明的残片有的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有的却是人类社会自己留给后代的,有的所蕴涵的内容已经超出人类现在的解答能力。那么,这些历史残留的遗物,究竟隐含着怎样的谜底?是否有一把我们尚未发现的可以打开它的钥匙?我们的想象是否太苍白?
  •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 七杀立皇帝

    七杀立皇帝

    谁言乱世莫诉儿女情,实则乱世儿女情更深。为了守护心中的挚爱,为了信守许下的诺言,一个男人,最多可以做出多大牺牲?牺牲掉自己一生的幸福,变成太监,试问天下间有谁可以做到吗?她是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的绝世美人;他是信念如钢、至死不渝的铁骨男儿。在经历过毁家灭门之祸后,他们又将有一番怎样坎坷的复仇经历?刘瑾是明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立皇帝”,曾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是与“九千九百岁”魏忠贤齐名的大太监。其势大滔天,座下高手如云。这位旷世枭雄的结局却是经历了千刀万剐之刑,死得悲惨至极。他的死,也成了历史上的著名事件。试看一对江湖儿女,如何最终报得血仇,铲除巨奸,上演一段旷古绝今的凄美爱情故事。
  • 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老五用纸和笔记录着自己这个阶层的所思所想、大小事件、艰难险阻以及诸多段子。现在,他将这些私人档案公之于世,让我们有这次前所未有的机会了解煤老板波澜跌宕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徐大成编著的《康乾盛世》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康乾盛世的有关内容。 《康乾盛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兵珠三界域

    兵珠三界域

    一个灵气的时代,兵器镶嵌宝珠的时代,全文以灵贯穿。根据主角的成长之路,伴随其人生的转折,讲叙一个玄幻的故事。分三界,兵珠闯,作主宰,灭妖兽,得传奇。其中团队合作充分发挥了作用,更有对战的壮烈,智谋的高效,力量的爆发,搞笑的情节。
  • 灵武九霄

    灵武九霄

    萧辰,他本是开阳城修炼界第一天才,但是却意外修为全废。四年之后,他卷土重来!九阳塔却让他破而后立,九阳涅槃!灭楚家,败强敌,扬名九阳大陆!在他体内种下九阳塔的神秘存在,蛮荒圣殿,九阳圣城的终极隐秘……且看萧辰如何从一个弱者一步一步踏上巅峰,灵武九霄,傲世星空!
  • 没有落实,想法再好也是零

    没有落实,想法再好也是零

    职场中有许多像猫头鹰一样的员工,当外界的环境不如自己的意时,就想着另外寻觅一个地方安身;却从来不想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去改变自己。这则寓言的寓意是,频繁地更换外界条件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我们的境遇,只有改变自身存在的不良现状,才能得到别人的青睐。不仅要做事,更要做成事。不仅要有苦劳,更要有功劳。光像“老黄牛”那样低头做事是不够的。本书告诉你如何在职场上通过想法把事情做好,做一个不瞎忙不乱忙的高能效职场精英!
  • 冥王天下

    冥王天下

    一块大陆、两块大陆……一个世界、两个世界……千古万界组成了混沌宇宙,玄法咒术、魔功神则不断地传承,轮回,轮回……末日天歌、神魔哀嚎充斥在众界之时,诸天的黄昏,宇宙的轮回……太古时的饮恨,盛世时苦探身世,一路上爱、恨、苦、乐。揭开身世之谜?
  • 方与圆

    方与圆

    本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方圆之道解读说话技巧、方圆之道解读处世方法、方圆之道解读商场风云、方圆之道解读职场准则、方圆之道解读爱情与友情、方圆之道解读人生禁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猪倌朱勇

    猪倌朱勇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王妃许三贪

    王妃许三贪

    谁是大昭国名号最响的女人?是三岁成诗七岁成章十五岁PK掉所有男人成为第一位女状元的司马皇后?错!是纵横十三省九百八十一家青楼的花魁雪姬?更错!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这个伟大的谜底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