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名言被后世无数变节者引用来为自己的卑劣行径辩解。如果说这是对“武圣人”的侮辱的话,那也只能说是关羽的咎由自取。
历史上的关羽,是一位勇冠三军的“万人敌”。但平心而论,他还算不上中国古代第一流的军事统帅,如韩信、岳飞一流人物,而且,此人还有不少缺点和一些不太光彩的经历。作为一个人来说,这本来是很正常的。
然而,宋元时代“说三分”的讲史艺人和《演义》的作者在“独尊关羽”的风气下,不遗余力地美化关羽,力图把他塑造成为一个完善无缺的神圣形象。因此,对他不光彩的经历自然是竭力掩饰,务使不留痕迹。但是,有一件事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掩盖的,那就是关羽曾经投降曹操。
《三国志·关羽传》有如下一段记载: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三国志·先主传》说得就更详细了: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
上面两段记载,都明确无误地指出,关羽曾经被曹操所擒。关羽的被俘,可能是战阵之上众寡不敌,力尽被俘。但无论如何,他在被俘后投降了曹操,接受了曹操封赠的偏将军职务和财物。而且,各种史书都没有提到关羽降曹有任何条件。这就说明,作为俘虏,关羽降曹是无条件的。这件事对于关羽,无论怎样解释,至少也是不光彩的。
不过,关羽虽然投降了曹操,但并没有忘记故主,时时想着要回到刘备的身边,曹操虽然费尽心机厚待关羽,却无法动摇他对刘备的忠诚。同年四月,曹操与袁绍交战,关羽杀死袁绍的大将颜良,报答了曹操厚恩。不久,袁绍派刘备等人进攻许下(今河南许昌以东),关羽得到消息,即脱离曹操投奔刘备。
在宋元讲史家们看来,关羽辞曹的行为非常高尚,是关羽“义薄云天”的重要表现,值得着力渲染,大书特书。以后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斩蔡阳”等精彩情节,就是为了歌颂关羽辞曹这一“义举”而虚构出来的。
为了宣传“辞曹”,就不得不保留关羽降曹这一段不光彩的经历。但是,让神勇超凡、义气干云的关羽先被擒于人,再屈膝投降,却是热心的讲史艺人们所无法接受的。于是他们为了关羽的“面子”,煞费苦心、冥思苦想,终于为关羽提出一个“降汉不降曹”的冠冕堂皇的口号,这是一道高明的掩耳盗铃手法,既能做到不否认其事,又把它翻过来,给以新的解释。从讲史人的《三国志平话》到罗贯中的《演义》,再到毛宗岗的评定本,人们费尽心机,让“降汉不降曹”的情节逐步合理化。于是才有了今天大家看到的“屯土山关公约三事”(《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土山之约”说,关羽被围困在下邳附近的一座土山之上,宁肯战死,不愿投降。曹操爱惜人才,派关羽的老友张辽前来劝降。张辽恳切地向关羽指出,如果猛拼一死,等于犯了三桩大罪:一是置刘备于不顾,有负桃园结义之约;二是把甘、糜两位夫人丢在曹营无人照顾,有负刘备之托付;三是不能再匡扶汉室、拯救天下黎民,有负自己一身超群武艺。如果暂且投降,保全性命,则有“三便”:一者可以保护两位嫂嫂;二者不背桃园结义“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时死”的盟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以待他日为刘备效命疆场。关羽听了张辽的说辞,沉吟半晌,提出了“三约”——停止战斗的三项条件:一是“降汉不降曹”;二是厚待甘、糜二夫人,不得惊扰;三是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要前去寻找、投奔。对于如此苛刻的条件,作为胜利者的曹操,虽然沉吟再三,仍然答应下来,于是曹、关达成协议,关羽回到下邳城接出甘、糜二夫人,随曹操回到许昌。
这样一来,就把关羽的先被俘、后投降的不光彩经历,变成了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之中仍丝毫没有丧失气节的高尚行为。
《演义》为关羽辩解之煞费苦心,可谓至矣尽矣。其实仍然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而已。土山上张辽的一番议论,实质上是替关羽未能战死沙场找出一套冠冕堂皇的理由。而“约三事”的基调“降汉不降曹”,更是处在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之中。首先,被俘前的关羽,在名义上早就是汉朝的官员,怎么能再向汉帝投降呢?其次,正如曹操一语道破的:“吾为汉相,汉即吾也。”曹操与汉朝实际上是一回事,降汉就是降曹。第三,关羽口头上不肯降曹,等于表明自己仍同曹操处于敌对状态之中。但实际上他却既接受这位“敌人”的厚恩,又替“敌人”冲锋陷阵,效命疆场。岂不是自欺欺人?
上述种种破绽,是那些为关羽辩解的人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弥补的。所以,关羽的“降汉不降曹”,不仅是民间艺人们天真的一厢情愿,也是《演义》中的一段笑柄。由此衍生而来的那句名言“身在曹营心在汉”,后来被无数变节者引用来为自己的可耻行径辩解,如果说这是对“关圣人”的侮辱的话,那也只能说是关羽的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