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马超起兵叛乱,连累了在京的父亲和家人,全家二百余口成为刀下之鬼。而《三国演义》则说是马腾被曹操所害,马超兴兵是为父报仇雪恨。潼关大战的因果为什么会被这样颠倒呢?
在《三国演义》所描写的大大小小的战役之中,马超与曹操的潼关大战是引人注目的。小说的作者用了两回多的文字,一气呵成了一场紧张、曲折、惊险、奇变突起、扣人心弦的大战,算得上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读过《演义》的人,无不对潼关大战留下深刻的印象。
潼关大战史有其事,它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秋天。不过,小说中的大战和历史上的大战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它变得更加精彩动人,同时也染上了浓厚的反曹色彩。
这里,我们先谈一谈战争的起因。历史上的潼关大战是由误会和疑惧导致的,而到了小说中却变成了一场为父报仇、讨伐“汉贼”的正义战争。
按照《演义》的说法,这场大战起因于马超之父马腾被曹操杀害。所以,我们必须先谈一谈历史上的马腾。
马腾是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其父曾在河西地区当过地方官,后来丢了官,就留居当地,还娶了一位土著羌族女子,生下了马腾。马腾身材伟岸、一表堂堂,但性情温厚。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马腾与韩遂乘机起兵,割据了河西和关中地区,还出兵参与讨伐董卓。后来,马腾归附了曹操,曾出兵帮助曹操攻击袁绍的女婿高干。以后,马腾与韩遂不和,便上书请求到京城为官,曹操任命他为卫尉(朝廷“九卿”之一,负责京城保卫,地位很高),全家移居邺城。只有大儿子马超封偏将军、都亭侯,率领父亲旧部仍居于关中。马腾举家迁邺,并未与曹操发生任何矛盾,看来,他是决定依附曹操,安度一个宁静的晚年,这是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的事。
可见,马腾和曹操的关系是不错的,马腾对曹操十分信赖,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谋杀曹操的想法和举动。
可是,《演义》却改变了马腾的“政治立场”,让他从“亲曹”变成了“反曹”。
首先,作者让马腾“参加”了“衣带诏”密谋集团。所谓“衣带诏”事件,发生于建安四、五年间。汉献帝深恶痛绝曹操的揽权跋扈,打算除掉他。他写了一道密诏,缝在衣带里交给了他的老丈人、军骑将军董承,命他相机行事,除掉曹操。参与了这个密谋的有大臣王子服、钟辑、吴子兰等,据说后来刘备也参与其事。不过马腾并没有参与这个密谋集团,因为这段时间他根本不在京城,这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可是《演义》却让马腾在这时来到许都,并让他参与密谋,还在举事的“义状”上签了名。建安五年春天,密谋泄露,董承、王子服等人被杀,衣带诏和义状都落入曹操手中,但此时刘备和马腾已经离开许都,曹操一时无可奈何,却种下了对马腾的仇恨。
《演义》把毫无关联的马腾硬拉进“衣带诏”密谋集团,是为他日后被曹操杀掉做个铺垫。
马腾后来真的被曹操杀了,对这件事,史书和《演义》的说法完全不同。
《演义》第五十七回写道,曹操接受谋士荀攸的计策,加封马腾为征南将军,讨伐孙权,打算把他诱入京师,相机除掉,以免除南征的后患。马腾接到诏书之后,与长子马超商议一番,决定自己带儿子马铁、马休和侄儿马岱前往京城,相机除掉曹操,完成当年汉献帝“衣带诏”交给自己的任务,而马超则统率重兵留在西凉,使曹操投鼠忌器,不敢随便动手加害马腾。马腾到京后,立即与反曹的门下侍郎黄奎定下密计,打算在次日曹操到城外点兵时,乘机将他杀掉。谁知消息泄露,黄奎的妻弟苗泽向曹操告密。曹操将计就计,派夏侯渊、徐晃等人将马腾父子包围,马腾等人被俘,与黄奎一家均被曹操杀害。马岱因领兵在后,侥幸逃脱了性命,连夜逃回西凉,把噩耗告知马超。于是,马超与马腾的密友韩遂联合,起兵雪恨,演出了一场潼关血战的大戏。
对于马腾被杀和潼关大战的起因,历史的本来面目是这样的: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曹操打算出兵汉中,讨伐张鲁,派大将夏侯渊率兵出河东,到关中与驻扎在那里的钟繇会合。有人向曹操提出,大军西进,韩遂和马超可能会产生疑惧,以为是针对他们的,从而导致他们互相煽动,起兵叛乱。曹操没有听从。结果,割据关中和陇西地区的马超、韩遂和侯选、程银、杨秋等人果然产生疑惧,起兵叛乱。战争的结果,曹操取得了胜利,马超和韩遂逃奔凉州,住在京城的马腾一家百余口,因为受到马超的株连,被曹操全部杀死。
按照历史事实,马超起兵在前,马腾被害在后,而《演义》则把因果完全颠倒了。那么,《演义》为什么要倒因为果呢?
从艺术的角度看,《演义》这样一改动,使潼关大战还没有爆发便充满了惊险、曲折的矛盾冲突,比起史书所载的因地方军阀对中央政权的疑惧而引发战争,自然精彩多了。
《演义》这样改动,还服从一个更重要的“政治原则”——尊刘抑曹。曹操本无意抢占马超、韩遂的地盘,他的军队只不过是经过关中去讨伐汉中的张鲁。可是马超和韩遂等人疑心生暗鬼,发动了一场自取灭亡的叛乱,他们是咎由自取,曹操以朝廷丞相的身份率大军讨伐叛逆,光明正大,师出有名。但是,如果照史实直书,曹操的形象不是更加光辉了吗?于是,《演义》的作者为了达到贬抑曹操的目的,就把曹操由被动的平息叛乱变成了主动蓄意消灭异己,而且是利用小人和阴谋达到目的。
《演义》这样改动,除了贬低曹操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替马超涂脂抹粉。
古代法律规定,造反者满门抄斩,诛灭三族。这一利害关系马超不会不知道。他的父亲弟弟和全家百余口都在京城,实际上成为曹操的人质,只要他有所动作,必然危及老父和全家,这是明白无疑的。可是,只因为受到一种并不明确的威胁,他就置父亲和全家的安危性命于不顾,不自量力地悍然起兵叛乱。结果,自己的地盘、军队全部丢失,亡命他乡,还连累老父和全家百余口全部成了刀下之鬼。
因此,马超的起兵可以说是不忠、不孝、不义、不智,罪孽深重,不可饶恕。后来马超一度投奔张鲁,开始,张鲁因他的威名委以重任,还想把女儿嫁给他,有人劝张鲁说:“马超这样的人,连自已的父亲都不爱不顾,还会爱别的人吗?”于是张鲁打消了主意。
像马超这样不忠、不孝、不义、不智的角色,《演义》为什么还要煞费心机为他贴金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马超最后“弃暗投明”,投奔了刘备。他一到来,就震慑得困守成都的刘璋开城投降,立了大功,后来被封为左将军,列于“五虎大将”之中。因此,《演义》作者便煞费苦心为自私自利而又极不明智的马超开脱、打扮。要这样做,首先便是开脱马超发动叛乱、连累父亲及全家的罪责。
马超归降刘备之后,在荆州的关羽曾写信给成都的诸葛亮,问马超的将才谁人可比。为此,诸葛亮写了这样一封回信:
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公之绝伦逸群也。
关羽看了很高兴,将回信遍示左右宾客。
上面这段故事出自《三国志·关羽传》。《三国演义》也采用了它。只是把关羽写信改成了准备入川比武,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
应该怎样看待这件事呢?
很多人都把此事看成关羽的骄傲自大,不能容人,还往往把此事与他不愿与黄忠并列“五虎上将”那件事相提并论。
这样的看法,恐怕有点小看了关羽,也辜负了关羽的良苦用心。
毛宗岗是这样评论其事的:
关公之欲与马超比试,非真欲与之比试也,欲借此以压服其心也。汉高初见英布,而踞傲跣腆以折之,恐其骄则不为我用耳。马超新降,其视川中诸将,无出我右,将不免于自矜。得孔明一书,方知翼德之上,又有绝伦超众如关公者。而超之骄气折矣!关公见书而笑曰:“孔明知吾心也。”孔明其知此心哉!(第六十五回总批)
毛宗岗评点得很有道理。关羽和诸葛亮这一唱一和,正是为了打击一下马超的锐气和骄气,让他明白自己在蜀汉众将中的份量,老老实实,安分守己。
事实上,马超入蜀之后,除了威慑刘璋开城出降之外,再也没有什么作为。他的地位很高,在武将中仅列于张飞之后,但没有任何实权。在刘备亲自指挥的两大战事——争夺汉中和伐吴之中,都没有看到马超的影子。刘备去世前一年(222),马超英年早逝,年仅四十七岁。
罗贯中“不忍心”看到马超在投靠刘备之后如此寂寞,便想方设法为他涂抹了几笔。先是让他在张飞与张郃的蒙石大战中与将军吴兰统率了一支偏师,后来又让他在纯属虚构的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中统率了一路兵马。还凭空“延长”了他几年性命,让他一直活到诸葛亮南征班师回朝之后。即使如此,仍然不能使读者消除马超在蜀汉无所作为的感觉。
马超在蜀汉,确实受到排挤,他不仅感到寂寞,甚至有“危惧”之感。
《三国志·彭羕传》记载了这祥一件事:恃才傲物,狂妄自大的彭羕将被刘备贬官到外地,满腹牢骚地来找马超发泄。一开始,心中郁闷的马超随口敷衍了几句,谁知彭羕竟不知死活地“煽动”马超:
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
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推崇自己和马超,认为自己和马超是一文一武,一相一将,一内一外.可以安定天下。另一种就大逆不道了,是想一内一外,里应外合,夺取大权。无论哪一种解释,都是狂妄的,完全可能为自己招来大祸。
马超新近归降,内心本来就怀有“危惧”感,如今听了彭羕一番狂言,只能默默无言。彭羕走后,马超便向刘备上表“揭发”了彭羕的一番狂言。彭羕立即被捕,不久被处死。
马超这番行事,确实不够光明正大。为了自保,便干起了告密的勾当,把彭羕推下了深渊。不过,由此事也可以看到马超在蜀汉那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神态。
马超穷愁无路,投靠了刘备,又立了大功,得以封侯晋爵。但他起兵叛乱导致家族覆灭的事并未因此被人忘却。他那样的为人行事是很难再得到人们信任的,更何况有“枭雄”之称的刘备,不仅不信任,还可能猜疑和防范,其他文武乘机排挤也就顺理成章了。于是,马超虽有一世威名,在刘备手下也只有“危惧”而已。
陈寿在《三国志·马超传》的评语中这样评价马超:
马超负戎阻勇,以覆其族,惜哉。
说的仍然是自负其勇,导致族灭之事。陈寿在为他惋惜,还算是客气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