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4.16 周六 阴有雨
前天从巴东赶到沿渡河镇,路上足足跑了两个小时。比起野三关到清太坪镇的路来,巴东至沿渡河的路要宽敞多了,会车不会让人提心吊胆。可能是海拔一千以上的原因,耳膜胀得生生地疼。
快到沿渡河时,就看到山脚下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缓缓地在峡谷中流淌,河的两岸矗立起一排白色的楼房,倒影在水面上荡漾,把楼房扭得弯弯曲曲,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山水画。与清太坪相比,沿渡河给人的感觉一是繁华,二是清秀。
入驻招待所后,我先把电脑接上网线,打开网络,在百度里查找沿渡河有关资料。第一项闪现的是中国巴东沿渡河——我的家乡在线视频。一点击,出来一个视频画面,一束阳光穿越山峰,普照在峡谷深处,出现的字幕是:山水家园——沿渡河之歌。音乐声起,一男中音用浑厚而优美的歌喉唱了起来:“在峡江岸边,在山水之间,风情小镇铺上了新画圈。高楼大厦一片片,云彩烟霞也相连,车流能衢中哟,飞桥山崖间哟,万家那个灯火动,情在梦里边。这就是美丽无比的沿渡河啊,我的山水新家园……看千顷沃野,听飞瀑流泉,水光山色捧出了风情万千,人民勤劳乐安居,携手共建美丽家园,开创今朝景哟,汗水绘明天啰,幸福的感觉荡漾在喜悦的脸,这就是独具持久魅力的沿渡河啊,我把她深深地爱恋……”
第二天一早,我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开始了对高岩村的走访。这个村不大,只有260户人家,730多人,是我们所有走访中人口最少、地段最好的村寨。童建新与钱松华先期到达,已经走访了一天,剩下的就是只有一、二组了。童建新说,陆局,我们去二组,稍远一些,一组近,住户都在街上。我笑笑说,你们总是照顾我这个半老头子。
给我们当向导的是村里的副书记,姓赵,个子较高,有些单薄,说话做事却很利索。到一组要过一座桥,十六户人家分布在一条马路的两边,每一户都有五层楼,足有五百平米。从表面上看,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我们走访的第一户就给我们诉起苦来。户主叫叶保兵,他家门前挂着“农家新园”的牌子,厅堂里挂着营业执照,是个农家乐。我问,农家乐验收了没有?他说早就验收了,但没拿到一万元补贴。他家户口有三人,他和老伴还有老幺一起过,老大单过。他指了指离他家不远的一幢五层楼,那就是。没等我问他日子过得怎么样,他就大倒苦水。十年前,他一家住在老街,就是现在河的中间位置。后来,三峡建库,我们从老街搬上来。我问,你们享受移民政策吗?他说,是啊,但现在有的没落实。哪些落实了,哪些没落实呢?造房补了三万吧,人均一共补了一万不到吧。我们砌这房用掉了所有的积蓄,还贷款八万。说起来是“三通一平”但没到位。我问,哪三通一平。他掰着手指说,三通就是水、电、路,这都通了。问题是一平没落实,砌房的地基没打好。我们家屋后是滑坡地带,都是我们自己把山坡驳起来的。关键是房建起来了,这儿人气不足,旅游没发展起来,生意不好,一年也就万把元,我们又没什么地。最后,他又告诉我们他家的房子由于山体挤压,地基下沉,门框都变形,房产部门也来看过作过登记。我让小周把他这个情况记下,以便进一步核实。
从老叶家出来,接连走访了七八户,反映的情况都与叶家差不多。平均每户七八分地,房子很宽裕,空守着,发挥不了作用。他们回忆起当年在老街的情况,说只要把房子出租,每月都能得两千元左右。原以为搬到这儿,旅游很快就会发展起来,可是一等等了这么多年,还是老样子。当时是给我们承诺的,至今没有兑现。我对他们说,你们沿渡河镇的旅游资源很丰富,旅游开发有着很好的前景,你们正在申报旅游强镇,机遇会有的。一旦旅游兴起来了,你们这儿房子都有升值的可能,还是要看远点。但他们心中有气,也不是一句两句话所能平息的。我在清太坪镇就听基层干部说,移民一年,扯皮百年,这话不是空穴来风。移民工作真是难做,弄不好会引发上访,影响稳定。看来,我们在做移民工作时,还是要把话说得实在些,不要过高地许诺。对移民存在的实际困难,要积极想办法克服,让他们在新的居处,能够找到生活的出路,不仅能够安家,也能够致富。同时,对移民也要加强教育,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一致起来,不然,就没有个是非,国家给得再多,他也不说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