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600000018

第18章 见证一个幸福的家庭

2011.3.27 周日 晴

自入驻清太坪镇以来,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村里走访农户,屈指一算,所到的农户少说也有200多户了。走多了,对一般农户印象并不是很深,而有特点的贫困户或者富裕户很难忘却。

(一)

邓中巧家算是当地一户有名望、有实力的大户人家。第一次去他家是一个太阳快下山的傍晚。那天我们在白沙坪走访了一天,太阳下山了。山区的暮色凝重起来。邓中巧在路口等着一定要我们去他家吃饭,说陈书记也参加。邓中巧我们见过一面,那是开村支两委会时,他作为村民监督委员参会的。本来,我们想返回清太坪镇,看他这么有诚意,我们也就应了。

邓家住在一个半山腰上,一排崭新的楼房,全是原木结构,两层楼从东至西,约有四五百平米。他先领我们楼上楼下看了个遍。如果从硬件上来看,搞个农家乐具备条件了。邓家二男一女。孩子都很有出息,女儿邓彩媛在巴东县工商局,原先在县旅游局当副局长,与我们是一条线。两个儿子也在外做事。这幢新楼是去年落成的,中堂里挂着一副对联:风起水生筑巢引凤,各族人民共同致富。横批:和谐落成。老邓不无骄傲地说,这副对联出自他手。大家都投以欣赏的目光。许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文化,其实,真正有文化的还在民间。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播种、收割,把属于自己的文化服务于他们的百姓。酒过三巡,我请老邓的家属过来一块吃。老邓跟我说,在他们这儿,女人是不上桌的。为什么叫堂客啊,就是在堂的一边站着。这时他老伴送来一大海碗新鲜菜薹,往火锅里加。边加边说,你们好好地吃,好好地吃。我说,大嫂,你也一块来。她说,那不行,我们这儿没有这规矩。看来,在这比较偏远的山区,男尊女卑还有着很大市场。大嫂叫谭懂翠,是位嘴到手到的人,快言快语。邓小平说,我们是人民的儿子,她一说,我们都觉得惊奇。这从一个农妇嘴里说出的话,真的让人刮目相看。我这一辈子有两个日子终生难忘。我们都期待着她说下去。十五岁那年,我做红卫兵进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还一个在我六十岁生日这天,我去天安门瞻仰了毛主席遗容。我这一辈子很辛苦,把四个孩子带大,但我很幸福,他们个个有出息,孩子们都听话。吃不愁,穿不愁,开开心心地过日子。我们常说幸福感,这难道不是最好的诠释?

(二)

第二次见老邓,是在村民大会上。大会先由我向大家做时事政策宣讲,工作组汇报我们所做的工作,村支书讲话。老邓作为村民监督委员向大家报告工作。他拿了个小本,说起来很是流畅,思路清晰,讲的话语也特别带劲。这位老村干部一看就是经过风浪的人。他说,大家向工作组反映的问题,一共有十二个,领导都一一解答。水呀、路呀、房改呀、社保呀,关键的是老百姓的胸怀和眼界,对政策学习少,不理解。这话可谓一语惊四座。他列举了村支两委的工作成绩,制订村规民约,筹措资金建办公楼,道路加宽加长硬化,寻找新的产业,发展银杏、核桃、烟叶、魔芋种植,提倡栽种桂花树,送种子、化肥、农药,提供生产力的支持,都给百姓带来了实惠。三年来,村里没有触犯法律的民事纠纷,到处喜笑颜开。百姓对干部是爱戴的,对党是热爱的、崇敬的。这位老人从党和政府对“三农”的重视讲到民居安定,从村支两委的工作业绩讲到白沙坪未来的发展,要大家支持村的工作。村干部的待遇很低很低,组织干部(支书和村主任)也就四千,村组干部也就两百多,他们为村里的付出大于他们的报酬,他们不是什么贪官,他们的家属也很辛苦,应当受到敬佩,大家应该理解和支持他们。他最后讲道,村里的发展要靠大家,群策群力,为建设自己的家乡做最大的努力。要时刻记住翻身不忘共产党,永远跟党心连心。要积极配合村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与新农村相配的新式农民。有意见要正面提出,不要恶意攻击和侮辱。他告诉大家,党的领导把农民跨入了新的潮流,但我们离现代化的标准还很远,现在不能泄气,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向前,才能作为伟业留给子孙。这个老邓,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站在这样的高度,有这样宽广的胸怀,为村里说话,为村干部分忧,实在是让人敬佩。

(三)

第三次见面是在一个双休日,邓中巧的女儿邓彩媛从巴东回家,当过旅游局长的她,与我同组的童处长熟悉,一定要尽地主之谊。这次与上次不一样,邓家门口停满了七八辆车,有邓彩媛县里的同事,有州旅游委的,也有乡镇村的几个朋友。中餐按照山里的习惯,到两点多钟才开席。邓中巧见我来到,显得非常开心。他说,历朝历代的官啊,都没有共产党的官这样与百姓贴得这么近。山里的土家菜,花不了几个钱,用的全是随手取来的,地里的青菜薹、菠菜、香菜,都很新鲜,还有腌制的野蒜、鱼腥草,都是就地取材,从山上挖出来的。农家菜少不了土豆炖腊肉,不停地往里加新鲜蔬菜。酒过三巡,大家话就多了。巴东县人大的廖主任是农村工作万事通,年轻时候就在大山里磨,清太坪镇早就是他挂钩的点,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哪家陈芝麻烂谷子都略知一二。他喝了酒就揭老邓的短。那时,还在文革时期,老邓是大队干部。老邓与老伴经常拌嘴,两人互相不服气。唱革命歌曲比谁多,喊革命口号声音比谁洪亮,写革命化诗歌比谁好。斗争的结果有时候互相不理睬,一连几天不讲话。憋得实在难受就在家里的小黑板上留言。正好廖主任来队搞社教,来到老邓家,看到黑板上写着:男人等于难人啊,这显然是老邓的留言。下边又一行字:难人并不难,我来维护他。不用说,这是老伴的。还有一行字:要文斗不要武斗。又一行:赞成!老伴怕家丑外扬,赶紧找来抹布想擦掉,但已经晚了。这一说,老邓的脸都红了,说,那都是哪个年代的事啊,廖主任,你就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啊。说得一桌人都哈哈大笑。邓彩媛来到我这儿敬酒,悄悄对我说,我老爹老娘斗了一辈子,谁也不服输,感情好着呢。

喝酒喝到一定份上,谭懂翠来了。她一一敬酒,说起话来就一字:爽!声音特脆,有着一副好嗓子,年轻时地道的土家幺妹。村里乡里县里举办过山歌比赛,她得过好多奖。老邓说,有什么好炫耀啊,你那歌词不都是我写的。大家要大嫂唱一首,她说要的,清了清嗓子就唱开了:

我在哟唱啦哟喂,你呀你呀听啦呀依哟喂,民族歌谣哎嘿哎嘿哟,遍山村噢啊依哟喂,改革哟开放啰喂,大呀大变样啦呀依哟喂,白沙坪村哎嘿哎嘿,更漂亮啦呀依哟喂……

一曲未完,掌声早就响起。老邓忍不住了,最后一句与老伴一起合。谭懂翠唱完,大家纷纷给她敬酒。老邓从座位上站起,咳了一声,大声唱道: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啊子,人民好比土地……声音浑厚而敞亮。从他们的歌声里,我解读着现代农民的幸福,生命的本真,自由的性情。

同类推荐
  • 巴士警探

    巴士警探

    青年作家吕铮继《警校风云》、《黑弈》之后又一警界传奇作品。首度追问情感主题,深入探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书写打扒警察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浪漫、温馨、唯美……警察浪漫小说的攀峰之作!
  • 春暖花开的时候

    春暖花开的时候

    ,一群热血青年办起了救亡工作讲习班。这里有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各不相同的青年男女,搞演出,县城内的封建顽固势力也竭力反对和压制讲习班以及后来的战教团的活动。他们的中坚人物参加了共产党或党的外围组织,活动实际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着。其时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战的政策,特务组织的魔爪已伸到该县,各个成员的表现也是泾渭分明。这样,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前后,在河南境内大别山下的一座小县城里,各派势力、各种人物都无可避免地在抗日救亡的大考验前显出真面,他们不论担任教师,还是学员,都怀着同样兴奋的心情,办壁报,甚至于一个家庭中,下乡宣传抗日
  • 阿达拉·勒内·纳契人

    阿达拉·勒内·纳契人

    法国的破落贵族子弟勒内离家出国,只身流落于北美洲,来到路易西安那的纳契部落的一个村子里,被德高望重的瞎眼老酋长夏克塔斯收为义子。夏克塔斯把自己年轻时与阿达拉相爱的曲折故事,讲述给勒内听。
  • 古代鬼故事

    古代鬼故事

    历史上,人有妍丑善恶,生离死别,鬼也有嬉笑怒骂,悲欢聚合。中国的鬼怪,大多好玩、可爱、机智、诙谐,恶搞更是它们的拿手好戏!本书以幽默为主线,以开心为宗旨,采撷中华两千年的鬼怪故事精华,描绘幽冥世界的纷繁诡异,那些精彩绝伦的鬼事儿,错过了你一定会后悔!
  • 怒放

    怒放

    (水木年华首次独家披露与青春有关的音乐记忆。卢庚戌进军文坛的第一部小说。汪峰、李健、老狼、叶世荣鼎力推荐。)一个陌生而意外的电话,“打搅”了马路平凡、无聊的生活。电话的主人是李爱,马路的旧情人,因感情问题从美归国。旧情人回国,与马路产生情感纠葛。在相亲网站给人情感帮助的马路因此陷入情感危机。他不得不向侯亮、郑天亮等朋友求助,几个多年好友因此打开记忆的大门。
热门推荐
  •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清末官场流传说:有四种人最当红,分别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话拿来检视王尔烈,却不管用,因为他不爱权、不爱钱,他唯一热爱的,就是才——教育英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发财,却都鄙夷之,这种追求公义、坚守清贫的观念,源自儒家思想对他的熏陶……从这里,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价值观;也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知识分子的人生理念中,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价值?能不能起积极正面的领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向上提升的功能?(台湾作家王寿来)
  • 做事要懂心计

    做事要懂心计

    做事懂“心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做事懂“心计”,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挥洒,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做事懂心计,才能做到“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成为驰骋商海的成功人士。“心计”成就事业,“心计”成就人生,“心计”也会成就你的理想。做事要学会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做事要懂心计》所讲的做事“心计”,将会为你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为你迈人这个社会舞台的中心助上一臂之力。
  • 冲上芸霄:异界修真女

    冲上芸霄:异界修真女

    一场谁也没有想到的末世,突如其来的降临在她的面前,她措手不及,命丧黄泉之际,随身携带的玉佩将她带到了地球的千年之后。雾非雾,花非花,一朝醒来,是她,又不是她。魂穿?为何与她一模一样?地球呢?那载人的庞然大物,冲出了大气层?人类?一百岁还是青年?‘她’是被人活活气死?‘她’还是除了家世没有拿得出手的悲催女?体术差?生育等级零?好不容易谈了个男朋友,结果那渣男为了傍上更好的千金小姐,跟她说拜拜?哼,既然她老天让她重活一回,那么以后,她便是她,带着逆天的空间,学着逆天的修真功法,以后再无人瞧不起她,她要站在云顶之巅,傲视天下!修真?只有她可以!可是等等...她怎么又回来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古龙文集:天涯·明月·刀(下)

    古龙文集:天涯·明月·刀(下)

    本书接续《小李飞刀2:边城浪子》的故事。此时,傅红雪已成为天下知名的大侠。他与雁南飞约定一年后在凤凰集了结恩怨,没想到雁南飞却碰到凶险诡异之事。为了破解名震江湖的公子羽之追杀,为了忠实于好友的托孤,为了战胜自己内心的欲望和软弱,傅红雪又重新踏上了波涛诡秘的江湖厮杀之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改变心态改变一生

    改变心态改变一生

    人生就像万花筒,充满了无数的未知与变幻,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未来不会因为我们的抱怨而改变,改变人生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调整我们的心态。身处逆境的人,如果能够坚强面对,积极行动,一样可以突出重围、拥有光明的未来。《改变心态改变一生》从“心态决定人生成败”的角度出发,分别从挫折、生活、自己、他人、家庭、事业、工作、财富等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所例举的故事真实鲜活,以点带面,纵横深入,使读者于字里行间领悟心态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积极的心态,笑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