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7700000010

第10章 传文

文言传①

乾文言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②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③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注译]

①《文言传》:《易传》之一。共有两篇,分别解说乾卦和坤卦的要旨精义,因此前一篇称《乾文言》,后一篇称《坤文言》。②长:尊长。嘉:美好。会:会合。义:宜。干:根本。③体仁:以仁为体。

[译文]

元始,是各种良善事物的尊长;亨通,是各种美好的事物的会合;有利,是各种适宜时机的和谐;正固,是处理各种事宜的根本。君子把仁爱之心作为行事的根本依凭,完全堪称众人的尊长;寻求美好事物的会合,完全符合礼仪的要求;施利给其他事物,完全符合道义的准则;坚持正固节操,完全能够妥善处理各种事务。君子就是施行这四种美德的人,所以才说:“乾卦象征天的元始,亨通,和谐有利,贞正坚固。”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①子曰:“龙,德而隐者也。②不易乎世,不成乎名,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③”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④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⑤《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⑥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⑦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⑨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注译]

①何谓也:这是《文言传》作者的设问之辞。下同。②隐者:隐居的人。③不易乎世:不因不良世俗而改变节操。不成乎名:不求成名。世无闷:逃离世俗而不感到苦恼。遯:通“遁”。不见是:不被。是,以……为是,即肯定。确:坚确,坚定。拔:动摇。④正中:指九二居下卦之中位。⑤庸:平常。信:诚信,即说到做到。闲:防止。善世:美好正大。世,大。伐:矜夸。化:感化。⑥修辞:修饰言辞。居业:蓄积功业。居,积。⑦知至至之:知道进取的目标是什么,就努力实现。可与言几:即可与之言说幽微之事。存,保全。义,宜。⑧上位、下位:上位,指九三居下卦之上位;下位,指九三居上卦之下方。⑨因:沿,随着。时:指一天中的各个时辰。上下无常:与下文“进退无恒”互文,指九四处于可上可下,可进可退,变动无常之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为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彼此求合。作:振作,奋起。睹:见。本:出于,依存于。各从其类:各自依从其同类而发挥作用。贤人在下位而无辅:贤人,指下卦九三爻。三爻、上爻为两阳,而两阳不应,所以说上九无“贤人”辅助。

[译文]

初九爻爻辞说“巨龙潜伏在深渊,暂时不宜施展才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认为:“这是比喻一种具有龙一样品德而隐居的君子。他不被污浊的世俗改变操守,不迷恋于成就功名;远离尘世不感到烦恼,所作所为不被世人称道也不感到苦闷;称心如意的事情就付诸实施,深以为忧的事情则绝不去做,意志坚定而不可动摇,这就是潜伏的巨龙。”

九二爻爻辞说“巨龙出在田间,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认为:“这是比喻具有龙之品德的君子已经得到中正之道了。他谈吐平凡却能说到做到,行动平常却能严谨有度;凡邪妄之事都能防微杜渐而使中正之德更加充实,为世人做善事而从不自我矜夸,其中正之德广泛传播于人世,人人均受到感化。《易》书说‘巨龙出现在田间,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世’,这句话是说大德大才之人虽然尚未居于君王之位,但是已经具备人君之德了。”

九三爻爻辞说“君子终日健行不息,时刻戒惕警惧,这样即使遇到危难也能免遭咎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认为:“这是说明君子之所以终日健行不息,是在增进美德、营修功业。待人忠实守信,是增进美德的途径;说话出于诚心诚意,是积蓄功业的门道。看到有发展上升的征兆,就努力上进,这种人可以跟他商讨隐微之事;看到有走向终极的危险,就及时停止,这种人可以跟他合作共事,并能把事情处理得很适宜。这样就能居于上位而不骄傲,居于下位而不忧愁。所以才能终日健行不息,时刻戒惕警惧,即使遇到危难也能免遭祸害。”

九四爻爻辞说“巨龙伺机而动,有时腾跃上进,有时退处深渊,必无祸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认为:“这是比喻处在这种境地的君子,或上升或下降,都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不去做那种徒劳无益的邪妄之事;或上进居于尊位,或退下安守本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现在还没有决定离开在下的众人而上升。君子增进美德,营修功业,都是在等待时机以便及时进取,所以才说必无祸害。”

九五爻爻辞说“巨龙飞上云天,宜于发现大德大才之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认为:“俗话说:‘同类的声音相互感应,同类的气息相互求合。水向湿处流动,火向干处燃烧,浮云伴着龙吟而出,山风和着虎啸而生。圣人振作而勉力治世,则万民仰视而天下归附。’可见,依存于天者其性亲上,依存于地者其性亲下,一切事物都是各自依从其同类而发挥作用。”

上九爻爻辞说“巨龙飞升至极点,必遭困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认为:“这是比喻某种人身份尊贵而没有实位,地位崇高却失去民众,虽有贤人居于下位,但贤人不去辅助他,所以他一旦轻举妄动就有困厄。”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①“终日乾乾”,行事也。②“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③“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注译]

①舍:即舒,舒展。②行事:从事某项事业。③上治:最好的局面。治,太平,指安定的局面。

[译文]

“巨龙潜伏在水中,暂时不宜施展才能”,是由于地位低下微贱。“巨龙出现在田间”,是由于时势开始舒解。“终日健行不息”,是表明事业开始付诸实践。“有时腾跃上进,有时退处深渊”,是为了自我验证以使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巨龙飞上云天”,是由于君子已经成为大德大才之人,并上居尊位而治理在下之民。“巨龙飞升至极点,终将有所悔恨”,是由于处于穷极之地却不知随机变通,必有灾难。天有元始之德而“用阳刚化为阴柔的老阳之数”即九这个数,是表明天下大治是势所必然。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①“终日乾乾”,与时偕行。②“或跃在渊”,乾道乃革。③“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④“亢龙有悔”,与时偕极。⑤乾元“用九”,乃见天则。⑥

[注译]

①文明:文采灿烂。②与时偕行:追随时光向前发展。③乾道:天道。革:变化。④位:意为尊居“天位”。⑤极:尽,消亡。⑥天则:大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

[译文]

“巨龙潜伏在水中,暂不宜施展才能”,是说阳气虽然已经生成但是尚未出现。“巨龙出现在田间”,是说天下文采灿烂,前景光明。“终日健行不息”,是说随着天时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发挥作用,从而使万物生生不息。“有时腾跃上进,有时退处深渊”,是说天道发生变化,出现变革。“巨龙飞上云天”,则说明阳气盛旺正当天位,其造就万物之功已成,具备了天之美德。“巨龙飞升至极点,则有困厄”,是说阳气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达到了穷极之地,再不可能向前发展了。天有元始之德而“用阳刚化为阴柔的老阳之数”即九这个数,这是体现了大自然运行的法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①六爻发挥,旁通情也。②“时乘六龙”,以“御天”也。③“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④“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⑤《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⑥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⑦“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⑧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注译]

①纯粹精:即纯粹之精。②旁通:广泛会通。③御天:驾驭大自然。④行:指行动目的。⑤辩:指通过论辩来辨疑决难。⑥重刚而不中:初九、九二均为阳刚之爻,九三又为阳刚之爻,所以称重;易卦每卦只有二爻、五爻居中,而九三居三位,所以称“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易卦六爻分天、地、人三才,上、五为天,四、三为人,二、初为地,而九三居天、地之间,所以称上不在天,下不在田。⑦中不在人:九四与九三虽为人道,但人道之中,人下近于地,上远于天,而九四则下远于地,上近于天,不是人的正常处境,所以称“中不在人”。或:虚指代词,有时。⑧先天:先于天象。这里指在自然界尚未出现变化时,就预先采取必要措施。后天:后于天象。

[译文]

乾卦中的“元始”,说明天的美德在于首创万物并使之亨通。“和谐有利,贞正坚固”,则是天的本性和真情。天一开始就用美善的利物之德去施利于天下,而自己却从来不居功夸耀它所施与的美善之利,这种美德是何等的伟大啊!伟大啊,天!刚强劲健,居中守正,通体不杂,始终不变,纯粹而又纯粹,堪称纯粹之精华。乾卦六爻一经发动,其变化就曲尽天地万物的情理;犹如顺着不同的时节驾起潜龙、现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这六条巨龙,统御着整个天道的变化;行云降雨,普遍施与万物以泽惠,给天下带来太平。

君子应该以成就自己的品德为目的去做事,而且所做的事是每天显现于外,人人看得见的。而初九爻爻辞所说的“潜”,意思是君子的品德虽然已经具备,但还隐藏于内而未曾显现出来,说明其行为尚不足成就其品德,所以君子此时不能轻易施展才能。君子努力学习以积累知识,置疑问难以辨别是非,平日胸怀宽广以博学深藏,并能以仁爱之心去做事。《易》书中说:“巨龙出现在田间,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世”,这是说有这种大德大才的人虽然身居下位,但是已经具备了人君的美德。九三爻是多重刚爻重叠而成的,居于不中之位,上不能达于高天,下不能立于地面,所以要健行不息,时刻“戒惕警惧”,以便万一遇到危难也能“免遭祸害”。九四爻也是多重刚爻重叠而成的,居于不中之位,不仅上不能达于高天,下不能立于地面,而且中不能处于人境,所以强调“有时这样,有时那样”。强调“有时这样,有时那样”,是为了说明此时还存在诸多疑虑,需要审时度势,这样才能“免遭祸害”。九五爻爻辞所说的“大德大才之人”,其品德像天地一样化育万物,其圣明像日月一样光照天地,其行为像四时一样井然有序,其赐吉降凶像鬼神一样毫无私念。他先于天时而行动,天不背逆他;他后于天时而处事,则能遵奉天的变化规律。天尚且不背逆他,又何况鬼神呢?上九爻爻辞所说的“上升至极点”,是说某些人只知道一味进取而不知道适时引退,只知道生存而不知道终将衰亡,只知道获得而不知道所得必失。在这方面,大概只有圣人才是明智的吧!深知进取与引退、生存与衰亡之间的关系,行为不会迷失正道的,大概只有圣人吧!

坤文言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①。“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②,承天而时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③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④,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兼于无阳也,故称“龙”焉⑤。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注译]

①《坤》六爻皆阴,故至柔。《坤》变动为《屯》,有了两个阳爻,阳为刚。坤是地,所以称至静。古称天圆地方,故称德方。坤变动而生阳,阳为主,故后得主。常为常道,即规律。②坤道其顺乎:坤道顺天道,故称顺。③弗敢成:不敢以成功自居。④“黄”中通理:黄为中色,为中和之色;地色黄,六五爻而居上卦中位,故称黄中。坤为体为事业,有黄中之德者,身必阔,事业必成也。⑤阴疑于阳:疑通拟。为其兼于无阳也:其“兼”字,一般作“嫌”。坤以阴兼阳位,故称龙。乾称龙,坤亦称龙,故二龙交战,未离其类,坤未离阴类,故称血。阳取象气,阴取象血,即所谓“阳气阴血”。

[译文]

《坤》卦(指大地)为极阴柔,一旦变化却显得相当刚健;性情极为文静,其美德却能流布四方。“大地承奉天之施予而后主持行养万物”,乃常理所在;包容孕育万物而使之运化光大。大地的德行柔顺啊,承奉天道顺依四时而运行!

修善的人家,必然有多余的吉庆,作恶的人家,必多祸殃。臣子杀死他的君王,儿子杀死他的父亲,并非一朝一夕的缘故,这种大逆不道行为是渐渐萌生出来!所以,都是为君为父者未能及早明察真相。《易·坤》初六说:“天降薄霜,预示严寒将至。”这大概是说循顺着时令渐进至极吧。

(六二爻):地顺着天,道是直的,“直”是正确的,“方”是合宜的。君子以庄敬使内心正直,行为得宜以使对外方正,做到庄敬,行为得宜而确立的道德就不会孤独。正直、方正、广大,对不熟悉的事情处理起来也无不利,他的言行就无可怀疑了。

(六三爻):阴柔在下虽具有美德,暗暗地辅佐王者的大业,且成功却不敢居动。这就是地顺天的道德、妻从夫的道德、臣忠君的道德。地道顺天道德而没有成功,则是尽臣之职到最终有好的结果。

天地变化,草木繁盛。天地闭塞,贤人隐居。(六四爻):“束紧囊口,可以免遭灾祸,但也不会获得荣誉。”这大概说的是要谨慎吧!

(六五爻):君子的美德比黄色,中和柔润,通达道理;身居正中而守礼,美德在内心,畅发于四肢,表现于事业,是极其美好的。

(上六爻):阴气盛旺到类似于阳气,双方必然发生相互的冲突。《易经》的作者担心人们误解《坤》中没有阳爻,冲突不是阴阳交合,而是阴气兼并阳气,所以也称龙。而阴气盛极已类似于阳气,但还没有离开阴类,所以称血。“玄黄”是天地相混杂,天色玄而地色黄。

同类推荐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穿书丑女翻身记

    穿书丑女翻身记

    一觉醒来,袁佳佳变成了小说中的炮灰丑女配,相貌丑陋还胆小怕事,懦弱无能最后投井身亡。这……这是怎么回事!袁佳佳欲哭无泪,老天爷你造吗!
  • 穿越之情系千年(已完结)

    穿越之情系千年(已完结)

    情系千年共三部第一部:《莺歌绝舞》初恋的美丽,芷婷和李威彼此相爱,而她,宁愿付出自己的性命也不肯嫁给他;为帮表姐徐柔婧复仇,她不惜使用卑鄙的手段(已完结)。第二部:《瑞雪飞舞》莫度,一个高傲、风流的左贤王,他不惜放弃王位,只为追逐自己的最爱;而他,伟大的大央国皇帝李刻,为了得到她,寻访天下名医,只为唤醒她。她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守卫爱情,最后却累累伤痕,在遥远的古代留下凄美的童话。她冷傲地把王位、权力和荣华踩在自己的脚下,站在两军交战的城楼,寂寥地歌舞,只为在陌生的古代寻找梦一样美丽的真爱。第三部:《相约千年》伤痛的爱,坎坷的人生。醒来后,她与最讨厌的人订婚,却成为父亲事业中利用的工具……生命的尽头,是如烟花般灿烂,还是在寂静中消逝……推宣新作《鸳梦系列:幽幽萱香》!《鸳梦系列:蝶纷飞》!
  • 魔鬼交易,总裁的替身爱人

    魔鬼交易,总裁的替身爱人

    在妹妹的婚礼上,她暧昧了妹夫,陷害了继母,气病了老爹。在家族的眼里,她是恶人。是蛇蝎女子。但在胭脂的心里,他们是——仇人。被陷害被嫉妒被抢光一切还要被除根,她死了两回。鬼门关再回来睁眼的一刻,她便脱胎换骨!吞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占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害过我的,必须让你生——不——如——死!为报仇,她不惜和他签下交易。在>在是叱咤风云的商界新贵。不料他还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她以为日久生情她的自尊身体颜面有多么珍贵,岂不知在没有心肝的恶魔的眼里那不过待食的猎物。她入了赌局,压上自己便没有退...
  • 失踪之谜(走进科学)

    失踪之谜(走进科学)

    茫茫宇宙,浩浩人海,真是无奇不有,怪事迭起,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和科技神奇奥妙无穷,神秘莫测,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捉摸不透。
  • 自己拯救自己

    自己拯救自己

    《自己拯救自己》一书最初的创作只是为了配合斯迈尔斯的演讲。1856年前后,斯迈尔斯经常到利兹市去作演讲,对象是一群困苦无助的年轻人。讲座地点是个简陋、空旷的大房子,本来是用于治疗霍乱的临时病房。在演讲中,斯迈尔斯尽力让这群迷茫的年轻人明白:人生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自身的努力,比如勤奋、学习、自律和自制。但更重要的是,必须培养正直、诚实的品质,并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演讲的效果之好,远远超出了斯迈尔斯的预期。于是他开始将演讲内容整理城文字,按照斯迈尔斯自己的说法,“毕竟,书籍要比口头语言流传更广”。他把书名定为《自己拯救自己》,他觉得,“再也没有比这一名称更切合主题的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王爷,你欺人太甚(将完)

    王爷,你欺人太甚(将完)

    你不在时,雪一直下,仿佛是在等你回来,我抬头,雪落在我的眉尖化成一片雨水。你不在时,月一直挂在空中,仿佛是在为你照亮回来的路,于是我想变做一颗树,和月亮一起等你。你不在时,树一直摇晃,那影子就象你的身影,时常使我失神。你不在时,风时常又哭又笑,于是风哭时我跟着落泪,风笑时我随它而笑。你不在时,床一直为你而空,是我心中已经容不下她人酣睡,你可知那细微的喘息声曾是我入梦的良药。你不在时,梦不期而至,梦中有你也有我,可梦醒时你却消然而去,于是,我只盼夜夜有梦,梦中有你。你不在时,我食之无味,寝之难安,唯任两鬓生华发,岁月指尖流……雪月你虽不在,我却仍为你保留着皇后的位置……直到永远……我不希望我困住你,但我也不希望再次失去你,如果用江山来和你交换,那么我一定要你,而不要江山。一滴清泪落在我的脸庞,我愕然抬起头时,却发现他已泪流满面,我刚要说什么,他却将手指放在我的唇边,只仰起头长长的叹了一声,然后将我紧紧的拥入怀中,用他的脸轻轻的抚着我的额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穿越,第九个王妃

    穿越,第九个王妃

    新书《裴太太,你已婚!》已经开始连载啦。◇◇本书已上市,出版名《第九王妃》。她叫叶无心,是叶氏武馆馆主的女儿,相亲男想亲近她,被她一脚踢成残废,不料遭天遣一命呜呼。穿越后,她是丞相府温柔、端庄、贤淑的大小姐。呸~~那些都是些什么词,她全不认识。☆☆他叫端木孤辰,是楚国最年轻、睿智、残暴的王,战场上的野狼,手握楚国重兵,是为天下人所忌惮。在他的眼里,女人是麻烦的代名词,更是细作的代名词,死了八个老婆他也不在乎。离上一个王妃猝死刚过一个月,皇帝一道圣旨,要他娶第九个老婆。他冷笑,这皇帝真是迫不及待想置他于死地,他倒要看看他这第九个王妃怎么置他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