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000000059

第59章 石达开大渡河覆败事实(2)

是日(6月9日)午刻,达开果率众东走,取道岩。应元见其车乱旗靡,即分兵上下两路,迈过铁桥追击。应元及许亮儒督兵从山顶下木石,黄君荣、汪复申等率军尾追。同时大河北岸周千总复派兵对岩用枪射击之。达开部面面受敌,坠岩陨水者无数。……(岩一径)道极险狭,仰视则峭壁参天,俯临则河水急涌,以是屈行二十里乃渡小河村庄,点验队伍则已损失十之五六。是夜宿此。应元复整队围之,未及旦,达开统残部溃围而去,应元跟追。……至利济堡……达开见老鸦漩水势险恶,料不能涉,亦收队盘踞其地。入夜昏黑,饥甚,觅食无所得,有相杀噬人肉者,达开莫能禁,并闻残部聚泣,乃顾而叹曰……今误蹈险地,一蹶不振,此天绝孤,非孤不能为诸卿解危也。言讫泣下数行,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达开知丧败在即……乃含酸仗剑,督叱部卒将胡、潘、吴三王娘以次抱投江中。

这些记述表明,6月9日渡河失败、紫打地失守,石达开陷于极大的困境。困境当然不是这一天才形成的。石达开原来据有河道七场中的紫打地、新场、洗马姑等村镇,但在5月下旬,新场、洗马姑已被岭承恩占领,特别是5月29日,岭承恩占领紫打地背后的马鞍山,使石达开局促于紫打地,成了釜中之鱼。6月9日的战斗是死中求生的"困兽之斗"。这次战斗失败,石达开虽率残部冲突至老鸦漩,但显然已经丧失了"血战出险"的信心和力量了,所以才有他的妻子沉河的事情。

处于绝境的石达开于6月11日在老鸦漩以南十余里的洗马姑地方落入清方手中。

石达开究竟是怎样落入清营的呢?在6月9日、10日、11日的短暂时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为贪生而投降了;

为突围而诈降不成被浮;

为救残部而被骗入清营。

由于记载残缺而又分歧、矛盾,要真正确立一种说法是不容易的,要澄清各种细节尤不可能--恐怕也不必要。我们要避免各执一词,在其中的细节上大加发挥、大做文章。我们需要的是把握住基本的事实,采取客观分析的态度,以认清石达开最后几天历史的轮廓。

有两件基本事实可以作为分析研究的基础,这就是:石达开想救全残部,清方得到石达开是"设计诱擒"的结果。这两件事的存在是有确实证明的。任何一种说法都应当同它们没有矛盾--除非能否定它们的存在。

关于石达开想救全残部,他在被俘后的供词中谈到了这一点,更具体的根据自然是石达开给骆秉章的信。关于这封信的真实性,我认为迄今并没有重要的争论。撇开收信人是骆秉章还是唐友耕的问题,它的多方面的来源表明了它不可能出于某一人的伪造。从它公之于世的先后来说,它首先见于1908年印行的《唐公(友耕)年谱》。1935年四川泸定西沙河坝高姓在紫打地发现此信抄本。1941年朱偰在大渡河等地考察,又有当地戴姓默写出这封信。1945年都履和整理发表的许亮儒《擒石野史》也录有这封信。有的抄本署有太平天国五月初九日的日期,与史实矛盾,这完全可能是抄写中发生的错误。至于骆秉章、唐友耕等的官私文件中没有提到它,那是由于别有隐情,下文将予讨论。

这封信的主要内容,是要求清方统帅"宥我将士,赦免杀戮"。它说:

窃思求荣而事二主,忠臣不为;舍命以全三军,义士必作。……大丈夫生既不能开疆报国,奚爱一生;死若可以安境全军,何惜一死。达闻阁下仁德普天,信义遍地,爰此修书,特以奉闻。阁下如能依书附奏清主,宏施大度,胞与为怀,格外原情,宥我将士,赦免杀戮,禁止欺凌,按官授职,量才擢用,愿为民者,散之为民,愿为军者,聚之成军,推恩以待,布德而绥,则达愿一人而自刎,全三军以投安。然达舍身果得安全吾军,捐躯犹稍可仰对我主,虽斧钺之交加,死亦无伤,任身首之分裂,义亦无辱。惟是阁下为清大臣,肩蜀巨任,志果推诚纳众,心实以信服人,不蓄诈虞,能依请约,即冀飞缄先复,并望贲驾遥临,以便调停,庶免贻误。

此外,信中还有一些表示他系被谮出朝和"逐鹿空劳、天弗从愿"、"天命如此、人将奈何"( 《太平天国文书汇编》,161页。)之类的话。

人们对这封信采取分析和批判的态度,这是正确的。

石达开在大渡河近一个月,进行了多次战斗,还多次表明过血战出险和宁死不降的决心。(在一次强渡战斗前夕,石达开向将士表示,今"陷入绝地,重烦诸君血战毋徒束手就缚,为天下笑,则诸君之赐厚矣。因泣稽颡,众皆泣稽颡"。见薛福成:寇石达开就擒事》;在最后几天,石达开题诗于壁,有"大军乏食乞谁籴,纵死涐降"之句,又赞成"不胜则君臣赴彼清流,断不受斧钺辱"的主张。参见都履和:石达开涐江被困死难纪实》。)但在写这封信的时刻,血战出险已没有可能,战斗到底的决心也已经放弃--希望"舍命以全三军",要求赦免他的残部,不言而喻是以停止抵抗为条件的。人们批判他悲观、动摇,这是确实的、有道理的。

但无论如何,我们看不出这封信是在同敌人进行"黑交易",是暗中把部下出卖给敌人。石达开的确想同敌人"交易":"舍命以全三军"。他的资本这时已只有自己的头颅。但残酷的事实是,敌人既要他的头颅,也要"三军"的头颅。我们完全要批判这是错误的幻想,但不可以说他想从这一"交易"中为自己得到什么好处。不然,怎样解释他的"王娘"事先就投河而死呢?

这里不准备着重讨论对这封信的评价,而只是从这封信来确定一个事实,即石达开在覆亡之前,曾要求清方保全残部,以此作为停止抵抗的条件。

第二个基本事实是,石达开落入清营是清方"设计诱擒"的结果。这一点,首先是骆秉章派赴大渡河处理善后事宜的四川布政使刘蓉透露的。刘蓉在事毕以后的一份详细禀报中说,他接奉骆秉章的命令,"当即驰抵富林营,接见文武员弁及各该土司,询悉前后战守及诱擒石逆情形";又说,石达开率残部东奔至老鸦漩后,"适管带南字营都司王松林到防,情愿亲赴贼巢,诱降石逆"( 黄彭年:《代刘蓉致骆秉章禀稿》,见《太平天国资料》,217、219页。)。

这个诱擒诱降的主意据说出于唐友耕。"石逆粮尽势穷,唐提督商令汉土各营设计诱降,遂生擒石逆。"(《唐公年谱》附录,《伍肇龄等上护川督赵尔丰呈》。)地方志书则称出于越嶲厅同知周岐源,说周岐源向王松林"授以密计,王松林亲践其垒,晓谕再三"( 光绪《越嶲厅全志》卷六之二。)。

根据这几种官私记载,我们可以确知,石达开之落入清营(用他们的话来说是"被擒"、"来降"),是清朝方面"设计"的结果。

确定了以上两个基本事实以后,接着也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石达开的信,骆秉章、唐友耕或清方其他人见到或知道了吗?他们作何反应?

唐友耕、周岐源等究竟设了什么计,究竟怎样"诱擒"、"诱降"石达开?

关于第一个问题,尽管骆秉章、唐友耕等人的官私文件中从未提到此事,但可以相信,他们得到了这封信。一个简单的事实就可以帮助我们作出判断:如果他们没有得到这封信,它怎会在唐友耕儿子编的《唐公(友耕)年谱》中出现?

根据近年我读到的跟随刘蓉去大渡河前线的黄彭年所写的《黎雅纪行》一文(我所见到的是原手稿的再抄件,此文已编入《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可以推测骆秉章也收到了这封信,或者得到了关于这封信的报告。

《黎雅纪行》开头叙述了清兵四面包围石达开的形势,接着有这样一段话:

既而闻贼势益蹙,将缚石达开来降。骆公虑其伪降,以缓我师,乘懈而逸;又虑诸将不能善其后也,于是檄刘公往。时家君居骆公幕府,部署已定,刘公邀予同往。

黄彭年与父黄辅辰都有文名,当时在四川依骆秉章,刘公即刘蓉。据黄彭年《代刘蓉致骆秉章禀稿》,骆秉章是同治二年(1863)四月二十八日即公历6月14日以公文通知刘蓉去大渡河的,刘蓉、黄彭年于次日即动身。从黄彭年这段话来看,骆秉章在6月14日还不知道石达开已于11日落入清军之手,但知道了"贼势益蹙,将缚石达开来降"。这是很值得注意的。据刘蓉事后的报告,石达开自紫打地奔突至老鸦漩后,部属中出现了一些投降活动,但并未有"将缚石达开来降"的报道。所谓"贼势益蹙,将缚石达开来降",与石达开信的内容是若合符节的。石达开提出愿"舍命以全三军",意即愿自缚听候处置以换取赦免、安置他的余众。骆秉章获知这一情况,但担心是伪降,又担心前线将领不能处理这样一件复杂的大事,才派仅次于他的大员刘蓉亲去前线。石达开信中要求迅予答复,"并望贲驾遥临,以便调停"。我们甚至可以推想,骆秉章派去刘蓉这样的大人物,是对于这一要求的事实上的回答。

骆秉章派出刘蓉,对石达开被俘并未发生作用,因为早在刘蓉启程以前,石达开已被"设计诱擒"了。在这里,只是试图从黄彭年的笔记中进一步确定清方得到了石达开的信,包括骆秉章在内,至少,他们获知了石达开"舍命全军"的要求。这是有助于我们探索唐友耕、周岐源等的"密计"内容的一个背景。

唐友耕或周岐源等究竟如何"设计诱擒"石达开,分析方志记载等材料,有可能理出一个头绪。《越嶲厅全志》的《武功志》描述说:

贼四面受敌,又困于雨……又粮尽无所掠,进退战守俱穷,颇有降心。岐源密探其意,乃为画策,邀参将杨应刚商南字营王松林,先令达意,授以密计。王松林亲践其垒,晓谕再三,贼首肯者六七。应刚锐然自任,率丁数十至贼营,先贻书约誓,待以不死,贼未之信也。而贼之伪李宰辅、伪曾宰辅等俱欲伤应刚。应刚大呼叱之……与王松林同指天誓日。石达开信之,与之订盟。翌日并马出紫打地,至乔白马……已而石达开至洗马姑,应刚指曰,此越嶲同知周公。达开长揖而坐。遂拥至海棠城内。

这段记述中的时间、地点和其他细节有不准确之处(这段记述说,王松林去石达开营中"晓谕"的次日,同石达开并马出紫打地,当天到洗马姑清营。按石达开从紫打地出奔是6月9日,王松林去石达开营中"诱降"是在石达开离开紫打地奔至老鸦漩后,刘蓉、许亮儒都对此有具体记载,所以这段记述中的日期、地点必有差误。又,它还记有"贼之卫队刀枪围绕者万众"、"贼众……露千刃相向"等情节,也可能有夸张的成分,其用意在突出杨应刚、王松林的"胆识"和"立功"之不易。),这里可以不多讨论,重要的是,这段记述告诉人们,石达开是相信了杨应刚、王松林的话而到洗马姑清营的。

石达开相信了什么呢?这段记载似乎说,石达开相信了"待以不死",所以就跟杨应刚等走了。

但事情不可能这样简单。如果只是派人去告诉战败者:归降可以不死,这不过要下说辞的人费点口舌,不需要划什么策,更谈不到什么"密计"。

或者说,所谓"密计"就是指圈套,就是指先去骗他们"待以不死",抓到手就予以诛杀。这当然也是计,是毒计。但必须明白,这样的圈套、毒计是不可能由周岐源或唐友耕来设计、安排的。他们没有这样的权力。石达开和他的残部后来之被屠杀,完全出于骆秉章的指示,刘蓉就曾声明屠杀石部系"遵照檄饬"行事。所以,周岐源所划的策、所设的计,不可能是指这样的圈套。

关于杨应刚与石达开的接触,光绪《越嶲厅全志》记载了紫打地赖进学所述的另外一些情况:

二十三日(6月9日)……(石达开)率妻子而逃,有七贼妇至小水溺于河。石逆前与杨参府约降,自由小水过乔白马,适杨参府早下山前往迎之,携手过凉桥至洗马姑,宿马颈子王通把宅中。明日杨参府带石逆由纳耳坝至富林,意欲径至省城报首功也。而唐军门、蔡知府邀之于路不得前,遂将石逆交二公而回越嶲云。

赖进学述杨应刚与石达开接触的时间,大概也有错误,但他证实了杨应刚有"诱降"之事。"约降"有些什么内容?后来的安顺场"士绅"赖执中对此有重要的补充:

同类推荐
  • 大唐御医

    大唐御医

    一个外科医生(男)搭着一个内科医生(女)一起穿越了!这样的一对黄金组合来到了贞观九年的大唐,他们的穿越,能改变大唐的什么?如果长孙皇后不死,太子承乾还会造反吗?李治还能做皇帝吗?武则天还能站上历史舞台吗?
  •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八一八那些让你不明觉厉的历史故事,揭秘五千年前高富帅的生活、重口味的乱世春秋。
  •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历史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它留给我们不胜枚举的闪光点,以惊人的相似重现在历史大舞台上。这些或大或小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中风格迥异的暗角与拐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暗角是历史发展中的量变,拐点则是质变。高屋建瓴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量变的能量可能很小,但日积月累之后,质变就会发生。于是,历史中的拐点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巨变,或发展、或灭亡。古人的生存轨迹无不证明着这些道理,也用亲身经历的暗角与拐点警示着后人。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王朝覆亡,一代代帝王兴起,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就是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夺目、最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
  • 大清王朝2

    大清王朝2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热门推荐
  • 爱你就像病一场

    爱你就像病一场

    一些人走了,又来了一些人。当初你和他那么亲密,一起叫一起跳,抱着哭抱着笑,当后来渐渐变成了屏幕两边的陌生人时,你看见他的名字不再紧张、激动、心潮起伏,他仅仅变成了一串串没有温度的宋体符号。这是爱,也是病。
  •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学阐释的弊病,也克服了教学论专家所编读物可能选文与解读不当的弊病。编撰的目的是:选择课本之外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教育学的加工,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每本书都以“忧患意识”、“生命礼赞”、“大自然:温情澎湃的歌”之类的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语句把几十篇佳作组织成若干单元。单元内部由以下板块构成:单元人文内容概述、作家作品简介、作品、解读、话题、相关资料索引。这套丛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观念,有助于中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品味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感悟。这套丛书竭诚为中学生的成长加油!
  • 动物世界2

    动物世界2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面对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双眼。鸟儿为什么会飞?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厉害?鱼怎么会放电?数亿年前,动植物的出现叩响了沉默。也许,它们有的只是一个细胞,渺小得似乎可以忽视,但它们却宣告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地球上从此有了生命。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繁衍,地球上变得日益充盈。从浩瀚的海洋到广阔的天空,从葱翠的平原到荒芜的沙漠,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内陆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它们或披着鳞带着甲,或裹着厚厚的皮毛,共同演绎着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和盎然生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被迫成为勇者的村姑

    被迫成为勇者的村姑

    --情节虚构,变成了某本蛋疼勇者与魔王故事里的肥婆反派。原著的作者是个变态,请勿模仿,林天音发现自己重生了。整个故事里都没几个正常人,因此她只能努力变得更变态
  • 重生之弃妇桃花开

    重生之弃妇桃花开

    不分日夜辛苦赚钱供养到大学毕业的丈夫背信弃义的另娶富家千金,一朝变成弃妇的苏袖被害得失去了七个月大的孩子,葬送了自己的命!带着尚未开启的金手指重生,苏袖咬紧牙关拼了命的往上爬,只为报复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复仇路上,所有阻挠她的障碍全都必须清除!
  • 贵圈:男神只爱替身妞

    贵圈:男神只爱替身妞

    她曾经是被软饭男友抛弃的受气包,因为一张假脸替身跑路的天后。娱乐圈水深似海,白莲花,绿茶婊,层出不穷;炒绯闻,争上位,一浪高过一浪。冷傲总裁若即若离,说站在你那边的只有你自己。天后王座在上呦,她们愿意为你整容至死,她们愿意为你出卖余生。聚光灯下红颜混战,镜头背后全员撕逼!一路荆棘一路歌,她发誓要让当初受过的伤害十倍奉还。一寸红毯一寸血,她把曾经将死的仇恨化作利剑穿心。一张假脸,就像是没有根的花束,后遗症一到,终将枯萎腐烂。当正主归来,鸠占鹊巢的人生,到底该是谁的?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婆婆,拜拜!

    婆婆,拜拜!

    本文轻松幽默,真实动人。<br/>婆婆日防夜防怕儿子和媳妇会搬出去单过,垄断了媳妇和儿子的经济。还和小姑子一起折磨、刁难、鄙视媳妇,就因为她是个外地的农村女。在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朱天池再也忍无可忍地和老婆搬出了家,见老公提出离开这个家,钱文娟心里自然高兴,走的时候还潇洒地跟婆婆说了一句:婆婆,拜拜!<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