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000000002

第2章 论洪秀全的早期思想及其发展(2)

1843年洪秀全最后一次应试落第以后,阅读了梁发的《劝世良言》,这是他接触基督教的开始。关于洪秀全同基督教的最初接触,曾有研究者强调郭士立(K.F.A.Gützlaff)的作用。郭士立是普鲁士传教士,1831年来华,曾参与英国侵华活动。《南京条约》签订后,1844年,他在香港建立了一个中国人的宗教团体,名叫"汉会",利用"汉会"成员深入内地传教,散发《圣经》和其他宗教宣传品。(参见E.P.Boardman,Christian Influenceupon the Ideology of the Taipin Re-bellion,43页,1952。)到1850年,郭士立的"汉会"所散发的《圣经》已遍及除甘肃以外的中国所有各省。(参K.S.LatouretteAHistoryofChristianMissionsinChina,253页,1929。)

由于郭士立在19世纪40年代这种广泛的活动,因而关于郭士立同洪秀全、冯云山等人的关系,早在太平天国革命初起时就有许多传闻。如罗孝全(I.J.Roberts)在1852年的一篇报道中提到:"有人谓郭士笠先生的一位信徒已投入军中,但吾未想到此即洪秀全氏,更不以为其人已为革命领袖。"(《洪秀全革命之真相》,见《太平天国》,第6册,824页。)英国公使文翰1853年春访问天京后的报告中说,太平天国"所习者确系故郭士笠博士之团体所印行之传道小册子"(《英国政府蓝皮书中之太平天国史料》,见《太平天国》,第6册,896页。)。近人有著作甚至说,洪秀全曾从郭士立学道,正式加入基督教(参见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165页,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40。);冯云山可能曾从郭士立受洗(参见P.Clarke The Coming of Godto Kwangsi,1973。)。应该说,关洪秀全以及冯云山本人同郭士立的这种关系,是缺乏可靠根据的。郭士立的"汉会"成员或他们的联系者后来有参加"拜上帝会"的,郭士立译的《圣经》和写的传道书后来也有传入太平天国的,这是需要另行研究的问题。关于洪秀全同基督教的关系,他接触最早、早期思想所受影响最大的,可以确定,并不是郭士立或郭士立的作品,而是梁发的《劝世良言》。梁发是广东高明县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生,幼年读过村塾,青年时做雕版工人,印刷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等译的《圣经》,后来受洗入教,被立为传教士。

在19世纪前半叶,基督教的新旧教派都力图更深地进入中国。一些到中国来的外国传教士,主观动机可能各不相同,客观上却总是配合殖民主义势力的入侵。梁发同外国传教士关系密切。但他在英国侵略者大量输入鸦片的时期,曾写过一篇《鸦片速改文》,"劝人戒除吸食鸦片的恶习,语极痛切"(《中华最早的布道者--梁发》,97页。)。从宗教信仰上说,他夹杂有中国传统的佛、道信仰的残余,但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新教教徒,诚挚地迷信基督教的虚幻说教,也可以说他是受毒害的误入歧途者。(梁发有一段话表明了自己的心理状态:"神天上帝仁爱垂怜世人之极,而凡得知斯大道者,该凛然遵从之矣。而犹有积恶不肯猛然醒悟者……即被拘入地狱之中,永受苦祸矣。若遭着这苦祸者,甚难之至,哀痛之极也。盖世上算为最惨苦之刑罚,亦不能形容万分之一。因地狱的痛苦,没有了期之日。是以在生前不能回头改恶者,不如莫为人,宁可预早自受石磨慢慢磨死,免得死后更要多受几十倍地狱之苦刑也。……今照经书奥义,略述此地狱永罚之大意,余心甚惶恐,下笔竦然,毛骨震动,忽生无限之忧,诚恐亦被自己恶欲所害,恐一时迷惑,复犯罪恶,岂不是将来亦要受此永罚哉!孰能可救之也?"见《劝世良言》卷二。凡本书以下所引《劝世良言》,均据1832年原刻本的影印本。)《劝世良言》是梁发所写的宣传基督教教义的书,初刊于1832年。全书九卷,包括九种小册子,但也有分为四卷、三卷者。它并不是系统地宣讲《新约全书》、《旧约全书》,而只是在六十几个互不连贯的小节中,摘引《新旧约》的某些片段,加以中国化的敷衍,反复宣传拜上帝、敬耶稣、反对拜偶像邪神和天堂永乐、地狱永苦等教条 是一本浅薄的传道书就是这样一本书,对洪秀全却产生了巨大影响洪秀全是1836年在广州应考时得到这本书的(洪秀全在哪一年得到《劝世良言》,是长期有争论的问题。《中华最早的布道者--梁发》引用梁发本人的叙述,称梁发曾于1833年秋广州举行乡试时去贡院向士子散发传道书。有学者根据这一点和梁发于1836-1837年间不在广州而在新加坡,断定洪秀全在广州得到《劝世良言》不是1836年而是1833年。按洪秀全未中秀才,自不可能参加乡试,且洪秀全得到《劝世良言》也不必直接得自梁发。这个问题对本文并不重要,这里不详加讨论。),但当时只略加浏览,未予置意。1843年夏,洪秀全的表兄李敬芳借读后,认为此书内容奇极,大异于中国经书。于是洪秀全细心阅读,产生了更强烈的反应。从此,洪秀全开始拜上帝、敬耶稣、不拜偶像,洪秀全生涯中的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了。

有一种习惯的看法认为,1843年开始拜上帝,标志着洪秀全从事太平天国革命准备工作的开始。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洪秀全虽然读了《劝世良言》,但并没有接受梁发的宣传,而只是从《劝世良言》中借用了"上帝"这个权威,作为宣传革命、组织群众的工具。

对太平天国历史的这种认识是否正确?我们应该以洪秀全读《劝世良言》后的实际活动和言论来作验证。洪秀全和李敬芳读《劝世良言》后,有何作为呢?据洪仁玕的叙述,洪秀全"觉得已获得上天堂之真路和永生快乐之希望,甚为欢喜"。他们按书中所言,自行施洗;他们向上帝祈祷,答应不拜邪神,不行邪事,遵行天诫;他们以水灌顶,说:"洗尽罪恶,弃旧新生";洪秀全并写了一首诗:

吾侪罪恶实滔天,幸赖耶稣代赎全。

勿信邪魔遵圣诫,惟崇上帝力心田。

天堂荣显人宜慕,地狱幽沉我亦怜。

及早回头归正果,免将方寸俗情牵。(《太平天国起义记》第四节。)

这是一首道道地地的宗教忏悔诗,没有任何革命的意味。洪秀全、李敬芳都是普通的农村士子,他们有什么"滔天的罪恶"?这无非是《劝世良言》所宣传的那一套:人类始祖受了蛇魔诱惑,干犯天律,以至后世之人一脱娘胎就有恶根,迷了本性,不知崇敬上帝,而专去敬拜邪神,犯有大罪,上帝遣爱子耶稣为世人赎罪。这首诗是洪秀全接受了梁发宣传的一个证明。(梁发有一段他如何信拜上帝的"夫子自道"。他说,米怜牧师告诉他,世人迷惑于拜偶像,不知拜上帝,大获罪于天条。而敬拜上帝、敬信耶稣赎罪之恩而领受洗礼者,可得诸罪之赦,可获灵魂之救。"我遂问米先生领受洗礼之意何解?米先生曰:"洗礼者,以清水一些,洒于头上或身上,内意是洗去人所有罪恶之污,可领圣神风感化其心,令其自领洗礼之后,爱善恨恶,改旧样而为新人之意。"……我听了米先生讲完各道理毕,复再问曰:"我如今固知系有罪恶之人,而我之罪恶焉能求得赦呢?"米先生曰:"你若诚心敬信耶稣而领受洗礼者,则耶稣所受之苦难而死,如若代你受犯罪恶之刑罚一般,神天上帝看耶稣代赎罪之功劳,亦肯赦你的罪过,算你为神天上帝之良民。"……于是我……就与米先生揖别,回到小房里静坐,默想道,我是有罪过之人,若不倚赖耶稣代赎罪之功劳,而我的罪过怎能求得神天上帝白白赦免乎?且信耶稣之道理,莫说算为神天上帝之良民,得享死后天堂之福,就是死后不用落地狱受永苦,则侥幸之至矣。"(见《劝世良言》卷六)洪秀全的忏悔诗与梁发这段自白,没有多少区别。)洪秀全信拜上帝后,首先向他的亲友"宣讲拜偶像之罪恶及信拜真神上帝之要",说服了他的父母兄嫂侄辈和彭姓友人等,特别是他的至好冯云山、洪仁玕同拜上帝,为他们施洗。此时洪秀全又作一诗:

神天之外更无神,何故愚顽假作真。

只为本心浑失却,焉能超出在凡尘。

洪仁玕亦步原韵和诗一首:

全能天父是为神,木刻泥团枉认真。

幸赖耶稣来救世,吾侪及早脱凡尘。(《太平天国起义记》第五节。)

洪秀全对亲友的宣传和他们的诗句,完全没有超出《劝世良言》的内容范围。

冯云山、洪仁玕后来先后成为太平天国革命的重要领导人,洪秀全、冯云山、洪仁玕三人拜上帝,往往被作为"拜上帝会"这个"革命组织"的肇始。其实,拜上帝而形成为一个组织,是后来的事,是冯云山在广西紫荆山区做宣传组织工作而创建的。至于洪秀全当时宣传拜上帝,并没有形成组织,更不是发展革命同志。这从他的活动和诗句就看得很清楚。可以补充证明这一点的是,洪秀全最亲密的伙伴洪仁玕,这时还继续希望中秀才,还正在继续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一直到1849年或1850年。(《洪仁玕自述》:"现年四十三岁,广东花县人。自幼读书,至二十八九岁,经考五科不售。"洪仁玕二十八、二十九岁为1849、1850年。又据萧一山引台湾所藏洪仁玕另一份供词说:"八岁读书,二十二岁以后训蒙,考过四五届,未曾进学。")当然,洪秀全不是洪仁玕,他们两人思想的发展有所不同。但洪秀全在1843年宣传拜上帝时,主要的对象包括了当时正在追求清朝功名的人,这就说明,洪秀全所物色的是信拜上帝的人,而不是反清的革命者。当时洪秀全对《劝世良言》所宣传的教条,并不是出于假意的利用,而是出于真诚的迷信,这可从洪仁玕所记述的下列几件事得到印证:

洪秀全对《劝世良言》这本书十分珍重。"他很尊崇此书。如有人欲借读,必严戒其切勿窃自改窜或妄加符号,因为"里面写着神爷火华之言乃正"。"

洪秀全热烈地维护书中所宣传的教条。一次,他与一温姓秀才谈论《劝世良言》所载之"真道",温秀才不信,并表示要纠正书中的错误。洪秀全大怒,不顾温姓已杀鸡备饭招待,拂袖而去。

洪秀全深为相信书中所宣传的一些神话故事。"读至洪水泛滥,所多马城之毁灭和末日审判,他们充满了恐怖,不知道这些可怕的灾劫是否还要再来。"(《太平天国起义记》第五节。据英文原本校改了译文。)如此等等。

这些情况,同洪秀全并不接受《劝世良言》的宣传而仅仅从那里借用了一个"上帝"的论断,是格格不入,甚至完全矛盾的。这里需要提到"反孔"。太平天国革命具有"反孔"的特色,这件事,在中国近代史和思想史上应有分析地给予积极的评价。但太平天国的反孔斗争有它的发展过程。

以1843年的情况而论,洪秀全拜上帝以后,"将偶像扫除,并将塾中孔子牌位弃去"。随后,又将洪仁玕、冯云山二人"书塾中之偶像尽行除去"(《太平天国起义记》第五节。)。"弃去"(aba-ndon)而不是什么"捣毁"、"砸烂"。被弃去的同时有其他偶像,包括"馆中所立孔子、文昌,家中所立灶君、牛猪门户来龙之妖魔"(洪仁玕:《洪秀全来历》,见《太平天国》,第2册,690页。),这正说明洪秀全信从了《劝世良言》关于不得拜一切偶像的宣传。《劝世良言》对儒、释、道都有批判,但对儒家留有余地。这对洪秀全、洪仁玕的思想始终发生影响。洪秀全在1843年弃去孔子牌位,是基于宗教信仰的行动。这一行动同太平天国和洪秀全本人后来的反孔斗争是有联系的,可以说,它是洪秀全思想异端的开始,但不是反清革命的标志。

洪秀全并不是作为一般的宗教皈依者而接受了《劝世良言》的宣传。他认为,他通过这本奇书而受到了上帝的启示,担负着宣传拜上帝、斥偶像以救世的使命。洪秀全所以产生这种奇特的自我认识,从个人的根源来说,是同他1837年卧病时的异梦异象密切相关的。他在1836年得《劝世良言》时曾大略浏览其内容。他在异梦异象中所见的一些人物、事件,可能就是他在浏览此书时关于神天上帝、耶稣、天堂、地狱这些片断含糊的印象的再现。他把病中的这种幻象同幻象所由产生的本源--《劝世良言》对照比附,因而错误地"大觉大悟,如梦初醒",认为自己的灵魂曾经升天,见过上帝,"确信梦象与全书均为真理,而他自己确为上帝所派以拯救天下--即中国,以使回到敬拜真神上帝之路者"(《太平天国起义记》第五节。)。太平天国后来出版的《太平天日》说,洪秀全"将此书所说反复细勘,因想起天酉年(即丁酉年,1837)升天及下天所见所为之情,一一与此书所说互相印证,若合符节。……主此时如梦初觉"(《太平天国》,第2册,642页。)。异梦异象是一种虚幻的经验,但在生长于落后愚昧的社会而又对科场绝望的洪秀全身上,虚幻的经验产生了实际作用,他由此而确信自己是传布上帝真理的使者。

这里可以附带讨论洪秀全的"斩妖剑"和诗。据《太平天国起义记》,洪秀全于1843年开始信拜上帝并与洪仁玕等写忏悔诗的同时,又同李敬芳继续研究《劝世良言》,制"斩妖剑"两柄,各佩其一,并且同声朗诵"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太平天国起义记》第五节。)这一首诗。"手持三尺定山河"云云,是不是一首"反诗",表示要实行反清武装起义?这需要联系当时洪秀全的救主意识来理解。洪秀全把自己梦幻中的经验同《劝世良言》对照联系起来,以为自己就是上帝的使者,担负着扫除魔鬼妖邪使中国重归上帝真道、实现天下太平的任务。这首诗可以理解为在表达这种宗教救世的旨向。对诗中"东南西北敦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等句,解诗者如果不受洪秀全后来实行了政治革命这一事实的影响,那么,可以认为诗句只是说上帝的真道要普及全世界。至于手持三尺剑这一武装形象,与这种旨向也不矛盾。

同类推荐
  • 三国战神之吕布

    三国战神之吕布

    一个普通的少年,意外穿越到三国。且看他如何斗名将,泡美眉,玩转三国,成就一代战神神话。
  • 回到三国当驸马

    回到三国当驸马

    穿越来到东汉末年,陆浪发现自己成为驸马都尉,而且他保护的对象,正是刚刚经历了十常侍之乱的长公主刘静以及后来的献帝刘协!那个时候,典韦还是土匪,赵子龙还是无名之辈,郭嘉还是一个翩翩少年,天下诸侯还在勾心斗角。在大好机会面前,蛰伏许久的陆浪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纵横天下匡扶汉室的超级驸马!
  •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围绕春熙路一线(劝业场、科甲巷、城守大街、北新街等)的沧桑巨变,以地理为经,以人事为纬,钩稽历史秘闻,打捞人物传奇,梳理街道演变,彰显成都人文精神,展示了春熙路长盛不衰的秘密。而本书的民间价值立场,注重细节,注重叙事,决定了本书强烈的复原历史真相的民间文化向度。
  • 转机时刻(1970-1979)

    转机时刻(1970-197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1970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这一时间段内在我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文化大革命”的第五个年头,按毛泽东的估计,通过前几年的大乱应该达到“大治”以“圆满结束”这场革命。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林彪在设国家主席问题上挑起了事端。长达十几年的全国性的学大寨运动,并没有改变我国广大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反而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本书从史实出发,把中华民族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转机展示在大家面前,让读者能够很好的了解历史,借鉴历史,以历史来规避自己的一言一行。
  •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新奇、厚重、感怀、坦荡……给你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带你走进历史,千古帝王叹息。本书用最新的历史观念和较全面的史料,揭秘王朝更替的玄机、奥秘、传闻和真相!,滚滚历史红尘。集中描写每一个王朝灭失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贵女逆袭

    重生之贵女逆袭

    她身为暗人,拼尽才貌,也不过沦为他问鼎权势的一柄利器。心碎身死,她重生在十五岁那年,本想假死逃匿,却依然躲不过他的步步算计。罢!罢!罢!既躲不过,倒不如斗上一斗!素手拨动命运轮盘,却陷入了更深的情丝牵绊。他,郎心转还,对她倾心相许。他,风华盖世,对她一眼难忘。更有他,权势滔天,却对她生死相随……念!念!念!个个深情如斯,手段却如此狠厉。悬边,她面无惧色:“当真不肯放过我?”他执剑冷笑:“跳下去,粉骨碎身,死在我的剑下,尚可保你全尸!”城前,她神色冷凝:“要杀,就杀我一人,放他们生路。”他端坐马上:“只杀你一人,难消我心头之恨!”殿前,她笑颜如昔:“要我性命,来取便是,为何累及他人?”他附耳低语:“你活着,看着身边的人一一惨死,才是对你最好的惩罚。”看来……即便重走了这一世的风华,最难猜透的依然还是人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亿万小老婆

    亿万小老婆

    她是电脑黑客,他是她的新目标。
  • 剑指凌云

    剑指凌云

    平凡小子遭奇险,大难不死霸武林!金兵犯界,他国破家亡;生死关头,遇贵人相救,竟机缘巧合学到古怪武功……学成出山,牛刀小试而锋芒大露;一战成名,江湖嫉恨而千夫所指!暗杀、逼婚、中毒、囚禁……对方无所不用其极,他却隐忍一声不吭,目的,只是为了那传说中的龙凤双剑……
  • 百变妖物语

    百变妖物语

    遗落琼浆石隙的一粒向日葵种子,没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通灵之意。酝酿至极,静待日食呈现。千年的企盼,终不负有心守望者,葵成功化为了人型,游历于山川、静待世态变迁。前有《倩女幽魂》,今有《百变妖物语》。一只千年修行的妖,千年修行千所孤独,滚滚红尘里谁又种下了爱的蛊,茫茫人海中谁又喝下了爱的毒……妖非妖,魔中魔,捉妖师亦奈何。谁说只有神能拯救苍生,妖亦可以;谁说只有人有情,妖亦……
  • 当时明月在

    当时明月在

    如风的少年如花的女子情愫暗生,正当青年的爷爷爱上了名份是自己继母的少女花萝。少男少女心绪千转百回,可是乡村伦理正如悬头之剑,如何担起那“乱伦”的骂名……
  • 世界上最糟糕的婚恋

    世界上最糟糕的婚恋

    征服不了女人心的拿破仑,为情陨落的普希金,逃婚未成累此生的林肯,多少痴情多少恨的托尔斯泰,风流总统克林顿……本书无意于去翻他们的风流账,谱他们的艳情史,只是从这些或饱含辛酸或饱含遗憾的婚恋当中,让读者领略到他们的真实、凄美、感伤……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唯爱:老婆大人太凶狠

    唯爱:老婆大人太凶狠

    她有着绝色容颜,过人家世,却秉持不作就不会死的观念将身边所有疼她爱她的人一一作向别人的怀抱。青梅竹马,宠她入骨的恋人因她一句你什么都不是而转向她亲妹妹的怀抱,大学四年的舍友终于在某一天彻底爆发,从此形同陌路,可是即便如此,她依旧坚决秉承作的性格,将大学爱了三年的男友作的远走他乡,不复相见。原以为一次次的决裂会让她有所领悟,却不曾想她竟将生身父母作的一病不起,而家中企业也在一夜间改名换姓。而她,终于一无所有。
  • 凤命侧妃

    凤命侧妃

    本以为青梅竹马,无论他野心多大,都会助他登上高位。可一场交易,让她沦为重人嘲笑的笑柄。天生凤命,内定太子妃未来皇后,一朝被人当作物品送出,沦为一介侧妃。新婚之夜的纳妾之礼,出身低下的姨娘的嘲讽,同为侧妃之人的暗中黑手,一个个都想将她踏入泥底。既然如此,那就极自己所能,在这乱世之中谋划得一席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