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000000012

第12章 金田起义记(3)

丁酉年(1837)升天的幻象在洪秀全精神上起过很大作用。他把这一幻觉与《劝世良言》相印证,误以为这一幻觉确是他的实际经验,由此而启发了他宣传上帝教的极大热情。那时他对上帝教只有虔诚的信仰。但当制作《太平天日》时,他有意增加了这一幻觉的内容,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并说自己是上帝所封的"太平天王大道君王全"。《太平天日》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动员拜上帝会群众为拥护真命天子起来造反的需要。在经历了与王作新等短兵相接的斗争后,为起义而作准备需要加强加紧,《太平天日》明显具有这样的政治作用和实用意义。另一方面,制作《太平天日》也是为了应付拜上帝会内部问题的需要。尽管杨秀清、萧朝贵在天父天兄附体时能够代天父天兄发言,但现在洪秀全声明自己是天父的儿子,是天父亲自命令下凡拯救世人而为人间之主的,这自然具有更为优越的地位。

洪秀全、冯云山回到紫荆山。洪秀全审阅了一年多来拜上帝会中一些人神灵附体传言的记录,他肯定杨秀清、萧朝贵代天父上帝和天兄耶稣的传言是真的(据《太平天国起义记》第八节:"被洪秀全确认是真的神言中,最重要的是杨秀清、萧朝贵的神言。"(译文据英文原本重译)似乎除杨、萧而外,洪秀全所确认的,还有其他。此中情况现已不得而知。),同时也肯定了杨秀清先前对其他一些传言者的判断(参见《太平天国起义记》:"秀全乃按真理以审察各条而判辨各人之言孰真孰假。

如此,乃证明杨秀清之言谓:"此等辞句一部分是由上帝而来,一部分是从魔鬼而来的。""

(《太平天国》,第6册,866页)这段话曾被误解为洪秀全判断杨秀清的传言一部分来自上帝,一部分来自魔鬼。这是译文不够明确而造成的误解。这段话应译为:"洪秀全根据教义审察和宣布这些神言一部分是真的,一部分是假的。这样,也就肯定了杨秀清早已宣告过的它们"有一些来自上帝,有一些来自魔鬼"。")。自此,杨秀清、萧朝贵正式取得了这种地位和权力。这是拜上帝会内部力量变化的一大转折。

杨秀清参加拜上帝会的年份无明确记载。《太平天国起义记》在讲到会员超过两千且其数日增时,举出其中有卢兴四(Loo-Shing- Sze)、卢六、曾亚顺、石达开、杨秀清、萧朝贵,又说萧妻杨云娇为会中著名女教徒。卢六自是较早的教徒,而其他一些人入会却颇有先后。如杨云娇就不是较早的会员。她自言在丁酉年(1837)曾卧病灵魂升天,闻一老人对她说:"十年以后将有一人来自东方,教你拜上帝,要真心顺从。"这当然是一个别有作用的神话,但说明了杨云娇之信拜上帝当在1847年洪秀全第二次到广西以后。杨秀清入会后虽然热心而真诚,但直到冯云山事件以前并无事迹可记,洪秀全、冯云山同他也并无密切的关系。杨秀清是紫荆山人,但直到发生冯云山事件时,洪秀全、冯云山在紫荆山的活动记载中都未见杨秀清参加:

向上帝祷告选择险固处所栖身的,有洪秀全、冯云山、曾沄正、曾玉璟、曾观澜;

所选择的险固处所是卢六所在的村;

去象州捣毁甘王庙的,是洪秀全、冯云山、曾沄正、卢六、陈利;

陪同洪秀全去贵县赐谷村的,是曾玉璟;王作新拘捕冯云山时,拜上帝会出头抢夺的,是曾亚顺、卢六;冯云山被押时,发动会众捐款营救的,是曾玉珍(或曾玉珩)、黄玉崑。

由此可以看出,洪秀全、冯云山当时最接近的人是卢六和曾家父子弟兄。这并不奇怪。冯云山是由于卢六和曾玉珍家而得以在紫荆山传道生根的,而卢六和曾家父子确也很早就成了冯云山的信徒、拜上帝会的积极分子。洪秀全初到紫荆山,冯云山是他唯一的旧友,因而自然要依靠冯云山所接近的人。

洪秀全在冯云山被押桂平后,曾做诗以抒怀:

安得真兄真弟兮,共布大道于海滨?

安得同心同德兮,时同笑傲乎天真?

安得义胆忠肝兮,同安宇宙于太平?

东西南北兮,同予者何人?

云龙风虎兮,聚会者何辰?

天道不滔兮,上帝岂无亲!始终一德兮,何日得腾身?(《太平天国》,第6册,861页。)这首诗流露了洪秀全在当时唯一的亲密同志冯云山被捕后的怅惘之情和寂寞之感。这也从侧面说明,在此时,杨秀清同他并没有密切的关系。

从1848年春天和秋天杨秀清、萧朝贵先后开始代天父天兄传言,特别是从1849年夏洪秀全回到紫荆山承认他们这种地位以后,杨秀清等才异军突起,获得了拜上帝会相当大的领导权,因而与洪秀全、冯云山有了密切的关系。此后,在拜上帝会内部居于发号施令地位的,实际上有:作为教主的洪秀全,作为拜上帝会开创者的冯云山,作为天父天兄代言人的杨秀清、萧朝贵。包括洪、冯、杨、萧和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胡以晃等人的领导层的逐渐形成,大约也在此时,而曾家在拜上帝会的势力则相对后退,在领导层中未有曾家一人。

曾家是在乾隆年间从广东嘉应州迁到桂平紫荆山的客家人。开山祖曾良亨初到桂平,囊无分文,到第四代曾玉珍时,全族人丁繁盛,各有田产屋宇,境况已颇富裕。曾玉珍家对拜上帝会的开创是有贡献的。冯云山在他家教读数年,他的儿子曾沄正、侄子曾观澜、堂弟曾玉璟都曾是拜上帝会的积极分子。但他们一大家人在后来太平天国起义中的事迹都不显。曾玉璟曾从征至永安,在回家搬取家眷时被捕杀于桂平,是为太平天国革命而牺牲的战士。(参见《大冲曾氏家谱》。)曾玉珍之叔曾开锦"随洪秀全赴金陵,其后不详"(广西太平天国文史调查团:《太平天国起义调查报告》,90页,北京,三联书店,1956。)。曾玉珍之同族弟兄曾玉珩随征至南京,其后也无所闻。(参见简又文:《金田之游及其他》,25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金田起义后,清方奏报太平军头目中有曾三秀,据报是武宣东乡人,似与曾玉珍家族无关。曾玉珍之子曾沄正在早期是极活跃的青年:"曾玉珍子曾沄正颇有见识信德,一闻此情,即回心在天父上主皇上帝面前悔罪,遵守天条。他却信得真,不独不拜偶像,且时常侮弄偶像,人以为颠,他亦无猜疑焉。""曾沄正四处代传此情,大有功力。"(《太平天日》,见《太平天国》,第2册,645、648页。)但后来在太平军中却不闻其人。据说,金田起义时,"玉珍公为斯文中人,未去","(二弟)玉瑢、(三弟)玉琠及玉珍长子观恒、观光均入伍焉。惟曾氏叔侄诸人只随军出至江口墟,即折回本村,因不喜欢太平男女分隔之军律云。"(简又文:《金田之游及其他》,25页。)如果确是这样,曾家一些人似乎缺少真正参加革命的坚韧性。他们在拜上帝会中地位的后退,应该说是有利于积极准备革命密谋的。

领导核心和基本群众队伍的形成,是发动武装起义的重要条件。

关于领导核心,李秀成说:"所知事者,欲立国者,深远图为者,皆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天官丞相秦日昌,六人深知。除此六人以外,并未有人知到(道)天王欲立江山之事,其各不知。"(《忠王李秀成自述》,影印本。)这是基本的情况,但随着起义准备工作的进展,了解这种意图的人当然还会扩大。就李秀成所述及的几个人来说,洪、冯、杨、萧、韦、石六人是更内层的核心,而秦日纲等则不在内。

关于洪、冯、杨、萧、韦、石六人,史有结为异姓兄弟之说。这是中国民间和江湖上结义聚盟的传统方式,但具有上帝教的特色,即六人都假托为上帝的儿子。时人记载说:

谓耶稣为天父之第一子,天贼为第二子,南贼为第三子,东贼为第四子,北贼为第五子,西贼妇杨(洪)宣娇为第六女,翼贼为第七子。(谢介鹤:《金陵癸甲纪事略》,见《太平天国》,第4册,652页。)

或以为洪宣娇排列为天父第六女为不足信,应是萧朝贵行五,韦昌辉行六。太平天国文献也有统称六人为兄弟者:

天兄是天父之太子,天王是天父之第二子也。

自我兄弟五人(杨、萧、冯、韦、石)赖蒙天恩主恩,授封为王,恭承天父亲命,下凡辅定真主。(《太平救世歌》,见《太平天国》,第1册,241~242页。)

朕同胞等皆是亲承帝命下凡顶天父天兄纲常者。(《天父下凡诏书二》,见《太平天国》,第1册,48~49页。"朕同胞等"指洪、杨、萧、冯、韦、石六人。)

这是说,他们五人也是天父上帝的儿子,受命下凡来辅佐二兄洪秀全的。这里似乎并没有洪宣娇的地位。实际上,洪、冯六人既要假托上帝之子结为弟兄,但萧又是洪的妹婿,所以只好以洪宣娇为上帝之女而又称萧为"帝婿"、"贵妹夫",这种伦理名分上的错乱,也不暇深究了。

这六人的弟兄次序和起义后的职位次序是不一致的。在弟兄次序方面,是洪、冯、杨、萧、韦(或韦、萧)、石。这种次序是以年齿还是以入会先后排列,很难确定。以冯、杨、石的弟兄次序而论,两说都可通。至于职位次序,起义时杨、萧就在冯云山之前了,永安封王又进一步确定了杨、萧、冯、韦、石的次序。(太平天国自永安封王以后,天王洪秀全以下,其地位顺序自应为东王杨、西王

萧、南王冯、北王韦、翼王石。但在永安封王以前,他们五人都统称王爷,其职位,杨秀清为中军主将,又称军师,自应居首。其余的主将,按照前后左右的次序和左辅高于右弼的例证,其地位顺序似为萧(前军主将)、冯(后军主将)、石(左军主将)、韦(右军主将)。但封王时,韦昌辉封北王,高于石达开。)

这个六人核心集团的形成,应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五月洪秀全、冯云山自广东回到紫荆山以后。在冯云山事件以前,极不可能已有这样的核心。不然,虽然洪、冯离开了紫荆山,拜上帝会内必不至于发生各借神灵附体来争夺领导权之事。而且,杨秀清、萧朝贵的地位被洪秀全承认,也是在此以后。至于他们六人都称为上帝之子,可能还要更晚一些。洪秀全扩大上帝的家庭,说自己是上帝次子,这是对西方基督教教义之一大改变。洪秀全回到紫荆山,承认杨、萧为天父天兄的代言人,这使洪、冯、杨、萧结合在一起,但从代言人进而为天父之子,进一步扩大上帝的家庭,这大概已是起义前夕之事了。(洪秀全在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851)七月十九日茶地诏旨中称杨秀清等为"胞",这是现存的太平天国文献中洪、杨等以弟兄相称的最早记录。"胞"之一词后期扩大至于陈玉成,李秀成等,其意义似与早期不同。)

形成这样的六人核心,当然不是偶然的。

洪秀全是上帝教的创始者。广西拜上帝会虽然不是他实际建立的,但冯云山在建会时宣扬了洪秀全和他丁酉年(1837)升天的故事,因而广西的会众人人都知道他,使他在会中早已享有很高的威信。后起的李秀成回忆他在起义前所闻知的情况说:"有一日天王忽病,此是丁酉年之病,死去七日还魂。自还魂之后,俱讲天话,凡间之话少言。劝世人敬拜上帝,劝人修善……每村每处皆悉有洪先生而已,到处人人恭敬。"(《忠王李秀成自述》,影印本。)洪仁玕叙述洪秀全在拜上帝会中的地位说:"人人都承认洪的优越地位,没有谁能像他那样实施权威,在众多的各类人中实行严格的纪律。"(《太平天国起义记》第九节。据英文原本校改了译文。)尤其是,他同冯云山首先秘密筹议革命大事。洪秀全之成为拜上帝会密谋起义的首领是必然的。

冯云山是拜上帝会的实际创立者。他家住广东花县禾落地村,距官禄仅数里,家境富裕,少读经史,是洪秀全的密友。自信拜上帝以后,为传教和密谋革命大事,在广西辛勤工作几年如一日。"历山河之险阻,尝风雨之艰难,去国离乡,抛妻弃子,数年之间,仆仆风尘,几经劳瘁。"(天情道理书》,见《太平天国》,第1册,371页。)他是拜上帝会密谋大事的灵魂:"前六人之中,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忠王李秀成自述》,影印本。)冯云山当然是这个核心的中坚分子。

杨秀清是紫荆山内鹏隘山(又作平隘山,太平天国官书多写作平在山)新村人。原籍广东嘉应州,迁到广西桂平紫荆山已有数代。幼失父母,家境贫困。太平天国官书上说他"生长深山之中,五岁失怙,九岁失恃,零丁孤苦,困厄难堪"( 《天情道理书》,见《太平天国》,第1册,370~371页。),是至贫至苦之人。

萧朝贵原籍武宣,后移居鹏隘山,与杨秀清比邻而居。"僻处山隅,自耕而食,自蚕而衣,其境之逆,遇之啬,难以枚举"( 《天情道理书》,见《太平天国》,第1册,370~371页。),也是寒苦之家。萧朝贵之妻杨云娇是拜上帝会之活跃分子,会中有"男学冯云山,女学杨云娇"之说。洪秀全之妹宣娇后来嫁给萧朝贵,萧、洪之间增加了密切关系。(萧朝贵之妻后来何以是洪宣娇,历有不同的猜测。或以为杨云娇去世,洪秀全以妹嫁萧为继妻。钟文典《试说洪宣娇》(载《广西师院学报》,1980(1))以为洪宣娇即杨云娇,后由洪秀全认为义妹而改姓洪,称洪宣娇。)

杨秀清、萧朝贵都是紫荆山人,而紫荆山是拜上帝会的发祥地和主要基地。紫荆山在桂平县之西北,周围五百余里,北连平南、永安诸山,西通武宣、象州界。层峦叠嶂,丘陵丛杂,中包村庄田地,有汉、僮、瑶居民数千人,而以汉族的客家人居多。由于地少山多,山内很多贫苦人民以种山烧炭为业。直至今天,山区内还遗留有数以百计的当年烧炭的炭窑。杨秀清本人即以种山烧炭为生,萧朝贵也是"在家种田种山为业"。他们同山区内大多数会众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杨秀清,虽然家境贫寒,"而庐中常款接侠徒,以卖炭钱负竹筒入市沽酒,归而飨客。道上,时引声浩歌,有掉臂天门之概"(民国《桂平县志》卷四十一。),是富于社会阅历和有组织才能的人,因而能够逐渐成为紫荆山会众的首领。杨秀清、萧朝贵之所以成为密谋起义的核心分子,实际上也反映了他们作为紫荆山会众代表的实力身份。

韦昌辉是金田人,其先世从广东迁来。金田是离县城五十里的小村,地处紫荆山麓,当紫荆山出风门坳进入平原地区的边缘。韦昌辉之父韦元玠颇有田产,韦昌辉本人是"监生",在起义时还是二十几岁的青年。为人机敏,有见机灵变之才。他参加拜上帝会约在1848年。入会后,以家产资助革命,"不惜家产,恭膺帝命,同扶真主"(《天情道理书》,见《太平天国》,第1册,372页。),其家族中也多有参加拜上帝会者,对起义的准备和实现很有贡献,因而也隐然成为拜上帝会中的一大势力。

贵县西北有龙山山区,也是拜上帝会的基地之一。它是由龙头、鹿班、平天、三义、白花、六乌诸山连接而成一个布袋形山区,富于银矿,山内居民多习采矿。"道光年间……逆匪冯云山遂由大墟入北山里龙山中,潜到开矿之处,纠串匪徒拜会。"(光绪《贵县志》卷六。)石达开的故里奇石墟那帮村就在这个山区的东北。石达开先世从广东迁来,其本人"家富读书,文武备足",是有才能的年轻人,起义时还不到二十岁。石达开在山村里是露头角的人物,有轻财好义的名声。他之所以成为核心集团之一员,除了由于不惜家产资助革命外,还由于他是山区客家人的代表人物。

同类推荐
  • 长江传

    长江传

    融地理、历史、人物、文化于一炉,直面历史和现实,在大地的背景上所作的饱含忧患的刻画,从徘徊流水的序曲到奔流入海的尾声,于仪态万方中教人沉思冥想。书中既有长江百年水患的详尽钩沉,又有绿色中国的蓝图创意,一部关于长江的美丽凄楚、动人心弦的传记。一如徐刚以往的风格,时而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时而细致入微、鞭辟入里。作者远溯亿万年前由东向西流出的古长江的初始形态,独特的语境洋溢在字里行间,大地完整性的思考给出了作者铭心刻骨的警醒之言:我们正走在一条离开物质财富越来越近、离开江河大地越来越远的不归路上
  •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研究》分主题篇、内容篇、时空叙述篇、文体篇、文学篇五个部分。主题篇讨论了作品主题与作者心声的传达这两个相关话题。内容篇则关注书中对人与物的展现。时空叙述篇讨论了《洛阳伽蓝记》全书独特的叙述框架,即以空间叙述为经、为主;在空间叙述中又加入时间叙述,以时间叙述为纬、为辅,最终形成时空交融、共时与历时叙述交融的叙述格局。
  •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研究的中心在中国,优秀的清史专著,应该出自中国历史学家之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也不排斥了解和有选择地汲取外国学者研究中的积极成果,及时地介绍和评析海外清史研究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加强海内外清史研究学者的交流。
  •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其内部力量积蓄的外延,根本之处不在于一成不变地沿着一条路走下去,而是在每一个旭日东升、夕阳西下,依然步履匆匆的时候,都留有思索未来的空间。不让繁琐的过程缠住灵动的思想,不因肉体的歇息而冷落了精神无止境的耕耘。行于路,当思于路。
  • 大明亲王

    大明亲王

    PS:新书:黄庭真仙大家收藏支持下,弘治末年,谢谢,已然回明曾毅一个落魄秀才初入朝堂,一梦千年,搅动了江海之水!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小学生最喜欢读的益智故事(高年级)

    小学生最喜欢读的益智故事(高年级)

    小朋友们,你们爱听故事吗?喜欢故事里跌宕起伏的情节吗?喜欢那些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吗?喜欢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吗?这里有你喜爱的故事,孩子们,还等什么,来吧,来这里寻找快乐和智慧吧!
  • 幕少暖婚88度

    幕少暖婚88度

    她爱他深入骨髓,从五岁的时候她就一直想着长大能做他的新娘,十五岁她堵在男人的家门口,一脸霸道的说:“做我的男人。”十六岁的时候,她看到和他和的别的女人亲吻,叛逆的她有些抓狂的找人将他的女朋友绑架,换来的却是他的一巴掌。十七岁的时候,她已经深爱他入骨髓,为了他甚至可以不顾一切,也就是在他和她女朋友准备订婚的时候,却传来了他女朋友被杀的消息,真相扑簌迷离。他却认为是她害死了自己的女朋友,不顾一切让她入狱。被自己爱的男人送入牢狱之后,她心如死灰,再也无法去爱他,出狱之后,她只想过平平静静的生活,只要离他远远的,为什么他要一次次的再次出现她的生命里,他看着心如死灰她,步步紧逼。“这一切都是你该还的。”
  • 妩媚帝姬为谁痴:凤囚金宫1

    妩媚帝姬为谁痴:凤囚金宫1

    她是大宋骄纵的沁福帝姬,兵临城下,她替兄出使金营议和,惨遭金国元帅凌辱,毁去清白……为亲人为家国,她曲意承欢,强颜欢笑,忍泪成为金帅的宠妾,却在金营遇见心爱的石头哥哥。她随石头哥哥出逃,换得至亲被掳,身受万般折磨,国破家亡,山河变色。而昔日恋人变成冷血的仇敌,从容走开,海誓山盟消逝。在叔侄之间挣扎,在缠绵悱恻中煎熬,爱恨纠缠,凤凰为谁所囚?
  • 愁容骑士

    愁容骑士

    他们阴郁,忧愁,他们渴望女人,他们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但却不可能。因为他们是特殊的人类一群。他们是浪漫派最后的骑士。,一群患了性饥渴的健康男儿。一群被性压抑深深煎熬的剽悍汉子。在亘古的漠漠荒原上,他们像公骆驼发情那样追逐异域女子,嘴里发出“咻咻”的可怕叫声
  • 本宫来自现代

    本宫来自现代

    新文《婚权独占:席少的名媛新娘》玛雅预言,2012我们大家都会一起死,可是,我竟然等不到2012就死了,死了就死了,竟然还穿越了,穿越应该也会在2012年截止吧?那么反正都要死的,眼前的这个暴君,你就不要用死来吓我了,我不怕的。
  • 洛神之鬼仙主

    洛神之鬼仙主

    五岁时,妈妈离奇死亡长大后,却得到一个机会,知道妈妈死去的真正原因她从懵懂小女,经历很多,变成能独当一面的角色可是,事情往往不能全尽人意当她知道事情的真相时......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曹操说:汝的谋略修为远胜于吾,他日必当有一番大作为。孔明说:汝真乃天神下凡,吾佩服之。孙权说:遇到汝,吾才败得心服口服。刘备说:本以为最棘手的大敌是曹操,没想到还有汝!仲达说:汝乃妖孽也,吾不与汝相争便是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且看他如何颠覆乱世,成就霸业!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