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900000007

第7章 传(4)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诗》云:“宜兄宜弟。”《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朱熹说:“此三引《诗》,皆以咏叹上文之事,而又结之如此。其味深长,最宜潜玩。”(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9页。)为何“最宜潜玩”?笔者以为,所引用三句诗是要提示人们,不要把道德仅仅理解为干巴巴的条例规范,它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场。文化场是什么?现尚无确定的说法,笔者以为,就是社会群体的潜意识。这种潜意识埋藏得很深,其中积淀着人的信仰、情感、习惯、倾向,里面充满着人对这个世界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潜意识与意识有时是矛盾的。许多人在意识的层次可以接受新思想,但在潜意识层次,仍大量贮存着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笔者在农村插队时发现,许多妇女若没有生男孩便感到自卑。虽然现在是新社会了,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思想已经普及,但男贵于女的文化场仍然隐藏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儒家擅长于营造文化场,对人的潜意识渗透性很强。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1153页。)“仁声”、“善教”就是诗、乐、礼。孔子很重视诗、乐、礼的教育。《论语》记载: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1100页。)“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1112页。)“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1112页。)宰我说:“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1114页。)儒家特别强调诗、乐、礼的教育。这三项内容都关乎人的潜意识。诗歌是儒家打造文化场的重要方式之一。关于诗,《尚书》载:“诗言志。”(《尚书·舜典》,82页。)颜师古在汉书中注:“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汉书》卷二十二,《志二·礼乐》,北京,中华书局,1962。)“诗语足以感心,故闻其音而德和,省其诗而志正。”(《汉书》卷二十二,《志二·礼乐》,北京,中华书局,1962。)“志”在潜意识中,诗表达潜意识中的情怀。所以诗可以“感”人心。闻诗而德和是说闻诗而性情和顺。诗只能“省”,即只能心灵感受。“志正”是说心灵深处受到陶冶、净化。总之,诗是关乎潜意识的。班固在《汉书》中也说:“诗言志”、“诗语足以感心”、“省其诗而志正”(《汉书》卷二十二,《志二·礼乐》。),这些说明诗对人的心灵深处的穿透力非常非常强,使人在不自觉中,潜意识受到改造。

《大学》讲治国在齐家时,引用《诗经》表明治国所需要的道德,不是干巴巴的条条,而是道德的文化场,或更确切地说是隐藏在人心灵深处的道德的风气、氛围。

§§§第十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意释

为何说安定天下的基础是治理好诸侯国?天下是由差异很大的多民族组成的;诸侯国中的多家族是由一个大家族衍生出来的。家族内部是亲情关系,诸侯国内的人际关系是亲情关系的放大。天下虽由多民族组成,但安定天下仍可以使用亲情关系再扩大的方式。领导人带头尊重长辈,则民众也孝敬长辈;领导者带头敬爱兄长,则民众也顺服也敬爱兄长;领导者带头体恤孤寡,则民众也不怠慢孤寡。此外,君子治国提倡“絜矩之道”,即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每一个人都应以此道与他人相处。具体说就是你厌恶你的上级如何对待你,你也不要这样对待你的下级;你厌恶你的下级如何对待你,你也不要这样对待你的上级;你厌恶前面的人如何对待你,你也不要这样对待你后面的人;你厌恶后面的人如何对待你,你也不要这样对待前面的人;你厌恶右边的人如何对待你,你也不要这样对待你左边的人;你厌恶你左边的人如何对待你,你也不要这样对待你右边的人。这些就是“絜矩之道”的具体表现。“《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诗经·小雅·南山有台》,177页。)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快乐的君子,是民众的父母。父母是以子女的好恶为好恶。这是用诗歌表达领导者爱民的情怀。没有这种情怀,头脑里即使想到“絜矩”,他也不能使之成为在头脑中扎根的思维方式。《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184页。)(尹氏乃周之大族。“师”指太师)这是说位高权重的尹太师,如同高耸入云、岩石险峭的终南山,时刻被人们仰望着。“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是提醒一国中最高的领导人千万谨慎,偏离正道就会被天下人推翻。

致用

本段有两个启发:第一,在家族内部,家族首领的表率作用最为关键。家族首领确定为人处世的准则。家族首领尊老、敬长、爱幼、同情孤弱,家族中的普通成员就会跟进。超出家族进入国家层次,人们也会有此思维方式——国家领导人率先做得端行得正,民众自然会有好的表现。第二,“絜矩之道”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此道是把家族亲情之爱扩充到整个国家,变成人类之爱的关键。此道渊源于孔子。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1098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1111页。)所有的人,尤其是领导人若能具备这种思维方式,天下自然安定。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意释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诗经·大雅·文王》,203页。)——《诗经》讲殷商没有失去民众时,能够顺服上帝所降天命。只要我们以殷商之成败为鉴,伟大的天命就不会离开我们。我们从中得到的道理是:得到人民的拥护,就能够得到国家;失去人民的拥护,就失去国家。为了得到人民的拥护,领导者先要在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有道德就能够得到人民,有了人民就有了土地,有了土地就有了财富,有了财富就有了用度。讲道德是治国的根本,财富的收入是次要的。外表讲道德,内心追求财富,会导致与民争斗,掠夺其财富。所以,以聚集财富为先,则民心随之而散;以施与财富为先,则民心随之而聚。领导者对民众说出不讲道理的话,就得承担由此而引起的不良后果。不该是你的钱财你得到了,你也必然会因此而丢失掉。《康诰》曰:“惟命不于常!”(《尚书·康诰》,107页。)——天命不固定于某一人身上。《康诰》的意思是说,善者得天命,不善者失天命。《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论楚宝》,6909页。)——王孙圉明示:楚国人的宝贝不是玉石之物,而是善的精神。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礼记·檀弓下》,390页。)——重耳的舅舅——子犯——狐偃代表重耳明示:我们不以其他东西为宝贝,只以仁爱和亲情为宝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尚书·秦誓》,124页。)——秦穆公说:如果我能够有一个臣子,哪怕他一点其他的技能都没有,但其心胸善良宽阔,能容万物。别人有技能,就好像他自己有技能;别人有美德和智慧,他的内心真诚羡慕向往。这些好的品德绝非仅仅是他嘴里表达出来的,而确实是他内心能够包容这些杰出的人。他的出发点是保护我们的子孙黎民。这样的臣子虽然没有其他技能,对我们仍是有利的。相反,有的人对别人的技能嫉妒厌恶,别人有美德和智慧就阻塞其道路,使之不被上面知晓。他完全不能容忍强于自己的人。这种人不能保护我们的子孙和黎民,可以说是十分危险的。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将这些坏人放逐,把他们打入边陲蛮荒之地,不让他们来惑乱中原。只有有仁德的人才懂得爱谁、厌恶谁,怎样爱、怎样厌恶。发现有德者不能推荐,即便推荐了也不能使之居己之上,这是怠慢。发现无德者而不能斥退,斥退之而不能使之远离自己,这是过错。与民众好恶相反就是悖逆人性,灾必加乎身。居领导之位最重要的要求是有高尚的品德。一味自我拔高、肆行无忌就会失去领导之位。

致用

中国人信“命”者很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特别关心“命”,其实“命”就是合力,这个合力由各种主客观要素综合而成。领导者梦寐以求地想得到天赋予的“命”,认为这种“命”能够让他们的国家长治久安。其实,对领导者而言,所谓得到“命”就是将“命”为己所用。这“命”能否得到,主要是由领导者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得民心决定的。孟子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孟子·万章上》,1143页。)孟子认为表面上是天与天下于贤者,实质上是天听从了民意,天把天下给谁听从民意。所以贤者得天下不是天给的,是民众给的。孟子还引用了《伪古文尚书》的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上》,1143页;《尚书·泰誓中》,100页。)

如何得到民心?关键是修德和用贤。修德自不待说,关于用贤,《大学》专门引用了秦穆公的话:“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一个人无论多么贤能,其能量都是有限的。社会需要许多贤能的人。可是,一些掌权者嫉贤妒能,阻塞上升的路径,使贤能不能得其用,损害了整个事业。所以,秦穆公甚至认为,一个臣子哪怕自己没有什么本事,但只要有能力知贤、爱贤、用贤,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臣子。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朱熹提示:)右传之十章。释治国平天下。

意释

(在小农社会)积累财富的根本原则是,生产的多,消费的少,生产得快,消费得慢,这样财富的积累就永远充足。有仁德者为了事业而不吝惜财富,无仁德者为了获得财富而抛弃事业。上级的表率作用很重要:没有上级喜好仁而下级不喜好正义的;没有上级追求正义其下级不能将正义贯彻到底的;对于领导者来说,公家富有了,仓库满了,应该说就是他富有了,他的仓库满了。孟献子的话意思是说,挣大钱的人家不要和老百姓计较小利,宁可让管家当家贼也不让他出去盘剥百姓。国家不应以财利为贵,应以道义为贵。掌管国家而务求财利者,肯定是因为重用了小人。领导人以为小人善良,任之以国事,则灾害纷至。虽然有善者来收拾残局,由于国事已然朽蠹,亦无可挽回。所以治国之道万不可以聚财为利,须以道义为利。

致用

领导者居于公共地位,其职责是服务、裁判、守夜者。所以,领导者的品德最为重要。领导者的高尚品德首先体现在不与民争利,不任用搜刮民财的官吏。领导者的品德具体体现在:第一,个人不进入利益链条,而应超然地帮助民众完善利益链条,让每一个人在利益链条中获得好处。对于领导者来说,民众富了就是他富了。民众的财富就是他的财富。第二,不是简单地让富人与贫人均财,而是反对富人垄断社会生产利益的各个链条,引导富人退出部分求利区域,如“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让百姓有生业可做。

(朱熹提示:)凡传十章:前四章统论纲领指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功夫。其第五章乃明善之要,第六章乃诚身之本,在初学尤为当务之急,读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意释

朱熹在这里对《大学》中《传》十章的整体结构进行了概说。其中前四章,即“释明明德”、“释新民”、“释止于至善”、“释本末”是《大学》要论证的精要;第五章“释格物、致知之义”是领悟善的基本方法;第六章“释诚意”是培养人自身实实在在的品性的根本。初入身心培养的人尤须不可忽视这几处。

致用

笔者以为,“诚意”为修身之本。“诚意”就是树立强烈的信仰。“格物致知”是培养“诚意”的方法。人没有知识就不可能有高层次的信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即修己成物——“知行合一”乃是领导者追求的目标。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宇宙有没有一个边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有那至今令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之谜:在这些亘古谜团之外,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世界”是什么一这个问题?人的感觉是否可靠?语言能不能传达思想?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心灵?经过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后,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答案,原来都小是这么理所当然,闪此在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的姿态就成了唯一正确选怿!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热门推荐
  • 玄天邪皇

    玄天邪皇

    浩瀚世间,无尽传奇。修炼一途,逆天而行,与天夺命,超脱生死,呼风唤雨,执掌天时。人魔少年,偶获奇缘,逆境突破,强势崛起,独战天下……
  • 高效能人士的50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50个习惯

    用最短的时间重塑自己、改变人生。习惯的力量无比巨大,它经年累月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左右人一生成败。学习和培养高效能人士的习惯,重塑自己,成为高效能人士,走向卓越,改变命运。
  • 嫡女傲,国师驾到

    嫡女傲,国师驾到

    推荐小歌新文《总裁有毒,宝贝儿乖乖哒》链接:http://m.pgsk.com/a/1125443/精彩总裁超级宠文……当诡谲惊骇的夺位之战仍如火如荼,饿蜉遍地的炼狱征厂已尸横遍野,是谁的心思深如鸿渊,是谁的手段凌厉狠辣。原来,我从来就没有懂过你,就像我从来以为你只是远离世俗的谪仙国师,却想不到有一日,你的双手会沾满鲜血。————戚玉白……他是怀瑾王朝最年轻的掌舵国师,风倾绝色,清冷俊逸。她是重生穿越到异世的将门嫡女,敢爱敢恨,率真欢脱。他娶她,因为皇帝谕旨,也为了能够纳她的姐姐为妾;她嫁他,因为心底执念,也为了能够一生一代一双人。……红烛新宿,她独守空房一夜至天亮,从国师正妻沦落至下堂夫人。猎场围困,她念夫心切一人杀进重围,却见他与姐姐相视情笃互诉衷肠。可是,想看她忧病不振郁郁寡欢的人,真是抱歉让你们失望了。戚玉白要么轰轰烈烈,要么相忘江湖。这场赌局尚未结束,谁又知结果几何?……可谁说剽悍的女子没有春天?青梅竹马的皇子对她忠心不二,异邦邻国的王爷对她倾心不舍,就连捡来的雪狼也为她化为人形。望着眼前一朵一朵娇艳的桃花,她仰天大笑,却不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该死的国师竟然辣手摧花!【片段】敌国来袭,朝中无将,皇帝以他为胁,要她挂帅出征。他批文曰,此去,大吉。帝喜,择日出征。怀瑾15年,12月大寒,她与大军被困10日,弹尽粮绝。方知,当初批文,实为大凶。原来,他想她死?好!很好!只是,殷折颜,你记着,我必得胜归来!到时,饮你血,食你肉,拆骨挖心咀嚼而下!
  • 跟小王子去旅行

    跟小王子去旅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王子;每个人心中都向往一场旅行。小王子驾着飞船重新回到了地球,带着他的灵魂、理想和爱,与作者开始一场奇妙的旋风环球之旅。这不只是一本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游记,更是一次心灵行走的记录。地理与幸福,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却因为小王子的出现,像一道金色的阳光,穿过层层迷雾,直达真理的彼岸。本书选取了所到过的世间最美的地方,有新奇的旅行体验,有无限的冥想遐思。假使合上这本书,你有打起背包去行走的冲动,就带上生命中的小王子,展开一次奇妙独特,又只属于你的旅行吧!
  • 药田空间,异世女神医

    药田空间,异世女神医

    女国医带着满腹医术重生古代女童之身,获赠逆天空间一个!神奇空间不但有医术、丹方更有浓郁灵气!重生家境很悲惨,上有病入膏肓年迈双亲和痴傻哥哥,下有幼小侄儿嗷嗷待脯,一家六口的胆子落在瘦弱无力的小嫂子身上,好在医术还在,前世医术结合空间神术,女国医变身异世神医!时来运转之后,那些曾对他们家人欺负压榨而上门攀亲的亲戚,她统统踹走!那些曾在她的家人苟延残喘时而冷眼旁观的左邻右舍,她亦是半点情面不留!什么?你有钱想求神医治病?抱歉!不带教养出门的人,神医不治!当曾经丢弃她的家人也找上门来时,那一幅幅高傲且带施舍的面孔她依旧毫不留情一一打肿。去你的高门望族!姐有空间有医术更有神丹!姐就是高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萌夫驯养记

    萌夫驯养记

    剩女不是不想嫁,而是没遇上对的人,被人称为“剩斗士”的励志娱记夏夕凭借自己打不死的小强精神不断前进,却在某天下班路上遇见一帅哥......不料这帅哥竟是个傻子!真傻还是装傻?他的真实身份究竟如何?他们之间将会发生怎样的趣事?
  •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

    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

    她可真是大胆,嫁不成太子就想嫁给他?哼,觉得他这个王爷配不起她吗?要知道他堂堂七王爷,从小到大都不是好欺负的主,他有的是时间陪她玩,就看她是不是玩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