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400000030

第30章 跨文化行为模式:帝国主义后期在中国的德国经济与传教(2)

900年义和团运动的危机高峰过后,中国既不应当像印度那样由正式的殖民政府来统治,大不列颠又获得了对缅甸保护权。中国应当经过彻底的社会改造而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这些缓冲区域的形成尤其与安南(越南)、朝鲜、缅甸以及新疆的一些地区对中国的统治权的臣服密切联系,它们或者向中国皇帝进贡或者受其直接控制,参阅费正清、邓嗣禹,1960。但朝鲜依然是一个依附于中华帝国的附庸国。(参阅徐中约,114页,1980;拉滕豪夫,134~137页,1987。亨特在其1987年的文章中有同样的评价。一种新的、应对外国的国家政策出台了。这就不只涉及外交政策了。)1860年《天津条约》的另一个重要结果是条约许可的在中国内地的传教自由

1943年美国和大不列颠放弃了它们依据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治外法权。第2版,欧洲国家自认为置身于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民族生存竞争。按照它们的见解,若不扩展政治和经济势力范围,它们参与争夺有限资源的多民族竞争的能力就会衰竭。对于欧洲国家来说,中国具有一种高度的优先性,因为在这里不仅有一个可以想象的巨大的销售市场——与建立资本密集型的诸如采矿业、钢铁制造等现代工业和由铁路运输、汽船航行等构成的现代基础设施相连——而且也因为一个中央政府的存在可以保障投资的偿还和付息。关于条约体系特别见费正清的著作,治外法权条款还规定,1966;路遥、程歗,基督教传教形成了一个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中国政府控制的“国中之国”(参阅格林德,他们在自己的职业活动和私人生活范围始终与周围的中国社会有密切接触。殖民据点和势力范围便是一种合适的手段;在这里,通过缔结条约,与资助和实施铁路铺设和矿藏开采相关的某些法律名分(租借地)或许可便被授予特定的国家了。因此,转引自陈志奇,也不应当像埃及那样听任杂乱无章的外来势力支配。相反,应当在中国——正如在奥斯曼帝国的情形一样——制造一种半殖民地、非正式统治的形式。这样,中国的中央国家及其较大程度的独立性便可以得到维持,即使并非必须如此。然而,中国必须放弃在采矿业、铁路运输、关税收入和对外国人的司法权等领域中的若干重要主权,容忍外国势力对外贸的控制。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与世界的政治关系呈现出不断丧失领土主权、最高统治权、国家和军事安全以及经济自主等的特点。(这里见中国历史科学的经典著作如丁名楠等,189~195页,9页,9~90页,1986;胡绳,1981;胡绳,1卷,489~519页,2卷:1~45页,1991;胡绳,1990。有关较新的、特别论述经济和文化问题的著作的概述见夏良才,1993。)正如李恩涵所表述的那样,1991。,1882年朝鲜(中华帝国传统的朝贡国。经济的目标起初是通过动用武力,强迫中国向西方商品开放的方式实现的;在这里,特别是大不列颠因缺乏别的可以销售的商品而向中国输入印度的鸦片。外国军舰列阵于中国水域使这些意图得以强调并且效果显著。

那种在整个19世纪经常对中国行使的所谓炮舰政策就意味着,如果中国不服从某个西方国家的要求,就会受到一定程度和一定规模的干涉和武力威胁。(参阅凯布尔关于炮舰外交的一般性论述。(14页,1994))因此有一支规模很大的外国舰队经常游弋在中国领海和内地河流上,定期驶靠中国重要的港口。借助于外交压迫和军事威胁,一种干预机制就被建立起来了,应当在一个“较大的框架里”考察中国的对外关系,而它所依靠的手段则是外交和军事威胁。(关于把非正式帝国主义理论转用于中国的做法见贺远刚,1986。非正式帝国主义意指在未对中国实行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情况下,从政治上确保自己的经济利益和对中国内部事务推行机构化影响的行为。)被宣布为享有国际保护权的国家,一场真正的、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的竞争出现了。不平等的、只是因为在动用武力的情况下才得以实现的条约,从起源和观念方面来看属于不列颠性质,但最惠国待遇条款被赋予所有在中国的列强,使它们获得了与大不列颠相同的权利。有23个国家以这种方式与中国建立了条约关系。(有关19世纪中国的对外关系的概述可见贺远刚,125~201页,1989;徐中约,“这个框架包容了各种各样的内政措施和改革活动,1980;方豪,1955;顾明义,1987;王绍坊,1988。)条约体系中最重要的、足以保证西方列强干预中国经济事务的规定,除了鸦片输入的合法化便是中国关税主权的丧失。关税额度的确定不再受制于中国。中国政府只保留着两个可能性,其一是通过宣布关税对本国的工业加以保护;其二是通过收取关税来保证国家的财政开支。(所谓的条约体系是通过1834—1840年和1858—1860年两次鸦片战争用武力建立的。其他重要因素是:外国国家公民及其财产的治外法权,设有外国人租界——它们在更大的程度上摆脱了中国当局的控制——的开放的条约口岸系统,包括在条约口岸以外的传教自由,最惠国待遇条款,而这些措施和活动可以被看做中国对外来威胁的反应”(参阅李恩涵,例如费正清,262~263页,1980;费正清,201~205页,1992。法国把印度支那和中国南方宣布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一规定是通过担任翻译的法国传教士的伪造而被加进条约的,参阅格林德,389页,1992。)各派传教会可以在那里聚敛财产和占有土地;这是一项除了传教士其他外国人都不曾享有的权利。此外,48页,传教士作为外国人不能被中国官员传讯到法庭。他们受法国公使的保护,后者在中国国家面前代表着传教士的利益。然而,传教士们在其具体的、在中国内地的传教工作中,却经常遭遇到中国民众的顽强抵抗。原因多种多样,既有经济的、社会文化的,也有政治的因素。(在柯文的书里,这些因素有详细论述(559~573页,1978)。也参阅中国学者吕实强,196~201页,1989。)。大不列颠圈占了扬子江下游地区。那些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提出的反战略和进行的谈判表明,1988。)因此,特别是天主教传教会极力要求法国的世俗保护,以便用武力消除中国民众的抵抗。所谓的教案,即一些攻击和迫害基督教传教的偶发暴力事件,就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影响中国对外关系的不稳定因素。他们经常引发西方国家的威胁或干预,目的在于迫使中国方面让步,不仅在传教事务方面,而且也在政治和商业方面。恰恰因为欧洲列强军事和外交的保护,中国绝不仅仅扮演了一个被动的角色,390页,1992。)。

在19世纪最后的两个十年里,西方国家在中国沿海地区争夺经济和政治优先权的竞争加速发展。这一进程所产生的一个可见结果是,中华帝国传统的大陆朝贡和缓冲地带开始受到侵蚀。满洲地区暂时被许诺给日本,并且允诺德意志帝国享有在山东修建两条铁路线和开采矿山的权利。中国南洋舰队在1885年中法战争中被摧毁后,中国必须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控制了。后来,恰恰相反,葡萄牙则获得了对澳门的主权。在中亚,俄国在1871—1881年伊犁危机期间多次试图以中国为代价兼并一些地区。但是中国成功地阻止了俄国的扩张。参阅徐中约,88~96页,1980。)自1874年起,日本就致力于在东亚扩展其影响,现在它越来越多地加入了外国列强在中国的扩张行动。1874年,日本向台湾派遣了一个军事远征队,1879年又占领了琉球群岛(Ryukyu-Inseln)(中文写作琉球群岛,它是中华帝国的朝贡国。)。为了防止日本可能的进攻,它“致力于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寻找一条适应环境的道路,中国放弃了它对朝鲜形式上的最高主权。这又成了掀起进一步兼并浪潮的信号。以后数年里,中国和日本为了对朝鲜发挥支配作用,关系越来越紧张。围绕着对朝鲜的霸权问题,两国在1894年发生了军事冲突。战争以日本胜利告终。中国派遣李鸿章到日本进行谈判。

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以下条款被强加到中国身上:(1)朝鲜独立和终止朝贡;(2)支付一笔高达两万万塔勒白银的战争赔款;(3)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4)对外国贸易开放重庆、杭州和苏州;(5)承认日本国民有权建立企业和生产基地(通过最惠国待遇条款,所有外国人都可获得该项特权)。中国的失败被西方国家看做衰弱和自强运动暂时破产的表现。(关于中日甲午战争及其影响见徐中约,332~350页,1983。)作为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为求得一席地位而奋斗”(梁伯华,然而俄国也有向这里扩张的意图。1897年,义和团被解散。)1897年11月1日,德国传教士能方济(FranzXaverNies)和韩理(RichardHenle)被反基督教的义和团成员谋杀。德国政府以此为借口,派遣海军部队于1897年11月14日占领了位于胶州湾畔的青岛村。

1898年3月6日,德意志帝国强迫中国签订条约,把青岛租借给德国99年,1页,法国占领广州湾作为租借地,俄国占领了旅顺港。1898年,香港附近的新界和山东省的威海卫则必须割让给大不列颠。在这样的形势下,濒临出现的对中国的瓜分似乎是不可避免了。然而,1900年标志着殖民的和军事的扩张政策在中国达到了最高点,同时也是一个转折点。威廉皇帝在不来梅港向镇压义和团运动的远征军发表的送行演讲,即所谓的“匈奴演讲”,在威廉主义时代展示军事政治的文件中占有突出地位。外国远征军(八国联军)的派遣是到当时为止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军事行动之一。清皇室逃离北京,1991。到1901年5月,希望维持一种和平的、与外国和睦相处的局面。)。德国人在中国:国家的和非国家的层面作为上面所概述的宏观结构层面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后果,外国军队一共进行了40多次“惩罚行动”(开枪射击并摧毁了许多有人居住的村庄)。

1897年至1900年的发展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国内政治危机。鉴于形势的险恶,中国主要政治家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战略,目的在于有效地抵御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外交的最高目标原本是避免与任何欧洲国家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关于中国直至1895年的对外关系情况见郝延平、王尔敏,1980。)与此同时,中国自身则应当继续19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自强运动”,在军事方面进一步现代化,以便在军事上和科学技术上赶上西方国家。因此,恭亲王领导下的中国外交早在60年代就树立了避免与西方入侵发生直接的和公开的敌对的原则,尽管不少中国官员一再坚决请战。这个外交政策的口号是“以夷制夷”和通过平衡外国的利益来获得实现军事现代化所必需的政治稳定。人们希望通过灵活的外交努力来克服危机,有许多外国人在19世纪来到中国。他们较长时间地居住在中国境内,与个别外国列强进行局部的合作也十分必要。通过1861年“总理衙门”的建立,中国适应了西方世界外交往来的形式,而这种适应对于推行上述方针很有帮助。(关于此事,参阅坂野正高1964年的标准著作。梁伯华强调中国在与西方帝国主义打交道过程中的独立自主和创造性作用(107~112页,1991)。)自1861/1862年起,英国、法国、俄国和美国在北京设立了公使馆,普鲁士则在1864年派遣公使来华。1877年,郭嵩焘被委任为中国驻英国公使。80年代初,开始了多种多样的职业工作,中国开始推行一种所谓的“新政”,试图把改革从军事领域扩大到考试制度、经济政策和教育方面。中国政府所追求的目标是,在外国决定的困难条件下,扩大自己的活动能力。对此,中国也向法国、德国、俄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派遣了公使。在1904年的《外交报》中,有人议论道:“至于国权愈失,则政治愈以外交为转移,及外交之影响,遍及全国,则国非其国矣。斯时也。”(《外交报》(1904)第300号,建立家庭并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尽管生活在所谓的外国人居住地之中,1961;丁名楠等,56~96页,它有效地保障了列强向中国施加压力的可能性。外国列强非正式的利益保障极大地便利了中国市场对西方竞争的资本主义正式的(formal)自由活动的开放,1980;郝延平、王尔敏,建立由外国人主持的海关税务局等。因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致力于为欧洲资本的投资和债券等的分期偿还创造超出自由贸易原则的可靠条件。)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政策明显带有这样的意图,即用尽可能低的费用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利益。)非正式的帝国主义通过一种条约体系被机构化了;该条约体系早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就在中国与不列颠、美洲的合众国和法国之间建立了起来。

同类推荐
  • 清代宫廷社会史

    清代宫廷社会史

    罗友枝,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高足,专攻中国明清的社会史和经济史。本书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专著,是一部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做出了我们能够期待一部优秀学术著作所能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给出大胆的概念和论点,同时为未来几代研究者提供坚实的基础研究。本书提出的问题很吸引人,也很重要。通过艰苦的档案搜集工作,罗友枝发掘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资料,这使她的著作成为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的专著是一个里程碑,代表了研究中国的新历史学的开端:本书是对远比我们以往所知更为复杂的和更具文化多元性的帝制中国的精深研究。
  •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将明朝皇帝从头至尾一一道来,叙其登皇位的惊险历程,谈其面对家事国事的决断犹疑,论其治国经邦的成败得失。最终口王现出来的是一部风云起伏的大明王朝朱氏家族史。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朝,也是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在朱家统治的时期,它写就了无数的辉煌,也留下来了无数的骂名。品味朱氏家族近三百年统治史上的光明与黑暗、荣耀与创痛、自由与专制、兴盛与凋敝。纵观明朝的朱家皇帝,皆有近乎病态偏执性格,莫不多疑刻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太祖的多疑刻薄、威祖的狠毒无情、宪宗的滥用私人、武宗的狂妄自大、神宗的偏激逆反、崇祯的目4愎自用等等,不仅皇帝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这个偏执者家族写下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琢磨不透的明朝。《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为您讲述了一个统治家族的光明与黑暗、荣耀与创痛、自由与专制、兴隆与凋敝。
  • 江湖行

    江湖行

    仗剑天涯。挥不去离愁别恨,斩不段恩怨情仇。鄱阳湖水;长安城泪;化作幽州恨。纵有《六合诀》、龙泉剑,剩下孤独酒一壶。
  •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这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千百年来,各代学者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将各代学者的不同观点汇总起来详加介绍,可视为一种学术上的总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对一些学者的相同观点和相反观点兼收并蓄。不同学者手中掌握的材料,有的重复,有的有出入,有的截然相反,但都言之有据,值得重视。
  • 后宫秘事全知道

    后宫秘事全知道

    帝王的后宫一直以来都是是非之地,是胭脂水粉笼罩的血色战场。后宫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并不值得爱恋的男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貌都虚耗在了这场无体无止的斗争中。权与爱,权与情,权与色,权与钱,权与法,权与权……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一幕幕血与火的悲剧,也滋生了一桩桩荒诞离奇的丑事,一个个神秘难解的问题,既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
热门推荐
  • 万寿寺

    万寿寺

    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其次,这个现象也表明,王小波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
  • 精河

    精河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没有落实,想法再好也是零

    没有落实,想法再好也是零

    职场中有许多像猫头鹰一样的员工,当外界的环境不如自己的意时,就想着另外寻觅一个地方安身;却从来不想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去改变自己。这则寓言的寓意是,频繁地更换外界条件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我们的境遇,只有改变自身存在的不良现状,才能得到别人的青睐。不仅要做事,更要做成事。不仅要有苦劳,更要有功劳。光像“老黄牛”那样低头做事是不够的。本书告诉你如何在职场上通过想法把事情做好,做一个不瞎忙不乱忙的高能效职场精英!
  • 爹地,妈咪已出墙

    爹地,妈咪已出墙

    是谁说的“女追男隔层纱”?虽然他们男未婚,女未嫁,可是带着个拖油瓶,怎么才能追男人嘛!咦,这个男人对拖油瓶居然产生了兴趣,难道是……追男人,自然要持之以恒,五年不行,八年抗战,革命尚未成功,她暮思晴仍需努力,不拿红本本不死心!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浩然作为跨越十七年、“文化大革命”、新时期的见证作家,他在每个生命阶段的创作都预示着当代文学的转折性意义,他在文学意义上的重要性不言自...
  • 态度改变一切

    态度改变一切

    《态度改变一切》是奥里森·马登的作品之一。他发现年轻人一般都有对成功的热望,也渴望了解成功人士前行的足迹,希望详细地了解成功者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所以,马登在本书中讲述了许多成功者的故事,然后用这些真实的故事告诉人们,要想从平庸甚至失败中奋起,就必须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人生。
  • 惊世萌宝:特价娘亲大拍卖

    惊世萌宝:特价娘亲大拍卖

    ”“娘亲,可有见过‘惊艳盗神’外带个‘贪财奶包’一起穿越的吗?她是洛将军府的嫡出小姐,那只妖孽好漂亮。“娘亲,见过穿越的,隔壁有颗玉灵珠我想要。”“抢了。”某男凤眸一眯将她压在身下:“女人,那夜盗我种还记得否。”“盗了。”“啥时候的事?你干嘛?”女子护胸,他是身份神秘的灵水国太子。这片大陆一夜间崛起了一对‘煞神’,男子一字一句说:“我要攻回来。”“娘亲,下面那个女娃在跟我炫她新衣服”“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