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200000038

第38章 兵凶战危——正说《火攻篇》(2)

周瑜奉召从鄱阳赶回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他同鲁肃一样,也主张坚决抗御曹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认为:曹操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是后方的局势并不稳定,割据凉州的马超、韩遂,对曹操的侧后构成很大的威胁。曹军放弃北方军队善于骑马打仗的长处,而同吴军在水上进行较量,那是舍长而就短,笨到了极点。加上时值隆冬季节,马乏饲料,北方部队远来江南,水土不服,流行疾病在所难免。这些都是用兵的大忌。曹操贸然东下,失败乃是注定了的。接着,周瑜又向孙权分析了曹操的实有兵力,认为曹操的中原部队不过十五六万,业已疲惫不堪。荆州的降兵至多有七八万人,而且心存恐惧,没有斗志。这样的军队,人数虽多,却并不可怕,只要动用精兵五万,就足以让曹操吃不了兜着走。周瑜深入全面的分析,使孙权更加坚定了联刘抗曹的决心。于是,就调拨精兵锐卒三万人,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军事参谋长),率领部队与刘备会师,共同抗击曹操大军。

十一月(一说十月,又一说十二月),周瑜率兵沿长江西上到樊口与刘备会师。尔后继续前进,在赤壁(今湖北蒲圻西)与曹军打了一个遭遇战,曹军初战不利,退回江北,屯军乌林(今湖北蒲圻境内),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时曹军偏偏又受到流行病的打击,战斗力更打了一个折扣。由于曹军多是北方人,不习惯于水上的风浪颠簸,便用铁环把战船联结起来,以减轻船体的晃动。周瑜的部将黄盖针对敌强我弱,不宜持久,和曹军士气低落、战船连接等实际情况,建议实施火攻,奇袭曹军战船。周瑜欣然采纳了这一建议,秘密制定了“以火佐攻”、因乱而击之的作战方针。

周瑜利用曹操骄傲轻敌的弱点,先让黄盖写信向曹操诈降,并与曹操事先约好了投降的时间和方式。曹操踌躇满志,不知是计,以为真的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便兴冲冲表示接受黄盖的“归顺”。于是,黄盖率蒙冲(一种用于快速突击的小船)、斗舰数十艘,满载干草,灌以油脂,并巧加伪装,插上旌旗,同时预备快船系挂在大船之后,以便放火后换乘,这一行动方案做得真是丝丝入扣,毫无破绽。

发起进攻那天,正刮着东南大风,战船航速节节加码,迅速向曹军阵地接近。曹军以为这是黄盖前来投降,皆伸长脖子围观守望,毫不戒备。黄盖在距离曹军阵地二里许,下令各船同时放火。一时间“火烈风猛,船往如箭”,径直向曹军冲去。曹军船只首尾相连,分散不开,移动不便,顿时成了一片火海。这时候,风还是一个劲地吹刮,火势熊熊,遂向岸上蔓延,一直烧到了岸上的曹军营寨。曹军上下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得惊慌失措,哭爹喊娘,乱作一团,兵败如山倒,烧死、溺死者不计其数。在长江南岸的孙、刘联军主力船队乘机擂鼓前进,横渡长江,大败曹军,扩大战果。曹操被迫率军由陆路经华容向江陵方向撤退,行至云梦时曾一度迷失道路,又遇风雨,道路泥泞,以草垫路,才使骑兵得以通过。一路上,杯弓蛇影,一夕数惊,人马自相践踏,将士死伤累累。孙、刘联军乘胜水陆并进,一直追击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境内)。曹操留下曹仁、徐晃驻守江陵,乐进驻守襄阳,自己率领残兵败将奔逃回北方。赤壁之战至此以孙权、刘备方面大获全胜而宣告结束。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火攻的典型战例,充分体现了孙子“火攻”作战理论的精髓要义。在这场决定三国命运的战争中,弱小的孙权、刘备联军面对屡战屡胜、兵锋正锐的曹操大军,没有自乱方寸,不曾胆战心惊,而是在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的基础上,针对曹操骄傲轻敌、舍长用短(“舍鞍马而就舟楫”)的特点,利用地理、天时方面的有利条件,果断采取“以火佐攻”的作战方针,乘敌之隙,一把火烧出一个三国鼎立的崭新局面。

在具体的作战过程中,孙、刘联军也认真贯彻了孙子“火攻”战法的基本原则。首先,他们充分做好了实施火攻的必要准备,即预先准备了充足的火攻器材——干草、油脂以及用于突击冲锋的火攻载体——蒙冲、斗舰,这就是所谓的“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其次,他们也做到了“发火有时,起火有日”,即充分利用东南风大起劲吹的机会,及时地放火焚烧曹军的战船和大营。最后,正如孙子所说:“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使火攻与兵攻有机地结合起来。周瑜、刘备等人,在实施火攻袭击方案顺利得手的情况之下,不失时机地统率主力船队横渡长江,乘着敌人惊慌失措、混乱不堪之机,奋勇攻击,大创聚歼,从而扩大了战果,赢得了完全的胜利。孙、刘联军在赤壁大鏖战中的突出表现,证明了它的统帅集团不愧为谙熟“以火佐攻”、“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这一火攻原则的卓越代表,反映了孙子“火攻”战术思想在冷兵器作战时代所具有的独到价值与深远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孙子的“火攻”战术原则及其具体方法,业已经受住了历史老人的公正验证,而成为中华兵学宝库中的璀璨瑰宝。

本篇中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孙子的慎战思想。他强调君主和将帅对战争要谨慎从事,做到“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对于那种缺乏政治目的和战略目标而轻启战端的愚妄行为,孙子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他着重指出国君不可以凭个人喜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也不可以逞一时意气而随便动武。无论是战是和,都必须以利益大小或有无为依据:“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安国全军之道”。否则“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到头来一定会受到现实的惩罚,丧师辱身,为天下笑。曹操在夺取荆州之后,忘乎所以,志得意满,不能认真“修其功”,没有把握住千载难逢的统一天下之良机,拒绝了高参贾诩关于先稳定新占地盘,再伺机攻打东吴的正确建议,轻敌冒进,率意开战,从而埋下了兵败赤壁的种子。在具体作战部署上,曹操又犯联结战船等一系列错误,加上对孙、刘联军可能实施火攻的情况蒙昧无知,疏于戒备,轻信了黄盖的诈降欺骗,终于导致了惨重的失败,葬送了兵扫六合、统一全国的大好机会,其教训的确是非常深刻的。《礼记·曲礼上》讲:“敖(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曹操不听先哲之言,吃亏自在眼前,这对于后人来说,实在具有永远警示的意义。

孙子的这一看法较之于儒、墨之流一味“非战”、“反战”立场无疑更接近于真理,而与《商君书》为代表的法家“主战”理论相比,也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参见黄朴民:《孙子兵法选评》,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乃是从事任何活动的根本依据,战争作为暴力的政治行为,更应该遵循这一宗旨。而要真正贯彻“兵以利动”的精神,国君和将帅乃是关键。古代国君是一国的主宰,他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安危存亡,在战争问题上尤其如此。国君如果遇事不能沉着冷静,仅凭一腔热血而轻率发动战争,那后果就不堪设想。至于将帅,乃是一军的统帅,他指挥是否得当,与战争的胜负关系极大。遇事冷静,处乱不惊,不为利诱,不为辱怒,是将帅应有的优良素质,也是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保证。有鉴于此,孙子才一再告诫统治者“不可以怒而兴师”,奉劝将帅“不可以愠而致战”。

征之于史,这种“慎战”理论乃不刊之论,正如唐代杜牧所说:“将兵者,有成者,有败者,勘其事迹,皆与武所著书一相抵当。犹印圈模刻,一无差跌。”(杜牧:《孙子注·序》。)像成皋之战中曹咎“以愠致战”终遭杀身,夷陵之战中刘备“以怒兴师”招致惨败,李自成不修其功断送天下,都是违背孙子谆谆教诲的必然结果。

孙子为什么在一篇专门讨论具体火攻战术的文字里,会包含这类表面看上去并不相涉的内容,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内在逻辑联系,这叫人百思不得其解,以至于有学者认为所谓“安国全军之道”云云,很有可能是错简。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留下了一个很大的谜团。其实,往深处去想,解开这个谜团还是有线索可寻的:烈火的破坏性、威胁性是最为巨大的,所谓“如火燎原,不可向迩”,战争的性质正与它相同,对战争的后果自应有高度的警惕,所以以火为喻,引申出“慎战”的道理,提倡“安国全军之道”也就是理有固宜了。孙子的机心缜密,雅人深致,于此可见一斑。

同类推荐
  • 军事战争全知道

    军事战争全知道

    军事知识有着无穷的魅力,它展现了力量之美、科技之美、谋略之美。驰骋欧亚的蒙古铁骑,英勇善战的希腊重装步兵,长枪如林的马其顿方阵,锐不可挡的英国长弓,崇尚风度的中世纪骑士,桀骜不驯的哥萨克骑兵,充满了浪漫和唯美色彩,勾起今人的无限遐想。虽败犹荣的汉尼拔
  • 三十六计演义(白话本)

    三十六计演义(白话本)

    “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智慧之花结出的硕果,集中历代“韬略”、“诡道”,从统军作战到治国兴邦,从兴办企业到商业经营,从人际交往到体育竞技,无不蕴涵三十六计的谋略,书中不少计名、语汇妇孺皆知,吟诵如流。从古至今,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无不倚重智谋计策去达到预定的目的。本书按照“三十六计”的顺序,对其进行阐释,并以清新的文笔,动人的情节,讲几则故事,介绍一种计谋,议论一点道理,便于读者理解其中深邃的思想,并从中获得教益。
  • 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

    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

    在整个20世纪,能用“命运决战”来形容的,非“二战”莫属。正是这场战争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经典战役,让人刻骨铭心、回味无穷。不列颠上空,战鹰搏击;大西洋海上,狼群猖狂……无尽的灾难让人们看不见曙光,暗无天日。莫斯科红场、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火炮齐鸣,殊死抵抗。世界格局在战争中逐渐改变。从西西里到诺曼底,盟军敲开了纳粹的大门;从库尔斯克到易北河畔,苏联红军战战告捷。第三帝国在硝烟中轰然倒塌。从中途岛到硫磺岛,从菲律宾到冲绳……在海陆空各个空间都留下了双方厮杀的身影。
  • 特种部队之英国篇

    特种部队之英国篇

    特种部队自从二战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在战争年代,它利用自己精悍而灵活的特点起到许多不可思议的战略效果,事实证明,特种部队在侦察、偷袭、暗杀、破坏敌方重要设施等方面完成任务的能力是常规作战部队难以比拟的。
  • 诸葛亮兵书

    诸葛亮兵书

    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
热门推荐
  •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本书讲述了教师工作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而对于孩子,也就是那些中小学生来说,由他们的本身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老师又必须要能抓住这些孩子的特点,避免成人化的教育方式。因此,老师在教育时,必须要能“蹲下自己的身子”。《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吸收了近几年教学实践中的经典案例以及中外教育的各种优势,对“蹲下来”的教育方式进行精辟的阐释,相信对广大教育工作者会大有裨益。
  • 淡定的人生才幸福

    淡定的人生才幸福

    本书从人生、态度、工作、心灵等方面入手,探究淡定的奥秘,寻找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淡定的方法。
  •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 封神双龙1

    封神双龙1

    商纣末年,妖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中,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
  • 爷爷进城

    爷爷进城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致无尽关系

    致无尽关系

    这是一部散发着浓浓中国味道的小说。小说从过年临近,一家三口回老家过年写起,不避俗、不避土,贴近了纠缠如乱麻的世情、人情,在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公媳、婆媳、妯娌、姑嫂、姑侄诸种关系中,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所决定的人的真实情感、真实境遇由此得以凸显……
  • 经商百诫

    经商百诫

    商人所置身的社会和周遭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商人必须不断地充实和改进自己,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商人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正在日益强化,这不仅仅是因为商人的行列中新的冒险者的不断涌现,而且也得益于财富的大量积累。后者是当今社会庞大的企业规模和庞大的市场的必然产物,它为商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商人成为对社会有着独特贡献的人。面对金钱的诱惑,一些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下海“捞”一把,他们只看到了利益,没有意识到商场中的危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阿里巴巴正传

    阿里巴巴正传

    十几年来,方兴东与马云每年一次,老友聚首,开怀畅谈,阿里上市前,作者再次与马云深度对话,阿里上市前的布局,深入探讨了一系列人们关心的话题。本书忠实记录了阿里壮大、马云封圣的历史。作者通过细致梳理和盘点,对阿里巴巴的15年成长史进行了忠实回顾。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