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100000005

第5章 导论(4)

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是具有代表性的楚辞研究专著。此书六卷,附录《余论》二卷、《说韵》一卷。蒋氏曾在自序中自称“独于离骚,功力颇深”,可见他的自负。此书极其重视对屈原的生平事迹及其作品的创作时间地点的考证,其结论往往十分准确,也被当代学者广泛印证。蒋氏又长于考订楚辞之地理,绘制了楚辞地理总图,抽思、思美人路图,哀郢路图,涉江路图,渔父怀沙路图等五幅地图,也是前无古人的研究成绩。这本书涵盖了文字训诂、义理阐发、考古实证等诸多方面,是清代楚辞研究中最全面的一部。此书曾收入《四库全书》,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点校排印出版。

体现清儒注释之功的注本是戴震的《屈原赋注》。此书精审谨严,对文字训诂和名物考证都有很多精深之见。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有褚斌杰等校点本。在楚辞音韵学方面,朱骏声的《离骚赋补注》、江有诰的《楚辞韵读》、王念孙的《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都很有学术价值。

此外,这一阶段出现了很多大儒的读书札记,其中涉及《楚辞》的部分都很有价值。只是由于其以札记的形式出现,系统性不强,但足以补充前代之漏,具有开启后世之功。如王念孙的《读书杂志馀编·楚辞》、俞樾的《俞楼杂纂·读楚辞》等,是其中之杰出代表。

西汉至清代,这一时期楚辞研究的特点归结起来有三点:第一,都是以古典学术的方法进行研究,但不出汉、宋之学的两大门径;第二,每个阶段都有极其经典的研究著作问世,成为当代研究的基础;第三,古典研究留下了大量遗产,等待后人来消化。因此,这一时期可以命名为古典时期。

(二)1912—1978年之楚辞研究

其实早在晚清,中国的各种学术研究就进入了新变时期。把上限划在1912年,仅仅是出于叙述的方便。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12年至1949年为第一阶段,以晚清遗老和虽然生于晚清但成长于民国的一批研究者为主,他们往往既有旧学的功底,又或多或少接受了一些西方的研究方法,因此在研究上有了新的面貌,而楚辞研究也就从传统的学术向现代学术进行过渡;1949年至1978年这一阶段,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研究出现了分流,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研究实绩也有所差异。

第一个阶段,首先在楚辞研究上作出成就的是晚清的遗老们,如马其昶和刘师培。前者的《屈辞微》,对前人注解采撷极广,又能抒以己见,为清代研治《楚辞》的后劲。后者的《楚辞考异》则是对楚辞进行详尽的校勘、考证、注释的著作。这一部分研究往往是清代楚辞研究的延续,颇有乾嘉遗风。

不久,稍晚于这批人,即由清末入民国的一批学者真正开创了近代楚辞研究的先河,这批人的代表就是梁启超、廖季平与王国维。如作为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和学者的梁启超,分别于1922年和1923年发表《屈原研究》和《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其中包括《楚辞》之条目),这些著作既承继了旧学的研究方法,也对篇目、作者等进行了考证;同时也开始运用西方的文艺理论,尤其是接受了西方的不少文化观念。如他论屈原之死,说:“彼之自杀实其个性最猛烈最纯洁之全部表现。”开始讲“个性”等说法,这在当时都是很新颖的观点。

这一时期出现了第一次否定屈原真实存在的观点。20年代,廖季平、卫聚贤等人秉疑古之观点,对楚辞性质、作者归属等问题提出怀疑。廖季平的《楚辞讲义》最早发难,30年代后期何天行著《楚辞新考》则系统地提出屈原否定论。但这些观点很快就遭到驳斥,梁启超、郭沫若、陆侃如、岑仲勉等人纷纷著文反驳。胡适也卷入了屈原否定论的论争,但考察他的观点,并非否定屈原之存在,只是对古典楚辞研究中儒学思想的渗入进行的反驳。尽管这些否定屈原的观点很激进,但这次争论也反映了楚辞学研究的转型态势。

30年代及以后,新一批楚辞的研究者纷纷进入研究成熟期,如闻一多、姜亮夫、于省吾、郭沫若、陆侃如、詹安泰、游国恩、汤炳正、谢无量、郑振铎、马茂元及刘永济,等等。这批人和上一代人往往有着家学渊源,或者是上一代人的学生、徒弟。如汤炳正、徐复、殷孟伦等都参加过章太炎的国学讲习所;许维遹、闻一多都是刘师培的学生;姜亮夫是王国维的学生;陆侃如是胡适的学生;家学则体现在如马其昶其孙马茂元(他同时也参加了国学讲习所)等。同时,这批人又都经历过五四运动,接受了更多的西方思想如人类学、神话学等,有些还有留学经历,如郭沫若留学日本,陆侃如留学法国等。因此,他们是这一时期楚辞研究真正的代表学者。

闻一多主要在楚辞的校补、解诂、疏正方面进行研究,著有《楚辞校补》、《楚辞新义》等,其学术贡献在于把楚辞融入了民俗学、宗教学和神话学等。

游国恩则终身从事楚辞的研究,涉及了楚辞研究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文本与作者,甚至连楚国的民间文学等边缘的方面都有所涉及。这一时期著有20年代的《楚辞概论》、30年代的《读骚论微初集》,都对楚辞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

郭沫若对楚辞的研究显得与众不同,他一方面著有学术著作,如30年代写成的《屈原研究》;另一方面又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写了极富文学史意义的话剧《屈原》,在大众之中传播了屈原的精神与人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这一时期的楚辞研究进入第二阶段。从此,中国大陆的楚辞研究和港澳台地区的楚辞研究渐渐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大陆,“文化大革命”之前和之中的楚辞研究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大陆的楚辞研究,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建国之前的许多学者的著作,直到建国之后才出版发行,但其研究方法仍旧延续了建国之前的路数;另一种则是全面采用了阶级分析的路数来研究。

前者,比如刘永济的《屈赋通笺》、《笺屈余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合册出版。再如游国恩的《楚辞论文集》,1957年由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上卷全录《读骚论微初集》,下卷收录1943年至1953年发表的论文。其他的如姜亮夫的《屈原赋校注》、《楚辞书目五种》,林庚的《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朱季海的《楚辞解故》,王泗原的《离骚语文疏解》,詹安泰的《离骚注疏》,以及马茂元、陆侃如、文怀沙的楚辞选注本、今译本等,也都陆续得到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就展开的又一次关于《离骚》作者的讨论,也可以视作建国之前问题的继续。这就是1951年,朱东润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四篇论文,力图证明《离骚》的作者是刘安,郭沫若立刻写了《评离骚的作者》,从正面立论反驳朱东润。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当年评选出的四大文化名人包括了屈原,从而在中国掀起了对楚辞研究的热潮。1957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楚辞研究论文集》,从建国到当年的楚辞研究成果基本上收录其中。

此时,对楚辞的研究已经越来越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了,在《楚辞研究论文集》中,孙作云还采用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思想来研究楚辞。1958年,中国开展了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批判”运动,游国恩、林庚、姜亮夫等人都遭到批判。尽管此后对宋玉的研究一度升温,但等到1964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之后,楚辞研究还没等到“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就偃旗息鼓了。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屈原进入“四旧”之列,武汉东湖行吟阁中的屈原像被推入水中。楚辞研究成为禁区。直到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毛泽东赠送了一套《楚辞集注》,屈原仿佛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里。此后随着“评法批儒”的开展,被认为主张法度的屈原被说成是法家反儒的人物,于是有关屈原的一些资料和作品重见天日,但这个时候所有关于屈原的文本都称不上研究,只是政治的工具而已。这种非正常的状况,直到新时期才得到改观。

(三)1978年至今的楚辞研究

中国在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各种学术研究很快复苏,楚辞研究也渐渐进入新的高潮。主要表现为研究领域的极大拓展,学术观点的激辩交织,老学者宝刀不老,楚辞后学不断涌现等。同时,出土文献的不断发现,西方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也推动了楚辞研究的极大发展。

这一时期楚辞的研究领域得到空前拓宽,这首先是因为出土文献的大量发现。如1976年陕西临潼县出土了利簋铭文;1977年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发掘出的竹简;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1号墓出土的编钟、磬、鼓、瑟、琴、笙、箫等器物;1982年江苏盱眙出土的楚汉窖藏品等,这些出土文献解决了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离骚》作者是刘安”的说法就被出土文献所证伪。

80年代中国出现了“文化热”、“寻根热”,在楚辞研究领域引发了屈原是否仅是一个“巫”的讨论;90年代初期比较文学也开始兴起,屈原也被置于各种比较文学的语境之中;新世纪以来对西方古典学术研究方法的介绍,也催生了对中国古典学术研究的新方法的尝试,这些学术动向的发生与变化,也成为楚辞研究领域拓宽的原因。

楚辞研究领域的拓宽集中表现在楚辞学科的划分进一步细致精微。早期的楚辞研究往往只涉及几个大的学科,如游国恩在《楚辞概论》中曾将楚辞研究划分为训诂、义理、考据、音韵四类,姜亮夫在《楚辞书目五种》中分为“辑注、考证、音义、论评”四类,这些分类一般仅涉及文献学、文学、小学等大的领域。但新时期以来的楚辞研究的学科建制呈爆炸性增长,各种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如罗漫在《关于楚辞学科建设的思考》中提出了十五种:楚辞考古学、楚辞神话学、楚辞宗教学、楚辞民俗学、楚辞地理学、楚辞辨伪学、楚辞文化学、楚辞作家学、楚辞艺术评论学、楚辞艺术心理学、楚辞译注学、楚辞接受学、楚辞传播学、楚辞博物学和楚辞改编学。

相应于此的,是楚辞研究学术机构和研究队伍的扩大。1982年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文联等单位发起,于端午节在屈原故里秭归举办了第一次屈原学术讨论会,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楚辞研讨会,有来自18个省的120多位专家参加。1984年端午节,由四川师范大学在成都组织了屈原学术讨论会。1985年,中国屈原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在江陵举行,推举姜亮夫为名誉会长、四川师范大学汤炳正为会长。1986年在浙江富阳、1988年在湖南汨罗、1990年在贵阳等地先后召开了年会。1998年在深圳召开了20世纪最后一届年会,这年汤炳正先生去世,会长由北京大学褚斌杰先生担任。2006年,褚斌杰先生去世。

研究队伍方面,这一时期,老一辈学者继续着他们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显出炉火纯青之质。如游国恩的《楚辞注疏长编》之《离骚纂义》、《天问纂义》,姜亮夫的《楚辞通故》、《楚辞今绎讲录》,林庚的《天问论笺》,马茂元主编的《楚辞研究集成》,陈子展的《楚辞直解》等。这一时期,老一辈学者的经典研究著作也纷纷再版或者修订。进入新世纪,这一批学者基本上先后谢世。

汤炳正先生是章太炎先生的弟子,著名楚辞专家,中国屈原学会首任会长,著有《语言之起源》、《屈赋新探》、《楚辞类稿》、《渊研楼屈学存稿》、《楚辞今注》(合著)、《楚辞欣赏》(主编)、《楚辞讲座》等。汤先生在中日学者屈原问题论争、端正学风、培育学术新人与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楚辞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同时,新一代的学者也逐渐成长,80年代尚属于中青年学者,现在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研究带头人的学者可以视作第一批,此后又有更年轻的学者跟进,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景观,研究成果也举不胜举。如赵逵夫的《屈原和他的时代》,郭杰的《屈原论稿》,李大明的《楚辞文献学史论考》,李诚的《楚辞文心管窥》,毛庆的《屈骚艺术新研》,方铭、李炳海研究楚辞的一系列论文,萧兵的《楚辞与神话》、《楚辞新探》,何光岳的《楚渊源史》,张正明的《楚文化史》,潘啸龙的《屈原与楚辞研究》,周建忠的《楚辞考论》,周建忠、汤漳平的《楚辞学通典》,黄震云的《楚辞通论》等。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黄灵庚出版《楚辞异文辩证》、《楚辞章句疏证》二书,在楚辞文献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由于楚辞研究的蓬勃发展,不少学者开始撰写楚辞学史。如易重廉的《中国楚辞学史》,丁冰的《楚辞学史纲》,李大明的《汉楚辞学史》,李中华、朱炳祥的《楚辞学史》,周建忠的《当代楚辞研究论纲》等。

自从1949年以来,大陆与港澳台的楚辞研究就走上了各自的发展道路,即便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而交流日渐频繁的情况下,港澳台的楚辞研究仍然有着独特的风貌,如饶宗颐、台静农、吴天任、傅锡壬、杨胤宗等都有着极好的研究成果。港澳台的楚辞研究以台湾地区高等院校为主力军,近年佛光大学的陈炜舜教授出版的《楚辞练要》、东海大学的吴福助教授出版的《楚辞注绎》,以及香港中文大学黄耀堃教授的《楚辞讲义》等,都是质量颇高、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能一一列举。

(四)海外楚辞之研究

海外楚辞之研究很早就开始了,到现在也已经成为海外汉学的重镇。马茂元主编的《楚辞资料海外编》,是80年代搜罗海外汉学研究最好的一部书,此后,王丽娜、张啸虎等学者也在不断地介绍海外楚辞学的情况。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东亚的楚辞研究比欧美要盛,东亚中又以日本、韩国为盛。

先看日本。楚辞很早就传到了日本,有记载的传入时间是日本的太平二年,即公元730年。《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等日本的古代书籍都能找到楚辞的痕迹。随着楚辞的传入,日本也出现了楚辞的注本,日本人叫做“和训本”。较早的有秦鼎的《楚辞灯校读》、龟井昭阳的《楚辞玦》。进入20世纪,最早的著作是西村硕园的《屈原赋说》,这部书体制宏大,是日本楚辞学研究进入实质阶段的标志。此后,楚辞的译著研究都多了起来,主要注本有浅见斋的《楚辞师说》、冈田正之的《楚辞》、桥本循的《译注楚辞》、青木正儿的《新释楚辞》等,尤以青木正儿之作为佳;研究著作则有桥川时雄的《楚辞》、藤野岩友的《巫系文学论》、星川清孝的《楚辞之研究》、竹治贞夫的《楚辞研究》、目加田诚的《屈原》等。此外,在文献考证方面还有赤冢忠的《殷代的祭河及其起源》、林己奈夫的《中国古代的神巫》、花房卓尔的《中国对谏争及谏争论的发展》、冈奇敬的《楚辞世界的再现——长沙马王堆发现古汉墓》等论著问世。

由于受中国二三十年代屈原否定论的影响,也由于日本人对实证的过分执著,楚辞学史上第二次屈原否定论就是60年代从日本兴起的。主要持论者包括铃木修次、高木正一、前野直彬等。但这次言论同样遭到中日学界的广泛批评。

同类推荐
  •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世界军事百科之近代战争

    世界军事百科之近代战争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战略特战队

    战略特战队

    这是一部十个兄弟的故事,经历坎坷,成就自己的辉煌。看他们一步一步走过的艰苦路程。
  • 云山忠魂

    云山忠魂

    江河是一个农家子弟,自幼习武,练就一身高超本领,因打抱不平而致家破人亡,被逼上大云山抗争。
  • 活学活用孙子兵法

    活学活用孙子兵法

    人类社会中原就充满了不可避免的争斗,如何在这场人性的战争中上立于不败之地?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让你快速领会《孙子兵法》的精要。该书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配以生动有趣的漫画。全书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一本军事、政治、商业、为人处事的最佳指导范本。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诸神的庄园

    诸神的庄园

    主角聂小天乃是仙陆四大秘地之一的风雪天崖的一个不算弟子的弟子,他背负着显赫的身世而不自知。在仙陆一段最为纷乱的历史中,他因为亲情、友情、爱情等等缘故而卷身其中,一步一步地看清每个人的真实脸孔,发现各门各派的恩怨交缠。最后,却又发现这所有的种种,都是源于一个惊天的阴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浔水绕,梅坞影

    浔水绕,梅坞影

    浔河水自西向东无声流淌,蜿蜒穿越整个梅坞镇,沿途支叉分流,像一张撒开的网。乌篷船悠悠滑过,桨橹欸乃,水面便荡开一圈圈的水晕。倪影有时想,这样美好的地方,怎么就没被发掘成旅游景点?转念又暗自庆幸,还好没有,不然抹上铜臭,恐怕就失了灵气。桃花源之所以令人心生向往,只因它远离世俗。桃源深处有人家。那里,连爱情都是清澈美好的吧?
  • 看完烟火再回去

    看完烟火再回去

    麻辣女记者柳田,一度叱咤体育报足球版块,却被强悍女主编马青赶鸭子上架般扔进了陌生的羽毛球世界,在那里兴风作浪。这位连做梦都是小贝向她求婚的铁杆帅哥迷竟有眼不识羽坛顶级选手关傲君、罗超,一上来就因为小熊维尼内裤的曝光与冷酷的关傲君结下深仇大恨,还好有位温柔体贴的罗超不时为她解围,才没被大明星封杀……
  • 女暴君惹上死神了

    女暴君惹上死神了

    新文【爆宠魔妃:腹黑神皇,别使坏】她木国君王嗜血荒淫,人人诛之,却不料她是一名女子,为了心中所不爱自己的男人甘愿放弃性命。她是神光塔之神女,被自己的夫君和神光塔的所有人背叛,亲受自己最爱的男人锥心之杀,香消玉殒。当神女重生在暴君身上,风云骤变,世界颠覆,掀开女子身份,光明正大称帝王,谁不臣服,杀无赦。游戏人间无所不能的死神当她是棋子,想要她的命,岂能让他如意。眼无畏惧,梵倾天嘴角微扬,天生傲然王者霸气道,“死神,我的游戏你可敢接受!”高高在上冷漠无情的死神睥睨着眼前的女子平静道,“能让吾有兴趣。”嫣然一笑,梵倾天带着自信道,“号称无所不能的死神,我的游戏是你必须爱上我,做不到便是听我令!”“吾允你!”王者交锋,火星四溅。
  • 娘子为夫错了

    娘子为夫错了

    “娘子,为夫错了,跟我回去吧。”“错了还了不起,那边凉快那边去。别挡我嫁人的道。”“你以为你嫁的出去?”“等着娶我娘的人排成队,真不成就嫁给皇帝老爷也不错啊,至少我也弄个公主郡主来当当。呵呵.”“小凤儿,你最好搞清楚你是谁的女儿?谁的种!”“谁的女儿不重要,重要的是谁给我好处,我就上谁的道,啊.别揍我,这是我娘教我的,啊.”六年半的时间让她终于抬起头,不再自卑,曾经的终身一跳,她跳出了自己应该沉默的生活,从知道他活着,他找了她四年,可是找到了她,当初对他唯唯诺诺的她告诉她,她不要他,可是他从不知道伤她多深,只是他不知道他怎么做才能让她带着女儿回家柳思南部分最多几章便完,实话对不住大家了,柳思南篇的,写的差劲,绿杨这儿说对不住了。绿杨开了新坑捡个乞丐老婆太有钱调教堂上夫娘子不回家之叶晚秋捡个乞丐老婆太有钱天下掉下一个秦仙女两朝皇妃指尖红袖推荐朋友佳作:再嫁为妾(十字家的猫)血红装嫁衣染血,孤女含恨!
  • 惊世田园:农家娘子好威武

    惊世田园:农家娘子好威武

    【正文已完结,放心阅读】梦里因色心丧身,魂穿异世,醒来已是人妇,夫家一贫如洗,还好有技艺在身。不经意间,发现自己携带异能空间,她利用空间挣钱富家,原本她是想安安静静的在这里生活,可是天不如人愿,一伙行迹诡秘的黑衣人打乱了她的生活。身世之谜,丈夫生死不明,情感纠葛,接踵而来,她该如何面对,如何选择......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 有妻如何

    有妻如何

    媒婆牵线这件事,如果干得好,就叫“非诚勿扰”;睡觉这件事,如果干得好,就叫“盗梦空间”;父亲这件事,如果干得好,就叫“吾父李刚”;妻子这件事,如果干得好,就叫——何天莲。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