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100000004

第4章 导论(3)

汉代楚辞从古至今受到的评价普遍都不甚高,有些偏激的学者和选家甚至在著作中把汉代楚辞全部删除,有些学者只对个别的作品有所欣赏;当代的楚辞学研究中,汉代楚辞也是较少受到关注的一个领域。大多数专著论文都集中在屈宋的身上,对汉代楚辞往往只是浮光掠影地概括一下,专门研究汉代楚辞作品及作者的相关论著则相当稀少。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一则汉代楚辞的确在艺术性和创造性上不如先秦楚辞;二来汉代楚辞不是汉代文学的主流,受到的注视也会相应减少;三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已经给楚辞的创作制定了范式,所以多为模拟之作的汉代楚辞很自然被边缘化了。

这些原因,有些是客观存在的,有些也是主观臆测的。其实,汉代楚辞自有其相应的地位,汉代楚辞的研究也自有其独特的价值。

第一,汉代楚辞是诗骚两个传统的第一次大规模融合。

严格地说,屈原的作品本来就是在中原儒家思想传入楚国之后形成的,且已经吸收了一些《诗》的内涵了。但屈原作品自身又形成了“骚”的传统,成为新的文学写作范式,其特色就是个体抒情和个体精神的张扬。汉代的楚辞创作在西汉初年就开始了,在汉武帝时期达到高潮,在东汉依然有重量级作品出现。从《楚辞章句》收录的汉代楚辞来看,这些作品都是通过抒情主人公来抒发情感,表达对现实和理想的种种看法,遣词造句丰富而且华丽。这些,都是“骚”的传统的种种表现;但是,汉代楚辞中个体的抒情已经不再全然指涉于作者的内心,也不纯然是模拟屈原的口吻,而是指向现实政治,尤其体现为对帝王的劝谏。同时,汉代楚辞的悲剧性也大大降低,个体的抒情更像是一种“言志”。这种变化无疑体现了《诗》的传统。

之所以说这是两大传统的第一次大规模融合,是因为汉代楚辞产生之前,文学史上尚没有成熟的诗歌存在。而汉赋的形成尽管是与汉代楚辞伴随而生,但汉赋乃是脱胎于楚辞的,这就是汉代楚辞的第二个特征。

第二,汉代楚辞催生了汉赋。

汉赋脱胎于楚辞是毋庸置疑的,但汉代楚辞对汉赋的影响更大。这可以从汉代楚辞与先秦楚辞的几个不同来看。其一,汉代楚辞越来越侧重于对景物的描摹和铺陈,而先秦楚辞中的景物描写主要还是为了作者抒情,比如《招隐士》中对景物的铺陈,就远远大于屈原作品中对景物的描写。当然,《招魂》作为一种特殊的祭祀文体稍显例外,但这也仅是个例。而汉赋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对各种事物的模拟铺陈。其二,汉代楚辞中的“远游”已经不再是屈原式的精神高蹈,而是受黄老思想影响的“求仙”之道了,因此,汉赋“游仙”主题的形成也与汉代楚辞“求仙”的嬗变有关。其三,汉代楚辞的句式越来越齐整,韵律也越来越严格。同时,汉代楚辞把屈原作品中那种正邪、善恶、黑白的对比模式化了。这些变化,也为汉赋中形式的齐整、韵律的和谐以及骈偶的发展做了文体上的尝试。

因此,作为汉代文学之翘楚的汉赋,其产生、发展、成熟都与汉代楚辞的创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代楚辞由于前有屈原,后有汉赋,其地位自然被历史所淹没了。

第三,汉代楚辞中的一些作品可以让后人更加清楚地认识屈原。

汉代楚辞大部分作品都是代屈原体的拟作,收录在《楚辞章句》中的汉代楚辞,至少在王逸看来都是以屈原为中心的作品。屈原的生平、性格、为人,如今见诸文献的少之又少,汉代时人去古未远,他们对屈原的认识远比今人要丰富得多。也许他们见过更多的文献记载,也许他们听过更多的口头流传,而对屈原的这些认识都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尤其是那些代屈原体的作品中。

比如,东方朔《七谏》的第一首《初放》中写道: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涩兮,又无强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

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野。这一段对屈原的描写,与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不仅不同,甚至相反。据此,历史上有不少人认为,也许东方朔笔下的屈原才是真实的,《离骚》开头那段话仅仅是屈原创造的抒情人物。当然,这种观点也存在争议。但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汉代楚辞中还有不少这种明显的或隐藏的对屈原的种种认识。把汉代人对屈原的认识发掘出来,有利于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屈原。

先秦两汉楚辞的创作,经历了时间长河的大浪淘沙,还留下了几十篇作品。历朝历代围绕着这些作品,在文献、考古、文学、美学等诸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下面,就要对这段学术史进行简要的回顾。

四、楚辞研究之回顾

楚辞之研究,如今已蔚为大观,早在1978年,香港学者饶宗颐就提议建立“楚辞学”,到1986年,大陆学者又倡议建立“屈原学”,无论是“楚辞学”还是“屈原学”,都证明了楚辞的研究早已不再是一种学术所能涵盖的,它必须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才能保证研究的全面展开。而楚辞之研究,则要追溯到西汉之时。倘若写一个详细的“楚辞学案”,恐怕需要一部专书的篇幅。因此,这里只能对楚辞研究做一个最简单的回溯。

(一)1912年之前的楚辞研究

民国建立之前的楚辞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以王逸《楚辞章句》为中心的第一阶段,时间从西汉到唐代;以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为中心的第二阶段,时间主要是从宋代到明代;清代为第三阶段,其楚辞研究呈多方位多角度之势,并在清末开始引进新的研究方法。

西汉初年,楚辞的研究就已肇源。贾谊写《吊屈原赋》,从此开启了拟作之风。据班固《汉书·淮南王传》与《离骚序》可知,淮南王刘安曾奉汉武帝之命作《离骚传》(有人认为是作《离骚傅》,即《离骚赋》),但已经亡佚,仅在班固的《离骚序》存有51字;刘向与扬雄亦曾作《天问解》,但皆亡佚;司马迁著《史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这是屈原的第一个比较全面的传记。这些研究成为楚辞学术史的滥觞。

把楚辞汇集编纂的第一人应该是西汉的刘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初,刘向裒集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而各为之注。”因为此前的楚辞可能都是单篇流传,所以刘向校理皇家书籍时,把屈、宋等人作品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的作品加上自己所作的《九叹》合为一书,共十六卷,定名为《楚辞》。这是第一部以《楚辞》为名的本子。但这个本子已经亡佚。

东汉,楚辞的研究与注释进一步开展。班固、贾逵都作过《离骚经章句》,皆亡佚。这时,班固在《离骚序》中评价屈原为“贬洁狂狷景行之士”,对屈原有所保留。为了反驳班固,也为了提供一个更好的注本,东汉的王逸以刘向的十六卷本《楚辞》为基础,加上班固的两篇《离骚序》,成就了十七卷的《楚辞章句》,王逸也写过一篇《九思》,也被后人收入《楚辞章句》,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楚辞全貌了。

《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其体例为每篇有序,介绍作者、主旨、背景等,正文则先释字词,再解章句。由于本书成书相当早,对作者的考察、语言的理解和训诂都很精当准确;王逸又长于楚地,对楚辞方言之诠释也颇为内行;其他方面如校勘、考史、评文等都有涉及。因此这个注本非常重要,在今天仍是研究楚辞的首要依据。段玉裁称赞曰:“王氏训释,多有所本,或本于经书故训,或本于方言楚语;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广雅疏证·序》)当然,由于受汉儒训诂之风和儒家思想影响,本书在解释时不免常常穿凿附会,需要在阅读之时仔细辨认。此书之版本,一般以明隆庆年间夫容馆翻刻宋版为善本。

继王逸《楚辞章句》之后,晋代郭璞著有《楚辞注》三卷,但亡佚,从郭璞其他著作的注释来看,他对楚辞的注释也应当集中在对楚辞之文物制度、花草鸟兽之考证上。隋释道骞《楚辞音》保留了郭注七条,《尔雅》存郭注引屈赋者三条,《山海经》有郭注引楚辞者十余条。

考证义理方面,《隋书·经籍志》还著录南朝刘宋何偃的《楚辞删王逸注》、隋代皇甫遵《参解楚辞》七卷,今亦皆亡佚。

六朝隋唐之时,对楚辞的研究开始进入音韵学的领域。据《隋书·经籍志》著录,晋代徐邈有《楚辞音》一卷,刘宋诸葛民、孟奥各有《楚辞音》一卷,皆亡佚。隋代释道骞也有《楚辞音》一卷,尚于敦煌石室中保存着残卷。

《文选》在卷三十二至卷三十三收录楚辞,在那里它显然是作为一种独立的文类而被题名为“骚”,为的是有别于“诗”和“赋”。《文选》的选本包括《离骚》全文、《九歌》六节、《九章》一节、《卜居》和《渔父》、《九辩》四节、《招魂》和《招隐士》,在“六臣”本《文选》之中还附有一个稍为缩略的王逸注本。

由此可见,从西汉到唐代,对楚辞的研究的确以王逸《楚辞章句》为中心。当然,除了全面的研究之外,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也是连绵不绝的。班固的《离骚序》记录了刘安与他本人对屈原的不同意见,刘安认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认为屈原本人“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班固则认为:“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洁狂狷景行之士。多称昆仑冥阍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正是这样的评价,激发了王逸作章句对班固进行反驳。从此,对屈原及其作品评价的争论直到今天也没有停止。

齐梁时期,刘勰写作《文心雕龙·辨骚》,将楚辞列为“文之枢纽”之一。他认为:“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岂去圣之未远,而楚人之多才乎!”给予了楚辞高度的评价。

要之,这一阶段的楚辞研究已经开创了古代楚辞研究所能涉及的各个方面,从文字训诂、考证、义理、音韵、作者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从宋代到明代,则进入了研究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再次出现划时代的研究著作。一部是补充纠正王逸《楚辞章句》,同样以训诂考证为主的《楚辞补注》,作者是宋代的洪兴祖(1090—1155),字庆善,镇江丹阳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年六十六岁。北宋年间,登政和上舍第,为湖州士曹。南宋绍兴中,应召试,授秘书省正字。出典州郡,忤秦桧,编管昭州卒。《宋史》卷四三三有传。《楚辞补注》的写作目的是纠正补充王逸《楚辞章句》,其书体例是先列王逸注于前,再列校语,“补曰”以下是洪氏之补正,显得条理清楚。

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说,洪兴祖在编纂此书时广泛搜罗各家版本达十几种,包括苏轼手校的《楚辞》十卷。他先写成对《楚辞》正文和王逸《楚辞章句》校勘的《楚辞考异》一卷,再参校他人校本以补充之。在《楚辞补注》中,洪氏把王逸没有注明出处的地方一一查实补正;还引用了不少当时尚存现在亡佚的一些注文,如南宋初年就已失传的王勉著《楚辞释文》等,引用达七十余条。这就令他的《楚辞补注》在今天还有保存文献的宝贵价值。

洪兴祖《楚辞补注》是清代考证学盛行之前,对《楚辞》进行训诂考据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现存版本甚多,现在流行的标点排印本是中华书局据汲古阁本为底本,以《四部丛刊》本及《文选》李善注校正的本子,1983年出第一版,屡有重印本。

这一时期的另一部极重要的注本,是朱熹的《楚辞集注》,共八卷,另有《辩证》二卷、《后语》六卷附录其中。这是朱熹晚年所作,因此对楚辞对朱熹都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楚辞集注》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释简明通达,注重阐释义理,彰显微言大义。与这个特点相应的,就是篇目增删和编排体例有了较大改动。朱熹删去《七谏》、《九怀》、《九叹》、《九思》四篇,补充了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鸟赋》二篇。每章的注释包括校正文字、审定音读、解释字词和义理解读。又依《毛诗》之例,各章之下写明赋、比、兴。中国之学术,到宋代已经出现汉学、宋学之分,《楚辞集注》便是宋学的代表作之一。它略于训诂,但简明扼要,也纠正了不少王逸《楚辞章句》、《补正》的穿凿之误;详于义理,虽解读精微,但又不免失之于求深之过,对原文大意有不少附会之说。这些说法对后代尤其是明代影响极大。此外,朱熹又是最早以文学眼光来解释楚辞的。因此,朱熹的《楚辞集注》开创了楚辞研究之“宋学”,影响深远,被称作“里程碑”之著作。

《楚辞集注》的版本最多,宋代就被翻印四次,明代有十次,清朝有四次,在日本刊印一次,朝鲜有四次,其中以宋端平二年朱鉴刊本为最善本。在20世纪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曾影印此本;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以此本为底本的标点本。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毛泽东向其赠《楚辞集注》一套,在当时中日学界皆引起很大关注。

这一阶段之研究,以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二书为最精当、最重要。

此后元明二代,虽然没有出现具有突破意义的重大研究成果,但作为楚辞研究史的一个阶段,也有一些著作值得关注。如元代祝尧著《古赋辩体》,选取了不少楚辞作品,辨析体裁,颇有创见。其论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曰:“问答之体,其源出自《卜居》、《渔父》,宋玉辈述之,至汉而盛。首尾是文,中间是赋,世传既久,变而又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此语对赋之源流正变,言之甚确。《古赋辩体》对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徐师曾《文体明辨》影响甚大。明代人受宋学影响,其末流只知讲解大意,但少有新见,且多陷于空疏之论。相对较好的注本有黄文焕《楚辞听直》八卷,此书时有创见;另外,汪瑗的《楚辞集解》质量颇佳,也很有特色,已经开始从空解义理向训诂翔实等方面努力,对清人研究有很大启发。

此外,在音韵学方面,由于朱熹在《楚辞集注》中对音韵采取“一字数叶”的方法,因此有很大谬误;明代陈第著《屈宋古音义》,主张“发明古音,以见叶音之说谬也”也有较大影响。在对屈原的评价方面,宋代黄伯思辑《翼骚》,采录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到宋代陈说之《序》中评论屈原及其作品之语,录为一卷,但此书亡佚。明代人则有相当多的评论文字,可惜大都以评点时文之法为之,不免鄙陋。

清代,楚辞之研究进入百花齐放之状态,注本迭出,研究之领域也空前宽阔,当然,也免不了鱼目混杂,良莠不齐。这一时期重要的注本有不少,下面择要介绍。

明末清初最重要的楚辞著作是王夫之的《楚辞通释》,尽管王夫之是由明入清的,但他的著作被发掘出来已经是晚清了。其著作的影响力也是在晚清之后。这本书训诂方面实绩不大,但由于作者与屈原的身世有相类之处,因此在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和解读上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有《楚辞通释》标点本。

同类推荐
  • 军事常识悦读

    军事常识悦读

    就目前的军事发展方向而言,以高技术兵器为支撑的战略逐步取代以核威慑为主的战略已经势在必行。所以说,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学习一些军事知识,以免自己在时代的发展中成为思想落后的人。本书把军事常识进行了编辑整合,搜罗了众多古今中外的著名军事将领,跟随本书去认识他们吧!
  • 浪涌烽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浪涌烽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迎锋而上

    迎锋而上

    张天武二十几岁就已经当上营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平日里他一脸斯文,实际上骂起手下的兵油子也是一副暴躁的脾气,不过,向来反应灵敏的张天武,这天早晨却在转身之时被一位美女特务拿枪顶着脑袋,这让向来骄傲的张天武感到非常不爽,真的是非常非常不爽!
  • 特种战士

    特种战士

    刘文辉这个人和他的名字极为不相符。文辉的意思是在文这方面超越所有人。但是刘文辉打小就匪,好不容易从父亲的暴打中逃到了部队。还没待一年,就被装进了闷罐车,从繁花似锦的中原,远赴千里来到大西南的原始森林。刘文辉终于明白自己属于那里。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英雄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英雄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热门推荐
  • 最强女仙

    最强女仙

    亡国公主落难天涯,机缘之下拜入仙门。洞天福地修道,宝藏灵宫寻仙,通天大道,携手闯之。神秘宝物,可将灵石变废为宝,助她成就修道大业。纵横六合,无拘束;九霄之上,我为尊……这是一个女子历尽劫波,最终寻得无上仙道的故事。------------------------------------------------------新书发布,《邪医狂妃:帝尊,宠翻天!》,求票支持!请大家点击屏幕右侧(手机用户请下拉点击作者还写过)链接,或者直接搜索蛇发优雅即可。已有500万字完本作品《仙诀》登录腾讯。
  • 重生1978年

    重生1978年

    付春华是付家老二,还是女孩。上有被父母溺爱只爱自己的长兄,下有被父母送人、让养父母教得面目全非的弟弟和小十几岁的娇娇小妹。又因为是奶奶带大,从小就不得父母疼爱,性子既懦弱又倔强。这样的性子导致了婚姻的不幸,两次婚姻留给她的都是伤痛。到妈妈临终的时候,她才知道对她总是横眉冷对的妈妈,其实在心里一直是爱她的。 后来她无意中得到的一颗凤眼菩提子,居然是一个神秘的空间。这让付春华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没想到一觉醒来,却是回到了十岁,还跟着奶奶在老家的时候。看她这一世如何利用空间,找回自信,重获父母的爱,惩治极品亲戚,寻觅到一世真爱! 新书“女配的新生”已经上传,请新老书友们能去捧捧场!有推荐票的都投到新书那边吧!新书宝宝需要亲们的关心和爱护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品商后之贱贱惹人爱

    极品商后之贱贱惹人爱

    *穿越文,双洁文,爽文,宠文,无节操,无下限,雷人!慎入!21世纪鬼才萌妹子一朝穿越成了皇后。一个不得宠的皇后!皇上不爱,爹爹不疼!这个后位还要不要?果断不要,跷宫!***沐菲比这一生有两个愿望,要么当最傲骨的发明家,要么当最迂腐的暴发户。如今她只能选择后者。***出宫要干啥?废话,肯定是挣钱啊!干啥能挣钱?废话,干啥都能挣钱!***包子不好卖咋办?找个形象代言人!老婆娶回家不满意咋整?来举案妻美啊,挑选的老婆包漂亮,包温柔,不满意可以退货喔亲。【无节操借人篇1】某女叼着牙签翘着二郎腿,看着眼前的美男子,一脸的贼笑。“逸哥哥,最近能出来撑场面的美眉不够啊,借几个?”眉毛上下抖动ing某男无语,上天不公,这美女坐如此猥琐的动作,竟然也能别有一番风味。“哥哥美人没有,大汉倒是不少,可否男扮女装。”“滚粗!”某女暴跳,摔杯子走人!【无节操继续借人篇2】某女穿着一身土豪金,头上钗子珠子重的抬不起头,笑的一脸春光明媚!“皇上,民女想跟皇上借几个妃子用用可否。”睫毛以高频率上下闭合ing。某男得意,上天眷顾,这美女依旧是那般的“俗不可耐”,俗的让人清透心脾。“嗯,朕准了。”“大爷您真大方,民女满意再借。”某男黑线连连。简介用人话来说就是:一个女子穿越到古代变成了皇后,再从皇宫逃出,成为极品奸商的故事!故事随性,不喜?你喷我啊!有意见请点封面下边的“加入书架”进行投诉!
  • 老公,装斯文

    老公,装斯文

    【】【女总统的明星老公】请多多关注叶莱西火了···她没偷,没抢,没烧她们家的房子,干嘛一副仇人像····什么什么?只因为她长的太过丰满像个小三?妹的,你们家才是小三,你们全家都是小三···就在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天神级的人物从天而降···为她解围···斯斯文文···被人夸赞····老妈则是站在一边吼着,也拉稀,你要是不跟这个男人结婚,老娘这辈子的脸算是被你丢尽了····叶莱西看着戴着黑边眼镜,笑的文质彬彬的男人,恨不得杀人。谣传她是他的女人。她跟他在一起了。说话拽文,拽词。虽然是帅哥,但是,她咋看着都想要抽他。处处她都受排挤,受打压。村子里的姑娘们见了更是爱傻了这个斯文的帅哥。他就像是一枚空投的炸弹。整个村子不得安宁。他不是普通的男人,她知道。但是,当他跟她摊牌的时候。她还是汗颜了一把。感情这男人是个军火头子。黑道总裁。她遇上极品了。更甚的是,那双摘掉眼镜后的眸子.........【本文女强,男更强。】————————————————特别推荐区:【一等刁妃】夏嬷嬷(刁女斗古代众男)陈子衿,恶劣警花,阴狠毒辣。上官子衿,京城恶霸,人见人怕。两种极端性格的结合,她变成了她。宁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推荐区】【市长的强势老婆】笔下生花【邪医毒妃】墨邪尘【竹马赖青梅】夏日寒阳【嗜血狂后】三昧水忏【教授真禽授】裴歆【末世之妖孽法则】闲看风云【坏男人-别追了】邪魅书生-现代【高官老公,你太坏】暮阳初春【老公,假斯文】烟然心醉【丑女戏邪君】烟然心醉【重生之极品间谍】亦弈变【妃常猖狂】伊洛蔓【兽宠无赖娘子】伊洛蔓【上校爹地,耍流氓】蝶恋花花恋蕊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老公不要装斯文》
  • 听见你的心声

    听见你的心声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http://m.pgsk.com/fengshang/**************************************************************************他是红得发紫的影视歌三栖大明星,万人眼里的国民弟弟……他每交一个女友,她都会有特殊的心灵感应。正因为如此,她是第一个拒绝和他交往的女孩……他们是多年的老友,他是她的男闺蜜,她是他的好哥们,彼此用不同的方式默默关心着对方……不是每个花花公子都花心,他的职业是演戏,但在她面前他还是想做最真实的他……他不解,一副气恼无语的样子:“于乐乐,我到底哪里不配你,为何一再二三地拒绝我?”她淡淡一笑:“方思杰,因为我不想失去我们多年的感情,让自己变成一只母老虎。”早知这样就不该让你来到身边,原以为梦见和感应到喜欢的人是一件非常幸福快乐的事,却没想到因为特殊的心灵感应转变为浓浓的忧伤,为此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蓝色卷)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蓝色卷)

    这是作家们在以真诚、朴实而又温馨的文字,讲述关于阅读的故事;这是作家们伸出有力的大手,牵着小手快乐地走在成长之路的证明。这些文章,有的是作家们在讲述自己阅读的经验,告诉读者,要想在成长之路上走得从容些,阅读是很重要的;有的是作家们在谈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他们或直接告诉小读者怎样选择图书,或间接地表达阅读的一些诀窍;有的是作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或幽默有趣,或富有启发,让你感受到最初的生命脚步的韵律……凡此种种,这些作品很亲切很友好,它们会给你展示一个美好的文字世界,让你感受到阅读的重要与快乐。书的最后收录了一些作家给小读者推荐的书单,让小读者学会选书,学会阅读。
  • 营销人员不可不知的营销故事

    营销人员不可不知的营销故事

    很多有关市场营销的书籍比较侧重于理论,对于一般的营销人员而言,会使其感到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枯燥和复杂。本书独辟蹊径,以营销故事为主,来诠释营销理论,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力求给广大的营销人员或准备从事营销工作的人员提供一本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都很强的书。
  • 全球性博弈

    全球性博弈

    在这种基调的基础上对中国和国际进行了全方面的透彻解读。中国篇中,本书以人性讨论为基准,作者针对中国国情,详细深入地剖析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科技,分别研究了中国以及国际社会中的典型国家,文化体育等等诸多问题,在未来,重点分析了大量时代性问题,现在,过去三种层次的透视中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的中国。国际篇中,作者详细讲述了美、日、俄、新、韩、印等国,使读者对中国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让读者对全球化的本质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给全书奠定了一个哲学伦理的基调。作者以人性的讨论开篇,对各国的政治制度和基本国情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挖掘和阐述,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全球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