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000000003

第3章 Ⅱ哲学家们想些什么问题?(1)

上篇:关于这个世界

我已经说过,哲学家都像大孩子,他们想的问题其实和你想的问题很相似。你与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止不住的惊奇。不同的地方则在于,他们大都已经学到了很多知识,往往比一般大人学到的还要多。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还在惊奇,你长大了就不一定会是这样。

首先让你和哲学家们感到惊奇的是这个世界和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比如:据说蝴蝶天生是色盲,那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漂亮的斑纹?据说蝙蝠天生是瞎子,它们是用超声波感觉到洞中岩壁的存在的,那它们感觉到的岩壁会和我们看到的岩壁一样么?如果不一样,那么岩壁真正的样子到底是像蝙蝠感觉到的那样,还是我们看到的那样?据说天上的星星有些离我们很远很远,从它们那里发出的光要走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才能到达地球,进入我们眼里,也就是说,我们看见的只是它们几十万年前甚至几百万年前的样子。也许它们已经消失了,我们却还能看见它们,而它们还存在的时候,我们却看不见它们。那么,说它们存在或不存在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世上从来没有龙,可我们却知道龙是一种什么东西,一个从来不存在的东西怎么又会是个什么东西呢?……这些问题一直追问下去,人就不得不进入哲学思考了。

不过,从你发问到哲学家发问有时候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我们不妨来试着走过这段距离。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假想你正跟一个大人坐在一块儿聊天,不断地对他提出问题。而我呢?其实也坐在你旁边,忍不住时就会插起嘴来。对了,这个大人叫什么名字来着?反正是假想的,我们就胡乱给他取个名吧,比如说,就按扑克牌叫他老K,同意了?

一还是多:从一张纸说起

拿一张纸来,这纸既没有孔又没有缝。如果你想用什么东西穿过这张纸(比如用针),除了戳破它就没有别的办法。可是,如果你在这张纸上滴一滴水,一会儿工夫,纸的两面就都湿了。这时候你就问:为什么水能穿透纸呢?

老K学过物理学,这个问题难不倒他。他说: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水分子比构成纸的分子(纸不是单纯由一种分子组成)之间的距离要小,所以它们就钻过去了。

你开始感到惊奇:这么说,整张的纸其实不是一整张,它中间实际上有许多小孔么?

回答:是的,只不过这些小孔太小,你的眼睛看不见而已。

你更加惊奇了:如果这张纸有许多小孔,那我面前的桌子,我对面的窗玻璃,还有工厂里的那些大铁板恐怕都有许多小孔吧?你想,它们不也是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不也是有距离的么?

回答又是肯定的。

你显然是个喜欢想事的孩子,以下联想在你那里很快就产生了:那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眼睛能看得见,我们看到的这张纸就不是一整张,而是数不清的、彼此之间有距离的小颗粒在那里待着或者动着?

老K高兴了:对呀,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这一回你真的惊呆了,因为你突然想到:我们看到天上的星星彼此相隔很远,可是,假如有一个比我们的宇宙还要大的巨人从宇宙之外看过来,我们的宇宙会不会是一个既没有孔又没有缝的实心球,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纸一样?

老K有点犹豫,他说:不可能有这种巨人。

可你不依:假如嘛,假如有呢?

老K想了一想,说:很可能会是像你想的那样。据我所知,构成分子的是原子,原子与原子之间也有距离。构成原子的又是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一个原子就很像一个太阳系,而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它们自身的大小来说)其实比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还要大。可我们根本就看不到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空着的那段距离。

我插嘴了:古希腊有个叫巴门尼德的哲学家就说过,如果我们的思想能直观整个存在(也就是把整个宇宙放在我们对面来看),我们看到的存在就是一个大球。听见了没有?你提的问题哲学家们想过。还有,近代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也曾经这样来想这个问题:假如我们的红血球(你知道,我们身上的血液是由许许多多红血球和白血球组成的)上生活着一些能看能想的微小生物,在它们眼里,其他红血球和白血球会不会像是一些红色或白色的星球呢?斯宾诺莎从这种想象里看到了许多哲学问题,我想先提出其中的一个。按照哲学家们的表述就是:世界是一还是多?如果只听这句话,肯定会觉得又枯燥又难懂,可是顺着刚才的思路想,这问题就有几分有趣了。你可以把问题换成:宇宙究竟是由许多星球连成的一个整体,还是一群互不相连、互不相干的星球呢?

现在你可以说:哲学家想过的问题我也想过。

本质与现象:像什么样子?

你好像对我插嘴说了那么多不太满意,觉得我打断了你的问题。你又说:我们看到的宇宙是一个样子,那位巨人看到的又是另一个样子,哪一种样子才是真的?

老K说:我不知道哪一种是真的,因为我不知道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

你眼睛一亮,觉得这回问题要问到点子上了:你是不是说,世界有一种本来的样子?

老K倒好像没觉得这问题有多重要,他漫不经心地说:应该有吧,它总不会什么样子都没有吧?

你于是急不可待:那么,会不会有一种眼睛,能看

到世界的本来样子?

我看出你的问题其实离哲学只有一步之遥了,我说:哲学家们就是想知道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他们的问题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他们之所以选择了“本质”这个词,我想是因为“样子”这个词太多地与我们的眼睛连在一起。世界上有那么多种不同的眼睛,用眼睛看时又有那么多种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肯定会千差万别。哪一种样子是真的,的确非常难以判断。不过,打个比方说吧,蝙蝠所感觉到的岩壁和我们所看到的岩壁在“样子”上肯定很不相同,但无论是蝙蝠还是我们都不会把岩壁误认为是(比如说)棉花,否则早就会碰得头破血流。我的意思是说,任何一种“样子”都不会只是由我们的感觉器官造出来的,它毕竟是某种东西的“样子”,肯定与那种东西的性质有关。“样子”随着眼睛构造的不同而千变万化,“性质”却是不变的。这种不变的性质就被称为“本质”,那些千变万化的“样子”则被哲学家们称为“现象”。因此,与“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相关联,哲学家们还追问“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是怎样的”。有趣的是,古希腊有几位哲学家在问这样的问题时最接近你的问法,因为他们几乎把本质就看成了“本来样子”。他们有的人把世界的本质说成是水,有的则说成是火,其他东西全都是水或火变化了的样子。

可知还是不可知:有没有这样一种眼睛?

你也不耐烦了,说:可是我刚才提的问题你们还没有回答呢!我是问,会不会有一种眼睛能看到世界的本来样子?

老K这一回抢着回答了:不大可能有这种眼睛吧。你想想,这种眼睛的构造会有多复杂,它既要像天文望远镜,又要像显微镜,还要像X光透视仪……我们没法想象有什么眼睛能同时具备这么多功能,因为它们在构造上会互相冲突。

你当然不会对这种回答表示满意,你说:我不是问会不会有一种眼睛能同时看到用不同眼睛看到的各种样子。比方说吧,在一个哈哈镜展厅里如果放有一面平常的镜子,我们难道不会认为那面平常镜子里的形象就是自己的本来样子吗?在各种动物的眼里,世界有各种样子,可是其中有一种却是它的本来样子,这不可能么?

老K说:你这么讲,我倒不敢斩钉截铁地说一个“不”字了。不过,问题也许在于,人的眼睛好像并不恰好就是这种眼睛。前面已经说过,你看到的纸是一整张,但其实它却有许多小孔。所以,从古到今流传着许多神话,说神怪的眼睛能看到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识破人所不能识破的假相。你想想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就能明白了。这个故事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真假猴王最后打到如来佛面前时,如来佛根本不是用眼睛辨认他们的真假的,他心里早就知道了。

这一回你可兴奋了:我就是这个意思!不一定非得用眼睛看不可,我说眼睛也只是打个比方。我想问的其实是我们是不是能知道世界的本质(你刚刚学会用这个词)?

好家伙!这一回你提的问题简直就跟哲学家的说法一模一样了!我忍不住赞叹道。

你继续兴奋地说:我看不出纸上有许多小孔,可是科学家就让我知道了这一点。神话故事里说只有神才能知道的东西,才能辨别的真假,现在人依靠科学都能办到了,有些比神话里还神。比如说,天文望远镜就比传说中的千里眼要看得远,而且是远得多。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掌握了科学方法的人已经具有看到世界真面目的“眼睛”了呢?

既然你已经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哲学问题,我就不能保持沉默了。“世界究竟可知还是不可知?”这是近代哲学家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恰恰是因为近代以来科学高速发展,人类取得了太多知识的缘故。知识从来就有真有假,把假猴王误认作真猴王的事经常会发生。知识多了,辨别真假知识的需要就更为迫切。不仅如此,近代科学知识的增长使得人类的自信心也在空前增长,有好长一段时间人们觉得人类不仅有能力逼得世界“原形毕露”,而且因此就有能力控制这个世界,成为世界的主人。这就引起一些哲学家的怀疑与忧虑:我们真的有这样的能力么?就说科学方法吧,一般人总相信:只要严格地依照科学方法就能取得真知识。可是科学方法并不仅仅意味着正确地使用精密仪器,还需要正确地使用我们的感觉与思维,因为你必须用眼、耳、鼻等感觉器官来观察,还必须依靠思维活动来作出分析、归纳、综合等,才能得出结论。什么叫正确使用呢?科学仪器是人造的,人可以规定它们得到正确使用的方法;感觉与思维都不是人造的,人怎么可能知道哪一种使用方法是正确的呢?还有,科学仪器的功能总是有限的,任何一种仪器都只能适用于一种或几种目的,感觉与思维难道就没有不能适用的地方?或者说,感觉与思维就没有不可能达到的目的?我是说,感觉与思维自身也许就有缺陷,用科学仪器也没法弥补的缺陷。尤其对于思维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迄今为止,科学仪器一般只是在弥补感觉器官的缺陷。最后,科学仪器必须经常受到检验,即便如此,也还常有出错的时候。那么,感觉与思维呢?我们检验过它们吗?如果要检验,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检验呢?哲学家们打定主意,要从根本上来检查一下我们的感觉与思维,也就是我们所拥有的认识能力。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不能同意“这世界根本不可知”的看法,但他们也很少有人认为人类有能力完全彻底地认识这个世界。因此,他们大多把注意力放在人类认识能力的限度这一点上。他们的问题是:什么叫知识?什么样的知识是真知识?在什么样的范围内人可以取得真知识?等等。应该指出的是,当代科学家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谈到了科学本身的限度。

有与无:想一想“太空”

你大概觉得我已经把问题扯得太远了。你宁愿回到我们的出发点,那里还有许多疑问哩。于是你又问:一张纸,如果不是像我们看到的那样是一整张,而是像我们知道的那样有许多小孔,而且,由于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距离是那么大,它实际存在的情况就不仅仅是有一些小孔的问题了,恐怕空着的部分比有东西的部分还要大呢。反过来再看看宇宙太空就知道了,空着的部分不是比有东西的部分大得多么?

老K觉得你的想法很有意思,但他不明白你想问的是什么,我也有点不明白。

你急了:空着的部分这么大,我们怎么还能说有一张纸,有一个世界呢?你想想,所有的星球说到底都是由彼此距离很大的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和电子中间也许还有空着的部分,它们也不见得是绝对实心的小球呀。要是我们能看见所有这些空着的部分,整个宇宙不就是空茫茫的一片,至多只有丁丁点点、稀稀疏疏的小颗粒了吗?可是,这张纸又明明白白地摆在我面前,我还可以在上面写字哩。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说呀!

老K被你说得头发晕。他觉得你想得太玄了,不知该对你说什么才好。我却看得出来,你已经不是在提问题,而是在表达你的惊奇了。哲学家们把你的惊奇表达为:存在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通常爱把存在理解为占据了空间,而且是满满实实地占据了空间。什么地方空着,我们就会说:那里没有任何东西,也就是不存在任何东西。但有时候我们会说,有一个宇宙太空,这里的“有”又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我们说“宇宙存在着”的时候,总是包含了“太空存在着”的意思,而且更多的时候是把宇宙看作太空的。举一个例子就清楚了,我们常常把想象中的外星人叫作太空人而不是宇宙人。然而,如果太空是“存在”,那么,不存在、没有又

是什么意思呢?当然,哲学家们在对存在表示惊奇并追问存在的意义时,想到的方方面面比我现在说的要多得多,最重要的一条是他们更多地想到了时间。时间是一个使哲学家们更为头疼的问题,但说起来太复杂,我就不去说它了。好在“条条大路通罗马”,我的任务只是选一条路把你带到罗马城。至于罗马城里都有些什么,我把你交给另一个导游先生,让他去告诉你吧。(有另一个大人在给你写另一本书哩!)

生与灭:碰了一下“时间”

你好像并不急于进罗马城,倒宁愿把通向罗马的道路都走一遍。一个新的问题又从你嘴里冒出来了:我现在一把火把眼前这张纸烧了,这张纸就再也不存在了。可是,老师告诉我们说,有一个定律叫物质不灭定律,那意思是不是说,这张纸里的原子并不会因为这把火就再也没有了呢?

我发觉你已经盯上我了,提问题都不再对着老K提。我回答说:你的理解完全正确,这张纸中的所有原子,一个也不会消失。

你笑了,觉得我已经落入你的圈套:这岂不是证明,真正存在的只有原子,而绝不是这张纸?

我有点慌了:话可不能说得这么武断。的确有一派哲学家的主张与你的讲法相似,(小家伙,你可别得意!)例如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提出过原子论。不过,你的说法好像包含了一种假定:只有不生不灭也即占据了全部时间的东西才是真正存在的。为了把事情说得更清楚,我想我得给你讲讲哲学家们关心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实在?“实在”这个词的意思,简单讲就是你所说的“真正存在的”。如果说只有不生不灭的东西才是实在的,那就至少还有一样东西跟原子一样实在,我说的是这整个世界。你说这整个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当然没有错。可是,我们已经说过,原子组成世界的方式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彼此毫不相干地堆在一起,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这世界于是就好像是一个万花筒,本来只有一堆碎玻璃,我们却把它看成了一朵花;另一种可能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确实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于是形成一个有结构的整体,这世界就有可能真是一朵花(说它是花当然是比喻)。如果真实的情况是后一种,说世界整体是实在的就没有错。而且,那各种各样的(原子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也是实在的呢?要知道,哪里有原子,哪里就有原子之间的关系。我这样说怕是要把问题搞复杂了,但这不能怪我,是你逼的,因为你说话的方式已经太像一个小哲学家了。

你没有理会我的恭维,却狡猾地笑了:你刚才说的,是另外一些哲学家的看法?(我点了点头)那么,你自己的看法呢?你能同意我的说法么?

我略微平静了一些:我恐怕也不能同意你的说法。打个比方说吧,我已经活了40多年,如果有人告诉我说,我其实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我只是我身体内所有原子活动的一个场所而已,你说我能不能相信他?

你开心地大笑: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你讲的哲学让我有些害怕,觉得好像什么东西都变得不是真的了。

我已经完全平静了:哲学的第一个任务恰好是要把握住“真”。追问“什么是本质”、“什么是实在”,都是在追问“什么是真”。到现在为止,我一直只是在给你讲哲学家关于世界、关于宇宙的思考。就仿佛哲学家们把整个世界放在自己对面来看、来想。但实际上哲学家们却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的,这一点好像被我忽略了。其实我是故意的。我的想法是,一旦考虑到哲学家们就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我就该给你讲哲学家们关心的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了。或者应该更正确地说,该给你讲哲学家们思考问题的另一种角度了。在这种角度上,哲学家们不能忘记的一件事是:他们是人,是有生有死的人。而这些问题将在下一篇中再讲。

你又回到了孩子的状态,不再像一个小哲学家了:你是说,关于世界、关于宇宙的哲学问题你已经讲完了么?

我回答说:当然远远没有讲完。我只是说了哲学家们关心的几个重要问题,让你对哲学家们到底在想什么有个初步的了解。与这些问题相关联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有些是你想过的,有些你还没想过,还有一些是你必须学到一些知识之后才有可能想到的。

下篇:关于我们自己

从现在起,我要给你讲第二组问题,这一组问题都与人有关。前面讲过,哲学家们把世界放在自己对面时,总是惊奇不已,提了好多你也想过的问题。但当他们想起自己也活在世界之中时,就不仅仅是感到惊奇了,有时候还会觉得苦恼。这种苦恼,许多大人都会有,因为大人们烦心的事情比较多,时常会闹不明白:“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只不过一般情况下大人来不及细想,总是想办法自我排遣,比如打打牌、喝喝酒、看看电视什么的,然后便继续忙自己的去了。烦心的事情过去了,开心了,也就更不会去想了。哲学家们却不同,他们逮住了这个问题就不放手,又开始“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有哲学家说:“哲学是苦闷意识的产物。”这话你现在听上去有些深奥,因为你还不明白人活着干吗会觉着苦闷。但是,哲学家们(还有其他一些大人)并不是在自寻烦恼。相反,有许多哲学家是非常达观的,他们像你一样热爱生活,觉得活着真好。但他们是爱智慧的,往往认为有智慧地活着比糊里糊涂地活着更好。因此,他们不仅想弄清楚世界的真实面目,而且想弄清楚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真实意义。许多哲学家认为,弄清后一个问题比弄清前一个问题更困难也更重要,而且更需要智慧。于是,“认识你自己”这条古训就成了许多哲学家终生努力的目标。

在这一点上,你与哲学家的距离就要大一些了。你的眼睛此刻还是向外看的,看世界(世界真奇妙!)还来不及呢,哪有时间琢磨自己?而且,你有一个长长的未来,自己在未来会是什么样儿,现在的你哪能知道?再有就是,你的吃穿住行有爸爸妈妈操心,你很少有烦恼,也就用不着多想自己。不过,要让你懂得哲学家们在这件事情上都想了哪些问题也并不是太难,因为有些问题在你心里至少是闪现过的。让我们来试一试,但这回我不准备再请老K帮忙,而是改由我来问你。

同类推荐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 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热门推荐
  • 千金豪门:钻石老公,再见

    千金豪门:钻石老公,再见

    他是叶城所有女人心目中的钻石王老五,她是神秘留学归来的顾氏千金。为了挽救家族企业,她毅然决然的嫁给了他;而他为了父亲的命令,不得不娶她;一场家族联姻将他们牢牢的栓在一起,不可分离。一枚陌生的钢印打在两人的结婚证上,莫皓南看着风中凛冽的她:“顾世媛,既然你这么想要这场婚姻,那么,我给你!只是我永远都不会爱上你,永远都不会碰你!”顾世媛无声的转过身去,任凭穿着高跟鞋的双脚已经磨破血,她也不会再喊“疼”,因为比这些更疼的……是她的心!直到那一天,小三拿着验孕单趾高气扬的站在她面前:“莫太太,我怀了你老公的孩子。”很久之后,莫皓南才知道,他想要的从来都只有一个顾世媛。
  • 将军的儿媳

    将军的儿媳

    苏甜甜,一抹异世幽魂莫名穿越时空,附在倍受嘲讽和欺凌的左将军儿媳的身上。她天性淡然,随遇而安,不料一场争斗将她推向命运的深渊……
  • 鬼才弃女之至尊魔瞳

    鬼才弃女之至尊魔瞳

    好在她福大命大造化大,命悬一线之际不仅化险为夷,她出身于元素魔法世家,还引来了两尊大神争相传授她太古魔法,她的命运因此改变!六年过去,她已今非昔比;烈焰席卷,她强势归来!◇◇◇◇◇◇◇◇◇◇◇◇◇◇◇◇◇◇◇◇◇◇◇◇◇◇◇◇◇◇“美食,我所欲也;宝石,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那我就要让它得兼!”她用鸡腿拐走一只“兔子”当宠物,掏空了某世家上下所有的积蓄美其名曰“精神损失费”,入学测试差点把自己未来的使魔做成蛋炒饭,外出聚餐把商业中心毁掉,六岁那年因为毫无元素亲和力被逐出家门,更被有天才之称的父亲遗弃森林!为了救出弟弟炸毁学校广场,因为一双诡异金瞳自幼被视为怪物,进山寻药烧掉半个山林,到别人家做客顺手拐走精灵王不说,还烧掉人家的祭坛…贪吃毒舌,缺乏常识,乱用魔法,天生的麻烦制造者,所到之处皆化为废墟,这样的魔导士居然成为了传说,这个世界真的没、救、了!◇◇◇◇◇◇◇◇◇◇◇◇◇◇◇◇◇◇◇◇◇◇◇◇◇◇◇◇◇◇本文1V1女强+搞笑+成长俊男美女&可爱萌宠主打友情和亲情,当然LOVELOVE也不会少~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蝶魂幻舞系列(一)

    蝶魂幻舞系列(一)

    杀手问流氓:“杀人有罪吗?”天使插嘴道:“废话,杀人当然有罪。”死神站起来寒声应道:“不,好多的时候不杀人才有罪!”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销售话术是设计出来的

    销售话术是设计出来的

    能说,会说,说中客户需求;能讲,会讲,讲出高效业绩;正确,错误,对比才知有效;心到,口到,订单轻松拿到。乔拉拉编著的《销售话术是设计出来的》从多个角度展现了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许多销售情景,针对每个情景,分别提供了销售人员需要掌握的沟通技巧与方法,将情景对话与技巧说明相结合,是销售人员提升沟通能力的实务工具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你通过本书掌握了相应的口才理论与技能后,就需要在销售实战中去运用它,去不断地完善它,因为你的说话能力是能够通过不断实践而炼就的。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