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700000001

第1章 序论

一 撰写意图

《〈道德经〉意释致用》是本人对老子《道德经》的阐释和发挥。本书主要为企业家而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企业在其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特别突出的是民营企业。今日的民营企业与20多年前相比层次有了很大提高。如果说20多年前的民营企业是民兵游击队,那么今天已经开始向正规军转化了。

由民兵游击队上升为正规军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除硬件设施升级(如厂房扩大、设备更新、人员增加资金增加)外,更重要的是精神文化。孙中山组建黄埔军校、毛泽东撰古田会议决议,就是意识到,要思想建军、文化建军、主义建军。一支强大的军队必须有先进的精神文化作为灵魂。建军如此,做企业也是如此。一个企业的经营方向、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向心力等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理念基础上的。而文化理念的形成又需要学习大量的包括哲学知识在内的人文知识。如今,民营企业家们为振兴中华勃发出了冲天的干劲,他们是社会构成中的精英。为了尽快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正规军的统帅,大量企业家涌入了高等学校,听课、读书,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

但是,他们是从事实际工作的人,不可能像学者那样整天埋首于书堆,咬文嚼字。他们的读书特点是:第一,更多地接触被智慧化的知识,而不是单纯的认知性知识,求的是渔,而不满足于鱼;第二,要使书本知识尽量与他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相感应,即在读书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读懂自己。基于这些情况,本书在撰写方式上追求适合从事实际工作的企业家们读书的特点:(1)解读义理。文字概念的诠释考证不是重点,甚至领悟智慧之后可以忘掉文字概念。务求使读者迅速领悟老子的智慧。(2)把读者的头脑当做智慧的火种加以点燃,而不是当做填充知识的容器。尽可能打开读者的心灵天窗,激活他们的智慧,使之向高层次升华。

二 理解《道德经》的方法

本人理解《道德经》的方法来自于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

第一,我心为本。

阳明先生于贵州龙场受难,“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全集》卷33,《年谱》一,122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本人也把《道德经》视为我心固有之理,以我心之是非为是非。诚如阳明先生所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王阳明全集》卷2,《语录二·答罗整庵少宰书》,76页。)德国的存在主义者雅斯贝尔斯也强调,研究哲学史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唤起当下的自我苏醒。雅斯贝尔斯非常强调要以自己的尝试,去跟哲学家们一同体验真正的哲学。他说:对传统的权威我们不能简单地去服从它。“我们的使命是,以自己的经验通过传统发现自我并在传统的根源中找到自我的根源。”“因此,一旦历史唤醒了我,它就变成了自我的一面镜子:在映象中,我可以观察自己,我自己在思考什么?”(李雪涛:《论雅斯贝尔斯的世界哲学及世界哲学史的观念》(代译序),14页,见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李雪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总之,研究前人是为了发现自我,深刻地领悟自我的现状。一旦脱离我的是非,我的生活,对前人的认识就毫无意义。《道德经》内容玄奥艰深,语言晦涩模糊,令后人难以读通。老子绝非成心如此,这可能是由于其处境艰难、思维方式超前、古今语言差别以及图书资料散失资料保留不完整所致。所以,想穷尽《道德经》之文义,恐遥遥无期。再有,《道德经》的注本有几千种,想找到一个统一的定本几无可能。为了尽快让《道德经中的智慧为企业发展发挥作用,姑先认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就是老子,老子与我“同此心”、“同此理”。以我心之是非为是非来理解《道德经》,也就是像雅斯贝尔斯那样,在老子身上找到自我,找到我的合理经营的根。李雪涛先生引用了南宋大慧宗杲普觉禅师的一句话“无著云: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同上书,15页。)我们的企业家也应该用我注老子的方法来领会老子。第二,“知行合一”。阳明先生认为,知离不开行。“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笃者敦实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王阳明全集》卷2,《语录二·答顾东桥书》,45页。)阳明先生所云“良知”类似佛教禅宗于日用间体认佛性。禅宗认为,“搬柴运水无非佛事”、“在在处上皆是道场”,以至有驴鸣狗叫拉屎撒尿皆有“西来大意”之说。阳明也赋诗:“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王阳明全集》卷20,《外集二·别诸生》,791页。)。“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王阳明全集》卷20,《外集二·答人问道》,791页。)。有一属官,心慕阳明心学,说:“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阳明答:“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王阳明全集》卷3,《语录三》,94~95页。)“郡务虽繁然民人社稷,莫非实学”(《王阳明全集》卷5,《文录二·答路宾阳》,192页。)。“政事虽剧,亦皆学问之地”(《王阳明全集》卷4,《文录一·答徐成之》,145页。)。同理,老子所说的“道”也须能在生活中整体地领悟。本人以为,必须用生活介入的方法领会《道德经》脱离社会生活,整日埋首于书斋,《道德经》永远是不可知的“自在之物”。而对于从事实际经营的企业家来说,若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介入研读,则《道德经》很快会成为展示其内心“良知”的“为我之物”。梁漱溟先生1928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演时,向听众郑重声明“我始终不是学问中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想了许久我是什么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看学人自传,窥世纪风雨》,载南方报业网,20050207。)梁先生岂能不是学问中人!但梁先生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谈论学术的人他的学术著作颇受做实际工作的人的欢迎。本人岂敢仰视梁漱溟先生!然而在这里也斗胆模仿梁先生带着关心社会问题的心态解读《道德经》,以为这样才有助于企业家读懂《道德经》。三 关于老子的“道”老子思想的核心就是“道”。“道”究竟是什么?几千年了,谁也说不清楚。老子本人也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既然不能单独说清,笔者只好通过能够接触到的要素来照射它,争取投射出它的影像。

第一,关于“道”的层次。第一章:“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受庞朴先生的启发,我以为 “道”与 “有”和“无”的关系如下:“鸡三足”,鸡有两只有形的足,有形足的背后还有一只支配有形足的无形的足。“道”就是无形的足,“有”和“无”就是两只有形的足。无形的足通过有形的足来表现、来实现。《周易》中太极与阴阳的关系也是如此。阴阳之间的无数组合体现和实现了太极。“道”也通过“有”和“无”的无数组合来体现和实现。当然,“有”和“无”与阴和阳含义不同阴和阳是表现太极既柔缓又刚健的两种属性;“有”和“无”是表现“道”既确定又不确定的两种属性。阴和阳的无数组合表现了太极构成的复杂性;“有”和“无”表现了“道”变化的多端性。

第二,关于“道”的含义。“道”究竟是什么?老子虽然称不可说,但是,现代人凭借现代的知识结构仍多少可以做出一定的解读。《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列举了 “美”和 “恶”、“善”和 “不善”等对立面的纵向转化和“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等等对立面的横向构成之后,有的《道德经》版本来了一个总的概括:“恒也。”许多版本没有“恒也”,但笔者以为,即便书本上没有,从语气和意思上看,“恒也”还是包括在其中的。“恒”表明所有前面的要素,不管是纵向还是横向,不管是过程还是结构,都进入一个稳定的模式,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恒”是对“道”的形容,表示“道”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那么“道”是什么呢?笔者理解它就是把事物内部各要素整合成一个统一体的机制。机制就是机制,除了机制之外,“道”再没有其他任何规定性。要素有形,机制无形。没有机制的要素犹如游离于整体之外的孤魂野鬼,无任何生命力可言,不具有存在意义。

第三,关于“道”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是指整体。“道生一”是指“道”将宇宙纳入统一的机制,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宇宙被激活了;“一生二”是指有了整体,才有了真实的有生命力的各个部分;“二生三”是指有生命力的各个部分组合出具体的活生生的统一体;“三生万物”是指具体的活生生的统一体把无数具体事物纳入其中,从而激活了无数具体事物。《道德经》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是指无数具体事物由整体性(“有”)来激活;“有生于无”指整体性的生命力起源于无形的机制——“道”。由上可见“道”生万物就是“道”激活万物。

第四,关于“道”与万物的关系。

首先,“道”不能脱离具体事物。《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咲之。不咲不足以为道。” “咲”即笑“下士”为何大笑之?因为生活在基层社会的“下士”闻“道”后发现,“道”就在老百姓的琐碎的生活中很平凡。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不要脱离百姓对生活的追求而另外有自己的追求。《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狭”,狎也,不严肃也。老子提醒统治者不要对百姓的生存不严肃,不要厌烦百姓的日常生活。

其次,“道”不能拘泥于某一个具体事物。《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蘥。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天地的运行机制就是“道”,永恒的“道”需要借助具体的万物来实现。但每一物存在时间短暂,“道”须在不断地弃取具体物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存续。如同祭祀神灵必须不断更新祭品,才能保证总是用新鲜祭品取悦于神灵。这像是过河拆桥,不符合世俗的所说的“仁”,故称其“不仁”。圣人对百姓亦然。不能把自己的爱陷溺在某些百姓的身上,为了实现更大更根本的爱,需要牺牲一时一处之爱。这就对某些百姓表现出“不仁”。天地之间如同大风箱,气体不断进出,什么都没留下,但又什么都被吸纳过。

第五,关于“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都不如“道”,因为天、地、人都取法于自身之外的某一物,不立足于自身的本性。而“道”则是取法于“自然”。“道法自然”是何意?《道德经》第五十四章:“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推行好的治理方法要因顺不同层面各自的自然,即根据个人的情况对待个人,根据家族的情况对待家族,根据一乡的情况对待一乡,根据一侯国的情况对待一侯国,根据天下的情况对待天下。我怎么知道整个天下能够治理到这样好的程度呢?就是因为使用了这种方法。所谓“道法自然”就是因顺事物自身的本性来改造事物。《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夺之,必故与之。”许多人把这段话仅仅理解成谋略,其实它要说明的是一种哲学,一个事物在其内含的生命力充分发挥完之前是不会灭亡的。人们应顺其规律,按其本性,让每一个事物先释放完能量,再走向灭亡。这是“法自然”。所以“道”比天、地、人层次高。老子的“无为”、“无事”“好静”并非真的不做事,而是不违反事物的本性和规律。

四 关于语言的运用

德国大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一个人只要有可能就应该像伟大的天才那样思考,而像普通人那样说话,假如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一般来说他都将获益匪浅作者应当深入浅出地表述其非凡的思想。”“受过高层次教育的人说话常常更容易理解,也更加清晰明快,而受教育越少的人,他的作品越令人费解”(《叔本华论说文集》,325、32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孟子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杨伯峻:《孟子译注》,3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荀子说:“故知者之言也,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荀子·正名》)。阳明点化“良知”也不用高深玄奥的语言。他说:“圣人之行,初不远于人情”(《王阳明全集》卷5,《文录二·答刘内重》,197页。)。“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王阳明全集》卷3,《语录三》,107页。)有一次,几个学生会试归来,途中向群众讲学,群众有信有不信阳明批评他们:“你们拿一个圣人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都怕走了,如何讲得行。须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王阳明全集》卷3,《语录三》,116页。)。阳明当然不是要降低讲学水平迁就听众,而是强调针对“愚夫愚妇”要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

一些学者有一个错误的念头,仿佛用语越晦涩、别人越听不懂,他的思想就越深刻、学术水平就越高。但在叔本华等大师看来,这样的学者或者是成心卖弄,或者是自己对所说的问题根本就没有搞懂。只要是真懂就一定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方面,梁漱溟、冯友兰、高亨、王力等大师、大学者堪称楷模本人不敢望其项背,但对其仰慕之至,刻意追求。

2006年10月10日

同类推荐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吃透道德经

    吃透道德经

    《道德经》概念上的意义,要大过它的本质与内在。很多人在深奥、晦涩的印象前望而却步,只片面地记下 “上善若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法网恢恢,疏而不失”之类的句子,仿佛《道德经》是一本可以窥探宇宙奥秘却难以翻开的神书。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成就你一生的礼仪

    成就你一生的礼仪

    在日常交往与合作的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能显示其修养、素质及形象的优劣,而且还会影响到交际与事业的成功与否。提升每一个人的礼仪修养,不仅是成就辉煌人生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本书内容涉及个人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语言礼仪、生活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涉外礼仪等几大部分。它是您提升礼仪修养的好帮手,是您人生旅途中的好伴侣。
  • 舞姬花

    舞姬花

    平安时代。妖魔当道,怨灵肆虐。天皇贴于告示,诚招天下有志之士,斩妖除魔。一时之间,各方术师,山中隐士,纷纷涌入京城平安。夕阳渐落,暮色四合。庭院花圃中,一位女子身着流云舞服,伫立在百花中间。淡黄色的余光落下来,犹如一幅安和雅然的图画。
  • 24小说

    24小说

    小说所需要勾勒、描述、呈现和保留的,恰恰走这两样东西:时间和历史。无论面目模糊,或清晰,时间在现实中文字中的形态,最终将达戍契中。作家穿透其间,将液态的、流动的时间国化,之后做戌时间的“切片”。那些时间的切片,像走一把扑克牌。或者做另外的想象,它们就像走“标本”。一只蝴蝶,一片树叶可以制成标本。那么,一块时间,一段历史,应该也可以。切片也好,杯本也好,我现在说的是书籍。好的书籍,试图拥有并保留所在的时代。
  • 首富嫡女

    首富嫡女

    身为天下首富嫡女,却接连遭遇不幸,母亲被害、庶母夺嫡,庶妹虐待、表哥污辱,新婚之夜还被丈夫强行下药,丢给数十个男子,挣扎中,被人了结性命……再度睁眼,她回到了三年前,父亲慈爱,母亲健在,庶母仍在外宅之中,一切重新开始!重活一世,她再不是那个善良可欺的大小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庶母谋害嫡母,巧计送她入地府,庶姐庶妹谋权,让她偷鸡不成蚀把米,表哥禽兽,让他当众受辱,永生悔恨,皇族贪财,妙计周旋,保全家人,前世的恶毒夫君,此生却对她纠缠不休,甚至连那前生未见过的太子殿下也上门提亲,更有邻国皇子,狂妄将军,智多星丞相紧追不放,究竟是倾心爱慕,还是阴谋诡计,且看她一一将所有面具揭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豪门暖婚之名模娇妻

    豪门暖婚之名模娇妻

    【其实】所有的天长地久,都源于见色起意。但这是一个暖心萌爱的故事,更是一个女模特自强不息的励志成长史。【人物】——男女主身心干净、100%宠文翟墨:C&R总裁商业奇才,S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莫小北:T台模特,摸爬打滚一年,依旧名不见经传。【简介】翟墨对莫小北说:你走我为你定制的show,跟我一起站在T台中央,让众人感叹我们是天生一对。T台下,翟墨对莫小北说:我想脱掉你身上的衣服,包括你戴的这张假面。我的女神,你已伪装太久!这一上一下,说的便是,腹黑总裁与顶级女模间不得不说的JQ……要吃肉?有四宝:左三从,右四德,夫纲在脚下,老婆在心头!潜规则?陷害?绯闻?黑幕?怕什么!只要HOLD得住,你就是女神!【情节一】“过来!”翟墨一脸正色。“有什么事,你说吧,我耳朵没问题,在这里也能听清楚!”莫小北目测了一下距离。“那我过去!因为我要办的事,这个距离我没办法办!”莫小北看着那靠近的身影,赶紧往后退,“有什么事就好好说,别动手动脚!”“这事儿,不动脚还可以,但是不动手……却没办法办到!”……………………H…………………………——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收藏拭目以待——
  • 特工皇后不好惹

    特工皇后不好惹

    前世,她是智勇双全的扫毒特工,他是毒品集团的天才少东,因为任务,她与他成为恋人,订婚当天,她的身份被揭穿,他含笑用一颗子弹毙了她的命。*这一世,她是云家堡貌丑胆怯的七小姐,五世轮回,擅于藏拙,喜欢伪装。父亲鄙夷她,大娘讨厌她,姐姐嫉妒她,妹妹欺凌她,哥哥们嫌弃她,偏偏她却有一个名动天下的未婚夫宠着她。终于有一年,她激怒了他,最终落得一个众叛亲离,被逐家门的下场。不怕!她傲然离去:“谁怕谁?没有家族庇护,没有未婚夫守护,我云沁一样可以杀出一片海阔天空,青云直上,将天地踩在脚下!”五年隐遁,打造江山,一朝归回,惊艳天下。识破重重计谋,颠覆江山朝纲,柔弱小女子,一步一步强大,找回属于自己的真正身世,主宰一个国家,得天下伟男子目光。为爱痴狂,欢迎新老读者围观(阴谋文)*这是一个智勇双全、从容淡定、亦正亦邪的女主。这是一个烽火四起、尔虞我诈、阴谋重重的时代。这是一场至死不渝、可歌可泣、历转三世的爱情传奇。*人物:云沁的座佑铭: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云沁的原则:不惹桃花债,——龙奕的爱情传奇,努力做个好娘亲。*某王爷:“女人太漂亮,男人会很没自信!”他死皮赖脸把戒指套到她手上,下一刻,为救她,他被熊熊大火吞没……*某公子:“我有法子解燕姨身上的千日枯!要不要我帮你这个忙,你自己考虑着办。”他逼她嫁。嫁,还是不嫁?她伤透了脑筋!*某太子:“嫁给我,你要轼君便轼君,你要革新便革新,你要登位称帝,我二话不说,以你马首是瞻!”她笑,所谓天下,有点太大,她只要一个家。可如今,家已不成家,母亲不是她的,父亲不是她的,孩儿不是她的,未婚夫不她的,她的家,崩塌了……不怕,她会重振旗鼓,一一要回来!*冰愠《重新之将门嫡女》http://m.pgsk.com/a/649850/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胃肠病食疗谱(美食与保健)

    胃肠病食疗谱(美食与保健)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胃肠病的食疗谱:素菜、荤菜、粥菜、主食、药茶和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