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的思想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荀子强调,"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即"人道之极",同时也是至高无上、永恒存在的最高原则。在自然观方面,荀子反对信仰天命鬼神,强调人定胜天。在人性问题上,他主张"性恶论"。荀子不少名言流传后世,诸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均为劝人向学的警句。
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荀子的地位颇高,但自宋代以后,理学家往往抬高孟子而贬抑荀子,将他从儒家道统中剔除。但荀子的思想学说影响颇为深广,如张衡、王充、柳宗元、王夫之、戴震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
孔子、孟子和荀子不仅奠定了儒学的根基,他们的思想也全面渗透到中国人的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领域,同时还影响了中国周边一些地区的文化生态,尤其是孔子和孟子,堪称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三、墨家和法家
墨家和法家也都是战国时代的显学,墨家为墨子(约前479-前381)所开创,故名"墨家";法家崇尚以法治国,故名"法家"。
墨子与墨家墨子名翟,鲁国人,一说为宋国人。相传他早年受过儒家教育,后抛弃儒学,另创墨家学派,反对儒家的繁文缛节。墨子的弟子大多来自社会底层,墨家有着严格的纪律,他们结成团体,过着极其艰苦的苦修生活。墨子的学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平民和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思想主要保存在记录墨子言论的《墨子》一书中。
墨子反对诸侯国之间的攻伐抢夺,对强凌弱、富侮贫、贵傲贱、诈欺愚这类社会现象十分痛恨,认为这些是"天下之大害"。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的不平等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非攻"就是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但对防御战,墨子是支持的。
墨子精通兵法器械,曾经多次带人协助弱国守城。据说,楚惠王年间,被木匠奉为祖师爷的鲁班帮楚国造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知道后,从齐国起程,日夜不停,奔走千里,废了三双鞋子,面见楚王阻止其攻宋。楚王不听,墨子让鲁班为攻,自己为守,演示战争。鲁班攻了九次,都为墨子击退。楚王欲杀墨子以绝后患,墨子坦然说道:"你杀了我也没有用,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带着守城器械到宋国去了。"楚王无奈地说道:"吾请无攻宋矣",只好放弃攻宋的打算。
墨子在政治上主张"尚贤",认为君主应该举用贤才,而不问其身份等级。他抨击"骨肉之亲无故富贵"的世卿世禄制度,斥责这种制度是产生暴政的根源之一。他赞同的用人之道是"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反映了平民要求参与政治的意愿。
诸子之中,墨家最具有劳动人民的特色。墨子重视劳动,认为人要靠劳动才能生活,不出力劳动就不能生存,"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就是这个意思。不劳而获,是不仁不义的行为。墨子还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贵族的铺张浪费。他指责贵族"暴夺民衣食之财"用来奢侈享乐。
墨家不但注重言传,还注重身教,生活十分俭朴。墨家的人全部葛衣短衫,力行劳作。墨子自己也吃粗粮,住茅屋,还鼓励弟子们以吃苦为乐。正因为如此,墨子才深知民间疾苦,才对儒家提倡的繁琐礼制表示抗议。
墨家由于贴近平民,在墨子晚年和身后,墨家渐渐成了战国时很有影响的学说,与儒家学说分庭抗礼。不过,在秦朝以后,墨家不再为世所重。
韩非与法家法家在战国时期扮演着改革者的角色,是先秦诸子最为重视法律的学派。战国早期的法家有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人,都是各国变法运动的倡导者。后期的代表人物有韩非(约前280-前233)、李斯等人。这里主要讨论韩非的法家思想。
韩非,也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贵族。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后来任秦朝丞相的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据说韩非言辞拙讷,不善交际,与人辩论,常常语塞脸红。不过,韩非文采出众,下笔成章,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
韩国在战国七雄中处于劣势,韩非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国家的落后局面,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退而著书,写出了《孤愤》、《五蠹》、《说难》等名篇。
韩非的书流传到秦国,为秦王嬴政所赏识。为使韩非为秦所用,秦王特派大军攻打韩国,逼韩王交出韩非。韩王对其本不重用,在重兵压境之下,同意韩非到秦国效力。韩非来到秦国,很受重用。但韩非不善言辞交际,又受李斯所忌。李斯在秦王面前诬陷韩非,说他是韩国宗室,并非真心为秦效力。韩非被投入监狱,在狱中自杀。
韩非虽死,但他的思想却在秦国得到了实施。韩非的著作吸收了儒、墨、道诸家的一些观点,总结了战国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治"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体系,被称为法家之集大成者。
韩非认为人性本恶,人生来是自私自利的,统治者与民众的关系是建立在利害矛盾之上的,统治必须建立在暴力和刑法的基础之上。人的心理无不"畏诛而利庆赏",君主的职责就在于利用"刑"、"德",使民众畏威而臣服。他提倡严刑峻法,轻罪重判,认为这样可以使"小过不生,大罪不至"。
法家崇尚专制,战国早期法家有的重视"法"(即法律、法令),有的重视"术"(权术,即君王控制驾驭臣民的手段),有的重视"势"(权势,即君临臣民的客观条件),从不同角度提出加强君权的主张。韩非认为这些都只强调了一个方面,要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法、术、势缺一不可。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韩非认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要严格控制地方。
法家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的有力推动者,坚信变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韩非继承了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思想,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观点,主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以变法来增强自身实力,应对变幻莫测的时局。
法家重视法律,反对儒家的"礼"。韩非反对贵族特权,认为应按功劳与才能的大小授予官职,维护贵族特权的礼制则是落后不公。韩非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这是对中国法制思想的重大贡献。
韩非的思想为后来秦朝建立中央集权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即使是在确立儒家独尊的地位以后,法家思想在历代统治者心目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德治"与"法治"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两大传统,影响异常深远。
四、士阶层的兴起
在春秋战国时期激剧的社会变动之中,中国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士,逐步兴起。他们胸怀治国用兵之策,游走于天下诸侯之间,或为吏,或为将,或为师,成为这一战火与思想交织时代的风云人物,也开启了中国两千余年来士之传统。
在周制中,士是贵族中的最低阶层,排在诸侯、卿大夫之后。士不仅是一种爵位,有一定的"食田",还可以担任官职。经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教育的士,是各诸侯国重要的人才来源。
在春秋以前,士作为一个等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士之子恒为士"。但到战国以后,世卿世禄制及宗法制度受到破坏,士逐渐转变为社会上的一个新兴阶层。这时士的来源除了贵族之外,更主要的是由社会底层凭借个人的才能而进入到士的行列。这时的士主要成为一种与个人才能和品性有关的称谓,其地位高低不太受出身的限制。
在当时许多著述中,常常把士作为一个介于大夫与庶人之间的特定等级来看待。《荀子·王制》中说:"农农,士士,工工,商商。"《孟子·离娄下》中说:"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说明士已经带有一些职业分类的意味了。
不过,战国时期士的成分非常庞杂。《墨子·杂守》中把士分为"谋士"、"勇士"、"巧士"、"使士"。《庄子·徐无鬼》把士分为"知士"、"辩士"、"察士"、"招世之士"、"中民之士"、"筋力之士"、"勇敢之士"、"兵革之士"、"枯槁之士"、"法律之士"、"礼教之士"、"仁义之士"等。士的行迹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属于士阶层。
战国时期,也是士阶层的政治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的时代。"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各诸侯国纷纷以礼贤下士的姿态寻求能够治国平天下的良相良将,魏、秦、楚等国的变法无不从重"士"开始。齐国设稷下学宫,招揽了上千的文人学士在这里讲学论道,一时人才济济。
七雄之中,地处北部的燕国国力较弱,曾被齐国攻破。燕昭王为雪前耻,四处访求贤士来辅佐自己。谋臣郭隗给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说是古时有国君派人持千金访购千里马,三年未成。又派侍臣去,结果这位侍臣花五百金带回一副千里马的骨架。国君大怒,侍臣回答说:"如果天下人都知道您为千里马之骨都不惜重金,还愁没有好马来吗?"果然不出一年,就得到三匹千里马。郭隗劝谏燕昭王,如礼聘贤士由他郭隗始,那比他更有才的人就会不远千里而至。昭王从其言,筑黄金台,尊其为师,优礼相待。燕王求贤之名一出,乐毅、剧辛等名将纷纷由他国前来。后来乐毅率军攻破齐军七十余城,差点将齐国灭亡。
战国中晚期,养士已经成为国家争夺人才的手段,国君、权臣以养士为时尚。养士最为著名的"战国四君子",即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四人都是王室贵族。据史书记载,"四君子"门下的食客都超过三千人,既有贤臣良将,也有鸡鸣狗盗之徒。秦昭襄王称赞孟尝君善于结交各种人才,说:"孟君门下,如通物之市,无物不有。"平原君门下也人才济济,"文武备具",他曾自夸:一旦有事,"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信陵君"仁而下士",使得周围数千里的游士"争往归之","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秦相吕不韦、燕国太子丹,门下也都收养有上千门客,规模远远大于春秋时期。
诸侯竞相养士、尊士,造成人才大量集中,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战国策·秦策三》中载:"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而欲攻秦",使得秦王颇为忧虑,可见人才归附的威力。士则"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或对朝廷的大政方针提出建议;或备选出任官职;或临危受命,出使他国,显扬君威,不辱使命。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本为赵国权臣缪贤的门客,受命携带赵国珍宝和氏璧与秦国交涉,秦国佯称愿以十五城来交换,但实际上没有诚意,千方百计想无偿占有和氏璧。当时赵国势弱,蔺相如既要保全和氏璧又不能激怒秦国,处境非常危险。在秦廷之上,蔺相如不畏刀斧,巧施妙计,最终挫败秦国的阴谋。蔺相如由于完璧归赵有功,受到赵王的重用,拜为赵国的上卿。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完璧归赵"的典故。蔺相如充分展示了士智勇双全的形象,堪称当时士阶层的典范。
士之所以成为士不是因其经济地位,而是由于其才学与品行,当时社会上形成了尊士之风。《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文,指孟尝君---引者注)等。"孟子也曾公开批评梁惠王:"不仁哉,梁惠王也。"史载魏文侯的太子击在都城遇到田子方,于是停车拜礼,田子方并不礼让。太子击问他是贫贱者"骄人",还是富贵者"骄人"时,田子方说:"亦贫贱者骄人耳。"意思是说,富贵者如过于高傲,可能会失去富贵;贫贱者如言行不合,则另谋高就。这一方面可以看出田子方本人具有士之傲气,另一方面也说明士是以自身才能来追求显达,有一定的选择自由。战国时期不缺乏明君忠臣的例子,但"士无常君,国无定臣"也是很普遍的现象。
儒家对士的精神特质论述颇多。孔子说:"士志于道",又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是有很远大的志向、很重大的使命的。他批评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哉",一个人如果总是想着自己的衣食住行,没有远大的理想,不可以称为士。孟子说:"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如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又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即使再穷困,也不可以放弃道义上的追求。可见,他们多将士视为知识与道义的结合体。这种独立、自由意识的觉醒与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及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重要条件。
"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亡之秋也",这准确反映了此时士阶层的兴起及其重要的社会地位。战国以后,士阶层逐步演变为知识阶层与官吏阶层的混合体,成为中国古代王朝体制的支柱。但在思想层面,此后两千余年士的标准虽有变化,但其志于道、心忧天下的特性始终未变。士之所以为士,也正因其存在精神上的超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