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3年,范仲淹向宋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他的改革纲领,其内容包括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改革科举、加强边防等,其中大部分内容由宋仁宗颁诏全国实行,这就是"庆历新政"。但是反对派攻击范仲淹等人结党,范仲淹遂被罢免,新政夭折。
改革的需求仍然强烈。宋神宗即位后,任命主张变革的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拉开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的序幕。这次变法习惯上又被称为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1021-1086)是宋朝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20岁中进士,做了20年地方官,政绩颇佳。在庆历新政失败13年后,由地方官升任京官的王安石向宋仁宗再次发出改革的呼吁。他在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尖锐地指出,北宋"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益衰坏"。他指出,局势败坏的原因就在于"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因此必须"变风俗,立法度"。宋神宗继位后,王安石以翰林学士兼侍讲身份与皇帝讨论治国之道,君臣之间取得了共识。
1069年,王安石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开始推行新法。1070年年底,王安石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变法进入高潮。
王安石变法是以"富国"和"强兵"为宗旨,主要内容可分为理财、整军和育才三大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理财之法包括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目的是稳定市场、减轻农民负担、增加财政收入。均输法,规定为皇室、官府采购物资的淮南等六路转运使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保证京师的正常供应和市场稳定,限制商人投机倒把。市易法,即由政府出资在开封和几十个大城市设立市易务,物价低廉时加价收购,物价高涨时减价出售,以平抑物价,增加政府财政收入。青苗法规定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户贷款、贷粮,抑制高利贷盘剥;农田水利法是奖励兴修水利;免役法规定民户可交纳免役钱由官府雇人承担差役,这三法均是为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负担。方田均税法则是清查全国土地,按土地等级征税,避免逃税,增加岁入。
整军包括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立军器监等措施。保甲法在乡村中实行,主客户十家为保,五保为大保,十大保为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人作保丁,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平时夜间轮流派保丁值班巡查,维持治安。其目的是逐步实现民兵制与募兵制相结合,以民兵取代冗兵,增强各地的武装力量。保马法规定在开封、河东、陕西等五路民户按资产代官府养马,官府每马给钱十贯。保马法的实行,节约了政府开支,加强了防御西夏的力量。将兵法是指淘汰军中老弱,于战略要地置将92名,分领3000人,选派有经验将领统率训练,增强战力。军器监的主要职责管理兵器的生产、设计,提高兵器的质量,确保边防战斗的需要。
育才之法在改科举。他于1069年改革科举制,保留进士科,罢诗赋明经诸科,增设明法科。进士科不考诗赋、帖经、墨义,改考诸经大义,以《诗》、《书》、《易》、《周礼》、《礼记》为本经,《论语》、《孟子》为兼经。明法科考律令、刑统大义、断案法。将太学分为三等,即上、内、外三舍。上舍优秀生可举荐于中书省,直接授官。后来还在京城设立武学、律学、医学等,培养各类专门人才。
在宋神宗及王安石的主持下,变法持续了近二十年,使北宋摆脱了积贫积弱的危机,达到了富国强兵的预期目标。但在宋神宗去世后,年仅10岁的宋哲宗即位,由反对变法的高太后临朝听政,原变法派人物相继被贬黜流放,在一年间,新法全部被废止,史称"元祐更化"。在宋哲宗亲政后,又部分恢复了新法。
四、传统农业的新发展与商业革命
虽然两宋时期边患不断,但是在统治区域之内社会秩序还是保持稳定,加上政府采取了有利于恢复经济的改革措施,使中原及江南经济的活力得以绽放,不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品贸易,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宋代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视,历任帝王都不断地颁布劝农诏书,召流民复业、开辟荒地、兴修水利、设置农官、劝导农桑、推广农业新技术、奖励种树和种桑麻、设置常平仓和义仓,这些措施对农业的发展起了相当的促进作用。在王安石变法期间,国家组织民力治理黄河、漳河等江河,在关中疏浚郑国渠,在东南沿海修筑长达500余里的海塘和钱塘江堤等工程,在太湖流域筑石堤以防水患,使江浙地区成为两宋最为重要的产粮区。
宋代以前,北方以种植粟、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宋太宗时为增加粮食产量,开始在河北、河东等北方地区试种水稻,又把福建地区种植的占城稻引种到江淮等地,获得成功。在长江以南的丘陵地区,则大规模推广种植粟、麦、黍、豆等粮食品种。到南宋时,江南的不少地方都形成了稻麦两作制,提高了土地产出。经济作物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农村中开始出现专门种植桑蚕、茶叶、蔬菜、漆树、花卉、果树、甘蔗等经济作物的专业户。棉花种植在闽广地区逐渐盛行,并向江淮流域推广。茶叶种植在秦岭和两淮以南已经十分普遍,出现了专门种植和加工茶叶的园户,有的园户年产茶数万斤,茶税已经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宋代的农业发展水平还存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四川及江浙地区讲究精耕细作,粮食产量较高,在全国所占比重不断提升。不过,整体上讲,传统农业的新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还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宋代的手工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都远远超出了前代,最具代表性的是丝织业、制瓷业、造船业、造纸业等行业。宋代丝织业以四川和两浙水平最高,南宋时期,两浙地区的丝织产品工艺精美,图案多彩多姿。宋代形成了四川、两浙等著名的产纸区,涌现出许多各具风格的著名纸品。
宋代是我国制瓷艺术的大发展时期,其中以河北曲阳定窑、河南汝州汝窑、河南禹县钧窑、河南汴京(开封)官窑、浙江龙泉哥第窑、江西景德镇景德窑、福建建阳建窑等七大瓷窑最为著名。汝窑的青瓷有"雨过天晴"之誉,是北方青瓷中的佼佼者。钧窑的瓷器以窑变最有名,其成因在于釉料中的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呈现出红如胭脂、青如葱翠、紫如墨黑的效果,五彩缤纷,光耀夺目。景德镇是后起的制瓷中心,烧造的影青瓷滋润细腻,有"假玉"之称。南宋词家李清照《醉花荫》中有"玉枕纱厨"词句,"玉枕"即指色质如青玉一样的青白瓷枕。各窑所产瓷器有很大一部分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宋代的造船技术高超,造船数量也十分惊人。据统计,在宋太宗期间所造的漕运官船就有3000多艘。海船最考验造船技术,宋徽宗年间出使高丽的"神舟",船身长10多丈,宽2.5丈,深3丈,造型"上平如衡,下侧如刃",并且有隔离舱装置,可载重物,可抗大浪。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一艘宋代古船,有13个隔水仓,一两个隔水仓漏水,船也不会沉。当时还可造配合人力踏动的战船,增强了海上作战的灵活性。
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宋代的商业贸易随之繁荣,涌现出许多人口众多的商业城市。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达到50多个,北宋都城汴京、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都达到百万以上。城市的商业化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有关,宋代取消了对城市商业的限制,制定统一的商税,规划齐整的坊市制被自由市场代替,市场贸易更为活跃,因此才造成了"商业革命"的出现。
以汴京为例,贸易繁荣,工商业者有6400多家,小商贩有9000多家。汴河沿岸的桥头、码头,百货杂陈,"淮浙巨商,贸粮斛,贾万货,临汴无委泊之地"。街道两边店铺鳞次栉比,人声鼎沸。著名的定期交易场所相国寺每月开放八次,"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主要的商业街除白天经营外,还有夜市和晓市,夜市至三更结束,晓市接着开始,不少繁华的商业区则是通宵营业。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丝绢、纸、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墨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都可以在这里买到。
在著名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面前,一切文字描述都相形见绌。这幅长卷以写实的手法描绘汴京的街市繁荣景象。画卷从东水门外虹桥以东的田园开始,向西是汴河上的市桥及周围的街市、城门口的街市、市子街头的街市。画中有各色人物800多人、房屋楼阁100多间、大小船舶20多艘,蔚为壮观,令人目不暇接。这幅画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繁荣的写照。
南宋都城临安的商业贸易更加繁荣,城中无论是繁华正街,还是偏僻坊巷,大小店铺,"连门俱是","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据统计,当时城中的行业组织就达到400多个,足见贸易之发达。
宋代对海外贸易持鼓励态度,南宋时期的对外贸易尤其发达。政府在沿海的明州(今宁波)、杭州、泉州、温州等地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瓷器、陶器、漆器、书籍、药材、茶叶、丝绸等,进口的有产自日本、高丽、南亚、阿拉伯等地的药材、香料、珠宝及工艺品等。宋代与中国保持贸易往来的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西最远达非洲东海岸。
在这种情况下,金属货币已难以适应商品的巨额流通,铜钱、铁钱体积大、分量重,对于长途贩运或巨额批发贸易,十分不便。于是发生了货币史上突破性的变革---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真宗时期,益州(今四川成都)16户富商联手发行一种钱券,称为"交子",这是由商业信用关系孕育出来的纸质货币。宋仁宗时期,政府从商人手中收回了发行纸币的权力,在益州设立交子务,负责印刷、发行交子。这种政府发行的纸币,面额固定,盖有官印;用户以现钱换纸币时,要把商业字号登记在册,兑现时按字号销账,以防伪造。随着这种纸币的流通范围日益扩大,北宋在都城设立交子务,负责向全国的发行事宜。南宋时,有四川的钱引、湖广的会子、两淮的交子、东南的会子,都是兼有流通职能的纸币。
纸币的出现,在商业和金融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在欧洲,瑞典是最早发行纸币的国家,时间是在1661年,但也比中国纸币的出现晚了600多年。